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看見》讀後感

★《看見》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看見》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看見》讀後感

《看見》讀後感1

這幾天讀柴靜的《看見》,其中一章“山西,山西”説到山西煤礦開採帶來的種種鉅變。

柴靜家就在山西,那是汾河邊上一做清朝古宅。家鄉有清澈的河水,水邊蘆葦叢從,明黃的水鳳仙、累累紅珠子的火棘,還有藍的發紫的小蝴蝶穿梭其中,屋檐下是燕雀在嬉戲,歡笑美好得不真實——確實,對現在山西的孩子來説,你很難叫他對着焦黃色的天,焦黑的滿是煤渣的地,充斥着焦油味兒能見度不到十米的空氣,一塊一塊稠黑泥結成的板狀的“河水”,來想象當年的鳥語花香。

環保提倡了一遍又一遍,領導班子換了一任又一任……有用嗎?工廠照舊悠然地吞雲吐霧——你管的了嗎?生靈的悲?Q在鋪天蓋地的GDp和金錢的誘惑前顯得多麼渺小。做生意的挖十年礦,賺得金玉滿缽,凱旋而歸。但留下來的人呢?這些祖祖輩輩守着這塊地的人呢?他們能怎麼辦?——幾乎無人不患鼻炎、支氣管炎,滿耳的咳嗽聲:一個個氟中毒的孩子咧着滿口的黃牙;肺癌、肝癌、胃癌……你真的忍心嗎?

——“你不怕住這兒的後果?”

——“習慣了就行,人的進化能力很強的。”

——“你的孩子將來怎麼辦?”

——“管不了那麼多。”

《慶餘年》中寫道:不能怪這些百姓,他們已經習慣了,習慣了知道自己能知道的,放棄自己無法知道的,享受自己能享受的,憤怒與被允許憤怒的。村中煤礦的事村長一人做主,村委主任競選,選票當分紅,一户能領兩千五百塊,大家夥兒都眉開眼笑。維權?環保?吃飽了撐着吧你!只有個老人,家住煤礦正上方,已經沒有水用了。他對着記者哭叫着幾乎瘋癲,村裏人看着都笑了。愛看熱鬧的國人只有在大難臨頭時才開始驚慌失措。

破壞輕而易舉,而重建需要漫長的努力卻不一定能復原。這才幾年,對,才幾年,原先繽紛的大地像得了色盲症,色彩在退去。老頭兒看了柴靜一眼,搖頭道:“你們這代不行了……”再也看不到汾河水了。地下都被挖空了,指不定哪天一腳踩下地獄。一輛輛運煤車駛過,誰顧得上不遠處雲岡石窟中大佛微笑的臉上沾滿厚厚的烏黑的煤灰?塑佛的砂巖逐漸腐蝕剝落,昔日的蛙聲蹤跡全無,塌落在塵埃中的青磚上依稀可見當年繁複美麗的磚雕——“十萬年前,古人類在這裏生存,汾河兩岸是連綿不斷的山崗”“四千五百年前,晉南興起的陶寺文化,是先秦史籍中出現的最早的‘中國’,是華夏的根基”。而今,高度文明的我們,卻要親手將她毀掉——整片土地都被黑霧籠罩着,寸草不生。黑風在城市上空呼嘯着,那是文明發出的沉重歎息。

家鄉是遊子的根。那裏有童年的痕跡,有祖祖輩輩生活的烙印。她是記憶的依附,心靈的歸宿——鄉愁是融入血脈的深情。但是,當面對一個面目全非的故鄉,當記憶中的一景一物都不復存在時,這份深情又該何去何從?而一個城市,如果沒有記憶,我們今天引以為傲的文明與繁榮會有任何意義嗎?

《看見》讀後感2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柴靜《看見》

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讀完了柴靜的《看見》,心裏的滋味很複雜。我曾以為這不過是一部讓我看看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閲讀這本書時,每一次停頓,我都在思考着自身。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在手機應用one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純美的的開頭,讓我以為這只是一篇追憶童年的散文。卻原來那隻不過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讓人憤慨痛心的大事----環境污染。而柴靜在觸目驚心的數據和現狀描寫中穿插的童年往事,為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從而拉近了讀者與環境污染這件事的距離。環境污染,並不只是書面上的文字,口頭上的口號,而是生生吞噬了我們的童年和美夢的近在咫尺的野獸。接着看到柴靜的博客《新書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視頻深深吸引了我。我想,這段視頻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樣,就是一個記者,在用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追尋着一個新聞一個事件的時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點情感。

