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中秋節 >

金秋八月十五中秋演講稿

金秋八月十五中秋演講稿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金秋八月十五中秋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金秋八月十五中秋演講稿

金秋八月十五中秋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賞中秋明月,揚中華。

漫漫歷史長河中,偉大的祖國母親孕育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詩詞曲賦是她柔光輕泛的雙眸,、書法和曲藝展現出她曼妙的身姿,而傳統節日更是描繪出她靈動飛揚的神采。

《周易》有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成就了民族的崛起。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誌,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每個節日都是文化的載體。兩天後,我們將迎來中國僅次於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同學們,可如今,中秋節對於我們的意義又到底是什麼呢?是忙碌喧囂中一個難得的法定假日以供消遣娛樂?是應接不暇的宴席與觥籌交錯的應酬交際?抑或僅僅只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圓的農曆八月十五?

現實一次次向我們證明:我們過着歷史悠久的中秋節,卻不一定了解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我們坐在庭院裏賞月,卻未必能再聯想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或“玉兔搗藥”的古老;我們嚐盡了美味的月餅,卻往往沒聽説過“朱元璋與月餅起義”。象徵團圓與幸福的中秋節似乎在漸漸淡化它所藴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

面對韓國“”成功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印度尼西亞將“皮影戲”捧成自家文化成就,面對無數的滲透性興起與部分無形的沒落,生長在21世紀的自尊自強的我們發出了一聲聲吶喊與呼喚:“請讓我們,來繼承和弘揚這看似正在失落的中華!”

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正是博大精深,傳承開拓。曾有人這麼説:“傳統的文化節日的淪喪就是文化的淪喪,文化的淪喪就是民族精髓的淪喪。”偉大的祖國母親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無價的文化遺產,而那鏗鏘有力的“傳承開拓”現在正需要我們這年輕的一代去付諸實踐,而即將亮相的廣州亞運會也期待着我們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

“歷史是逝去的無法改變的昨天,傳統文化是生於人類之始並可進化永生的。”同學們,作為附中人我們更應該走在這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隊伍的前列,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抓住契機,認真學習中華文化知識,過好每一個傳統節日,挖掘其背後的傳統文化,深入理解並取其精華,主動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使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大放異彩。

最後,祝願大家在中秋賞月之際,不忘中華傳統節日傳統文化之本源,過一個幸福快樂的中秋節。

金秋八月十五中秋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及家長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在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蒼穹時,腦海中定會浮現起那優美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啊,人生有諸多事情難以兩全,多少在外求學和工作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此時不能回到親人身邊。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中秋節一直被人們喻為有人情味,最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而這一天天上的月亮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圓,所以又叫團圓節。中秋賞月,民間一直流傳着多個不同的傳説和美麗的,當然最為人們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國,有二十多個民族也在歡慶中秋節,雖然慶祝方式各異,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所以這天都以月餅作為禮物,親友間互相贈送,以取團圓之意。團圓節也讓我們更加深切盼望海峽兩岸同胞們早日團圓,祖國的統一大業早日實現。

歡樂的日子我們更不能忘記那些在自然災害中離去的同胞,遙遠的汶川和舟曲永遠是我們心底的痛。我們更不能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靈們,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

同學們,在中秋佳節之即,讓我們向辛勤哺育我們的父母,無私奉獻的老師們真城説一聲:您辛苦了!我們會努力學習文化知識,長大成為祖國有用之材,為國家的建設,民族的振興,奉獻自己的力量!

最後祝願老師、同學們中秋快樂!祖國安樂祥和!謝謝大家!

金秋八月十五中秋演講稿3

各位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的題目是《中秋——我們的節日》。

秋濃了,月圓了,我們又度過了一箇中秋!上個星期是農曆的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它僅僅次於春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稱為“團圓節”。

金桂飄香,花好月圓,在這美好的節日裏,人們賞月、吃月餅、走親訪友……無論什麼形式,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如果有人問我:“為何慶祝中秋?”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中秋節是我國古老悠久的傳統佳節,象徵一個民族的迷人魅力,它本身就是一種奇特而又神祕的藝術,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享受着它的繽紛,我們仰慕她博大的胸襟,我們欽佩她對中國古文化的重大影響。年輕的我們,擔負着延續古老文明的重任,中秋歡欣鼓舞時,更不要忘記自己的職責,做一個合格的繼承人,這麼一筆豐厚的財富,是我們耗盡心血也學不完的。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敍不完的情,訴説着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後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每逢佳節倍思親”,月亮最美,美不過思念;月亮,高不過想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同學們,我們不僅要了解傳統節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傳統節日背後所藴藏的價值。“時尚的東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東西才能長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此時此刻,我們也更加期盼祖國統一,民族昌盛,國泰民安。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

