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關於感想的隨筆(集合15篇)

關於感想的隨筆(集合15篇)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敍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感想的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感想的隨筆(集合15篇)

關於感想的隨筆1

在豐台五小這個大家庭中,優秀的教師數不勝數。其中有一位叫李小菊的老師,有着極其傳奇的色彩。她是一位音樂老師,卻比某些班主任付出的更多,她帶領着豐台五小的民樂團,參加20xx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榮獲金獎第一名,她是校裏校外學生和家長的偶像,也被她們所敬畏。

李老師個子不高,是豐台五小金帆民樂團的指導老師,帶領這個樂團一百多名學生十二個聲部。又是音樂組組長,事務十分繁忙,在樂團指導方面卻十分有耐心。

我來到樂團第一天(那天是新學期樂團第一次集會),李老師在會上説了一句話我印象很深:“有的同學説最怕我了,可是你們哪知道,我也怕你們啊?”當時我還沒太懂,是什麼意思。後來,我慢慢發現,有幾個比較淘氣的同學總是惹是生非,李老師總是調解事端,其語氣之嚴厲,搞得這些同學十分怕她。而李老師主要是怕這些同學以後上不了好的中學,因為她愛同學們,即使她不是班主任。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教,有幾個原來淘氣的同學變得“乖”了,可李老師還是着急。為什麼呢,一週後,我才反應過來,她是想讓我們全都在排練時迅速的安靜下來(以前排練時總有同學在下面竊竊私語,擾亂排練效果)李老師是一個精益求精的人,雖然我們覺得做得很不錯了,但是她還是想努力把我們鍛鍊成全面的人才,不僅要專業過關,紀律還要很好,所以下大功夫糾正這個毛病。

有一天,我在學校附近的快餐店吃早飯,恰巧遇到了也在吃早飯的李老師,於是我坐在她的桌對面。李老師看着我,突然冒出一句:“王楠,你很有天賦。”,我一怔,接着她又説:“努把力,你有當聲部長或首席的能力”,哦!原來李老師是想急切的成就我們,改正我們的壞習慣,讓每一位同學都有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的風采!我特別感動,一位多麼有胸懷有智慧的老師啊!

李老師辛勤的培育着我們,耗費着精力,透支着身體,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畢業生,又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同學,為了我們的未來,無怨無悔的燃燒自己的青春,微笑的看着每一朵花苞靜靜綻放!

全文以學生的成長比喻花開為開頭引出一位孜孜不倦的老師,內容將老師的可貴品質為中心展開情節,選材樸實,真實感強。語言成熟流暢,開頭鋪墊和結尾昇華做的很到位,是一篇好文章。

需要改進之處是寫人物某種精神品質不僅從事件行為語言上,還可以從外貌神態表現出來,既然是我的視角,就應該加強心理描寫。

語言方面可以學習加工,引用好詞佳句來美化文章,學會“煉字”。繼續努力!

關於感想的隨筆2

一些好的節目,你看了會回味無窮 ,樂意分享給自己身邊的人。也許是可以開心,也許是可以學習,也可能會有點滴的共鳴。

以前看到中央財經頻道的[交換空間]時,是妹妹分享的。感覺裝修房子也會有那麼多新奇的想法。比如説做一個懷舊的裝飾品,你可以把家裏珍藏的廢舊磁帶找幾個來,可能已經好久沒有用來聽過了吧,取出裏面的磁帶卷把帶絲擺成不同的樣子,然後用鏡框裝裱起來。可以做上不同的三四個,掛在牆壁上欣賞一下,這也是一件藝術品了。也許有一天你裝修自己的房子時也可有這樣的裝飾。

今天,又有一個好的節目,我感覺還是不錯的,安徽衞視的[超級演説家],這是一個朋友分享的。當時他正在看陳銘關於父親的演講。四位導師都給了肯定的通過。從他一個剛剛成為父親的忐忑緊張,到自己父親的人生範本,榜樣作用的的一個父親,後來那個帶着感恩的罪犯的老父親。當聽完後,我也想到了我的父親。樂嘉老師也是這麼説的,一個好的演講可以勾起聽眾的共鳴。後來我就翻看了一些這個節目的其它演講,也有很多精彩的話題。比如癱瘓的樑藝給人的勵志鼓舞,北漂男孩解藝的北漂感言,主持人李程遠的強者發言……等等,都分享給大家。

當我聽到這句話時“生命中永遠有那麼一個人,他也許是父親也許是母親也許是親人,也許是偶像但一定有有那麼一個生命就是真的當你無助的時候,你想到他的樣子你會去揣測他處事的方式,你會去假想他在這一瞬間的感受。你就真的就重新感受到力量。”其實我的心裏也裝着這樣的一個人,那麼你呢?

其實有很多精彩的東西,類似於這樣的節目,我想可以看看,我從中可以得到啟發。

關於感想的隨筆3

正月與妻子、女兒一同看望年邁的岳母,岳母與內兄他們雖已住進小“別墅”,但泥注的土牆老房依舊還在,妻子在廚房幫嫂子打下手,我和女兒便到老房走走,在土牆一角,女兒對滿是灰塵的大木架好是好奇,直問我那是什麼東西,幹何用,我一看,那不是就是當時在農村“紅透”一時的谷扇,我一邊向女兒介紹它的用處,而自己腦海中也勾起兒時的回憶。

谷扇,農村幾乎家家都有。它是農村木工利用風車原理,以人力轉化為風力的農用設備,是農户收割糧食入倉、加工的必用農具。一般是全杉木結構,長約2-2.2米、高約1.6-1.8米。箱體有四足,箱體左為出風口,搖動扇葉產生的風,把那不飽滿的穀粒從這裏吹了出去。箱體右有個圓圓的“肚”,裏面裝着與木軸相連的6片扇葉,木軸中心裝有“Z”形的搖手柄;谷扇出風口頂部是一個四邊梯形風箱漏斗,上口大、下口小,均為長方形,與風箱上口孔相吻合;裝有有一木製閥門,用左手控制木製閥門,可用來調控漏斗開口的大小;谷扇垂直下方有一個斜斜的出口,出口下面剛好放得下一隻籮筐,右手只要一搖動扇葉,箱體便產生的風,把那不飽滿的癟稻,稻殼從箱體吹出,飽滿的穀粒則從斜斜的出口流入籮筐。谷扇一般為兩個人,一個人上稻,將稻用畚箕裝滿倒入鬥內,待稻穀快扇完時再加上稻,一人搖谷扇,如人手不夠,加稻、搖谷扇都一人操作,但效率就不高了。如今九0後的見了都不知是何物,也不知做何用。