看完書,再回過頭來看那段視頻,我才真正懂得視頻中的一些話語。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很多她這十年來在央視工作、採訪的新聞和事件片段,但是她在寫這些片段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地重複,更不是在展示過去的榮耀和輝煌,恰相反,她一直在訴説着過去的錯誤和迷失。換言之,她在寫的,是自己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這不是柴靜對自己生活工作的記錄,而更像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在閲讀中的我,在《看見》這本書中一直在尋找着自己的影子。並不是我的經歷與柴靜有何相似之處,但是我想,每一個個體,在成長的道路中,不管經歷過什麼或者沒有經歷過什麼,總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職場的青澀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亂和惶惑甚至想要放棄自己的“出溜”,壓力下的或軟弱或尖鋭,這些感受我們都曾有過。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過了這麼多路以後,把自己包裹地越來越深,最終只留下了一個勉強適應社會標準的模糊的影子,糊塗地過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靜,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來越走進自己的內心,從而也能夠走進更多人的內心。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裏一直在重複着兩個字獨立。獨立地思考,意味着不從眾不偏頗。擺脱任何別人的影響,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而更難的,是擺脱“自我”的影響。像“金剛經”裏所説的,“念起即覺,覺即不隨”。察覺自己的每一個念頭,看住他而不是跟隨他。在“自我”的影響下,依然保持獨立的思考,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不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不能讓自己毀滅在自己的意識,謝謝柴靜的《看見》,讓我自己看見。

《看見》讀後感3

看到這本書是在幾年前,當時放在書店暢銷書書架上,所以也沒太在意。今年過年時去圖書館,在等朋友的時間裏無聊就下載了個超星圖書館APP。然後,在偶爾玩兒手機的時候莫名其妙的下載了。一看,就放不下來了。讀了大概四五章,讓我下定決心購買實體書。因為她的思想足夠我學習,而且可以讓我很實在的學習。對於柴靜,其實我是很陌生的。只知道她是央視的記者,是山西人,其他的一無所知。早些年在微博上看過她寫得關於山西污染的長微博,覺得很深刻且畫面感很強,記者的功底嘛。但根本沒去深究過她,練一期她的節目都沒看過。卻通過此書,讓我想去看看她的工作結果

言歸正傳,説書。本書通過幾個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或是説曾經一段時間裏對她書中描述的事件都聽説過的事兒進行深入的探索,無情感加工痕跡卻又有理性思考的東西進行介紹,教會了我好多好多。我們都聽説過,有些甚至有視頻的東西就一定是真相嗎?未必。這本書絕對能當記者媒體同行的職業道德教科書,因為她足夠客觀公正不加引導(是説媒體站在道德立場上的引導),相比較許多不靠譜就亂髮文文的媒體記者央視的實力與職業尊嚴感讓我肅然起敬。因為他們有這個實力,可以做到不為了迎合大眾的需要而供應新聞信息,就想協和醫院敢於收治各種疑難雜症患者一樣。這是她們的運氣。如果説讀書的主要作用是增長見識和體悟智慧,那麼此書就已經讓我大開眼界了。《看見》的世界裏有着我熟悉卻從未思考過本質的場景,有着我聽都沒聽説過的生活環境,有着我想都不敢想的工作強度。很立體的一本書,真實的展現我們正在經歷的社會,雖然不都全面,但正如柴靜自己所説“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恰好與這些人相遇”誰又敢説自己所經歷的東西就是世界的全部呢?

因為開始看書是電子書,沒有記下讀書筆記。所以現在有些遺憾,如果當時把我跟隨她的思想走過的路都描繪出來其收穫不會比《菊與刀》少多少的。讀書,也是講究緣分的。有讀書的緣分,沒有分享的緣分。就在我剛在網上下了單購買書之後沒幾天,柴靜自費拍攝的霧霾紀錄片就成了微博熱門話題。如果是之前我很有可能只是晃一眼就過去了,但是現在,我真得想看。理解了她的用意,她的想法,不會誇她不會罵她,那只是她想做的事兒。既然是人家自己的事兒,又何須別人去品評。還有,書裏面對工作狀態的描述。可能我沒在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生活過就無法體會,超級快的節奏好大的工作強度。重點是她們都是很自然而然的,絕無任何刻意標榜自己的痕跡,就像我出門買個日用品一般平常。瞬間就讓我想到了考研英語老師徐綻説太原一樣“太原這個城市呀,哪兒都好。就是生活節奏太慢”當時的想法是“這還慢?”現在知道了,許多形容詞都是對比出來的。不對比,永遠都不知道形容詞的程度。有點兒不知所云了,主要是忘了我看書時的東西。第二次看的時候好好寫寫。這次就先這哇

