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選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選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選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世間萬物,代代更迭,人們常將歷史比作長河,就是在映射這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變化”二字,宛如奔騰不息的流水。而在這浩浩長河中,人類渺小得比不上一朵浪花,貫穿着整個歷史的也永遠不會是脆弱的人類生命,而是山、河、樹、石,以它們堅韌的生命,默默地佇立在河水邊,冷眼旁觀着時代變化。

很難想象,也許在未來不知多少個年頭之後,我們如今生活的城市是否還存在,是否也像如今我們眼中的“歷史”一樣,只剩下幾方石料、一口廢井。

讀《廢井冷眼》,我似乎能感受到作者見到這一口廢井時的心情,彷彿有時間的細流從指間流走,又彷彿時間在廢井的冷眼中緩緩凝固。這時候眼前似乎燃起大火,灼燒着幾百年前的這口老井,燒沸了,又燒乾了,最後只剩下一副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

作者説,“歷史很漠然,在多數情況下不講曲直,不講感情。”但我想,正是歷史的漠然使我們對自己也漠然了,可以以整個歷史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又怎會在意這微塵般的跌宕呢?

歷史中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匆匆過客,甚至像渤海國這樣繁榮的大都市也不過在歷史中存在了幾百年,還不如一個傳承幾代的文明。一切活着的都將死去,在歷史上,只有文化是永恆的。有人為自己一時的起伏長吁短歎,可倘若更加達觀地來看,也許依舊沒辦法解決當下的問題,但至少可以在人生的悲歡離合中保持一個淡然的心態。而當我們真的放下了、看透了,無論到哪裏都能隨遇而安。

這是冷眼教給我們的,也是歷史教給我們的。

再回頭看這顫巍巍佇立在土地上的廢井,儘管破敗卻顯得堅韌。這副冷眼已經見慣了朝代更迭、家族盛衰,想必再不會為什麼所動了。歷史是漠然的,但它使我們寵辱不驚,使我們看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我想,這已是歷史最大的慈悲。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第一部散文合集,全書共37篇。它是用過山水景物來探求文化靈魂、人生真諦以及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其運用獨具一格的文字風格描繪出我國的文化歷史,又完好地把中國文人的艱難與自身回憶結合。於是我帶着好奇的心去品讀這一本書。

第一篇為《道士塔》,講的是一個無知愚蠢的道士——王圓?令人悲憤的故事。《道士塔》的塔就是指莫高窟,而王圓?做了莫高窟的當家後,以極低的價格向外國人售賣莫高窟裏的中華文物。若以我們常人的思維,肯定會萬般怪罪王圓?。可是在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中,他的“恨”不止恨王圓?。篇中“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去了,他們的滔滔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一段足以表達了餘秋雨先生對清末朝廷以及官僚的不作為感到憤懣又無奈。我第一次讀是憤懣,第二次讀是無奈,第三次讀就只剩壓抑了......

緊跟其後的正是《莫高窟》,寫的是餘秋雨先生對莫高窟的參觀和感悟。莫高窟是我國的佛教聖地,由前秦時期開始修建,歷經十六國,各朝在此地都有不同的建造和修繕。餘秋雨先生運動窟中壁畫鮮活的語言向讀者詮釋了莫高窟足以傲視異邦古蹟的證據,從樂樽和尚對佛教的崇尚,至盛唐時期人民幻想的飛天,無一不使餘秋雨先生感慨萬千。我也去過莫高窟,但大多時候走馬觀花,只是單純地覺得窟中的壁畫很壯觀,卻無法如餘秋雨先生一般表達出如此豪邁的文字。篇末的一句,則是先生對莫高窟,對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自豪——我們,是飛天的後人。

餘秋雨先生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先生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讀後感3

中國文壇上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作家,他就是餘秋雨,而提起他,不得不説一下他的代表作——《文化苦旅》。因為是中學的時候學過其中的一部分內容,我懷着崇敬之情又打開了這本書。在一次閲讀也有無限感慨。

讀這本書我首先的疑問是文化和苦旅有什麼關係。接下來,我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遊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這時候卻心生苦澀。

