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論語別裁》讀後感

《論語別裁》讀後感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別裁》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別裁》讀後感

  《論語別裁》讀後感1

子曰:“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人與人之間的瞭解並不那麼容易,也許我們瞭解的只是工作、生活中的某一個側面,相互之間很難達到一個全面、通透的交融,難免別人不瞭解或者不理解自己的做法。在引航工作中更是如此,不同國籍的船長,有着不同種族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航海經歷,甚至他上個航次經歷了什麼,上個港口的引水對他及他的船舶產生了什麼,我們也不大瞭解,船長對我們亦是如此。所以他們有可能對我們引航員自己覺得對的、通常的做法表示質疑。我們要學會包容、學會理解、學會換位思考。如果因為船長的不理解、質疑而強烈反彈甚至“不愠”,那還是君子麼?

子曰:“觀過而知仁”。學問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這個修養不只是在書本上念,隨時隨地的生活都是我們的書本,都是我們的教育。所以孔子説“觀過而知仁”,我們看見別人犯了錯誤,自己便要深思、反省,不要再犯這個錯誤。當我們在安全會上或者生活的閒聊中,聽別人講起、分析他遇到的尷尬情況、險情甚至事故時,我們更要深刻的反思、總結,在吸取他人經驗教訓的同時,時刻提醒自己,謹慎操作,不可魯莽,不可大意,不要在同樣的情況下犯相同的錯誤,真正的做到“觀過而知仁”。

“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作為長期無法在父母身邊盡孝的孩子,我們該如何去孝順父母?打錢給父母是一種方式,但我想這絕不是僅有的一種方式,也許父母更想聽聽你的聲音,見見你的樣子,可憐天下父母心!有空的時候可以多給父母打打電話、視頻一下,多多溝通,拉拉家常,讓父母心安。避免給父母“色難”,避免無意識的給父母難看的臉色。很多時候,人們往往是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了別人,而將自己最壞的一面留給了最關心自己的家人,真的不應該。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畢竟是聖人,我們常人無法做到,但是否可以返過來講:“不逾矩而從心所欲”。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按照規章、規範去做,如果修養到了一定程度,做到在規章、規範內“從心所欲”。例如寧波港區航道有順水時16節的限速規定,我們大可以在規範的限制內、安全的前提下,走14節或者15節而“從心所欲”。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有規範,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不必執着於、抱怨於規範帶來的不適感,而是要着眼於提高自己的內心修養、養成積極、優良的心理狀態,真正做到“不逾矩而從心所欲”。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平時應該多向高級別的師傅們學習,向船長學習,向同級別的同學學習,也可向低級別的徒弟學習,每個人都有其閃光點,專長的項目,只有調整好心態,虛心好學,“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引航技術才會不斷地進步,才會更加安全的引航。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讀書人要有胸懷,特別是從事航海職業的讀書人更要有海一樣的胸懷。讀書人不可以不弘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氣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剛毅,有決斷,要看得準、拿得穩,對事情處理有見解。作為引航員,是每天站在十幾層樓高的駕駛台,面對着廣袤的大海,要處理各種繁雜的海上交通局面、保障重大財產安全的男人,更要有着廣闊的胸襟和大的格局。仁以為己任,任重而道遠。

  《論語別裁》讀後感2

“得半部《論語》者,得天下”。這句話我也忘了是從哪裏聽到的。以前,我粗略地看完一本唐宋後註譯的《論語》,覺得這句話太過誇張。不過,自我看了《論語別裁》後,我對《論語》有了新的理解。我推翻了自己的認識,有了新的見解。

我看《論語別裁》的初衷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能力。不過,當我接觸了《論語別裁》後我對“做學問”,“作人”有了新的認識。

不過,由於我每天只有一小時,所以現在我並未完全看完《論語別裁》上冊,更別説整部《論語別裁》了。我只是閲讀了《學而篇》,粗略地翻閲了《為政篇》和《公治長》。

我下面所有的感受,只是對《學而篇》的讀後感。

首先,讀了《論語別裁》給了我新的認識。現在讀《論語別裁》,不像以前那麼枯燥乏味,那麼難懂,而是有種與南懷瑾先生面對面交談一樣。原來讀《論語》這類四書五經的書也能這樣有趣。同樣,我也推翻了以前所認為的古人讀書都得“寒窗苦讀”的見地。

