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元宵節 >

元宵節作文經典【14篇】

元宵節作文經典【1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元宵節作文經典【14篇】

元宵節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正月十五鬧元宵,很熱鬧,主要是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天,午飯剛吃過,鑼鼓一響,獅子隊、高蹺隊、旱船隊就忙活起來了。只要鑼鼓一響,五村六莊的男男女女就趕過來了,表演隊走到哪兒,人們就跟到哪兒,從中午跟到天黑,一路演下去,只見人多,不見人少,那個瘋狂勁兒,就像一羣追星族,要知道,這樣的熱鬧一年可只有這一度呀。這元宵節舞獅子、踩高蹺,除了藝術和技術,還要有勇氣。就拿獅子隊來説吧。獅子隊還沒來,每家每户早已準備好了大大小小的方桌,一層一層碼上去,每一層都會放上煙酒或精美的點心,越往上去,禮物越貴重。本領越大的舞獅隊就爬得越高,越高,得到的禮物也越多,喝彩聲和掌聲也就越熱烈。本領最高的舞獅人可以爬到八層高。這時候,主人往往還要特別放上一大掛花炮,以示感謝和獎賞,因為,在莊稼人看來,那可是沾了最大的福氣。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媽媽的'旱船隊。媽媽天生一副好模樣,身段好,歌也唱得脆亮,自然就成了旱船隊的主角。平時,只要一説起劃旱船,媽媽的臉就像星星月亮一樣放光彩,她這一輩子,因為元宵節劃旱船而變得無比閃耀。旱船又叫採蓮船,因為表演的內容是江南女子採蓮的情境。漂亮的採蓮船美過華麗的轎子,一舞起來,輕盈如風,船身搖曳,如凌波仙子。表演的時候,採蓮船中的女子兩手抓着船幫,人走,船便走,腳步似行雲流水一般,小小採蓮船便恰如在長滿蓮花的湖水中穿行。船旁邊還會跟着一兩個艄公,艄公多打扮成小丑,他們故意不好好撐船,惹得采蓮女東倒西歪,笑若蓮花般燦爛,抖出百般笑料,引來觀眾一陣陣喝彩和掌聲。媽媽玩的採蓮船,能讓觀眾笑出眼淚來,直到第二天還討論和重複着那些精彩動作。看了媽媽表演的元宵採蓮船,古詩中那“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的熱鬧景象就再現在我的眼前。我們育溪古鎮近年打造全國文化名鎮,專門修建了民俗博物館。

今年的元宵節更是盛況超前。你看,高蹺隊來了,如潮的人流被從中劈開,遠處走來了一個個衣着豔麗、踩着高蹺的古裝女子。待走近一瞧,踩高蹺的“女子”竟然都是一個個年輕小夥子!他們化着豔粧,踩着高高的木樁,隨着鼓點不時變換隊形,還舞着長長的水袖,一個個美得如同出水芙蓉一般。街道兩邊的觀眾興奮不已,掌聲雷動,笑聲不絕。高蹺隊剛過,舞獅隊就過來了。只見一雌一雄、一黃一白兩頭獅子隨着鑼鼓舞動,舞獅人手拿紅繡球穿梭於兩獅之間,兩頭獅子還不時為爭繡球互相追逐。突然,繡球高高拋起,兩頭獅子竟然騰空躍起,爭着用嘴叼繡球。頓時,密集的鼓點緊張得使人喘不過氣來,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最後的結果。隨着那頭黃獅子的勝出,獅子的廬山真面目也終於露了出來,哈哈,扮演獅子的原來是兩個小夥子,只見他們滿身大汗,臉上卻是掩飾不住的欣喜。壓軸戲就要上場了,人們翹首以待。終於,老人孩子歡呼起來,啊,採蓮船蹁躚而來。只見粉的紅的,一朵朵蓮花狀的採蓮船搖着擺着,徐徐而來,那蓮花的粉色,那蓮花的輕舞,讓人彷彿嗅到了蓮花的清香。看那採蓮女,一個個嫵媚妖嬈,蓮步輕移,巧笑倩兮。驀地,一個採蓮女衝我一顰又一笑,我驚呆了,那不是我媽媽嗎?沒錯,那最美的採蓮女正是我媽媽!多少年來,媽媽一直就是這個節慶習俗的主角。有時我常想,以後的元宵夜,是不是還會有這份純真和樸實?假如媽媽老了,舞不動了,假如人們蝸居在室內你我不相往來,這華燈如晝的元宵夜還會如此熱鬧嗎?

元宵節作文 篇2

春雨如期的赴約來了,輕輕的,悄悄的,在大自然中妙曼着自己等候一年的風情。

元宵節是本週上班的第一天,政府在會展中心召開新年裏的第一次全體幹部動員大會,臨時才知會期的我,踩着春雨留下的痕跡,急急的往會議的地點趕。

到達會議地點,褲腳上已經斑駁着點點,髮絲濕濕的,衣服上粘着小雨珠,不好意思的我,從接待會議的工作人員手裏領過會議的座次表,稍微整理了一下衣飾,粗略的找看了座次表,就把腳步往會議室裏邁。

快速入我眼簾的是:諾大的廳內華燈齊明,主席台上紅豔着的杜鵑花正是時候的綻放着自己的美麗,綠意盎然的一株株鐵樹盡情的展示着春的氣息。台下已經座無虛席,暖融融的氣息迎着光暈向我襲來。

效能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正履行着他們的職責,照座籤逐依一的清點着各部門參會人員的出勤情況,以此作為年終目標考核的依據之一。

骨子水裏循規蹈矩的我,見着這樣的架勢,心裏一絲不安湧上心頭,擔心着因為自己的遲到影響單位的效能考核,擔心自己竄上竄下尋座位的身影被電視台捕捉到,讓自己留下一個陰暗着的畫面剪影。

於是乎,我躬着身,儘可能避免着攝像的燈光。我輕輕的挪動着細步,依照既定中的位置搜尋起來。幾多周折,終於讓自己找尋的腳步停了下來。

早已到場的同事們見着狼狽的影子,都齊刷刷的把眼調向參會遲到的我,眼裏流露的是,你不會又是睡懶覺才誤了點吧?

