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中秋節 >

中秋節的隨筆(集錦15篇)

中秋節的隨筆(集錦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説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的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節的隨筆(集錦15篇)

中秋節的隨筆1

中秋即將來臨,藉此機會,從不言辭的女兒向爸爸媽媽説聲:“中秋節快樂。感謝你們為我付出的一切!”從不説對不起的朋友,向我最摯愛的朋友贇贇説聲:“節日快樂。有你,我真的很開心!”從不放肆的妹妹向哥哥説聲:“中秋節快樂。你和我們雖不在一起,但不要緊,只要我們一家開心到老就成!“從不出色的學生向所有好老師説聲:”節日快樂。感謝你們,世界上才有更多和你們一樣的人才。”

一大堆來自“陌生人的團圓月餅,只不過是外表的修飾罷了,抵不過全家平平安安,實際點好!

一句虛偽的讚賞,只不過是下屬對上屬的巴結罷了,抵不過一句親切的問候,温暖點好!

……

中秋節的隨筆2

1.我總覺得中秋的月亮並不亮,因為,在我心靈深處,有我對你思念的淚光,這比他還亮你真的好幸福,嫦娥給你送月餅,送個月餅祝福你,天天有個好心情。

2.我最最親愛的朋友,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就到了,在這象徵團圓、美好、喜慶的日子裏。短信送去我最誠摯的祝願。祝閤家幸福,吉祥如意,生活美滿!

3.鮮花,或雅或豔,總栽在盆裏;月亮,或遠或缺,總掛在天上;情誼,或遠或近,總握在手中;朋友,見或不見,總記在心中!祝中秋節快樂!

4.相識相知是緣分,合作日久見真誠,中秋佳節已來臨,送上祝福表温馨:祝福您好運相伴精神倍爽,人圓家圓事業美滿,中秋快樂安康。

5.相思是一種濃濃的酒,總在舉杯時散發出醉人的芬芳;鄉愁是一份厚厚的情,總在月圓時輕喚起難言的惆悵。

6.想當年,后羿忙着射日,嫦娥忙着本月,月圓人卻未團圓。看今朝,佳節到眼前,好運幸福綿,月圓祝你人團圓。中秋節到了,讓那圓圓的月兒捎去我幾縷的思念,願你每一年的中秋節,都能與家人共團圓。

7.心到想到得到,看到聞到吃到,福到運到財到,中秋節還沒到,但願我的短信是第一個到,提前祝你中秋節快樂!

8.星光燦燦月兒圓,八月十五中秋來;喜上眉梢人歡喜,朵朵花兒開得豔;張燈結綵慶佳節,歡天喜地大團圓;團團圍坐樂融融,推杯換盞展笑顏;歡聚一堂是福分,樂享盛世度中秋;送份祝福傳情誼,點點心意在其間。提前祝你中秋快樂,心情舒暢!

9.幸福杯中酒,舉杯邀明月,月圓人團圓,共享中秋月,盛世好佳節,健康更平安,歡樂無限多,開心財運來,祝你更幸福,中秋節快樂!

10.許一個美好的心願,祝你快樂連連,送一份美妙的感覺,祝你萬事圓圓,傳一份短短的祝福,祝你微笑甜甜。中秋節快樂!

11.夜幕有了星星,顯得迷人;大海有了濤聲,顯得淵博;冬季有了雪花,讓人備感浪漫;朋友中有了你,使我深感榮幸;中秋節到了,讓我把最美的祝福送給你!

12.一個蘿蔔兩片藕,幸福與你手牽手;三兩豆腐四片姜,觀物你宜放眼量;五個月餅六塊糖,平等溝通團圓有。

13.一輪明月,映照喜慶人間;一盒月餅,融入幸福香甜;一樽美酒,醖釀團圓美滿;一句問候,道不盡情誼綿綿;一聲祝福,情誼中秋灑遍。願我的祝福陪你度中秋,幸福美好全部接收!

14.一輪明月照亮事業,一盒月餅甜蜜生活,一杯美酒健康長久,一串葡萄歡樂逍遙,一個西瓜閤家團圓,一份祝福送給大家。祝你中秋快樂哦!

15.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當短信傳到,我的祝福也隨之即到,祝福遠方的你,活在天堂般的幸福世界裏,健康平安,中秋快樂!

中秋節的隨筆3

中秋節到了,今年的中秋節正好是週末,我們放了假,心情非常的高興。

聽媽媽説: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即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為處於秋季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這一天大家都會吃月餅、賞月,我們家也不例外、吃完豐盛的晚餐,媽媽端來了一大盤月餅,有花生的、五仁的還有我比較愛吃的額蛋黃的,我們來到陽台上邊吃邊賞月。這時,月亮升起來了,又大又圓,真美呀,我覺得今天的月亮比較漂亮!