當我們看着那一粒粒白花花的大米,吃着香噴噴的米飯時,又有誰知道這些大米是要從犁田、做秧田,平秧田,到育種,播種,插秧,然後再經幾道耘田、打農藥,再將金黃的稻穀進行收割,收割後將稻穀挑到曬穀場,待曬乾後的稻穀就要用到谷扇,將癟稻與飽滿的穀粒進行脱分,最後將飽滿的穀粒用碾米機碾成米,這期間有多少道工序和辛苦,只有親身經歷後才知道。難怪詩人李白寫下了經典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那時農村每家每户都會在自家二樓外搭個架,釘上板塊,鋪上幾張谷席,就可以曬稻穀了,有的農户會在自家前後平整一塊空地當曬穀坪。兒時的我們待稻穀曬乾後,便會同大人一起把谷扇從家裏抬出去,放置在曬穀架(或曬穀坪)的一角,大人先用畚斗將曬乾稻穀裝好倒入谷扇的漏斗裏,然後我就站在谷扇前,用右手均勻搖動搖手柄,隨着谷扇風葉的轉動,一股風就悠悠地從出風口吹了出來。然後用左手將漏斗下方的閥門輕輕打開,讓稻穀勻速漏出來,那不飽滿的癟稻,稻殼便從箱體的出風口吹出去了,而飽滿的稻穀則漏入谷扇下方出口的籮筐之中。此時此景你會想起北宋早期詩人梅堯臣寫的《揚扇》一詩:“田扇非團扇,每來場圃見。因風吹糠籺,編竹破筠箭。任從高下手,不為暄寒變。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肯倦。”通過詩人通過歌頌揚扇的同時,還告訴人們凡事要做得持之以恆,才能達到“去粗而得精”的效果。其實有了谷扇,但扇稻穀則是一門技巧,搖風扇的力度過大或過小,都不行。力度太小,雜物和不飽滿的穀子吹不出去;力度太大,又會把飽滿的稻穀吹出去。扇谷的人也不能分神,要專心致志,有時我們為了好玩,將手柄錯搖反方向,或用力過大或過小,那都是一頓徒勞,還要挨大人罵,再次進行返工。

那時不單是曬乾的稻穀要用谷扇將那不飽滿的癟稻與飽滿的稻穀進行分離,就是那時的大米由於七、八十年代的碾米機只會將穀殼與米分離,而碾出的大米全都與米碎、米糠混為一起,這時又必須使用谷扇將碾好的大米再進行米、糠分離,扇過後大米才能成為淨米,扇出的糠則用於餵豬,不過碾米店一般也放置一架谷扇供人用來扇米。

谷扇不僅是農具,而且小時的我們在夏季還把它用來當風扇,幾個小孩先“單雙”(一種兒時遊戲,有如當今錘子、剪刀、布遊戲)定輸贏,最後輸的一人搖動搖手柄,其他孩子則站在谷扇出風口,悠閒地享受在來自谷扇的陣陣涼風,十分鐘後再換另一人搖,快樂無比,有時閒得無趣,個別頑皮的小孩趁着大家站在谷扇出風口享受涼風時,從地上抓一把泥土放入谷扇的漏斗裏,此時的出風口飄出一股股土灰落入大家身上,有的則進入眼中,大家此時已亂成一團,而頑皮的小孩早已跑得無影無蹤了。

如今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各式現代化農機具已在農村發揮重要作用,不單省人、省力,而且效率又高,那些老式農具現已大部分退出了農村歷史舞台。但隨着新農村建設,或許是為了保存一份記憶,或許是放不下一段情懷,谷扇作為懷舊的農具也擺在顯眼處,供遊人觀賞。

關於感想的隨筆4

20xx年1月14日7點10分0秒,夜很靜,而我的心情卻波瀾壯闊,夜中感想(隨筆)。生氣,傷心,悲傷……可是當我看到夜中的美景時,我的心情也好了。

這條路不知我走了多少遍,可我現在才注意到它,它被勤勞的人們踏平了,忍受孤獨和寂寞,還忍受着人們的埋怨,它才是真正的默默無聞!哦?是的它不像某些人口是心非,它要將人們送向平安,幸福……

夜,寂靜,它讓我想起了家長,我想,爸爸媽媽還在家等我,我該回家了。也許,不管什麼人,生死朋友,同學,老師,哥們,親戚……都不如父母的愛,它就想這夜般平靜,可它卻帶給了你不像白天般的明亮耀眼的美麗!它帶給你的不是一般的愛,而是這世界上最無私的,最偉大的愛!

這時,我又想起了和我多年的好朋友。這夜中含着她的美麗,她的心靈的美,無私的美……

我的同學,老師……讓我把這思念讓夜來託給你們吧!

夜,美麗而動人。

愛,偉大而無私。

願我們每人都有夜一般,有愛一般的心靈。

願具有這種心靈的人都會温暖,

因為他是一個夜般不引人注目而有無私的人!

關於感想的隨筆5

九月·開學季第二週

一覺醒來,望着窗外嫩嫩的綠的葉子。忽然覺得軍訓就像一場夢一樣,匆匆地來,又在我沒有有細細品味那份特殊感覺的時候又悄然而逝,四天的疲勞在肩頭隱隱告訴我已經結束了,有點痛,酸酸的感覺。教官走了,沒有眼淚也沒有分別。那麼匆匆。陽光照進來,落在身邊的書包上,我默默地想着,想着第一次和教官見面,想着第一次踏進訓練營地那或整齊或凌亂的踏步聲,以及同學們的竊笑聲。軍訓的記憶已經在疲勞的壓迫下變得愈發清晰。這些都是值得記憶和懷戀的。

永遠年輕並非青春的煽情,而是經歷青春後的一種更堅韌的態度,十一正值青春年少走着那還很稚氣的步子,我成了七年級的學生。

軍營中的第一天,我們走着散亂的步伐,用好奇的眼光去打量這個地方。晨陽默射在兩邊高大的樹上,樹上的顏色特殊的“樹葉果”隱隱透出亮光,可我視乎把這裏想得太美好了;依稀記得,熾熱的陽光火辣辣噴湧而來頭上火燒版的熱,豔陽照得人睜不開眼,還有教官年輕但卻嚴肅的臉,以及一些在前面“表演”着像海獅一樣趴着的男同學,班長坐着並不標準的俯卧撐和女生那伴着喘氣的深蹲······

儘管我很努力的去回想更多的記憶,但烈日烤焦了這個記憶的儲存,忘記了時間,忘記了方向,只反覆記起咬緊牙關的一句話:“很快就要結束了,加油啊!一定要撐下去!”也許多年後,我還能體會離家軍訓時的那份不自在,那份累,以及汗流滿面不能擦,身上很癢不能撓的那種無法形容並難以忍受的感覺。有人説:這是生不如死,是非人的日子,那我就該暗自慶幸了,因為我都挺過來啦!

