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5篇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類簡史》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5篇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

《人類簡史》;這本書開場就給我一個震撼,那就是其實人類發展史上分別存在着:東非直立智人、歐洲尼安德特人,亞洲魯道夫人、印尼索羅人這幾大類人羣 (年代從220萬到100萬年前),其中從智力和體力最強大的是尼安德特人,但在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直立智人用了十萬年滅絕了其他幾類人種,最終統治了全球,所以我們今天的人類主要是智人的後來(在DNA中以智人為主,雜交着少量其他人種)!那麼為什麼是智人獲得最後勝利呢?因為智人提前完成了認知革命,迅速從一個普通物種完成了智慧物種的飛躍(人類發展至今其實經歷了三個階段:認知革命-10萬年前開始、農業革命--1.2萬年前開始、科學革命 --500年前開始);那麼什麼是認知革命呢?認知革命就是把抽象概念變成可理解的內容,比如當一個智人捕獵者看到“河邊有個獅子”他能把這個圖面轉為一種抽象概念去傳遞給其他族人,族人們能理解他想表述“河邊有一個獅子”概念後一起與他合作捕獵,這個過程就是認知;其實認知最核心的特徵就是--語言溝通;人類之所以能夠超越其他生物成為地球統治者,原因就在於人類學會用語言溝通來完成陌生人之間的分工合作,然後通過分工合作來贏得生存;最有趣的是,人類在完成語言溝通中使用最多是進行“八卦”,這種八卦能力傳遞了大量智人社會關係的信息,從而把個體的人凝聚成為一個團體(比如説同學會),而團體如果加上某種共同約束力就成為組織了(同學一起開公司,有了投資人和股東),那麼這種共同約束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虛構故事”或者叫“集體想象”--這在現代企業組織裏就叫做(品牌故事或者願景規劃);智人社會能進化到部落就是通過八卦,而部落進化到原始王國就是靠神話故事、英雄傳記等“虛構故事”;讓我驚奇的是,原來所有現代組織的構建基礎就是靠溝通和把溝通升級而來,但在書中還帶出一個所有組織的規模限制--150人,這不由得想到羅輯思維也講到現代互聯網公司最大規模不能超過150人,因為超過這個數字就代表靠人際關係的管理會僵化,人的主觀能動性會被機械化的流程所約束;

當人類完成認知革命後繼續生活了近兩百萬年,但在1.2萬年突然發生了全然改革,就是從採集和狩獵食物改成操縱動植物的生命--馴化,這就是農業革命中最顯著的兩大特徵--種植(對植物),畜牧(對動物);但書中談到最顛覆的觀點就是,人類以為馴化動植物讓自己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比如小麥、養羊等,但真實可能是處於演化弱勢羣體的小麥、羊反過來通過馴化了人類而獲得生存並逐步滅絕其他物種;人類引以為豪的農業革命是一種進步,有可能是一個自然的陷阱,甚至是基因的一個陰謀;仔細思考一下,狩獵時代的人類更強壯、更敏捷、生存能力更強大、活動範圍更廣大,好像今天的獵豹;但農耕時代的人類更辛苦、更笨拙、生存能力脆弱、活動範圍更狹小,好像今天的螞蟻;因為人類被農作物、蓄養的動物束縛在某種狀態中,某片區域中!在農耕社會的很長一段時期,人類的總量和壽命並不比狩獵社會的人數多,壽命長;也許,農業革命恰恰使人類弱化、退化(當然從生物學角度)!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2

開篇先簡單的介紹一下《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這本書的作者。作者名叫尤瓦爾·赫拉利,1976年生人,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可見其為青年怪才,目前是全球矚目的新鋭歷史學家。此書雖説叫簡史,卻不是一本史書,作者通過將自己世界觀的線索連接起來,以獨特視角,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當代人的價值體系。另外,此書內容豐富、語言生動,不如一般的史書枯燥乏味,而書中很多內容分析之精妙、觀點之大膽、角度之奇特令人拍案叫絕,本書最大的意義和價值不是給我們簡單介紹人類的歷史,而是作者從各類事件中得出的自己的觀念和深切的人文關懷以及對哲學和人類的基本思考。作為知識比較零碎的我們,讀此書再合適不過了。

此書告訴我們,我們從動物到上帝的轉變過程中有三個革命,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技革命,而貫穿始終的是不可缺少的三個能力,分別是虛構故事的能力、思辨推理的能力以及認知自我的能力。這三個能力中最令我感覺腦洞大開、新穎獨特而思考後又產生非常強烈共鳴的是虛構故事的能力,我也將着重與大家分享對於這個內容的思考和體會。

人類的起源智人原本也屬於動物的某個科,為什麼和黑猩猩、巨猿從此走上不同的演化道路?原因在於認知革命的影響,所謂認知革命是智人的認知能力有了革命性的發展,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認知革命之後,人類有了靈活運用語言和八卦周圍事情的能力。社會學研究指出:藉由八卦來維持的最大“自然”團隊大約是150人,只要超過了這個數字,大多數人就無法真正深入瞭解。即便是今天,人類團體還是繼續受到這個神奇數字的影響,社羣超過150人後,連接的緊密度下降,許多成功的家族企業也是因為規模越來越大,開始僱傭更多人時遇到危機。八卦是最原始的合作基礎,現在的新聞頭條最多的莫過於某某明星又出軌了,於是人們羣起而攻之,一時間大家同仇敵愾,宛如親密無間的朋友。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學校裏,你總會發現有那麼一羣親密的小羣體,他們掌握着周邊所有的八卦信息,風吹草動,草木皆兵。即使是兩個核物理學家坐在咖啡館裏,他們也更願意討論哪個人想當上系主任或院長,而不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什麼人人都喜歡八卦?因為八卦傳遞了羣體的社會關係信息,這種信息讓我們更加了解彼此,讓大家知道誰可靠,誰不可靠,討論八卦本身也增進了成員間的親密程度,從而有利於組織社會活動。合作的基礎在於瞭解與信任。黑猩猩通常幾十只生活在一起,形成一個小族羣,這些猩猩之間十分親密,會一起打獵,一起抵抗外敵。族羣之間的猩猩每天都得花上大量時間親密接觸,像是擁抱、撫摸、接吻、理毛、相互幫助。“如果都沒碰過面、沒打過架、沒相互理過毛,兩隻黑猩猩就不知道能不能相互信賴,對方值不值得幫助,也不知道誰的階層比較高”。黑猩猩之間就是靠這種高親密的接觸,從而構建起的熟人社會。由於它的社交成本太高了,因此族羣成員數量不可能過大,一般維持在20~50只之間。

