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聽劉德武老師課有感

聽劉德武老師課有感

聽劉德武老師課有感1

《“數與代數”領域綜合能力的培養》這門課,請你説一説:“案例展示”之劉德武老師的《找規律》,哪個教學情境的設計對你啟發最大,為什麼?

聽劉德武老師課有感

劉老師給我們展示的是一年級的《找規律》(一年級學生,但課程已學過),不管大師是否知道學生是否已經學過該課內容,整節課,他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晰,教學過程的主動權完全把握,收放自如、不着痕跡地完成教學任務。聽完劉老師的課,我的感悟主要有三點:

1、劉老師的《找規律》抓住了規律的本質——“一組、重複、用規律”,把本課在遊戲中不知不覺中講得通徹易懂,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深入淺出,整節課的整個流程設計看似簡單卻深含韻律,尤其是課件的.運用恰到好處,由簡單“紅球籃球”挖陷阱到“紅球籃球籃球紅球紅球籃球籃球紅球”重新認識異同,發現“一組、重複出現”,每個環節緊密相扣,層層推進;

2、充分尊重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於是認真組織好每一次的活動環節,看似緊密卻又活動充分;

3、練習設計精彩,環環相扣,單題拓展為多題,橫縱連貫,學生的思維得以充分開發。但也有一個不成熟的思考:如何有效的把握“找規律”與“數感”的聯繫,後進生的關注與實際教學中對後進生的輔導怎樣有效開展.

劉老師通過精心設計、層層遞進的課堂練習以及關鍵性的提問,不僅借學生之口揭示“規律”二字,且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然習得“找規律”和“用規律”的方法,學生在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感悟數學的思想方法。在一年級的“找規律”這節課中,令人難以置信地是,劉老師一改往日我們所見的“看一看、説一説、塗一塗、畫一畫、擺一擺”的經典老套路,從感知規律、找規律、用規律、發現數學規律的美四個環節引導一年級的小朋友經歷了一次次深層次地數學思維的穿越。

我最大的感觸是我們的教學中不能僅僅侷限於課本中的知識,要學會延伸,學會拓展,另外教學不僅僅是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聽劉德武老師課有感2

在週末,我有幸參加了一個有關數學教學的研討會,聆聽了多位名師的優秀示範課,其中,劉德武老師的《找規律》一課,更是以巧妙地教學設計,嚴謹而風趣的教學語言,輕鬆活潑的課堂氛圍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節數學課下來,劉老師並沒有讓學生們去用筆寫或畫,而是採取了一種“讀”的方法,他的表情和動作都感染着學生,使學生越讀越起勁,越讀越有節奏,規律自然感悟出來了,學生學得非常有趣。在“找規律”這節課中,從找規律、用規律、愛規律三個環節引導一年級的小朋友經歷了層層遞進地數學思維的穿越,孩子們非常有興趣地參與到了這一次次的思考中。在劉老師的這節課上孩子愛説愛動的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露,讓孩子從心理上覺得課堂沒有那麼神聖,完全可以在又説又笑中學到該學的知識,課堂真正成為學習學習的樂園。老師教的簡單,學生學的輕鬆。

在聽課過程中,我不時地思考,為什麼學生那麼會説?為什麼名師的課堂上孩子們覺得數學那麼有趣呢?我也一直在追問自己:以前教一年級《找規律》時為什麼就沒想到讓學生“讀”呢?讓學生“讀”出規律不是更直觀、清楚、明白?也許,我們更應該努力鑽研教材的把握與學生的學情,在於傾聽更應該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的思考及表達。

另外,劉老師注重學生對規律的語言描述,以什麼為一組,重複出現,抓住了規律的本質,使這節課在遊戲中不知不覺中講得通徹易

懂,同時又非常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深入淺出,整節課的整個流程設計看似簡單卻環環相扣,尤其是課件的運用恰到好處,由簡單“紅球籃球”挖陷阱到“紅球籃球籃球紅球紅球籃球籃球紅球”重新認識異同,由有規律的內容到無規律的內容,用有規律來襯托無規律,發現“一組、重複出現”,從“紅球、黃球、紅球、紅球、黃球、紅球、紅球、黃球、紅球”這麼難以辨認的複雜規律,到像“紅旗、綠旗、紅旗、綠旗、綠旗、紅旗、綠旗、紅旗、綠旗、綠旗、A、綠旗、紅旗、綠旗、B、紅旗、綠旗、C”以及“1 ( ) 2814 ( ) 8142 ( )”這些思維性非常強的問題。每個環節緊密相扣,層層推進;充分尊重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於是認真組織好每一次的`活動環節,看似緊密卻又活動充分。

練習設計精彩,環環相扣,單題拓展為多題,橫縱連貫,學生的思維得以充分開發。但也有一個不成熟的思考:如何有效的把握“找規律”與“數感”的聯繫,後進生的關注與實際教學中對後進生的輔導怎樣有效開展。劉老師的課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例如在教學中教者出現獅子、大象、獅子、大象這樣的圖片然後問學生:“這一組裏有什麼?”接着出現蛋糕、漢堡、冰激凌這樣反覆的圖片,讓學生説出這一組有什麼,有什麼辦法讓人家知道他們是一組的?等等,就這樣讓學生自己通過

動口、動腦去解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劉老師就耐心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

通過今天的學習,使我進一步明白作為數學老師,我們可以不準備多麼花巧的環節、豐富多彩的教學設計,樸實而簡單實用的教學設計,一樣能上得一節精彩的數學課!我要向劉德武老師學習,繼續努力!

