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元旦 >

關於元旦的故事(9篇)

關於元旦的故事(9篇)

關於元旦的故事1

元旦節的故事以及習俗

關於元旦的故事(9篇)

每年公曆的1月1日,人們稱它為“元旦”,這是為什麼呢?

本來在漢語裏,“元”含有第一和開始之意,“旦”則是一輪紅日從地面開始升起。“元”和“旦”和在一路,就是要人們以蓬勃朝氣來迎接極新的一年。這一天,我國城市和農村,都張燈結綵,披上了節日的盛裝,不少單元懸起“慶賀元旦”的巨幅口號,歡慶新年。但這從一起頭就並不是固定的。

在曆法上,人們習慣稱地球繞太陽轉1周為1年。然則由於地球繞太陽運轉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所以一年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工資規定的,這就造成了各類曆法的不一致。相傳“元旦”一詞來自我國最早的三皇五帝之一——顓頊,他規定以農曆正月為“元”,七年級為“旦”。後來有的朝代對元旦的日期有所變動,但原則上仍是以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七年級為元旦,但商代以12月七年級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七年級為元旦,秦代以10月七年級為元旦。直到西漢武帝時,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等人從頭制訂曆法,並規定每年正月七年級為元旦,從此歷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決意採用國際通行的公曆,於是將農曆元旦改為“春節”,而把公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

如今,世界上大多半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因為他們多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曆。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因為當地的歷法傳統及宗教崇奉、習慣習慣、季候天氣的不同,因而他們的元旦日期也紛歧樣,這也使得這個世界多姿多彩,更顯民族的特色了。

關於元旦的故事2

1、紀念堯的故事

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説:“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七年級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悦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2、尼羅河漲潮時間

大約在公元5萬年前,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已由遊牧變成農耕,定居在尼羅河的兩岸,他們的農業能否收成與尼羅河發洪水有很大關係。古埃及人在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尼羅河的泛濫時間是有規律的,他們就每次都把這個時間記錄在竹竿上,從中得知兩次氾濫時間大約相隔365天;同時還發現,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城附近的時候,也正好是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於是,古埃及人便把一年的開始定為這一天。這便是元旦最早的由來。

經典的元旦微信祝福語

1、天雞守護你;春風洋溢你;家人關心你;愛情滋潤你;財神寵信你;朋友忠於你;我會祝福你;幸運之星永遠照着你!

2、一份喜悦在心底,將快樂傳送,一份甜蜜在心底,將幸福傳遞,元旦來臨,願您好運不斷,健康平安,事事如意,瀟灑快樂!

3、元旦節後要收心,請上好新年第一班:梳裝整齊、精神抖擻是早班,振奮精神、投入工作是中班,勞逸結合、調節身心是晚班。心情不下崗,快樂來頂班!

4、捻一片深冬的雪,斟一杯春天的酒,加一滴快樂的水,添一勺幸運的花,摘一輪皎潔的月,灑一縷燦爛的光,釀一句真誠的話:元旦快樂!

5、放一掛喜鞭炮,擺一桌佳餚,共享節日快樂盛宴;捧一簇問候,送一份祝福,傳遞新年平安吉祥;忘記昨日憂傷,祈禱幸福美好,祝願你新年開心,好運天天交!

6、元旦3天倒計時,我們一起來砸“蛋”:讓煩惱完蛋,讓憂愁滾蛋,讓苦悶雞蛋碰石頭,讓酸楚雞飛蛋打,幸福與快樂還要一起來搗蛋,要有心理準備哦!

7、新年至,願你浪漫如詩,温柔似雨,柔情如霧,寬容似海,温馨如月,熱情似日。友情傳信,愛情傳情。保你幸福快樂,鼠年大吉。

8、願天空飄下的片片白雪,教堂傳出的陣陣鐘聲,夜晚灑下的點點星光,都化作片片温馨,帶給你元旦的祝福:幸福,快樂,安康!