再説一句,我一直都覺得央視才是真正的高品質電台。

《看見》讀後感4

大概是年初的時候,我在優酷上閒逛,無意中點到了一個演講視頻,《看見》的新書發佈會。那是第一次知道柴靜。

現在回想起當時,幾乎是一開始就被柴靜吸引。她的演講像是用安靜的聲音從你耳邊娓娓道來。她安安靜靜的説,你安安靜靜的聽,嬉笑怒罵,一切那麼清晰自然。聽完之後就發現徹底的認可了一個人。

後來看到穹頂之下,當時引起很大熱議的一部紀錄片。全篇看完只剩下對她的讚美。她的演講還是那麼清晰有力,情緒表達還是那麼自然。看起來她演講的一個停頓,一個情感表達都是那麼舒服,好像本來就應該在這裏發生。我甚至特意看了三遍。可是除了讚美之外,心裏始終有種隱隱約約約的彆扭感。隨着自己經歷的增加那種影影約約的彆扭感就愈加清晰。

前陣子剛剛讀完了《看見》這本書。封面是柴靜採訪的一張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長者笑着圍坐在一起,一個小孩子撐着凳子在大家面前玩耍。柴靜似乎在和小孩打招呼。從看到這本書的章節名開始我就知道了一個事情,我喜歡這本書。柴靜用她慣有的語言來講訴她在央視工作十年看見的一些給她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和事。她的文藝和理性都表達的恰到好處。柴靜是有這樣能力的人。這大概也是一直喜歡柴靜的地方。我喜歡陽春白雪,我本質確是下里巴人。

但是我讀完我就知道一直以來隱隱約約的那種感覺是什麼了。就像書中史努比所説的:過分得體。

這本書仍然是柴靜似的風格。她用她的語言將她的故事向我們娓娓道來。每個章節都寫的好,有的能讓你感動,有的能讓你傷心,有的能讓你憤怒,有的能讓你開心。就像柴靜希望的那樣,她希望每個故事能引起你的共鳴,希望你看這本書的時候能夠參與進來,而不是做為一個旁觀者。但是,拋開單章的內容,從整本書的結構上看顯得太精緻得體了,太過精心安排了。就像是一塊石頭,你把所有粗劣的東西全都去掉後彷彿每一個存在的地方都要有它應有的價值。

小時候我一直比較羨慕別人考試的時候能拿高分。我想如果把這本書拿來評分的話,我也會給很高的分。但是這種高分並不是我想要的。就像你搭了一個很漂亮的遊樂園,但我也許只喜歡山川河流。就像一個過分精心裝飾的花園總是容易讓人對它的外表更加感興趣,而容易忽略它散發的花香。我喜歡花香即將散發之前的那點遺憾,而不是外在表現出來的那點完美。

我喜歡這本書。也許是從第一眼開始甚至就帶點崇拜的喜歡柴靜的時候,也許是在書裏那些文藝又理性的文字引起我共鳴的時候。但我總想找出一些不喜歡的東西。一本書最有生命力的地方應該是內容,而不是修飾。因為內容自有千鈞之力。

《看見》讀後感5

《看見》是知名記者和主持人柴靜講述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十年變遷的備忘錄。

十年前她被選擇成為國家電視台新聞主播,卻因毫無經驗而遭遇挫敗,非典時期成為現場記者後,現實生活犬牙交錯的切膚之感,讓她一點一滴脱離外在與自我的束縛,對生活與人性有了更為寬廣與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間,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奧運……在每個重大事件現場,幾乎都能發現柴靜的身影,而如華南虎照、徵地等剛性的調查報道她也多有製作。在書中,她記錄下淹沒在宏大敍事中的動人細節,為時代留下私人的註腳。一如既往,柴靜看見並記錄下新聞中給她留下強烈生命印象的個人,每個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沒有人可以只是一個旁觀者,他人經受的,我必經受。書中記錄下的人與事,是他們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初識柴靜,是在雜誌封面上,面容清秀,人淡如菊。後來看她的節目,沒想到她瘦瘦的身體裏卻藴藏着強大的力量。她話不多,但做的節目總是能直擊人的靈魂的最深處。後來就有幸讀到了她寫的《看見》這本書。