然後,是我對“三家店”的認識。南懷瑾老先生生動形象地比喻,讓我明白了原來“五四運動”時,那些自稱“知識分子”的人竟這樣理解孔子的話。

還有就是南懷瑾寫這本書是用心在寫。他把自己原本的認識與現在的理解,毫無保留地都説出來了。

這是我在讀“學而有何樂”時理解的。首先,南老先生是通過字面來解釋。説“悦”應改為“苦”。朋友來家是“包袱”,雖然很真實,但我當時就認為這些認識彷彿是一些自以為是的不想讀書的學生在鑽“牛角尖”。

不過,當我接着看下去,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男老先生把這一切都分開做了解釋,而且真正懂是看了“誰來懂得你”這一小節。南老先生在這一篇中對孔子的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並將所有自己的解釋都總結在了一起。尤其是這篇中引用明代陳眉公的話,真是恰到好處。不但説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還告訴了讀者,做人做學問成功的途徑。

還有,我覺得寫得很妙的是南懷瑾説,現在的人讀《論語》不能依靠朱熹的註解。

剛開始,我認為這只是南懷瑾的片面之解,不過在詢問父親後,才明白這是告訴讀者,看《論語》要自己反覆品讀原文,而不是單單看註釋。至於不懂,接着看下去,下文自然有解釋。這也是南懷瑾不支持將《論語》分類的原因吧,因為原文都是連貫在一起的。

還有就是“沒有朋友的上帝”中説到的“過錯一經發現後,就要勇於改過,才是真學問,真道德。”這句話很對,大概“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也是這個意思吧!

總之,《論語別裁》是本好書,它有助於你理解《論語》和孔子的為人之道。我現在還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後再和大家一起來研究吧!

下文自然有解釋。這也是南懷瑾不支持將《論語》分類的原因吧,因為原文都是連貫在一起的.。還有就是“沒有朋友的上帝”中説到的“過錯一經發現後,就要勇於改過,才是真學問,真道德。”這句話很對,大概“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也是這個意思吧!總之,《論語別裁》是本好書,它有助於你理解《論語》和孔子的為人之道。我現在還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後再和大家一起來研究吧!

  《論語別裁》讀後感3

《論語》的初印象來自於祖父。夏日的傍晚,剛吃過晚飯,日頭還未下山,這位舊時的國文老先生就會拿着一把戒尺,聽一個梳着童花頭的小姑娘背:“子曰......”只要錯了一個字,那戒尺就會高高地揚起來......因此孔老夫子着實沒有給我任何的好印象,只留下日復一日的子曰,粗長的戒尺,和日頭下拉長了的祖父的影子。南懷瑾老先生的年紀也夠做我的祖父了,然而他卻告訴我“論語”要“別裁”。開篇所論的“學而第一”就刷新了我的認知。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首先。何謂“學”?哎。就是學習嘛,學知識嘛。可南老先生卻急忙擺手:不,不,這這不對。

此處的學是學問。而學問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如書中所言“這個修養不只是在書本上念,隨時隨地的生活都是我們的書本,都是我們的教育。”啊。所以才有“觀過知仁”——我們看到別人犯了錯,要反省自己,我不要犯錯。讀到此處,我不禁呼:“對了,因此才要時習之啊!生活無處不在啊!真真錯怪孔夫子也!”反觀如今我們所提倡學生不可高分低能,要着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教給學生以處世之哲學,不正也是如此麼?無怪乎漢內斯.阿爾文説:“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其次,關乎朋友。讀過歷史,孔子的一生,是孤獨的一生。其門下弟子三千,不乏在各國任軍政要職的人才,振臂一呼,即敢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是他卻堅持周遊各國講學,以一己之力,試圖結束亂世,創造心中的那個大同天下。然而閉門羹,冷遇,是那個信奉武力的時代唯一能給予他的。春秋亂世,如有人能懂他,哪怕只有一人,對這個不屈服於現世執着於內心的花甲老人也是莫大的快樂呀!因此南先生説此處的“遠”是形容知己難得。可,到底有多遠呢?一直到了五百年之後。董仲舒興儒學,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歎,這樣的知己,這樣的無上榮光,來得卻這樣得遲。我着實很想穿過時光,對着那個駕牛車的老人家襝衽矩坐,道一句:“先生,遠道而來。弟子,洗耳恭聽。”

