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元旦 >

【熱門】關於家鄉農村新年習俗的寒假調查報告3篇

【熱門】關於家鄉農村新年習俗的寒假調查報告3篇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家鄉農村新年習俗的寒假調查報告,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關於家鄉農村新年習俗的寒假調查報告3篇

關於家鄉農村新年習俗的寒假調查報告1

調查目的:此次調查主要是為了將東北地區農村新年習俗系統地形成文字,將其展現出來,以此來激發人們對年俗的關注,同時也為文化流失敲響警鐘。

時間:xx年1月26日

地點:東北地區x農村

調查對象:農村地區的中老年人

調查範圍:關於農村地區新春正月期間的禁忌以及天氣狀況、飲食所賦予的含義。

我從小生活在東北,一直生活在這個地區,對於該地區的風土人情已經不在意,自從在外地求學才發現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人文風俗,特別是年俗更是差強人意,南北地區差異尤為明顯,例如南部地區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餃子,七年級不拜年也不走親戚,統統等到大年八年級才進行。四川地區大年三十不吃餃子而是吃湯圓還有他們自制的火鍋。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為各地區不同的風俗文化才構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畫卷。下面是關於東北地區的年俗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概況。

在我的家鄉流傳着這樣一種説法,正月裏禁忌剪頭髮,剪頭髮方孃家舅舅,意思是正月裏剪頭髮對自己的舅舅沒有好處。新春正月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有人講如果新春期間做個媒,這不喜上添喜嗎?但是在東北地區是不允許的,做媒有自找倒黴的含義,所以正月裏禁忌做媒。同時新正月也不允許買鞋,買鞋與“買邪”同音也就是説把邪氣帶回家裏,是不吉祥的預兆。一個正月處處暗藏着年俗“機關”稍不留意就會中招。七年級至初四是禁忌亂用針線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稱作縫破,意思是把過去一年裏的瑣碎和缺憾都縫補起來。在我們這的新春期間,對天氣狀況也格外關注,如果七年級至初六天氣都為晴,那麼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裏六畜興旺,反之災禍不斷。就這樣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經成為人們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豔陽高照,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東北地區的正月期間飲食也有着豐富的含義,正月九年級稱為莊稼會,如果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裏五穀豐登,糧食滿倉。初五被稱為元寶日,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裏會財源滾滾,興旺發達。初七被稱為“人七日”這一天吃麪條預示新的一年裏大人小孩身體安康無病痛無災患。

這些在簡單不過的年俗已經潛移默化的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希望。在人們不知不覺的遵循它的時候,也就產生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由此產生動力去創造生活創造幸福。此次調整報告文字簡短,語言平實,但對於我這個一直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人來講,在沒做這個調查報告之前,已經將其拋棄殆盡,因此,這次調查報告也是對自身對待風俗文化態度的一種修正。同時系統的蒐集了東北地區鄉村年俗的信息,把我們這樸實的年俗文化變成文字,以此來激發更多的人,去關注年俗,關注身邊的普通文化,捍衞鄉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關於家鄉農村新年習俗的寒假調查報告2

調查目的:

此次調查主要是為了將東北地區農村新年習俗系統地形成文字,將其展現出來,以此來激發人們對年俗的關注,同時也為文化流失敲響警鐘。

時間:

20xx年1月26日

地點:

東北地區某農村

調查對象:

農村地區的中老年人

調查範圍:

關於農村地區新春正月期間的禁忌以及天氣狀況、飲食所賦予的含義。

我從小生活在東北,一直生活在這個地區,對於該地區的風土人情已經不在意,自從在外地求學才發現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人文風俗,特別是年俗更是差強人意,南北地區差異尤為明顯,例如南部地區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餃子,七年級不拜年也不走親戚,統統等到大年八年級才進行。四川地區大年三十不吃餃子而是吃湯圓還有他們自制的火鍋。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為各地區不同的風俗文化才構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畫卷。下面是關於東北地區的年俗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概況。