《看見》這本書記錄了柴靜的成長足跡,讓我們見證了初為記者的她曾有的茫然和徘徊,讓我們體會到她經歷失敗時的低落和成功時的雀躍,也讓我們目睹了一名記者褪去青澀,逐漸豐盈,走向成熟的歷程。

柴靜的表達總是很理性,包括她的用詞,包括她的語速,但這種字裏行間的平實卻讓人感受到她剋制的感性和柔情。非典的採訪讓柴靜躍入大家的視線,很多人記住她的勇敢和作為,我總感覺柴靜此舉不管是出於她對職業的責任感還是對歷史的認真態度,都是源於她內心最質樸的力量驅使,這應該才是柴靜打動我們的最主要原因。而奧運會瞬間這期節目,柴靜的視角並沒有停留在金牌的獲取者,她拍攝的`瞬間讓我們看到了奧運的另一面,也讓我們體會到了奧運更強烈的人文衝擊:訓練的路途要穿過“槍林彈雨”的伊拉克短跑選手達娜、比賽前因為左膝傷痛只能單腳站立的台北跆拳道選手蘇麗文、一手舉金牌、一手握亡妻照片的德國舉重選手施泰納,她或他們也許是奧運會邊緣化的案例,或者説是殊例,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精神沒有背離,反而是更突顯了奧運精神,這些有血有肉的奧運故事,不僅是吸引我,更是打動我,打動我更深刻地工作和生活,努力將生命的精彩演繹至極致。

包括柴靜,之所以優秀不是因為她們完美,而是因為她們一直在調整,努力朝好的方向調整,之所以優秀,是因為她們懂生活,愛工作,把感性和真性情同時賦予工作中,把突破和激情也賦予了生活。真的很好,柴靜讓記者看到未來,看到可以努力的方向,也讓我們不是記者的人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看見》讀後感6

“一個90歲老人,為懷念已故妻子,畫了18本畫冊,從她童年的模樣畫起,畫她少女時初見面的樣子,婚禮之上新娘的面容,直到她白髮蒼蒼與貓為伴。他説:‘死亡是一件沒有辦法的事,但是畫下它時,心中所愛的人就可以存在。’”

這是CCTV1“看見”欄目一期名為《但願人長久》的節目中主持人的開場白,節目講述了年近九十的老人饒、、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期,將自己和愛人的故事畫成了整整十八本畫冊,回憶着,懷念着,悲傷着,幸福着,他一直未曾離開她。節目給了我很深的觸動,在此,我不在內容上細細地闡述故事是如何打動人的,僅從電視節目分析的角度,大致上談談自己的看法。

從節目內容上看,本期節目的選材便體現了這幾點,選取平常人中的的不平常事,引領羣眾從老人對亡妻真摯的愛中走進他們的故事,平和細膩地去感受愛情,思考人生,完全符合節目的要求。

從節目結構上看,採用倒序的手法,先描述老人的概況,然後跟隨老人的回憶進入他們年輕時代的歲月,時而講述,時而展示老照片和相關影響,並穿插着主持人對老人的採訪,是整個節目能夠生動而温情,完整且結構嚴謹,時刻吸引着觀眾的注意力。

從節目主持人表現上看,主持人柴靜一如既往保持着她知性而冷靜的特點,既冷靜又保持關切,既言語犀利又善於傾聽。平和樸實地與老人進行交流,並在節目過程中不時地加以總結評述性話語,引人思考,卻最終又能拉回觀眾的思緒,深入淺出,同時給人以視覺和心靈上的觸動。

從節目製作上看,做工細緻,大大提高了節目質量。比如在攝像和照明處理方面,節目一開始,鏡頭打在老人的額頭和白髮上,昏黃的燈下,黑色的陰影,悠揚的口琴聲,這樣的一組鏡頭把老人的執著與深情展現地淋漓盡致,流露出脈脈的温情,深深地觸動人的心靈。又如在音效方面,在回憶老人與妻子年輕時從相識相戀到步入婚姻殿堂,再到後來長達20多年的分居生活時,非常合適地加入了電影《魂斷藍橋》的主題音樂,既使節目更加生動,增加了可觀性,又能引發人的聯想,加深印象。