難為情中的我,低低的抱怨了一句:誰叫你們不早一點通知我,害得我出洋相!

耳旁洪亮着的領導講話聲,告訴我不能在多抱怨,應該有禮貌的`靜下來聆聽領導的講話,細細領會的會議精神,弄不好回單位就會是一篇心得體會擺在我的面前的!

領導首先對過去一年的工作進行了總結,透過他長長的講話,我總體的印象是:人心齊,泰山移,眾人划船開動了大帆船,過去一年的戰果是輝煌的,成績是可喜的!不足就是解放思想的力度還不夠,還需得更好的把握機會,迎接更大的挑戰。是呀,在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誰不很好把握時機,誰不迎頭而上,註定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要受到很大的制約,註定該地區的經濟會落後。領導思想開放的程度、領導發展地區經濟的力度,對地區經濟發展起着相當關鍵的作用。

新的一年裏,我們地區發展的宏偉藍圖在接下來的政府首腦的講話裏一一的向我們參會的人員勾勒了出來。前景是很美好的,設想中出現的場景是很富有感染力的。不管怎講,我很是贊成通過各種有效手段讓我們地區的經濟早日上檔升位,讓我們地區早日融入發達地區的主流,讓我作為一名普通的市民也能享受到獲利帶來的種種好處。

會議最後的議程是與外來地區簽訂意向性的招商引資的框架合同,以此促進我們本地區的經濟的大發展。

一項項招商引資合同,一份份沉甸甸的新年禮物,讓在場的幹部振奮着心志。

一個個對口領導者對投資商呼應着誠信的承諾,表意着地區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已經創設。一個個投資商對我們地區經濟發展的展望,真誠炙熱的話語,傳遞着的是元宵佳節裏暖暖的情的氣息。

……

在52年裏難得遇見的月最圓、月最大的好日子裏,我們地區經濟發展一天也不能耽擱的戰鬥號角就這樣在09的元宵佳節再一次被奏響了。

元宵節作文 篇3

燈籠來自於生活,除了簡單照明的原始功用外,宮燈豪華富麗,即代表婚娶喜慶;竹篾燈素色淡雅,即代表喪葬餘哀;字姓燈刻劃府第,即代表門楣興旺……

我總以為,春節前後,賣古玩的地方應該是最熱鬧的,不想,卻是冷冷清清的淡季,其中的原因暫不去深究,我也樂得在冷清的古玩市場尋找冷門偏僻的藏品,燈籠便是其一。

除夕過後,走親串友,轉眼到了元宵節。元宵節比之除夕,更像是狂歡的節日,到處張燈結綵,這裏要張的燈,即為燈籠,又稱花燈。收藏品講究歷史淵源、起止流變,燈籠也不例外。中國傳統文化裏,燈籠總是典型的符號,似乎所有的古代影視作品中,都少不了暗夜中一串燈籠高掛門樓的場景,好像深入到先賢祖輩的骨血之中,同那些雕樑畫棟、深院重門一樣屬於每一個朝代。

其實,燈籠的發明和應用遠沒有我們所想象的那般久遠,西漢時期才算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燈籠,相對於陶瓷、青銅酒器,遠不在一個級別上。燈籠產生得晚,消失得也乾淨,雖然我們如今仍然可以看到大紅燈籠高高掛,但燈籠是燈籠,歷史歸歷史,儘管我們仍然可以拿出一千多年前的竹簡、絹帛,卻似乎再也無法復原當年那隨風搖曳的燈籠。

説得如此遙遠慘淡,舊時的燈籠註定被人遺忘,奇巧精緻的式樣註定只靠手眼傳承,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上,前院後巷懸掛的燈籠總是新的工藝。年的味道寓意着新春來到、萬象更新,去年的舊物自然不能彰顯色彩,如同門楣上的春聯一般,需要年年更換。不管怎麼説,燈籠的功用和宿命使得其不能久存,自然收藏者也少之又少,然而不管歷史怎樣風雲變幻,燈籠總是中國人喜慶祥和的象徵。

燈籠與中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不但處處懸掛燈籠,同時也將生活的喜怒哀樂、情趣愛好統統融入燈籠的製作之中,形成了豐富多樣的品種和精緻典雅的工藝。燈籠來自於生活,除了簡單照明的原始功用外,宮燈豪華富麗,即代表婚娶喜慶;竹篾燈素色淡雅,即代表喪葬餘哀;字姓燈刻劃府第,即代表門楣興旺……

宮燈是燈籠的`進化品類。相傳漢光武帝建都洛陽後,為粉飾太平,於元宵佳節在宮廷裏張燈結綵,大擺筵席,盞盞宮燈各呈豔姿。後來,宮燈的製作技術逐漸傳出宮廷,流向民間。“宮燈”之名,即由此得來。縱觀宮燈發展史,無不與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狀況息息相關。社會穩定、經濟發達,宮燈則勃興發達,一經戰亂,烽火遍地,民不聊生,宮燈則衰落不聞。由此可見,宮燈不僅是歷史盛衰的見證者,也是政治清明的試金石。