八卦本身除了傳遞事實本身,還傳達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當隨着時間的推演,八卦便上升成一種虛構的故事。尤瓦爾·赫拉利認為:人類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祕訣在於人類能創造並且相信某些“虛構的故事”,虛構故事是大規模合作的號角。眾所周知,智人的語言並不是世界上的第一種語言。每個動物都有着某種語言,比如螞蟻通過觸角説話傳達食物位置,青猴能夠準確喊叫警告獅子的靠近,鸚鵡也能夠學舌。但這些語言功能,包括螞蟻與蜜蜂的,都僅停留在描述性語言,用於傳達身邊環境的信息,沒有八卦能力,更不可能討論與相信不存在的東西。而“討論虛構的事物”正是智人語言最獨特的功能。如果你跟一隻猴子説,如果你把手上香蕉給我,我將帶你去香蕉天堂,那裏有吃不完的香蕉,它還是不會放手。對於它們而言,時間是寶貴的,拿來向不存在的守護神禱告豈不是一種浪費?何不把握時間吃飯、睡覺、親親抱抱?但是智人相信了虛構故事,就像是吃了《聖經》裏那顆知善惡樹的果實一樣,它讓人類能夠擁有想象,更重要的是“一起”想象,編織出種種共同的虛構故事,不僅是部落的守護神、《聖經》的《創世紀》、龐大的帝國夢、現代的國家等等。因為我們共同相信這種虛構故事,於是合作的基礎不再僅僅存在於熟人之間,相互不認識的陌生人也可以彼此信任,一起合作。一個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弱小的,但成百上千、成千上萬的人團結在一起,便能削山填海、改變世界。法律是虛構的故事,它支撐起帝國的構建。公元前1776年的《漢謨拉比法典》是幾十萬古巴比倫人的合作手冊;公元1776年的《獨立宣言》是現代數億美國人的合作手冊。無論是《漢謨拉比法典》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還是《獨立宣言》的“人人生而平等”,都是虛構出來的人類秩序。古巴比倫人對階層社會深信不疑,於是有了巴比倫空中花園的奇蹟;美國人對生而平等的深信不疑,於是創造了繁榮的現代文明。虛構故事賦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得以突破人數的限制,集結大批人力靈活合作。農業革命讓人能夠開創出擁擠的城市、強大的帝國,接着人類開始幻想出關於神靈、祖國、有限公司的故事,建立起必要的社會鏈接。國家、法律、宗教、金錢、公司、商業市場本質上都是一種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虛構故事。這一切都是黑猩猩、巨猿所做不到,而他們至今都保持着較小規模的合作方式,始終無法得到突破。

我認為從古至今,“虛構”故事的能力都是極為重要的。大家可以注意到我在這裏給虛構打了雙引號,我理解此虛構的含義並不是我們理解的一般含義。首先,你得有“虛構”的故事內容,再者你得使用各種宣傳方式去讓人信服你的故事,按照你設計的故事路線去行動,這些説起來簡單,但是能做到卻是相當困難的。這可以擴展到一個人的敍述能力、演講能力、感染力、影響力……而這些能力的提升,都和一個人的人生經歷、人品修養、知識技能等各方面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盡力去提升貫穿我們人生生涯的“虛構“故事的能力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3

20xx年春節,我在回家的高鐵上,開始閲讀慕名許久的一本書——《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書的推薦序中有這樣一段話:“赫拉利無疑是痛恨‘人類中心主義’的,在他看來,正是這種罪惡的人類中心主義,把具有神一般的能力、本來應該成為宇宙間‘正能量’的智人,變成了一種不負責任、貪得無厭又極具破壞力的怪獸,結果給地球生態帶來了一場‘毀滅天地的人類洪水’。他對人類完全無視家禽家畜的感受,用種種變態的養殖方法獲取美味的行為提出的幾乎聲淚俱下的控訴,顯然不是故作矯情,而純粹是出於一種大慈大悲。”彼時,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假如人類都能聽從《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作者赫拉利的教誨,尊重自然,也許就不會發生病毒的跨物種傳播,也許就能從根本上避免這場災難。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具體是一本什麼書呢?簡介中講到:這是一部從10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10萬年前,我們只是非洲角落一個毫不起眼的族羣,對地球的影響力和螢火蟲、猩猩或者水母相差無幾。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全書的三大線索理清人類發展脈絡,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技革命徹底改變了人類的歷史。認知革命使得人類成為想象的共同體,農業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大的騙局,科技革命最終將使人類成為神一樣的存在。人類通過講故事的能力將彼此連接,有效協作,國家、宗教、企業是虛構的現實。這是一部宏大的人類發展史,更見微知著、以小寫大,讓人類重新審視自己。我們是如何由原始時代的智人,逐漸發展成為現代人類?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夠脱離原來的混沌到如今的智慧,內因的推動可能是一種非自然化的東西,也就是一些虛幻的概念。這些概念是怎麼產生的,以及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的,作者在他一步一步的推論中,向我們闡釋他的理解。

智人創造概念,走到食物鏈頂端

人類語言最獨特的功能,是能夠創造並傳遞一些不存在事物的信息。人類能講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事物,並且講得栩栩如真。創造概念,傳播想象,共同相信,讓智人可以集結羣體,靈活合作。對比來看,動物只能傳達簡單的信息,因此合作僅限於特定的羣體關係中。語言和創造出來的概念,比如民族、國家、宗教、信仰、金錢等,使得人類能夠大規模的合作,剷除危害人類的物種,從而走到了食物鏈頂端。複雜語言、八卦能力、虛構故事,這三個互補的理論是認知革命的三個維度,7萬年前的認知革命對智人征服世界併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動物來説是最為重要的一步,也是一條分界線,將生物學與歷史劃分了開來。認知革命之前,智人其實只是一種普通動物,所有發生在智人身上的事都可以很好地用生物模型和理論來解釋。然而從認知革命開始,生物學的模型和解釋不再充分,我們還要開始考慮各種故事,建構歷史的敍述,才能為智人做過並依舊在做的事作出解釋。

歷史在不可逆轉中偶然前行

農業革命,是人類歷史的一次重要革命。它使人類能收穫更多的食物,養活更多的人,而這也導致更多的人都固定在同一個地方,不停勞作。雖然更多的食物可以養育更多的人,但更多的人需要更多的食物,因此就需要更加艱辛的勞動。作者赫拉利認為農業革命對於大部分人來説未必是一種進步,雖然農業革命讓人類的食物總量增加,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每個人能生活得更好。隨着人口大量增長,產生了一羣“地主”,受地主的壓迫,農民的工作比之前時代的採集者更為辛苦,自由可支配的時間更少。因此農業革命對於當時絕大部分人來説,可以説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樁騙局。按照作者的假設,農業革命並不意味着幸福。那麼,人類還能回到採集狩獵時代嗎?歷史既然選擇了某一個方向,這一選擇很難説是偶然還是必然,但終究是回不去了。作者舉了一個現在生活的例子:一個大學畢業生髮誓努力工作,爭取在35歲的時候就退休。可是,當他真到了35歲,他能放下揹負的房貸、車貸,放棄現在的一切,靠到野外採果子挖樹根為生嗎?顯然不能,只能繼續努力,辛苦工作。這是因為人類關於生活必需品和生活意義的概念都在變化,原來以為是奢侈品的東西變成了現在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人類很難徹底迴歸過去。