中秋節的隨筆4

中秋到了,又是一年了。曾經的我們長大了成熟好多,不再像兒時那麼快樂,悠閒了。走着走着,才發現我們老了。

還記得嗎?小時候吃的香香甜甜的月餅,聽着爺爺講着古老的神話,思緒飄向那璀璨 的夜空中,讓我們幼小的記憶有了遙遠的夢....

年到三十,不再浪漫,人到中年,看淡了好多。人生之秋,多事之季,眼睛裏不再有曾經的甜美,曾經的執着,愛也遠去,情也漂泊,一度的心啊走出了浪漫的世界。

月到中秋,日子如瘋草滋長着寂寞。月到中秋,思念也遠去了,不再為一個人風風火火,不再為一個人分分合合,看清了心的空間,才發覺曾經的和現在的我站不到一條路上了,走出了曾經的世界。自己在新路上漂泊........

心中有個世界,眼中有個世界,説不清那一個在心中最多.......

歲月把我們推向中年,我們要學會感恩,感謝花草樹木,學會善待他人,才會心安。如果説中秋是中年的收穫,那麼我們應該感恩冬的孕育,春的澆灌,夏的火熱。走在秋日,心不在迷茫,因為我們長大了,學會這樣感恩生活。愛在中秋。

時間過得真快,一年一度的中秋又要來臨了,提到中秋節,每個人都會想到團圓,想到思念,可對於已習慣身處異鄉的我來説,依舊在外忙碌中度過,只是徒增憂傷,不能和家人一起過個團圓中秋,但室友的話讓我打開了記憶中的洪閘,父親的身影在回憶中逐浙清晰。

想起家鄉,你不可能無動於衷,你不可能心如止水,是否有想奔赴回家的衝動,有拿起電話的慾望。我也許算是一個故土情節尤其嚴重的人,每年這個時候,總對家鄉有着濃烈思念。從小到大在老家那些激動、感動的往事和回憶一一湧上心頭。感謝父親的教誨、母親的寬容,姐姐的幫扶,這一切塑造了我堅強誠實的個性。恍然之間,離開故土已經20個年頭,父親已經從記憶中的嚴厲、健康的中年人變成了一個滿臉滄桑、略有彎腰的老者,只是再也不是那麼嚴厲了,突然如此的温情温暖隨和;慈母的寬容和善良影響我尤為深遠,如今,這些讓我難以忘懷。

家鄉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時節,棉花地裏已經開出大量的棉花,繁星點點,一層一層的梯田是水稻飄香,小河邊是老人、小孩子在垂釣的身影,如果天氣好,你還能聽見鐵路上火車的油笛聲,站在海拔約100多米的房子背後的小山上,這一切盡收眼底。月明星稀的夜晚,站在高崗上,吹奏一曲長笛,悠揚的笛聲據説隔了幾個村子也能聽見,分外婉轉,分外悠揚。家鄉的秋天,有一種特殊的味道,就是喜悦,家鄉的秋天,有一副美麗的圖像,基調也是喜悦。只是我這個遠離故鄉的孩子,只有在回憶和思念裏,感懷中秋。祈願這天邊的明月,捎去我的問候,願家人安康,願家鄉富足安寧。

中秋節的隨筆5

首先,是在建國六十三週年喜慶的氣氛之後來臨的,天地同慶。

其次,本次中秋節的月亮是雖然很小,但是很高,讓賞月的人,仰起頭來看,就讓月亮更加高高在上。月圓如鏡,在月光下,我們也許正在庭院中觀賞者皎潔的月亮;也許正和家人團團圓圓的,在大圓桌上吃團圓飯;也許你正在電視機前,與家人吃着月餅,但這一切現代人的方式,與古人大不相同。

古代詩人在中秋之夜,仰望着天空,時不時感歎幾句。古人想象力非常豐富,他們給予了月亮許多美麗的傳説,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這些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讓月亮、讓廣寒宮更加生機勃勃。花好月圓,其中有一個“月”字,它不僅代表着月亮,還代表着大家最喜歡吃的月餅。月餅古人要做成蓮花狀,而且還必須得吃時令水果,比如西瓜、蘋果、李子……而且西瓜還得切成蓮花狀。説明,古人對月亮也是寄託着一種團團圓圓,對月亮的傾訴……

中秋節還代表着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不從別的説起,就從中秋節餐桌上少不了的酒説起吧!中國有句古話“無酒不成筵席”。以前小時候,我清楚地記得,老爸在除了重大節日上,買的都是二鍋頭白酒,現在各種各樣的國宴酒也紛紛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上。中國三十年欣欣向榮的發展,讓老百姓的家庭在各種佳節上,也能過得非常的舒適。