如今,無論是普通燈籠還是宮燈,觸目可見的是現代的工藝品,於是,人們在歡樂喜慶的背後總對燈籠的前世充滿遐想。古代的燈籠又是怎樣,燈籠的光芒能否傳照千載,於是,燈籠也成為了有心人的收藏愛物,並視若珍寶。有的燈籠因為體積大,保存不便,收藏者不惜將燈籠小心翼翼地拆開,將布、竹子等分門別類地收藏起來,給它們編上號碼,以節省空間,用心良苦無以言表。

南宋詞人辛棄疾曾有一闕膾炙人口的《青玉案·元夕》,即描寫燈籠精緻即景抒情的佳章:“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娥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相信將來燈籠一定會成為收藏熱點,驀然回首,高高懸掛於國寶展廳之中。

元宵節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早晨吃完湯圓後,我和媽媽一起去縣政府看舞龍。

剛走出家門,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川流不息,遠遠望去就像一條條蜿蜒長龍。

到了縣政府門口,就傳來了陣陣嗩吶聲和轟隆隆的鞭炮聲。我迫不及待地跑進了縣政府。只見耍龍隊舞着青龍、黃龍、金龍,上下翻騰,左撲右跳,搶奪龍珠,把地上的陽光掀攪地青一道黃一道。“一、二、三、四……九”我認真地數了數,“噢,有九條龍!”我驚訝地叫起來。它們各有各的特點:有的氣勢洶洶,殺氣騰騰,有的耀武揚威,得意洋洋;有的回首遙望,呼喚同伴……真是妙不可言!人們沉醉在這如幻如夢的表演中,整個政府大院洋溢着節日的喜慶氣氛,不時想起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和孩子們的喝彩聲。

舞龍隊舞着各色的龍走出了政府大院,沿着大街小巷,挨家挨户,男女老少……一路尾隨,所到之處,鞭炮聲,掌聲絡繹不絕。

元宵節多麼熱鬧啊!不僅有舞龍,還有令人興奮的焰火晚會呢!

夜晚,順着街上五彩斑讕的花燈,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到了寬闊的新開發區。焰火晚會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開始了!一支焰火“嗖”地一聲飛上了天,在天上開了花,像康乃馨的花瓣兒,忽然焰火變成縷縷細絲,像牛毛,像花針,最後消失了。工作人員又點燃了另一封焰火,“?”地打開了,原來是一個像魚形的花炮,它是意味着大家年年有餘;接下來是一個蘋果似的花炮,天空掛滿了一個個金色蘋果,似乎在祝福大家平平安安;還有似錢幣的花炮,它預祝大家錢財滾滾……焰火一個接一個,五顏六色,真是形態各異,天空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新衣,像一個多姿多彩的仙女。

面對這麼豐富多彩的元宵節,我不禁感慨萬分:想想以前的爺爺奶奶講的故事,再看看現在的生活,我們是何等的幸福啊!這都是黨的富民政策,桂東人民的勤勞換來的。我相信,不久,我的家鄉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春節的氣氛還在迷漫,元宵的氣息又撲面而來。街上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煙花“人”的生意特別好。

放煙花是元宵節的習俗,所以大街上隨處可見賣煙花的攤點,每個攤點都圍滿了熱鬧的人羣,有的.小孩在大人的陪同下又蹦又跳的,有的在仔細挑選着自己喜歡的煙花。我好不容易擠進去,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有長的、短的、大的、小的、圓的、方的。玩法也五花八門:有的是手中拿着玩;有的是點燃後扔到地上;還有的是點燃後飛到空中。價格從幾元到上千元不等,多得數不勝數。我也在爸爸、媽媽的指點下,從中挑選了幾種自己喜歡的煙花,此時我只盼着夜幕快點拉開。

天色漸漸暗下來了,媽媽也早已準備好豐富的晚餐了,可我無心品嚐了,因為街上放煙花的響聲和直衝雲宵的火光使我按耐不住了,我怱忙吃完,也加入到放煙花的行列中。我邊放邊欣賞,你看!滿天的煙花真漂亮,有紅的、黃的、藍的、紫的、綠的,顏色各異這些“花兒”千姿百態:有的像今晚的月亮一樣圓;有的像火箭直衝雲宵;有的像駝螺一樣飛快旋轉;還有像腳印一樣在天空留下足跡……有的煙花以顏色取勝;有的煙花以聲音見長;有的煙長既有聲又有色……看着看着,彷彿來到了一個神祕而喧鬧的世界,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慢慢地,天空漸漸地平靜下來,但我仍戀戀不捨地趴陽台上,意猶未盡地欣賞着此起彼伏,漸去漸遠,忽起忽落的“煙花雨”。

今年元宵節的晚上,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去城牆上觀燈會。節日的城市被華麗的街燈裝扮得無比美麗,街道兩旁的樹上也掛滿了各色各樣的彩燈,像天上的星星,熱鬧非凡。

元宵節作文 篇5

今天是正月十四。今晚華燈初上,皓月當空,萬里無雲。

在馬路兩旁、人行道邊,甚至連路燈上都有一個個漂亮、秀氣的花燈。家家户户也都掛起了紅燈籠。夜晚,這一盞盞花燈閃亮時,是多麼讓人愉快!

我跟媽媽從市委往家走,最熱鬧的地方要數城建局跟公安局門前了。

城建局門前人山人海,交通都堵塞了。各種各樣的花燈非常好看,有孔雀開屏燈、年年有餘燈、童男童女燈……最引人入勝的是一隻超級大的`老虎,它的眼睛碩大,張開的嘴巴甚至可以讓我在裏面躺下睡一覺!大家紛紛在“老虎”前拍照留念。

公安局門前的燈也是車水馬龍,人們也是在門前拍照留念。最特別的是公安局門前的燈籠了。各式燈籠大大小小,在大門的正上方有一個體形碩大的燈籠,裏面十幾個小燈泡,我就奇怪:這麼大的一個燈籠,燈泡不會掉下來嗎?困惑的我抬起頭打量着它。啊,我看到大燈籠裏還有一個小燈籠!噢,原來如此。

元宵節除了看花燈就是猜燈謎了。我家門前就有猜燈謎的地方,猜對一個還有獎品呢!

