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感想

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感想

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感想1

清明節期間,共勝國小圍繞“清明時節、文明祭祀、爭做文明國小生”這一主題,主要開展了以下教育活動。

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感想

加大宣傳,營造氛圍。清明節前夕,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途徑和手段,宣傳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蹟,對學生進行充分的革命傳統教育。

3月25日,組織了規範的“升國旗”儀式,對學生進行了有關教育。

開展了“網上祭英烈”活動。全校130人蔘加了此次活動,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登陸中國文明網,在搭建的“網上祭英烈”互動平台上紛紛發表了祭奠感言、敬獻鮮花、點燃紅燭,表達了對先烈、先人、先賢、英雄的感恩和敬仰之情。

3月26日,召開了一次《清明時節文明祭祀》的主題班會。此次班會由“美麗春天、清明來歷和意義、文明祭祀、緬懷先人珍重現在”四個環節組成,班主任一方面圍繞清明的來歷、習俗、文化等內容,加深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知,並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對學生進行文明祭祀教育和安全教育,號召同學們要積極行動起來,自覺擔當起文明祭祀的倡導者、踐行者、宣傳者和監督者,積極影響和帶動廣大村民移風易俗,強化文明祭祀的觀念,共同營造一個平安、文明的清明節。使學生認識到“祭掃公墓、敬獻鮮花、植樹寄哀思”等祭奠方式才是環保、健康的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祭奠逝者、寄託哀思、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自清明節被確定為國家法定假日後,很多學生也要同家長一道去祭奠先人,為倡導文明祭掃理念,學校倡議學生帶動家長用敬獻鮮花、植樹等方式取代傳統“燒紙”等祭掃活動。在孩子的帶動下,許多家長能夠做到文明祭掃。近日開展“我向家長宣傳護林防火小知識”活動,以提高學生及家長在清明節期間的防火意識。

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清明傳統活動”

讓學生到郊外踏青,踏進自然,融入社會,讓他們親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放放風箏,放飛一份祝福,放飛一份希望。此項活動,受到全體學生的'歡迎,大家充分利用假期踏青、賞花、放風箏、參觀,切實增強了社會實踐能力。

總之,通過本次活動,全體學生的心靈又一次受到了啟迪,激發了強烈的愛國熱情,他們暗下決心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跡,努力學習,奮勇拼搏,在革命先烈愛國精神的感召下健康成長。

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感想2

3月26日,我參加了陽城縣演禮中學、西河中學國中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聆聽了三位教師的精彩授課,尤其是西河中學物理教師陳澤民執教的《慣性及其應用》,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在陳老師的精心準備和組織下,一節令人耳目一新的生動物理課堂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置身於陳老師的物理課堂教學中,他或組織指導學生實驗操作,或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或激發學生積極發言,或與學生促膝互動交談,或與學生共享成功喜悦,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依依不捨。更讓聽課的教師們讚歎不已。

陳老師的課,亮點之一就是實現了角色的轉變。他徹底打破了傳統教學中的“滿堂灌”和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的格局,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和主人。實驗操作和活動讓學生親手做,課文中的物理知識讓學生親自通過閲讀找,學習中遇到的困惑讓學生讓學生自己提,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讓學生自己總結、概括和歸納,課堂練習題讓學生自己解決,自己講解,自己糾錯……而他一節課並沒有説幾句話,但句句點撥到位,總結概括精闢。

亮點之二就是體現了學科特點。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幾乎每一節課都有“活動”、“探究實驗”、“觀察”。慣性現象雖然學生司空見慣,但學生並不理解,對它的原理十分陌生。陳老師為了能讓學生能夠認識並理解慣性,組織學生利用身邊的物品和器材做了幾個慣性實驗,讓學生描述看到的現象,然後告訴學生以上所看到的現象都是慣性現象,學了本節知識就可以解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現象,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而且也體現了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

亮點之三就是能夠以訓練為主線。要想讓學生真正掌握一節課所學到的知識,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訓練,通過各種形式的訓練,既能讓學生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陳老師的課自始至終都沒有放棄了對學生的訓練,有對實驗現象的描述訓練,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培養的訓練,質疑習慣和能力的訓練,利用慣性知識解釋慣性現象的訓練,課堂達標訓練等。通過多種訓練既讓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也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亮點之四就是師生、生生大互動,課堂氣氛掀高潮。精彩的課堂不是“靜”,“動”的課堂最精彩。因為課堂只有通過“動”,才能讓師與生生與生得到心與心的溝通和情與情的`交融,才能讓師生間生生間的思維得到碰撞,認識產生共鳴。陳老師的課在各個環節都有頻繁的互動,這種互動不是由教師控制的,而是自發的,油然而生的。或遇到問題和困惑時,或發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時,或釋疑解惑時……課堂上到處都在自發的互動交流、爭辯、探討,整個課堂像一鍋開水,徹底地沸騰起來了。