首先我閲讀了《道士塔》這一節。莫高窟的大門外,有一條河,有一座塔,這座塔是一座道士塔。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個王圓?。他是一個罪人。他在甘肅做道士,讓外國的冒險家將中國的文物,一箱一箱運走,今天的我們只能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

在當時敦煌這個堂堂的佛教聖地,卻讓一個道士在看管。在這個道士無意間發現了一些文物。起初,道士還是把一些文物交給當地的官員,而這些官員只是把這些文物當成禮品,你懂的,當時的中國官場一片烏煙瘴氣。後來外國人來到這裏,他們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來到這裏。沒想到這些人很容易就獲得了這些文物,接着一車一車的這些文物就被運走了。而王道士也笑嘻嘻的看着他那沉甸甸的銀子。

許多年後,作者來到這裏腦海裏浮現出中國青年寫的一首給火燒圓明園的詩,而這時作者也是非常感慨。他想自己也想早生一點,攔在車隊前和盜竊者對視。一次敦煌國際學術討論會正在莫高窟舉行。一位日本學者用沉重的聲調做了一個説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説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

中國的專家沒有太大的激動,他們默默離開了會場,走過王道士的圓寂塔籤。讀完這一章,我的心中已經充滿了苦恨。我也在想如果我早一點出生,我一定會拼盡我的所有力量來保護中國的文物。然而不可能了,中國的文物已經流落國外。今天的我們有義務努力工作和生活,為祖國的強大而奮鬥。最後,感謝《文化苦旅》,讓我在這浮躁的夏天重新安靜起來。

《文化苦旅》讀後感4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於文化的理解,實則,文化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壓迫,一種力量!文化是美麗的、痛苦的、感人的、悲憤的,是包容一切的!

一切,對於某些人來説是世界;而世界,對於某些人來説是文化了。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廢墟》一文了。

“雪峯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着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為有白髮,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這個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告誡俄……

沒有廢墟,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我們,沒有亞洲、沒有歐洲、沒有美洲、沒有非洲、沒有大洋洲,當然更沒有中國!廢墟是必然的,他的建築者從壘上第一擔土的時候就知道,不管這建築多麼雄偉、多麼壯麗,依舊有他日後的落寞與孤寂;不久,廢墟會被掩埋,將會有新的“非虛”誕生。它的過程是同樣的,終有一天他會驀然倒下,沒有昔日的雄偉與一切,最後甚至被人淡忘……這個就像人生,每一個人都是一方建築,由往年的輝煌,有如今的黯然,然而終究免不過變成廢墟;社會也是這樣,一個建築到了,另一個新的建築就會產生來取而代之。再美麗的人生,終於會成為廢墟的。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上;歷史的悠遠建立在廢墟上;文明的初始建立廢墟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上。

廢墟不僅如此,像作者所説,如果在現代,“黃鶴樓可以裝電梯;阿房宮可以作賓館;滕王閣可以闢商場。”這個不是繁榮,這個才是文明真正的廢墟!荒漠化拉感情;淡忘啦以往;摧殘拉文明……

若是圓明園重建拉,得來的是一顆沒有恥辱感的心,抹去的是,熊熊的大火,強盜的劣跡,昨日的中華文明。有時,或許廢墟比建築要好得多。

廢墟真正表達的,似乎是唱響一曲對於現代的文明的悲歌,廢墟,是現代的產物,是現代的建築,或許它的重要不能與天安門、故宮相比,但是,後兩者所代表的只是中國古人的偉大,前一者讓我們永記恥辱,還有一種渴望,一種呼籲。

《文化苦旅》讀後感5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歎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閲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閲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對於讀者來説,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給讀者本身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就其作品本身來講,語言的詩化,敍事的故事化更給這部美文以強烈的美感。下頭就詳細將講這兩方面的藝術特色: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禮的社會功用是其主要的藝術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資料可謂古往今來,不僅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禮貌的盛衰歷史,不僅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在描述的字裏行間,作者的那種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見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這種文化見解包括了作者對歷史現象的批評,讚揚等態度)。讀者在閲讀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歷史觀點,甚至理解了這種觀點,從而引發了讀者對文化的某種反思,在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比如,《道士塔》這篇文章,作者並沒有過多的批評那個“王道士”,而是將“敦煌失竊”的過錯歸咎於那些官僚們的身上,讀者從這一點能夠聯想到當今社會,從而讀者的精神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洗禮。