今天一早,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猜燈謎。我猜中了好幾個,到了兑獎處兑了七道,結果全對了!經詢問才知道獎品是圍裙跟袖套,雖然不太滿意,但我還是抱着七套獎品開心地回家了。

分配獎品啦!“奶奶家兩套、姥姥家兩套,大伯家一套……”忙得不亦樂乎。

元宵節的夜晚,我希望老師可以佈置一項特殊的作業——看月亮!因為十五的晚上,大家都在急急忙忙地收拾開學要用的東西,哪有閒功夫看月亮呀!再説了“十五有月亮十六圓”嘛!

祝大家元宵節開心、快樂!

元宵節作文 篇6

這天是20xx年的元宵節,也是我盼望已久的節日,因為這一天我可以吃元宵,放爆竹,看煙花。“吃元宵啦!”媽媽手裏端着熱氣騰騰的元宵,嘴裏高興地叫着,元宵象徵着一家人團團圓圓,生活像元宵一樣蜜甜,我嚼着綿綿的、沙沙的黑芝麻元宵,真是美在碗裏,甜在心裏。

吃過元宵,我們一家人便歡快的來到街上看煙花,街上的人真多呀,像潮水一樣從四面八方湧來,各個臉上洋溢着節日的喜悦,我們隨着人流來到文化廣場,這裏是看煙花的好地方,只聽見“嗖”的一聲,一朵大菊花在空中驟然開放,從花芯中綻放出無數個色彩斑斕的花瓣,頓時把美麗的`夜空裝飾得更加絢麗多彩,人們不約而同的發出讚歎聲;緊接着一朵朵色彩各異的梨花在空中競先開放,爭奇鬥豔;又聽見“砰”的一聲,一個小圓點爆裂了,迸出無數個小圓點,接着無數個小圓點變成了無數個小蘑菇,它們像一個個小傘兵從空中飄落下來,一會兒消失在深邃的夜空中,人們陶醉在了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裏。

看完煙花,我們隨着人流開始觀花燈,街上的燈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燈、如來佛燈、觀音燈、豬八戒燈、米老鼠燈、臉譜燈、神六飛天燈、奧運福娃燈……加上霓虹燈,把整個臨澤城裝扮得更加美麗。2010年是虎年,花燈的主角是福娃跟十二生肖中的虎,一個個金虎顯得神采奕奕,它這股勁真讓人好笑,它們好像在説:我老虎今天也該揚眉吐氣了!彩燈綻放着絢爛的色彩,好像在為國慶加油呢。最引人注目的是縣政府門前的兩條巨龍燈,它是這麼的雄偉壯觀,引來了無數攝影愛好者。

正在這時,爸爸叫我去放爆竹,點着爆竹,嗖嗖從竹筒中飛出了一個個“流星”,像天女散花,像火樹銀花,像流星飛滾,我的夢也想隨“流星”飛向藍天,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許多知識,實現我的嫦娥飛天夢!

元宵節作文 篇7

元宵節包湯圓

元宵節的晚上,我和奶奶、姐姐一起包湯圓。

奶奶先拿出幾袋糯米粉,又拿來一個臉盆,在裏面和起了面。奶奶和一會兒面加一點兒水,揉了好長時間才和好了面。然後,奶奶拿出了一碗芝麻加糖的餡就開始包了。我拿了一團面,揉成圓形,大拇指朝圓心轉,做成了一個碗狀的圖形,雖然有點像聖誕老人的帽子,可我不灰心,又重做了一個,這次做得比較好,我就往裏放餡了。我先用勺子舀了一勺芝麻餡,感到不夠多又放了一點,這次夠了,我就像奶奶一樣用手把口子捏牢,不讓餡流出來,等我包好第一個的時候,奶奶和姐姐已經包了好幾個了,“我們先煮幾個嚐嚐味道看吧!”奶奶説。我和姐姐異口同聲地説:“好的!好的!”

奶奶先煮了一鍋熱開水,然後把湯圓一個一個放入鍋中,一個個湯圓像游泳運動員一樣跳入水中。蓋上鍋蓋,不一會兒,一個個湯圓浮在了水面上,真是可愛極了。我仔細辨認,非讓奶奶把我自己包的那個湯圓舀上來,奶奶舀了幾個,我迫不及待的夾了一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自己包的那個湯圓雖然樣子醜點,但味道還是不錯的。

“繼續開工……”正當我們還有回味湯圓的美味時,奶奶又發出了指令,我們又繼續包湯圓了。

元宵節包湯圓

今天是元宵節,是吃湯圓的日子。因此,我們準備了揉好的麪糰、餡料、湯勺等一些包湯圓的材料,準備包湯圓。

“叮鈴鈴”下午第二節課開始了,我和小組的同學攤好枱布,把準備好的材料放上去,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麪糰,可是捏捏卻是硬的,這下我傷了腦筋,怎麼辦呢?就算現在抓緊時間柔軟了恐怕也沒有時間包湯圓了,就在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時,我的`組員説借我一點麪糰,我謝了又謝。我抓起一把麪糰揉成球,用大拇指往球心按了幾下,再用其它手指輪迴轉圈地按,等面球變成了一個小碗時我用湯勺挖了一點餡料放入“碗”中,然後把邊上的麪皮往裏一擠再放在手心上搓搓。我很期待我的完美成果,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結果慘不忍睹,湯圓要麼餡料快透出來了,要麼就是皮破了,組員們不但不幫我,還在那沒心沒肺地笑。我不服氣又抓起一把麪糰開始揉、搓、按、擠,但結果……我試了幾次都是以失敗告終,我徹底沒了信心。這時郭子璇看到我這麼多的敗品心中不忍,過來細心的教我,我終於學會了。我胸有成竹的抓起麪糰按照她教的方法:餡料不要太多,大拇指和十指握住沒有封的口,另一隻手在下面慢慢轉,大拇指和十指慢慢把麪皮往裏捏,再把湯圓搓成圓球就可以了。按照這樣的方式我做出了一個個的成品,還明白了什麼叫失敗乃成功之母。

