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大秦帝國讀後感7篇

大秦帝國讀後感7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秦帝國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大秦帝國讀後感7篇

大秦帝國讀後感1

“變法”一定都是好的嗎?“守舊”一定都是壞的嗎?“變法”後國家一定會變得富強嗎?“不變法”國家必然貧窮落後嗎?若細細一想,還真未必。對比中國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有其巨大歷史進步意義,但辛亥革命之後中國並未走向富強。不僅未走向富強,反而比“大清”還不如:國家四分五裂,進入了“軍閥混戰”時期,帝國主義國家入侵有增無簡單,中國反而更加積貧積弱,差點就亡國滅種了。就像人做了一次大手術,可能手術之後,人的身體比做手術之前更加虛弱。另外一個反例就是沙特阿拉伯,至今仍然是最落後的封建帝制,沙特卻很富裕。

商鞅變法會不會把秦國變得還不如以前“那一套”?事實證明沒有。

首先,一方面秦國通過計謀,充分利用其內部矛盾,瓦解了其他幾大諸侯國攻打秦國的聯盟;另一方面其他諸侯國國君腐化墮落,玩物喪志,奢靡享樂,驕傲自滿,重用奸佞,卻遠“能臣干將”(當然這也跟秦國的離間計有一定關聯)。這兩方面給秦國創造了二十多年的較為安全穩定的外部環境。

其次,面商鞅變法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是先進的政治體制,解放了當時的生產力,也是符合秦國國情的,獲得絕大多數普通民眾擁護:1.商鞅變法廢除了農奴制,使得廣大奴隸變成了擁有土地的農民,其為了維護其土地和自由民身份,又積極參軍報國努力生產,掙得爵位;2.獎勵“耕戰”,打破了貴族世襲的制度,“無功不授爵”,貴族的'後代若無“功”,則不自動繼承前輩的爵位,而普通民眾可以通過戰功或積極生產勞動而獲得爵位;3.建立了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政令上行下效,沒有“小王國”,即使是貴族封也無軍權治權,僅僅保留了部分税收分成的權力,“大腦真正控制了全身”;4.基本税率並未提高,國家增收,靠的是擴大生產力,並非苛捐雜税,藏富於民眾,使得農民也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而促進了工商業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農民提高生產力;5“開阡陌”和開墾荒地大大增加了全國可耕種土地面積,將蛋糕做大......

再次,商鞅變法基本理念就是“依法治國”。立法科學且符合國情易於執行,一旦立法則有法必依,依法必嚴;反對“濫情”、“濫禮”,就是法律未規定的“情”和“禮”,執法者卻根據日常“情”、“禮”去“多賞”則要受刑;反對“畏賞畏罰”,即若可以獎賞,但執法者卻不予獎賞,執法者要受刑,反之若可以懲罰,但執法者缺不予懲罰,執法者受刑;還有法律行文通俗易懂,方便施行,要使得普通文化水平低的民眾也能清楚的瞭解國家法律規定,在地方專門設置“釋法”職位官吏,專門負責向普通民眾宣傳解釋法規定,若宣傳不力或解釋錯誤,則“釋法”官吏也受刑;施行“連坐保甲”制度,一人犯法若不揭發則全體受罰,使得民眾相互監督,避免了包庇,使得人人“畏”法,反而不犯法。“依法治國”避免了人治和濫情、濫禮,而其中的“重賞重罰”在戰時又極大的團結民眾,激發其生產力。

另外還有幾點也很重要:

1.秦國的“老秦人”擁有共赴國難的凝聚力。“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老秦族本也屬於中原農耕文明。一般來説農耕文明以步兵為主,其單兵戰鬥力是不如以騎兵為主的遊牧部落。但秦人在長期與當時的狄夷部落作戰下,不僅沒被消滅,反而發展出了強勁的騎兵部隊。不僅僅趕走了狄夷騎兵向內地蠶食,還穩穩的將狄夷阻擋在“西北”邊界,保衞了中原文明。正是秦人與狄夷作戰有功,保衞當時京畿,避免中原地區遭受蠻夷入侵,當時天子封秦部落為諸侯之一。秦人在長期艱苦的環境下,形成了能征善戰,堅忍不拔,吃苦耐鬧的民族特性,且具有高度的“民族”認同感。“朽木不可雕”,而秦人是一個“可塑之材”,具備了優秀的民族特性,暫時的落後和貧困只需一個“制度契機”,會將其優秀的民族特性轉化為無盡的生產力。

2.國君勵精圖治。

3.商鞅的個人才能。

4.國君與變法派的長期團結一心,未受舊貴族勢力的挑撥干擾,使得變法能夠長期執行下去,未半途而廢。即使商鞅車裂,新任國君上任,也繼續推行商鞅變法內容,獲得變法派的支持;且又借舊貴族“逼死”商鞅,清除了舊貴族的勢力,掃除了進一步“將改革進行到底”的阻力。同時借六國上書請殺“商鞅”,獲得了對其他諸侯國宣戰的口實,這是後話......

