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關於十萬進士的讀後感(通用3篇)

關於十萬進士的讀後感(通用3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十萬進士的讀後感(通用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十萬進士的讀後感(通用3篇)

  十萬進士讀後感1

偶閲餘秋雨先生《十萬進士》一文:“最近一個時期我對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產生了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其原因,可以説是“世紀性”的。

二十世紀已接近末尾,如果沒有突然的不幸事件,我們看來要成為跨世紀的一羣了。能夠橫跨兩個世紀的人在人類總體上總是少數,而能夠頭腦清醒地跨過去的人當然就更少……”“能夠橫跨兩個世紀的人在人類總體上總是少數”?敗筆也!餘先生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

按余文《十萬進士》“二十世紀已接近末尾”的寫作時間,取美國商務部1997年的統計結果:全球人口平均壽命為62.27歲。世界各國和地區中最長壽的是日本人,平均壽命達79.66歲。中國人的平均壽命為69.98歲。

全球最長壽的前10名國家依次為: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西班牙、新加坡、希臘、以色列、意大利和瑞典,這些國家的人口平均壽命都超過了78歲。

按照每個世紀的總出生人口,平均分攤分佈到每年:世界人口的平均壽命62.27歲,那麼62.26%以上的人類能夠橫跨兩個世紀!中國人的平均壽命69.98歲,那麼69.97%以上的中國人能夠橫跨兩個世紀!

餘秋雨先生怎麼能説“能夠橫跨兩個世紀的人在人類總體上總是少數”?想必是憑了直感就那麼順勢直接寫來,文章寫畢也絲毫沒覺得有何不妥。

多年前讀金文明先生着《石破天驚逗秋雨》專挑餘秋雨散文文史差錯的百例考辯,頗感趣味。今作小文只為提醒自己和眾朋友眾博友,在寫到具體事實的時候,不能憑了隱隱直感信手寫來,還應仔細斟酌一下為好。

瑕不掩瑜!餘秋雨先生的《十萬進士》仍不失為一篇值得閲讀的好文!

  十萬進士讀後感2

以前愛讀餘秋雨的書,尤其是《文化苦旅》,讀的時候覺得美得無可言説,至今這本書仍然是我最愛讀的書目之一。餘秋雨的文字,美妙,又讓人感覺深邃,他常常把歷史與文學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番厚重的文化之感。因此,讀他的文章,除了是文學的享受之外,更是對史學的補充與思考。

暑假期間,閒來無事到書店逛,看到餘秋雨的書《山居筆記》,很是喜歡這個名字,覺得頗符合我所向往的山居之風,隨手翻了幾頁,便買回家中。那次共買了四本書,這本書當時只是翻看幾頁之後,覺得似乎有些艱澀,便擱置在案頭,一晃就是幾個月。

幾個月後,買的書讀完了,也沒有找到新的閲讀方向,就拿來這本書,細細品讀起來。這一讀不要緊,我又深深現在餘秋雨的文字裏,徜徉在文學與歷史所交替兼容的世界裏,隨着他的文字,遊走在各地,遊走在各朝各代,遊走在各個名人名士身邊。

跟隨餘秋雨,我走進了清朝的歷史,那破敗王朝的背影,看到歷代流放者那淒涼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無常,誰又能抵擋的了那些事故變遷呢?蘇東坡的突圍,讓我感慨哪個朝代對於大師的埋沒,想到歷代大師都經歷的摧殘,想到我們國人嫉妒品質的劣跡其實由來已久,其實根深蒂固,早已化為血液裏一絲我們不遠承認的遺傳。

《愧抱山西》則描述了一代晉商的發家成名史,讓我對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認識,敬佩山西晉商的精名能幹,敬佩他們的審時度勢,敬佩他們的種種。正是這些優秀品質,使得一代晉商在異鄉的土地上紮根發芽,開花結果,遍地的分號,無不訴説着這個人羣的智慧。但隨着時代的變遷,當一切都發生變化之後,山西晉商似乎一夜蒸發。他們的頹然落幕,是戰爭紛亂的影響,也是時代前進的必然。但是,他們留下的在山西的總票號,卻還在向世人昭示着這裏昔日的繁華,即便是見慣世面的人們,也會為這裏的富貴大氣所震撼。相必,若是山西晉商的風範尚存,山西晉商的經商之道尚存,我國商業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當然,當今的温、浙、廣的商人已經遍佈全國,支撐着經濟的繁榮,但他們比起山西晉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長遠的眼光。

