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致良知讀後感優秀

致良知讀後感優秀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致良知讀後感優秀,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致良知讀後感優秀

作者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面繼承宋代大儒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系。作者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時萎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曾國藩曾評價説:作者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浮世之中,總有許多人為追求物質享受、社會地位和顯赫名聲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憊不堪。他們怨天尤人、欲逃離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內心,不明白萬事以修心為先的道理。

忙碌是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的一種生活狀態。不幸的是,與身體的操勞相伴隨而來的,還有內心的忙亂急躁、焦慮不堪。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給內心留一份悠閒,而使其深受煩惱與擔憂所累,便更難在為人處世之時做到遊刃有餘、瀟灑自在。

心胸狹隘的人,只會將自己侷限在狹小的空間裏,鬱鬱寡歡;而心胸寬廣的人,他的世界會比別人更加開闊。

聖人做學問追求一種大道至簡的境界,值得我們學習。人活一生也應如此。為什麼人們會不厭其煩、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風光,實際上令人身心疲憊的負擔呢?皆因內心少了一份簡單,少了一種簡單的人生態度。與其困在財富、地位與成就的壁壘中迷惘,不如嘗試以一顆簡單的心,追求一種簡單的生活。

在作者看來,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誠、真摯、真君子。世上只有兩樣事,一件為真,一件為假。求真必然務實,求假自然務虛,虛實之間,體現的不僅是對人的態度,更是對自己的認識。糊弄別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難。

心的本體就是最本真,不矯揉造作,不過分修飾,不畫地為牢,不損人利己。人應永遠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光明磊落,坦誠純粹,永遠長新。什麼是初心?不自私,存大愛。

繞圈子,躲躲閃閃,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實話實説,只要態度誠懇、謙卑恭敬,無論如何人家都不會對你怎麼樣的。此外,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假如我們沒有誠意,就會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自古以來,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堅則事必難成。這是因為,一個人的理想,體現着這個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決定了他日後的高度。所以,人不應隅居於自己的狹小天地之中,而應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裝上天下蒼生,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去看待世間。

很多人雖然都心有所想,卻很少有人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而作者告訴我們,只要時刻保持這種想要的念頭,久而久之就能凝聚積累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逐漸解決所有阻撓因素,使我想轉變成我能,使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成為結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w99p0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