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複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以下是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閲讀參考。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

漂泊的旅程中,是誰在孕育千年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探索的足跡? ——題記

接觸《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是《道士塔》。它在整本書當中也是堪稱經典。荒茫大漠中,一個古老的意象,記載了敦煌文明的興衰,見證了一個沒落王朝的恥辱與無奈。當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時,一個壯麗無比的樂章便開始奏響。它是一千多年層層的積聚,它是一千多年鮮活的生命,它是無數藝術家與信徒膜拜的聖地。可是誰又能想到,它最終的命運卻交付到一個麻木無知的道士手裏。

王道士不過是那段屈辱歷史中的一個小丑,他的無知,他的卑賤,他的自以為是,無不讓人心中可悲可歎,可憤可恨。

當看到他把婀娜的塑像砸成碎片,把絢麗的壁畫粉刷得所剩無幾時,我好恨;

當看到王道士數着那一點微不足道的銀元得意的笑時,我好恨;

當看到一車車的瑰寶被大搖大擺地運到國外時,我好恨;

大漠孤煙,冷冷的夕陽將那些馬車的影子拉長。如血的餘暉,映在寂寥的戈壁上。此時,這塊宗教的聖地,是否也在滴血?

石走沙飛,粗礪的黃沙擊打着空空的石窟。嗚咽的寒風,在唱着最後的輓歌。此刻,這個孕育千年文化的生命,是否也在哭泣?

談起這些人和事都會使我們感到心口隱隱的痛,我們恨王道士那個歷史的罪人。然而,將所有的罪責全都讓這個無知的軀體承擔,也過於沉重。即使當初沒有王道士,我想其它一些跳樑小醜也會出現,悲劇依然會要發生,畢竟這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悲劇。

通過《道士塔》,通過那蒼涼深邃的筆觸,我們能深深地感受到莫高窟所遭受的劫難,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藝術的榮辱與淪落。太多的眼淚已被戈壁的風吹乾,然而那份美不會改變,縱使它曾經被無情地,任意地更改。

如果説大漠中莫高窟的遭遇令人可悲,那麼煙波江南中的人情事態同樣使人可歎。

在小橋流水,吳儂軟語的江南,一切的氛圍,一切的意境,已不都是自然賜予的,更多的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營造出來的。雖然我不曾去過,但是書中描繪的江南小鎮卻給我一種回家般的寧靜。

歷史對蘇州不公的待遇,作者在《白髮蘇州》中,為這個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鳴不平。沒有金陵的王氣,沒有森然的殿闕,沒有沙啞的軍歌。有的只是青石小巷,有的只是小橋流水,有的只是撩人的彈唱。然而真的如此麼?沉寂千年的蘇州,也有石破天驚的一天,也有奮起反抗的一天。面對明朝腐敗的統治,蘇州人一改往日的温婉,也如易水壯士般踏着血泊反抗,悲壯、義無反顧,令世人震驚錯愕。然而當浩劫過去,蘇州人依舊回到原先的日子。小橋依舊精緻,桃花依舊鮮豔。隱者式的文化影響着這裏的人,恬淡閒適是他們生活的精神。然,不要忘卻他們還有那副錚錚鐵骨。深深庭院中,虛掩着千年的滄桑歷史。

《西湖夢》中至情至性的蘇小小,一生都在追尋着美,守候着清泉般透亮的淨土,瀟灑怡然的活着。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選擇了最美的年齡。如同煙花,燦然綻放於夜空,即使隕落,也在天空中留下了一道唯美的痕跡。用“最是那一低頭的温柔,恰似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形容她再貼切不過了。蘇小小對於美的追求,或多或少的受到江南文化的影響。那種對完美的熱愛,對生命的敬重。

餘秋雨曾説:“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想必這就是他旅行的目的,寫這本書的初衷吧。在旅途中,體味到了歷史太多的辛酸,文化太多的無奈。在旅行中滌盪心靈,在旅行中守望文化。