不僅是中國人在自己的中秋佳節上吃上月餅,連外國友人也紛紛效仿中國的月餅。現在的月餅價格不等,有十多元高至幾百元不等。原來,老外也喜歡吃月餅。頭上廣寒宮中的嫦娥可能在桂林中翩翩起舞,地上的人們正在桂花盛開的中秋裏,吃着月餅。但是,在這花好月圓的中秋之夜,親人應是同歡聚。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踏着輕盈的腳步來到我們身邊。中秋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中秋節的來歷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

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之夜是個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歡聚一堂,品嚐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每逢佳節備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佳節能夠得以全家團聚,這是人之常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願。我爸爸是位電視新聞工作者,因為忙於工作,就有好幾個中秋節都不能和我們一起度過。想到這裏,我不禁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亮害羞地蓋着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裏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中秋節的隨筆6

人常説“月到中秋分外明”,這話一點不假。這天晚上正是人們觀賞月景的最好時辰。

晚飯後,我們一行三人,沿着一條小河緩步漫遊。清清的河水像一匹青紗籠罩在河裏,慢慢地向東南方向流去。偶爾在水中有一、兩塊障礙物,還會使流水發出輕輕的潺潺聲,甚至還會出現幾縷不太明顯的波紋,看上去猶如鯉魚戲水一般。岸邊的綠柳成行,正是枝繁葉茂的時候。綠絨條似的柳葉把那細長的枝條墜得微微下垂,成為一個個弓形,給微風一吹,左右搖曳。遠望好像一條條綠色的巨蟒,搖頭擺尾、張牙舞爪;近看,恰似一把把巨大的梳子,梳理着太空……。

夜幕漸漸降臨了,大地上出現了一時的昏黑。我們靜靜地凝望着東方。不一會兒,一輪明月從那兒冉冉升起來了,圓倒是挺圓的,就是還帶着些紅暈,灑的光也不夠皎潔。停了沒多久,那些紅色便慢慢的消逝了,一輪玉盤似的明月掛在了東邊的天空之中。這時,它的光是那麼的明媚,柔和,又是那麼的皎潔,雪白。在它的照耀下,整個太空一片潔白,星光爍爍。低首鳥瞰,月光與河水交相輝映,熠熠生輝。岸邊柳樹的倩影投射在水中,更增添了無限的詩情畫意。使人彷彿置身於瓊台仙境一般,實難分清哪裏是天,哪裏是地,哪裏是月,哪裏又是水……

一陣秋風吹來,身上稍有涼意。但我們賞月興趣正濃,誰也不想錯過這次觀賞奇景仙境的機會,便各自緊了緊身上的衣服,踏着撒滿月光的小路,登上了岸邊那個最高的土峯,翹首觀月。乍一抬頭月亮如同一面明鏡:雪亮、光潔;若果細看,就會發現,在它的中間有一團虛無縹緲的陰影。我的心不禁一顫:呵,難道連中秋之月也有她的美中不足嗎?真是太令人遺憾了!繼而又使人想起老人講過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來,心裏才算得到了一點安慰。於是,我情不自禁地説:“看,那個陰影大概就是廣寒宮吧!”。我們中間的一個忙問:“什麼廣寒宮?它能住人嗎?”我沒有正面回答他,只是把我聽來的那些美妙動人的神話故事講給了他們。

遠古的時候,有一個叫后羿的天神,因為用神箭射落了天上的九個太陽,被天帝罰入人間做了凡人。為了長存人世,他從西王母那裏弄來了一包“不死藥”。他的一個學生聽説後,便乘他出去打獵之際,威逼他的妻子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想到丈夫為弄到它歷盡了千辛萬苦,自己不能唾手交給別人,便將藥一口吞下,向外逃去。他走出門後,身子就像給一塊軟綿綿的白雲托住一樣,直往上飛。但他一心戀念着丈夫,便決定到離地面最近的月球上去。當月球上的廣寒宮裏平添了這樣一位美女時,它放的光變得更加温柔,更加皎潔了。與嫦娥同住月宮裏的還有一隻終年搗藥的玉兔--它是因為偷吃了仙草,受到天帝的懲罰,被驅趕到月宮來的。後來月宮裏又添了一個叫吳剛的人,他是因為學仙時犯了過錯,受到懲罰來砍桂樹的。天帝命令他什麼時候砍倒才放他回去。但那株五百丈高的桂樹是永遠也砍不倒的,因為每當他砍第二斧時,第一斧便彌合了。就這樣可憐的吳剛終年不停地砍着,砍着……

回憶這些激動人心的傳説,面對這明光雪亮的月亮。我們似乎看到了窈窕、豔麗的嫦娥在翩翩起舞;矮小、可愛的玉兔正在辛辛苦苦的搗藥;魁偉而又可憐的吳剛正使勁地舉起斧頭,汗水淋漓地砍着桂樹……