有人説:無法回味才是最美妙的感覺,對於軍訓有些感覺真的不能言傳,只能自己親身去經歷,在淙淙的意會中回味,像喝一杯濃郁的茶,只有嘗過才知其味。軍訓對於每個人都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盪漾。。對於我而言,軍訓,是一種磨練,它可以是一場暴風雨。沒有日曬雨淋,沒有狂風暴雨,若暴風雨不猛烈,又如何來那美麗的風雨彩虹,怎會有自己精彩天地?它是一種寶貴難得的經歷,它是一種力量,一種支持我克服困難的力量,軍訓給我的美好回憶是我們和教官之間那種純樸的充滿人情味的關係。

人沒有懸崖,峭壁就不再險峻;海沒有驚濤駭浪就不再壯闊;河沒有跌宕起伏就不再壯美;人生沒有挫折磨難就不再堅強;櫻花如果沒有白花爭豔我先開的氣魄,就不會有美麗春天裏的一枝獨秀;荷花如果沒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志,就不會成為炎炎夏日裏的一位君子;梅花如果沒有傲立霜雪的勇氣,就不會有殘酷冬日裏的一道青麗的風景;人如果沒有堅持到底的毅力,就不會成為緊張軍訓中的一顆亮星。

關於感想的隨筆6

活在這個世上,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或者遇到困難,或者遇到,或者遇到變故,或者遇到不順心的人和事,這些都是前進中的正常現象。然而,有的人遇到這些現象時,或心煩意亂,或痛苦不堪,或萎靡消沉,或悲觀失望,甚至失去面對生活的勇氣。

不可否認,當這些現象出現時,會影響人的判斷,會刺激人的言行舉止,會打擊人面對生活的勇氣。比如,當你在工作中受到了的批評後,你會思想低落;當你在生活中遇到別人誤會你時,你會感到氣憤和委屈;當你失去親人朋友時,你會悲痛至極;當你在仕途中遇到不順時,你會怨天尤人,工作消極。

當遇到這些現象時,人的這些表現都很正常。因為人是會的高級動物,這也是區別於一切低級動物的根本。但這些表現不能過而極之,否則你會活的很累,活的很不快樂。

朋友們,陽光般的來之不易,它需要你生活的閲歷更加豐富,獲取的知識更加,對待的更加積極,它需要你用修養之水澆灌,勤勞之力扶持,寬容之心呵護。

朋友們,從現在起,為擁有陽光般的心態吧!

如果沒有人陪,學着一個人聽音樂看書寫文字。這是個好習慣。

不要對人隨便發脾氣。

如果一個人開始怠慢你,請你離開他。不懂得你的人不要為之不捨,更不必繼續付出你的友情或。

如果可以不抽煙,別抽。如果可以不喝酒,別喝。

再鬱悶也不要去泡酒吧。一個孤獨的人手握高腳杯或者抽煙,會更添寂寞感與憂傷。

有喝下午茶、閲讀書本、聽音樂的習慣。

寧缺毋濫。不要因為寂寞隨手抓一個戀人,這對兩人都不公平,而且太缺乏感。

閒下來的時候,放一段柔情音樂,翻閲幾頁好書,然後睡個懶覺,快哉。不好的時候,也可以睡一覺。

從現在開始,聰明一點,不要問別人想不想你?愛不愛你?若是要想你或者愛你自然會對你説,但是從你的嘴裏説出來,別人會很驕傲和不在乎你。

有固定的消遣場所,比如固定的咖啡館、書店。讓那個地方的服務生認識你,這樣,你會在孤單時有個温暖的去處。

不要為了任何人任何事折磨自己。比如不吃飯、哭泣、自閉、抑鬱,這些都是傻瓜才做的事。當然,偶爾傻一下有必要,不必時時聰明。

任何情況下,背後不説他人是非。如果一定要你説,説好話。

允許偶爾看肥皂劇,但不可成為依賴。允許偶爾披頭散髮,但要注重場合。允許偶爾罵髒話,但只限在老友面前或者獨自一人時,記得説過後要忘掉那種暢快感。

一定要有幾個異性朋友,沒有非分之想,就是關鍵時候,幫你出出主意。

學會承受痛苦。有些話,適合爛在心裏,有些痛苦,適合無聲無息的忘記。當經歷過,你了,自己知道就好。很多,不需要你己説,別人會看得到。

能不和人爭吵儘量避免。一個發怒的人是很恐怖的,會因控制不了情緒變成瘋子。

如果不可能和一個追求你的人在一起,別玩曖昧,浪費別人的金錢和。結果你可能會失去一個真心對你好的朋友,而且會被人看不起。

關於感想的隨筆7

奧運會開幕式引來眾多評論,我已過了半夜爬起來看直播的年齡了,看完了開幕式的錄像,評價就是六個字:節約、幽默、創新:

一、節約:

英國人稱他們是在輝煌的時候拿到了主辦權,是在陷入底谷時舉辦的奧運會,因此,節約成為了第一大亮點,倫敦奧組委自知無法在奢華程度、燈光焰火等方面與北京相抗衡,因而他們走了節約的路線,沒有碩大的LED屏幕,見不到製作優良的大道具,沒有精美的服裝和高科技燈光,沒有人海戰術的對稱美,羣眾演員的服裝也沒有整體劃一的要求,我發現他們的服裝甚至都可以從各個層次的演出團體借來使用即可,並且羣眾演員在所有的彩排時都必須自己化裝,只有在正式演出時才能享受一次由專業化裝師化裝的待遇。總導演不愧是玩電影的,把現場和電影鏡頭一嫁接,既避免了轉場時的混亂,又帶着觀眾隨意魔幻地穿越。省錢又省力,這種方式據稱還是第一次廣泛採用。節約還體現在時間的分配上,運動員、裁判員、教練員宣誓的時間與火炬繞場的時間疊放在一起,因為一定要在公交車輛收班前結束閉幕式,否則又要按他們的勞動法的規定發放一筆不菲的加班費了。還有,吉祥物不像北京奧運會,一下子就設了五個,只有兩個,比賽獲獎者是沒有吉祥物的,想要?掏錢!鮮花?對不起,(獲獎者)只有很小的一束。免費的飲水?對不起,掏錢!

二、幽默:

屏幕上,由丹尼爾-克雷格扮演的007(他是007的第6任扮演者)突然出現,緊接着是英國女王受邀來到現場!怎麼來的?007駕駛着直升飛機,在倫敦碗上空,尊貴的女王直接就跳傘下來了。你知道英女王高壽幾何嗎?實際上就在人們捏了一把冷汗時,伊麗莎白女王在現場莊嚴地出現。這個“包袱”引來現場觀眾的掌聲。實際上女王是從通道直接進入現場的,而跳傘的是英女王的一個男性替身,他是42歲的英國人加里-康納利。

憨豆先生的出現是最大的亮點。他在倫敦交響樂團演奏奧斯卡獲獎電影《火的戰車》中的經典旋律時“濫竽充數”,一會混着鋼琴,一會打着噴嚏找紙巾,其揩鼻涕和放屁的動作十分搞笑,雖有點不那麼紳士。但只要看看現場和電視觀眾的反應,你就知道休閒、放鬆的目的達到了。

先期舉行的朝鮮女足與哥倫比亞女足的比賽中出現了“國旗”烏龍事件,組委會不得不向朝鮮隊正式道歉。開幕式上,在朝鮮隊出場時,BBC解説員還念念不忘再“幽一默”:希望我們這次用對了國旗……

三、創新:

在服裝方面,中國隊的一貫“中國紅”受到了BBC的“廚房”式評價,而英國隊的隊服,卻有大膽的創新,結合了西服、夾克和運動上衣的“三合一”式服裝,特別點晴的是頸部、肩部的金色的拼塊,突出地顯現了尊貴的皇家風範,傳統的貴族氣質,對東道主服裝的選擇,我的評價只有一個字:絕!