可即使那樣孤獨,無人知曉,也要做到“不愠”。也就是孔子這句話提到的第三個觀點。南懷瑾先生説這個“愠”主要是指怨天尤人。任何人碰到艱難困苦,遭遇到了打擊,就要怪別人對不起自己,不幫自己的忙,如何如何。嚴重的連對天都怨。我遇到過這樣的人,在考試失敗時,怪同學不肯資料共享,怪父母沒有更好的門路,怪試卷出的太偏,甚至怪那天的天氣不佳......可是,誰有這個義務呢?為什麼一定要幫?説到底無非是自己實力不夠罷了。如果遇事能先檢討自己,不藴藏怨天尤人的念頭方可稱之為君子。大道至簡,行之不易。

南懷瑾先生的這部《論語別裁》幫助我們跨過2500多年的時光,走進那位被幾度誤解的思想巨匠。其書內容浩瀚,我所學尚淺,只得取一點來談。無論為人或是為師讀來着實受益。而我,也想借着這篇文章替那個因為不願意背書而調皮搗蛋的小姑娘説一聲:“對不起,阿公。我,很想念你。”《論語》我讀懂一二。祖父的苦心,我亦讀懂了一二。

  《論語別裁》讀後感4

自從清朝末年,資本主義列強用炮火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人開始從“天下”走向“世界”。“天下”和“世界”是兩個全然不同的概念:“天下”是古中國的觀念,它不是以誰為中心的視角,而是包融一體;“世界”是西方的哲學,是有大小有邊際的,它強調不同的立場,有明確的劃分。就像“世界觀”一詞,不同人有分別的有立場的觀念。無論政治、經濟、文化,中國開始走向西方。

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爆發,作為新文化運動的繼承和發展,西方文化在中國蔓延,“先進的”中國人紛紛敞開胸懷迎接新思想,摒棄、批判甚至打倒舊思想。思想領域的變革與社會的發展密不可分,歷經重重磨難,中國人終於探尋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國。

從建國到現在,六十年過去了。近年來,“國學熱”漸漸興起,曾經拋下的經典,今朝又重拾起。人們開始重新解讀祖先的遺產,聖哲的智慧,一批國學大師逐漸走入了我們的視線。南懷瑾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

20世紀的後半葉,南懷瑾老師去了台灣。隨着局勢的變動,南老師的著作得以在大陸出版,並且近幾年廣為流傳,備受推崇。我也有幸在老師的推薦下,細品南老先生的《論語別裁》。南師的著作往往不緊不慢,娓娓道來,旁徵博引,融會通達,又多新奇解、智慧語,我曾號稱“只讀作者已過世至少三十年的書”,這回,也不得不破例了。

讀南懷瑾老師的書,我不斷地反思——不是反思文化,而是反思自己。畢竟,空談世道人心今不如古,抑或文化零亂蕪雜失其本心都毫無意義;文化通過人來體現、藉由人來傳承、依靠人來發展。“發揚光大中國傳統文化”的標語我們已經見怪不怪,那麼行動呢?該怎麼做呢?五千年的古籍卷帙浩繁,“書到今生讀已遲”;琴棋、書畫、禮樂,民俗、神話、宗教,門類繁多;真應了莊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更何況,從小受的教育並沒有讓我們這代的很多人有足夠深厚的積累。南懷瑾老師説,他的積累都是十三歲以前背的;他在台灣發起“兒童讀經”活動,廣受好評。當然,不必感慨生不逢時,無論生在何世,都應有正確的方向,並在這個方向上努力為之。做到什麼程度往往並不全憑人力,客觀條件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論語別裁》給我的啟示是很難言明的,正如古人講做學問,是“知、信、行”;從文化的角度講,在杏壇詩社聽的講座“中國藝術簡史”讓我發現了中國,而南懷瑾老師的書讓我真正觸摸到了古中國的思想與智慧。我曾着迷於西方哲學體系的龐大和嚴謹,但思與辯總將我領向一個又一個糾纏着的世界;理論的創立與推翻,見證着人們探索的腳步。西方人是一步一步地探索,中國人的方式卻不一樣,他一跳就飛上了雲端!西方人沿着“世界”的概念外拓出龐大的體系,中國人向“天下”裏探出無盡的內涵。兩個角度,兩種道路,本無所謂對錯高下;固執地打倒“孔家店”,或一昧地抑己揚他,都沒有道理。

