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精)智慧教育

(精)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 篇1

本週末,我們來到鄭州市九十六中聆聽了北京市骨幹教師、優秀班主任、全國萬名班主任培訓特聘輔導教師韓玲老師的精彩講座,我真是受益匪淺。韓玲老師毫無保留的傾情傳授自己一生的教育心得,很對話語都讓我感觸頗多,現將印象深刻的內容總結如下:

(精)智慧教育

1、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聽懂自己內心真實的回答。

韓老師從自己初為人師時的想法説起,告訴我們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想法,才能明確目標,目標明確了,總會想出對應的辦法的。她明確了自己想要的課堂是什麼樣子的,就想出辦法營造使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氛圍;她明確的知道了自己調到重點中學的目標是站穩腳跟,就為之而努力;她用自己踏踏實實的成績贏得了家長和領導的一致好評。

2、要把心態要放平和。

我們的心態會直接影響我們所要採取的教育行為,老師的一些過激言行也許是不經意的,但對學生的內心傷害是很深的,或許一生都難以抹去。“學生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在孩子面前我們應當保持一顆童心,應當以孩子的心態看待孩子的做法。對每個孩子都懷着一顆寬厚、博愛之心,用春風化雨般的綠色語言,來滋潤學生的心田。

智慧教育 篇2

在一所施行正確教育的學校裏,它所有教職員工中的核心層是具有奉獻精神和充滿活力的,它就會吸引其他有着同樣志向的人聚集到它這裏,而那些不感興趣的人不久就會發現自己不適合那裏了。如果核心層是目標明確和警覺的,那麼外圍那些冷淡的人就會感到羞愧並且離開了;但如果核心層是漠不關心的態度,那麼整個團隊就會不穩定和缺乏生氣。

核心層不能只由校長組成。依賴於某個人而存在的熱情或興趣必然會衰退和消亡。這種興趣是表面的、輕浮的、毫無價值的,因為它可以被轉移,然後屈從於另一個人的心血來潮與幻想。如果校長支配着一切,那麼顯然就不可能會有自由與合作的精神了。一個強勢的人物也許能建立一所一流的學校,然而恐懼和奉承也會悄然進入,而通常發生的情況就是,其他員工就變得無足輕重了。

這樣的團隊無益於個體的自由和了解。員工不應該處於校長的支配下,而校長也不應該承擔起所有的責任;相反,每個老師都應該感到自己需要對整個學校負責。如果感興趣的人沒幾個,那麼其他人的冷漠或反對就會阻礙大家的努力或者讓努力白費。

我們也許會懷疑,沒有一個核心權威,一所學校能否運作?但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其實也不知道答案,因為我們從未嘗試過它。毫無疑問,在一羣真正的教育者中,權威的問題永遠不會出現。當所有人都努力變得自由和智慧時,人與人之間各個層面上的合作就有可能了。對那些還沒有深刻而持久地投身於正確的教育這項任務的人而言,缺少一個核心權威似乎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理論;然而如果一個人完全獻身於正確的教育,他就不需要別人來督促、指揮或控制了。智慧的老師在施展他們能力的過程中是很靈活的,因為他們在努力達到個體的自由,所以他們會遵守規則,然後去做一些有利於整個學校的必要的工作。認真的興趣是能力的開始,興趣和能力都會在實踐中得到加強。

如果一個人不瞭解服從在心理上暗含的意義,那麼僅僅決定不去跟從權威將只會導致混亂。這種混亂的產生並不是由於缺少權威,而是因為缺乏對正確教育深刻的、共同的興趣。如果有了真正的興趣,每個老師這邊都會進行持續不斷和深思熟慮的調整,來滿足運作一所學校的種種需要和必需品。任何一種關係中都不可避免地會有摩擦和誤解,然而如果沒有了由共同興趣所帶來的緊密感情,這些摩擦和誤解就會被放大。

在一所施行正確教育的學校裏,所有老師之間必須要有不受限制的合作。全體教員應該經常碰頭,詳細討論學校的各種問題,當他們就某種做法達成一致以後,很顯然執行這種已經決定下來的東西就不會遇到阻礙了。如果多數人採納的某個決定不能獲得某個老師的認可,可以把它放到下次教員會議上再進行討論。

任何老師都不應該懼怕校長,而校長也不應該對那些年紀大的老師心存畏懼。只有當感覺到所有人都是完全平等時,才可能達成愉快的共識。讓一所施行正確教育的學校中充盈着這種平等感是很重要的,因為只有當優越感和它的反面都不復存在時,才會有真正的合作。如果有了彼此間的信任,任何困難或誤解都不會只是被束之高閣,我們將會去面對它,然後信任就會恢復。

如果教師不能確信自己的天職和興趣,他們之間就必然會有妒忌和敵對,他們會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能量都消耗在瑣碎的細節以及浪費時間和精力的爭吵上;反之,如果有了那種想要帶來正確教育的強烈興趣,生氣和表面的分歧就會很快過去。然後那些被過度誇大的細節就會呈現出它們正常的比重,摩擦與個人的敵意將被我們視為徒勞無益的和破壞性的,所有的.對話與討論都會幫助我們去發現“什麼才是對的”,而不是“誰才是對的”。

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在一起工作的人,應該時常討論各種困難和誤解,因為這可以幫助澄清也許存在於我們自身思維中的任何混亂。當有了目的一致的興趣,老師之間同樣也會有坦誠和友誼,他們之間永遠不會產生敵意;可是如果沒有了興趣,那麼儘管表面上他們也許會為了彼此的利益而合作,但卻總是會存在着衝突和敵意。

當然了,也許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會導致團體成員間的摩擦。某個老師也許勞累過度,另一個也許有一些個人或家庭的煩惱,還有一些人或許對他們在做的事並沒有很大的興趣。顯然,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教師會議上研究解決,因為共同的興趣可以促成合作。很顯然,如果少數人包攬了一切,而其他人袖手旁觀,就不可能創造出充滿活力的事物。