9、時間不經意寫了結局,還沒來得及説再見,時間不經意寫了開始,還沒猜到要和誰相見,時間不經意寫了祝願,祝你元旦一切平平安安。

10、元旦到了,我請求天神幫你置換以下事項:將你的傷心換成開心,將憂心換成舒心,將煩心換成順心,這可是我真心求來的,你要耐心的收下喲,元旦快樂。

11、雞走雞來新年到,家家户户放鞭炮。鼠年吉祥又如意,人壽年豐多歡笑。一年更比一年好,鼠年到來幸福繞。煩惱不順即刻消,如意吉祥將你罩。祝你鼠年萬事順,幸福美滿入懷抱!

12、將快樂化作短信,發送給你,願你新的一年快樂無邊;將好運融入信息,傳達給你,願新的一年裏,好運連連幸福不斷;元旦裏我將所有的祝福複製,一併發於你,願你明年萬事如意!

13、元旦祝福來報道:大財、小財、意外財,財源滾滾;親情、愛情、朋友情,份份真情;官運、財運、桃花運,運運亨通;愛人、親人、家裏人,人人平安。

14、元旦即到喜洋洋,祝福短信到身旁,一片鵝毛來獻上,願君接納永收藏:一祝財源廣,二祝體安康,三祝愛情美,四祝幸福長,五祝憂愁散,六祝代代昌!

15、元旦來了到,願你新的一年:工作順利“元”滿,繁忙疲勞全完“旦”;心情快樂“元”滿,一切煩惱全完“旦”;生活幸福“元”滿,所有黴運全完“旦”。祝心想事成,心如所願!

關於元旦的故事3

元旦節的習俗

古代元旦的習俗是燃爆竹,換桃符,飲屠蘇酒,守歲卜歲,遊樂賞燈。

中國古代歷代皇朝都會在元旦那天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

中國古代元旦飲食也是比較豐富多彩,《荊楚歲時記》重記載南朝時荊楚元旦拜賀畢,接着是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táng)、五辛盤,進敷於散,服卻鬼丸,各吃一個雞蛋。其中有桃湯飲料、食品,還有藥物,一應俱全,各有其特殊含義。

現在的習俗,就是各種團體會組織各種文藝活動,學校組織迎元旦迎新年晚會,公司一般會拉個歡度元旦橫幅,好點的單位會發點福利,開個元旦晚會,聚個餐或者是社會團體組織元旦聚餐,劇院聚會等節目。

不同在中國,的地區有着不同的風俗習慣。我國北方冬季天氣寒冷,晝短夜長。從元旦開始,農閒的百姓殺豬宰羊,盤腿坐在土炕上,聊聊家常,不幹活,不出門,直到正月十五才結束。因天氣寒冷,東北元旦飲食主要以凍品、亂燉為主。像凍餃子、酸菜燉粉條、醃雪裏紅等都是元旦必備的食物。

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近年來大多數人會因為元旦的假日去旅遊、聚會等節目。

部分地區農村會放炮竹,殺雞,拜祭神靈。此外,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

水餃在我國是慶祝節日的一種方式,因其外形與古代的元寶相似,具有吉祥財富的美好含義,在比較重要的節日一把都會吃水餃。家人團聚圍坐一堂,吃着熱氣騰騰的水餃,雖然一切都很簡單,但是節日的氛圍便能就此展現。其實這也是與家人團聚的一種方式,藉着節日的機會多與家人朋友多一些時間相處。

團體活動是指晚會等相關活動,大家紛紛上台展現自己的才藝,不僅能在眾人中表現自己的優點,還能增添節日的喜慶,如果是單身那麼還能增加結識異性的機會。歡聲笑語、載歌載舞,這便是元旦了。

關於元旦的故事4

元旦節這天,小動物們都相互贈送、相互收到了很多的禮物。

它們高高興興的走在樹林裏,商量着今天晚上要開一個元旦派對的事情。

走着走着,突然它們聽到了一陣陣痛苦的呻吟聲,它們循着聲音找去,發現原來是兔子奶奶。

它們忙問:奶奶,您怎麼啦?

兔子奶奶説:唉!我的房子實在是太破啦!這一起風,我就冷的要命啊!

小動物們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然後小熊悄悄對大家説:兔子奶奶好可憐,我們也來送它一個元旦禮物好不好?

