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中秋節 >

中秋的作文4篇【合集】

中秋的作文4篇【合集】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的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的作文4篇【合集】

中秋的作文 篇1

昨天,我們班舉行了一個活動:中秋節表演,因為要過中秋節了。

中秋節是中華的傳統節日。大家都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這一天,人們要吃月餅,還要賞月,晚上抬頭仰望天空,就會發現在夜空中站崗的月亮變圓了,這是因為每個月的十五日晚上都是月圓之夜。這一天,月亮徹底轉到地球上面,整個面都被太陽照着,所以能看見整個月亮。

昨天下午第二節課,我們開始表演了。首先,我爸爸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講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不過,這個故事還沒打動我。過後,鮑瑞陽用葫蘆絲給我們吹了一首曲子,那首音樂好動聽啊!我的耳朵瞬間被那首曲子迷住了。接下來孫啟夢用手風琴給我們拉了一首歌曲,他拉的又美妙又動聽,還很悦耳,我被深深的`陶醉了,好像來到了人間仙境一般。接着又是蔣佳成的街舞,他跳的很有魅力,我又被深深的吸引了,好似我的眼珠被那舞蹈抓住了。

就這麼一會會兒,我就已經站在了音樂和舞蹈的天堂。最好,該我和武義涵、趙勇富、陳東陽出場表演了,我們説四人相聲,其實就是三句半:我們的校園,一開始我聲音特別小,慢慢的我聲音變大了,台下的同學、家長和老師被逗的哈哈大笑,看來我準備了三天的時間背會我的台詞,不是白忙活啊!

這節課真是一個快樂的中秋節活動啊!

中秋的作文 篇2

八月十五,是一個美麗的節日——中秋節。這天晚上,我懷着期盼的心情在陽台上靜靜地等候。

現在,天空中只有幾顆星星,像撒在藍布上的些許碎金子,晶瑩透亮。月亮還未出來,可能是我等得太早了吧。

瞧呀,月亮姑娘終於緩緩地露出了她嫵媚的嬌臉,跳着優美的舞蹈來到了她的舞台——天空。哎,我家的月餅一點兒也不好吃,可明月卻像一張金黃色的.大油餅一樣誘人,惹得我“口水直下三千尺”。看呀,她又多像一面明晃晃的鏡子,鑲嵌在幽藍的天幕上。她揮出雲朵絲帶,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擴散着柔和的月光,就像一盞明燈照亮天空。她還向大地撒出清輝,好像世界都鍍上了銀邊:柳樹綠色的美麗秀髮染成了銀色,碧綠的小草戴着銀色的珍珠項鍊,平靜的湖面銀光閃閃……

我邁着步子,吟誦自己編的小詩:“明月送清輝,月影映金盃。舉頭見銀盤,心念故鄉美。”我竟然可以作詩,月亮真是可以引發人的無限遐想啊!

天漸漸暗了,原本明亮的月光也暗了下來。咦?喲,原來是淘氣的雲朵寶寶!他正在看望美麗善良的嫦娥和可愛的玉兔,為了不被風吹走,他徘徊在月亮周圍,好像為月亮披上了一層飄渺的輕紗。有云朵作裝飾,月亮很開心,可見到光芒被擋住了,只好把雲朵推開。當她露出笑臉時,依然是那麼美,美中不足的就是變薄了,變淡了,這也是一種美吧。

中秋之月明月照,可我卻得睡覺!明月,拜拜了!

中秋的作文 篇3

一天中吃月餅,是件很享受的事,8月15過中秋吃月餅是中國的習俗

今天,奶奶給我講了許多關於中秋吃月餅的傳説,以前中秋節人們都是偷偷的拿別人家的東西,就算被發現了也不是小偷,我認為這個習俗很特別,明明是拿了別人的東西,就應該是小偷。可是,為什麼中秋節例外呢!我真搞不懂,為什麼有這樣的習俗。

今天媽媽在街上給我買了許多月餅。月餅都是圓圓的,我想應該是代表花好月圓,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吧!甜甜的月餅,是桂花成熟的味道;香香的`月餅,是嫦娥的香脂味;月餅什麼味都有,可好吃了。

我還聽奶奶説,月亮會開花,而且五顏六色的,可是,今天運氣不好,今天晚上沒有月亮。我想它應該和天上的神仙在一起過中秋吧!