金錢、帝國和宗教是改變人類社會的三大重要因素

金錢,人類社會物質增長上重要的虛擬概念。剛開始的人類是以物換物,後來隨着羣體的擴大,貝殼等作為貨幣開始流行起來,這就是最初錢的概念。但是貝殼等在不同的區域交換依然很不方便,隨着世界貿易的擴大,紙幣就順理成章登上了歷史舞台。然而,一張本來沒有價值的紙幣,怎麼才能讓羣眾信任它?在穩定發展的時代,大家都相信它是可以換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當社會混亂經濟低迷的時候,紙幣就可能成為一張廢紙,因為此時的人們失去了對它使用的信心。

帝國,人類組織架構和管理上的虛擬概念。帝國統一世界,其原來的宗旨是統治全人類,為人類的福祉而努力。而事實上,古羅馬帝國、蒙古帝國等,其最初形成的原因可能基本都是因為搶佔自然資源而開始的戰爭,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眾多人類喪命,不少文化消失。

宗教,人類精神和信仰上的虛擬概念。無論是泛神教、多神論、一神論,相信的都是神靈或者超自然的對象。各種宗教,在人類歷史和文化的進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凡是對於自然現象的不理解,在精神世界的各種困惑,都可以寄託在宗教中,得到暫時的指引和解脱。

這三個概念都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出來的,是一種虛幻的、本身不存在的概念。但是它們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且依然存在着。

人類隨着社會的發展而越來越快樂嗎

今天,人類所享有的物質生活,在過去可能只存在童話裏。但是,我們真的更快樂了嗎?快樂的化學成分是什麼?快樂是物質還是感覺?快樂又該如何計算?降低自己的期望,就能更快樂嗎?如果經濟增長和自立自強並不會讓人快樂,又何必將資本主義奉如圭臬?最終,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這本書,作者看待人類的政治、歷史等的辯證思維,啟發了我們去思考人類的本質。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4

以前閲讀,有個習慣,一般是選擇初版時間在10年、20年以上的經典書籍,很少閲讀當代的作品!後來漸漸發覺,對於人文社科類的書籍,這個習慣尚可!但對於科技、經濟及最新思想動態方面而言,就不適合了!在收聽羅振宇節目的時候,多次聽其推薦《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必然》之類的書籍,忍不住也想一睹為快,猶豫了好久,還是下單了!羅振宇推薦書目,現在都成了熱門了,不過得承認,被推薦的書籍,含金量還是很高的!不過,這些書籍,動輒大幾十塊,幾百塊,還是有點小貴的!

很多牛逼的書籍,都是中信出版集團最先出版的,碰到中信書籍,你就買了吧!不過價格賊貴,比如這本《人類簡史》,全價68元,七折買的!轉念一想:投資大腦才是最好的投資,況且出去喝酒打牌,浪費的錢,夠買多少本好書了,不能讓貧窮限制了自己前進的步伐!不過,沒有購買這些書籍的小夥伴也不用擔心,哥會陸續整理一些讀後感,把書中的精華提煉,陸續發佈,關注哥的公眾號就夠用了!

告訴朋友們一個祕密,在漢口崇文路有家舊書店,所有舊書按斤稱,真心便宜,不像其它舊書店,舊書賣的比新書還貴!喜歡閲讀的朋友,購買時效性不強的書籍,可以考慮去那裏淘寶,你會有驚喜發現!每天下午五點左右,會有新到的舊書,很多成色很新,搶到就是開心,哥在那裏守候過很多次!!全副真心告訴你,絕對不是廣告,哥只是覺得那家書店真心划算,是愛書人的一大福地!灣哥家沒有大書房,買的舊書已經沒有地方放了,計劃把所購書籍閲讀完之後,再去更新一批!

説回《人類簡史》,關於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自行百度!鑑於這部書腦洞開的太大,作者學識太過淵博,哥才疏學淺加上時間有限,估計要分四次才能把讀書筆記發完,今天就先寫個總覽!後續文章會盡可能的按照原文整理,是小夥伴們能夠看到原汁原味的精華內容!

作者把人類歷史進程,以三大革命劃分為三個歷史時期,即使只知道這三點,足夠出去吹牛逼了!:

1、 認知革命:語言出現,智人過着羣遊羣居的採集生活,采采果子,撿撿堅果,攆攆小動物,幸福無比,無壓力無煩惱,與其它動物並無不同;

2、 農業革命:馴服了小麥水稻等農作物,家禽家畜等,大規模種植養殖,誰馴服了誰?

3、 科技革命:工業革命之後的科技進步,使生產力得到空前發展,智人擺脱了饑荒、疾病、瘟疫,但智人幸福嗎?下一步的智人如何發展?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5

《人類簡史》對此進一步延伸,闡述了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是想象的產物,並以此作為貫穿人類歷史的一條主線。

最初的想象源於人類對大自然的無知,形成了諸如宗教、神靈和圖騰等信仰,這種存在於大腦中的意識恰恰是區別一個族羣與另一個族羣的標誌,族羣就這樣被想象出來了。隨着一個地區或族羣人口的增長,規範人際活動的秩序和規則逐漸形成,如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尊卑貴賤。這種人們最初想象形成規則經由國家政權確立,就成為了必須共同遵守的政治秩序、法律制度。

再來看經濟,經濟活動最基本的元素是貨幣。早期貨幣的形態千差萬別,金銀、珠寶、貝殼等很多東西都能充當貨幣的功能,而賦予這些物品商品交換媒介功能的正是人們的觀念——對貝殼貨幣價值的一致認可。例如在監獄裏,由於大家的認同,香煙也能成為通用的貨幣。

當今的貨幣的想象成分更甚。原本毫無價值的紙張,政權聲稱以國家實力為支撐確認其具有其面值所代表的購買力,便成為全國通用的貨幣,美鈔甚至在全球範圍內為人所接受,背後的原因就在於每個人都想象他人同樣能認可這一貨幣所代表的購買力。所以説貨幣作為交換媒介的功能是基於人們的想象而形成的。經濟活動的規則也並非是天然存在的,而是由商人們長期交易逐漸達成的共識。