大家都説好。

於是它們你伐樹,我釘釘,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之下,一座漂亮、温暖的小木屋就造好了!

它們把小木屋送給了兔子奶奶,兔子奶奶感動的掉下了眼淚。

關於元旦的故事5

中國的元旦,據傳説起於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的《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我國在發掘大汶口文化遺物中,發現一幅太陽從山顛升起,中間雲煙繚繞的圖畫。經考證,這是我國最古老的“旦”字寫法。後來,在殷商的青銅器鑄銘上,又出現了被簡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圓圓的太陽來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線,意為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曆(農曆、陰曆)正月七年級。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七年級”的,有叫“大天七年級”的,有叫“年七年級”的,一般又叫“正月七年級”。

元旦,《書·舜典》中叫“元日”,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我國曆代元旦的月日並不一致。夏代在正月七年級,商代在十二月七年級,周代在十一月七年級,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以十月七年級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曆”,這才又以正月七年級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定正月七年級(元旦)為春節,而以西曆(公曆)1月1日為新年。

關於元旦的故事6

中國元旦的故事

中國的元旦,據傳説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最早稱農曆正月七年級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七年級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七年級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七年級)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曆,亦即農曆或陰曆,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説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公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

今天所説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並將公曆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曆正月七年級改為“春節”。

“元”有開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也被稱為“新曆年”“陽曆年”。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定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春節,而以西曆的 1月1日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年法”,確認新年(元旦)為我國的法定節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或地區的法定假日。

中國元旦的風俗習慣

元旦是慶賀新年的開始,歡度元旦可説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元旦節的習俗。在我國,元旦節還列入了法定假日。我國和世界上大多 數國家、地區採用公曆紀年法,把 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稱作“元旦”。我國對元旦節不如新年重視,所以一般中國元旦節的習俗就是張貼“歡度元旦”。

由於元旦是在民-國年間才誕生的,並是由春節演化而來,所以,在中國剛剛開始慶祝元旦時,其慶祝的風俗習慣當然大都是類似於春節,或者説是春節的縮小版。畢竟元旦不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雖然沿用了部分傳統的慶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殺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們的心目中卻並不見的會佔用多麼重要的地位。到了現代,元旦的慶祝習俗就更簡單了。

元旦的慶祝方式一: 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國家都把元旦頂為法頂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後,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放假一天。

元旦的慶祝方式二: 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就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什麼的了。近年更是有旅遊、聚會等節目,反正元旦這天並沒有太多的傳統,在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發揮了。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説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

元旦的慶祝方式三: 保留着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後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至於更為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

中國人元旦祝福

1) 元旦到,新年好,願你快樂源源不斷、幸福源源不斷、好運源源不斷、財富源源不斷,堆積如山,流淌成河,澎湃如江,激盪如海。

2) 時光華麗麗地來到了年底,友情的温暖一直存留在心底,把千般萬種的祝福都濃縮到你眼底,願快樂好運全握在你手底。提前祝元旦快樂!

3) 開心聖誕剛過完,迎來元旦喜洋洋,眉頭舒展笑開顏。人逢喜事精神爽,社會和諧民心歡。國泰民安神飛揚,花好月圓家美滿。祝元旦快樂!

4) 元旦駕到,為了表示對你的愛,我決定圓你一個美麗的夢,但求你快樂;圓你一個五彩的夢,但求你幸福;圓你一個甜蜜的夢,但求你如意;圓你一個温暖的夢,但求你成功。元旦快樂。

5) 元旦佳節情意悠長,動筆寫下思念幾行;淡淡問候情義深長,要把祝福留你身旁;時光匆匆日月如梭,寫盡驚豔珍惜過往;聖誕過去元旦來臨,祝願你雞年有輝煌,堅強勇敢擁抱夢想!

6) 新年將至,美妙的鐘聲又要敲響,讓它敲響你20xx年的幸運之門,帶給你一整年的健康平安、幸福快樂、如意吉祥。提前祝你元旦快樂!