從此秦國從“國富兵強”走向了“統一天下”的征途。

大秦帝國讀後感2

戰亂年代,數不盡英雄人物,道不盡世間滄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歷史之輝煌,遠非隻言片語所能形容,只是通過歷史,自我覺悟與成長。

蘇秦與張儀仲伯之間,時也勢也。

蘇秦六國合縱,成就張儀六國連橫六國合縱出於天下大亂之時,因時而生;合縱出於大爭之時,因勢而生。蘇秦天下為公,想給六國爭取一個變法強國的機會也時間,使天下羣雄同等大爭,只可惜獨木難支,難以挽回六國之頹廢之勢。縱使蘇秦像如同衞鞅一般極公無二心,但世間再無秦孝公,終是枉然。

縱觀天下大勢,蘇秦看到了天下大趨勢,如同今天的我們也要看清中國發展的趨勢,這樣才會在其他方面有正確的判斷。而蘇秦的二次出山,也是建立在此條件與基礎之上。

張儀同樣虛懷若谷,有雄韜偉略經緯之才。

在張儀如此出山,便是小勝蘇秦一籌。先謀魏,雖沒有被聘用,但一罵孟子成名。再次入齊,説服齊威王進行第三次變法,同時入越楚解齊國之威,請出田忌,大敗越國,但同時因為輕言軍事,楚國房陵之失算在田忌與張儀頭上。張儀此次敗北,回去為母守孝三年,但依舊不忘關注天下大勢。在蘇秦出山時,提出六國合縱,結盟抗秦時,他也審時度勢,謀定思慮,給自己做了合適的定位-入秦破縱。

蘇秦六國合縱-跑遍六國,泅度至齊,費盡脣舍,訴盡利弊,終於促成六國合縱。然魏王,齊王,燕王,趙王相繼去世,為六國合縱帶來重重危機。秦國試圖在楚國撕開一個口子,蘇秦力促六國連軍,惜潰敗。楚秦大戰,終成死敵,合縱瓦解。終於爭得齊國變法機會,好景不長,被人刺殺,終結有過落敗,有過輝煌的一生。

正如張儀所説:“秦國實力不足,秦國也很害怕山東六國的合縱抗秦。否則,張儀的連橫如何成了秦國國策?説到底,方今天下都在擴展實力,都需要擴展實力,也都需要時日。誰抓住了機會,擴展得快,誰便佔了先機。誰坐失良機不擴展,誰便自取滅亡!”一語道出蘇秦在合縱中為六國爭取機會,可惜無人看到其本質。

先來看下蘇秦與張儀的原生態家庭背景。蘇秦,殷商之後,父輩在公孫痤府上受辱,誓要改變門庭,期待兒子們可以擠身士大夫貴族世家。蘇父言語不多,但關鍵時候總會給蘇秦有見地的意見與指引。典型的一是“祖國為根,理根為先”。二是“創業有三難,敗、苦、辱。三關能過,可望成也。”三是父親珍藏了《陰符經》,更有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的註文,是一部開啟權力大智慧的棒喝之書。能夠擁有這樣的父輩,何其幸運。

而在此過程中,蘇秦反思了為什麼自己説秦失敗的原因,一個是後之不及,一個是先之太過。因為當時的秦國有東出爭霸之心,卻沒有對應的實力,所以最初的方案是定不會被秦採納的。根據第一次的失敗而悟出“機在目”,就是見機而動,不死守一端。因此他在等機會,等待一個山東六國大亂大爭之時。

同時張儀也在反思兩個人失敗的原因。蘇秦的第次失敗在於“策不應時”,與蘇秦的自我判斷一致;自己的第一次失敗在於“輕言壞策”,這一點在此後再一次被驗證了。兩個人有一個共同之處,反思自己失敗之原因-覺悟。

張儀,祖上隸農出身,因從軍立功升之將軍,張家躋身為新興貴族。因父親捲入政治漩渦致死,母親有遠見,忍辱負重,為其覓佳師,最終被鬼谷子相中。在張儀低迷之時,母親給予激勵讓其振作。家中有變故時,沒有告知張儀,只讓其放手闖蕩自己的天地。

再説司馬錯之家室背景:

1.出身兵家,祖上為齊國的田氏部族。

2.先祖田穰苴是名將,並著有兵法《司馬穰苴兵法》,也是春秋戰國的第一部兵法,比《孫子兵法》早了數十年。

3.司馬錯從少年時就浸淫於先祖兵法,心無旁騖,思考用兵之路從來與人不同。他謀兵思路受先祖兵法影響,最大特別是不“就兵論兵“,而是”據勢論兵。“所以他是從一個國家的角度尋求用兵出路,對兵事之外的整體形勢尤為關注。吃透國力,自然有清醒的判斷,但又如何讓兵事上有作為?他是就勢論事,就秦國的條件來制定可行的方案。這一點,倒是與《天幕紅塵》裏的條件論不謀而合。