從後期編輯上看,節目中使用了包括圖片、影像等在內的大量素材以及對老人家屬的採訪資料,多角度、全面地展現了老人的故事,增添了節目的真實性、趣味性。

《看見》欄目觀察變化中的時代生活,用影像記錄事件中的人,刻畫這個飛速轉型的時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與渴望。“人人都知道什麼是石頭,《看見》的任務是讓人們看見它,感覺到它。”這就決定了《看見》把他的受眾定位在了普通大眾,因此話題的選擇和深度的把握就要從普通大眾的層次去定位,既要符合大眾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又要適當地加以分析,用深度來顯示內涵,保證了節目的品味。《但願人長久》這期節目就成功地體現了這幾點,因而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

《看見》讀後感7

剛剛翻上兩頁,就被這本書深深吸引住了,平實無華的敍述,觸動人心的故事,讓我忍不住一頁又一頁地翻看,一遍又一遍地思考。

感覺這是一本能觸動心絃的書,讀完,心裏卻有一種説不清的滋味,和同樣看過的爸爸討論方知,那是因為真實。爸爸説,很久沒有看這麼沉重的書了,我又何嘗不是,原以為這只是一本記錄作者十年以來採訪的書,或是一本記錄十年裏的榮譽自傳,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這本書裏寫下的,是自己對生命,對現實世界中種種現象的理解。讀它時,共鳴一直存在,讓我猶如身在其中,體會事件的本質,感悟人生的真諦,內心有太多無法言表的情感,不斷地肆意翻滾着、流淌着。

這本書給我兩方面的震撼,其中一點就是對事物的思考,認知與理解的能力。我們真的知道自己是誰,在哪,又為何而做了些什麼嗎?當我們看一部電影,一部電視時,腦中是否會第一時間想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很多被我們視而不見的細節才是我們最應該知道到的。你或許不會關心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新聞,你或許不會在意遙遠他鄉的違法徵地或污染,你或許會對不收零錢的行為做出讓步,你或許會對不開一張五塊錢的發票忍氣吞聲。

但是明天,如果被拖欠的人是你,如果被徵地的是你辛苦勞作的父母。你還會淡定嗎?如果明天,不給開的發票從五塊到五十再到五百五千甚至更多,你還能“淡定”嗎?現在的人們,為了自己少惹一點麻煩,抱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漠視一切。回顧歷史,中國不就是因為有太多這樣的人民而有了屈辱的歷史。今天,我們高喊着以史為鑑的口號,卻忘記了那辛丑的條約的簽訂,這何嘗不令人感到沉重。生活在條條框框,被權威“統治”漸漸麻木的人們,這又何嘗不令人感到沉重。讀後感·我們需要的發聲人,不是某一個,某幾個,而是全部,是浩浩蕩蕩的龍的傳人們。

除了這樣無聲的“歇斯底里”,還有另一方面的震撼,那就是見到了作者筆下那讓人心動的團隊。千里迢迢,不畏艱辛,去尋找它們熱血中的真理。“幾十平米,低着頭都知道對方要幹什麼的温暖是難以言表的”這段描述,着實觸動了我的內心。這樣一羣知己知彼的夥伴,這樣一羣志同道合的摯友,實在令人生羨,令人感動,以至於令我一度有了當記者的想法。那些年,她們拼過,累過,戰鬥過,現在作者想來,也一定滿懷幸福吧。

書名為《看見》,柴靜將她所看見的,別人看不見的,讓我們看見。告訴我們不要盲從,要理性,要理解。她説,不管怎麼樣,我們終將像水溶於水一樣,但她不一樣,她是這茫茫大江中,最真實,最清澈的一涓。

《看見》讀後感8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欺騙。以前,我總以為,欺騙,就是為了達到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地去騙別人。但是,當我讀了阿真的《我看見了大海》這篇文章以後,我就不這麼認為了。欺騙,除了我們平常見到的那種讓人憤慨的惡意欺騙,還有一種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的善意的欺騙。

《我看見了大海》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名叫河子的女孩子,由於她身體畸形、相貌醜陋,所以,在她八歲以前從未出過家門。

