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三國演義讀後感900字

三國演義讀後感900字

  三國演義讀後感900字一

三國演義讀後感900字

媽媽不止一遍地告訴我,“我國四大名著,作為一名中國人是一定要讀的!”可每次看着書櫃裏那厚厚的書和密密的字,實在提不起興趣去讀。寒假裏媽媽陪我到書店買回一本少年兒童版的《三國演義》,還定了用一週時間讀完另加一篇讀後感 的任務。

看完第一回《劉關張桃園結義》後,就已被書中精彩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不再需要媽媽的監督了,只用了三天時間一本書已經翻過了最後一頁。書看完了,但書中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卻久久在我腦中揮之不去:寧死也不忍心拋棄百姓的劉備,足智多謀、?躬盡粹的諸葛亮,英勇善戰的關羽,英勇剛正的張飛,樂不思蜀的劉蟬……

最讓我佩服和喜歡的還是諸葛亮了。在《空城計》這一章節中,當曹兵15萬大軍兵臨城下,而城裏只有兩千多名士兵,如何抵擋的過?情況萬名緊急,但聰明機智的諸葛亮情急之下計謀就來了:他大開城門,讓僅有的士兵都裝扮成老百姓的樣子,在城門口悠閒地掃地,而他本人則登上城牆,平靜地彈起琴來。曹軍被城裏人們的若無其事和諸葛亮的輕鬆悠閒給鎮住了,他們不敢輕舉妄動,還以為城中會有很多大軍,生怕士兵會打出來,便迅速地帶領軍隊向北撤退了……諸葛亮擦去額頭的冷汗,終於鬆了一口氣。一個空城計嚇退敵軍15萬大軍!諸葛亮心裏十萬火急,還要裝作輕鬆悠閒地彈琴,不被敵軍看出破綻,這需要何等的膽識和冷靜啊! 來源:讀後感

在草船借箭這一回中,上通天文,下識地理的他在大霧中指揮船隻駛往曹軍水營,沒花東吳一分錢,就神奇地拿到了十幾萬支箭。他識破周瑜的想要暗害他的陰謀詭計,巧妙地與之周旋,最後安全脱身……最令人佩服的是,滿腹才華、聰明過人的他對劉備卻是忠心耿耿,最後也因勞累過度而逝世在出征途中……

書中的一個個英雄故事更是不用説的精彩了,我只後悔書看得太遲了。看來,媽媽説要讀一讀中國四大名著的話真是有道理呀,以後我一定要爭取把它們都讀完。

  三國演義讀後感900字二

一.司徒王允

説起司徒王允我便產生這樣一個疑問,他是姓司徒,還是姓王?據我瞭解在當時司徒是官名,司徒與司空,司馬為三公!其中的司徒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但在查閲百家姓後,其中也有司徒這個姓……為表示尊敬,我就暫且稱他司徒王允

公元184年,全國各地便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黃巾軍農民起義,率領重兵討伐黃巾軍。司徒王允初次領兵打仗,便充分展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文韜武略。計殺董卓可謂功不可沒

但司徒王允拒絕了董卓餘黨李?唷⒐?帷⒎?淼熱説耐督怠0Γ“Γ〗峁?ぐ渤潛歡?坎脅抗テ疲?畲咦荼?萊牽?就酵踉室苑飩ㄊ看蠓虻鬧矣攏?瓿傷?銜?Ω鎂≈業某?ⅲ?儻2惶硬瘓澹?煥畲叩卻λ萊ぐ玻???謔校?蹦?6歲。

司徒王允可謂一等一的忠臣,但由於封建士大夫的忠勇,思想死板,不知變通,拒絕董卓餘黨投降。結果……他若接受投降,一番安撫之後,大可借力打力,借其之手剿滅其它逆黨。

司徒王允不但勤政愛民,更有王佐之才。他的死都是封建惹的禍呀……

二.常山趙子龍

趙子龍乃五虎上將之三,是三國中少有的幾位文武雙全的.武將之一,是自呂布之後的三國第一猛將,人稱“常勝將軍”説起趙雲最着名的當數“單騎救主”這“單騎救主”其實有兩次一次是長阪坡之戰,一次是截江救阿斗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兵敗,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騎快馬追趕,終於在當陽長阪附近追上了劉備。劉備便丟下妻兒,向南逃逸。