其次,語言的詩化,敍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藝術特色之一。餘秋雨《文化苦旅》語言的詩化現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現的更為突出,比如《江南小鎮》這篇文章中的語言就顯得那麼的富有詩意,異常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聯,例如“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等;還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詩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種詩韻味兒。另外在《廟宇》中作者詳細敍述了“胖和尚”與“瘦和尚”一些對話;在《風雨天一閣》中也描述了天一閣遭浩劫的一段細節等,這些故事化了的敍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文化苦旅》憑藉作者對山水的詩化描述以及對歷史事件的故事化敍事,來尋求一種對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禮,從而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6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篇文章,我認為這一篇極其經典。

我並沒有去過莫高窟,以前是很想去的,滾滾黃沙,大漠孤煙,卻有敦煌壁畫,亦真亦幻。可現在我真的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去那裏。我不配,我不能去真正的領悟古人對宗教的熱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現代研究者的辛勞和付出,不能更深地領會那個時候一個民族深重的危機並不只是外國的侵略,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去了跟沒去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是再次加快了這些色彩脱落的速度,何況我要怎樣去看那個早被搬空了的藏經洞?所以就不要去了。

敦煌本該失中華最值得驕傲的,比之長城它多了絢爛,比之皇宮它多了內涵,可最後它卻是中華之傷。

在第二節裏,餘秋雨一開始並沒有寫他自己的感受,而是兩段的敍述,他寫王道士怎樣將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他寫王道士怎樣將塑雕“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餘秋雨的筆觸很輕,只是略加了些修飾,讀來卻痛入骨髓。我自認為不是易動感情的人,別人可以看到哭的故事,我最多也只是皺眉或者面無表情。可能這次是真正的感受到了筆者壓抑在文字下的心情,並且被他帶動了。我想他寫的時候一定是在苦笑吧?苦是痛苦,笑是慘笑。

之後的一段有一種亦真亦幻的感覺:

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只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一片慘白。

《文化苦旅》讀後感7

餘秋雨先生著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臘梅”一文,文章分為四段,圍繞一箇中心——臘梅。

在第一段中,餘先生就以簡練的筆法,道出對人生的感悟:“是的,如果説人生是一條一劃而過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接着説:“它是一枝臘梅,地處不遠就在上海西郊的一個醫院裏。它就是我在茫茫行程中經常明滅於心間的一個靜光點。”

在第二段中,描寫病人的精神狀態:“病人偶爾停步攀談幾句,三句不離病,出於禮貌又不敢互相多問。”可見,處在天地窄小,生活單調的環境裏,加上身患疾病,思想憂慮,使他們蒙上陰影。”寫到這裏,作者馬上轉入主題:“突然有一天清晨,大家都覺得空氣中有點異樣,驚恐四顧,發現院子一角已簇擁着一羣人,踮腳一看,是一枝臘梅,淡淡的晨曦映着剛張開的嫩黃色的花瓣……。一種高雅淡潔的清香已把大家全都懾住。故意去嗅,聞不到什麼,不嗅時卻滿鼻都是,一下子染透身心。”作者微妙地把一枝臘梅與病人的精神狀態聯繫起來,寫得淋漓盡致。

第三段中,主要是講述病人、護士愛花、護花的生動場景:現在,所有病人的感情都投射在臘梅上了,帶着一種超常的執迷。一早醒來就聞到了臘梅的香氣,有一位甚至説他被香氣薰倒……。病人們簡直愛花如命,似痴似醉,每天增加幾個花蕾,經常會發生爭論,爭論不下,就一起到花枝前仔細清點。有一天早晨起來,天氣奇寒,推窗一看……,突然有一位護士衝過去,撐着陽傘遮蓋臘梅……。作者把病人、護士愛花、護花以及臘梅對病人的積極影響作用,刻劃得入木三分。

第四段是本文的結尾:春天來了,臘梅終於凋謝。病人出院了,出院前都到臘梅樹前看一會兒。有的康復病人説:“今年冬天,我一定再來看一回臘梅。”護士説:“你們不會再回來,我們也不希望健康人來,這臘梅只是給病人看的。”這對話有多好,病人感激和眷戀臘梅;護士卻祝願出院的人不再生病,不回醫院。寫得太精彩完美了!