聽劉德武老師課有感3

有幸現場觀摩劉德武老師指教一年級的數學課。活躍的課堂氣氛讓我羨慕不已,這種人人蔘與、人人有成就感的氣氛是我每每備課時希望出現的場景,可實際我的課堂總是波瀾不驚平淡無奇。劉老師指教的這節課《找規律》習題設計並不簡單,但劉老師由簡入難步步引導,讓孩子在通過思考爭論之後獲得強烈的成就感,對下一題又充滿了期待。劉老師總是在不經意間引導學生規範數學語言,真是“潤物細無聲”。不知不覺中一堂趣味十足的數學課結束了。我能感覺出孩子們意猶未盡,相信劉老師已經在孩子們的心理種下了一顆“數學有趣,我愛數學”的種子。

沒有比較就不會有進步,相比劉老師的數學課我給孩子們呈現的數學課是多麼的乏味,設計之初怕提出的問題太難孩子打不出來,又怕課件製作的太“花”讓孩子們只顧着看熱鬧,更怕課堂活動太多進度不好把控就這樣數學課還怎麼會有趣?劉老師説應該相信學生雖然他們只是一年級的.學生,不能小瞧了他們,適當的啟發會激發他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劉老師的課讓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我願意改正,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有趣的數學課。

聽劉德武老師課有感4

5月7日有幸到莊河市重點高中觀摩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劉德武老師執教的兩節數學課,並且聆聽了他的主題報告,讓我感受頗深。觀摩兩節課的過程中,讓我感受到劉老師的課堂充滿智慧和思維的火花,啟發誘導,娓娓道來,更讓我欽佩的還有他對數學習題和解決問題策略的把握。整節課,他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晰,收放自如、不着痕跡地完成教學任務。

如在《找規律》這節課中,讓我頓時感受到名師的風采,雖然劉老師的雙鬢已有花白,但他卻擁有一顆童心,他彎下腰和孩子們交談,幽默的話語、親切的教態在很短的時間內拉近了學生和老師間的距離。最讓人驚歎的是課堂中課件的製作精良,新穎科學,趣味性強,針對性強。劉老師在開課時創造性地設計兩組圖案,讓學生在對比中瞭解規律的重要性,可謂匠心獨到;針對剛開始學生不會讀那些有規律的圖案,劉老師能準確地捕捉這些意外生成,不段地培養學生讀,讓學生在多讀中感悟規律,並把規律深刻地讀進腦海中;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題,將課堂氣氛一次次推向高潮,當孩子們情不自禁得和劉老師一起高呼“一二三,打開”時,我知道孩子們已經沉浸到學習中去了。整堂課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深入淺出,整個流程設計看似簡單卻深含韻律。這真是一位可敬的老師!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嚴謹為孩子們編織了一個多彩的網,孩子們遊戲在其中,學習在其

中。

在《埃舍爾和他神奇的騎士圖》這節課中,不僅再一次讓我感受到劉老師精湛的教法和詼諧的語言,而且向我們傳達了數學課不但但是知識的傳遞,而且最重要的是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遷移類推等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中,劉德武老師注重學生語言的完整性,在後面的報告中他也提到,不完整的語言説明不完整的思維,而完整的語言恰恰表示學生思維的.完整;通過讓學生畫五邊形的密鋪圖案,滲透了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和合作性思維,讓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通過練習題的巧妙設計,讓本節課所學習的密鋪知識與其他知識天衣無縫的聯繫在一起,如計數中有密鋪,搭配中有密鋪,作文中也有密鋪,使學生悟到知識之間存在着相通的道理和規律。這一系列的細節,無不體現這位名師的超凡與睿智。

隨後的講座更是把活動推向高潮。在報告中,劉老師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教師上課時的每一句話都要經過反覆斟酌與推敲”,這樣才能恰到好處的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劉老師深厚的文化底藴讓在場的所有老師深深折服,也讓我感受到教育智慧處處存在,作為一名一線教師任重而道遠,在教學中只有善於發現,善於思考,善於鑽研,才會開闢出一片不一樣的天地。

大師的教學智慧與理念將深深印記在我的心中,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品味,努力踐行,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名師邁進。

聽劉德武老師課有感5

有幸聽了劉德武老師執教的兩節數學課,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的收穫是多方面的:

一、一節好課首先老師的語言要簡潔,明瞭,評價語言具體、實在,具有承上啟下的啟示作用。例如:在教學《求周長難嗎?》一課時,劉老師開課直接就問:“求周長難不難?”有的學生説難,有的學生説不難。沒有任何拖沓的語言,接着劉老師就通過出示練習,讓學生在實際體驗中感受求周長到底難不難。