餘秋雨帶我們到他的家鄉餘姚走了一番,那個不甚出名的地方,是他心疼永遠的記憶,也是永遠的痛。“少小離家”,卻“老不能回”,即便回去,也未踏進家鄉的土地,也沒有迎接的親朋好友了,回去也是一片寂然,除非頂着名人的稱號,官員的接洽顯得熱鬧些罷了。落葉歸根的觀念,怕是難以實現。越是難以實現,越成為心底裏那柔軟的痛,越是思戀。

讓我感觸深的,還有《十萬進士》。餘秋雨這個人的眼光,實在比一般人深邃,當代人們除了怒斥科舉制度的殘害人,卻並不想它曾經為我們挑選人才時帶來的好處,也不去探究在哪個環節致使這一妙策變質,成為眾多書生枷鎖。而餘秋雨的分析,則是犀

想不到的是,餘秋雨在書的結尾,提到的卻是小人。小人的確構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歷史的一部分,小人做不得,小人不得不防。這是大師給予的忠告。

  十萬進士讀後感3

花了很長時間,讀完餘秋雨老師所作《十萬進士》一文,想寫些感受,留下點記憶。

這篇文章主要論述的中心是科舉制。從中國奴隸制社會開始採用的世襲制,即上一代做官,下一代繼而接着做下去,終因智慧無法遺傳以及繼承者無法效仿先輩們有效的利用手中權力,導致遞交時朝廷對官吏的任免權降低,政治控制力被削弱而由“養士”所替代。所謂養士,則是君主將文采韜略極為優秀的人才招攬起來,需要錄用時再從中選擇合適的推薦去做官。這種方式固然令胸懷報國之志的才子們紛紛嚮往之,但總歸這些食客與豢養者並無血緣關係,卻深得重用,不得不受制於人,在管理制度上又免不了要聽命於人,使得處事後的效果大大折扣。不得已順次而生的是察舉制,即由地方官員隨時發現和考察所需人才,然後向政府推薦。但各級官員選拔人才的標準因人而異,免不了會導致小才任大職或者大才任小職的情況。繼而被九品中正代替。九品中正制把推薦人物分為九個等級。由等級的大小來決定官位的高低,使得官位制度漸漸走向有序。而隨着時間,這種制度的弊端漸漸暴露。負責選拔官吏的官員們手握重權,他們心中有一把標尺,被選者往往由這把標尺來劃定自己所處之地,因而引發才子們全部被貴族籠絡,朝廷喪失選拔的公平性。就這樣隋唐年間,出現了科舉制。科舉制的出現避免了貴族勢力在官吏上的霸佔,使得普通平民百姓皆能憑藉一己之力造福一方水土。

科舉制的出現歷經無數次的波折,儘管它的自身還存在着諸多弊端,但畢竟這是隨着歷史的實踐而檢驗出來比較符合客觀存在的選舉制度。

科舉制被西方傳教士大為讚歎,認為這是一種完善的“文官選拔制度”。而餘秋雨老師則認為他們只是膚淺的進行考察,只是粗略的?望了一下科舉制的程序和規則,未能窺覬深潛的隱患。科舉制時常被加入太多的裝飾和渲染因而顯得不夠純粹。進士們先要拜謝考官,參謁宰相,然後遊賞曲江,參加各種宴會,還要在雁塔題名,看雜耍戲場,果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細細想來,這樣厚重的犒賞,哪怕是鐵石心腸之人,被如此折騰一番,怕也會暫時忘記這十年寒窗苦,致使原本高貴純淨的心靈淹沒在世俗的大染缸中,喪失繼續奮鬥的動力。這是考上之人的春風得意,那些不幸落地之人呢?則更加令我們惋惜,又有些許可憐。他們耳畔聽着街道傳來的陣陣敲鑼打鼓聲,眼裏看盡中榜者臉上得意洋洋的神色,心中已經是萬般苦澀。可哪知社會上人人都帶着有色眼鏡,昨日未發榜之時還被看做是天神小心供奉,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今日榜單落下,一經失意人,眾人皆不再拼命獻殷勤,而是個個變得人五人六,對落榜者要來喝去,滿嘴是些個不着邊際的諷刺嘲弄,實在可恨。落榜者們不僅要默默安撫備受折磨的'心靈還要忍受自尊心被踐踏的悲劇。若是換個灑脱的,或者還能一笑置之,找個偏僻無人的角落痛苦一場然後接着卧薪嚐膽,把旁人的廢話當做耳邊風也就罷了。可誰知不光旁人接二連三的打擊,就連家人也跟着一起扔下無數個沉重包袱,這讓瘦弱的書生們如何接招。

