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電影 >

電影和你在一起聲音分析論文

電影和你在一起聲音分析論文

【摘要】電影中的對白可以直接地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電影中的音樂可以婉轉地烘托情緒、感染觀眾,然而其實電影中一些具有符號化的聲音也在片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就電影《和你在一起》中的一些具有符號化的聲音進行分析。

電影和你在一起聲音分析論文

【關鍵詞】《和你在一起》;聲音;音樂;情感

中圖分類號:J93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1—0094—02

一、莉莉的高跟鞋

第一次聽見高跟鞋的聲音是小春和他爸剛到北京站,莉莉送他男朋友,急促高跟鞋聲音先入,伴隨着莉莉爽朗的笑聲,彷彿車站的聲音在她出現之後都聽不到了。然後是高跟鞋特寫,我認為從一個女人的鞋就可以看出她的性格,聽走路的輕重急緩就能得知這個人的心情。莉莉穿着一雙細跟高跟鞋,在那個年代是很時髦前衞的體現,從走路頻率能聽出送男友的那種依依不捨的心情,她是一個膽大的女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和男友吻別。第二處是莉莉和小春在商場逛街,開始聽莉莉的高跟鞋的聲音能感覺到兩人心情愉悦;而當莉莉發現男友背叛她後,腳步急促,小跑逃走,怒氣完全體現在了她的腳步上;隨後試過衣服後,因為太貴,又很利落地轉身就走,腳步越來越快,可以感受到她的捨不得,卻又不得不狠下心趕快走的心情。另一處是莉莉得知小春用賣琴的錢給她買大衣後,我們聽到樓道里又傳來了莉莉的高跟鞋聲,她邁着大步很着急的回家湊錢,把所有藏在高跟鞋裏的錢翻出來,在家裏來回徘徊踱步打電話借錢,可以説這一段情節中,只聽高跟鞋聲就可以得知莉莉焦急的心情。無論是和人約會,在家裏和男友撒嬌,還是去餘教授課堂聽課等,可以説高跟鞋的聲音一出現就代表着莉莉的出現,並且每次都會強調這個劇中女一號高跟鞋的聲音,給我們展現出了一個敢愛敢恨、心直口快、善良正直的形象。雖然莉莉每一次出現腳步都很急促有力,但是每次都會帶來新鮮感,帶來不同的情節與她不同的心情,所以高跟鞋的聲音就似乎就成了莉莉角色的一個符號。

二、莉莉的電話聲

莉莉是整部戲中唯一一個走到哪都拿着手機的人。打給男友打情罵俏,打給朋友介紹大款,打給大款約會借錢,通過電話抓男友不忠,通過莉莉的打電話聲看出她真實生活中內心的空虛、寂寞與不安定。

三、窗外的鴿哨

第一次出現鴿哨是莉莉聽見窗外有小提琴的音樂,就拿望遠鏡尋找,遠處有一羣鴿子伴着小提琴樂曲飛過,鴿哨與提琴聲相得益彰,烘托出很輕鬆的氣氛;第二次是小春被留在餘教授家學琴,莉莉在家裏放着交響樂同樣地用望遠鏡在尋找,一隻鴿子拍拍翅膀準備起飛,表現出莉莉內心的寂寞與對小春的想念之情。

四、江老師家的貓叫

當劉成第一次到江老師家拜師時,江老師手抱着貓,貓喵喵地叫了兩聲,而且基本上每次到江老師家,都會有貓叫聲。什麼樣的人養什麼樣的寵物,一個藝術家養貓,象徵他的孤傲、獨立、不隨波逐流。當小春去江老師家上最後一節課時,貓、江老師、小春彷彿在對話,二人合奏時貓靜靜地聽着,兩人演奏完,貓叫兩聲,江老師説“拉得真好”,貓又叫,似乎貓也對音樂有了靈性。

五、小春摸曲譜的聲音

小春每次翻譜子都是在熟練樂曲,找老師之前,譜子裏夾着美女照片,他翻譜子三心二意,並不是很認真:然後是在江老師家靜靜地擦譜子,表露出對江老師的尊敬和捨不得;最後是得知身世後,在餘教授家帶着決心大動作地翻譜子,內心對父親的感激之情流露出來。這三次翻譜子是小春內心成長的標記,也是影片進行的轉折點。可以説,這些符號化的聲音不但可以表達出人物的特點,突出情節的起承轉合,也能夠用獨特的方式展現出故事的主要情感。電影《和你在一起》用音樂的語言、音樂的手法,講述了一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故事。電影中運用了大量的音樂,宣泄了人物情感,打動了人心。具有符號化的聲音是劇中多次出現的'主題音樂,因為主題音樂每一次出現都表現了不同的情感,所以帶有着符號化的意義。