動物進場參與表演,電影鏡頭和表演場面大量對接,都是可圈可點的嘗試;得到了媒體、觀眾和專家一致好評的,則是其獨到的火炬點火方式。

歷屆奧運會開幕式壓軸的就是火炬點火,點火的方式和點火的人員一直就是開幕式的最大賣點。上屆奧運會李寧用傳統的中國功夫,繞着鳥巢飛奔一圈後,在高空點燃主火炬,震撼之極。(寫到這裏,我不禁納悶,當時為什麼不讓他用高難度的體操動作出場、甚至點火呢?)本屆奧運會選擇的點火方式突破了歷屆奧運會的點火方式,沒有主火炬塔,也沒有主火炬手,貝克漢姆也只有開着遊艇護送火炬到現場的資格,由7名奧運英雄選出的7名90後火炬手,頗具代表性和深遠的寓意。這7人中,有5名運動員,一名醫生,一名海員,性別是四男三女;有白人,也有有色人種。他們在與6名火炬手完成火炬交接後,慢慢跑到場地中央,點燃了每個代表團聚集在一起的204個代表團的銅“花瓣”,隨後銅“花瓣”慢慢豎起形成主火炬。通過這種全新的點火方式,充分詮釋了本屆倫敦奧運會“激勵一代人”的理念。

創新還表現在注重對參與者付出辛勤勞動後所應得的尊重,表演者有專門接受掌聲的時間,志願者也得到了全場山呼海嘯般的致意,為倫敦奧運場館出力的施工人員組成列隊迎接聖火入場……現場和全世界的掌聲都獻給了他們!

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無疑是成功的,相信接下來的比賽也會成功和精彩。在祝福中國健兒取得佳績的同時,也祝願坐在家裏看比賽其實是更需要鍛鍊的人們去選擇最適合我們自己的健身運動,奧運精神的實質就是你、我、他的參與!Let’sstart!

(對奧運會有一種異類説法是:最需要鍛鍊的人坐着,看最需要休息的人玩命。)

關於感想的隨筆8

從剛到廣州那天算起到現在已有接近四十天的時間了,在這一月多的時間裏無論是從實驗方面,還是生活方面都學到了很多,感悟也很多。其中最值得珍惜的就是在這段時間裏和老師,同學的那份情誼和學到的以前很少接觸過的實驗技能。

首先,從實驗方面説起,在本科階段我的專業是製藥工程,在大學裏無論是開設的課程和老師安排的實驗課都是側重於化學方面,接觸的實驗都是有機合成,就連我的畢業論文也是有機合成方面的,對於生物或者是微生物的知識知之甚少,實驗反方面幾乎是零。還記的我剛進實驗室時的感覺,好多儀器都叫不上名字,更別提怎麼去使用,完全是一種陌生的感覺。我剛來時的激情,或者説就從複試後的一直憧憬着實驗會得心應手或運籌帷幄的夢想全都成了一個美麗的卻經不起風吹的泡影,再加上剛來廣州時的不適應,那時的沮喪是一種説不出的感覺。也許人都有留戀過去的通性,在那一刻起我突然發現我從未有過的喜愛我以前的學校,喜愛我以前的專業……

留戀歸留戀,沮喪歸沮喪,我自己選擇的專業,我自己選擇的方向,我都要義無反顧的走下去。從第二天起我就從最基本的學起,或着更直接地説是從移液器的使用方法這麼簡單的問題學起……開始了實驗操作學習的同時也開始了理論知識的“惡補”――首先從馮延葉那裏借了本蛋白技術手冊,後來又從圖書管裏借了本蛋白質化學與蛋白質組學,在空閒的時間就看看實驗操作和注意事項……

一天,兩天,三天……大約經過了一週的時間我已經完全熟悉了雙變復性實驗的流程和操作。還記得我第一次接種沒有染菌時的激動,還記得的我第一次測蛋白濃度做BSA曲線R值達到0.99以上時的那份喜悦,每一次小操作的小小成功都給我莫大的鼓勵。還記得我第一次負責整個實驗操作時的緊張和謹慎,現在想起都是一份很好的回憶。後來,馮延葉去負責純化實驗,剩下大約三分之二的包涵體實驗要我獨立完成,在後面的日子裏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做實驗,有時候要晚上11點回宿舍,雖然日子有些忙碌,但也體會到了生活中的充實……

在這一個多月的實驗中我發現了有機實驗和生物實驗的明顯不同之處:第一,就是量的區別,在有機實驗中幾乎都是以數百毫升的計量,1ml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而在蛋白試驗中1ml幾乎是最大的計量單位,質量都是毫克級甚至是微克級,這就決定了在生物試驗中要嚴格並且熟練的操作才能減小誤差,例如:在測蛋白濃度時酶標板上的點樣操作,不同的人操作或者説用不同的稀釋倍數側得的結果都會有很大的出入。第二,就是活性的區別,在有機合成中很多是不考慮生物活性的,而在蛋白試驗中要時刻牢記它的生物活性,大部分時候都要把樣本放在冰盒裏或在接近零度的條件操作。第三就是染菌,在有機試驗中大部分是不怕染菌的,而在生物試驗中最怕的就是染菌,就像活性一樣,“染菌”二字也要牢記。還有其他方面,在以後的試驗中我會發現更多,同時我也會注意更多……

在實驗中最值的注意的就是做好實驗記錄,當天的實驗記錄當天完成。一份好的實驗記錄能幫我解決很多後續的麻煩,我記得在我剛做第一次實驗記錄時馮延葉告訴我:“做實驗記錄不要怕麻煩,如果你看過公司的生產記錄,你就有會知道我們的實驗記錄有多簡單,多淺陋。”這一點在我以後的實驗中也值得借鑑和學習的,當然在這段時間中馮延葉的嚴格的實驗操作和謹慎的實驗態度是最值得我學習的。

在生活中更有很多趣事和笑語。當剛踏上廣州,聽到了一口標準而又陌生的粵語時,當天天面對米飯缺少我和小娜的最愛――饅頭時,真正感覺到了什麼是南北差異。當我們去華工和中大本校區時,就好像從熱帶沙漠走到了温帶森林裏的感覺,體會到了炎炎夏日走在林蔭道上的愜意快感。當走到中大的“國立中山大學”的大門口時,體會到了什麼是文化底藴和視覺衝擊力。當面對珠江時我突然想起了在青島面朝大海時的那份開闊而又舒暢的感覺……當在李杉老師家集體看奧運開幕式時,體會到了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激動……

在每天的實驗中,去晚飯的路上和晚飯時間是一天中笑語最多和最快樂的時光,每天九個人浩浩蕩蕩的走在路上,經常光臨的那家餐館現在都給我們會員級的待遇,小娜和劉建師兄無疑是大家的開心果,每次都是妙語連珠和“相聲”大賽。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馮延葉同學也變的異常活躍,真是師兄“領導”加“訓練”有方。

總之,在這段時間裏有過沮喪也有過激動,沮喪給了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給了我一個適應和緩衝的餘地,給了我冷靜思考的時間。有位作家説過:“如果一個人的生活道路都是平坦筆直的,那麼他的生活也是平淡無味的。”生活本來就是應該像正弦圖像那樣有π/2的時候,同樣也有3π/2的時候,並且還是以2π為週期的……這個假期給了我提前體驗碩士生活的機會,不知不覺中它的腳步已經靠進,我很慶幸已經提前度過了轉折點,做好了迎接它的準備。