工作的平等分配可以讓所有人都有空閒時間,很顯然,每個人都必須要有一定的閒暇。一個勞累過度的老師,對他自己和其他人而言,都會成為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的壓力過重,他容易變得缺乏生氣和懶惰——特別是當他在做着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時。如果身體或腦子不停地工作,就不可能恢復元氣;而關於空閒時間的問題,可以用一種大家都能接受的友好方式去解決。

每個人閒暇時光的構成也是不同的。對於某些對自己的工作有着極大興趣的人來説,工作本身就是一種閒暇;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比如做研究——這本身就是一種放鬆。而對另一些人來説,閒暇或許是躲到與世隔絕的地方去。

如果教育者想要有一些自己的時間,他就必須只負責他能輕鬆應對的、適當數量的學生。當老師被一大羣管不過來的學生壓得喘不過氣時,師生之間就幾乎不可能會有直接和充滿活力的關係了。

保持學校的小型化還有另一個原因。限制班級學生人數很顯然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教育者就可以充分注意到每一個學生。當學生太多時,他就很難做到這點了,於是,懲罰和獎勵就成了一種強制執行紀律的簡便方法。

正確的教育不可能一大羣人同時進行。研究每個孩子需要耐心、警覺和智慧。觀察孩子的興趣、才能、性情,瞭解他的困難之處,考慮到他的遺傳和父母的影響,而不是僅僅把他加以歸類——這一切都需要一顆敏捷和柔韌的心,不受任何體系或偏見的束縛。它需要技巧和強烈的興趣,最重要的還是要有關愛之情;而培養具備這些品質的教育者是我們當前的主要難題之一。

智慧以及個體自由的精神,應該始終瀰漫在整個學校裏。這一點絕不能疏忽,偶爾隨便地提一下“自由”和“智慧”這些字眼,是沒多大意義的。

學生和老師應定期碰面,然後討論與整個團體利益相關的所有事宜,這一點尤為重要。應當成立一個學生會,老師的聲音也能在其中得以呈現,學生會負責商討解決關於紀律、衞生、食物等所有問題,它同樣可以幫助去引導那些有點任性、冷漠或頑固的學生。

學生應該從他們身邊選舉出負責執行決策、幫助進行常規監管的同學。畢竟,學校裏的自我管理是為今後生活中的自我管理做準備的。如果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學會了在任何與他日常生活問題相關的討論中去體諒他人、保持客觀和智慧,那麼當他長大以後,他就能有效而冷靜地去面對生活中更大、更復雜的考驗。學校應當鼓勵孩子去理解彼此的困難、獨特性、情緒和脾氣,因為這樣的話,當他們長大以後,他們就會對其他人更加體貼和耐心。

同樣的自由精神和智慧也應該明確地體現在孩子的學習中。要孩子變得具有創造性,而不僅僅是一個機器人,就不應該鼓勵學生接受各種公式和結論。即使在科學研究中,我們也應該和他一起去推理論證,幫助他看清問題的全貌,然後讓他自己去作出判斷。

那麼如何處理“指導”的問題?難道就不需要任何“指導”了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指導”是什麼意思。如果老師已經拋棄了內心所有的恐懼和想要支配的慾望,他們就可以幫助學生走向創造性的瞭解和自由;但如果老師有意或無意地想要指引學生朝着某個特定目標前進,很顯然他們就妨礙了學生的成長。指導學生朝向某個目標——不管這個目標是學生自己制定的,還是別人強加的——都損害了創造性。

智慧教育 篇3

作為一名理科思維根深蒂固的人,初讀書名,説實在的,這本書並不太吸引我,秉承着“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準則,對於純理論的教育書籍,本人確實不太感冒。不過在後面工作之餘翻看這本書以後,才發現它的獨特之處,也讓我從中獲益良多。

猶記得以前讀到過這麼一句話:“一個人一旦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同時選擇了高尚。”誠然,教師是很具有挑戰性的職業,同時也是一個對品德要求較高的職業。回想自己當初上學的時候,也曾一度討厭某些師德欠缺的老師,甚至不願聽他的課,而如今自己走上講台,角色轉換之間,自己會不會也成為了“他”?讓我在授業的同時,更加明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師德,才能向其他人傳遞正能量。

但具備良好的師德,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同樣是一個長期積累成長的過程。就像本書講的,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首先要學會做無愧於良知的教育,就是要做真教育,然而現實教育中“假”卻屢見不鮮。如在我們國小科學的教學中,對於實驗教學這一塊往往敷衍了事。通常以講實驗代替做實驗,將實驗操作用教師講解+學生記錄操作步驟的形式來代替,忽視了實驗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放棄了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有陣子,由於實驗器材的不足,為了節約時間,我將分組實驗變為教師的演示實驗,忽視了學生實踐操作、探索求證能力培養和關注,當課前學生期盼地問我是不是去實驗室上課時,想起整理實驗室的麻煩,我幾次“狠心”地讓他們回教室上課,讓他們上科學課的興趣受到了打壓。現在想想,為了自己的方便,而忽視學生們的感受,這何曾不是一種負能量。而當我放開手讓他們準備材料,同時自己從中協助指導,原來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也並不是我想的那麼難,他們一樣可以自己獨立完成的很好,這也讓我從中反省了自己。