這個元宵節在我們的喜悦中度過。

元宵節的湯圓

今天早上起牀,媽媽説要下元宵吃。我聽了,心花怒放,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可是最愛吃元宵的啊!

媽媽先往鍋裏倒上一大半的水燒開,再接二連三地將元宵寶寶們放進鍋裏“泡温泉”。沒過多久,媽媽掀開鍋蓋,一股熱氣便迎面撲來,一個個元宵寶寶在沸騰的水裏跳起了“芭蕾舞”媽媽給我盛了一碗放到桌子上,我抄起一個勺子,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子旁。

碗裏那潔白無瑕的元宵寶寶們有大有小,個個都從水裏探出小腦袋,好奇地望着這五彩繽紛的世界。我舀了一個小的,靠在嘴邊,吹了吹,送進嘴裏,再一咬。啊!軟軟的,香香的,甜甜的,裏面那飽滿的濃汁都流了出來。可真是雀巢咖啡——味道好極了!

我“風捲殘雲”般地吃完了一碗元宵,摸着飽飽的肚子,滿意極了!

元宵節作文 篇8

元宵節顧名思義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團圓的節日。在元宵節這一天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元宵、看花燈、放煙花、看元宵晚會……

在元宵節這一天吃元宵是中國的傳統,代表全家人團團圓圓,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元宵,那氣氛是熱鬧而歡樂的。看,奶奶的臉上堆滿了笑容,無比開心;爸爸和老叔推杯換盞,喝的興致正濃;小妹高興地不知所措;媽媽和老嬸也忘記了做飯的疲勞,沉浸在了歡樂之中;我也望着一家人那興奮、歡樂的表情,我也笑了。

在元宵節的夜晚,人們吃完飯,紛紛都出來看花燈、放煙花、炮竹、一起賞月,在大街上人非常的多,人上人海的。在大街小巷上,滿是花燈,各種各樣的燈聚在一起五彩繽紛的。在看燈是,又有許多人在前照相,留下了紀念,把一盞盞花燈耳朵特點留在了自己的照片中。

再仰天一看,天上滿是煙花,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有五顏六色合在一起的,還有紫色的、藍色的、黃色的、紅色的、綠色的……多種多樣的煙花,有些人出來再遠處看煙花是非常漂亮、美麗的,如果在近處看煙花又會有你不一樣的景象,是非常壯觀的,非常完美的。還有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古老而傳統的節日。春節過後,最熱鬧的節日就數正月十五“元宵節”了。

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每家每户都走出家門,全家人一起來欣賞花燈、看花炮。我和爸爸媽媽自然也不例外。只瞧見街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到處是燈火通明,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而今天的主角—花燈,更是讓人們“大飽眼福”。瞧,這花燈的造型真特別:它像是個拱形橋洞般,在遠處看,霓紅燈一閃一閃得發亮,一會兒紅,一會兒藍,讓人眼花繚亂。走進了,看那上面盤延着的不正是四條威嚴無比的金龍嗎?它們睜着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來來往往的人們,嘴邊也不覺浮出一絲微笑呢!再到洞裏面看,又是別有一番洞天。五彩的燈光照在人們身上,變幻莫測,一會兒是彎彎曲曲的優美線條,一會兒又成了多種顏色組成的花朵了,這真是奇妙無比,妙不可言呀!

再看那邊,一朵巨大的蓮花映襯着夜幕綻放了。看那瑩瑩寶光灑向大地,再映襯着皎潔的圓月,呀!是多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仙子呀!看它那嬌嫩的.花瓣層層疊疊,花骨朵在內若隱若現,一開一合的,就像個害羞的小姑娘般惹人憐愛。可那高貴的氣質卻更動人三分。再看,那“寶塔”上的歲寒三友,亦真亦假,彷彿那鬆在漫雪盡下,唯它留一片青;好像那梅,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好像那竹,青翠如它,生命如它。

煙花放起來了,從一面,接着從兩面,再接着從四面八方,它渲染着天空中的繁星,也渲染着人們心中的美好。一些在放煙花的,“轟隆”一聲一個五彩繽紛的煙花飛上了天空,“撲通”一下開了花,好像一朵花迅速地盛開,又迅速地凋謝一般。在大街上,還有許多商販在賣東西,有賣煙花、爆竹的;有賣糖葫蘆、燒烤的;還有賣各種款式燈籠的,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人們都聚在一起,臉上都綻放着笑容。

看完燈之後,人們都回家了。在家裏看元宵晚會,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晚會,一家人子啊一起討論着哪個節目好,哪個節目不好,還在一起聊天,有愉快地不愉快地,全都説出來,其樂融融。

元宵節之夜是那麼地美好,那麼地愉快,那麼地其樂融融,全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地都快樂啊!