最後,感謝老師們給我的指導和幫助,也感謝和我一塊做實驗的師兄、師姐還有同學們的幫助。

關於感想的隨筆9

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當年上學時的情景:每學期開學的第一天,恨不能第一時間領到語文課本,然後迫不及待地翻看課文。等到大致瀏覽一遍後,就再也對語文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興趣了。

現在,作為一個研究語文教育的工作者,面對女兒的一道會考複習題,我曾經是那樣的無奈。這是一道現代文閲讀理解題,要求學生讀完文章後回答後面給出的問題,其中有一道題要求學生把文章中某一處人物空缺的語言根據語境自己描述出來。我原以為這道題出得很靈活,答案只要合乎語境、表述準確就行了。可女兒再三強調,老師説不是人物的原話就不給分。眾所周知,閲讀理解所選的文章可能是經典名篇,也可能是大家都沒接觸過的短小時文,而對於後者,又怎麼可能在沒有看過原文的情況下一字不落地把主人公的原話寫全呢?我對女兒説,這種考題純粹是想把你們考倒,你不會標準答案是正常的。

這就是讓人哭笑不得的語文題。為什麼我們的語文教育即使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也會遭遇此種尷尬呢?有人説是因為教材的選文與編排缺乏歷史感和人文關懷,課前的背景材料與課後的練習設計更是缺乏思維的深刻性與靈活性;有人認為即使有時編寫者考慮到了,但某些教師由於意識不到編寫者的理念和意圖或欠缺駕馭課堂的能力,以至於仍然依據“通讀課文──劃分段落──歸納段意──總結中心思想──歸納寫作特點”的老辦法進行教學,往往讓教材的設計形同虛設。還有觀點認為,我國的語文教材一向是古今中外的文章蜻蜓點水般地摘取,力求“大而全”,因而呈現在讀者面前的語文教材只能是片段式的文學或文化碎片。再加上教師在課堂上的任意肢解,最終有價值的東西都給過濾掉了。

語文屬於人文學科,富含人文因素。因此,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教育必須以人為本,進行語言、文學、文化素養等方面的關照,而以人為本又是指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其中思維能力是其發展的核心。

在與留學美國繼續高中學業的同學交流後,女兒發出了由衷的感慨:美國的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而中國的中學教育簡直是用做題和考試進行淘汰賽。也就是説,我國的基礎教育純粹是為大學選拔人才,而不是為培養人才服務的。正因如此,同樣是一個人的教育問題,在某些方面中國要比美國晚12年。因為錯過了教育發展的最佳時期,這就怪不得中國到現在也產生不了諾貝爾獎得主了。

通過交流,女兒還進一步發現:實際上美國學生每天大約也有3個小時的作業時間,但他們的作業非常靈活機動。老師給出題目,學生可以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課題,然後自己思考、查資料。這樣的作業會使學生感覺輕鬆愉快,並且更有興趣學習,而速度快的學生就能夠贏得更多的業餘時間發展自己的特長。至於中國學生,只能悶頭做老師統一佈置的作業。老師是研究中、大學聯考的專家,你不跟着老師走,到時考不好誰也擔當不起。至於向來把老師奉若神明的家長,誰敢拿孩子的未來開玩笑?就這樣,即使有點想法的孩子最終也在教師和家長的雙重管制下,變得只知道一味做題、應付考試。至此,除了名牌大學的光環效應外,就再也談不上興趣驅動了。

比較而言,美國的語文教育更注重人文關懷。美國語文教材非常注重彰顯本民族獨有的人文內涵,有些教材選編的課文甚至以美國曆史發展為線索,並摘要其不同時期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及代表意義的文學、文化成果,學生能夠通過聽説讀寫的語言訓練受到薰陶。

另外,美國的中學語文教育非常注重學生的思維發展與創新,而不僅僅侷限於讓學生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主旨。因此,課後的練習設計常常把學生置於時代背景以及作者身處的環境中,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全方位啟發學生的多元化思維與獨特體驗。同時,課後練習中充滿趣味性與現實性的習題又是觸動學生學習樂趣的有效方法,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的是快樂和成長,而不是沉重的負擔。

關於感想的隨筆10

自我感覺很有素質,可是想來想去,還是把自己的這種素質歸結為膽怯。因為膽怯,許多事不敢去做,許多話不敢去説,久而久之,誤以為自己是個有素質的人了。講講自己親身經歷的幾件事吧。

出了北京西站打車去目的地,許多的人有秩序的排隊。這地方多的是那種拉客的所謂私家黑車,辛苦的遊説一批批的客人們坐車,嘴裏不住的唸叨着不用排隊,給點小費不用遭罪,還時不時的拽拽客人,拉拉你的衣服,面對面的向你做推銷,成功的概率並不高。同事們開玩笑説,你去吧,明天這時候就沒胳膊沒腿了。説説笑笑中,等待便不再是煎熬。如果隊伍很長,也許急於坐車的心情會小一點,但當前面還有幾位朋友時,突然的就有了一種急切,想早點坐車離去。像我這種性格,就是再長的隊伍,我也會排下去,大不了離開隊伍想別的辦法,也不會擠到前面去搶車。這麼多的人,性格各種各樣,你一擠,成何體統,你一搶 ,隊伍全亂了,説不定再蹦出來兩個憤青,劈頭蓋臉罵你一頓打你一頓的,還是老實的排隊比較合適。年輕的男同事來到我們兩個女人面前説,排半天了,都到頭了,就是輪不上,讓開,看我的。説着擠到了我倆前邊,跟一箇中年男人商量,師傅,你幾個人?中年男人説一個。同事説,我們人多,先走行吧?中年男人説,不行,我事情很急,説完坐上剛到的車離開了。説話的功夫,跟前的幾個人站隊站成了圓圈,不知道誰先誰後的,車馬上開到面前的時候,男同事一個箭步衝到最前邊,另外一個男同事衝到了車的後邊,打開後備箱直接把旅行箱放了進去。我們兩個女人紅着臉低着頭,快速的鑽進車裏離去。我不敢抬頭都感覺臉上火辣辣的,感覺真沒有素質,搶車。可是,男同事説,你在這種地方講素質,是,大家都在排隊,那是剛開始排的時候,都到跟前了你還講素質,你見誰讓誰了。這話真的也很對是不是?我説就差兩三輛車的時間,同事説,問題是這兩三輛車你不知道多會兒能開過來,你也不知道會再等半小時,一小時還是兩小時,這可是北京啊,以為是在咱那小縣城呢。嘻嘻哈哈中,大家開玩笑説,我們四個人配合的真好,兩個大男人一個搶車,一個搶着放箱子,兩個小女人一起快速的上車。想起來就想笑,算是有默契的沒素質的得到。如果是我,我絕對不會開口讓別人讓着我,大家都是平等的,而且我非常害怕被拒絕後的那種沒自尊的感覺。

同樣在北京西站,進站後憑車票可以免費領一小瓶純淨水,路過的時候大家都順手拿上了,工作人員拿支筆在車票上隨手一劃表示已經取過水了。跟我同行的女同事説,師傅,我的票前邊的同事拿着呢,你直接給我瓶水吧。師傅説不行,都是憑票拿水的。我説,算了吧,又不渴。女同事還在解釋,後邊的一個女同事趕過來直接拿了一瓶説,謝謝師傅,真的有票的,然後笑嘻嘻的走過去了。留下我在那裏看着發水的師傅無奈的笑。同事説,姐,不就一瓶水啊,他又不需要手續,説句好聽的就拿上了。可是我想,何必給他開那口呢,咱又不是離了那瓶水不行。我這是有素質嗎?不是,原來只是因為我不需要,所以我不能開口去求別人。

