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論語別裁》讀書筆記6篇

《論語別裁》讀書筆記6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別裁》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論語別裁》讀書筆記6篇

《論語別裁》讀書筆記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每看到這話,就回想起幼時,在課堂上跟着老師一絲不苟認真地讀孔聖人經典的情景。我是謹慎而聽話的,大部分同學也如是,於是老師翻譯,我們記錄,課堂一片祥和。考試時解釋“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讀了南懷瑾老師的《論語別裁》開篇的“學而”前幾頁,才發現這三句耳熟能詳,曾經不以為然的“子曰”,其實我從前壓根就沒有理解過其真正含義。“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做學問,要隨時隨地有思想,隨時隨地有見習,隨時隨地有體驗,隨時隨地能夠反省,就是學問。開始做反省時並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進步,便會有會心的興趣,就會“不亦説乎”而高興了。做學問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瞭解,但是孔子説只要有學問,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説“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寂寞淒涼的時候,有一個知己來了,那是非常高興的事情。而這個“有朋自遠方來”的“遠”字,是形容知己之難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説做學問的人,乃至一輩子沒有人瞭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還説過,“無友不如己者”。初聞此言是在中學,當時就詫異,只交比自己強的朋友,如果人人如此,那世間沒有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豈不很勢利?其實是我誤會了。夫子的意思是,對朋友要“敬”,在自己眼中,他們都比自己做得好。亦如民國時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師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這是多麼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們輕率地誤解了——甚至加以嘲諷。

《論語》,我國傳統文學的經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無上的榮耀,雖然被董仲舒篡改到朱熹註解統一思想……到當今的大師、教授、專家……拿它説事,人們大都不知其真實面目了。明朝以後,朱家皇帝下令以四書考選功名,而且必須採用朱熹的註解。因此六七百年來,所有四書五經,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換句話説,明代以後的人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

從建國到現在,六十年過去了。近年來,“國學熱”漸漸興起,曾經拋下的經典,今朝又重拾起。人們開始重新解讀祖先的遺產,聖哲的智慧,國學大家們逐漸走入了我們的視線。我尊重每一位內心純良的學者大師,沒有他們對歷史的悉心研究,哪裏來的社會進步?但是我們沒有必要亦步亦趨追隨高人的腳步。今天是這個聲音,我們頂禮膜拜,明天有人出來反對,我們又趨之若鶩,唯其馬首是瞻。從眾心理,是社會心理的普遍現象之一。所謂從眾,是個體在羣體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或違背自己的意見,使自己的言語、行為保持與羣體一致的現象。從眾、迷信權威是給自己內心的禁錮。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眾所周知,《論語》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記錄。作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離我們約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真實的孔子不

復存在,唯有思想流傳百世。而對他思想的理解,我們也只能揣測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內心的判斷。

現實中絕大部分人都是東倒西歪的蘆葦,可即使是蘆葦,我們也要做有思想的蘆葦。 讀了南懷瑾老師的研究心得,我頓時覺出了中國傳統文學的滋味,體驗瞭解讀傳統經典的別樣樂趣,同時也豁然開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禁錮它,思維在碰撞中才能產生火。

《論語別裁》讀書筆記2

“天下”和“World”是兩個全然不同的概念:“天下”是古中國的觀念,它不是以誰為中心的視角,而是包融一體;“World”是西方的哲學,是有大小有邊際的,它強調不同的立場,有明確的劃分。就像“World View”一詞,不同人有分別的有立場的觀念(View)。無論政治、經濟、文化,中國——1840,中國人開始從“天下”走向“World”(世界),開始走向西方。

1919, “先進的”中國人紛紛敞開胸懷迎接新思想,摒棄、批判甚至打倒舊思想,歷經重重磨難,中國人終於探尋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國。六十多年過去了,近年來,“國學熱”漸漸興起,曾經拋下的經典,今朝又重拾起。人們開始重新解讀祖先的遺產,聖哲的智慧,國學大師們逐漸走入了我們的視線。南懷瑾老師的著作往往不緊不慢,娓娓道來,旁徵博引,融會通達,又多新奇解、智慧語,見地高妙,不同凡響。

我不斷地反思——不僅反思文化,而且反思自己。畢竟,空談世道人心今不如古,抑或文化零亂蕪雜失其本心都毫無意義;文化通過人來體現、藉由人來傳承、依靠人來發展。“發揚光大中國傳統文化”的標語我們已經見怪不怪,那麼行動呢?該怎麼做呢?五千年的古籍卷帙浩繁,“書到

今生讀已遲”;琴棋書畫,門類眾多,經史子集,卷帙浩繁;真應了莊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更何況,從小受的教育並沒有讓我們這代的很多人有足夠深厚的積累。