人説患難見真情,你説這劉備辦的什麼事,打了敗仗,丟盔棄甲不説,還拋妻棄子。多虧了人家趙雲。危機之時,趙雲卻反而向北進入曹軍勢力之中,在曹陣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連斬數將。連殺50員曹將,終於將阿斗交給了劉備。

劉備出征西川的時候,孫尚香抱阿斗回吳,趙雲察覺後乘小船追趕上來。他不顧大船上射來的箭枝,靠上前去並縱身跳上大船,將阿斗奪回

。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七十幾歲時仍為蜀軍前鋒,陣前力斬被作者稱為“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這在古今都極其罕見,實在讓我敬佩不已。

前面説到趙子龍文武雙全,武大家都知道,我再來説一下這“文”

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

然則雲之本末,自有大臣局量也,豈名將云乎哉?

三.身在曹營心在漢

説起“身在曹營心在漢”,諸位想到的定是關羽關雲長,其實在此之前還有一位名曰徐庶,“徐庶進曹營”後與“關羽降曹”事件演化為成語“身在曹營心在漢”

説起徐庶在桌遊《三國殺》中他的一個技能,可概括它的主要形象---“無言”

徐庶通過自薦的方式成為劉備的軍師,在諸葛亮之前,徐庶是蜀國最重要的謀臣,什麼大破八門金鎖陣、直取樊城、大敗曹仁、你在蜀國是立功了,把曹操給氣的,正準備大展宏圖之時,不料天有不測風雲,建安十三年(208年),徐庶在跟隨劉備逃亡的過程,母親被曹操擄獲,於是徐庶為了保全母親前往曹營,從此一言不發,滿身才華就此埋沒。

要説曹操小氣,那徐庶活的了嗎?,其實曹操也愛才,不但沒殺徐庶,還給予高官厚祿,徐庶最後在魏國被任命為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赤壁之戰時徐庶識破龐統的連環計,但就是不向曹操説。徐庶曹操請命,領三千兵馬,離開赤壁。這曹操要知道還不得氣死?

除此之外,要沒徐庶引薦,諸葛亮也得埋沒在農田之中,更不用説三分天下了。

所以説徐庶可謂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蜀國開國功臣。

不過你這樣對人家曹操真的好嗎?

 三國演義讀後感900字三

《三國演義》真乃一部大氣磅礴的好書!

全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曹操、孫權、劉備。

《三國演義》中給曹操的評價着實不高,他不是“英雄”是“奸雄”;不僅是“賊”,而且是“國賊”;諸如此類。但我不這麼認為。

在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時,他説袁術是“冢中枯骨”,袁紹是“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説劉璋“雖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説張繡、張魯、韓遂等人為“碌碌小人”。我原本以為,這只是一種蔑視、一種霸氣,但讀到後面,這些話全部應驗,由此可見,曹操看人的眼光實在很準。他的武將“李典、樂進、典韋、于禁、許褚”等個個是猛將,全都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出生入死,為曹操打了無數的勝仗,成為曹軍中的中流砥柱。他的文臣“荀??④髫?⒊剃擰⒐?巍⒘蹶省⒙?琛⒙莉?鋇熱嗽蚣負躒?潛狽階鈑判愕奈某肌⒕?Γ?廡┤酥行磯嗍譴硬懿俚牡腥四搶錒?吹模?紗絲杉?懿僨笙腿艨實某潭任奕四薌埃?ゴ誘夥矯嫠擔??攘醣父?季蕁叭撕汀薄?/p>

小時候聽別人説曹操佔盡了“天時”,看過書之後才懂,因為曹操在消滅袁紹的時候實際上已經佔據了北方(其他軍閥往往自相殘殺、兩敗俱傷),這樣他就有機會休養生息、恢復經濟,而且北方人口眾多,所以曹操的軍隊也得以迅速擴充至五十多萬,真是佔盡了天時。

再説孫權,孫權相比於曹操、劉備,優勢在於他擁有父親、哥哥留給他的富饒的江南大地和眾多的賢臣良將。這使得他成為一個“繼承者”而非“創業者”,但繼承者絕不可無能,孫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他獨具慧眼,提拔了“呂蒙、陸遜”等一大批智勇雙全的將軍,不但奪回了荊州、還讓蜀國元氣大傷,成功坐穩了第二把交椅。我覺得孫權長人之處還在於他的韜光隱晦,他主動受魏文帝冊封為“吳王”,避免了與魏的再次戰爭,得以壯大實力。孫權佔據地利又認真經營,使得吳國穩穩地成為三國之中最長壽的國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nveo3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