作為老師,更應該是孩子們的榜樣和標杆。像書中所講“身教重於言教,心教重於身教”。作為新教師,我們現在還處在“言教”的階段,往往靠着自己的“大嗓門”,費時費力的摸索着。想要達到“心教——有情、有義、有度”,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正確面對自己的不足,養成好習慣。一名優秀的老師,他的優秀已不是一種行為,而是內化成自己的習慣。正如教育家葉聖陶説的:“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學生如此,老師亦是如此。培養習慣,貴在堅持,以前上完課,總是一副完成任務的心態,沒有及時去反思這節課的不足和問題,反而讓問題擴大化,在期末才去惡補也為時已晚。正如老教師講的“課上的認真,課後輔導才會輕鬆”。所以我提醒自己一堂新課上完後,給自己幾分鐘時間及時反思,完善課程,避免給下一個班級產生同樣的問題。長此以往,養成新習慣,既是考驗自己,也在磨礪自身的意志。

讀完這本書簡單,但讀透這本書卻不容易。反覆去讀,反覆地去回味、去實踐,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因為我覺得只有當自己磨鍊、成長為一個正能量的人,才能將它更好地傳遞給他人。就像酒一樣,醖釀的時間越長,拍開封泥後酒香才會更加沉鬱綿長……

智慧教育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就XX縣第一國小申請“互聯網+教育”智慧校園應用示範學校的有關情況做簡要彙報,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一、單位概況

XX縣第一國小始建於1934年,隨着辦學規模逐年擴大,20xx年學校分設為兩個校區。校園總佔地面積59835.12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5731.7平方米,現有教學班96個,在校學生5755人,教職工282人。目前有高級職稱教師30人,國小特級教師2人,自治區級骨幹教師18人,市級骨幹教師11人,縣級骨幹教師70人。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自治區文明單位、全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固原市“示範學校”等多項殊榮。

(一)建設基礎

1.學校實現網絡資源班班通,無線網基本覆蓋辦公區,學校建成數學化監控系統,數學化廣播系統,多媒體交互式電子白板覆蓋所有班級。

2.“人人通”平台教師、學生、家長帳號開通性均達100%,60%的老師已經能夠使用“教學助手”進行教學,“雲校家”APP已在實驗班級開展實用,下一步將在全校進行推廣。

3.學校定期進行“互聯網+教育”模式下的觀摩、培訓、研討活動,派出骨幹教師進行信息素養培訓,“國培”計劃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全覆蓋,在區市組織的各類信息應用能力競賽中,數十名教師、學生榮獲區市縣一、二等獎。

(二)需求分析

1.現有網速不能滿足教學需求,把現有100M提升到500M以上;為滿足移動端教學,學校無線網做到全覆蓋。

2.部分電子白板老化,不能滿足教學使用,將電子白板升級為教學一體機。

3.為探索教育模式的改革,建設24間智慧教室。

4.為實現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引入人臉識別系統,有考勤、展示功能的電子班牌。

5.為滿足XX學校的教師、學生交流,引入移動直播設備,建設校園電視台。

6.智慧閲卷系統和排課系統。

二、創建目標與思路

(一)創建目標

通過智慧校園示範性建設,通過“軟件服務”與“硬件設備”的雲端整合,協助教學模式的.多元發展與設計,創造對老師與學生負擔更輕、學習成效更好、發展能力更多元的學習模式,推動教育精準管理,讓“互聯網+教育”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

2、實現教學資源共享:透過雲端的服務,讓以往教室內的單向式教學在課外完成;讓多元豐富的數字教材能夠無限地傳播,讓老師能夠輔助學生髮展更高層次的多元能力。

(二)工作思路

1.進一步完善硬件,充實軟件,逐步構建能夠滿足我校師生教育教學需求的信息化平台。

2.加強優質教育資源建設,通過徵集、自建等方式匯聚優質教育資源,建立相關制度,形成學校教育、教學資源的收集、開發和運用機制,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普及和應用。

3.加強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繼續培訓,建立具有能夠高效應用信息技術的教師隊伍,具有研發能力的骨幹教師隊伍。

4.加強“互聯網+教育”創新素養教育深度融合的課題研究,以研究促進應用。

5.開展教師“互聯網+教育”教學競賽與優質資源評比活動,引導教師參與數字教育資源建設、應用和推廣。

6.重視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競賽。

三、建設方案

(一)重點任務

實現“互聯網+教育”示範校的建設,在教育資源共享、創新素養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現代教育治理等幾個方面引領示範,形成一批可推廣的新時代“互聯網+教育”模式,着力提高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斷增強廣大師生和人民羣眾的獲得感,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建設內容

1.進一步完善硬件,充實軟件,逐步構建能夠滿足我校師生教育教學需求的信息化平台。

2.加強優質教育資源建設,通過徵集、自建等方式匯聚優質教育資源,建立相關制度,形成學校教育、教學資源的收集、開發和運用機制,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普及和應用。

3.加強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繼續培訓,建立具有能夠高效應用信息技術的教師隊伍,具有研發能力的骨幹教師隊伍。

4.加強“互聯網+教育”創新素養教育深度融合的課題研究,以研究促進應用。

5.把現有100M提升到500M以上;學校無線網做到全覆蓋。

6.升級更新班級電子白板系統。

7.建設智慧教室。

8.實現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引入人臉識別系統,有考勤、展示功能的電子班牌。

9.引入移動直播設備,建設校園電視台。

10.智慧閲卷系統和排課系統。

11.在線課堂。

四、項目實施進度

(一)準備階段(20xx年3月-6月)

學校成立本項工作領導機構,研究整體工作目標及任務,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召開全體教師大會,佈置工作目標和要求;開展項目設備普查;開展教學應用培訓,初級應用,佈置作業轉移至雲校家平台。教師考班級評比、設備報修、資料印刷等工作全部轉入“智慧校園”應用;聘請專家進行項目設備考察,規劃上報設備採購;確定資金來源和採購清單。

(二)應用階段(20xx年8月至20xx年7月)

1.開展網絡集體備課,集體佈置作業,在線檢測等,50%以上教師完成線上備課,推送作業等應用。

2.各教研組開展學科研討活動。

3.“應用研究”課堂實踐。

4.自查信息化項目進展情況,及時調整實施方案。

5.所有教師掌握在線備課,推送課件、製作微課等,每週至少完成一節課的備課、推送及在線檢測等,所有家長、學生掌握線上學習及檢測等方法,學會在線上與教師同學交流,網絡自測,學會網上學習。