4.考慮問題的思維異於常人-總是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清醒冷靜,深諳再宏大巧妙的謀兵方略,如果沒有細枝末節的'精確算計,同樣會招致慘敗,所以他同時又勘察詳細的數據,以制定紮實可行的方案。

5.深謀思略,考慮全局,這點與蘇秦有異曲同工之處。以上是在讀書時感覺的司馬錯成功的關鍵因素,也原生家庭依舊是分不開的。其實每次讀一本優秀的作品時,總會引起很多共鳴。這次的關注點更多在看到了其成長背景,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書中優秀的人物太多,樗裏疾的逆向思維,屈子之愛國情懷,戰國四公子……舉不勝舉,只是管中窺豹,略微看到了冰山一角而已。

“縱橫策士,度勢為本。”蘇秦做到此,才有六國合縱。張儀緊跟其上,因為蘇秦佔據六國之相時,他只有在秦國實行六國連橫,才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蘇秦之才,暗夜點火。張儀之才,有中出新。”“人之能,不僅在學,且在悟。悟之根本,不在少學,在難後重學。大難而有大悟,始得大成。”以上幾句皆出於鬼谷子。

大秦帝國讀後感3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百家爭鳴。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小説家、縱橫家、兵家、醫家等等,百家爭鳴,達到了中國文化顛峯,奠定了當今的文化基礎。

周而復始,到了今天我們可以從國家的法制、税賦、田地、官制、文化等,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統一度量衡這些因素中看到秦國的影子。這也是一種推翻與重塑?使之不斷完善,以適應現在的社會結構。

從逢澤會盟六國謀秦,到秦國經歷變法而變得強大。

一、依勢而生,大勢所趨。

當時秦國必須要變,一邊是戎狄,一邊是強大的魏國,楚國是虎視眈眈,只有謀求變,才可以站得一席之地,不知是否可以稱知為地利,因為凡事都有兩面。而這個變,就是變法圖強,如衞鞅所説各國變法不徹底,不管是李悝還是吳起,一是不敢碰觸舊貴族的利益,沒有全面變法,不夠深徹;二是法令不穩,變法的成功往往需要幾代人的堅守方能成功。正如是一篇文章中所説的在坍塌的地方踢上一腳,就改變了世界的格局。以我的淺薄之見,衞鞅也是如此之人,而他的變法之所以可以順利進行,有一個很關鍵的人物秦孝公的鼎力之持,為他排除所有的障礙,即使贏虔和贏駟受到處罰時也是教公力排眾議,堅持將變法進行到底,此乃人和。而當時的秦國,因為連年爭戰,民不聊生,唯有變一條路,去摧毀原來的結構,來重構一種新的社會結構。衞鞅適時出現,擔任起了這個角色。在這裏本想闡述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共同推進了秦國變法的產生,不知道是否有些牽強。此時也意識到文字是具有穿透力的,那些可以把自己思想與感知表達出來的的,令人佩服。

二、“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這是一種文化精神,也是一種團隊合作的意識。秦國人之所以生存下來,就是因為這種精神,堅韌,勇望無前精神的存在。不管是在國仇家難時表現的淋漓盡致,而這樣的`文化結構,更有利於構建於一種有利於社會前行的新秩序。

三、變法具有穩定的基石,可以持續

贏駟即使想除去衞鞅,但他對變法的擁護沒有變。而對於政治權術來説,雖然我不懂,但也看得出來,他需要有所見樹,利用貴族搬倒衞鞅,又利用民憤與衞鞅之死來搬倒世族,以達到堅持變法之路。

不懂歷史,不敢加以妄論。但作者歷經將近20年的著作讓人不能釋手,讓歷史也變得有趣起來。

在引言中,着重強調了秦國當時的政治文明—郡縣制中央集權制,對接下各朝代的封建統制奠定了基礎;超越禮治與人治,實現了全面的法治社會;經濟文明方面實現了全面的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買賣,而今的我們似乎還沒有實現;建立了沒有奴隸制而以平民為主的新興的生產方式,這樣看來比集體主義大鍋飯更勝一籌了。與當時西方國家相比,秦國也是走在前端的。

自五商時代到夏商周三代上古王朝,中國前三千年的腳步就是不斷從分治走向融合統一的過程。而秦國的統一文明,是順應中華民話的歷史趨勢。秦文明,是建立在春秋戰國五百餘年大變革與思想大爆炸上,“大爭之世”的社會思想,璀璨的思想光芒照亮了“天下向一”的歷史道路。歷史的每一步沒有白走,值得今日的我們去反思—覺醒—覺悟—學習。