上天給了她一個畸形的身體,醜陋的相貌,但又賜予她一個值得她感激與驕傲的繼父。

就在她八歲那年,她的親身父親離她而去,她的繼父如天使般降臨到她的身邊。在繼父的幫助下,她勇敢地走出那八年來從未走出過的院子,開始邁出了她人生旅途中的第一步。

但是隻是走出那狹小的院子是遠遠不夠的,她還得學會生活。對於一個天生畸形的人來説,要學會獨自生活,那是多麼困難啊!於是,她繼父開始用大海的故事來吸引河子,因為他是海員,對大海當然是十分的瞭解。繼父用為看海作準備來鼓勵河子不斷的進步,終於用了七年的時間讓河子學會了買菜、做家務等獨自生活的能力。七年了,河子整整努力了七年,可當河子知道,這只是一個騙局時,她是多麼的傷心。

但是隻是走出那狹小的院子是遠遠不夠的,她還得學會生活。對於一個天生畸形的人來説,要學會獨自生活,那是多麼困難啊!於是,她繼父開始用大海的故事來吸引河子,因為他是海員,對大海當然是十分的瞭解。繼父用為看海作準備來鼓勵河子不斷的進步,終於用了七年的時間讓河子學會了買菜、獨自進商店買東西、做家務等獨自生活的能力。七年了,河子整整努力了七年,一切都是為看海,可當河子知道,這只是一個騙局時,她是多麼的傷心。

其實繼父早就知道他不能帶河子去看海,因為他得了很嚴重的過敏性哮喘病,不能接近海洋。他之所這麼做,是因為他想讓河子學會獨立生活呀!可惜的是,當時的河子並沒明白繼父的良苦用心。

直到繼父去世以後,她一個親人都沒有了,雖然她是一畸形身體的女孩,但是她仍然能夠獨自在鬧市中穿梭,熟練地做着家務,並通過照看孩子的勞動獲得報酬,養活自己。此時,她才忽然明白了繼父七年以來的良苦用心了。所以她無數次地站在繼父的遺像前説:“伯伯,我真的看見了大海,真的,我看見了……”

通過這場感人的騙局,讓我明白了:有時候“欺騙”別人也是一種愛,因為愛,所以才會用善意的謊言來欺騙她們;謊言也不全都是惡意的,有時也會有善的一面。對於善意的謊言或欺騙,是我們每一個都渴望得到的。

《看見》讀後感9

有時候,一份清淡,能歷久彌香;一生平凡,可迴歸本真。

所謂詩酒趁年華,也只有青春鼎盛之時才敢於揮霍光陰,一醉求歡。十年以後,再去回首,只覺紅塵如夢,我們只不過在夢裏做了一場春朝秋夕的沉迷。厭倦了凡塵五顏六色,獨愛歲月清歡,只希望可以有個妥當的歸宿,安排落拓的自己。

而汪曾祺只願作一個素淡才子,沒有想過要風雲不盡,只想在屬於自己的空間沉醉,浪漫自由地生活。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開始羨慕那些寂寞的人,開始戀上一種單純簡潔的生活。或許是看多了繁華世態,內心更加堅決地想要一份安靜與純粹。於是每個人都在嘗試改變自己,努力減去繁複,視單薄為完美。但有一天我們都會迴歸平凡,因為那是生命的本真。

王維詩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的一生不過是日出至黃昏的距離,月上柳梢,茶涼言盡,一切都可以落幕。汪曾祺不肯做悲情男子,不願對過往低頭,所以他喜歡懷舊,卻不會沉迷。

汪曾祺描繪祖父祖母時,給人浮躁中的寧靜,平凡簡約的生活讓他感悟很深。在這喧鬧的凡塵,我們都需要有合適自己的地方安放靈魂。也許是一座安靜宅院,也許是一本無字經書,也許是一條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就都是驛站,將來啟程,也不再細數流年,過往的千災萬難到如今都成了回憶,成為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人生聚散無常,起落不定,但是走過去了,一切便已從容。汪曾祺似乎早已深悟,無論是悲傷還是喜樂,翻閲過的光陰都不可能重來。他亦明白,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真正的煙火,琴棋書畫詩酒花能怡情養性。

《看見平凡》中寫出牡丹花雖然嬌豔欲滴,但花期甚短,凋落時,恍若流星在天邊劃過,留下乾枯的瓣。直到有一天,風塵滿面,誰還可以在時光的明鏡裏收拾起凋落的容顏?無論你如何掩藏,想要挽留青春的純真,歲月還是會無情地在你臉上留下年輪的印記與風霜。人的力量多麼微不足道,抵不過一寸光陰的削減。過盡流年,也可以讓自己更加深邃成熟,內心卻總是面臨巨大的洪荒,一刻都不能消停。