(三)自查推優階段(20xx年8月至20xx年12月)

1.實施目標建設推進

2.探索學校信息化管理、教研、教學模式

3.全校推廣教育教學模式。

4.成果驗收。

五、資金需求和來源

(一)資金需求

1.網絡升級需求約100萬元。

2.教學一體機更新約500萬元。

3.智慧教室建設約260萬元。

4.物聯設備約50萬元。

5.移動直播系統,校園電視台約30萬元。

6.智能閲卷系統和排課系統20萬元。

共計約960萬元。

(二)資金來源

1.爭取上級建設支持。

2.學校整合建設資金。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我校的“互聯網+教育”智慧校園應用示範學校項目正在起步階段,還存在許多的困難和困惑,希望寧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在今後我校的“互聯網+教育”智慧校園應用示範學校項目給予大力的支持。

謝謝大家!

智慧教育 篇5

這兩天從學校拿回了一本書《教育智慧從哪裏來》,這本書的作者是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研究所的王曉春老師,王老師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師,積累了四十餘年的教學經驗,是一位研究型的老師,他對教師觀念更新、語文教學改革、家庭教育三個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本書中王老師對國小教育中的100個典型案例進行了點評,編排為“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師生關係”、“教師與家長關係”、“管理問題”等五大部分。書中記錄了一個個教育生活中的'真實“故事”,並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透徹的解答,為廣大一線教師解開了心中的疑惑,提供了具體的可操作性的指導。

看了王曉春老師的案例1“智慧與愛心同等重要”讓我想起了另一本書《愛的教育》,可能是因為它們有同一個內容,現在我們的教育一直在提倡賞識教育,用愛心來教育每一個學生,我們都曾感受到過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老師傾注了愛,哪怕只是不經意的一點點,一句表揚的話語,一個賞識的眼神,一個温柔的微笑,一下輕輕的撫摸,再惡劣的學生都會被感化,積極上進,但教育是不是有愛就行了呢,不是的,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學生不做作業,學生在課堂上搗亂,學生在課間戳事……,老師認真地指導改正,但收到的效果卻不像我們所想那樣,他們還是一如既往。是不是我們的“愛”出了問題了呢,從這本書中我找到了答案,收到效果不明顯的原因是我們的教育智慧還不夠,教育除了需要愛心還需要智慧,“智慧與愛心同等重要”告訴了我這些。

讀了《教育智慧從哪裏來》這本書,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也為我提供了好多教育的好方法,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好好實踐一下,並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教育之路來。

智慧教育 篇6

《教育智慧與學校創新》作者是深圳市寶安區西鄉中心國小張雲鷹校長。智慧和創新是全書的關鍵所在。張校長頭腦中有十分清晰、具體、明確的目標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城市氣息的文明的學生。這個目標促使張校不斷思考、探索,運用創新的手段,彰顯智慧的管理模式,帶領一所學校完成夢想。成績超然。她的魄力和毅力是驚人的。這本書詳細闡述了張校培養城市人的原因、過程和效果。全書以培養現代城市人為主題,以教師專業化發展為第一戰略,對城市化進程中的鄉村國小教育轉型問題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探索,提出了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如何發展基礎教育的新問題。

讀了這本書後,給我最深的是張校長提出的“三個三”模式。即三格層次、三環道路和三維空間。這個模式給老師指明瞭道路,讓老師知道“要做什麼”“該怎樣做”。特別是三格即入格、升格和風格。給不同層次的老師於不同的指導。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自己定位。樹立明確的目標後努力向更高的層次邁進。還提出了“讀書的.女人最美”,組建“學習型師生小家庭”等創新的活動,讓人既感到有趣又得到了提高。

這本書所談的有大道理的理論指導也有具體的事例和具體的實施辦法。是張校把自己所做過的事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是不斷思考和總結的心血結晶。“27個春夏秋冬,那一本本教學日記和人生雜感都凝聚着我對小語教改和對教育探索的心血。”這是令我非常感動和佩服的。寫教學日誌是有的,但由於種種原因,要及時地,堅持天天寫下來就未必能做到。是需要很大的恆心和毅力的。她那種兢兢業業,鍥而不捨,不屈不撓的精神很值得我學習。

的確,外表是很重要的,當老師是應該光鮮整潔一點的。別人看了也覺得賞心悦目,心情舒暢一些。應該給學生這樣的感覺。邋邋遢遢的老師也許是不受歡迎的。形象很重要。衣着端莊,舉止大方,言行得體,張校長對這方面十分注重,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看了它是獲益良多的,很多地方值得學習。我還要繼續深入鑽研,更好地體會張校長的思想。為自己教學所用,改正不足,提高自己水平。

智慧教育 篇7

和兒子一起讀完《火鞋與風鞋》,站在不同的角度,彼此都有截然不同的受益。作為家長,我深切地體會到了文中的“風鞋”爸爸,在引導教育孩子中值得我們學習的諸多智慧。

一個自認為不幸的小主人公迪姆:又胖又矮,處處被人嘲笑,自卑鬱悶。一個靠修鞋為生的鞋匠父親:家境窘迫。他是如何引領自己的孩子走出心靈的陰霾,其中暗藏的教育智慧又是什麼呢?