感慨生不逢時終歸於事無補,無論生在何世,都應有正確的方向,並在這個方向上努力為之。做到什麼程度往往並不全憑人力,客觀條件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由此也更加説明,有意義的是正確的方向和行動,並以此提高自身的修為、智慧和境界。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諸”是兼詞,“之於”的意思。也正如講座時老師所説的那樣,真正重要的,是隻可內求而不可外逐的。很多時候,我們會突然發現,道理是貫通的、是不二的,很多文字、語言、經歷所昭示的,其實是一樣的——就像上面的那些想法,不還是一回事麼?難怪孔子會説,“吾道一以貫之”。這樣的例子要説起來不知有多少。讀《論語別裁》,總讓我有這樣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滿心歡喜,信受奉行。

正如古人講做學問,是“知、信、行”;南懷瑾老師的書讓我真正觸摸到了古中國的思想與智慧。西方人沿着“World”的概念外拓出龐大的體系,中國人向“天下”裏探出無盡的內涵。兩個角度,兩種道路,本無所謂對錯高下;固執地打倒“孔家店”,或一昧地抑己揚他,都沒有道理。

只有深入瞭解,才有發言權。不過,對於中國的古典文

化,往往愈是瞭解,愈發覺它魅力無窮,哪裏還有大動干戈的必要。何況,對於中國的古典文化,比如四書五經,我們覺得它過時,加以嘲諷甚至批判的內容,有時真的是我們自己的誤解。比如,孔夫子説過,“無友不如己者”。我初聞此言是在國小,當時就想,只交比自己強的`朋友,那世間沒有誰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豈不很“迂”?其實是我誤會了。夫子的意思是,對朋友要“敬”,在自己眼中,他們都比自己做得好。亦如印光大師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這是多麼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輕率地誤解了——甚至加以嘲諷。對此我覺得非常慚愧,也愈加覺得前路漫漫了。更加難得的是,南老師的《論語別裁》絕不僅是就書論書、泥於章句。《別裁》中常涉及《老子》、《莊子》、《禮記》、《大學》、《周易》等書的內容,南師的引用讓我得以管窺古籍的魅力,蠡測中國智慧的寬廣與深厚。

任何的發展、創造都需要有它的根基;一個好的根基能讓我們走的更遠、更堅定。中國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意味悠遠,倘以此為根基,抱定宗旨,一門深入,豈不善哉!

《論語別裁》讀書筆記3

記得我閨女還在4歲多的時候,在她媽媽的不斷灌輸下就已經將《論語》整篇背過了。但是小傢伙顯然是不滿足機械式的記憶,總是拿出一些《論語》中的語句問這問那,一探究竟。當然了,最開始的就是問學而第一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回想起當時給她的解釋,不外乎就是:做學問要時常的温習,難道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有遙遠的朋友來家裏做客,這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嗎?別人不瞭解你的想法,你也不去和別人生氣,這不就是一個君子的行為嗎?

現在再看,真是大錯特錯了。

看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裏的“學而有何樂”,發覺原來學而時習之是這樣的意思,他並不是説做學問要時常的温習,做文字工作和形式上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實習”,要去實踐,要付諸於行動,這才是最難的事情。

確實是這樣啊,把學過的知識拿出來天天看,天天背,其實是沒有多大用處的,真正能夠將所學的知識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用到指導平時待人接物和一言一行,這才是最難得的事情。就好比大家都能説幾句《弟子規》裏面的話,就例如第一句話“首孝悌、次謹信”,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夠真真正正做得到呢?看似樸素簡單的道理,往往身體力行,從一而終則是難之又難。等女兒再大一點,我會推薦給她看一些權威的《論語》解讀,例如南懷瑾老先生的書,可能會有很大幫助。畢竟,從孩子純淨的心靈中去慢慢滲入這些文化,也許能夠在行為上取得一些好的影響。

至於談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恐怕世上少有君子了。記得另一門課程的老師曾給我們講過一個笑話,説他一個美國的同學回國來上海找他們,總是讓老師請客,自己總是各種理由和事情不買單,於是老師很是不爽,乃至還想出一個招數來令不願買單的人掏錢。笑話聽完也很覺有意思,都是食人間煙火的凡人,老師尚且如此,況學生呼,畢竟我們離聖人的距離還是很遙遠的。但是,有朋自遠方隔三差五的來,亦或是來了就不走,試問還樂得起來否?呵呵,也是玩笑。