有這樣一個記載,一個姓杜的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未中,正想回家,卻收到妻子寄來的詩“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來時近夜來”,讀來不禁令人心寒。只因考試未中,家人就覺得無比丟人。連回自己家也要等到夜幕降臨,四面無人之時。這真是莫大的屈辱。試想如今的各種重要考試若是和科舉考試帶來同等的結局,那將又是現代人的悲哀。還有一記載,有位落榜者的妻子在與親朋好友聚會時,因旁人誤傳自己丈夫名落孫山,羞愧的不得不用一塊帷幕遮醜,以示見不得人。哪知宴會當中,快馬加鞭傳來消息,她丈夫及第了,話音未落只見那女子迅速將帷幕掀開,得意洋洋的樣子,與幾秒鐘前那副悲催的神色判若兩人。真是很滑稽。

説及第者沒有范進中舉一樣誇張,也不差一二。中榜者有的萬分興奮,馬上邀約去各大酒樓慶賀,擺脱書中的一切,大有笑傲江湖之態;有的走進青樓,尋找精神上的共鳴。古時的妓女們並不只是靠年輕美貌來賺錢營生,她們中卻又才華橫溢之才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與那深宅大院裏久居的書香世家小姐相比。進士們願意同這些紅顏知己談天論地,在那書杳杳,夢悠悠的小天地裏別有一番滋味。於是彼此有情有義,能否成為伴侶另當別論,至少各自享有靈魂上的平等;有的因知道自己即將被朝廷重用而向職位等級高的官員進行索取,要麼就是爵位要麼就是家眷。被索要者心中也是萬般無奈,若是同意這類肆無忌憚的“搜刮掠奪”不但丟了面子也便宜了小人。若是不答應,那不日這類人自是要獲得高官厚祿的,到時候再被以此來威脅豈不死的更慘。所以他們的態度我想眾所周知;有的則像是沒事人一樣。真不知這類人是真的心中被磨礪的不再起波瀾,完全領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義,還是佯裝出來,做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局外人形象,以謀求更多關注。我想凡是憑藉自身才華高中者,絕不可能如此平靜,因為不少中榜者早已經在發榜前就得知自己一定能中,若是這樣,那便大可不必裝出喜極而泣的樣子。

餘秋雨老師還分析了科舉制給中國知識分子帶來的心裏痼疾。主要包括:

其一伺機心理。即面對不知何時而來的機會伺機等待。

其二騎牆態勢。即在政治和文化之間的騎牆派,在兩者之間遊離徘徊,不知該停泊在何處。

其三矯情傾向。科舉把讀書當做手段,把做官當做目的。科舉的成敗關係到家族倫理的全部榮譽,以致於很多人因失敗而不敢回家。久而久之將會產生矯情和自私。

在這樣一種靠進士與否來判定人才的社會,自然會導致人格和心裏上的不健康,考生們揹負着過重的壓力,社會卻不為這些壓力買單反而要加的更重更沉。努力奮鬥者不能取得功名,而坐享其成這卻欣然樂淘與市井間,這的確令人心氣難平。不健康的現狀將感染社會,社會又加深這些污垢,久而久之,惡性循環,科舉制也該走向尾聲。

每個產生一段時期的制度總是會漸漸暴露出問題,科舉制也是如此。首先則是科舉考試往往與推薦結合在一起。我們今日所熟悉的杜牧和李商隱皆是在未考前被推薦而最終及第。若説這有失公平,也不為過。但科舉考試最重要的則是要為朝廷選拔人才。年年參加科考的人數之多,考官們面對成批的考卷,根本不可能耐下心來細細斟酌推敲,就有可能遺失人才。當年所考的題目也未必正會考生們下懷,若僅憑一次考試作為衡量人才的標準,未免過於絕對。那麼提前來推薦某位真人才確實要比白白流失強百倍。杜牧正是憑藉《阿房宮賦》征服了考官,我們今日讀來這篇文章的確是佳作,而杜牧也確實是人才。若不是推薦,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名落孫山。除了推薦,考生們還可以進行自薦。把自己認為優秀的作品呈給主考官,作為被選拔的根據之一。皮日休,白居易正是通過自薦來證明自己。有趣的是白居易在給考官的自薦書裏寫的十分謙卑,沒有一句過分誇耀的言辭。可呈上的雜文二十篇,詩一百首已經證明一切。

這種考前與主考官進行交流歸根結底不算光明磊落,逐漸被控制。之後的科考,考官在考前幾十天就被關進密室,不得與外界有所交流。細細比較,真與當今的大學聯考很像。只是時代不同,如今大學聯考的地位自是沒有科考那般重要,所考的內容也進行大量創新,只是唯一不變的莫過於考生們一顆希望高中的心。