再壯麗的旅程也會隱藏迴歸的路線,漂泊的行者,是否也在守望着文化?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

我一直以為,人與書有緣,就像人與人。

一個週末的下午,我又一次邁進圖書室。

不經意間,我的目光與大師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相遇。尚未翻幾頁,便感覺他的文字如浪如濤,一波一波,一陣一陣在心底洶湧。清新雋永的思想智識、真誠顯明的觀點,還有字裏行間的性靈趣味,從娓娓談敍中撲面而來。很輕易地,就用文字的長鏡頭,把所有行走中的美景拉近到我的眼前,一朵一朵、一瓣一瓣,在心靈的枝條上婉轉綻放。

原來,當文化與旅行相遇,不僅僅是眼睛的愉悦,更是心靈的頓悟、精神的豐實啊。我與大師的相遇,不經意間就擁有了心靈的感應,匍匐在大師的字裏行間領略着縷縷書香的韻味。

最先看了大師寫的《五城記》。開封曾經的器宇、現在的堅強,蘭州的深厚和衝撞,成都的美麗和淡泊,廣州的鮮花和悠閒,南京的輝煌,在大師的筆下,如五個性情各異的美女和帥男,可愛、可親、可評。大師筆下的城市,讓你透過浮華,在輕鬆和濃厚中,很快了解了它們的性情。不是表面上慣見的浮華,而是將人文、地理、歷史揉碎攪拌,拿捏得渾然一體,舉重若輕,巧妙無比,讓你在歷史的厚重和滄桑中,用心靈觸摸到眼前這方美景的神韻與內涵。

大師寫西湖,由景及人、由景及事、由景及史、由史及人,名人名事名景名詩交融上陣,玄豔、黯淡、潑野在他筆下左右逢源,寫盡風情。我敢肯定,這樣對西湖的寫法,再沒有第二個人。末了,他在《西湖夢》收筆時歎道:“大凡風景絕佳處都不宜安家,人與美的關係,竟是如此的蹊蹺。過於玄豔的造化,會產生一種疏離,無法與它進行家常式的交往。正如家常飲食不宜於排場,可讓兒童偎依的母親不宜於華麗。”

這一段話,突然使我想到女人和女人之間的友誼。美女和美女之間的隔離,平女與美女之間的疏離,不也是如此嗎?前者因為爭豔,後者因為太玄豔。隔離和距離,便形成了心靈的距離,也就“不便進行家常式的交往和聊天”。

《筆墨祭》算是本書裏的一篇比較長的文章。主題是呼籲挽回毛筆文化,提倡現代社會人需要在書法藝術中獲得審美慰撫,藝術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藝術化要相融相依。文中羅列、品評了古人今人各種書法觀念,他在結尾筆鋒一轉,又輕輕鬆鬆甩出一段精闢的入心入肺的文字:“健全的人生須不斷立美逐醜,然而,有時我們還不得不告別一些美,張羅一個個酸楚的祭奠。世間最讓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對美的祭奠。”

美的祭奠,説得多好啊!在美不斷消逝的今天,用這樣的文字來懷念美、呵護美,本身就是一種智慧。這些精闢的哲思溢滿字裏行間。如智者的火花,在電光火石間,先是灼了我的眼,再是暖了我的心。這些文字如棒子,不時敲擊着我的心肺。不得不讀讀停停,靜下來思索和消化,讓被文字棒擊的心潮一點點平息。

一樣的旅行,不一樣的美。作者用文化的眼睛、智慧的思想、隨性的文筆,盡情流淌着他的學養和才智。在他筆下張揚的文化和飛舞的智慧裏,一處處的名景,先是從外表美到骨子,再從骨子放縱到靈魂,一山一水一城都神采奕奕、深情款款。