南懷瑾老師曾講過一個故事,台灣一些大學生要搞“中國文學的再革命”。南老師講,“文學革命,我沒有資格講,你們也沒有資格講。為什麼呢?如果古文、四六體、作詩、填詞,都能露一手,然後發現這種文學有毛病,這才有資格談革命。你們現在連‘命’都還沒有,還‘革’個什麼呢?你們還有文學革命的資格麼?”南老師的一番話平息了台灣大專院校裏的這場小風波。

只有深入瞭解,才有發言權。不過,對於中國的古典文化,往往愈是瞭解,愈發覺它魅力無窮,倒也不必大動干戈啦。中國人做事向來不講究橫衝直撞,講求中庸之道,求變亦可漸變,免得過猶不及。

  《論語別裁》讀後感5

《論語別裁》是南懷瑾先生最暢銷的幾本書之一。書名為“別裁”,是因為所有講解“都自別裁於正宗儒者經學之外,只是個人所見”。先生如此解釋。他把原典放到一個個人文掌故中進行發酵發散,個性十足。先生形容自己是“擺脱二千餘年的章句訓詁範圍,重新確定章句訓詁的內義”。經史合參,以《論語》和《春秋》為藍本,勾勒出春秋戰國時期政治社會的概貌,從中體會國學精神。

有句話叫做“大道為簡”,國學其實是人類對大自然最簡單質樸的認知和總結。學習國學可以慢慢從這些最質樸的認知中找到生活工作中難以解決的各種思想問題。從而對世界觀和價值觀獲得開明和啟示。看先生的書,你會發現,世界越來越寬廣。因為他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這一本書裏的內容。那種境界,那種氛圍,那種對中華文化的解讀,為我們更加容易瞭解塵封多年的歷史大門增加一把鑰匙。先生以自己淵博的學識和經歷,給我們這些後輩娓娓道來孔子門學的可貴。孔子不愧為萬世師表,幾千年前的所講所語,歷經歲月的剝蝕,也能照亮後來人的心路。社會問題自古有之,但要心存理想,這也是先賢的偉大之處。並且先生寫書一項的風格如此,向我們説明為人處事的原則,以及道德的可貴之處,且不是那種誇誇其談,只歌功頌德,很貼切、很實際,讓我們由心底自發的認可。

作為一個普通的80後,我自認是沒有信仰的人,社會的複雜讓人無所適從,自小接受的教育與社會的巨大反差導致的自己內心無比的空虛,而回歸傳統的經典,讓我深感自己所學淺陋,必須放下浮燥的心態,拿出“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細細品讀,潛心求學,不僅提高文化涵養,還有讓自己放鬆在古人的世界裏,在這樣一個鬆靜自然的氣場下,身心得到了休整,思考得到了釋放,從而達到更高層次的人生狀態,才能進入中國傳統文化那迷人又高深的境界。

  《論語別裁》讀後感6

這次看《論語別裁》,南懷瑾先生講了一番有關孝道的話,對此我深有感觸。

父母對我們的愛,就像是空氣,摸不到卻時刻圍繞着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這個專屬名字中,必定包含了父母對我們無盡的深愛和期盼。今天偶然間在成語書上翻到“懷瑾握瑜”這個詞,在好奇心的督促下,我汲取了這個詞的含義。“懷瑾握瑜”形容人具有純潔高尚的品德。由此可見,南懷瑾先生的父母對先生的期盼。現代人的名字中有“健”的數不勝數,父母都希望我們健健康康一輩子;“一鳴”在人名中也屢次出現,一聽便知道,父母希望我們“一鳴驚人”,成就不凡。

不只是從名字,從生活中的語言、行為等等中,我們隨處可見父母對我們的愛和期盼。可是面對這些,我們應該用什麼做以回報?我想,遵守孝道應該是最好的方式。

如何做好孝道?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有子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也?”孝悌,是人的根本。一個人有沒有學問,就看這個人是否有學問。可見,孝道如此重要。

説道孝道,我更想到了二十四孝圖中“郭巨埋兒”的故事。他為了養母親,想要把兒子埋了,説實話,我覺得這種“孝順”太為過了,不如做到父母開心,父母順心,父母無憂,父母健康,這不是更好嗎?