正如作者所説,我們的歷史精神的根基,在春秋、戰國、秦帝國這三大時代。

那個時代是一個“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劇烈變化時代。用歷史主義的話説,那是一個大毀滅、大創造、大沉淪、大興亡,從而在總體上大轉型的時代。其實這些確實是書中的話,但是這些話,讓我有了新的感悟,所以就是再COPY一遍也不為過。

原生文明是一個民族的根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她由涓涓溪流匯成澎湃江河的歷史中,必然有一段沉澱、凝聚、昇華、成熟的樞紐期。(這也是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吧)這個時代所形成的文化文明,如同一個人的生命基因,將永遠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或決定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這便是原生文明。各個民族對其原生文明的深刻反思,從來都是各個民族在各個時代發揮創造力的精神資源寶庫。

對這段深為贊同,大到國家,小到個人,原生文明,原生家庭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深刻的反思,看清利弊,學會總結,這也是現在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目的之一。這也算是拿着孫先生這麼深刻的主題把我自己的小主題加進去,莫見笑。在黑色裂變中,不管是圍魏救趙,還是馬陵之戰,孫臏的神經妙算,對龐涓的性格與心理洞察如明鏡般,其實這也是龐涓把人性表現的淋漓盡致。在那個冷兵器時代,步兵與騎兵混合作戰,箭弩滾石齊上陣的時代,地形地勢顯得尤為重要,但謀略卻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借用今天那位兄台的話,圍魏救趙這場戰爭,是將戰爭的空間拓展到動態之中,智慧與謀略佔據主導地位,似在空中俯瞰戰場,每一個角落細節都不曾遺漏,就是在今日也仍有深遠的意義。

在馬陵戰役中,孫臏可以把戰場的地形地勢的每一個細節考慮進去,以各種假象誘使龐涓中計,而所兵不厭詐在此也表現的淋漓盡致。古人的智慧值得我們終生去學習,而歷史值得我們終生去借鑑。

上有孫臏龐涓,下有蘇秦張儀,為什麼鬼谷子的弟子總是處於對立面?因為他的徒弟來自不同階層。

不管是孔子的儒家,還是墨子的墨家,而以商靹為代表的法家,老子的道家,百家齊放,各有千秋,在歷史的長河中滄海一粟,但卻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寶藏。

扯的有些遠,言歸正傳,繼續開始讀國命縱橫,且看秦惠文王如何啟用新人堅持變法,當然也希望自我反思覺悟中體會歷史與古人的智慧。

大秦帝國讀後感4

讀到前兩本,已感受益匪淺。前兩本主要講秦國如何由一個貧弱小國,通過變法而成為強國的故事。治國治企,原有許多相通之處。通過閲讀與思考,對企業經營的理解更深刻也更清晰了。多年來關於經營管理的點滴總結,也通過閲讀此書得以串聯起來。

最深的體會有三點,在此分享,也盼請朋友們給予指正:

一、企業再弱小,如果負責人立志圖強、信念堅定,也能做強做大

秦國傳到秦孝公手裏,已是內憂外困、貧弱不堪,甚至有滅國之危。但秦孝公斷指立碑、誓志圖強,大膽重用當世英才商鞅,通過20年變法,創造了秦國由弱變強的歷史奇蹟。秦國統一霸業,由秦孝公而始。

很多現在非常成功的企業,剛起步時都很弱小。華為公司當初只是一家代理交換機的貿易公司,通過20年卓越經營,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網絡設備供應商,也是中國最成功的跨國企業。海爾當初也只是個國營小廠,設備、管理、人才都很落後,但在張瑞敏的領導下,通過推行品牌戰略、採取科學管理、重用優秀人才、引進先進設備,如今已成為世界著名家電品牌。

所以,企業實力小、底子薄並不可怕。如果能充分挖掘自身優勢資源,聘請優秀人才,鋭於進取、勇於創新。通過堅韌不拔的努力,必可實現由弱到強、由小到大。江門地區整體創業氛圍、人文環境和人才素質確實不佳,但也誕生了像維達、大長江、天地壹號、嘉寶莉、李錦記、無限極這些非常成功的企業。我想,這和幾位企業家立志做強做大的理想抱負與頑強信念密不可分。

二、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

一人可以興邦,一人也可以興企。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很多企業主對這一點的意識已經有了,但行動上還很不夠,用人的理念還沒更新,用人的胸懷也沒打開。

企業負責人在解決了企業的生存問題後,接下來最核心的.工作,就是為企業物色最優秀的人才,併為人才創造良好的環境,使其才能得以盡情發揮。正如維達董事長李朝陽先生所説:“所有的東西根源還是人,我事業上最得意的事情是打造了維達這樣一個團隊,有了這樣的團隊才能打造成功的企業”。在印刷行業赫赫有名的鶴山雅圖仕集團董事長馮廣源先生也説到:“一個企業發展大了之後,人才問題會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他還説:“雅圖仕公司一直恪守‘以人為本、以質為根、以策為上、以果為宗’的企業文化理念。其中‘以人為本’最為核心,並且説到做到”。