金秋八月十五中秋演講稿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每年的農曆的八月十五這一天,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又被認為是我們中國人的團圓節。每到這一天,許多遠離家鄉的遊子,紛紛趕回家中,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把酒言歡。中秋的月最圓,最明,最美;中秋月如水如鏡,詩情畫意,充滿濃濃的親情。

現在,我想問問大家:你們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嗎?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就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現,而中秋節的盛行開始於宋朝。為什麼農叫“中秋”呢?因為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還有許多稱呼:“八月節”、“八月半”、“月節”、“月夕”等等。

中秋節原是豐收的節日。過去,人們在豐收的季節裏,總要大事慶祝一番,慶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豐收的喜悦。中秋時節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中秋節還有許多美好的傳説,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等。這些無不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人們吟誦中秋節的詩詞歌賦很多,最的當然要數宋代大文豪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同學們,在這美好的日子裏,你有何感想呢?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想家,想念爸爸媽媽。

是的,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掛的時刻。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學子在這美好的日子裏,都會思念親人,思念家鄉,掛念着祖國,希望與親人團圓,共享歡樂。

在這佳節到來之際,我倡議每位同學都做三件事:

第一,孝敬父母長輩,為自己小家的幸福和諧做能力所及的努力,小家安定才是祖國繁榮的前提!

第二,為那些不能回家辛苦耕耘在講台上的老師發個短信,道一聲:中秋快樂!

第三,為祖國的繁榮,國力強盛,為早日實現祖國統一立下壯志。請記住:少年強則中國強,你們是國家的希望!

最後我衷心地向忘我工作的全體教職員工,向勤奮學習的全體同學,向你們的家人和朋友提前道一聲:中秋快樂!

金秋八月十五中秋演講稿5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享受中秋節,弘揚中華文化。

在漫長的歷史中,偉大的祖國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詩詞曲賦是她柔和的眼神,中國畫、書法、曲藝展現了她婀娜多姿的身姿,傳統節日描繪了她英姿颯爽的精神。

《周易》有句話説:“看天文觀察時間變化;看看人文就能變成世界。”文化使國家崛起。民族文化是民族認同的重要標誌,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每一個節日都是文化的載體。兩天後,我們將慶祝中秋節——,這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同學們,現在中秋節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喧囂中休閒娛樂是難得的法定假日嗎?是鋪天蓋地的宴席,還是混雜的社交?還是剛好是一年中月亮最圓的農曆八月十五?

現實一次又一次向我們證明:我們過着歷史悠久的中秋節,卻不一定知道中秋節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秋拜和拜月習俗;我們坐在院子裏賞月,卻未必能回想起古代傳説中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或“玉兔砸藥”;我們品嚐過美味的月餅,卻從未聽説過“朱元璋與月餅起義”。象徵着團圓和幸福的中秋節,似乎逐漸淡化了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

面對韓國“端午節”成功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印尼“皮影戲”作為自己的文化成果,西方眾多節日的穿透性崛起,中國一些傳統節日的隱形衰落,我們這些在21世紀自尊自強成長起來的人,發出了響亮的吶喊和呼喚:“請讓我們繼承和發揚這看似失落的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深刻的,是繼承和發展的。有人曾説:“傳統文化節日的流失就是文化的流失,文化的流失就是民族精華的流失。”偉大的祖國給我們留下了寶貴而無價的文化遺產,現在鏗鏘有力的“傳承與發展”需要我們年輕一代付諸實踐,即將到來的廣州亞運會也期待我們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

“歷史是一個失去的、不可改變的昨天。傳統文化誕生於人類之初,可以永遠進化。”同學們,作為附中,我們要站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隊伍的最前沿,從日常生活的點滴中抓住機遇,認真學習中國文化知識,過好每一個傳統節日,挖掘其背後的傳統文化,深刻理解並取其精華,主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讓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巍然屹立、大放異彩。

最後,祝大家中秋節快樂,不要忘記中國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的起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zhongqiu/5o9kn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