元宵節作文 篇9

近年來城裏頭管制污染,連煙花爆竹都給明條規定禁止了,別説辦個喜事,就連過年都查得死死的。聽到一耳朵爆竹聲,準在後頭接上一串警笛。這元宵自然也就只能老老實實蹲家裏頭吃湯圓。本來有一場熱熱鬧鬧的舞龍燈,結果因為沒煙花爆竹,渲染不起氛圍,也給撤消了。龍燈,也就只停於記憶中那雙蒼老粗糙的大手裏。

想來約是上國小一年級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小矮蘿蔔頭,和奶奶兩個人一起生活。因為爸媽遠漂,爺爺梗着脖子放不下農村那塊地,就奶奶帶我進城上學。大概就一根獨苗苗,而且是家人都認真託付過的獨苗苗,這個已有花甲之年老人家肩上的擔子自是有千斤重。平日裏帶着我,只要是一出門,就擔驚受怕,生怕一轉身,這獨苗苗就沒了影,巴不得拿根繩拴了系在手上。要不是拴狗也這麼拴,我覺得自己可能真的被一根繩牽着走在大街上。像看龍燈這玩意兒,就是可聽可不及的。聽了兩、三年的煙花爆竹響和隔壁小孩的津津樂道,我終於被許可出去切身實地的看龍燈了!

剛走到步行街頭,我就有些躍躍欲試的興奮勁兒了,平日行人就挺多的大街上今晚更是擠滿了人,烏泱泱地像一條流動的黑河,不過其中又有一簇簇亮光浮在上面,是小朋友手中提的花燈!我興奮的緊,若不是奶奶的大手梏桎着可能已經衝進人羣去撒歡了。那些賣花燈、糖人、手工小藝品的小販知道今夜孩子們多,家長們心軟,刻意擺着攤來賺錢。我沒開口説要,只是拉着奶奶的手往那攤邊上靠。我覺得她是察覺出了我的心思,口中卻唸叨道:“唉唉,等龍燈過了再買,等龍燈過了再買。”而手也鉗得更緊了。我心裏有些小孩子的脾氣上來了。

不過這點美中不足的壞心情很快就溜走了。因為遠方傳來了“咚鏘咚鏘”的敲鑼打鼓聲,龍燈快到了。“喏,你聽,龍燈快到了,快到了”!奶奶顯然很激動,高興的像個孩子似的叫着,我抬頭一看,她臉上的皺紋擠着笑成了一朵菊花,卻沒掩住一雙熾亮的眸子。原來奶奶也喜歡看龍燈,前兩年死活不讓我出來,還以為是奶奶對龍燈不感興趣哩。緊裹着我的大手,似乎有了那麼一點點的值得喜愛與慶幸。

“咚鏘咚鏘”的聲音逼近了,還伴隨着震耳欲聾的煙花在夜幕綻放的'“呯呯”響,奶奶突然鬆開握得都沁出汗的手,緊緊捂着我的耳朵。觀龍燈的過程記得不太清了,只知道雙耳欲聾的我在糟雜的環境裏分不清東南西北,抬眼一看盡是別人的腿,腳還被踩了好幾下,擠得頭昏腦漲,所幸奶奶把我抱了起來,才得以倖免於難。透過層層擠擠攘攘的人羣,瞄到了一、兩眼傳説中的龍燈。其實也就一個龍頭做得像樣,其餘的身子都是一條條長板凳上頭粘個紙花瓶,一羣人抬着。到了廣場中央就發狠了地搖起來,橫衝直撞,還偷襲似的甩出一、兩串鞭炮,興許他們是想展現出龍的勇猛和強健有力,可我倒覺得有點像瘋牛亂撞。

送走了紙糊板凳架的“神龍”,奶奶放下我甩了甩臂膀,又想到什麼似的,急忙又握住了我的手,粗糙的大手包着細嫩的小手,倆人又一塊擠着人潮回家了……

現在過元宵節,雖然耳畔沒了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也因沒了龍燈這一盼頭而懶於上街東遊西逛。但還是隻要吃一口黑芝麻、白糯米的湯圓,腦海裏就總是浮現出舞得熱烈而肆意的龍燈和漫天的璀璨光火,還有那天晚上夢裏的火紅的小燈籠,“嗶唔嗶唔”的響着,上面胖胖的娃娃笑得分外明亮。

元宵節作文 篇10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説,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着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劉宋的軍隊,後來傳人民間的。兩種説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説:"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

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繡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並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並風行於港澳,東南亞僑鄉。

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着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綵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

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鬚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着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鬚紅面獅,人稱"關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鬍須獅,動作粗獷好戰,俗稱"張飛獅"。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裏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樣如意,事事平安。

元宵節作文 篇11

春寒料峭,盤旋于山間的寒風似乎貪戀江南的温暖,不肯邁出北歸的步伐。它又在淅淅瀝瀝中,迴盪着火焰般橘黃的熱情。這幾天,無論走在學校的哪個角落,似乎都能聽到那幾個縈繞在耳邊的字眼。是啊,我在高中的第一個元宵節來了。

過去十五載的元宵,我無一不是坐在温暖的火爐邊,呼着熱氣,一邊吃着甜如蜜的湯圓,一邊欣賞着屋外天空中絢爛的煙花。今年特別,要在學校度過元宵,我的心裏就像揣着七八隻小兔子,又是期待又是擔憂。

在這緊張與興奮中,很快,班級元宵晚會便拉開了帷幕。

“來,來這裏掛一個燈籠,嘿,那兒,那兒貼幅剪紙。”一進門,忙碌的氣氛瞬時吹散了裹挾而來的寒意,快活的浪潮也喚醒了我血液中的沸騰因子,推着我去接過粉筆,在無華的黑板上繡出一朵朵絢爛的煙花。