一.發自內心的賞識,讓孩子找到了心靈的支撐。當同學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嘲笑迪姆時,風鞋爸爸始終用賞識的眼光來肯定自己的孩子。告訴迪姆父母是如何愛他,他是世界上最讓父母稱心如意的孩子。正是這種無形的支撐和賞識,給一度迷途無助的幼小心靈帶來了無限的安慰和依靠。

二.帶着孩子在大自然中流浪,讓孩子在磨礪中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勇敢做最好的自己。面對孩子的自卑鬱悶,鞋匠爸爸沒有斥責,沒有放棄,沒有抱怨,沒有嘮叨。而是在孩子滿七歲時,親手縫製一雙火鞋送給他,背上行囊,帶着孩子走進大山開始了漫遊流浪。睿智之極的他選擇了陪伴,和孩子同甘共苦,在磨礪中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給孩子的身心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你具有獅子般的勇氣和駿馬般的力氣嗎?火鞋?”“哪怕森林幽深黑暗,哪怕路途崎嶇遙遠,湍急的溪流無法把我們阻攔”“只有在極其孤獨,極其悲傷的情況下,才可以叫‘黑暗’……親愛的上帝與我們同在,他在緊握着你的另一隻手。”諸如此類鼓舞人心的話語,不時從風鞋爸爸的言行舉止中流露出來,這種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法,難道不是充滿着無窮的力量和智慧嗎?

四.因勢利導的'小故事,讓孩子從中悟出了諸多道理。《星星兔》讓迪姆學會戰勝黑暗和孤獨;《傷心的小黑羊》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無所謂外表的美醜,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唯一的;《長鼻婆娘》讓他遠離生氣,重新快樂開心……風鞋爸爸抓住教育孩子的契機,用這些妙不可言的小故事,為孩子指點迷津,幫助他度過一個又一個“風波”,最終找到處理事情的最好方法。

五.適時的“狠心”,給孩子獨自嘗試冒險的機會。

面對沒有欄杆的溪流,“狠心”的風鞋爸爸徑自往前,對迪姆的求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讓孩子不得不獨自面對,經過一番激烈地思想鬥爭之後,決定冒險嘗試,雖掉入小溪,卻培養了孩子勇於挑戰的膽識。迪姆之所以能獨自闖進漆黑的森林,有驚無險,平安歸來,與父親一次次悉心引導是分不開的。

六.適時變換自己的角色,做孩子真正的良師益友。文中的風鞋父親,有時是兒子親密無間的小玩伴,風風火火地闖蕩,幽默逗趣地調侃;有時又是孩子成長路上睿智的領路人,在輕鬆的氛圍中為孩子講述一個個生動且又藴含哲理的故事。他自如地掌控着火候,變換着自己的角色,成了孩子真正的良師益友。

正是風鞋爸爸一次次耐心地引導,發自內心地賞識,潛移默化地言傳身教,適時的“狠心”放手,才讓陷入低谷,自卑鬱悶的迪姆,最終找到了自信,敢於面對自己,接納自己,勇敢做自己。

如若作為家長的我們,都能如此對待我們的孩子,差等生,問題少年,完全可以銷聲匿跡,幸福和諧也將盈滿我們的家園。

智慧教育 篇8

【摘要】:教學無痕,貴在得法,花開無聲,貴在引領。在充滿智慧挑戰的語文課堂中,我們要把握好動態的課堂生成資源,通過爭辯交流、放飛想象、思想對話等方式,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觀能動地參與學習過程,用智慧創造充滿靈性的語文課堂,真正讓語文學習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關鍵詞】:爭辯交流想象飛翔思想對話

如果説語文園地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大花園,那學生就是一朵朵綻開的花朵。人無靜地,花開有聲,每一個學生對於新時期的語文也有着一顆靈動的心。如何讓學生的靈氣在語文中輕舞飛揚?我們認為只要能恰當地捕捉住課堂生成的資源,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為他們搭建展示才華的舞台,那麼我們的語文課堂將會成功成為學生智慧靈感的渲泄口,其中的收益是不言而喻的。

一、大珠小珠落玉盤——爭辯交流中顯個性

爭辯交流是我們語文學習中重要的一環,但很多時候,我們為了完成課堂任務,常常如蜻蜓點水般,實際效果不大。但是近日,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一個饒有趣味的話題,細細斟酌,則令人回味無窮。

口語交際課上,師生正興致勃勃地交流着校園的春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校園花圃裏紫紅色的小花開得格外爛漫,引來數只彩蝶在花間留連飛舞,那情景煞是好看!同學們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生動的語言猶如一個個音符在我們的心中激起了陣陣漣漪,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機和活力。就在這時,一個意外的小插曲發生了。一個好奇的聲音響起來:“你們説,這些蝴蝶在花間幹什麼呢?”一石激起千層浪,於是一場別開生面的交流開始了:

生1:這些蝴蝶在花叢中玩耍,也可能在採蜜呢!

生2:我覺得這些蝴蝶是見異思遷的傢伙,你們看,它們從這朵飛到那朵,眼睛看到的總是前面新鮮的美好的,就像下山的小猴子一樣,沒有主見。

生3:不,我覺得這些蝴蝶是勇敢的先行者,它們從這朵飛到那朵,是在進行探路,為後來的同伴掃清障礙,就像掃雷兵一樣。

聽着這一段段繪聲繪色的描述,看着這一張張激情四溢的小臉,簡直不敢相信這些話語是出自學生之口。驚訝、感動、愉悦種種情感交織心頭。蝴蝶在花間飛舞,不是採蜜,就是玩耍,誰人不知?可出乎意料的是,在孩子們的心目中,竟然湧現出這麼多的“蝴蝶人生”!而這份精彩,正來源於學生個性的張揚。案例正好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教師的解讀無法替代學生獨特的感悟,傾聽真實的聲音,傾聽爭辯的聲音,語文課堂才更美。教師如果能適時地點撥引導,學生就會如兩個黃鸝鳴翠柳,抒發獨特的才思,個性張揚,靈性流淌,真正實現“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二、無邊光景一時新——想象飛翔中見精彩

人們常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古詩——這朵文學長河中歷久彌香的清水芙

蓉,語言凝鍊,意境悠遠,教師如果只把教參上的解釋捧到學生的眼前,映入學生眼簾的依舊是不變的文字,何來詩意?讓我們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們想象吧!相信你會有別樣的驚喜。 請看古詩《遊園不值》教學片段:師:詩人看到“一枝紅杏出牆來”時的心情時怎樣?

