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元宵節 >

元宵節放花燈有什麼寓意?

元宵節放花燈有什麼寓意?

元宵節有掛花燈,賞花燈的習俗,還有猜燈謎,但大家可知道還有放花燈?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關於元宵節放花燈有什麼寓意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放花燈有什麼寓意?

元宵節放花燈有什麼寓意?

花燈的起源

花燈起源於唐代,盛於明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間。中國曆代花燈的製作十分講究,品種繁多。如明朝畫家唐寅有詩云:“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心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到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宵鬧花燈的由來傳説

一説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人們便組織起來打,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便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將人畜和財物通通燒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讓百姓無辜受難,便冒着生命的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噩耗告訴了人們。眾人聽後,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當時,有個老人想出個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在門前掛起紅燈,燃放爆竹、焰火。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好,便分頭準備。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天兵往凡界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火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天帝聽後,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財產。為感激天帝之女的善良之心,為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家家户户都要張燈結綵,點焰火,放爆竹,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花燈的寓意

民間在除夕供奉老天爺時要設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裏扎一小棚,棚裏面小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擺着香爐、供品,還掛着一盞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説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

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賦予很多象徵意義。

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於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

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音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種“光明燈”,在歲末年初時,把燈籠放在寺廟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順利。

也有農家在田間立長竹竿掛上一盞燈 “照田蠶”,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

“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裏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傳説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民間都把小孩送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燈帶到學校去,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也成了“上元節”的點綴。

元宵節花燈種類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編制的形象燈,如龍燈、虎燈、兔燈等等,或是根據民間故事編制而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各種花燈製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隨着時代的發展,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盛大,民族特色越來越濃,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為五天;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為燈期不同,所以最初張燈的那天叫“試燈”,十五這天叫“正燈”,最末一天叫“殘燈”、“闌燈”。也有叫“神燈”、“人燈”、“鬼燈”之説。十四日夜為“神燈”,放於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燈”,放在門窗、牀笫、几案等處,用來避除蠍蟲;十六日夜為“鬼燈”,放在丘墓、原野,為了遊魂得到可以脱離鬼域。

上祈天意,下護蒼生,神人鬼畜,無所遺漏

標籤: 花燈 元宵節 寓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yuanxiao/6k3q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