張燈結綵,掛字貼畫,素淨的教室成了紅色的海洋,似乎一夕之間又到了大年三十的夜晚,滿室的紅終是忍受不住教室的狹小,衝開窗户,一時間,屋內的歡聲,屋外的笑語,交織在一起,譜出一曲充滿濃濃節日氣息的歡歌。

咳!班主任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在講台前,主持人舉着話筒走上講台。我的第一個班級元宵晚會,伴着喜慶的《好運來》開始了。

教室中間圍出的空地上,一張張熟悉的面孔此時卻展現出一份份不一樣的姿態。

“哦!她原來會跳舞!”平日裏嘻嘻哈哈,沒個正經樣的同桌此刻站在“舞台”中央,伴着動感的節拍,甩頭,抖肩,蹲下,起身,揮舞雙臂,踮起輕盈的腳步走向觀眾,忽又露出熟悉的`一笑,同學們這才回過神來,歡呼聲似要衝破屋頂。

一曲熱舞曲將氣氛推向高潮,緊接着的互動遊戲中,大家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眼睛眉毛齊上陣,努力凹出搞怪的表情,逗得觀眾哈哈大笑,有的扭動着不怎麼協調的身體,怎麼看怎麼奇怪。不知是誰起頭高喊了一句:“張老師也來嘛!”教室裏頓時成了一鍋沸騰的開水,“來嘛來嘛!”一向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張老師這時卻連連擺手,似乎碰上了一件棘手得不得了的麻煩事。

正是愛起鬨的年紀,少年們哪會讓他罷休,一齊歡呼,愣是把他“逼”上了“舞台”。

“輸了的要表演節目啊,不然,這有什麼意思嘛!”大家看熱鬧不嫌事大,為了“公平公正”,把前幾輪的冠軍隊推上了“舞台”。一聲令下,教室裏很快燃起了無形的硝煙。

平日裏,總是拿着粉筆,給我們講解滑塊模型的樂趣,或是提着小球,為大家模擬圓周運動的班主任,此時卻抖動着腿,搖晃着身子,努力做出美人魚的模樣。這搞怪的動作,還有臉上無可奈何的表情,讓台下的同學們笑得拍起了桌子。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班主任賣力的表演下,我們的打算落了空,不禁感歎道:“學物理的果真不一樣啊!”

在滿堂的笑聲中,一個個節目輪着上演,很快,在上個相聲所帶來的捧腹大笑中,我走向了“舞台”中央。其實我本來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藝,可奈不住每個組都得準備一個節目,於是就選了晚會必備節目——合唱。悠揚的歌聲中,突然冒出的一個不合時宜的高音令座下的同學們忍俊不禁,“始作俑者”卻依舊臉不紅心不跳地混在一眾歌聲中,但臉上的紅暈卻在這善意的笑容裏消散,我終於也忍不住,和大家一起露出了燦爛的笑臉。

“哇!煙花!”順着同學們的視線,窗外的天空中點綴着多彩的焰火。“呼啦”一下,操場上揚起一片滿懷喜悦與嚮往之色的小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這漫天的煙花之下,我們露出了最真摯的笑容。

元宵節作文 篇12

元宵節是一個熱鬧而又有着悠久歷史的節日。春節熱鬧的氣氛剛剛結束,元宵節又來臨了。

關於元宵節,有一個有趣的傳説: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鳥誤落在一個村莊。那時的動物都是很殘忍的,所以村裏有很多獵人,獵人看見神鳥不知他的來歷,以為是隻害鳥,就把它殺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後大發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裏防火把村子裏的人都燒光。七仙女聽到了就讓一個神仙去幫人們,人們按照神仙的説法,在村子周圍點上篝火,再點上許多燈籠,玉皇大帝從天上看到此景,以為村民自己放火燒死了,也就沒派天兵,村民倖免於難。從此,人們每到正月十五就點篝火,掛燈籠,就有了元宵節。

這個傳説是假的,元宵節的真實情況是起源於漢朝的,到今天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漢朝時,印度佛教流傳進中國,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習慣做法。於是漢朝的皇帝就從印度人哪裏學來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個皇宮張燈結綵,滿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後來這種做法流傳到了民間,民間沒有舍利子,只是張燈結綵,放篝火的,於是就形成了元宵節最古老的習俗。

到隋煬帝的時候,元宵節就更熱鬧了。開始演節目,光演員就有30000人,樂隊人數18000人,舞台有8裏地長。到了唐朝,更是盛況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節過三天。唐朝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間,皇宮為了元宵節,製作了50000盞燈籠的,做了一個大型燈樓,有150尺高,人們在裏面可以遊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人們也都提着燈籠。街上還有“寶馬雕車香滿路”,一輛輛的花車,車上坐着主人,上好的寶馬拉車,車還散發着香味,後面還跟着成隊列的仕女。人們盡情觀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歡元宵節,就把過元宵節的日期由三天改為五天。元宵節的好多習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這時或元宵節的規模也很大,萬盞燈火,累成那個金山,百里之內燈火不絕。明朝朱元璋把元宵節擴大到10天,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時的元宵節很熱鬧,很好玩。

我國的元宵節歷史悠久,風俗很多,各種各樣,很是豐富。全國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個個大大的,圓圓的,一嘗可香了,餡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鬧花燈,猜燈謎,燈籠上掛着紙條讓你猜。還有耍龍舞獅子,到空地上放煙花,一個個煙花像大傘一樣在空中綻開。還有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們一樣過元宵節。他們會在元宵節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兒燈。走百病就是婦女聚集在一起,沿着牆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橋必過,這樣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體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別人家的菜園裏偷菜,希望自己將來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兒燈也不錯,是長輩或者親友給已婚未育的婦女送燈籠,祝願早生貴子。