在我的家鄉流傳着這樣一種説法,正月裏禁忌剪頭髮,剪頭髮方孃家舅舅,意思是正月裏剪頭髮對自己的舅舅沒有好處。新春正月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有人講如果新春期間做個媒,這不喜上添喜嗎?但是在東北地區是不允許的,做媒有自找倒黴的含義,所以正月裏禁忌做媒。同時新正月也不允許買鞋,買鞋與“買邪”同音也就是説把邪氣帶回家裏,是不吉祥的預兆。一個正月處處暗藏着年俗“機關”稍不留意就會中招。七年級至初四是禁忌亂用針線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稱作縫破,意思是把過去一年裏的瑣碎和缺憾都縫補起來。在我們這的新春期間,對天氣狀況也格外關注,如果七年級至初六天氣都為晴,那麼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裏六畜興旺,反之災禍不斷。就這樣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經成為人們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豔陽高照,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東北地區的正月期間飲食也有着豐富的含義,正月九年級稱為莊稼會,如果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裏五穀豐登,糧食滿倉。初五被稱為元寶日,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裏會財源滾滾,興旺發達。初七被稱為“人七日”這一天吃麪條預示新的一年裏大人小孩身體安康無病痛無災患。

這些在簡單不過的年俗已經潛移默化的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希望。在人們不知不覺的遵循它的時候,也就產生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由此產生動力去創造生活創造幸福。此次調整報告文字簡短,語言平實,但對於我這個一直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人來講,在沒做這個調查報告之前,已經將其拋棄殆盡,因此,這次調查報告也是對自身對待風俗文化態度的一種修正。同時系統的蒐集了東北地區鄉村年俗的信息,把我們這樸實的年俗文化變成文字,以此來激發更多的人,去關注年俗,關注身邊的普通文化,捍衞鄉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關於家鄉農村新年習俗的寒假調查報告3

調查對象:普通居民、中老年人

調查方式:走訪

正文:

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悦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春節的習俗多種多樣。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了貼紅色紙類製品(貼紅春聯、紅窗花)、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我家住在淮河南岸,安徽省西部。乘着寒假過年時間,我走訪了一些家庭,並詢問一些人員,大致瞭解了我們那邊的春節習俗。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衞生,大掃除,這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家家户户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裏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户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説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辭舊迎新的時刻,辭歲是重要的事情,所有人都聚在爺爺奶奶家進行辭歲。

春聯是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梗”演變而來的。《淮南子》上説,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滅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五代後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他提筆在上面題寫了聯句:“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了。至於春聯這一名稱的正式誕生,則在明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後,曾在除夕時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一副,以綴新年”。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至今,特別是在一些農村裏,往往都是在節前十幾天的`時候就會趕集上街去早早準備置好春聯等的用品;另外,節前,我們都會有一次大掃除,就是把家裏邊的衞生裏裏外外的打

掃乾淨,我們掃地、拖地、擦窗、洗蚊帳、洗廚具等:我們還會自家做餃子、種子等的一些吃的。各家還會為自家準備臘肉,那是節前各自先置好一定的豬肉,用鹽來處理之後,再放到太陽底下曬。貼春聯,在我們那裏是在除夕夜的年夜飯之前開始的。然後是吃年夜飯。

給紅包。給紅包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裏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此時小輩兒人向父祖家長行禮辭歲,老人們則要分壓歲錢。壓歲錢也叫“押歲錢”“代歲錢”、“歲歲錢”,原是用來厭勝驅邪、幫助小孩子過年的,後世則多借此表示親情愛意。我們那邊,一般都是在年夜飯結束後,就是長輩“打發”壓歲錢給晚輩,特別是小孩子,那將是他們最快樂的一刻。

總之,新年新開始。我相信在充滿激情、熱鬧的2014年裏,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夠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祝大家新春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zuowen/k1lk7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