成功的企業都有許多成功之處,但最為成功之處,莫過於引進和重用了優秀的人才。聯想集團近幾年遇到不少坎坷,但最終逆境突圍,反而取得更大成功,和他們優秀的人才隊伍密不可分。中國家電連鎖領軍企業蘇寧電器,是一個視人才為生命的企業。為吸進和培養優秀人才,他們先後制訂並實施了“總經理梯隊”、“採購經理梯隊”、“1200工程”、“店長工程”、“4045工程”等系列人才引進和培養工程,對促進企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從20xx年開始的“1200工程”,據悉,該工程為蘇寧電器培養了60位集團高管,其中7人成為副總監。有20%的部門負責人均出自該人才培養工程。

有的企業為什麼做起來很吃力、總也做不大。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必是缺乏吸引、使用、發展和保留優秀人才的環境地壤。如何吸引、保留優秀人才?最根本的還是捨得與人才分享財富。這一點,幾千年前的《易經》就有精闢闡述:“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財聚則人散,財散則人聚。古今法則,莫不如此。

三、卓越的管理機制是基業長青的重要保障

秦國何以由弱變強,關鍵在於變法。商鞅用3個月時間走遍秦國的窮山惡水、歷經常人難得想象的艱辛,找出了秦國貧弱的根源,以大量實地考察為基礎,先後制訂了九大變法措施。與秦孝公君臣一心,通過20年苦心經營,使秦國從最弱小的戰國逐漸發展為國強民富、兵精糧足的第一強國。

與此同時,原本最為強大的魏國,由於國君不思進取、國家法制鬆馳,加上用人不當,就慢慢衰敗下來。此強彼弱,秦國最終消滅六國、統一天下。

由此可見,科學的經營理念、卓越的管理機制,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早在1996年,華為公司就開始起草後來在中國企業界非常著名的《華為基本法》,這顯示出了任正非不同於一般企業家的遠見。許多管理專家認為,《華為基本法》對華為取得今天的成就具有不可替代的貢獻。

企業剛創建的時候,主要靠創業團隊的能力與信念生存。當企業解決生存問題之後,就要開始明確經營理念、建設管理制度了。理念決定方向,制訂決定執行。一套科學、有效的制度體系,能使企業的潛能發揮到最大,並最大程度地避免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暗礁”。

綜上所述。一家企業如何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首先,企業創始團隊的能力、志向與胸懷決定了企業能否創業成功,及未來發展基因是否優良。其次,在解決了企業生存問題後,能否吸引到優秀人才,決定了企業能否做強做大。在企業做到一定規模後,能否制訂出科學、先進的管理機制決定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知易行難,每一步都不容易做到,但如果明晰了重點與方向,總會少走些彎路。

大秦帝國讀後感5

至上週末,由孫皓暉撰寫的十一冊大型長篇歷史小説《大秦帝國》,經過我一段時間的精心閲讀,總算是讀完了。這部歷史小説篇幅很長,寫的也很“專業”,讀起來有一種不願鬆手的感覺,很好!

通讀這部書,對我來説增長了很多的歷史知識,特別是對春秋戰國這段歷史有了點概括性的瞭解,當然要想更深入、更多地瞭解那段歷史,還需要再精心的研讀,同時還要讀更多的關於這段歷史的史書才行。當然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希望還能重新閲讀這部歷史小説。通過第一遍的通讀,我想談談我對“大秦帝國”這段歷史的一些感觸。

本部書是從秦國和趙國的一場慘烈的戰爭開始的,在這場戰爭中秦孝公的父親也就是很有才能的秦獻公戰死,隨之秦孝公繼位。在秦國的歷史上,秦孝公可堪稱是一代絕世英才,他繼位後針對秦國當時的情況,隨時都有被河東六國瓜分的危險,為了強大自己,首先就頒佈了“求賢令”,繼而才有了商鞅入秦,由於秦孝公的英明和偉大,商鞅從“徙木立信”,進行翻天覆地的國內大改革,從而確立了“法家”在秦國的歷史地位。正是由於商鞅的變法,才使得秦國的日益強盛,國政清明,國民擁戴,人才輩出,國土面積也逐步增大。自秦孝公開始,經過一百多年,七代國王的艱苦奮鬥,最終在嬴政手中實現了中華民族的一統天下,確實是功業卓著、偉業長存。

在這一百多年的歷史中,七代君王中可以説有才幹的主要是秦孝公、秦惠文王(嬴駟)、秦昭王(嬴稷)和秦始皇(嬴政)他們四個了,其他的三個都是短命或者是沒有多大的建樹,正是因為他們沒有多大建樹在任期間又短,所以才造就了秦帝國的建立,所以秦帝國是一個偉大的帝國,這幾代君王也是能創建偉業的君王,是一代代“偉人”。