《論語別裁》讀書筆記4

讀了南懷謹的《論語別裁》讓我想到的是瑞典漢內斯.阿爾文的名言:“如果人類要在21實際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論語是我們華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結晶。對社會,對人,對社會和人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作詳細而又精煉的透視。《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是經典,為我們明白地講述了:《論語》講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個人。南懷瑾老先生把《論語》用自己的理解意譯了一遍,將孔子為人處世的態度展示出來,教我們懂得一些道理。

在我以前的概念中,“讀書就是學問”,有學問的人都是那些有文化的人,也都是那些學識淵博的學者。我從《論語別裁》書中讀到,並找到了答案,前面所説的是錯誤的。至於那些學識淵博的人,應該説,只能是他們“見聞廣博”;至於那些文章寫的好是這個人的文學好,不能説他有學問。至於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做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對,絕對的好,這就是學問。

從《學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處世的態度,“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入則孝”,我明白了,這個學生在家裏是個孝子,“出則弟”就是在外面,對朋友,對社會,對一般人就能夠友愛,擴而充之愛國家,愛天下記得有人説過:要看一個人是否能與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裏是否是一個孝子。這就是“入則孝”,若在家裏,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則孝”,何況在外,怎能做到“出則弟”?與別人交朋友呢?在學校同樣如此,同事之間也要做到“出則弟”,學校是一個大家庭,老師之間要講友愛,講團結,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教書育人。

“謹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謹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謹慎處世而信,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應了別人的事要做到,老師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為人師表。同時又“泛愛眾”,一個人有了偉大的胸襟,能夠愛人,在學校裏,彼此之間的友愛,對學生的愛,擴而充之,就能愛天下人就如愛自己一樣。假如一個人對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親仁”,就能再親近那些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就能與他人和睦相處,也就能做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了。也就是説,學會了做人,做好了人,還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學文”,熱愛文學的就做文學家,熱愛科學的就做科學家,熱愛藝術的就做藝術家等等,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志向所在,興趣愛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讀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進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當時那個年代對富貴、對金錢的認識。

孔子告訴了我們應該追求富有,這是非常符合我們現實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貧窮,社會怎麼發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掙到錢,幹什麼活都行,但是我們應該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線。該掙的錢我們理直氣壯地掙,心裏塌實,當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幹累活。現實中,確實有這種現象,可以不費力氣,得到一筆錢,可以讓我們變得富有,生活上一個層次,在這個時候,一定認識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線。記得看過一個節目《人與社會》,一個農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如果賣了的話,那麼家裏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這幾個青銅器可以賣上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最終他把青銅器上交了國家。孔子話和這個小故事中我覺得對富有的認識必須保持一份清醒的,説起來容易,真地做起來很難的。這需要我們每個人有一定的修養。隨着對教育事業越來越看重,教師的工資也是不斷增長,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正確、清醒地面對自己的職業和金錢的關係,為社會和國家培養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類的。如果你想結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麼因,收什麼果。這也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吧。確切地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文明。一個人真正成為文明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為這是很高很難做到的要求,所以我們目前的社會總是在反覆提倡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這個度,雖然孩子們小,但也要將心比心的為他們想想。當你要求孩子們做某件事時,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嗎?然後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範。正所謂“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到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到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到一個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論語別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獅子搏物”,“獅子是百獸之王,獅子何以會是百獸之王?因為他對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認真,當獅子要吃人的時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絕不放鬆,當獅子抓一隻小老鼠的時候,也是用全部力量,這種獅子的精神,就是無小大,無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為容易,如果以為容易往往出毛病,這就是説怎樣可以做到泰而不驕。”這就是獅子,對任何事都是認真對待。俗話説“態度決定一切。”其實,任何事業成功的人大都是從小事做起的,為什麼會成功,因為他們從來不把小事當作小事看。所以對於毛躁的我來講,我要做“獅子”,任何事都當大事來做,竭盡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會成功的。

南先生最後説“萬事都從做人開始,一個人生,無論做什麼事業——做官、經商、做學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業的升沉成敗,各有變化不同。但無論如何,總要做人。”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職業要求我們要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有時,在我們的工作中要把計劃落實下去,有時需要做一些説服工作,但是,我們發現,沒有哪一位哲學家會叫賣自己的觀點,因為這不是説服不説服的問題,哲學的深層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們要學習傳統文化,學一些哲學,這也是提高我們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對《論語別裁》一部分淺薄的看法,雖然未能全部領會,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這都是一種境界,我想這也應該是《論語》的價值和意義吧。