汪曾祺寫他的二伯父二伯母在宅院待了一生,青春與生命從這裏慢慢消失。許多人以為守着一座老宅,栽花種草,平凡生養,從紅顏到白髮,就算是安寧。揹着行囊浪跡萍蹤,人間擺渡就是放逐天涯,蒼茫遺世。真正平凡是懂得隨遇而安,每個人都在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至於太過曲折,不至於時刻彷徨在轉彎的路口。世事難遂人願,你想要行雲流水過此一生,卻總是風波四起。

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世事山河都會變遷,我們無需不辭辛勞地去追尋什麼。活在當下,做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去每一個和自己有緣的城市,珍惜每一個與自己擦肩的路人,縱算平凡,雖有苦楚,但無怨悔。

縱然都是人生的過客,就該攜一顆從容淡泊,甘於平凡的心,走過山重水複的流年,笑看風塵起落的人間。

如美花眷,平凡過往,都成為汪曾祺永久的懷念。

《看見》讀後感10

對於《看見傳承》這本書,我帶着好奇翻開,懷着敬意合上。

《看見傳承》收錄了錢氏、汪氏、查氏、陸氏、諸葛氏、應氏、鄭氏、袁氏、朱氏、何氏這十大江南望族的家訓。光看家族姓氏或許會產生出一種恍惚的陌生感,然而當看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些耳熟能詳的古訓時,則讓我頓時倍感親切,而之後,便是恍然大悟。看似與普通人毫無瓜葛的望族家訓,其實早已在孩提時便深入人心。更具有意義的是,《看見傳承》特地把家訓與家族發展歷史、家族名人相聯繫。家訓解讀的背後讓讀者意識到,家訓所言不僅關乎“小家”的經營,更涉及到“大家”的命運。

身為江南人,我參觀過錢王祠,聽聞過蘭溪諸葛村,驚歎過海寧查氏,感慨過陸游一生,然從未像現在這般深刻而細膩地瞭解一個個江南望族、一段段家族往事。這份深刻源於家訓的呈現,這份細膩來自家訓的解讀。

家訓背後,是長輩歷經無數成功失敗後的心路歷程,是後人為維繫家族而耗盡心血的濃縮精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下家族的屹立不倒。家訓,一篇簡簡單單通俗易懂的文言文,翻開的卻是歷史的扉頁。家訓,是克己,也是指引;是教誨,也是文化;是當下,更是傳承。

尋常百姓家幾無家訓,但家家户户都有家教。家訓的意義從來不只是光讀、光識記如此膚淺,而是在銘記的基礎上滲透入家教的點滴中,恪守身為人的品性品德,培養素質與才華。

在這本書裏,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誡子書》中諸葛亮傳承的靜。對於我這個三國迷,在諸葛亮對陣司馬懿的時候,雙方對峙體現蜀方的靜與魏方的忍,讓人大呼過癮。這樣的對峙才是大師級的陣仗,就是與此,很好的體現出了諸葛亮靜的本性。但之後,書中也提到了,在諸葛村能夠做到無偷無盜,而且還能經過戰爭依舊保持如此完整,這完完整整的體現出了家訓的嚴謹和古人高超的智慧。但我想,這樣寧靜的村莊現在已作為一個景區開放,是否打擾了諸葛家那傳承了千百年的寧靜呢?

讀完《看見傳承》,會讓我有這樣一種反思:自己的家教如何?按照讀本上的家訓所言,自己又做到了多少?如果他日為人父母,又該如何養育下一代?無論是聖人還是凡人,都離不開“規矩”二字,那麼如何立規、如何行為?

但我又有另外一種感慨:如果以這樣的要求要求自己,自己還能夠在如此嚴苛的家訓下很好的有自己的空間來執行家訓並發展自己的特長麼?能夠像這些偉人一樣同時顧及小家和大家的利益麼?能夠與家人朋友融洽相處而不觸犯家訓麼?由於沒有歷史感的家訓束縛,這些問題就要在我頭上打一個問號了。

讀家訓,瞭解的是名人之家,思考的是自身舉止言行,考量的是未來子孫的教育與栽培。我們只要讀有所感,學有所成即可。

標籤: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w79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