生1:我覺得詩人這時會感到很掃興,我們從“不值”和“久不開”中就可以感受到,詩人沒有遇到要訪的人,多掃興啊!

生2:我覺得詩人是很高興的,儘管他沒遇到要訪的人,但他看到了“一枝紅杏出牆來”。

師:詩人僅僅看到的是“一枝紅杏”嗎?

生3:詩人儘管只看到了“一枝紅杏”,但是他能想象到園子裏“萬紫千紅總是春”,能想象到裏面“光景一時新”,他的心情一定很高興。

短短二三十個字,卻能變成連綿不斷的畫卷,這就是學生想象所創造的奇蹟。教學中只有充分施展想象的魅力,靜靜傾聽孩子們想象飛翔的聲音,我們才會和孩子們一起感受到“紅杏枝頭春意鬧”的生機,“楊柳煙外曉寒輕”的'詩意,“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野渡無人舟自橫”的寧靜。靜默地傾聽孩子們的聲音,我們就會收穫無法預約的精彩,達到“不説一字,盡得風流”的境界。

三、無聲之處聽歡歌——思想對話中悟真情

珍惜學生獨特的個性體驗是新時期語文學習的一個重大飛躍。語文學習是一種思想對話的過程,它有別於學生熱烈喧譁的討論,有別於學生抑揚頓挫的誦讀。如果我們還學生一個清靜,採取默讀品味的方式,給學生一個性飛揚的空間,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歎、一起喜怒哀樂,使情感與作者與故事主人翁產生共鳴,使心靈如雨後的青山般澄澈、清明和舒朗。這種思想對話的默讀方式其實是快樂的心靈之旅!

例如:教學《二泉映月》時,在充分領略阿炳悲慘的人生境遇,認真聆聽《二泉映月》的樂曲,引導學生進行人生品味,用批註的方式及時記載下自己的感悟。此時無聲勝有聲,他們揮動的筆尖流淌的不僅僅是自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更是阿炳的心聲啊!十分鐘後,一場精彩的交流開始了——

師:起初,琴聲委婉連綿,你彷彿聽到了什麼?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1:我彷彿看到了二泉優美的景色,那一泓清泉緩緩流淌,猶如一條長長的綢帶飄向遠方。

生2:我聽到了阿炳對美好未來的嚮往,那是一個沒有欺壓,沒有憂愁,沒有痛

苦的年代,阿炳和一家人快樂地生活着。

生3:我聽到了阿炳對美麗富饒的家鄉最誠摯的愛,他愛家鄉的山水,他愛家鄉的一草一木,他更愛家鄉的親人

師:隨着旋律的步步高昂,你聽到了什麼?又看到了什麼?

生1:我看到了阿炳在和各種困難做鬥爭,生活的坎坷沒能的打倒他。

生2:我彷彿聽到了阿炳對光明的無限渴望,雖然我雙目失明瞭,但是我能感受到陽光的味道,黑暗並不能阻擋我對光明的嚮往。

從上面所列舉的案例我們不難看出,交流、想象、默讀是我們平時教學中常用的方式,但我們更多的是注重怎樣來體現這一環節,而忽略了這些方式所帶來的實際效果。如果我們真正把學生當成語文學習的主人,真正將這些看似普通的過程搭建成學生展現才華的舞台,讓他們説個夠、想得廣、讀得清,那麼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將是一個生機勃勃的課堂!

智慧教育 篇9

肖川教授的教育隨筆《教育智慧與真情》,“文字優美、自然、含蓄、豐厚、耐人尋味。”(引自該書的《內容簡介》)讀它,你將會懂得很多教育方面的智慧,也感受到教育中的真情。

我認真地品讀完這本書之後,覺得我們的教育的的確確需要很多很得真情。這種真情是隱藏在校長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他的學生之間。它具有隱蔽性,看不到,摸不着;相反,只有雙方用心去感受才能品味到它的滋味,共享其中的親情。

校長與教師之間需要更多的真情。校長的真情將會使教師支持校長的各項工作,從而使學校的一切工作運行的更好。因為由於校長與教師之間有着真正的真情在,所以校長就能夠“依靠教師、尊重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將教師吸引到學校的管理中來,是教育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門。”(肖川《寫給校長:成為卓越的領導者》)也就是説校長那種對待教師真正的真情,感動與鼓舞着每一位教師,讓每位教師在學校裏頭,找到自己的個人座標與準確的位置,知道自己的真正人生價值,明白自己的'奮鬥與拼搏的真正意義。因此教師將全力以赴地與全體員工一起創造一種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從而共創生機勃勃的校園。

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他的學生之間,以及教師的本身也需要許許多多的真情。教師之間如果有着真正的真情,那麼不管是對於教師之間的合作,寬容,理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教師雙方都有着深厚的真情,那麼將會在合作,寬容,理解上,是默契的;也是和諧的。正如肖川教授在該書的《同事之間》中説“多一點充分的、真誠的溝通,多一點對人的尊重、理解和寬容;單位主要領導多一點精神的追求,不搞小集團、小宗派;不把機會和榮譽過分地集中在少數人的身上,從制度建設上剷除人身依附的土囊;少一點‘扶持一小撮,打擊一大片’的政策與措施,努力創造一種寬鬆、寬厚、寬容的心理氛圍,營造一種不同風格、不同個性的人都能取得成功的環境。”這些觀點是值得各位教師思考、揣摩、斟酌的。