第一次出現:影片一開始就呈上了主題音樂,音樂中使用了一些富有民間特色的樂器,營造出了一個清淡閒適的江南小鎮這樣的環境,靜謐、優雅的氣氛從畫面中撲面而來。交代了地點、人物、基本風格,初次呈現了影片的主題:關於音樂、中國人的感情故事。整個畫面乾淨透徹,聲音閒淡,樂曲悠揚,彷彿一切是那麼美好。第二次出現:父子二人準備赴京比賽,主題音樂再次出現,表現了父子離開家鄉興奮、期待又充滿新奇緊張感的情緒。第三次出現:江老師給劉小春上最後一節課,再次出現,表現了難捨難分的師生情。悠揚的旋律娓娓道來,彷彿在訴説出江老師對小春的音樂道路的期望和鼓勵。第四次出現:劉成到餘教授家看小春,這時主題音樂表現了父子之間、師生之間特殊的、微妙的變化。第五次出現:餘教授為劉小春上課,為找“感恩”的感覺,餘教授告訴了小春的身世,小春無法接受這一現實,跑回家找劉成,主題音樂第五次響起,表現了小春內心的痛苦。在這段音樂之下,是劉小春第一次直白的對父親的愛和依戀。第六次出現:父親要回家,小春幫父親收拾行李,父子二人儘量想讓離別輕鬆起來,但卻難以掩飾內心的離愁別緒。主題音樂的這幾次出現,表現出故事中的不同人物之間的情感關係,使得主題音樂在電影中像一個符號一樣,只要音樂一出現,就是人物之間感情流露、真情表達的時刻。無論是家鄉情、父子情還是師生情,都在這段主題音樂的輔助下被細膩、流暢的表達了出來。我還想談一下電影結尾處車站的聲音特點。這段是全片的高潮,是所有情感的爆發點,那麼這段中所使用的音樂就是一個重要的符號化聲音。電影的壓軸音樂,是餘教授為劉小春選取的準備參賽的曲目——《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曲子作於1878年,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與貝多芬的D大調、門德爾鬆的e小調、勃拉姆斯的D大調協奏曲並稱謂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注重與創作者和演奏者內心情緒的流露,表達細膩,旋律動人,音樂語言純真樸實,是那種濃郁的憂傷感恩的俄羅斯民族色彩。是帶有柴可夫斯基對俄羅斯偉大祖國母親的頌讚,與本片的感情基調非常契合,相得益彰。

影片的最後一組畫面重疊交替,伴隨音樂的響起將影片的敍事和情緒推向峯巔。三個時空的情節都是通過聲音被完美的同時再現。第一是兩個火車站的時空,現實時空中的小春在北京火車站逆着人流呼喚“爸”,自右向左奔跑的鏡頭,與過去黑白影像時空中的劉成在一個車站懷抱嬰兒逆着人流自左向右奔跑喊着“唉!”的鏡頭反覆的切換,一呼喚一應答的聲音將兩個不同時間相同地點的時空對接在一起,渲染出強烈的情感氛圍。第二是兩個演奏現場的時空,小春在喧鬧的火車站含淚為父親奏琴與林雨在富麗堂皇的演奏廳拉琴的兩個時空不斷穿梭,兩個人演奏的是同一首樂曲,不同時空的鏡頭切換體現出不同人物心中情感的強烈爆發。音樂語言和電影語言的完美結合隨着柴可夫斯基D大調協奏曲的前奏結束,畫面重新切回到現實,火車站大廳中,小春緊閉雙眼、淚流滿面,左手手指在琴絃上飛快地滑動,右手揚弓忘情地拉着那首參賽曲目,琴弓上一根斷的弦絲凌空飛舞,忘我般地傾訴着自己對父親的深深感激之情。於是,在激昂的樂曲聲和旋轉拍攝的畫面中,舞台上演奏的林雨、龐大的伴奏樂隊、舞動雙臂的指揮和在候車大廳中拉琴的小春,伴着同一樂曲的節奏快速地來回切換,奏出一曲視聽融合的絢爛而完美的人生樂章,並隱喻着小春藝術與精神的雙重昇華,完成了愛的絕響。片刻後音樂再次響起畫面重現,節奏轉緩,將父子的擁抱渲染得淋漓盡致感人肺腑讓人潸然淚下這段中所使用的聲畫對位手法把電影語言和音樂語言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情不自禁的感動着觀眾。

標籤: 論文 電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ianying/dwr9r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