吃自助的時候,同事説想吃煎雞蛋,男同事排隊,前邊有一個人。煎蛋的師傅問前邊那人,需要幾個?他説,四個。可一次只煎四個,排了半天隊,原來還得站在第一的位置等。同事直接説,不行,你拿三個,必須給我留一個。這是大家在一塊當笑話講的,笑同事膽量大。如果是我,我再等會兒,或者我不吃了行嗎?因為它對於我來説不是必需品,我還可以有別的選擇。

素質是什麼呢?都在講素質,都在要求自己的孩子講素質。素質只是在滿足了物質需要之後的精神追求吧?如果沒有了物質,哪裏去講素質呢?素質還是一個人內心的性格外現,有時候是與生俱來的。如果沒有一種東西我活不下去,我還會講素質嗎?所以,有時候,素質還是一種隱忍,就好像有時候我特想罵髒話,最後還是嚥到了肚子裏,我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所以,看來看去,還是膽小的人比較文明,比較有素質,因為跟我一樣,出去了怕惹事。在你看來,許多的人沒素質,可是,人家自己不受委屈,人家的得到竟然比你多許多,人家想要的東西招手即來,人家的人生之路還比你少了許多的坑坑窪窪。大千世界,紛擾之事,許多的事,發生了,並且你還説不清楚。死要面子活受罪,暫且如此總結一下自己的有素質吧。

關於感想的隨筆11

由於本人的懶惰,每日在家昏昏欲睡,有時真恨不得在脖子上掛個大餅,那麼就可以更“無所事事”了,倒也是一種頹廢的悠閒。

既然説到吃,那麼首先想到的是南北各地的小吃,年輕時到過不少地方,只是所吃食品大都是街邊小食,難登大雅。記得第一次出遠門時到山東濟南,典型的北方城市,印象最深的是那裏的糖葫蘆,因為那時,家鄉是沒有這種食品的,北方居多,當時正值寒冬,街邊的糖葫蘆上的透明冰糖就象屋檐上的冰凌,晶瑩剔透,都不忍下口,咬下去,酸酸甜甜的感覺刺激着味蕾,就好比初戀,百轉千回,總在記憶深處泛着酸甜的餘味,那時,和老公剛剛認識,每天,他走過那些賣糖葫蘆的攤位,總是不等我開口,買下兩串,看着我像個孩子似得滿足,他的眼裏總是盛滿了憐愛,現在,在我們南方的城市,也有賣各式的糖葫蘆,晶瑩依舊,偶爾買了來嘗,卻只是酸澀無比,已經沒有記憶中的甜美,或者是心情的變化吧,一樣的味道,不同的時候品嚐,就有不一樣的滋味。

還有北方的麪食文化也是值得一提的,初去北方,很少看到他們吃米飯,飯桌上的主食是大餅和饅頭,開始時,,稍稍地不習慣,但久了,卻也覺得味道不錯,有一次吃到一種鍋蓋大小的厚厚的烙餅,就着酸辣土豆絲,倒也過癮,不過那種餅非常有韌性,牙口好的人吃起來才比較容易。

近年去廣州的次數頗多,他們卷着舌頭説起北方的麪食,往往面帶鄙夷:哇,北方銀(人)不懂吃的啦,每頓都四(是)麪疙瘩,沒營養的啦……確實,吃,在南方是精緻而繁瑣的,南方人喜歡煲湯,一鍋好湯往往要褒上十幾個小時,而且每鍋湯裏面都或多或少放上滋補的中草藥,喝起來有一股怪怪的味道。我最喜歡的是一種叫做雙皮奶的甜點,其實和我們家裏做的蒸雞蛋在外形上差不多,只是那個是用蛋清和着水牛奶蒸煮而成,甜而不膩,入口綿軟清香,非常具有營養價值。每天早上我都跑去喝一碗,百吃不厭。

飲食文化,在廣州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揚,缽仔糕,牛腩粉,各式各樣,林林總總,記憶猶深的是各類的粥,米粒煮得完全融化,是有若無,放入薄薄的牛肉或豬肉片,生薑,起鍋時撒上一把翠綠的葱花,於是,微紅的肉,綠綠的葱,白色的幾近透明的粥湯,喝一口,鮮美無比,清香四溢,至於聞名各地的皮蛋瘦肉粥,更是隨處可見。

粥類中最有名的,是仔艇粥,也叫及第粥,用料非常講究,蝦仁,瘦肉,魚片,青菜。等等十幾種,關於及第粥還有個有趣的典故:有個海邊窮苦人家的`孩子學習用功,一朝狀元及第,鄰人都來祝賀,但家中貧困,一時拿不出什麼招待大家,那位狀元的母親就把家中僅有的魚蝦,還有米飯放到一起,煮成一大鍋粥,共大家分食,並且流傳至今。

難怪人們都説,食在廣州,並沒有言過其實。小攤上各類的水果有的更是從沒見過,榴蓮,大概是最有代表性的,其臭無比,張牙舞爪,但,吃起來,卻很美味,並且那種味道聞習慣了,也並不覺得有多難以忍受,可見習慣是個多麼可怕的東西,總之,關於飲食,本人一向愛好,現在蝸居陋室,畫餅充飢一下而已。

關於感想的隨筆12

小孩子的眼睛最是準確,所謂童言無忌。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走在校園裏,國小生們都叫我叔叔,慢慢的,我還是我,同樣的還是那個年齡段的小孩子,開始叫我大爺,直到現在,更多的國小生叫我爺爺了。

也是,自己已經是奔五的人了。想想自己剛來這個單位,同辦公室的老孫,當時也就是現在我的年紀,我都感覺,老孫就是一個老頭子的形象。相比如今剛畢業的大學生,肯定認為我也是一個老頭子了吧。

年齡相仿的人,如果整天見面,或者你們經常在一起,比喻同事和夫妻等。歲月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所以彼此感覺不出來變化,或者説變老。但是即便是年齡差不多的人,要是好多年不見,偶爾相遇,自己會感到對方老了,其實對方也會感覺自己老了。

前幾天,回老家,坐在媽媽跟前聊天,媽媽看到了我頭上的白髮,突然驚訝地説,我兒子也有白頭髮了。我説,媽媽,我也是快五十的人了,有白頭髮也正常呀。媽媽説,噢,也是,我的兒子都快老了,我自己都快七十了呢。爸爸説,我們孫子都上大學了,我們能不老嗎?