而教師本身也要有了豐富的真情,其作用就更加重大了,不管是對於自己本身,對於他的教學,對於管理學生,都是不可缺少的。從教師的本身來説,一個教師擁有豐富的真情實意,不管是對於他的教學或教育學生,都有着很大裨益。正如肖川教授在《成為有理想的教師》中説:“有思想的教師,會對學生的心靈豐滿和精神充實有着一種自覺而又自然的引領。”而又對於教師的教學來説,也是很重要的。又如“從對課程內容的發掘,到教學策略的選擇,從對問題的設計,到課堂氛圍的營造,甚至用一套什麼樣的語言,背後都有思想底藴。”(同上)由此可見一個教師的豐富思想與他的真情,對於他的教育與教學,是多麼重要啊。

教師的真情還表現在他與學生之間的無可缺少的作用。有時教師的真正的教育真情會感動學生努力學習,甚至更加努力學習。比如就拿考試來説吧。經常有學生這樣問教師:“考試怎麼考”或“你這樣講,我們考試怎麼辦”。而肖川教授是如何回答學生呢?他在《説三道四》裏説:“你們考得不好沒有關係,你們可以用一生去學習和探索;考得不好我還有方法幫助你,如果你考試作弊,我就沒有辦法幫你了,那是你一生抹不去的污點。”這就是一種真情,一種教育學生如何對待學習、前途、未來的真情,相信學生將會被老師的真情所感動,而更加努力學習,刻苦地塑造自我,成為一個突出的尖端人才。

在我們的教育中,如果廣大教師都能擁有這樣的真情,那麼我們今天的教育將是非常成功的教育。

智慧教育 篇10

讀一本好書,收穫百味人生。通過對《釋放你的教育智慧》這本書的學習,最強烈的讓我感受到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用心學習的過程。

閲讀《釋放你的教育智慧》,你能從作者旁徵博引的教育案例、教育名言、教育經典中感受到作為教育者的文化積累是多麼的重要。要做一個教育的智者,首先你應該是個學者。只有孜孜的學習,積累了豐厚的自己,才可以談智慧的問題。

新的教育理念提醒我們,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引領者、組織者,是學習中的首席。如果不學習,我們將首先失去“首席者”的資質,沒有深邃的教育思想,沒有充滿激情的教育情懷,沒有理性的教育智慧,怎樣做一個成功的“首席者”呢?教師不僅需要知識的積澱,更需要思想的修煉。在修煉中提升教育的自覺,在修煉中提升教育的情懷,在修煉中提升教育的智慧。

一、要做有思想的教師

做有思想的教師,要樂於接受思想。而接受思想最簡單的方法是閲讀別人的書籍,尤其是名師的書籍,讓閲讀成為每位教師的習慣,成為與別人進行心靈碰撞的自由領地,成為自己不斷進步的階梯。

二、要做有愛的教師

“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裏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從《釋放你的教育智慧》一書中,字裏行間,我們參透悟到的都是徐建平老師不甘平庸,用心學習而厚積薄發的智慧。有人曾説,能把自己的興趣與工作結合起來的人是幸福的。熱愛教育、熱愛學校,樹立堅定的教育事業心,對教育事業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為樂,以苦為趣,才能產生巨大的奮鬥的動力。只有心中有愛,熱愛教師這一職業,熱愛學生,才能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平凡工作中充滿底氣,熱情不減。

三、要做有責任感的教師

責任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源動力,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關鍵。責任心是事業成功的基礎,能促使人追求工作盡善盡美,因而能夠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出類拔萃地完成任務。高度的責任心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和必備條件。“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不能僅僅停留於口頭上,而應該落實到行動中去。

(一)深入學生的生活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説:要想從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須從一切方面瞭解人。實踐證明,孩子們希望老師和他們打成一片,參與他們的各種活動,希望得到教師的尊重、愛護和關心。

(二)留心觀察學生的表現

教師要事事留心、時時注意、處處觀察學生的表現。比如,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狀況、情緒表現、答題的.正誤和角度、作業的質量和速度,在課外活動中觀察學生的活動能力、意志品質、個性傾向、人際關係和集體觀念,在家訪中觀察學生的家庭表現、家長對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而複雜的個體,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事情上的表現不盡相同,班主任只有經常地、有目的地反覆觀察學生相同與不同的方面,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礎上,從外部的種種表象中洞悉學生內心世界的本質,也才能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進行“長善救失”的教育。

人的精神境界層次有三:一是隨遇而安,二是盡力而為,三是全力以赴!什麼樣的精神境界成就什麼樣的人生狀態。隨遇而安的沒有什麼遠大的志向,註定一生波瀾不驚,與世無爭,難有成就;盡力而為的應該是比前者要好些,但比起全力以赴的來説,又要略遜一籌了。人生苦短,在各自的崗位上全力以赴,努力一搏,既是人生價值的一種體現,又可以因此而推動事業的發展!

在瞬息萬變,日新月異的社會中,在我們的學生越來越智慧的今天,做教育光靠認真是不夠的,更需要的是智慧。認真只能讓你正確地做事,智慧才能讓你做正確的事。我們只有不斷學習,學理念,學技術,學習育人的藝術,才能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看徐建平的《釋放你的智慧》,我也想用心釋放我的智慧,我也希望大家,用心釋放我們的智慧。因為,在教育的路上,我們都任重而道遠!

智慧教育 篇11

從畢業到現在,在三尺講台整整十個年頭了,要問“教師應該是什麼樣的人”,不管是講道理很是擺事實,或多或少能説上一番吧。

人民教師,這是一個多麼神聖的稱呼,教師應該是什麼樣的?在書中林教授用了很多手筆來闡述,從師德、師魂到知識結構(文化知識文理交融)、實踐知識展知識、教與學的知識、學生成績評價知識),從教育觀念(我的學生一定能成才;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到教師才華的頂點(自我監控能力),從教師的外部行為表現(技術+藝術)到課堂教學基本功(備課、上課等),非常全面、透徹地談了怎樣當21世紀的高素質教師,讓人讀來啟示很多。

讀到這裏,也讓人不由得發出感歎——當個老師不容易!