7) 元旦到了,願你:給道路一個腳印,留下平安的足跡,給身體一個擁抱,留下健康的氣息,給工作一個飛吻,留下成就的蜜意,給希望一分環繞,留下美好的傳奇。過去幸福是你,未來順利是你。祝元旦快樂!

8) 為答謝朋友多年來關心支持,本人特在元旦期間大酬賓--凡在我心中有地位的人都將獲得由我提供的價值人民幣一毛的元旦祝福短信一條!別忘請我吃飯哦!

9) 敲響元旦的鐘聲,驅散鬱悶的寒冬,趕走煩惱的跟蹤,好運過來吹吹風,新年快樂有幾重,祝福給你是無窮,温暖温馨最從容,祝福祝願喜相逢。元旦快樂!

10) 元旦到了,祝煩惱--非誠勿擾;鬱悶--呼叫轉移;歡笑--即日啟程;快樂--兵臨城下;幸福--珠光寶氣;前途--東成西就;人生--盡享桃花運;愛情--永遠甜蜜!

11) 元旦快到,提“錢”祝你元旦快樂!願你生活無憂很有錢,事業成功會掙錢,頓頓大餐不花錢,悠閒娛樂不差錢。總之,就是生活美好一路向“錢”!

12) 幸福已集結,好運已合圍,平安當先鋒,健康當後盾,吉祥在左邊,如意在右邊,福祿當內應,財源當外圍,他們將在20xx年1月1日向你發起總攻,你還是趁早投降吧,祝元旦快樂!

13) 元旦就到,祝你20xx年裏:1月好運2月吉祥3月如意4月高升5月精彩6月平安7月發財8月美好9月愉悦10月高興11月開心12月快樂。

14) 20xx元旦到,收到短信心情好;抬頭能見喜,出門撿錢包;伸手抓祥雲,幸福來擁抱;踏上健康路,登上快樂島;龍年多福運,年年樂逍遙!20xx元旦快樂!

15) 平安説她很愛你!幸福説她追求你!健康説她擁抱你!財富説她親吻你!長壽説她屬於你!我説我要祝福你!心意都在短信裏:提前祝你:元旦節快樂!

關於元旦的故事7

關於元旦的小故事

有個傳説,是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説:“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七年級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悦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在民國以後雖然定1月1日為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並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曆七年級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麼歡慶活動。解放後將1月1日歲首改稱為“元旦”節後,政府仍按照幾千年來使用的農曆曆法按農時節令,在立春前後冬閒時期的“春節”放假三天,民間辦“廟會”等歡慶,傳承百姓的心願和千百年的民俗。

據傳説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的《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 我國在發掘大汶口文化遺物中,發現一幅太陽從山顛升起,中間雲煙繚繞的圖畫。經考證,這是我國最古老的“旦”字寫法。後來,在殷商的青銅器鑄銘上,又出現了被簡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圓圓的太陽來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線,意為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相關趣俗】

杯盤碎片送朋友

丹麥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户户都要將平時打碎的杯盤碎片收集起來,待夜深人靜時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門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誰家門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則説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運。

婦女坐上市長椅

西德人過元旦,要表演婦女奪權的喜劇。許多地方的婦女成羣結隊地衝進市政府大廳,闖入市長辦公室,坐上市長辦公椅,表示接管市長權力。

摔瓶打罐扔臉盆

意大利的一些地方,元旦前夜午夜時分,如果你在路上行走是很不安全的,因為這時人們都要把屋裏的一些破舊瓶、缸、盆等扔出門外砸碎,以示除舊迎新。

喝光餘酒交好運

法國人在新年到來之前,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餘酒全部喝光,以致許多人喝得酩酊大醉。他們認為,元旦時如果家中還有剩餘的酒,新一年裏交厄運。

深更半夜吃葡萄

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夜全家團聚。到12點時,以教堂鐘聲為號,爭着吃葡萄,每敲一下鍾,必須吃下一顆葡萄,而且要連着吃下12顆,表示來年一帆風順。