從小到大,總感覺父親是高大堅強的,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自己永遠都在他的保護之下。自從那次父親生病,我攙扶着父親,猛然發現父親又老又小,胳膊細細的,沒有多少力氣,個頭也是那麼低,才到我的肩膀,我感覺自己一使勁就能把他抱起來,就像當年他能輕鬆的把我舉過頭頂一樣。媽媽在我的印象中總是閒不住,為家裏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情不停地操勞着。看着走路有些駝背的母親,好像她所有的能量都已經為子女用盡了,現在直腰的力氣都不多了。心中有了強烈的感傷。

前段時間,朋友説起車,就建議我快點換車吧。我的車已經買了近十年了,跑了近十萬公里了,也是應該換了。但是我開玩笑地説,才不換呢,我對它有了感情了。轉而又認真地補充,不可能換了,只要轉圈,俺就讓它陪伴了。兒子大了,幾天不娶媳婦了,剛給他買了新房子,要是買車,也是給兒子買了。朋友也點頭贊成我的想法。

雖然説自己的生物年齡這麼大了,但是心裏年齡還小的很,心裏年齡長的慢呢。我感覺自己這會,好像二十多歲的樣子。現在的自己,看有些年輕人幹工作,有時不出力,還感覺他們矯情,其實讓自己做,許多已經做不來了。比喻扛一個重物,心裏就開始膽怯,害怕自己承受不來了。年輕時候,可是天不怕地不怕,認為只要有個環,地球都可以提起來。

到了這個年紀,平時不活動,就會感覺渾身難受,特別是陰天下雨,簡直就是比天氣預報還準確。要是活動多了,容易疲勞,好久才休息過來。看電視裏,好多年輕人在自殺,一點都不珍惜父母給予的生命。但是上了年紀的人,越來越忌諱死這個字,到了百歲的老人,總説自己九十幾歲。每每遇到一個很老的老人,我都會由衷的敬佩和感動,眼裏銜着淚水,不為別的,只為他們歷經的那些滄桑的歲月。

既然,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是偶然,而死卻是必然。心裏平衡,放得下,好好活着,儘量活的時間長點,對得起生命才好。經常與一些好朋友聊天,不惑之年了,沒有一點成就,有些失落。但是最後只有這樣一句話,可以安慰自己:好好的,多活幾年,什麼都有了。

關於感想的隨筆13

人生路上,永遠都是一方看着另一方離開,看着他們的背影,靜靜沉思,在今天,經歷文革的那代人已經老了,他們有的走不動,有的需要拄着枴杖才能行走,正是有他們的毅力,經歷了那個時代,撐到今天,才有我們幸福的生活。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關於背影的感想隨筆散文。

一進村的就望見前面有一柱着枴杖的老人,那慢姍姍的步伐彎着腰,看這背影我感覺即熟悉又陌生。看身影多幺像他,但照他那走路的樣子又不像他。帶着凝問我緊走幾步趕上前去,扶着他的胳膊,他抬起了頭,果然是他一白生忠。

十多年沒見,他竟蒼老了許多?我簡直不敢相信。幾十年前他是那樣的威猛有力,七十年代的農業學大寨打埧修梯田,他一個人能推兩輛架子車土在埧上飛奔,隊裏的手扶拖拉機陷在泥坑,他一個人抓住前面的鐵架子一用力就把機子抻出來。麥收季節往回挑麥,他擔着麥梱總是在最前面。建大隊部時候,他用隊裏的老灰驢套上架子車從溝底往村裏拉石頭,坡陡性口拉不上去,他就在車轅旁拴根繩搭在肩|膀上和驢一塊拉。幾孔窯的石頭大都是他一冬拉回來,這麼威武的人,如今竟老成這樣?真讓人難以置信。

我扶着他眴問起他的身體,他説:唉!不行啦!前幾年害了一場病動了手術,沒死己經不錯了。

他問:娃剛回來?我説:是十幾年窮忙回來遲啦!他説:是啊!該回來看看,再不回來我們這輩人恐怕都見不上面了?是啊!我感慨,這些老人都八十多歲了,想想也是我都快六十歲啦!當年我在他們面前還是娃娃呢!

光陰似箭,歲月催人。我扶着他上了坡到了村頭,他説:娃呀!有空來家?我説好!一定來。

望着他顫巍巍的背影,我不由地感慨萬分,大千世界,這樣平凡而默默無聞的人何止一人,在茫茫眾生之中,這樣的人你我他何止千萬。一輩子一代代從生到死都做着平凡的事,不出名生來幹不出啥驚天動地的事,死去也無人知曉。

但就是這樣的人,在創造着世界,推動着人類的發展,繁延着一代代人。

關於感想的隨筆14

一首歌,一些人,一座城,一段記憶。

有時候人生就是這樣,總是在經歷中記憶,在回憶中老去,在老去時惋惜!逝去的是我們的青春年紀,留給我們的是一些能夠勾回憶起過去的東西,如此説來,這樣挺好,最起碼我們還有那些開啟密碼的提示,還能找到那些通過記憶城堡裏的鑰匙。

08年暑假過後,也差不多就是現在的這個季節,天氣變得不熱不冷,入秋的季節感覺非常適宜了。經過暑假一個月艱辛的打工經歷,再返回學校,我更加珍惜自己手裏所擁有的一切,尤其是差點失去我右手的中指的時候,越發的感覺身體的完整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回到學校見到了我久違的吉他自然親切無比,狂練了一個下午之後,為了不影響舍友休息一個人跑出去到學校裏面的一條小河邊的草地上練琴,就這裏遇到了我後來的好朋友小飛。

同為音樂的愛好者的我們,在以後的日子經常約在一起練吉他,他其實鍾愛的是貝斯,我是吉他的鐵粉。有一天,他説,嘿,小超,我們來組一支樂隊玩玩吧,你彈吉他,我彈貝斯,再找一個鼓手和鍵盤手就夠了,我還認識了一個朋友是在上海這邊開酒吧的,我跟他講過了,今年吧,我們排練一下也提高一下自己的水平,然後明年去那邊做個駐場樂隊,他那邊也同意了。我説,好啊,我老早就有這個意思了,我給你聽段riff,我前兩天琢磨出來的,我覺得還可以,你聽下如果還可以,我們就把它寫成歌。我一直彈那段riff,他拿出紙和筆開始寫起來。差不多一下午的時間,我們基本把這首歌寫成型了,我們寫了五六個版本來串聯主歌和副歌之間的空檔,最後的一遍他用手機錄了下來。

我可以寫一篇超過二十萬字的長篇小説,也可以寫很多篇隨筆,卻始終寫不出一首歌詞,這一直是我感覺最尷尬的地方。那時候,我只有一把木吉他,小飛有兩把電貝司,一把五絃的和一把六絃的,我閒着沒事的時候經常拿他的六絃貝司當吉他用的,我一直很想擁有一把電吉他,只是在那個時候真的沒能力去買!他説,小超,下個暑假你找份工作打打工,如果錢不夠,我把我的五絃賣掉幫你買吉他。

那個時候,我們會一起躺在河邊的草地上看着藍藍的天空,手機裏一直單曲循環一首歌就是那首——silent day。老實講,一開始我覺得這首歌並不是很出色,無論是跟許巍還是伍佰都比不上。可是他就是這麼一直循環着。我們一起聊未來,聊音樂,也聊自己的人生,就像是很多年的老朋友一樣。

聽的多了慢慢覺得這個叫郭碩的主唱不僅唱的是一首歌,也唱出了自己最音樂的執着追求,便利商店樂隊雖然不是很有名氣的樂隊,但他們一直都這麼努力着,執着着。在那個青春裏最需要同伴一起前行的路上,他們音樂激勵了我很多,也讓我感動着,於是我把這首歌放在了手機裏,也開始尋找他們其他的歌曲。

