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範文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範文

《愛和自由》是一本充滿愛的書,它在教我們如何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的愛和自由讀書筆記範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範文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範文一

《愛和自由》是孫瑞雪的一本關於“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它飽含着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她曾經説過“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兒童的智力來自於感覺,他們的感覺經驗成人無法代替:個性跟創造力之間是畫等號的,創意不能教”打罵中長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觀現實,苦難使他失去把握事務本質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難的童年經歷作鬥爭,都在尋找自尊和證明自己????本書將蒙氏思想中的一些關鍵要素,如精神胚胎,孩子的工作,感覺練習,敏感期,智力的形成等作了通俗化的介紹,並用相應的事例做了説明,雖然有些事例似是而非,但增強了可讀性。

“ 當給兒童自由時。。。。”,這句話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書的立意。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捨的對象。作者要求成人儘可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儘可能充分的自由。但無論加上什麼樣的修飾詞,這種施予和授予的關係沒有變,孩子是被動的,是從屬地位的。這意味着,成人有權力決定給什麼樣的愛,給什麼樣的自由。給什麼,怎樣給,取決於成人認為怎樣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這種施捨的“愛和自由”是功利主義的,並且會因社會的壓力而不斷修正、變化,最終就是妥協和放棄。

讀完這本書,我們可能會記住一些叮囑,會改善你的一些行為,給孩子“愛和自由”。但如果內心深處,可能還是把這些作為望子成龍的手段,而不是從本質上放棄功利的想法,充分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生命,有權利做自己的決定,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併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那麼這些改良能堅持多久呢?當升學的壓力和誘惑擺在你面前,能給孩子多少真正的選擇自由呢?

如今,我已經是一位國小教師,對於孩子的“愛和自由”更需要理解和相關的知識。有時候我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會忍不住經常問自己,我該怎麼讓幼兒能更加好的學習,更加做到在遊戲中學習。我們班的孩子很調皮,有時候會讓我忍不住發火,但是我愛他們,愛的那樣深切,愛的那樣無奈,更讓我不知道該如何人來面對他們。在那個時候,我就會用一些規矩來壓制他們,雖然我也知

道這樣對孩子的學習、生活並不是很好,但是在愛和自由中,我不知道該如何抉擇,那時候的我更甚至認為愛和自由不能存在。但是孫瑞雪卻不這麼認為,她説“因為愛而願意順從,因為有意志而能夠順從。她説無人打擾的兒童是作為一個精神自由的人存在的,他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感知到這個環境需要遵守什麼樣的規則,他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姿態。而那些對環境無法感知的兒童是因為他受到的壓制太大了,當壓制大到足以使他的痛苦時,他不但不能把握這個環境,而且他一旦發現這個環境中沒有人約束他,他就開始破壞,發泄自己。

自由狀態中的兒童,因為收到了尊重,因為他所有的舉止和動作都是依賴於自己的斷定,那不守紀的現象就變成偶然的現象了。

但是在我們的國家中,家長還是比較注重孩子的知識和道德,這樣我們必然走到了一條歧路上。

原來愛和自由真的可以並存,而且非常重要。愛和自由可以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的更有趣,學的更加自信,學的更加開心。作為教師,讓孩子學的開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他在痛苦中學習還不如不學。現在起,我該試着讓孩子在自由中學會自我學習,在我的愛中幸福的過完每一天。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範文二

《愛和自由》終於讀完了,《愛和自由》讀書筆記。整本書下來,從一開始的無比崇拜到慢慢有質疑再到最後勉強看完,竟然會在一本書的閲讀過程中有如此變化,是我沒料到的。

孫瑞雪的蒙氏幼兒園的確造福了很多中國孩子。但也可能的確是因為這個民族的孩子成長得太艱辛了,她才如此強調,甚至誇大愛和自由的'重要性。蒙氏的原作我還沒有時間看,但已經聽説,愛和自由並不是蒙奶奶所強調的內容。我想,孫瑞雪這也是在因地制宜吧。她説蒙奶奶的理論不必為不同的文化而改造,是彷彿馬克思主義般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她仍然不自覺地做了改造。

不過在我看來,這都不算什麼,只要真正給孩子們帶來福利,真正讓中國的家長們停止因為兒時成長的創傷和壓抑帶來的新一輪“折磨”,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感謝這樣一個人,讀書筆記大全《《愛和自由》讀書筆記》。

一開始讀的時候,我認真的用熒光筆畫出來很多句子。當時帶給我挺震撼的效果,因為是第一次接觸到。我並不是説,她説得跟我平時所想到不一樣,我就一定要跟在後麪點頭稱是。我自然而然滋生出來的崇拜之情,是源自我做母親的敏感和直覺。我的直覺立刻告訴我,原來是這樣啊,的確是這樣的。一路讀下來,她給我的不是一個理論,一個新理論那麼簡單。我得到的不是“魚”,而是“漁”。也就是説,她説到的問題我不見得遇到,但我遇到新問題,我一定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不知所措遊移不定左右搖擺。我明明白白的知道了,這個世界上沒有速成的解決方案,可以直接從別人的類似案例中拿來就用。做母親,是不可能偷懶的,我是説精神上。遇到具體問題,媽媽必須靠自己結合實際來解決。