【元旦的起源】

古代中國的元旦日,並非如今通用的“格列歷”——公曆的一月一日。從殷代定農曆十二月七年級為歲首,到漢代定在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歲首,曾有多次反反覆覆的改變。到民國時孫中山於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為“順農時”、“便統計”,定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春節,改公曆1月1日稱為歲首“新年”,但仍稱“元旦”。直到解放後中央人民政府頒佈統一使用“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公曆1月1日規定為元旦節,並決定全國在此節放假一天。同時為區別農曆和公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前後,因此改農曆正月七年級稱為“春節”。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徵一日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元旦一詞最早始於三皇五帝,唐房玄齡等人寫的《晉書》上載:“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稱為元,七年級為旦。南朝梁人蘭子云的《介雅》詩也雲:“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還有個傳説,是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説:“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七年級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悦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在民國以後雖然定1月1日為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並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曆七年級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麼歡慶活動。解放後將1月1日歲首改稱為“元旦”節後,政府仍按照幾千年來使用的農曆曆法按農時節令,在立春前後冬閒時期的“春節”放假三天,民間辦“廟會”等歡慶,傳承百姓的心願和千百年的民俗。,

關於元旦的故事8

元旦起源

元旦,據説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有關於:“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的記載。

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一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一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一詩中謂之“元朔”。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曆(農曆、陰曆)正月七年級。正月七年級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七年級為元旦。

從漢武帝起,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七年級)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曆,把農曆的1月1日叫做“春節”,把公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不過當時並沒有正式公佈。

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稱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説的陽曆。元旦,指西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

為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陽曆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並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

專家:“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已經沿用4000多年。

每年1月1日,標誌着新一年的到來,人們習慣將這一天稱為“元旦”,俗稱“陽曆年”。

天文專家表示,“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在中國農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現行公曆“元旦”為1949年所定,隨着20xx年的到來,它只有“67歲”。

元旦習俗

中國古代的元旦,即現代中國所稱之春節的習俗。

現代中國的元旦,根據中國政府將其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放假一天,後常常將當日前或後雙休日調整,一般連續休息三天。現代中國對元旦的慶祝較之春節,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機關、企業會舉行年終集體慶祝活動,但民間活動很少。

由於元旦是在民國年間才誕生的,並由春節演化而來,所以,在中國剛剛開始慶祝元旦時,其慶祝的風俗習慣當然大都是類似於春節,或者説是春節的縮小版。雖然沿用了部分傳統的慶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殺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們的心目中並不會佔用多麼重要的地位。到了現代,元旦的慶祝習俗就更簡單了。

元旦祝福語

1、生活如意,事業高升。

2、前程似錦,美夢成真。

3、年年今日,歲歲今朝。

4、事事順利,萬事如意。

5、願與同僚,共分此樂。

6、事業有成,幸福快樂。

7、生日快樂,幸福安康。

8、幸福快樂,與君同在。

關於元旦的故事9

元旦的故事主要為你講述的是每年的年尾,新年的開始,讓我們一起來歡度元旦,元旦是一個傳統重要的節日,接下來就來給小朋友一起分享元旦的故事。

1、元旦的故事

傳説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

堯對舜説:“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

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七年級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

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

在民國以後雖然定1月1日為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並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曆七年級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麼歡慶活動。解放後將1月1日歲首改稱為“元旦”節後,政府仍按照幾千年來使用的農曆曆法按農時節令,在立春前後冬閒時期的“春節”放假三天,民間辦“廟會”等歡慶,傳承百姓的心願和千百年的民俗。

自從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決定採用國際通行的公曆,於是將農曆元旦改為“春節”,而把公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新中國成立之時,開始正式使用“公元紀年法”,把每年公曆的1月1日定為元旦。現代中國的元旦,根據政府將其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

2 、元旦的故事點評

元旦節的到來讓我們看到一年的結束,一年裏的成長和收穫會讓人很開心。大家和小朋友在這一天都會有很多的活動,晚上還有很多的燈展和晚會讓我們應接不暇,這個喜慶的節日讓人有很多的歡笑。晚上親人聚在一起感受家庭的和諧和温暖,元旦一天要快樂,並且把快樂和幸福帶給新的一年。

3、元旦的資料

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但其含義已經沿用4000多年。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起為農曆1月1日,中華民國起為公曆1月1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

標籤: 元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zuowen/ore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