餘秋雨先生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散與不散相統一,結構嚴密,靈活自由,含意深邃,耐人尋味,百讀不厭。

《文化苦旅》讀後感8

隨着作者的腳步,我的心靈也進行了一次苦旅,從陽關到江南。

初見這本書,我對書名充滿疑惑:為何苦旅?既是旅行,為何突出苦字?帶着疑問進入書中,又瞭解作者的平生,我豁然開朗,有情不自禁,感歎起來。這苦字,有多含義。 身體的勞苦。作者的旅行是完全自費的,而所到之地大多荒原而偏僻,步行之時最多身體自然勞累。但在作者心中,大概這遠行,這勞苦,都成為信徒朝聖聖地而遠行一樣的虔誠的心情,去朝聖千百年的荒廢古址。

眼見古址破敗之痛。作者所去的新疆,陽關,敦煌,渤海國,天一閣,所去遺址無不敗落,殘缺不堪,面對損毀的遺址,作者自然是痛心疾首,苦不堪言,

對謠言攻擊的痛苦。作者在苦旅中,苦旅後,受盡了謠言,謾罵,及各種形式的人身攻擊。然而,在這謾罵聲中,並無一家媒體,一家報刊為他説一句公道話,為躲避攻擊,作者攜妻從上海遷至深圳。然而在這漫罵與孤獨之中,作者能繼續對此書改版,不斷寫出新的著作,實為難得可貴。

對文明衰落的悽苦。作者遠行出國探訪中東,希臘,埃及等世界文明遺址,又到歐洲,與中國進行對比。體現出中國文明的優勢與不足,對各地的文明衰落深感悲痛。對當代文明提出緊迫提醒,也是痛定思痛。

理解了這些“苦”,也就明白了作者的心情了,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深沉的筆調,悲痛的風格了。説這是 “沉痛”,這是“流浪”一點也不為過。

從陽關到江南,只有苦,又不只是苦。這個字的內涵實在是太過豐富,讓人還甚為不解,就走完了全程。

《文化苦旅》讀後感9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愛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能夠説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期望,但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但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但是此刻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以前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正因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樣樣呢?那些以前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正因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正因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成功人士的特點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文化苦旅》是當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級文化學者餘秋雨的文化散文集。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他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寫出了因為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為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

他的筆觸時而奔放,時而靈動,有時像大江奔騰,洋洋灑灑,蕩氣迴腸;有時像小溪宛然,曲徑通幽,砉然流芳。他的氣勢磅礴,凜然睥睨天地,有時好像在放肆地喊着:“我要遨遊九天而天威耐我不得,我要逍遙九地而地塹縛我不得”;而有時卻又好像在苦苦地尋覓,為中國的文化,歷史尋覓一條出路,一條重獲新生的出路。然而,最讓我觸動的卻是他那不羈的文思,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收放自如,讓人不禁歎服。他用美妙的文字一步步將我們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讓我們思考,讓我們深省。在他的筆下,歷史是那樣的深邃蒼涼,令人扼腕,往往在讀他的散文時總能體味到原來不曾想到的東西……

真正的歷史是沉默而寂靜的,它無言,用沉默傲視人間,傲視人間的斗轉星移,王朝更迭。它任憑人們在他身上居心叵測的塗抹着。不屑與何人爭辯。“大音稀聲,大象無形”,它沉默不是因為他懦弱,它的力量足以拖垮無數的霸業,再強的盛世在他眼中也不過曇花一現。“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這是對他最好的形容。力拔山河的項羽能怎樣,羽扇綸巾的周瑜能怎樣,立馬?M刀的張飛又能怎樣,歷史的一個轉身就讓他們灰飛煙滅,終成一?g黃土。只有歷史以真正的王者身份永存,跨越了空間,穿越了時間,創立下獨屬於它的基業。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我從沒有去過陽關,對此也瞭解甚少。讀罷《陽關雪》後,便找來幾組圖瀏覽一番,不禁生出幾分感傷。“所謂古址,已經沒有什麼故跡,只有近處的烽火台還在,這就是剛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見一層層泥沙,一層層葦草,葦草飄揚出來,在千年之後的寒風中抖動。眼下是西北的羣山,都積着雪,層層疊疊,直伸際。任何站立在這兒的人,都會感覺到自己是站在大海邊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凍浪。”面對如此的景緻,誰都要感歎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滄桑。

