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生活範例 >生活範例常識 >

製作過程的作文常用【3篇】

製作過程的作文常用【3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製作過程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製作過程的作文常用【3篇】

製作過程的作文 篇1

20xx年2月7日,我在湖南的伯父家,上午我和爸爸媽媽、兩個姐姐、伯母一起到奶奶家去看做豆腐。因為爸爸要發一個郵件,所以耽誤了一些時間,我們去到奶奶家的時候有點晚了,沒有看到第一次做豆腐的過程。我問奶奶:“還有第二次做豆腐嗎?”奶奶説:“還會做一次。”我對媽媽説:“我們拍一下第二次做豆腐的過程吧。”媽媽説:“好”。接着,我們拿出相機,把做豆腐的過程都拍了下來。

做豆腐時,先是爺爺去挑黃豆漿,黃豆漿是在別人家磨好的。黃豆漿挑回來之後,爺爺奶奶把黃豆漿倒進了大鍋裏,用大火煮黃豆漿,煮開後,豆漿表面會起很多泡泡,奶奶用勺子把泡泡給撈起來。然後,奶奶把煮開的豆漿用紗布過濾,把豆渣全部過濾掉,就做成了平時我們喝的豆漿,我喝了三碗豆漿,太好喝了。後來,奶奶往豆漿里加石膏水,加好以後,等一陣子,豆漿就變成了豆腐花,我吃了一碗豆腐花,覺得挺好吃的。奶奶再把豆腐花倒到一塊布里,用布包緊,上面再壓一些比較重的東西。大概過了兩個小時以後,奶奶把壓在上面的'重東西拿開,把包裹豆腐的布打開,就看到了裏面白白的豆腐。然後,奶奶用刀把豆腐切成小塊,放到一個盆子裏,就完成了豆腐的整個製作過程。晚上,奶奶給我們做了煎豆腐,非常好吃。

通過觀看豆腐的製作過程,我知道了做豆腐也挺辛苦的。我喝到了豆漿、吃到了豆腐花和煎豆腐,好吃極了。發明做豆腐的人真是太偉大了。

製作過程的作文 篇2

在我的書桌上有一盞枱燈,它一直陪伴着我,是我親密無間的小夥伴。

它是由廢棄物品製作而成,着實讓我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忙裏偷閒”了一把。我先用彩紙包裝杯身,但杯子是個不規則的圓柱體,我只能將包裝紙剪成一塊一塊的黏附在上面,再用幾條綵帶貼在杯子上,以遮掩那些接縫,並作了“美容”。接着,我用玻璃膠把吸管和杯子相粘,枱燈的雛形已現。可是用玻璃膠與杯子固定卻並不顯得牢固,所以我又找來一些鐵絲將其固定,成效顯著。枱燈的底座就用杯蓋來做,我先找出橡皮泥,一點一點地把它們掰開,像“肉粒”一樣塞進蓋子裏,又找了一塊硬紙板墊在底部。最後只剩把管子插到蓋子裏了。可管子太細了,顯得“弱不禁風”,搖搖晃晃的。我只好找些紙巾塞到裏面,將其固定,小枱燈終於完工了。

雖然它不能發光,但卻是一個物美價廉的小小工藝品。它就像寒冬中的'一把火照耀着我,陪伴着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製作過程的作文 篇3

過年啦!

我們老家有一個習俗,就是過年的時候要吃包子。因為做包子時發酵麪粉寓意着“發財”,而蒸包子寓意着“蒸蒸日上”,表示日子會過得紅紅火火。所以我們過年吃包子也是為了討一個好兆頭。這不,奶奶正在教我們包包子呢!

只見她把發好的一大塊麪糰三下兩下就搓成了一條長長的粗麪團,然後把這條長麪糰又切成了大小均勻的一小塊一小塊的劑子,接着又在劑子上灑了一些麪粉。我正奇怪為啥還要灑麪粉呢,弟弟就向奶奶問出了我的心聲。奶奶説,是為了防止包包子的時候麪糰沾手呀。哦哦,原來如此呀!最後,奶奶端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包子餡,餡裏有肉,有油豆腐,有包菜,有粉絲,還有牛肉丸,我湊上去聞了聞,好香啊!

開始包包子了。奶奶拿了一個劑子先在手上搓成一個小圓球,然後用手指把小球均勻地按壓成了一張圓圓的餅皮,接着把餅皮託在左手掌上,右手用勺子在餡盆裏挖了一大勺餡放在餅中間,然後用右手捏着餅皮的邊緣部分不停地打着折皺向前移動,左手的大拇指還不時地幫忙將餡料朝裏往下壓一下以免漏出來了。轉眼工夫,餅皮邊邊都被打了折皺並提上來了,一個包子也就包好了。看着奶奶做好的包子,我和弟弟都躍躍欲試。剛開始的`時候,我要麼就是把包子皮弄破了,要麼就是把餡裝得太滿導致包的時候餡都被擠得掉出來了,然後收口的時候那包子就像張個大嘴巴一樣合不攏。漸漸地我就沒了耐心,不想再包了,於是對奶奶説:“奶奶,我包不來,應該還是吃比較適合我一些。”然後調皮地伸伸舌頭就準備撤了。正在我打算要放棄的時候,媽媽跟我説:“每個人都不是生下來就會做任何事情的,每件事情都會有一個學習的過程,只要你認真去觀察,去做,並儘量多嘗試幾次,最後你一定會成功的!”然後媽媽也給我做起了示範,讓我跟着她一起試包一下。這次我很認真地觀察着媽媽的手法,並照着試包了起來。在連續試包了三個以後,奶奶都誇我包得漂亮啦!吃飯的時候,我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覺得特別香!

這天的收穫可真大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sh/changshi/gqre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