秦帝國的.歷史也有一些讓人唏噓的事情發生:有建立了法治國家根基的商鞅在秦孝公死後被秦惠文王“五馬分屍”、有堅持三年,最終取得“長平大戰”勝利,擁有戰功赫赫的白起被秦昭王賜死、也有為穩定朝夕不保的秦國,而立下舉世功業的功臣呂不韋只因在政見上與國王不同而被嬴政所殺。等等這些讓人扼腕的事情發生,有種“謝磨殺驢”的感覺。但最讓人感覺到不可思議的是太監趙高和丞相李斯這兩個人了。趙高一生是最忠於秦始皇的一個人,在陪伴秦始皇的一生中,他幫助秦始皇做過很多很多的事情,是一個無以復加的大“忠臣”,可為什麼在秦始皇死了之後,卻變成了一個似乎是對秦始皇“刻骨仇恨”的一個人?先是殺了皇長子扶蘇,繼而是以一種變態的手法殺死了所有的皇子和公主,之後又是承擔秦國脊樑的文武幹臣,把一個“腦殘”的最小的一個皇子胡亥扶上了皇位,最終這個秦二世也被趙高殺了。在民生凋敝的情況下,還大肆興建阿房宮,搜刮民財,搞得剛建立的秦帝國民不聊生,最終是逼着“人民”揭竿起義,一舉滅亡了這個贏世家族多少代辛辛苦苦建立起來“帝王國”!其人性是何等的殘暴和不可思議!

還有一個就是丞相李斯了。在秦一統天下的過程中,可以説李斯是一個享有“豐功偉績”的一個大人物,他為秦帝國的建立立下了無可比擬的功勞,於蒙恬等守邊大將也是終生的同盟者和最好的朋友,可為什麼在秦始皇死後,李斯卻能模仿嬴政的筆跡,下詔殺害這些戰功赫赫的開國元勛們,簡直是不可思議,正是因為他的“私心”和性格上的缺點,最終被趙高不單是滅了“三族”,還以最殘忍的五種刑罰殺死了他。這麼一個功蓋千秋的偉大人物,最終竟然能做出這些不可想象的事情,亡了大秦帝國,也以最羞辱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可以説是最有應得。

總體來説秦朝的歷史是一部奮鬥的歷史,秦朝因為有了“焚書坑儒”,就被後來的儒家宣傳為秦朝是一個暴君統治的政權,這是一種嚴重的偏見,是對歷史的一個錯誤的認識,應該加以改正。自秦統一中國後,秦始皇的功勞還是很大的,其中大家都知道的擯棄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規矩、修建“高速公路”、整治河流等等等等,其中很多的事情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都起到了無可替代的偉大作用,這是誰也抹不去的成績。

秦朝的成功有一大經驗可以記取,那就是“變法圖存”,用現在的話説就是“改革開放”,只有不斷的、徹底的改革,才能實現“富民強國”。秦朝失敗的一大教訓就是“用人不察”!由於秦始皇沒有在用人上仔細盤旋,沒有深入地考察“人心所向”,輕視了“接班人”的培養,最終被小人篡奪權利,導致整個多少代君王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就毀於一旦,可以説是“前功盡棄”,可惜可惜也!

看懂歷史,服務當前,這是我們學習歷史的目的。歷史就是一面鏡子,他可以正身修行。幫助我們看懂社會,看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幫助我們適應社會。同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就應該從歷史的教訓和經驗中獲得一些什麼,理解和體會一些什麼,這不正是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所需要的嗎?

大秦帝國讀後感6

終於在斷斷續續中讀完了孫皓暉先生寫的《大秦帝國》中的前五部(《黑色裂變》、《國命縱橫》、《金戈鐵馬》、《陽謀春秋》、《鐵血文明》),還剩下第六部《帝國烽煙》不忍心看,因為想到即將看到六代君王嘔心瀝血的奮鬥,在一夕之間毀於奸佞之手,我的內心非常難受,心緒有些低落,就暫時把它放下了。

這一部鴻篇鉅製耗費了孫皓暉先生的16年的時間,在洋洋灑灑的近五百萬字的小説了,講訴了在戰國時期,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中,秦國從秦孝公開始歷時一百六十多年,經過六代領袖篳路藍縷的奮鬥,再現了一個國家一步步實現自己夢想的悲壯的歷程。讀罷令人唏噓不已。

我本人最喜歡最受感動的是第一部《黑色裂變》,秦孝公接手的是一個貧弱的秦國,一個幾乎要被羣強瓜分的秦國,可也就是在這樣艱難的背景下,秦孝公能痛定思痛,痛斥祖先的問題,思考國家貧弱的原因,招賢納士,改變國家的命運。歷史就這樣讓秦孝公和商鞅相遇了,在二十幾歲的年紀,彼此惺惺相惜,肝膽相照,用二十幾年的時間把秦國從一個貧弱的邊陲之國,變成了一個國富民強的狼虎之國。使中原諸國為之一震。