《論語別裁》讀書筆記5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十月,在《論語別裁》上篇中黯然逝去。接觸到南懷瑾大師的作品純屬意外。中旬一個週末,在三樂文創書店無故亂翻書。偶然翻看到一本由南師後代記錄其家族三代人生經歷的傳記《人生路漫漫——南懷瑾家族三代的人生浮沉》。可惜後半部沒有看完,前半部着實吸人。南師從幼便熟讀經史,家族讀書學習氛圍濃厚。很多基礎知識都是在少年時期完成,真的'感慨其父親的遠見卓識。正合了老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看過一半此書後,便對南先生頗感興趣。

遂買了此書《論語別裁》,以作閒暇讀書之用。花了大半月時間,粗略看完上篇。僅以此公眾號作為讀書筆記的記錄載體,與諸君共勉。

先小小作此介紹,後續會陸續更新相關心得。以論語《學而》篇中曾子的話作為本文的結尾。也與本公眾號最初創立的初衷相呼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別裁》讀書筆記6

《論語別裁》一書是由南懷瑾先生的講課記錄整理所得,南先生作為一代國學大師,他對論語的理解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雖有別於正宗儒者,但《論語》年代久遠且內涵豐富,誰又能斷言自己的理解就一定正確呢。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條理清晰,道理明白,十分易於消化。且南先生有紮實的國學功底,幾十年間又孜孜不倦,博聞強記,從不憚學科門檻,追究學問務必求真求知,更本着做學問的精神,盡心思索,並不從善如流。因而讀南先生的書竟使我有些慶幸之前不曾在這些學問上下過功夫,因而未曾被各類謬誤迷惑太深。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每看到這話,就回想起幼時,在課堂上跟着老師一絲不苟認真地讀孔聖人經典的情景。我是謹慎而聽話的,大部分同學也如是,於是老師翻譯,我們記錄,課堂一片祥和。考試時解釋“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讀了南懷瑾老師的《論語別裁》開篇的“學而”前幾頁,才發現這三句耳熟能詳,曾經不以為然的“子曰”,其實我從前壓根就沒有理解過其真正含義。“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做學問,要隨時隨地有思想,隨時隨地有見習,隨時隨地有體驗,隨時隨地能夠反省,就是學問。開始做反省時並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進步,便會有會心的興趣,就會“不亦説乎”而高興了。做學問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瞭解,但是孔子説只要有學問,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説“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寂寞淒涼的時候,有一個知己來了,那是非常高興的事情。而這個“有朋自遠方來”的“遠”字,是形容知己之難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説做學問的人,乃至一輩子沒有人瞭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這句話記錄的是孔子教育門人做學問的道理,同時也是孔子對當時社會弊病的指點。孔子教育學生做學問的目的是希望弟子們能學會領導一個有一千輛馬車的地區,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要做到做事盡心盡力,對百姓實行適當的經濟政策,同時也要學會在合適的時機用合適的人。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所謂做學問,是要從人生的經驗當中去體會的,並不是死讀書。一個人文章寫得好壞,知識淵博與否與他是否有學問無關,做學問的道理是要在做人做事的積累當中慢慢感悟的。這才應該是教育的終極目標,教會人們如何做人,如何處事。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而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南先生對這句話的理解與宋代儒家學者有着較大的出入。關鍵的分歧點在對“色”字的認識上,宋儒們認為“色”即女色,“賢賢易色”就是指看到有道德的人馬上就拋棄女色。這在南先生看來是對孔子的誤解,孔子在《禮記》中説“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聖人對“飲食”和“男女”大欲是持認可態度的,因此這裏的“色”絕不是指“女色”這麼簡單,而是指態度、形色,因此“賢賢易色”的意思應該是:我們看到一個人學問好,修養好,本事很大,看到他肅然起敬,態度自然也隨之而轉變。

《論語》是我國傳統文學的經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無上的榮耀。從建國到現在,六十年過去了,近年來,“國學熱”漸漸興起,曾經拋下的經典,今朝又重拾起。人們開始重新解讀祖先的遺產,聖哲的智慧,國學大家們逐漸走入了我們的視線。我尊重每一位內心純良的學者大師,但是我們沒有必要亦步亦趨追隨高人的腳步。今天是這個聲音,我們頂禮膜拜,明天有人出來反對,我們又趨之若鶩,唯其馬首是瞻。正如我們前面所説的那樣,真正的學問需要我們自己去體會、去認識。作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離我們約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真實的孔子不復存在,唯有思想流傳百世。而對他思想的理解,我們也只能揣測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內心的判斷。

現實中絕大部分人都是東倒西歪的蘆葦,可即使是蘆葦,我們也要做有思想的蘆葦。

讀了南懷瑾老師的研究心得,我頓時覺出了中國傳統文學的滋味,體驗瞭解讀傳統經典的別樣樂趣,同時也豁然開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禁錮它,思維在碰撞中才能產生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shu/9re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