到底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還是先交錢或先交貨?買到的貨物質量不合格,能否退貨或退款?企業破產了,企業負責人是不是要自己掏錢抵償公司債務?要進行交易,雙方必須想象對方會遵守同一套規則;成立公司,必須要想象其他人會認可公司背後所代表的一套制度體系和規則設定。圍繞在大家周邊的每一個品牌實際上也是一種想象。

大家看到iPhone,立馬想到時尚和品質;看到Nike和Adidas,就聯想到運動;看到勞斯勞斯,就想到奢華……我們不需要親身使用這些品牌,它們所代表的內容就留存在腦海裏了。離開了這些規則、公司、品牌的經濟註定是無法進行的。

金融體系也是建立在想象基礎之上,最典型的就是銀行的賬户金額。銀行具有貨幣乘數的放大效應,存100元在銀行,在保留一定比率的準備金後,比如説10%,剩下的90元又被銀行貸給其它人,這樣原本的存在銀行的100元就變成190元。如此進行無限次數的存貸,最終銀行賬户的金額合計是1000元。這1000元只是賬面上的數字,如果大家都去取錢的話,銀行是給不出的。所以説儲户賬户裏擁有的資金有一部分是想象出來的,銀行必須依賴於儲户的這一想象,才不至於出現擠兑的情況。

至於文化,本身就有許多是純想象構成的,而那些基於事實的描述也一定是帶着想象的成分,因為文字本身就是一種想象的結果。"桌子"一詞很容易為大家理解,可能最先印入腦海的是一張四方的八仙桌,但它代表的物體本身的形態可能是各式各樣的,或許是石頭材質的,或許是缺了腿的,或許桌面上擺了一束花……但我們在描述的時候,人為略去了一些信息,這種重塑的過程就是一種想象。

想象構建了民族、社會、國家,想象構建了社會秩序、政治秩序、經濟規則,想象構建了公司、品牌、金融……想象構建了政治、經濟、文化,構建了昨天、今天和明天,構建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類簡史》的確是一本簡史,它簡單不是因為對人類歷史浮光掠影,而是因為它以想象這一新穎的視角貫穿了人類發展的三個階段,層層推進、邏輯一致,撥開歷史迷霧、化繁為簡,令人讀後思路為之開闊、耳目一新。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6

每晚睡覺之前都會讀上一會兒書,這已經形成了一個習慣,姑且不管好壞,至少這是一種能讓我快速入眠的方式。讀上大概45分鐘左右,眼睛就已經不聽使喚了!

最近在讀《人類簡史》,本書又給我打開了知識認知上的又一扇門。我一直認為,所讀的書不見得會對自己以後的生活有怎樣的促進作用,但是有很多書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面,認知這個世界,人類的過往,經歷,以至於未來,這是多麼神奇的事情。

初拿到《人類簡史》&《未來簡史》這兩本書,第一感覺上———“厚”,太厚了。而且粗略一翻,每一頁文字都非常多,很少插圖。便知道,這兩本書肯定會花很長的時間來看!但是從這兩本書的思維導圖讓我感受到,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將會用這兩本書為我開啟認知的一扇大門,這兩本書將會為我構造多麼宏大的人類認知觀!

看書的速度實在是比較慢的!最近剛看到,有關智人的歷史,內容太多;其中有一段文字是這樣寫的:數10萬年前的智人,由於沒有掌握火,不能煮熟食,而且食物短缺,能夠為智人提供能量的高熱量的甜食,少之又少,那時候唯有熟透了的水果。在這樣的前提下,當一個智人女子在空曠的大草原上搜尋實物,發現一顆已經熟透了的蘋果樹,那麼這個時候,她的第一選擇肯定會先吃,吃到吃不下為止,因為如果被其他的大型動物發現,那麼她就再也沒有機會了!而這種對高熱量甜食的喜愛,乃至於吃到吃不下的習慣,恐怕已經深深刻入了我們人類的DNA當中,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代人無法抗拒甜食的原因,肥胖也成為現代社會特別嚴重的健康問題!

但是,數十萬年前的智人卻沒有肥胖這樣的'健康問題,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他們為了躲避大型獵物的追殺,必須讓自己跑的更快,更靈活;也比如他們因為食物短缺,不會固定的進一種類型的食物,而是多種雜食,也就不會因為食物不均衡而引起健康問題;也比如他們在生存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搬遷,如果因為肥胖等健康問題導致行動緩慢,那麼這部分人註定會被部落遺棄;等等!而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就註定了我們的健康會出問題,這是DNA遺傳無法控制的!

我們現代人能夠控制的東西太多,食物方面,可以做到針對自己的喜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而不會因為我們身體需要各種元素而進食各種不同的食物,對甜食的喜愛也是深深的刻入了我們人類的DNA;現代人也不用躲避大型動物的殘害,也不用把自己鍛鍊得異常靈活去跟其他捕食者競爭;現代醫療的發達,也不會讓我們因為一些小疾病而被家人或者社會遺棄。總之,現代社會的安逸,確實讓我們在某方面已經比不上我們的祖先:智人;DNA的遺傳變異也在慢慢發生!但是,人類是在不斷進化的,我們也在不斷的意識到種種問題;

關於,現代人的很多喜好,也許我們並未意識到為什麼會這樣,也許很多行為都是從我們遠古的祖先:智人身上遺留下來的,這樣的行為或者喜好,都是刻入了我們的DNA的。

讀書,確實讓我認識到了以前毫無意識的一些事情、行為或者習慣!也許下次,有人問題我為什麼這麼喜歡吃甜食,我就可以回答他:這是我們遠古祖先:智人遺留在我們DNA裏面的!

這次的分享就到這裏,謝謝大家的觀看!以上均為個人拙見,同有《人類簡史》的愛好者,歡迎你們留言討論!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7

這本書是尤瓦爾·赫拉利編寫的,主要是從10萬年前到21世紀的人類發展史。

書裏面觀點特別獨特,如果感興趣可以去看看。

在書中第十九章從此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裏,描寫了人類生命的意義。

從我們所知的純粹科學角度來看,人類的生命本來就完全沒有意義。人類只是在沒有特定目標的演化過程中,盲目產生的結果。人類的行動沒有什麼神聖的整體計劃,而且如果整個地球明天早上就爆炸消失,整個宇宙很可能還是一樣這麼繼續運行下去。,我們還是不能排除掉人類主觀的因素。但這也就是説,我們對生活所賦予的任何意義,其實都只是錯覺。不管是中世紀那種超脱凡世的生活意義,或是現代人文主義、民族主義和資本主義,本質上都完全相同,沒有高下之別。像是可能有科學家覺得自己增加了人類的知識,所以他的生命有意義;有士兵覺得他保衞自己的國家,所以他的生命有意義。不論是創業者想要開新公司,或是中世紀的人想要讀經、參與聖戰、興建新廟,他們從中感受到的意義,都只是錯覺與幻想。