今年的中秋,我雖然沒看到月亮,但吃到了美味可口的月餅,我非常高興。

中秋的作文 篇4

中秋節,在老家叫過八月十五,那是個怎麼過法兒呢?月餅自然是主角。

隨着節日的臨近,小賣鋪裏的貨架上悄悄的多起了各種包裝的月餅,還好大都是簡裝的,一般是五個一包,也有打月餅的店鋪攤點兒,自帶雞蛋什麼的,讓人家給加工,自己掏個手工費。月餅的口味也隨着歲月的變化而變得豐富。小時候,餡料很單一,基本都是五仁的,裏面還加了紅綠兩種細絲條,一直搞不懂是什麼原料做的,但清楚的記得那種口味,是自己最不能容忍的,吃到它們,往往連嘴裏的月餅一塊兒吐出。後來,父親去外地出差,趕上臨過節,會帶回來其他口味兒的月餅,記得有一種是脆皮的,説是香港風味,吃了感覺也就那麼回事。前幾年,月餅興起了果餡,什麼香蕉、橘子、鳳梨的,吃着還行,扛餓,後來看配料表,才發現原來統一是冬瓜蓉搭配的果味香精,以後也就不怎麼吃了,還嘗過肉餡兒的,裏面不是肉塊,是打碎的餡料,更沒有想象中的好吃。再後來,妻拿回來的蛋黃餡兒的和巧克力餡兒的月餅我還是蠻喜歡的。

還有一個活動就是打棗兒,一般都在上午,因為早上的棗兒最甜,家鄉還有句俗話叫“七月十五棗兒上色兒(shai),八月十五棗兒上杆兒”,大人登到高處,或站到房上,揮舞一根長長的竹竿,照着棗樹一頓亂敲,翠甜的紅棗伴着葉子啪啪落地,有時棗兒砸到頭上,還是挺疼的,但喜悦早已把它沖淡,全然不顧,自家人拿着簸萁籃子撿棗兒,樹下多了聞聲感來撿棗兒吃的鄰居,拿住一個,用手擦兩下,放嘴一咬嘎嘣脆,細甜,撿兩把,放進自己的口袋,再加上鄰里之間嘻嘻哈哈的寒暄,人們享受着豐收的熱鬧。自家的棗樹,因為前些年翻修房屋,無奈刨了,後來在院牆外,滋生幾次,都被砍掉,後來就沒有再砍,現在已經長成了擀杖粗細,結的棗兒還不少,每次回家,兒子總要嚷嚷着夠棗兒吃,告訴他還沒有紅呢,他會高聲説他發現了紅的,其實那是壞了的,不知道這次能不能趕上打棗兒,也好和父母孩子一起享受一下這個樂趣。

午飯,在老家是正餐,因為農活大都是白天,這也是幾千年農耕社會生活的遺留。八月十五當天中午,一般家家都炒大鍋菜,準確的説,應該是熬或燉,但我們那兒都這麼説,我家一般都是冬瓜菜。 冬瓜片,五花肉,粉條,過油豆腐,混合的香味,從廚房飄出,迷漫整個院子,揭開鍋,端出饃饃(饅頭)箅子,撒上父親提前調好的芫荽葱花料汁攪勻,一人一碗,就上宣騰騰的白饅頭,美味自不必多説。

晚上,當明月初上,母親會在院子裏支上小桌,上面擺上月餅,瓜果,往往是蘋果,梨,石榴,橘子,香蕉之類,還有香爐,對月跪拜,祈禱五穀豐登,風調雨順。這不能算是迷信,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最淳樸的感情。古往今來,多少詩人都將優美的詩句毫不吝嗇的給了中秋月:從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到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詩人把世間最普通的'兩件東西串聯了起來,於是,月給酒增添了浪漫,酒給月披上了朦朧。自此,詩人更是借月抒情,辛棄疾寥寥幾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便勾畫出了一副鄉村夜景,美不勝收... ...

現在,中秋節成了法定假日,但生活方式的轉變和生活壓力的增大,已經很難讓人們再過着那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看房涼估時間做飯的生活了,多數年輕人都離開家鄉,到或遠或近的城市工作生活。中秋節多了超市商家的宣傳,多了精緻包裝的月餅,人們卻普遍感覺節日的氣氛淡了,除了吃兩口月餅,再也想不出其它的。沒有了往日家人的團聚,沒有了院中品茶賞月,吃月餅,話家常,成了户户高樓,陽台上窺月。是啊,社會的車輪不會倒轉,一切的一切,都會成為自然而然,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願景,亙古不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zhongqiu/k1l4p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