月亮上究竟有沒有廣寒宮?有沒有嫦娥、吳剛和玉兔?古人無可得知,只好憑着美麗的神話傳説來表達自己美好的願望。而這些美麗的神話也只不過是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祈盼跨上月球的美好願望罷了。然而,今天這些願望終於實現了。有人已經跨上了月球,並帶回了它上面的土壤和礦石,而且也證實了月亮裏那虛無縹緲的陰影並不是什麼廣寒宮,而是月球上的山川、河流;並測定了月球上的氣候十分乾燥,甚至沒有空氣。動、植物都是無法生活的,那麼也就不會有什麼嫦娥、吳剛和玉兔了。

隨着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髮展和提高,人們對整個宇宙的認識將更加廣泛、深入。人們不僅可以登上更遠的星球:水星、火星、土星、木星、金星……而且還可以將地球上的植物種子運送到地球上,經過月球的“孕育”,再次返回地球,就會使植物種子的產量大幅度的提高,為人類實現糧食的飛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我國已經成功的發射了“神六”;目標更遠、任務更大的“神七”、“神八”也相繼問天。更讓人欣慰的是長征五號探月衞星的發射填補了航天探月史上的空白,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攜帶了20個不同任務的衞星試飛成功,都為人類探索宇宙無窮的奧祕,特別是月球的奧祕添上了光輝的一頁。

我們懷着流連忘返的心情,走下了這撒滿月光的土峯,依依不捨地向駐地走去。就在這時,我的心裏驀地升騰起一種奇異的感覺來,竟情不自禁地感慨道:“那些登上月球的人可謂幸運之至、捷足先登;而那些利用月球上的資源為人類造福的人,又是多麼偉大、高尚、令人敬佩呀!”。

中秋節的隨筆7

一年一度的中秋來臨了。“每逢佳節倍思親”“千里共嬋娟”等千古名句使這個時刻莊重和神聖起來。遠遠近近的親人會聚集在長輩的身邊炒鴨肉蒸蓮藕、品月餅賞月亮,大人忙碌地勞作,小孩盡情地嘻耍,那濃郁的親情讓人每根汗毛都透着幸福和滿足。

這種感受,好象有年月沒有了, 是什麼原因呢? 親情淡了嗎,年紀大了嗎,細細想想又覺得不是,是什麼呢?應該説是時代的變遷已完全改變了原有的內涵。記得小時候,一年到頭難得有幾次美味佳餚,過了端午就盼着中秋,哪來那麼多“千里共嬋娟”的感慨呀,只盼着那一頓豐盛的晚餐。你説那刻骨銘心的想念終於實現能不激動能不幸福嗎?!大人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孩子高興就高興了,大家一高興氣氛就濃了就幸福了就滿足了。試問,今天的孩子哪天不是山珍海味,用得着為一頓粗糙的晚餐興奮嗎?孩子不興奮不激動能有氣氛嗎?沒了。滿足感淡了、幸福感也就淡了。你説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我説社會進步了是好事,可希望的事少了又失去了許多原始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再説中秋團圓,原來交通不便信息不靈,一年半載難得聚集一次,所以約定俗成了一個月圓人也圓的日子。現在世界變小了,想念親人了,飛機、高鐵,要不了片刻就見到了,用得着捱到中秋再相見嗎,還不把人整出相思病來?因而中秋團圓只剩下了一個概念,沒有了實際意義。 再説網絡如此普及,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可視頻相見,還可手機相見,滿足的方式多得是。社會發展了,原始的習俗就作為遺產保留下來,剩下了概念和外殼。

中秋放假,只不過是不丟掉傳統而已。原來是趕回來團圓,現在是趁放假旅遊,意義已然有天壤之別。這倒不是壞事,放假樂樂有益健康。然而最佔便宜的卻是商家,鼓動你重親情大掏腰包,他好兜售天價月餅和情感商品,黑你沒商量,還在數錢之餘偷偷笑罵你。他卻沒有情可講,“情”不過是賺錢的道具而已。

往事如煙,靜坐在電腦前一片一片閃過往昔的歡笑,中秋的感覺能找回來嗎?父母去了,早沒有了孩童般的歡樂和激動;前幾天大哥又走了,走的匆忙沒等到中秋。茫然的思絮中似乎感到有一股熱潮在湧,那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懷!我是多麼留戀那時簡單而幸福的歡樂啊,我再次意識到:物質的豐富並不就是幸福的唯一源泉。

中秋節的隨筆8

農曆八月十五,秋已過半,是為中秋。中秋時節秋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古人一直把月圓視為團圓的象徵,所以八月十五又稱“團圓節”,那些有關中秋節的記憶你還記得嗎?