於是,林教授在書中引用的趙樸初先生的`《金縷曲——獻給人民教師》一詩時,就特別有感受,十年時光飛逝而去,留下的是萬千感慨。於是,在這裏,我也轉載全詩:“不用天邊覓英雄,教師隊裏,眼前便是。歷盡艱險終不悔,只是許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無怨無尤吞折齒,捧丹心,默向紅旗祭。患與安,無論比。幼苗茁長園丁喜。幾人知,平時辛苦,晚眠早起?!燥濕寒温榮與悴,都在心頭眼底。費盡了千方百計。他日良材承大廈,賴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熱,無窮際。”

隨着時代的發展,教育任務越來越重,對於教師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但是,我們必須努力,真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智慧教育 篇12

暑假裏我認真讀了《在教育家的智慧裏呼吸》一書,啟發感動頗多。這本書告訴我們:教育是以人的發展和培養為目的,必須以人化的方式進行,良好的教育就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是一種基於人性和人的理解的科學,教育活動(包括教學)是一種發展和提升人性、人格及人品的重大實踐。也就是説,教育離不開人,以人為本的教育才是良好的教育。

尊重的需要:引導學生前提是瞭解學生,瞭解學生的前提是尊重學生。把學生當成朋友。尊重學生,這種尊重不僅要體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重要的是還要體現在日常的教學過程,做錯了事,不要首先批評他,應該循循善誘給他講道理,要把他們當成一個生命的主體來看待,這樣的話你的教育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把學生當成朋友,尊重他,教育他,發展他。由是觀之,尊重學生是教育他們的前提和基礎。尊重學生也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起碼應該具備的一個基本素質。也是新課程所追尋的基本理念。

認可的需要:我們的孩子,特別是我們現在正接受初等教育的國小生、中學生更需要家長、老師、朋友給予讚許和認可,以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優化他們正在成長的心理素質,從而實現他們人格的完善和健全。因為他們認為家長、老師或者朋友對他們的認可是對他們自身努力的一種最好肯定。他們幼小純潔的心靈才會得到最大的滿足。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起碼要求。

求知的需要:學生的主業當然是增長知識與才幹,對於大多數老師來説傳道授惑是他們的主要責任,但對於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師來説,未必能在知識的傳授方面給予多大幫助,但在獲取知識的態度和方法方面,卻能夠提出合理的建議,幫助學生錄求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以完成學習期間的求知任務。

以人為本的教育是尊重人發展規律,注重個性多樣化,關注人性的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也是教育的本義,這個暑假無數教育家引領着我重温和迴歸教育的本義,讓我們一起《在教育家的智慧裏呼吸》,一起實踐以人為本的人性教育,一起為了快樂自由的理想教育而努力。

智慧教育 篇13

讀這本書時我給我自己的卷首語是“只有先學會做家長,才能更好的做老師”,這裏面有一點換位思考的意思。讀了一段以後真是感慨萬千,一個教育家以教育自己的女兒為個案,闡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這裏記錄的不僅僅是他和女兒一起成長的本身,而是提供給我們教師的一本必要的參照和範本。

他在書中提到往往有這樣的家長,第一天領着孩子入學,便對老師説“我這孩子交給您就放心了!孩子犯了錯要打要罵隨你,我決不袒護!”家長在説這些話時,表情絕對是真誠的。還有的家長,常常到學校向老師告孩子的狀,“控訴”孩子在家的種種“罪行”,末了往往加上一句:您幫幫我吧,我的孩子就聽老師的話!”

我想我們當老師的.在平時的工作中這樣的情況也見的很多,也許你會被他們的真誠信任而感動,但李老師卻説他感到不安,為什麼呢?因為他認為如果家長僅僅用“託付”與“告狀”與我“配合”,我的教育能成功嗎?他不懷疑這些家長對老師對學校教育的厚望,但這種“厚望”背後隱藏着一種令人憂慮的東西。這就是——同樣作為教育者的家長的失職。

因為,家長也是教育者!

所以每次在家長會上李老師總要給他們朗讀教育家馬卡連柯給家長的一句話:“你們自身的行為在教育上具有決定意義。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同兒童談話,或教導兒童,吩咐兒童的時候,才教育着兒童。在你們生活的每一瞬間,甚至怎樣穿衣,怎樣跟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別人,你們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笑………所有這一切對兒童都有很大的意義,都會影響你的孩子。父母對自己的要求,父母對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對自己的一舉一動的檢點,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就現在的教育者身上存在的浮躁,我不以為然,有的老師就愛標榜自己的卓越成就,實際上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對於學生來講,他的真正成才,教師或者説學校教育的功勞最多佔三分之一,還有兩個三分之一是家長的教育培養和孩子自身的天資以及勤奮。在我看來,一個孩子以後成就了一番事業,這首先要歸功於他的父母。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某種意義上説,也是伴隨其終身的老師。

用李老師的一句話:“教育子女的過程也是家長自身成長的過程,成功的家庭教育總是孩子和家長共同成長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再看看我們周圍有多少年輕父母,把孩子生下來就交給了自己的父母,高興了回來看看逗逗玩,在發現孩子在性格中出現問題了,就只會抱怨自己的父母太嬌慣,從沒想過自己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應該承擔的是什麼,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真可憐,他沒有一對可以和他一起成長,分享成長中快樂和痛苦的父母,雖然物質很富足,但精神卻空虛。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老師都會覺得現在孩子難教的一個主要原因。從學校的角度看,家長的教育者的身份也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我呼籲所有的家長一定要做個懂教育的教育者,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與他們一起成長,是責任,是幸福,也是一門藝術。

標籤: 教育 智慧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y5l5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