在很多歷史資料或者小説裏,商鞅被描繪成一個刻薄寡恩的人,但是我在這一部小説裏,看到的是一個有血有肉,“極心無二致,盡公不顧私”的商君。商君是秦孝公的謀臣,他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讓這個國家強盛,秦國的貧弱縱然有外敵的原因,但問題總歸出在自己身上,怯於公戰,卻私鬥成風。商君要改變這種面貌,非強力無以易其俗,只有深徹變法才能變民眾的行為。雖然我也覺得商君的律法有些嚴苛,但是他維護法律的精神卻是值得學習的,法不阿貴。

在這一部小説裏,我從一個教育者的角度發現,秦國對於王子的磨練都是比較多,一個人如果總是養尊處優,那麼他是很難體會到老百姓的那種艱難的,並且很容易成為一個敗家子。所以秦國君主對於王位的繼承人更多的是強調其才能,而不是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這樣的做法,有好有不好。這種做法對於整個國家來講不一定是安全的,最終秦帝國之所以二世而斬也是有這部分的原因,秦始皇沒有及早確立公子扶蘇的儲君地位。

但是如果從一個企業或者個人來説,我卻是比較認同這樣的做法的,一個人如果太過於順利或者養尊處優,那麼對於他個人或者所在的羣體裏卻是致命的。身為一國之君,如果能從小吃過苦,理解別人的難處,那麼他在制定相關律法的時候比較能從老百姓的角度去考慮,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也能不畏艱難敢於去突破既有的障礙,實現自己的理想。秦孝公、秦惠文王嬴駟、秦昭襄王嬴稷、秦莊襄王嬴異人、秦始皇嬴政都是有在王家之外的民間歷練比較長時間的,所以他們身上的浮華之氣較少,大都比較務實質樸,本性待人。能納人言,使得一羣又一羣的天下英才聚攏在秦國,為秦國的一統夢想,注入生命力。

秦國在戰國時期,是所有國家中變法最為深徹的,所以只要繼承者是中人之資以上,那麼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他們就真的實現了一統天下的夢想。所以法治應該高於人治。

我在這部小説裏還注意到人在老的時候,還是比較容易犯糊塗的,並且比較不能聽進良言。小説裏出現了很多霸主暮政產生的悲劇,如果人能過在精力旺盛的時候,把該安排的事情安排,並且不貪戀權位,把功業留給後來者,自己居於參謀者的位置,那麼可能很多悲劇就可以避免了。

這部書也讓我一睹了先秦諸子的風采,實在是太佩服他們了,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寶藏,需要我們後世去挖掘。

戰國時期,是一個動盪的時代,但也是一個思想大解放的時代,每個學派都在追求天下大道,為安天下給出自己的答案,有些答案不一定適合那個時代,但是卻為我們後世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儒家學派孟子大師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認為儒家思想大而不當,但是孟子的民本思想直到今天還是有很強烈的借鑑意義的,所謂天下者,無他也,唯民心也。

墨子的“兼愛”理念闡述了眾生平等的觀點,人生而為人,不能因為不同的階級、不同的家庭背景就被不同地對待着,而應該平等地對待。這個世界永遠都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們才在努力地追尋着平等、公平。“兼愛”這樣的理念在今日也還是沒有過時的。

楊朱的理念擁有濃郁的個人主義色彩,曾為天下顯學,但是慢慢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歷史重視強調大、集體,但是我們卻往往很容易忽略了集體是由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組成的。社會中的每一分子都是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的,我們不是一些空洞的符號,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對於個人的重視,並不代表着不愛國家,我們國家是由無數個人組成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意識在自己的重要性,當權者能夠去尊重每個人,那麼很多當權者對普通老百姓的迫害就會少一些,老百姓也會積極向上。

荀子大師是我們的前輩,轉而教育英才,在蘭陵縣開辦私學培養出來很多左右天下的大才,其他最有名的就是韓非子和李斯了。荀子大師認為人性中有向善的一面,也有向惡的一面,關鍵在於你怎麼去引導,給於孩子怎麼樣的生存環境。所以他非常重視教育對人的影響。而且他也是像孔子一樣能夠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才具,給予適當的點撥,讓學生能夠綻放自己的光彩。

這部小説值得稱道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就沒有辦法一一列舉了,只能寫點自己的感受。它是一部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大秦帝國讀後感7

熬夜看完《大秦帝國之裂變》的商鞅變法。有幾點收穫:

1、變法的本質在於改制,提升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

2、法治與人治之爭。

3、任賢還是任資。

一、變法改制

變法的本質在改制,也就是重新分蛋糕。弄一套新的機制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打破世襲,實現讓能者上位。