(一)半塊月餅

又是一年中秋節,手捧着香甜的月餅,小月竟然不捨得咬下去,看着這圓圓的月餅,小月浮想聯翩……那是六十年代末,小月的愛人家境不是很富裕,應該説是很貧窮,當時住在火車站對面的小馬架子裏,過中秋節怎麼能有錢去買月餅呢。所以當他對小月講述的時候,小月聽得直流淚……

他第一次吃月餅是六、七歲的光景,不只記得月餅的香甜可口,還記得捱了母親一頓揍。他有個小夥伴叫小力,小力的姐姐嫁到了林業局二工地,他們相約去看小力的姐姐,從縣城到二工地要走十多裏的路,途經一工地,當時他的舅舅家在一工地,舅舅是林業局工人,舅媽是學校的老師,家境當然要比他家好。進到舅媽家的屋子裏他第一眼就看到櫃子上面放着兩包月餅,用包裝紙包着,繫着紙繩兒,他甚至聞到了月餅的香味兒。舅媽不好不拿給他吃,可是舅媽家還有兩個弟弟,於是舅媽只拿了一塊月餅,用手掰開兩半兒遞給了他們一人一半兒,他看到裏面有青紅絲、花生仁等等,他先是用舌頭舔舔,好甜啊!咬了一小口,接着三兩口就吃完了,他看到舅媽冷冷的拒絕的眼神,他是這麼描述的,以至於許多年後他還記得。他和小力離開了舅舅家去了二工地,後來的事情他有些不記得,只記得他人生中第一次吃月餅的情形,回到家後母親因為找不到他急得不行,所以看到他回來當然就是一頓胖揍,他説母親似乎沒有太用力,他沒有覺得有多疼,他看到母親邊打他邊在偷偷抹眼淚……那半塊兒月餅一直在他眼前晃動,那月餅的香味一直讓他回憶了很多年……

現在物質生活極為豐富,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中秋節的月餅花樣翻新。每當節日來臨時,臨街的商店竟然把各式各樣包裝的月餅、水果、飲料等等擺在店鋪外面招徠顧客。在節日的氛圍中,小月買了月餅回家過節,他竟然有些抗拒,因為在那之後他再沒有吃到過那麼香甜的月餅!

(二)爺爺為我打月餅

又是一年中秋節,小月手捧着香甜美味的月餅,看着上面的花紋,就想起了爺爺做的酥皮月餅,它沒有花紋,用豬油,麪粉等製成,鬆脆、香酥、層酥相疊,邊咬邊要用手接着,那酥皮隨時會掉下來,非常美味可口。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每到節前的幾天,爺爺就開始起早貪晚地忙碌,節日當天睜開眼睛一準就能看到爺爺做好的月餅放在眼前,上面還點着幾個小紅點兒,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隨着孩子們一個個長大成家,爺爺要做的月餅就越來越多,每個人都有份兒,用古老的包裝方式包好,繫上紙繩兒,有時候爺爺還會用毛筆在包裝紙上面寫上孩子們的名字。只是小月到如今也沒弄明白,爺爺做月餅的時候為什麼不讓姑姑媽媽她們看到呢?難道是沿襲着古老的傳統,手藝傳男不傳女嗎?這門手藝隨着爺爺的去世在小月家也就失傳了,小月曾問過爸爸,爺爺的手藝在哪兒學的呢?爸爸説以前家裏是開點心鋪子的,爺爺不只會做月餅,還會做各種小點心、比如蜜餞等等。後來爺爺去供銷社上班,全家老少七口人,爺爺的工資不能維持其生計,就帶着全家闖關東了。剛到東北時家境貧寒,租住在別人家房子,餬口尚有問題,哪有餘糧去做點心呢。隨着生活的好轉,爺爺把扔下的手藝撿起來,每到農曆八月十五日,親手為孩子們打月餅。他就像一個神奇的魔術師,把麪粉、雞蛋、白糖、芝麻等等材料變成一個個圓圓的甜酥月餅,爺爺的手藝是失傳了,但他留給兒孫們的記憶一直都在。在時代的大背景下,一塊小小的月餅也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小月知道有一首歌歌名是《爺爺為我打月餅》,它是八十年代初拍攝的革命戰爭故事影片《啊,搖籃》中的插曲。這首歌反映的是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徵時紅軍老爺爺關心革命小娃娃的感人故事。小月的爺爺不是老紅軍,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他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孩子們濃濃的愛!

(三)不一樣的月亮一樣的思念

又是中秋節,天上的月亮是一樣的嗎?小月抬頭望着天空,月亮忽而鑽進雲層,忽而露出潔白的圓圓的臉俯視着大地……季羨林老先生曾説“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的故鄉的月亮。”也許月亮真的是不一樣吧……

小月的侄女婉兒考上了省城的大學,開學沒幾天就趕上了這個傳統節日中秋節,學校放了三天假婉兒沒有回來,在診所打上了吊針。婉兒是個堅強的女孩兒,新生開學就參加軍訓累得就差沒哭鼻子了,這不在風裏雨裏訓練終於累倒了,全家人在一起過節,她通過手機視頻向家人問候,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之情。家人也非常想她,這個父母的掌上明珠,爺爺奶奶的開心果。看到視頻中那個楚楚可憐的小人兒獨在異鄉,小月的心就那麼一痛,她竟然想到了三十年前,往事一幕幕在眼前浮現……