在我們東北,家鄉的元宵節風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滾冰和打花臉。小孩在元宵節這天,要到冰上去打滾,意思是滾了冰身體健康,抗凍。打花臉是在元宵節的晚上,把黑色塗在手上,遇見誰就往誰的臉上塗,也有的在家裏一夥小孩互相打花臉,誰臉上最花誰就最好,就有好命運。

啊,原來元宵節真是不錯。,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是的,元宵節是中國歷史上最熱鬧的節日,人們在一起快快樂樂很有趣兒,我們中華民族一代代的人們都在元宵節裏得到了莫大的快樂。

元宵節作文 篇13

夜幕剛剛降臨,鞭炮連響炸開了元宵之夜看花觀燈的序幕,接着華燈齊放,萬家彤紅,高掛的紅燈照明,迎來了一片繁華夜景。

豐富多彩的鬧元宵活動隆重熱烈的推出展現在人們的眼前,使個本來就是輝煌壯麗的城市顯得更加妖嬈美豔動感,亮麗的夜晚悠遠又湛藍,繁花燦燦,閃爍其間,驚天動地的鞭炮聲響連貫,天地生花,爆出彩霞,飛攛火蛇,舞龍嬉耍,獅子騰挪,寶蓮明豐,鯉魚跳峽,粉光緻緻的豔豔如盛開出的七彩鮮花——花仙子願説就説願開就開的天空神話——霓虹橫掛上蔚藍,祥雲裊裊飄渺出怡然自得的春情佳話,燦爛明華的火龍遙遙飛昇,扭頭擺尾吐出羣花,咚的一陣高興打滾爆炸隱隱孜孜吐着火焰,啪的一聲爆裂開來,撒出萬把鮮花,有的活力四射幾十條橘黃色光柱,流明到頂點冉冉熄滅,留下煙雲也象天女散花,突的又在煙柱頂端亮起鮮紅的明燈閃閃,直直的嚮往着人間飛掛,那情景真的如天落花雨,那瀟灑勁頭真的勝過生命春夏;晶亮碧玉花花,湛藍碧空彩霞,有的是連爆着上天,一個爆炸出鮮豔七彩,又一個一個從中亂穿,好象是擾亂了彩花,可越是見那飛濺四射的花兒亂穿,越看到那巨大的穹隆花藍倒傾的鮮花越加鮮豔俊美燦爛,有的是亮如翠玉,晶瑩瑩的五個星角上又開出五簇碎花,突的又都旋轉成一個光圓,流星般探險;有的如風啁啁,有的似凰嚶嚶;猶如孔雀開屏的又奔放流星,勝似杜鵑怒放的又翩然出牡丹,那明淨的花色絕對的超然於大地上的爛漫花山花海,那神妙的`變換魅力決然凌駕於四季一年的風雲,猶如神來的夢幻到了天上,人們的視線從生下的第一天就嚮往到那遙遠遙遠的這如夢春;那些花燈有的是亮然麗麗,金銀獻花,隨着昇天的理想在靜謐幽蘭的夜空中浪漫,像誕生宇宙的大爆炸一樣,爆炸出神聖的一個幾個無數個光華穹隆,愛在裏邊,捧掬出心愛的玫瑰花朵向大地奉獻,頂天立地的大氣凜然中,也是隱含着那份執着的愛戀——

你看,那顆——那顆綻放出的繽紛盎然,紅的,黃的,綠的,青的,紫的,藍的,白的,粉的,金光閃耀的,銀亮顰顰的,嫵媚含羞的,笑容可掬的,嬌豔娉態的,活力四射的,紅顏面容上又放深藍的羞澀,緋紅英俊的臉頰上也流瀉青春風采,星星神祕的眨眼,弄的天空嘻嘻哈哈,大地山河爛漫,使孩子歡欣的不絕天倫,大人指指點點高明軒昂,就連那轎車上喇叭也被激動的連番叫喚。

出來看花觀燈的人絡繹不絕,人山人海,吵吵嚷嚷,要麼站在路旁,要麼站在廣場,要麼流連往返於人潮花的海洋。而那些早已佈置好的萬花彩燈也象是早就獲得了人們鬧元宵的鼓舞,閃耀得更加光芒有力,象被春天賦予了青春的年輕小夥一樣,活靈活現,熠熠閃閃,璀璨奪目,令人歎為觀止。有的是呈現龍騰虎躍跨越發展氣勢,有的是揚揚颯颯展現去年輝煌,又揮灑大展猴年宏圖,知識,智慧,信心和力量無一不在光華之閃耀中凝練出特有的人性風貌;那晶瑩剔透的宮燈,紅燈,彩車燈,蓮花燈,金魚燈,九龍燈,樓船燈,展台燈,也是盡顯琳琅滿目之豐碩成果,無一話別盡放洋溢喜慶,不勝枚舉百花齊放,讓遊人顧盼生姿。那活潑可愛的燈籠更是吸引得孩童非去摸到親吻出春風滿面,樂趣,春色盎然不可,留幾個倩影紀念。火樹銀花,綵樓火焰,閃閃爆裂盪漾之中映襯得元宵之夜晚,明明華華,風光無限,陶醉的星月生輝,銀河落地,大地燦爛。

紅燈高掛上九天,怎不驚羨得大地回春又發新芽?今晚的元宵節是如此的熱鬧非凡。

元宵節作文 篇14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元宵節的作文。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新年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

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新年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説: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該習俗始於宋朝。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説"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從此,元宵節吃元宵便成了一種歷史。元宵和新年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

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標籤: 元宵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yuanxiao/444o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