電視劇裏面對當時的問題剖析得很好,農民耕種不能吃飽,士兵奮勇殺敵不能封爵,守富裕之地而貧窮,擁悍民而兵弱……其中的根本原因在於貴族不幹活還能享受富貴,平民拼死拼活生存維艱,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各個方面的效率極其低下。所以針對這些問題重新制定規則,做到多少就能獲得多少“利益”。以此來增加社會效率。

二、法治與人治之辯

劇中有一段精彩的辯論,是商鞅與秦穆公關於到底使用法治還是人治的辯論。法治,一切按法令來,不約束其心,只約束其行為。人治則考慮各種人情和現實情況做出主觀判斷,或“公理”決斷。

法治的優點是執行要求不高,依法令即可,但缺點也明顯,治其行不治其心,有時候會殺好人。

人治則相反,往往重其治心而輕其治行,比較靈活和人性化。但缺點也很明顯,人治的前提是執法者要有超強的綜合能力。否則讓蠢和壞的人來執裁,往往會產生偏頗。各種因素綜合很容易出現,“我弱我有理”“死者為大”“按鬧分配”等現象。

三、任賢還是任資

商鞅變法,啟用新人,用人不拘一格,唯賢唯能所用。前段時間倍受關注的90後縣長被除名反映了一個社會公眾的認知問題,我們暫且不論後面有沒有暗香操作,首先那標題就有很明顯的暗示傾向—“任資為先”。大家普遍覺得90後還沒有資格。其實我想説的是,現在都9102年了,思想認知還頑固不化。周瑜6歲調兵,甘羅12歲為相,霍去病20來歲打得匈奴滿地跑,秦始皇22歲統一中國。年齡是問題嗎,根本不是,若要排資論輩,恐怕上述的人早熬死在了基層。今天的社會排資論輩觀念居然比古代還要厲害,為什麼?

有何現實意義?

商鞅變法雖在20xx多年前,但人類的本質、本性依然沒有改變。無論古代思想達到什麼樣的高度,總會在一個限度之間徘徊。我以前在畫室上班經常和我的上級領導聊天,對一些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看法,我説:特別是民營企業,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迎合老闆。所有導致很多情況下沒人幹實事,表面風平浪靜,一羣人各有所圖,互相推委與蛇。其根本原因就是:

1,缺乏完善的機制

招來一羣新人,然後塞到個個部門就完事了。也沒有一套“軍功”系統。例如有些先進的企業設置技術等級崗和管理等級崗,各崗位要求條文化,明確化。晉升系統,獎勵系統,薪酬體現系,績效管理等等一套完整的體制。讓一個新人一進來就能明確清楚的知道,我要怎麼做,我該怎麼做,我要多久做到哪個崗位等等。讓有能力的人,和真正想做事的人看的到希望,有一套標準可以做上去。而不是靠迎合決定命運的.老闆。

2,人治大於“機治”

民營企業基本是老闆一言堂,做得好與不好,有沒有效果,都是老闆一人説了算。很多時候老闆舒服和企業效益最大化並不是一致的,甚至是背道而馳的。另一方面,搞特權,要特殊也是一個很大的弊病,假如用“機制”取代“人治”,任何一個體系裏的人應按規則來,即使老闆也是一樣。這對於中國人天生喜歡控制和弄權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

3,利益分配問題

在選人用人方面民營企業有較強靈活性。説説另外一個問題。縱觀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無論治國還是治家(企業),既得利益者和基層員工的利益分配問題永遠是個難題。既得利益者可以什麼都不做還能過得很好,有心有能者死活出不了頭,久而久之效率自然低下。舉個例子吧,一些企業的領導他們對待工作的態度多數是“維穩”,甚至很多管理者想一勞永逸,弄套方法出來用到企業倒閉。殊不知萬物變化才是根本(此處不贅述)。基層往往有許多有心做事,有心改革的人,但是改變意味着不確定性,兩者相權取其輕,對於未知的,不確定性的,已經獲得利益的人當然保守最好,因為已是“既得者”,何必冒風險。更何況在很多時候企業增長乏力的時候,更多的改革是重新分配利益。

管理學裏面説到,管理的一大任務就是——效率。這也是管理的根本任務之一。人類進取的動力根源在於廣義上的“利益”(注:這裏的利益指一切能為個人帶來好處的物或事,有形的無形的利),提升效率的根本在於怎麼分配這個“利益”,怎麼讓有效率的人,有能力的人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

但論道容易,做起來可能永遠無法實現,人類中有許多個人能夠戰勝自己,但讓天下所有的人都能戰勝自己,是不可能的。根據人性進行調整方法,所獲得的結果也與不考慮任何變量的論道相差很遠很遠。世界所有的事情當中,最複雜莫過於人心,而人心,註定讓很多事情無法做成、

標籤: 讀後感 大秦 帝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1ep2l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