其實就像書中説的這樣的,生命意義是個人自我的認知,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認知,也就會產生不同的生命意義的理解,所以我覺得愛因斯坦説的那句can be counted counts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説的特別好,因為意義這個東西源於個人,所以你自己才是最瞭解他的。

在書中第二十章智人末日裏提到,有三種方式了能讓智慧設計取代自然選擇:生物工程,仿生工程與無機生命,並且這這裏説明了很多科幻小説描寫未來的場景就是宇宙飛船和人工智能這些,並沒有考慮到生物工程,當一個人比我們各方面都強10倍的時候,雖然他是來自於我們但是其實他已經是新的物種,而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他會如何面對我們。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8

一開始是被這個書名吸引住了,從動物到上帝,人類如何一步步征服自然主宰整個世界的過程?雖然在學校歷史課本上有介紹人類如何從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最後經歷無數硝煙戰火走向現代文明;但並沒有對演變的原由進行深究。於是帶着探求的慾望讀起了本書。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全書一共分為四部分,分別是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科學革命。尤瓦爾.赫拉利通過這四部分的敍述,告訴讀者人類是怎樣由一種普通的動物走向生物鏈的頂端,並闡述了自己對人類進程的相關見解。認知革命,人類通過對神的虛構,讓人類從單一個體走向團結合作,不斷地劣汰競爭形成大的部落,開始採集文明的生活。農業革命,為了滿足對食物的需求,開始馴化家畜,種植農作物,從採集文明生活模式開始向農耕文明模式過渡。農耕文明時代的食物變得剩餘,開始出現貨物交換,催生了貨幣的出現。資金的積累,帶來了貧富差距,也為以後的階級等級埋下伏筆。人類的融合統一,人類通過想象,幻想出神靈、祖國的故事;並建立起必要的社會連接。隨着社會規模的擴大,信息量增加,人們又發明了文字,逐漸人類有了自己記錄的文明、宗教、信仰;從而幫助人們找到心靈的認同感,並解決人生意義的問題。科技革命,就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不斷打破以往的舊理論,探索新的理論。發現新大陸,推動工業革命電氣時代的出現......科學技術幫助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完成原始資本積累;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繼續維持技術壟斷必須發展科學技術;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這本書有太多有趣的信息點,不僅僅從整體分析,更是對某個特定的過程進行解析。例如,當人類進入農業革命,作者的觀點,不是人類社會的進步,反而覺得這是一個史上最大的騙局,農業革命讓人類的糧食總量增加了,並不代表人類過得更好更悠閒,反而帶來了人口的爆炸,也產生一羣養尊處優的精英分子。使得農民的工作比採集者更辛苦。回頭看看我們如今生活的時代,交通工具的迅猛發展,高鐵、飛機從南到北都不再是問題,可是我們的時間並沒有變多,反而越來越少了。主要是因為我們為了高昂的生活成本,被工作無情綁架。這是否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呢?

讀完這本書,完全被作者的觀點折服了。各種腦洞大開的想法卻又不失邏輯。就單單從資本主義的產生,就讓我開始變得懷疑,許多生活的進步,最開始並不是因為對美好的嚮往,僅僅是利益的驅使,讓自己瞭解了歷史的殘酷,並接受事實的本來面目。最後作者投出一個世紀難題,人類將走向何方?毀滅?成為智神?作者在他的另一本書《未來簡史》給出了他的見解,甚是期待!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9

這本書開場就給我一個震撼,那就是其實人類發展史上分別存在着:東非直立智人、歐洲尼安德特人,亞洲魯道夫人、印尼索羅人這幾大類人羣(年代從220萬到100萬年前),其中從智力和體力最強大的是尼安德特人,但在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直立智人用了十萬年滅絕了其他幾類人種,最終統治了全球,所以我們今天的人類主要是智人的後來(在DNA中以智人為主,雜交着少量其他人種)!那麼為什麼是智人獲得最後勝利呢?因為智人提前完成了認知革命,迅速從一個普通物種完成了智慧物種的飛躍(人類發展至今其實經歷了三個階段:認知革命-10萬年前開始、農業革命--1.2萬年前開始、科學革命--520xx年前開始);那麼什麼是認知革命呢?認知革命就是把抽象概念變成可理解的內容,比如當一個智人捕獵者看到“河邊有個獅子”他能把這個圖面轉為一種抽象概念去傳遞給其他族人,族人們能理解他想表述“河邊有一個獅子”概念後一起與他合作捕獵,這個過程就是認知;其實認知最核心的特徵就是--語言溝通;人類之所以能夠超越其他生物成為地球統治者,原因就在於人類學會用語言溝通來完成陌生人之間的分工合作,然後通過分工合作來贏得生存;最有趣的是,人類在完成語言溝通中使用最多是進行“八卦”,這種八卦能力傳遞了大量智人社會關係的信息,從而把個體的人凝聚成為一個團體(比如説同學會),而團體如果加上某種共同約束力就成為組織了(同學一起開公司,有了投資人和股東),那麼這種共同約束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虛構故事”或者叫“集體想象”--這在現代企業組織裏就叫做(品牌故事或者願景規劃);智人社會能進化到部落就是通過八卦,而部落進化到原始王國就是靠神話故事、英雄傳記等“虛構故事”;讓我驚奇的是,原來所有現代組織的構建基礎就是靠溝通和把溝通升級而來,但在書中還帶出一個所有組織的規模限制--150人,這不由得想到羅輯思維也講到現代互聯網公司最大規模不能超過150人,因為超過這個數字就代表靠人際關係的管理會僵化,人的主觀能動性會被機械化的流程所約束;

當人類完成認知革命後繼續生活了近兩百萬年,但在1.2萬年突然發生了全然改革,就是從採集和狩獵食物改成操縱動植物的生命--馴化,這就是農業革命中最顯著的兩大特徵--種植(對植物),畜牧(對動物);但書中談到最顛覆的觀點就是,人類以為馴化動植物讓自己獲得穩定的食物,比如小麥、養羊等,但真實可能是處於演化弱勢羣體的小麥、羊反過來通過馴化了人類而獲得生存並逐步滅絕其他物種;人類引以為豪的農業革命是一種進步,有可能是一個自然的陷阱,甚至是基因的一個陰謀;仔細思考一下,狩獵時代的人類更強壯、更敏捷、生存能力更強大、活動範圍更廣大,好像今天的獵豹;但農耕時代的人類更辛苦、更笨拙、生存能力脆弱、活動範圍更狹小,好像今天的螞蟻;因為人類被農作物、蓄養的動物束縛在某種狀態中,某片區域中!在農耕社會的很長一段時期,人類的總量和壽命並不比狩獵社會的人數多,壽命長;也許,農業革命恰恰使人類弱化、退化(當然從生物學角度)!