也是中秋節,也是大一剛開學不久,小月也非常想家,想爸爸媽媽,想弟弟妹妹,甚至想家裏的小雞小狗,想家裏的一切……站在寢室樓的陽台上止不住偷偷落淚,那時的月亮沒有躲進雲層,而是在天上憐愛地看着她,向她灑下愛撫的光輝。學校沒有放假,班級召開了聯歡晚會,小月讀了一首詩,當讀到“媽媽在老槐樹下招手,額前飄着一縷白髮”時,小月的淚順着腮邊慢慢流了下來,其實只要看到“媽媽”這兩個字,小月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女同學都趴在桌子上哭了,十七、八歲的年紀啊,都有一顆敏感的心!日子就是這樣慢慢過來的,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成長!

中秋佳節本是個團圓的日子,孩子們因為工作因為學業在外地都沒有回家,他鄉的月亮也一定是圓圓的吧,遙望着天上的月亮,小月心裏在想,月亮也許是不一樣,但彼此的思念一定是一樣的,一如當年!

中秋節的隨筆9

我盼望以久的中秋節終於到了。

吃完晚飯,爸爸媽媽帶我和表姐們出去玩兒,我們一邊散步,一邊賞月。

“今晚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情不自禁地叫道。可這月亮就是躲在雲裏不肯出來,不一會兒她才露出半個臉,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又過了一會兒,月亮終於出來了。它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色的輕紗,使這個夜晚便變得更加浪漫了。

就在我們聊得熱火朝天的時候,遠處傳來一陣呼喊聲:“北北,快回來吃月餅啦”!

我聽了,垂涎三尺,像箭一般衝進家門。一到家,月餅已經端上桌了,月餅有大有小,有豆沙餡的;有蛋黃的;還有草莓餡的……我們玩起了遊戲,遊戲規則是:用六個骰子骰,誰的數最大,這塊最大的月餅就是誰的,依次推論……結果,我以總數34贏得了最大塊的月餅,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這時我問:“不知道其他小朋友們是怎樣度過這個中秋節的?”

表姐説:沒有爸爸媽媽的中秋節,他們會感覺到幸福。”

於是,我度過一個快樂而圓滿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隨筆10

我的家鄉在福建詔安的一個小山村,在我兒時的記憶裏,中秋是個好節日,因為可以吃到可口的月餅和水果。那個年代(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家庭經濟相對拮据,大多數人都還在為果腹而奔波。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家裏才會買些節日的物品祭拜用。??記憶中的中秋似乎都是月朗星稀的,晚飯過後,媽媽會搬張桌子到曬台上,放幾個月餅在桌上。那時候的月餅沒有餡,也沒有包裝,碗口大小,主要是用麪粉做的,上面灑滿白芝麻,餅出爐後做餅師傅用毛筆在每個餅上寫一個紅色的“中”或“秋”或“月”或“圓”等字。這種月餅在我們當地叫“中秋餅”,當時物質相對匱乏,“中秋餅”要在中秋的前幾天餅鋪才有做,去買的時候都是剛出爐,還是熱乎乎的,吃起來格外的香。一家人圍着桌子吃着月餅賞着月亮,聽媽媽講古老而久遠的吳剛伐桂神話故事。在我兒時生活過的那個小山村,人們還有個習慣——賞月吃月餅的時候,要拿着月餅邀請月亮娘娘下來一起吃。大人們還會特地交代小孩子不能用手指着月亮,不然睡覺的時候耳朵會被割掉。孩提時的我們竟信以為真了????後來,社會發展了,經濟發達了,我們也搬離了小山村,住進了大城市。就這樣,我再也沒回過兒時的小山村過中秋賞月了。??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秋節讓遠方遊子思鄉之意更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中秋節讓恩愛之人情更切!??長大了喜歡中秋,喜歡中秋的祥和,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變遷;喜歡中秋的歡聚,喜歡在這樣的節日裏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的變化。又是一年中秋時,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祈禱我的親人更加健康、我的家鄉更加美麗,也祝福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中秋節的隨筆11

"每逢佳節倍思親"。隨着天上的月兒越來越圓,思鄉的情愫也越來越濃。不管是在外地工作的,創業的,還是像我們打工的,此時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遊子。此時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團圓。

我長年漂泊,打工在外,電話,成了連接親人的唯一紐帶。可每次通話,總是強忍着苦楚,省略了問候二老和妻兒的話。為的就是省幾個血汗錢。然每次撂下電話,鼻子總是酸酸的,眼睛總是澀澀的。

我的父親就像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馬,七十高齡了還不肯把手中的鋤頭放下。年邁的老母親已是滿頭白髮,不僅要操持家務,還在養豬放羊。柔弱的妻子,在老父親的幫助下,承擔着家中一年的開銷和口糧。還有上大學的女兒,讀高中的兒子。這樣的現狀,叫我怎麼放心得下。

無數次睡夢中的相逢,引起了醒來後的無盡牽掛。無數次的拿起話筒,又狠狠心地無奈放下。五百多個漫漫長夜,又有那一夜我不在思念妻兒,牽掛老人的無盡折磨中度過?我也明白"子欲養而親不待",我也知道"常回家看看"。可我更懂得做兒子的責任,更清楚做父親的義務!