09年,在這個暑假裏身邊的很多同學都想找兼職做,可是這裏可以做兼職的地方早已爆滿了,再和身邊的朋友打聽過之後我覺得暑假打工這個計劃基本泡湯,我的心裏又開始陰暗起來,為的是我電吉他的到來又要遙遙無期了,開始覺得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挫折一路路的跟隨着我,走不開也擺脱不掉。小飛打電話給我的時候,我正在去上課的路上,他告訴我説,他認識了一個琴行的老闆,想找兼職的吉他老師,然後他就幫我搞定了。我連聲的説着謝謝,放學後直奔琴行,和老闆簡單的談了一下工作的內容和價錢之後,我決定留下來做。

每天坐在空調房間裏教教琴之餘,那時候宿舍和琴行兩點一線,早出晚歸一天也將近有七八個小時的時間供自己練琴,也跟隨着老闆學電吉他,改正了一些自己的錯誤彈法和補全了一些基本的樂理,老闆很大放的為我制訂了練琴的步驟之後,我的技術也開始有了很明顯的提升。

他在打工之餘也會到琴行來跟我一起練琴,有人陪着練琴當然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我們也嘗試着排練一些歌,雖然不是很完美,偶爾也有錯拍、漏拍和搶拍的現象,但是我彷彿看到了未來揹着吉他在舞台上演奏的我們。

有的時候,你不得不被迫聽從上帝的指揮,也不得不無條件地服從命運的安排,人生中所有的事情都是上帝早已經安排好了的,所有的結局都是鋪平奠定的,也就是説所有的路線都在出生前就已經規劃好了,所有故事的發展都安排在了上帝的手裏。如果一篇故事講的很平靜,上帝會覺得不夠精彩;如果一些人走的太順利,上帝也會嫉妒。

開學前夕,我終於買到了我的第一把電吉他,打電話給小飛,我説:小飛,晚上過來玩吧,我終於買到我的電吉他了,哈哈!他也顯得很高興的説,恭喜你啊,小超,我正好想晚上過去找你喝點。

我們在樓下的小飯店裏,點了幾個菜和幾瓶啤酒,小飛説:小超,我暫時要離開上海一段時間,我一個親戚在南寧做生意,我過去幫他,等明年你畢業了,我就回來了,到時候我們在一起去酒吧做駐場歌手吧。我很驚訝的看着他,然後點點頭。

那天我們喝了很多酒,也喝的很開心。

以後的我們,只是在上偶爾碰到了打個招呼,他似乎很忙,而我也很忙,青春在彼此很忙中走過了……

誰説的在青春的歲月裏許下的諾言就一定得去實現?誰説的那些曾經一起幻想過的未來就得一定的走到實現的那一天?是誰説的不去一起努力實現就別談理想?又是誰説的半途而廢的夢想就一定不完美?誠然,在理想的道路上我們擦肩而過後漸行漸遠,但誰又能説現在這樣的狀態不是另一種完美結果?至於我們最初錄的那首demo也隨着他的手機丟失而徹底的失去了,就像人生裏的很多東西一樣,在該來的時候不顧一切的到來,在該走的時候不留痕跡的離開。

現在的我們都早已不是從前那個稚嫩的少年,呼天喊地的彈着吉他唱着那些有着所謂愛情疼痛的歌曲,咀嚼着人生帶給我們的傷痕累累,各自揹着自己的行囊漸漸的走向成熟,走向未來,這大概就是我們各自的選擇吧,你選擇了怎樣的道路,你就得過怎樣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的人生。

或許那時候的我們都處在喜歡幻想未來的年紀,或許現在的道路才是生活的正軌,沒能執着的走向那條音樂的道路,我很遺憾,但卻從不曾後悔,就像郭碩唱的這首silent day一樣,對於那些有過的青春夢想就暫時忘掉他們吧,別後悔。當未來再聽到這首歌的時候,除了多一份感動之外還能回憶起年輕那會的瘋狂歲月,真的挺值得讚美的。

前些日子裏,在微信的朋友圈看到他分享的一些喝酒的場面,我打趣道:給我留一口了沒?他沒回,我也沒在意,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各自奔天涯了……

關於感想的隨筆15

又是你的生日了,我親愛的兒子,每年的金秋時節,我和你媽媽都不會忘記對你的祝福,我們親愛的兒子,祝你生日快樂!

時間過的真快,十六年的光陰轉瞬即逝,你已經由一個天真的頑童,長成了一個帥小夥。以至於你媽媽去學校看你,你的同學會不解,把你媽媽當成你的姐姐。不知道是你的媽媽顯得年輕,還是你真的成熟了許多。我身邊的朋友也會由衷的稱讚------你兒子可是越來越帥了。每當聽到這樣的溢美之詞,我和你媽媽的心裏都充滿了無限的愛戀與甜蜜。

十六年了,我親愛的兒子,我們在你的身上傾注了全部的愛 ,以至於我們無法容忍別人來分享這種愛。或許這就是你們這一代作為獨生子女所能盡享的特權。儘管目前二胎政策已經放開,我們也曾考慮過,是否要再給你添一個小弟弟或者妹妹來跟你作伴,以便等我們老了,你的身邊也有一個可以和你一起相互幫助,相互攜手的兄弟姐妹。但是思慮再三,我們還是一再猶豫,連下個決心都是如此艱難。因為,我們覺得這不僅是我和你媽媽的事,一方面我們也需要聽聽你的意見,另外,我們覺得,在我們的生命中,因為有你的存在,就已經讓我們的生命真的很充實,很完美了。你陪伴我們走過了近六千個日日夜夜,時間如紙,歲月如書,我們把每天的快樂裝訂成冊,歸於歷史的夕煙暮雨,走進回憶和遙想。在封底日子的空白處寫下我們的祝福。

我親愛的兒子,整整十六年了,當你用嘹亮的哭聲向這個世界宣告了你的到來,當你出生的那一剎那,我和你媽媽就感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從那刻起,你就成了我們的驕傲,成為了我們眼裏的一座山。謝謝你,我的孩子,謝謝你在這十六年中陪伴我們走過的每一天,有你,我們的生活才充滿了希望和生機。你讓我們懂得了什麼是責任,什麼是義務,你的到來點亮了我們的生命,因為有你參與我們的生活,才讓我們的生活賦予了全新的意義。

儘管你也會犯錯,也會淘氣,也會闖禍,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在我們的眼裏,你畢竟還只是個孩子,有些經歷是成長中所必需要走過的路。孩子,願你快快脱去幼稚和嬌嫩,揚起創造的風帆,駛向成熟,駛向金色的海岸。

我親愛的孩子,如果你還是一株稚嫩的小樹,我願是葉尖上的一滴水珠,從清晨到夜晚對你凝視,如果你還是一個疲倦的頑童,我願是長夜裏的一點星光,在你熟睡時默默的守候,如果你是一條即將起航的小船,我願是飛翔在船頭的一隻海島,為你引領前進的航程,直到你能獨自鼓起白色的船帆,剪開藍色的波瀾,勇敢前行。

你看,兒子,廣闊的大海在你前方微笑,望你乘風破浪,將彩色的人生擁抱。

生日快樂!

標籤: 感想 隨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02pe6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