1、讓學生求給定數據的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三角形的周長、4角星的周長。求完之後,再次追問:“求周長難嗎?”學生答:“不難。”

2、求複雜圖形的周長。接着,劉老師又出示了台階,領獎台,菜地等圖形的周長讓學生來求,當學生髮現,任何一個複雜的圖形都可以轉化為簡單圖形來求周長的時候,及時追問:“求周長難嗎?”學生答:“不難。沒有多餘的一句話。點到為止。

二、名師上課讓我想起這樣一句話:“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這時可改為“談笑間,知識皆被掌握。”那份從容自如,那份瀟灑自信,令人歎服!這裏我也明白了知識底藴深厚的人,越是平易近人,越是

返樸歸真,親切自然;越是無知的人才會目中無人,驕傲自大,矯揉造作。

三、一節好的課時刻在滲透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思維。如劉德武老師的這節課中,出示了多個複雜的圖形讓學生來求周長,學生通過老師的引導,親身體驗到了不管是多麼複雜的圖形都可以通過平移或是旋轉的方法,將它們轉化為已經學過的簡單圖形來求周長,就在這一次次的嘗試中,劉老師向學生們滲透了數學中的轉化思想:把陌生的轉化為熟悉的,把複雜的轉化為簡單的。

四、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學的過程就是活動的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認識、應用。”這兩節課,劉老師緊緊圍繞教學的重點、難點,創設每個教學活動情境,讓學生親自觀察、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老師成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又突出了教師的引領作用,兩者的關係處理的恰到好處。

五、劉老師上的課非常實在,無作秀之感。他設計的教具新穎別緻,實用性強,操作簡單,利於學生的觀察,利於學生思維的培養。其次,劉老師這節課,重點突出,始終以用轉化思想求周長為主線,每個教學環節都緊緊圍繞“如何通過平移或是旋轉的手段進行轉化”來設計,符合國小生的認知特點,因而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轉化形式多樣,有小組活動,也有個人思想,課堂氣氛挺活躍的。

劉德武老師屬於理論專家,他的理論知識很多,正因為學識淵博,所以他的課,他的講座能深入淺出地講些我們似乎知道但不是真正懂並運用於實踐中的理論。他的一切教學、思考背後都有理論來支撐。他在上課、報告中穿插的起點綴作用的語言,對我們能起到終生影響的啟示作用,這些語言更令我們受益,引起我們的思考。是比所學到的知識更令人回味、琢磨的東西。所以兩節課的學習,也告訴我應從各個方面提高自己,因為:讀政治書,養大氣;讀業務書,養才氣;讀文學書,陶冶情操;讀史書,使己明智;讀諸子百家,思圓行方。

兩節課的學習也使我明白一節好課應做到:

1、老師的一節課應不僅僅是對知識的教授,更應能對學生的一生髮展起到一定影響。無論是為人處事方面的,還是興趣等等各方面。

2、另外就是專家説的:讓學生帶着問題進來,再帶着問題出去。如果帶着出去的問題與進來時的問題是同一個問題,是教學的失敗;如果帶出去的問題比進來時的問題高了一個層次,則是教學的成功。

3、課堂上你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應有一定的理論做支撐,這樣的課上起來才會心中有數。

4、老師設計的每個數學遊戲、講的故事等也要有一定數學思想的支撐,這樣你的課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

5、這是很重要的一點:讓學生愛上數學,喜歡數學。即提高他們的興趣。

6、如果我們把每次教學、育人當成一種研究,一種實驗,這樣工作是不是充滿樂趣呢,這樣的工作一定會讓人精力充沛地去完成。

總之,我很喜歡劉老師這樣的課,喜歡看,喜歡學。他是我努力學習的榜樣。

聽劉德武老師課有感6

學校組織我們到實驗一小的報告廳中觀看了劉德武老師的數學課《有餘數除法複習課》、《位置與順序》,讓我感受頗深。

一、教師語言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着劉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帶領學生重温校園生活片段,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劉老師在教學時,他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聽老師的介紹,聲情並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思緒。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老師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知識奠定了基礎。

二、自學和合作、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

老師在課堂上必須簡明扼要、突出重點、説明難點,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準確而迅速地傳遞知識信息。深度知識由淺入深,精講精練。淺顯知識點到為止。努力使課堂形成輕重緩急,張馳結合,讓學生始終於緊張而興奮的狀態。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我們是能辦到的。

三、這些課教育學生做真人。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為素質教育之首。這些課能關注學生的生活,教育學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説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後,該問問自己: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後,還剩下些什麼?十年,幾十年以後,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後,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麼?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

我感到在這短短的時間裏,讓我近距離地接觸了名師,聆聽名師的示範課,從中我領略到每個名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這些名師不但關注學生,把握數學的學習方法和數學思想,而且更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人耳目一新。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取長補短。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dg590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