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元宵節 >

那些年的元宵節美文

那些年的元宵節美文

小時候,村子裏沒有電。於是,每到夜晚,光明便成了一種憧憬和嚮往。往往家家户户的小煤油燈,是點不亮鄉村的夜晚的。那麼,每逢月圓,便是孩子們的樂園。滿村子裏跑、捉迷藏、打鬧、或者擠在一家聽單田芳説《岳飛傳》。那時候,我家裏算是光明一些的,家裏的煤油燈帶着玻璃罩,當民辦教師的父親,能帶回一些廢舊的紙,可以卷旱煙,還有就是家裏有“洋戲匣子”,可以聽評書。每每這時候,便在杏樹地下,喝老幹烘茶,有時候講講古。春夏秋都這麼過,冬天冷了,就不好玩了。但是,因為過年可以玩鞭炮,又值得期待。

那些年的元宵節美文

至於元宵節,那時是吃不上元宵的。奢侈的時候,可以站在村南頭看看萊鋼廠裏的煙火。再就是,孩子們自己創作的“扔燈籠”。老百姓家有個説法,過完十五才算過完年,所以元宵節的時候,還是儘量奢侈的吃頓飯,然後吃飯前要敬天地,要割蘿蔔燈。就是把蘿蔔切成圓柱,中間挖個小坑,插上黃草棒,黃草棒上纏點棉花,倒入一些花生油,點燃,各個房間裏放一盞,娘還要端着唸唸有詞:“蘿蔔燈,照一照,蚰蜒蠍子不敢到”,還要觀察燈花,從燈花來判別今年的年成是否收成。

等這個近乎儀式的過程結束了,就可以跑出去瘋了。和小夥伴們早就設計好,去南邊的地裏去“扔燈籠”。所謂的“扔燈籠”就是找了易燃的物品,如破布、破笤帚頭子等弄成火把,點燃了扔着玩。尤其是在高高的地堰上,往天空扔,再落到地底下,這個美麗的火的拋物線,一下子便會點燃山村的喧囂。最妙的是從開拖拉機的喜子叔那裏弄點廢柴油,或者從拖拉機上摸點油灰,火格外的燃燒,扔出去像一隻飛翔的火鳥。

及至後來,有了電,有了電視,山村的夜亮了起來,但也靜了起來。再也沒有晚上滿村子亂跑的孩子,也少了滿村子童年的笑聲。元宵節,偶爾幾家的'煙花和爆竹,顯得喧鬧而又刺耳。我總是把這種鄉村原生文化的遺失,歸咎於現代文明。尤其是現在智能手機、智能電視把孩子的童年,全部變成了智能。原始的捏泥巴、堆沙城、打沙包,那種屬於兒童的創造,消失在永遠的歷史長河裏。沒有童年,只有沉重的書包;沒有玩伴,只有手機電腦;沒有遊藝,只有網絡遊戲……

如果説,古人的元宵節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浪漫、是“東風夜放花千樹”的繁華、是制燈籠猜燈謎的試才題對,那麼小時候的元宵節則是釋放天性的遊藝場,而現在的不過是煙花過後的一片清冷。

標籤: 美文 元宵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yuanxiao/dw52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