人類進入農業社會最大的成就是什麼?書中解釋到是建立有秩序的組織,最標誌性成果就是--建立帝國;一個帝國建立在什麼基礎上呢?首先是需要強大的武力,那麼對於人類而言,男人因為強壯的肌肉而獲得武力優勢,女人因為缺乏肌肉而處於弱勢,由此帶來了人類社會的主導權從女權至上(靠生育能力獲得的優勢)轉為男權至上(靠武力獲得優勢),社會形態從母系社會轉到父系社會!建立帝國的第二條件是需要流氓理論或者叫攻擊理論,誰的攻擊性越強誰就可能獲得優勢,而攻擊性強恰恰是男性DNA裏的基因,建立帝國需要的是一羣人而不是一個人,因此在需要攻擊力強的基因要求之外還需要一種基因能力--合作精神,而男人比女人更善於合作;隨着人類帝國的擴張,人類正進入一個叫“文化多元、文明單一”的時代,文化多元是從地緣角度來看,非洲文化、亞洲文化、歐洲文化、美洲文化、大洋洲文化下還有無數細分的文化;但從地球角度來看,整個人類只有一種文明--人類文明;因為在帝國擴張過程中-尤其是1492年的地理大發現之後,原來因為地理分割開的南美洲安第斯文明、非洲的廷克巴圖文明、歐洲的丹吉爾文明、大洋洲島嶼文明全部為打破、侵略、融合了,從此全球進入天下一家的文明時代,如果再談文明差異的話,只有地球文明和外星文明的差別;文化多元+文明單一最大的收益是讓人類完成了時間和空間上融合統一,那麼是什麼因素推動了人類融合呢?那就是三種全球秩序,第一種叫經濟上的貨幣秩序,第二種是政治上的帝國秩序,第三種是心靈上的宗教秩序;其中經濟上的貨幣秩序是最完整、最有效的,也就是我們常説的“金錢的力量”!那為什麼金錢擁有如此大的魔力呢?原因就在於“金錢正是有史以來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互信系統!”金錢制度帶來兩大原則:1、萬物皆可換--把土地轉為他人對你的忠誠,把正義轉為健康,把暴力轉為知識;2、萬眾相信--有了金錢,可以使任意兩個人合作各種計劃;讀到此時候,我聯想起另一個觀點就是“協助交換是人類大腦進化中最精彩的一次飛躍”,一個兩歲的嬰兒和同類的黑猩猩之間最大區別就是人類通過交換獲得收益,而黑猩猩永遠只在索取,正因為人類大腦天然擁有了利益交換的意識,所以金錢這個工具在人類發展史被必然被演化出來了!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0

首先這是一本能引人思考的好書。

讀這本書,最好有一些歷史和宗教的背景知識,讀起來會有更多共鳴。從我的角度,作者講了這麼幾件事,第一,智人並沒有比其他人種或者動物高貴或者特殊,我們只是遵循進化規律產生的產物,第二,我們社會進化過程中所篤信的上帝,君權神授,馬克思主義或者經濟學原理,都是人類自身想象出來的產物,它們都有適應生產力,促進生產力和社會穩定的一面,同時作者告訴我們,並非只有它們不可,如果我是一箇中世紀的人,信仰上帝還是信儒家,只取決於我出生在哪裏,第三,消費主義和市場經濟消耗過多資源的同時,會造成邊際效應,市場經濟的痛點在於它的短視,無法對長期市場所發生的事情做合理預測,尤其是當大眾掌握投票權的時候,這導致了一輪又一輪的經濟危機。第四,對於人類的未來,基因改造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第一對改造人已經在中國誕生,這種改造能否讓人類生物到達一種新的進化速度,能否適應更嚴酷的環境,我們拭目以待。

對我的啟發:對於社會上已經形成的風氣和習慣,想一想它的來源,它是不是還適應當前社會,下一個生產關係模式又會誕生在什麼國家,是什麼樣的模式,以什麼事情為契機?從這本書發散出去,有很多有趣的事可以做,有趣的題目可以想。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1

花了兩天時間拜讀了最近超熱的一本書《人類簡史》。很久以前就聽説過這本書,當時我是比較排斥的,用這麼薄的一本書來描述人類的歷史,有點異想天開。看完書之後,我路轉粉了,不由得為作者宏大的思維所拜服。

這本書整體來説,是緊緊抓住了一點,就是"趨勢"。

人類由動物發展為上帝,一共是經歷了三次大的趨勢浪潮:

第一次趨勢是"認識革命",使得人從食物鏈的最底層走向了最高層。

第二次趨勢是"農業革命",使得人口極大的提升,佔領了全世界。

第三次趨勢是"科技革命",正是我們現在所在經歷的這個時代。

這裏想着重談一下科技革命的時代,也是最具有現實意義的。書中指出,科技革命時代的趨勢是資本和科技的循環,資本投入科技,產生超額產出之後,再循環投入科技,從而產生了指數級爆炸式的增長速度。這個循環成立的關鍵就是不斷湧現的科技發現,500年來,科技也從來都沒有辜負過我們。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列舉了現今世界十大最有影響力的品牌,我細細一數,居然發現一大半是科技公司。我也看到了身邊很多的例子,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因為這個已經不是個可選項,而是一個剛需。

書中還提到了銀行的重要作用。在傳統社會關係中,如果A看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然後拿着計劃向B去借錢,B是不會借的。但在科技革命的時代裏這個關係發生了變化,科技資本的高速循環,推動整個社會產生了非常強烈的對未來的樂觀心理,在這種樂觀心理的驅動下,B就有可能借錢給A,無數的機會就從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社會也因此進一步加速發展。這個角色B往往就是銀行。作為一名銀行科技員工,我突然產生了一種很強的使命和責任感,原來我們日常一點一滴的工作,是可以和時代的發展聯繫起來的,而且這個基礎的使命也能給職業發展以指引。

聽説目前《人類簡史》這本書的閲讀主力是創業者們,因為創業本質上就是一個追趕趨勢的過程,而這本書可以幫助大家更清晰的理清這一點。我覺得對趨勢的瞭解對每個人都是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一部分解答為何而工作這個關鍵的命題,也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這本書,得到成長。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2

前兩個月,我看過吳軍的《文明之光》,《人類簡史》不僅是站在某個民族(國家)或者人類的角度,而是也站在動物植物、整個世界的角度來看待人類發展歷史;視角不一樣,看到的東西也比較新穎,蠻有收穫的。