西漢時,陽關曾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户,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許多王朝都把這裏作為軍事重鎮,嚴加把守。可陽關如今早已不如往日,僅僅是在一座紅色的堆滿沙石的山峯上,殘留有被稱為“陽關耳目”的烽墩。遺址周圍竟也看不到斷垣殘壁,只有在沙丘之間暴露出的地面,到處可見碎瓦殘片,讓人回憶起盛事時亙古遙遠的駝鈴。

“渭城朝雨徘岢,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在友人臨別時所作的這首《渭城曲》,用餘秋雨的話説,是“纏綿淡雅”的。絲毫感覺不到陽關如今的淒冷之景,只是離別時應有的微微的憂傷。因而王維是懂得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的,陽關亦是如此,再堅固的過去也終有隨着時光消逝的一天。比起《渭城曲》依此而來的《陽關三疊》,那較清冷的調子,或許更適合陽關如今的景象。

誠然,陽關的確再也難於享用温醇的詩句。“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這麼多歎息的吹拂,陽關坍弛了,坍弛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峯如浪。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年之前,曾經驗證過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弘廣。”

陽關不復了它過去的金色的絢爛,只剩下悽悽的一片荒原,它給佇立在它面前的人們帶來深深的感慨和輕輕的遺憾。想起樓蘭古城的悲哀,曾經繁華的美在不經意間卻毀於一旦,也許正應了一位蒙古作家的那句話:繁華不過是一掬細沙。昔日的景象已不能再見,只由人們去想象,勾勒心中的圖畫。歷史是深邃而蒼涼的,面對窗外陽光映照的花園中嬉笑的人們,我想,現在珍貴的事物,千百年後,也會隨歲月的輪迴而被漸漸淡忘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lt;lt;廢墟gt;gt;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可以説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現在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曾經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為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麼樣呢?那些曾經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為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初看到《文化苦旅》的目錄時,我以為是遊記一類,只是莫名奇妙遊走在這些山水間怎麼能稱作“苦旅”呢?讀起來才知道書中的足跡都是些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足印的地方,這些山水已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了。

我跟着餘秋雨的足跡從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轉到武侯祠、都江堰、三峽,再到天柱山、天一閣,最後的落腳點竟是東南亞的埋葬日軍的墳地。我被作者帶領着面對一堆堆文化的斷壁殘垣,心情不僅僅是沉重、還有寒冷、憂傷、沉默、悲憤。我們幾千年的文明古國的博大文化竟經歷了這麼多的滄桑與悲苦!閲讀此書我不僅獲取了大量的歷史、文化知識,而且被作者帶領着一起思索和感悟。所以,餘秋雨的文化散文已不是瀟灑飄逸傳統散文了,而是充滿了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底藴沉思錄。

還記得初讀《道士塔》“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説一句:寧肯放在倫敦博物館裏!這句話終究説得不太舒心。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裏?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讀到此處,我和作者一樣要高喊:“我好恨!”,我恨愚昧無知又貪婪的王道士為了幾塊銀元就拱手送走了國寶,我恨清朝官員沒有歷史、文化的責任感那麼目光短淺,我恨外國冒險家用“童話”對我國進行的文化掠奪,恨自己未能早生幾百年??我恨即使我早生幾百年卻也只能在沙漠裏大哭一場。擦乾淚,我才知道生在今天的我們對祖國文化肩負着的歷史責任。 也許作者想告訴我們祖國傳統文化的根源,也許想借歷史告訴我們肩負的責任,正如《風雨天一閣》結尾敍述的:“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我也在問着自己。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讀餘秋雨著的《文化苦旅》,不會讓人手舞足蹈起來,也並不會讓人很興奮。然而無論何時,無論在汽車上,屋子裏還是桌前,牀畔;無論是欣喜,慰然,還是沮喪,寂寞,打開餘秋雨的散文,你都會漸漸融入他的文字裏,隨他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傾聽他所講述的中國歷史文人,去感受文化帶來的魅力。