百善孝為先,雖然我們年紀還小,但我們也應該學着感知父母心,感受父母情,並且盡力用微小的力量去報答父母的恩情。

  《論語別裁》讀後感7

隨着國學熱潮的洶湧而至,我也通過閲讀提升自己的國學積澱和文化素養,讓自己更充實起來。閲讀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一書,我從中讀出了先生的謙虛和虛懷若谷,把學問做透的執着態度。特別是讀完先生對《卷二?里仁第四》的解讀,如在《里仁第四》、《月是故鄉明》、《兼收幷蓄見仁心》等篇章對“仁”的闡釋和講解,讓我更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仁”的認識,更堅定了“仁在心,學做人”的信念。

南懷瑾先生認為“里仁”是人如何處在仁的境界,要求我們重視個人修養,強化精神提煉,追求“仁”的境界。這就引導我們以“里仁為美”,讓修養、學問、做人達到智慧之境,達到真善美的境界。這就啟迪我們從以下三大方面要求自己:

樹“仁”之人生觀,做到知行合一。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只有以發自內心的善意去對待他人,以博愛之心“泛愛眾,而親仁”,能夠深刻認識到“仁德”是人之本、人之性,以仁愛作為真正的做人之道,逐漸超越血緣基礎之上的親親之愛,以無限的温暖照亮他人,逐漸讓“仁愛”作為一種品性和能力,並在現實生活中加以落實,讓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能展現出“仁”的風範,併成為一種行為的自覺。

堅信心中有愛,以仁愛之心愛人。在日常生活中,堅信“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想別人所想,以一顆仁慈之心學會關愛,做到在家愛父母、愛兄弟姐妹,在外愛朋友、愛他人,逐漸構建愛的和—諧氛圍。做到以寬以待人的胸襟勇於承擔,摒棄自私自利之念內修文德。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以仁愛之心平等對待他人,以和睦相處促進團結協作,那麼怎麼會成不了真正的正人君子和仁人君子呢?

聆聽聖人啟迪,提升綜合素養。通過學習閲讀,從先賢聖人那裏學習做人之道,以“恭、寬、信、敏、惠”要求自己,真正成為“至仁之人”,以此才能行於天下。在生活工作中,以“恭”要求自己,堅持做到必恭必敬,對世界、對他人有恭敬之心,做到恭則不侮;以“寬”勉勵自己,以自然寬和之態善待他人,以寬容和美匯聚人心;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講求信用,力爭做到誠以修身,信以立世;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以敏鋭、敏捷的態度抓住機遇,能以敏鋭的應變能力力爭敏則有功;以“惠”警示自己,能以慈惠之心感動別人,發揮精神感染力。

總之,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學習中,我都將以“仁”為追求人生向善的動態的進取過程,進行自覺地地“仁道”選擇。最終,以良好的品性為保障,以過硬的本領為支撐,以遠大的理想追求為航標,以超強的主觀能動性為自覺,以恆久的“仁心”勤踐行,以推己及人之心温暖世人,温暖世道!

  《論語別裁》讀後感8

雖然家裏放眼望去有許多課外書,感覺我是讀過很多書的人,其實那隻不過是表象罷了。

其實我是一個很怕看書的人,那麼多的書我都不一定完完整整地看完其中一本。我只要一坐在那老老實實地看書,不到半小時,我的上下眼皮準要打架。

剛進B6班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讀《平凡的世界》並且寫摘抄與感悟,我把它當做任務,有目的地去讀,一會兒就瞌睡了。最後導致在開讀書分享會時我完全聽不懂同學們説的什麼。

但是《論語別裁》給我的感覺卻不一樣,可能是鄭老師廣告打的好!在沒有拿到書之前,老師就説了許多有趣的片段,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看。

《論語別裁》是解讀《論語》的書中最與眾不同的一本。南懷瑾先生將《論語》中的句子以通俗而風趣的方式給我們做了解釋,讓人耳目一新。

對這幾句,我的印象最為深刻:“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他的解釋是隨時隨地有思想,有見習,有體驗,能夠反省才是做學問。開始反省時並不容易,慢慢有了體會,便會“不亦樂乎”了,做學問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理解。但孔子説:“只要有學問,就一定會有知己。”所以他接下來説“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説乎?”孤獨寂寞的時候,能遇到一位知己。只是非常令人高興的,最後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就是説做學問就算一輩子不被理解,也要“不愠”,不怨天尤人。

這與我本來學習的《論語》的解釋有很大不同,卻字字有理。通過閲讀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論語》本身並沒有那麼深奧、古板。它的每一句話都是在教我們如何做人、做學問。也正因為這本書,我慢慢喜歡上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標籤: 讀後感 別裁 論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gnjgn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