人類和黑猩猩之間真正不同的地方就在於那些虛構的故事,它像膠水一樣把千千萬萬的個人、家庭和羣體結合在一起。

物種演化上的成功並不代表個體的幸福。對於玉米、小麥,純粹的演化觀點還有道理;但對於牛、羊、之人這些有着複雜情感的動物,必須想演化上的成功會對個體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想象構建的秩序深深與真實的世界結合;想象構建的秩序塑造了我們的慾望;想象構建的秩序存在於人和人之間思想的連接。

“客觀”:不受人類意識及信念的影響;“主觀”:靠的是某個單一個人的意識和信念;“主體間”:靠的是許多個人主觀意識之間的連接網絡。

歷史上許多重要的驅動因素,都是這種存在於主體之間的概念想法:法律、金錢、神、國家。

金錢幾乎能跨越所有的文化鴻溝,不會因為宗教、性別、種族、年齡或性取向而有所歧視;也多虧了金錢制度,才讓人就算互不認識、不清楚對方的人品,也能攜手合作。

我們用金錢來促進陌生人之間的合作,但又害怕這回破壞人類的價值和親密的關係。一方面,我們想打破那些限制金錢和商業流動的社會大壩;但另一方面,我們又不斷築起新的大壩,希望保護社會、宗教和環境免受市場力量的奴役。

混沌系統分成兩級,一級混沌指的是“不會因為預測而改變”,天氣就屬於一級混沌系統;二級混沌系統,指的是“會受到預測的影響而改變”,因此永遠無法準確預測,例如市場、政治就屬於二級混沌系統。

物理學家認為宇宙大爆炸就是一個奇異點。在奇異點之前,所有我們認知的自然法則都還不存在,就連時間也不存在。所以要説宇宙大爆炸“之前”如何如何,對我們來説是沒有意義、無法理解的。而我們可能正在接近下一個奇異點,所有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的意義(不論你我、男女、愛恨)都將變得無關緊要。而在那個點之後的任何事,都還超出我們現在所能想象的。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3

1、你只需要記住一件事兒

很顯然,這是一部哲學書。只不過它囊括的不僅僅是“歷史哲學”,而是包含了作者對歷史和人生的徹悟。近38萬字的體量看似挺唬人,不過套用下熊逸老師的語調,姑且侃一句,你只需要記住一件事兒——在海量的知識中,全書簡明扼要地勾勒出智人“從動物到上帝”這個發展進程的原因、方向以及有待解決的終極難題。

(1)在萬千物種中,為何是智人脱穎而出:“想象”這種獨一無二的能力為動力源。

(2)幾萬年的發展進程中,智人的進化方向是什麼:“解放生產力”為總方向,導出了3次關鍵革命。分別是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學革命。

(3)未解決的終極難題:智人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2、人類的語言最獨特之處

“人類語言真正最獨特的功能......是能夠傳達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討論虛構的事物,正是智人語言最獨特的功能。”正是基於這個獨特的功能,人類依靠“集體想象的虛構事物”為紐帶,形成大規模的合作,而且這個規模沒有上限。

3、“解放生產力”為總方向

(1)認知革命

依靠“想象”這種獨特的能力,人類能將完全陌生的人聯合在一起展開協作,這初步打開了“解放生產力”的大門。

不過,更關鍵的還不在於此,而在於“正由於大規模的人類合作是以虛構的故事作為基礎,只要改變所講的故事,就能改變人類合作的方式。”

(2)農業革命

植物馴化了智人。

改變所講的故事,改變人類合作的方式:由“想象”虛構的神靈、國家、法律......人類在幾萬年的歷程中逐漸從部落發展到社羣、到國家。

(3)人類的融合統一

改變所講的故事,改變人類合作的方式:“宗教”使得人類跨越社羣、跨越國界,進一步地融合統一。

(4)科學革命

人類發展到農業革命的末期,生產力水平受限,絕大部分人認為人類今後的日子最多不過維持現狀,甚至會變得更糟。人類就這樣在這種困境裏困了幾千年,讀書筆記.結果就是經濟凍結、無力成長。改變所講的故事,改變人類合作的方式:一直要到現代,基於對未來的信任,我們才發展出一套新的系統,才終於有辦法跳出這個困境。在這項新系統中,人類發展出“信用”這種金錢概念,代表着目前還不存在、只存在於想象中的貨品。

然而,全球能源和原料這個蛋糕是否有限?這再一次限制了人類的發展。

改變所講的故事,改變人類合作的方式:但是,又一次,靠着“想象”的力量,人類發明了“進步”這個概念。【所謂的“進步”,是在承認我們的無知之後,認為只要投資進行研究,一切就能變得更好。】在過去的500年間,這種關於進步的概念,説服了全球的人民,將越來越多的信任交付給未來。

4、我們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麼?

擁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負責任、貪得無厭,而且連想要什麼都不知道。天下危險,恐怕莫此為甚。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4

本書由以色列青年怪才尤瓦爾赫拉利所寫。開篇先介紹人類與其他動物並無什麼特別之處,並在其中穿插進科屬種,人種類別等常識的簡要講解。(界>門>綱>目>科>屬>種)在作者的敍述中,人並非像現在大家所以為的那樣獨一無二,是生物界的主宰。相反,由於人在進化過程中,為了維持大腦的營養供給導致史前人類不僅肌肉退化而且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覓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約200萬年)史前人類只能處於食物鏈中間的尷尬位置。好在用肌肉萎縮換來的大腦也不是那麼沒用,比如史前人會利用工具將獅子、鬣狗啃食之後留下來的骨架撿起來,用石頭砸碎,吸食裏面的骨髓。當然僅僅憑這點小聰明是無法與大型食肉動物抗衡的,人類進化選擇下來的大腦看上去並沒有為其帶來多大的好處。但是由於人的社交性和可塑造性,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使大腦發揮了其顯著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史前人類包括智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等多個人種,只有智人作為唯一人種倖存下來。智人在約10萬年前出現在東非,在約7萬年前開始遷移至世界各地。關於智人吃雞的原因其中有兩種理論主張,一是“混種繁衍理論”,即雜交水稻,二是,替代理論,即勝者為王。第二種理論得到了普遍的認可,也符合政治界需要,即使有部分研究表明部分地區的人的DNA裏某一非智人史前人基因較多,也無法替前一理論做出充分證明。