推薦與自薦雖然制止住,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作弊又是另一番景象。考生們將所作內容藏匿在各個角落,甚至是寫在襯衣裏。不僅如此,找人當槍手也是辦法之一。詩人温庭筠就是個高超的槍手。據説在考官們緊盯之下,他依舊幫着八個考生完成了考卷。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現在想來心頭還為之一笑,讚歎人才果真是人才啊。

看來無論古今的考生都會採取特殊方式應對考試。這也難怪,考試總是會牽扯諸多矛盾,利害關係更是複雜。今日尚且如此,古時更艱難。考官總會受到進士們的威脅,如果不聽命與他們,不但自己多年的官位不保,家裏人也會受到無辜的牽連。結果不少官員因此被陷害入獄或者調離。

這是落魄者的遭遇,自然還有“勝利者”的欣喜。考生們及第當天,要向曾經提拔自己的考官進行叩謝,這時候的考官們真是春風得意,看着同朝為官的同僚投來羨慕的目光,聽着考生們頻頻的致謝以及各方人士的溢美之詞,收到價值連城的賀禮和金銀,感歎人生得意。這時候他們早已忘記如今的一切是如何昧着良心所得,為了求榮而將尊嚴置之度外,甚至當初顏面掃地,在一介書生面前卑躬屈膝的慫樣如今也飛到九霄雲外。或許他們手捧珠光寶氣,眼珠子裏寫着大富大貴,嘴角流着口水,睡夢中夢見自己飛黃騰達的時候,還不忘嘲諷那些為了氣節被放逐,被貶謫的有志之士。笑他們的迂腐,愚蠢,同時笑自己的睿智。

被科考害的失去官位,受科考而得以榮華。這都只是某個方面。除此之外,考官們的文化水平也是格外重要。有個小例子,有位考生看到兩棵樹中有一口井這個現象,便牢記於心。考試時候沒有例證便隨口説“自兩槐夾井以來”,考官看到此不知這個典故出自哪裏,又不好意思詢問旁人,便在卷子上寫下例證新穎等評語,這位考生竟然無意間成為解元。我們常説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書籍總是讀不完的。精力再充沛的人也只能在某幾個感興趣的知識範疇內通曉,絕不可能面面知曉。考官也是如此。不少考生文中所寫的詩詞,可能考官們並未涉及。這時候若是表明實情,不免有些丟失顏面。可若是不説,萬一被同僚發現失誤之處,將會落人話柄,遭人恥笑,真是兩難。考官也是凡人,讓他們必須萬事皆同,這太不公平,況且也不可能做到。

科舉的弊端真是不少,難怪會走向敗落。最重要的則是內容的無用。所考的竟是些個治國無用的題目,很難選拔出人才不説,還鬧出不少笑話。有一考生在回答“項羽拿破崙論”時寫道“夫項羽,拔山蓋世之雄,豈有破輪而不能拿哉?”看來這位考生並不認識西方的拿破崙是何許人也,自以為這是在説項羽的力氣很大,能夠拿起破輪子。類似這樣的考題有何用呢?專門在誤導考生。科舉考試有議論題和基礎題兩類。基礎題則是詩詞歌賦,而議論就是針對當前國家面臨的問題談些解決辦法或是心得體會。詩詞歌賦固然重要,但背誦畢竟無法檢測出一個人思維的能力。但背誦卻是最公平的考題,對錯只有一種判斷準則。議論固然內容豐富,給考生們的發揮空間極大,可若是考生與考官的思維正直對立,也許一篇好文,也會流失。如此説來,只有進行徹底否定才是正確的法則。

科考早已過去很多年,我們如今的考試也依稀能看見當年科考的影子。歷史總是有驚人的重複,存在於歷史中的每個細節也是如此。應試教育存在弊端,卻是唯一較為公平的手段。無論考生,考官還是每個社會人,都能夠制定各自的評價準則。可現實中究竟採取哪一種作為時代的標杆,還需要進行長遠的檢驗。站在應試之外來看科考或是大學聯考,它都是必須經歷的過程。如果沒有考試的存在,將會失去更多人才。這是一種選拔的形式,可又不得不承認,我們都曾為了這個形式而存活。沒有人不渴望通過這樣一個哪怕不夠公平的方式獲得成功,既然它能引發廣大學子的熱情和為之奮鬥的信念,至少證明還有存在的價值。至於弊端,凡事都不會一帆風順,我們唯有且行且改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q26m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