這是一種大美。

大美的散文,就是這樣邁着不一般的步伐,在時間的大河裏玄豔。即便是隔十年甚至幾十年,我輩也還是隻有讀、只有歎。怎麼趕?這輩子,也許都望塵莫及啊。這,就是學者型作家的魅力。胸中漲滿了文化,筆頭吸飽了知識,在藝術的點染中,無論輕塗淡抹,怎麼都乾濕濃淡總相宜、墨到句香。

世界上最讓人消受不住的事,莫過於和這樣的好書擦肩而過。世界上最讓人感到美好的事,莫過於能在這樣的好書中,感受藝術的薰陶和精神的滌盪。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這本書我真的讀得很苦。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

原來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餘秋雨先生的文采當然是好的,華彩明麗的辭藻,工整通暢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透過詞句背後穿透歷史迷霧的畫面,越平凡質樸越令人動容。王道士遠望外國學者拉着滿載敦煌文物大車的背影,天一閣門口及膝深的積水與樓閣上滿地的棗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那兩個為開了一冬的臘梅花瓣撐着紫綢傘的小護士……畫面在一個人物身上定格,停頓一下,又跳到另一個場景上,再停頓。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麼浩大深奧的中國文化歷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氣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讓忍辱負重有了發泄的具體出口。

就我個人來説,最動人的一定是那篇《風雨天一閣》:“登天一閣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麼?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就這一句問話,竟然讓深夜讀書的.我感慨到泣不成聲。對於一個在22歲就離開了故土的漂泊者來説,我從來沒有對歷史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過多麼深厚的興趣,“書生”這個詞實在離我的個人旅程太遠。我捫心自問,究竟是什麼觸動了一個甚至對歷史具有抗拒心理的異鄉人的神經,讓那種心痛與感觸都尖鋭到幾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淚來與千里之外的另一個心靈共鳴?而《文化苦旅》整本書我仔細讀了兩遍,仍然不敢動筆寫讀書筆記,直到再讀完了《山居筆記》才終於決定下筆整理自己的思緒,這些文字下面究竟藴含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力量,讓我的筆為之躑躅,讓我的心靈為之震盪而深感敬畏?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複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峯。那些大而空的言論、呼籲、名詞、慷慨陳詞,那些對中國文化進行總結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裏總不自覺的產生某種不服,不耐煩:這究竟是何許人也,敢這樣張狂的把整個中華五千年文化的來龍去脈都籠絡進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下一一解説!可在厭煩的同時,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鋭,他的精確。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盡了上海人的尖刻與斤斤計較,又通過謙讓與不謙讓的比較深入到單元與多元世界觀的差異中去,怎麼不是以小見大?剛剛為《五城記》中“構建”、“召喚後代”這樣的詞彙而反感,再翻幾頁,蘇杭與星羅棋佈的江南小鎮們又温柔的用吳儂軟語煙波暮靄把剛才的對立情緒抹去,可在舒暢的同時,“人格方位與地理方位”又跳出來讓我不得不撇撇嘴,把書放下,歎口氣,再讀。

這樣複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後一頁。既然説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澱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後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揹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麼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歎。我一邊在為那些因為心境過於急切而突兀出來的大詞彙們所皺眉,一邊又為這樣摯誠的一種迫切而由衷的慨歎。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不管調門是否過於鼓譟,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説,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籲嗎?在這樣的時代,難道文化還只是精英們的特權?

文字上的完美儘管艱難,但畢竟是一種“技”,可修煉,可學習,可提高,還可炫耀,可虛張聲勢;文字背後的真實社會責任感、緊迫感,一種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煉,一種願意負重敢於吃苦的力量,這些,更是《文化苦旅》區別於其他散文的核心,這些,才讓我這樣對歷史本來並不幹興趣的讀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篤篤聲與船槳劃破江面的水濤聲,才讓我數次在夢中拜倒在天一閣硃紅大門前虔誠的膜拜,不自覺的問:你來了嗎,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為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為真,才會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l51e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