在這一設想下,智人一定有什麼過人的本領才會使得他們能夠笑到最後。首先要説的是語言,不同於動物單純發出信息提示的語言,人類語言的獨特性在於其靈活性、詳述性,其社交八卦作用,以及其虛構事物的作用。靈活性、詳述性,是説在描述事物時,人不僅能把事物主體告知對方,還能順帶描述一下那裏風景如何,幾頭老虎,我們要怎樣騙開那些笨老虎等等。社交八卦作用,在於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大家一起吐槽過對面山頭的醜原始丫頭,我們就是塑料姐妹花了,大家也會離她遠一些,離你近一些。其中最最重要的,也是我覺得前兩章最令人耳目一新的當屬語言的虛構事物作用。虛構事物不單單是謊言,更為重要的是彼此都相信的謊言。放在現在來看,所有的政權,公司,道德,法律,等一切沒有自然實體又能將大家匯聚制約起來的事物,都是人們編織的“謊言”。史前人類固然沒有我們這般聰明,但是編故事的虛構能力,使得他們有了共同的目標、信仰,而這也促使了智人的認知革命。

下面來詳細説一下這種虛構能力,這種虛構並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對事實真相撒謊,虛構者本人也對自己的虛構堅信不疑。這種虛構往往會匯聚起來更多的人,增加團隊凝聚力,比如信仰共同神明的兩方,當有外來人侵略同樣信仰的人時,另一方往往會為了這種虛構的信仰而去戰鬥。這種虛構也推動了貿易,同樣信仰的人往往會能取得對方的信任,對方才會放心與你做買賣,一來二往也促進了知識交流,加快了行為的創新。在今天,人們為了虛構出來的“國家”概念會不惜生命捍衞自己的家園,可見這種虛構在當時的強大合作力。正是這一特性,使智人團體面對比自己強壯的尼安德特人團體有更強的戰鬥力,正是這一特性,使歷史開始從生物學中脱離出來,人類開始成為“一種特別的動物”。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5

之前一直有聽説這本書,但一直沒時間拜讀,直到去年年底羅胖在新年演講中宣傳此書的作者即將出版姊妹篇《未來簡史》時,我終於意識到應該去看看這本奇書了。

花了一週時間看完,真的改變了我太多的認知,讓我對世界、對人類的起源及發展有了全新的認識。作者學識淵博,從歷史學、人類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倫理學、心理學、文化學等多個方面,用言簡意賅、故事性極強的文筆,思維縝密且有條理地敍述了人類從250萬年開始出現,歷經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以及科學革命,一直到現在的物種和文明演變過程,視角之廣闊,想象之豐富,論證之詳盡都讓我耳目一新,受益良多。

雖然我們從國中開始都在學習歷史,但對真正的人類和世界歷史卻只是管中窺豹,略知一二而已。現代人起源於東非,被稱為智人,但實際上卻只是人屬中的一個物種,與我們同屬的還有其他人種,例如生活在歐洲和西亞的尼安德特人,生活在東亞的直立人、還有生活的東南亞和太平洋島上的很多人種,可以説現代人在幾百萬年前並不只是地球上唯一的人類,只是後來逐漸由東非向外遷移才逐漸取代了其他人種,開始獨霸地球。

但為何智人可以獵取大型動物,甚至取代其他人種,而導致每到一個地方就造成史前巨獸和其他人種的滅亡呢?究其原因是因為智人內部產生了認知革命,這種革命使智人掌握了一種全新的語言。這種語言的特別之處在於不僅能傳達自然環境的信息,還能傳達關於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討論虛構事物讓智人學會了如何協作,如何交流,以及建立自己部族的圖騰等特徵,由此逐漸孵化了宗教、秩序、文明……

可以説人類目前的社會文明全部都建立在虛構的想象框架中,大家約定俗成地生活在地球上,社會更有序也更和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人類天性。因為人的基因裏還有動物的遺傳因子,渴望自由和奔跑是動物的天性,但現在大家都像是被一種巨大的慣性裹挾着生存,一旦偏離既定的生存路徑,便會認為是異類。這種看法從古至今摧殘了無數的自由靈魂。

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農業革命讓人類開始學會定居,逐漸形成了村落、城市、國家,但是同時這種看似穩定的生活卻讓人口劇增,農民的收入不再僅僅只為了養活自己的一家人,還養活着中上層所謂精英,由此這些精英脱離了繁重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創建更多的道德準則、法律規定、哲學體系、繪畫音樂藝術,人類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和提升,但告別採集狩獵的生活方式,便宣告着人類從此將自己禁錮,不再自由。

金錢概念造就了經濟秩序,帝國的產生造就了政治秩序,而宗教的活躍則造就了思想秩序,可以説人類發展的進程就是在不斷完善整個社會機器穩定運轉的秩序規則。隨之而來的科學革命,不斷改變着整個地球秩序,地球中心開始由亞洲轉移到歐洲,地球上越來越多的未知區域開始被帶入不屬於他們的文化洪流中,歐洲人發現了美洲,摧毀了瑪雅等南美洲文明,發現了大洋洲,摧毀了地球僅剩的獨立生態圈;也逐漸發現了遺落在文明之外的各個島嶼,摧毀了所謂的異類文明,從此,地球開始進入一個大文明時代,所有人類開始生活在一套秩序規則下,只因各自的民族而異。但隨着經濟和文化的緊密聯繫,未來極有可能實現地球一體化。從探索、征服、奴役、到最後的融合,這個過程起源於所謂的叢林法則,一個叢林的生物在知道存在另一個叢林後,便會產生好奇、恐懼、敵對各種心理,由此帶來的要麼是毀滅,要麼是征服。

隨着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還會遇見各種問題。

自然選擇的法則開始被打破,智慧設計可以讓人類參與甚至是決定未來生物體的特徵組合。無論是生命體,還是非生命的智能機器體,由此所帶來的道德和秩序又該如何界定和補充?

人類追求的無非是快樂幸福,真正影響人類快樂的是物質生活的豐裕,還是達到期望的滿足,亦或是本身追求快樂這個行為?由此帶來的生存及生活方式的轉變,想必這也足夠讓我們去思索了。

真正的和平不是現在沒有戰爭,而是不可能發生戰爭,那麼對於依然民族林立、國家眾多、文化分歧的如今,我們該如何處理那些可能帶來毀滅的矛盾?

在7萬年前人類還只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動物,經歷了短短5000年的文明發展,時至今日,人類已經主宰地球,甚至開始進軍宇宙,似乎擁有創造和毀滅一切的神力。固然人類的生存條件有了飛躍進步,但與之而來的代價是除人類以外的地球生物的生存條件卻是前所未有的惡劣,我們擁有了看似無與倫比的力量,卻不知道如何控制和使用,似乎除了物理法則外,我們不再臣服於任何法則?如果在未來,這種不負責任的自我主義主宰者姿態不加以改變,長此以往,帶來的估計只有自我毀滅了。

或許,我們該問自己的不是“我們究竟想要變成什麼”,而是“我們究竟想要什麼”。

這的確是一本值得去看的書,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原來是多麼的淺薄和無知。固然我們無法去左右或者決定什麼,但至少我們可以自己活得很明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shu/wdgqv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