掃一下目錄,便知道自己讀的是憑藉山水風物以揭示中國文化巨大內函的一種美麗文字。讀他的文章,第一印象就是清淡,遣詞造句也自然,通暢,決沒有半點兒華詞麗句,也並不見那些故作高深的難識字。我漸漸地愛上這文字了,一點點地讀,一點點地被折服,感動。再讀進去,就會發現他文章的內容非常平實,使人親近,讓人信服,在不經意間又讓人瞭解了中國過去的燦爛文化。書中一篇《白髮蘇州》看似寫蘇州柔麗悽迷的風景,卻以小橋流水為背景,通過描寫人文山水,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的形神俱佳,同時又展現出中國2500年的悠久文化史,不愧為一篇充滿人文氣息的散文。

讀上這種文章,慢慢合上書頁,輕輕撫着封面,淡淡地歎出一口氣來,回憶過往的事,是常有的事。看着一篇《上海人》,那是一剖視上海文明,研究海派文化的論析文章,我是帶着一陣陣苦澀的認同感讀完全文的,有時心裏會十分尷尬,並不時的説:“啊,是這樣,我也曾這樣。”“精明、驕傲、會盤算、能説會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起領導、缺少政治熱情、沒有集體觀念、對人冷淡、趕時髦、浮滑、好標新立異、瑣碎、世俗氣”,這樣的心理特徵被一個 藝術理論家、文化學者、散文作家的文字所印證,怎能不讓人尷尬、鬱悶?

《文化苦旅》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作者依仗着淵博的文化和史學功底,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歷史使人明智:也就是歷史能告訴人們種種不可能,給每個人在時空座標中點出那讓人清醒又令人沮喪的一點,這大概是作者的初衷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千年不泯——讀《文化苦旅》

餘秋雨先生是我最佩服的作家之一,由此,我便讀了他的《文化苦旅》,很佩服他能夠行萬里路,閲遍文化的勇氣和執着。這個月,我再一次認真讀了一遍這本書,這已經是我讀的第四遍了,不敢説我已經體會到了餘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精髓,但我已經深深感受到了文化的苦難。歷經千年,千年不泯。

讀這本書,我認識了一個人,在眾多繽紛的人物故事中脱穎而出,給我留下來最深的印象,他就是錢?。餘秋雨先生説,這是一個應該被記住的名字。而我認為,這是一個應該被感動、被研習的不朽。錢?這個人的存在,讓世界都會為之讚歎。他是一方之主,一地之主,卻從來不在意政治上的名號和軍事上的意氣。他不是抗戰名將,華夏英雄,不是學界泰斗,也不是盛世的棟樑,他所在乎的,只是一方的福祉,百姓的平安。這才是一個領袖應該做到的。可以説,在這一點上,他比任何皇帝都偉大。

當我第四次放下這本書時,想起了初讀《文化苦旅》時的疑惑:何謂文化?現在想來或許能用餘秋雨先生的話來解答:“不同的環境,造就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的性格。”而我還想説的是,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明,造就不同的文化。文化,或許就是生活,他經歷了千年,終於來到了現在。

文化又或許是一種積澱,像這本書中的千年冷眼;文化或許是一種價值,像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文化更或許是一種精神,像蘇武牧羊,更像李冰的都江堰;文化或許是永恆的,它在歲月的流逝中磨去了邊邊角角,在拿年復一年的苦難中變得更加光芒,像風塵中的旅行者,閲盡人間滄桑,卻千年不朽。

在書中,我為蘇東坡是烏台詩案、流放邊疆而感到憤婉;為渤海國漫天的大火感到悲哀;為太平洋小島上的潛水夫婦感到自豪與欣慰。文化是痛苦的旅行,文化是瞬時的不朽,它被一次又一次侵略的大火灼燒,被心懷不軌的人毀滅現在,它終於來到了我們的眼前。

這本書,是我看餘秋雨的第一本書,或許也是的一本書,在書中我學到了很多,並不只是文化,也不全是歷史,無法用語言形容。

你知道,有些東西,歷經千年,千年不泯。

標籤: 讀後感 苦旅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g0jq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