只是這樣一本書,一本或許“誤讀”了蒙氏理論的書,如果每一位中國的家長都能認真讀一讀,他們心裏的很多迷惑都將解開,他們的孩子都或許能多少受益。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範文三

看了孫瑞雪的著作《愛與自由》,什麼是愛?什麼是自由?相信我們成年人很清楚,可是又有多少家長認真的想過,考慮過愛的含義,愛的表達方式,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自由,家長們一直在給孩子策劃未來,大到前途,小到吃穿,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開始為他設計他的人生,他要走的路.以為那就是對孩子表達愛的最好方式。其實對於孩子來説,我們所理解認為的愛,那不是愛,是殘酷,是毀滅。我們束縛了孩子的心、行動、自由,還有可能親手毀滅了孩子的幸福。

雖然我還沒有做媽媽,可是每每聽到同事説雙休日都沒休息,要送女兒上輔導班、補習班、興趣班,不光孩子累,自己也累的夠嗆。我不禁會想以後我也會加入到這個行列中去嗎?我也會讓我的孩子去上那麼多的“班”嗎?沒有快樂的童年?沒有休息天?可是同事又會説:“人家的孩子會優雅的彈着鋼琴,會一口流利的英文,會跳着優美的舞蹈??你願意自己的孩子落後與人家嗎?你想讓孩子在老師眼裏是個一般般的“差生”嗎?現在的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我們已經飽嘗了競爭之苦。誰還願意讓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轍呢?”可是這樣做孩子真的喜歡嗎?真的開心嗎?真的願意嗎?

現代教育背景下的兒童,往往失去了本身屬於他們的時間與自由,大人們對於孩子的一些“專制”與“越權”,使得孩子不得不“被逼”着去做自己不喜歡甚至討厭做的事情,只是為了達到家長的虛榮心。家長認為,孩子就是孩子,必須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才能達到自己理想中的效果。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這樣做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序和心理,蒙台梭利認為:孩子6歲前,其成長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信息環境,讓孩子接收積極信號。在6歲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並不會因為這些自由而變得毫無組織與紀律,相反,自由到極致,他就變得自律與順從。孩子在一個充分自由與愛的環境裏,認知的是真理,而不是畏懼強權,迷失真正的自我。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幸福。

作為教師的我,往往也會“剝奪”孩子們的“自由”,對孩子有太多過分的“呵護”,例如看到孩子自己吃飯吃的慢又到處都是;穿衣服慢慢吞吞??我就

會“一手包辦”,這些好意的“呵護”往往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甚至有的家長怕孩子在做事情時弄髒或遇到危險,也為了自身的方便,甚至不準孩子自己動手吃飯、穿衣,迅速地“幫助”孩子完成任務,而同時口中永遠在喋喋不休“不行”二字,這樣的行為無意間剝奪了孩子成長的經驗,而孩子最終要麼變得不知天高地厚,自己瞎闖,不懂得保護自己,要麼變得懶惰和膽小,喪失了自身獨立的人格。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的愛孩子,理解孩子,給孩子自由呢?

首先,我覺得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一定要改變自己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現在家庭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家長們總在思考應該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忽略了一點,自己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孩子,孩子就是一面折射自己的鏡子,你在孩子面前是什麼樣子,孩子將毫無保留的將你的樣子在同伴或他人面前折射出來。老師亦是如此,在幼兒面前的一舉一動也會全部在家長面前折射出來。幼兒很愛模仿,家長、老師正是他們願意模仿的對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和老師不僅僅要重視孩子的學習教育,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讓自己的言

行影響孩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裏健康成長的孩子。

其次,給幼兒犯錯的自由空間,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東西,有的家長見情況便會不問青紅皂白的批評孩子,一味的職責他,會讓他覺得自己要小心翼翼的做事,要提起心來做事,而且不能犯錯,一旦犯錯就會遭到家人的批評。這樣,孩子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膽中,他失去了犯錯的自由。孩子難免會犯錯,即使是大人,誰能保證自己不犯錯呢?作為家長和教師,我們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面對自己的錯誤,告訴他,應該怎樣解決自己犯下的錯,在今後怎樣避免再發生類似的錯誤,這樣,孩子的內心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孩子不再自卑,也有了自由!

最後,我覺得真正的愛,應該是無私的,包容的,源源不斷的,而愛的發展軌道就是這個孩子必須擁有了自由,這個自由是心靈、行動、空間和時間的自由。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孩子雖然小,但他也是以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的,我們應該尊重他,給他自由的權利,讓孩子真正的成為自己的主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shu/173q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