陳老師那紮實的物理功底,豐富的教學經驗,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遊刃有餘的課堂駕馭能力,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課堂上學生們積極踴躍的精神,認真過硬的書寫,勇於探索的態度,口若懸河的回答,無不讓聽課的老師歎服。而讚歎、稱頌之餘,更多的是深深的沉思,他為什麼會有如此的魅力?為什麼學生會聽得樂此不疲?我想,①觀念得到了轉變是最根本的。課堂教學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新理念。②愛鑽研,善於動腦子、想辦法。陳老師的物理功底非常紮實,學科素養較高,能深入研讀教材。③駕馭課堂教學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設計,形成自已獨特的教學風格。

總之,這次外出觀摩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課改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更新觀念,以人為本,鑽探教材,積極投身於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實踐,博採眾長,踏着名師的足跡,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為芹池鎮的教育事業儘自己一點綿薄之力。

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感想3

感謝校領導對新進教師的栽培。20xx年5月9-10日,我有幸參加了第十三屆全國”相約名師,聚焦課堂“國小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帶着一顆虔誠的學習心態,認真聆聽了名師的每一節課。每一節精彩和賦有思想的課堂教學,首先是基於人,更是需要經過實踐積累下來的一種大智。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學會學習首先學會閲讀。閲讀是進步的必要路徑,觀摩教學對於一個新手老師來説,更像是學習中的一場盛宴。黃山之行,領略了名師華應龍、高叢林、查人韻、羅明亮、俞正強、張齊華的風采,略談一下自己內心的震撼和感觸。

一週過去了,老子的”天下難事,必作有易“以及處事中庸之道,彷彿還在耳邊。一節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找次品》,華老師從改編的一段輕快的音樂欣賞中,一下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進而在課堂開始之前就迸發出,學生的智慧:只有學生輕鬆的課堂,才有效。如此的開端,又怎會不讓人充滿驚喜和期待呢?教學中,華老師引入比爾蓋茨,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名人的認識,再自然過渡到和課堂有關的問題,讓學生帶着思考開始這節課的探索。從2個球中找次品,到3個球中找次品……由簡到繁,由淺到深層層遞進。數學的嚴謹思想也在華老師的”如果……那麼……“中昇華。學生不由得跟着華老師,一步一步攀登到知識的高峯。

國小老師不只是在傳授知識,我們還擔負着育人。每一個父母都希望有一個具備健全人格和睿智的孩子,社會也需要具備創新和發散思維的人才。你休息之外的8小時是如此的重要,做一個有思想、上進的人,閲讀時必要的。只有博覽羣書才有大智慧,也只有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的人,才能把自己的'育人思想和教學,貫穿在自己的課堂,這些華老師做到了。

輕鬆有效的課堂——談何容易。去黃山學習之前,我最先準備好自己的聽課記錄,在心裏暗下決心,一定不要錯過大師們每一個精彩的瞬間。俗話説,一個好腦子比不過一支爛筆頭。打算全部寫下了。但是聽過羅老師的課後,我竟然沒寫下一個教學片段。羅老師的忘情教學,看的見的知識收穫等等。我被老師和學生的精彩,帶進去了,我也就像坐在課堂中和學生一起學習一樣,我在思考,我在排難解惑、我在進步、我在自我突破、我在獲得知識……我沉醉在這輕鬆愉快的課堂中。幾何圖象現在看來如此的有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可以在課堂中這般快樂。

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感想4

有幸參加了在華南師範大學舉行的第五屆“現代與經典”全國國小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領略了王菘舟和竇桂梅等名師的風采。他們對文本獨特的見解,課堂上妙語連珠,一次次地把聽課的教師和學生帶入了教學的天堂。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課堂上充滿激情