城裏的店鋪各顯神通地搞着中秋的促銷,城裏的人們興高采烈地做着中秋的準備。可我只能把我濃濃的思鄉之情揉和在一天勞作的汗水裏,隨着眼淚艱難地嚥下!

那些有閒情別緻的人在中秋賞月的時候興高采烈地"起舞弄清影"。那些喜附庸風雅的人在中秋團圓的時候怡然自得地"舉杯邀明月"。可我,自有我的過法:孤獨一人,在工地的一角,一瓶燒酒,半斤花生,讓思鄉的淚水在清冷的月光下縱情地暢流!當然我也不會忘記給親人們發 一張合成照片,讓他們看看"獨在異鄉為異客"的遊子在中秋的快樂場景!

衷心祝願所有的打工者中秋閤家快樂!

中秋節的隨筆12

時間讓我們早已沒了詩意,很久沒有舉頭望明月,更無所謂低頭思故鄉了。從前不懂得什麼月是故鄉明,古詩中的對月思鄉也不過是考試必背的科目而已。

如今細想,已有好幾個年頭沒在故鄉過中秋節。晚上夜行無意看到天上明月,忽然想起從前背過的詩詞。故鄉之思,明明如月。古人對月長吟,頗有傷感之詞。而我也同古人一樣成了傷感之人。

古人是聰明的,竟挑了這麼個時間過節。八月為仲秋,即秋季之中,中秋又是仲秋之中,可以説是秋季正中。此時之秋,農事較閒,糧草正肥,無夏末之熱,無冬初之霜寒。這一天的月亮又是一年之最,最能把秋思之情烘托到極致。

或許因為這些緣故,人們願意在這一天像月亮一樣團團圓圓,配上特製的月餅,便可以將本應的傷感愁思變為歡聚之樂。可是在外遊子則不然,只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像我。多年來的中秋未曾歸鄉,越來越能體會那種遊子之情。甚至在這麼重要的節日裏竟忘了買月餅,不過可以當天去買。(親愛的讀者們,買月餅恐怕來不及了,喜歡我就給我點贊、留言,我會選擇優秀留言者贈送五元月餅紅包哦!)

母親在節日打來電話總有些欲言還止,我知道,是想讓我回家。問他們在家是否吃了月餅,他也説不吃。往年都是我給買的,想必我不回家他們的節日也是不快樂的。思來想去還是給打了通電話暢聊了一個多小時。

其實過什麼節日無所謂,只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家人需要我們的愛、我們的團聚!親們!別忘了我們的家人!和他們一起過中秋吧!在此祝大家節日快樂!

中秋節的隨筆13

傳統節日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所潛在的教育價值對幼兒的發展有着特別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園注重運用傳統節日開展幼兒教育活動。

一、創設情境化的傳統節日環境

積極創設情境化的傳統節日環境,注重環境對幼兒的隱性滲透作用。我們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首先確定哪些節日需要教師先重點佈置節日環境,再讓幼兒參與進來;哪些節日環境可以直接讓幼兒參與創設,在實際認識和操作中開展節日教育。如:元宵節是傳統節日中非常喜慶的節日,我們就把重點放在渲染節日氣氛上,教師先佈置好了節日環境:掛大紅燈籠和鞭炮、貼福字等……然後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元宵節的各種資料,讓幼兒瞭解有關元宵節的故事等。

二、注重傳統節日教育與課程教材的結合

傳統節日教育與課程教材相結合,即與兒歌、故事、談話等語言活動,美術、音樂等藝術活動以及科學活動等的結合。比如,在“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系列教育活動中,我們開展了美術活動《做月餅》、音樂活動《爺爺為我打月餅》、科學活動《我給月餅分分類》……在中秋節過後我們還開展了《話中秋》的談話活動。

三、強調傳統節日教育與主題活動的整合

我園將傳統節日教育與主題活動有機整合,積極開發傳統節日中所藴涵的主題教育資源,組織和指導幼兒自主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發展。如:圍繞“植樹節”,我們開展了《在春天裏》的主題活動,通過觀察、調查、操作、實踐等一系列活動形式,引導幼兒瞭解有關樹的種類、作用等知識,養成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環保意識。