蘇霍姆林斯基説:“有激情的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高效的課堂,需要師生煥發生命的激情。因為只有激情,才能點燃心靈的聖火、撥動生命的琴絃;因為只有激情,才能有創造;因為只有激情,才能使教誨永遠具有探究的魅力。在這些課堂中名師們的激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孫雙金老師上的是以“思鄉”為主題的詩歌賞析課,《月之故鄉》、《七子之歌》、《鄉愁四韻》的旋律不時迴響在禮堂裏,和着動人樂曲的是老師的吟誦或是師生詠唱。他吟誦時激情高亢,演唱時情深意切,一次次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思鄉、思國的情境之中。

詩意語文大師王崧舟老師給我們帶來的《慈母情深》,一句“我卻鼻子一酸”使課堂充滿着激情,充滿着詩意,他在對文本研讀精深、到位的基礎上,憑藉着教師聲情並茂的語言,引導學生一次次的昇華性的朗讀,巧妙地運用復沓的文章結構達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把學生帶進一個個溢滿濃濃母愛的情境,從讀中感悟,從境中體會,盡情品味寓於字裏行間中的深深慈母情。

二、處理教材的方法獨到

上課老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如竇老師上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竇老師不是指導學習教材,而是利用這篇課文為切入點,把這節課設計為名著導讀課,在課堂中,她採用了課文與原文的對照方法,讓學生感悟原著的精妙所在,同時又輔以多媒體《三打白骨精》動畫片,再現名著中描寫的人物形象特徵。從而教會學生學習和閲讀名著的方法與途徑。在引導過程中,竇老師設計的`“三變”“三打”“三責”和一個個的“妙”激發了學生閲讀的熱情,又從讀、演中體會詞語的運用,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整節課中師生之間有真實的情感和智慧投入,學生的認識和能力都有了發展,尤其是整堂課中學生的思維不僅活躍而且水平有所提升。

三、激勵語言的多元化

在這幾天的課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老師對學生的激勵,他們有的是用直接的語言,有的是運用故事;有的在課前,有的在講課過程中;有的對學生感悟結果進行評價,有的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有的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孫建鋒老師的那段課前談話《一人個清華婦女孩的故事》,讓學生懂得了“抬起頭來,大聲説話”。這些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讓我學到了在課堂上要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

兩天半的學習所得點點滴滴都在激勵着我,促使我去思考:如何上好每一節語文課?

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感想5

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這是為了紀念近代護理學科創始人南丁格爾(1820——1910)而設立的。在1852年到1856年間,沙皇與土耳其之間發生在克里米亞的戰爭十分殘酷,雙方傷亡慘重,大量的傷病員無人照顧。當時。英國有一位具有醫學專業知識的女士名叫南丁格爾,她自願組織戰地救護隊,率領38名女救護隊員負責傷病員的護理,在她的領導下,建立了醫院管理制度,提高了護理質量,使傷病員死亡率迅速下降。1860年,她又在英國的聖多馬醫院辦起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為推動世界各國護理工作和發展護士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護士節活動總結護士節活動總結。為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學家護士教育的創始人,弘揚南丁格爾對病患如同"老人的兒女,同志的手足,孩子的媽媽"的獻身精神,國際上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今年的5月12號是我們上大學以來的第一次護士節,所以我們心情都十分愉悦。為了讓我們有個難忘的第一次,每個班都要舉行一個活動來為自己過回節,所以決定舉行一個晚會讓即將成為護士的我們都高興一下。

由於5月12號是國際護士節同時也是汶川的災難之日,玩會由12號改為了11號的晚上七點。就這樣開始了這次以“歡樂護士節之我們是天使”為主題的以班級為單位的活動,本次活動由以下幾個環節,首先劉曉娜同學為大家演唱了一首《勇氣》。美麗的旋律拉開了活動的帷幕主持人登場將每個人都帶到了活動中接下來是全班同學共同完成的遊戲環節,猜表情,準備了三杯一樣顏色的液體,分別為紅糖水,可樂,陳醋,然後找三個同學來喝,之後做出痛苦的表情,讓其他同學來猜水喝的.是醋。

這個遊戲一共玩了三輪,三輪後這個遊戲結束同學們有懲有罰,但是玩的都挺開心,每個人臉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護士節活動總結活動方案。

接下來是由為全班演唱了一首《見習愛神》,希望可以將每個同學的熱情帶動起來。

隨後又進入了遊戲環節,接下來的遊戲只有懲罰,遊戲規則就是給出名詞的類別,從第一個人開始無重複的説出同一類別的名詞,例如説水果,説不出或説重複了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接下來是本班邱竹親情獻歌環節,為大家帶來了《陽光中在風雨後》希望全班同學都能夠學會堅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ddvw4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