中秋節的隨筆14

徐徐的晚風載着一股濃濃的情思,送來了一個温融融的夜。又是中秋,一個閤家團圓的日子。

晚飯過後,我急忙跑到天台,想看看今年的月亮到底是怎麼個圓法。我仰首望着天,卻有一塊龐大的雲層遮住了月亮,只是隱約看見月亮正在雲層裏疾速行走,附近的雲亦被月光染成一片銀白,但是月亮總是衝不破雲層的包圍。月兒在跑,雲兒在追,無論怎麼樣,雲兒一定要把月兒遮住。難怪月宮裏的老兔寒蟾要為這悲愁不已了。唐朝的李賀在《夢雲》中詩云:“老兔寒蟾這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濕團光,彎佩香逢桂香陌。”儘管浮雲蔽月,但是這正是與嫦娥在桂香路上相逢的好時光啊。

這時,一陣風輕輕地襲過,只見月亮像一個嬌羞的小姑娘,羞答答地從一片雲的背後伸出半個腦袋,偷偷地向下窺探,發現沒有什麼動靜,一扭身出現在空中。她那圓圓的臉龐上掛着慈祥的笑容,靜靜地俯視着萬物。幾盞孔明燈帶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盼望向她飛去,縈繞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動凌絹翩翩起舞。一盞大膽的孔明燈竟然狠狠地向她撞去,彷彿要掙脱她去月宮中找嫦娥和玉兔遊玩。“轟!”的一聲響起,絢麗的煙花為寂靜的天空增添了色彩,也亦是為這一盞孔明燈的大膽而喝彩。

“你這個小機靈鬼,就知道你會在這兒,快來幫忙搬東西,我們要開始拜月了!”媽媽的聲音傳來,打破了我那如決堤的洪水般的思緒。

“哦,我這就來!”我急忙跑下樓去,生怕過了幾秒那皎潔的月亮就會消失不見。

搬完了東西,我們便開始了拜月“典禮”,雖不知這樣的習俗是從哪裏流傳下來的,但是我覺得這一定是個好兆頭。放眼望去,鄰家的都在拜月,那火紅火紅的蠟燭被微風一吹,霎時滅了。難道這是在為月亮慶生?我疑惑不解。

爸爸搬來幾張椅子,好讓我們可以休息一會兒;媽媽捧來水果、月餅和茶,我們一起坐在天台上,吃着美食,喝着清香的茶,欣賞着這片美景,談笑風生。

過了一會兒,我央求着爸爸讓我放一個孔明燈,雖然這是件很危險的事,但是它的寓意總是好的。就這樣,我放了一個孔明燈,它承載着我的心願朝天空飛去……

皎潔的月亮,數不清的孔明燈,絢麗的煙花,把中秋的夜晚裝飾得更加的美麗,如痴如醉地望着這迷人的景色,恍惚覺得身處仙境一般,又似在畫中暢遊。

中秋節的隨筆15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遙相思,多少次歡聚與離別,蘭舟催發,來不及盡述惆悵;故知偶遇,敍不盡悲歡迷途。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人有悲歡離別,月有陰晴圓缺”,期盼着,遙望着,不可忘懷,終不能“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曲悲歌,多少個痴情男女,無休無止,等待着一個又一個失落,如這般“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這又何必,只是默默祈禱,等待,任歲月沖洗了漫漫的愁緒,淡化夜以繼日的煎熬,如此便好,只是苦了中秋,苦了曾經傾盡的年華。

月正圓遠離了塵世的喧囂,遠離了紙醉金迷,燈紅酒綠,任憑寒氣充斥着。今夜,此時,多少位古代騷人為之傾倒,望月興歎,狂歌痛飲,留下了千古絕句,然而,這不正是傾訴的好時機嗎?“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

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這是第一個被這唯美的夜景馴服的人,而後子鍵,太白,東坡等等都為之相繼傾倒。或痛哭,或惆悵,或狂放,總之,這夜,註定是詩人們的夜,月,亦是詩人們的月,這一夜,屬於他們。

中秋的月,更為清晰,更為純潔,然而,這一天月也如往常一樣,但總會平添那一絲絲的哀怨,這一天代表着團圓,遠在他鄉的自己於遠在天邊的故人,是否也想到了團圓,想到了自己呢?“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半圓時的月給人以安慰,而今晚的月,又能給人什麼呢?不過是一陣涼意,一陣傷感,一陣心酸罷了。

中秋的月永遠都是那麼的不同尋常,有人説“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然而他們並不知道,也只有在那種遠離塵世的角落裏,才能感到清淨,真正回到了自然。千年前奔月的嫦娥,想來應是無憾無怨,應為每一個人都會和嫦娥交談,用心,用詩詞。她,嫦娥,永不寂寞!中秋也是她一個人的節日。

標籤: 隨筆集 中秋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zhongqiu/g4jk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