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飄》讀後感【熱門】

《飄》讀後感【熱門】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飄》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飄》讀後感【熱門】

《飄》讀後感1

《飄》,是美國文學史上最為暢銷的小説之一,同時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飄》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女主人公郝思嘉所經歷的感情糾葛和成長曆程。

郝思嘉是美國佐治亞州的一位社交名媛,她出生在塔拉當地一個富足且頗有名望的種植園主家庭,母親温柔和善,父親爽朗能幹,僕人忠心耿耿,而且自己還美麗動人,看起來,郝思嘉似乎擁有了一切的美好。可郝思嘉心裏卻一直愛慕着一個求之不得的人,那就是英俊瀟灑的衞希禮,可衞希禮卻要跟表妹媚蘭結婚。於是,郝思嘉打算在衞希禮宣佈訂婚之前,跟衞希禮表白,卻遭到了衞希禮的拒絕,還遭到了一名外地男子白瑞德的嘲笑。

於是,郝思嘉賭氣嫁給了媚蘭的哥哥查理。可誰料到,新婚不久,查理就入伍並戰死在了沙場,獨留下思嘉和一個孩子。無奈的思嘉便到了亞特蘭大的媚蘭家中,但不久後,戰爭促使思嘉帶着剛生產完的.媚蘭回到了塔拉,並打算重振破產的莊園。為了利益,更為了生存,思嘉又先後嫁給了妹妹的未婚夫甘扶瀾和視她為“同類”的白瑞德,前者為了給她主持公道而死,而後者因為思嘉不愛他而出走(然思嘉最終醒悟,準備追回瑞德)。

在思嘉的身上,我看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品質,一種來源於思嘉出身名門的母親,這是屬於女人的柔弱,是賢妻良母的專屬;而還有一種則是來自於思嘉年少在外闖蕩的父親,放蕩不羈,野性未泯,有着一股男人的剛強,這種品質使得思嘉在日後的戰亂中能夠創出一片天地,自強不息。面對情感上的一次次失意,母親的去世,父親的精神失常,生命中的依靠一個個消失……面對命運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她並沒有自甘墮落,而是獨自一人承擔着重任。在塔拉的一段時間裏,她從一個養尊處優的大小姐,變成了一個勤勞能幹的鄉野村婦,她那白皙嬌嫩的小手上,必定是磨出了許多水泡,變得粗糙不堪了。

在整本書中,思嘉最看重的便是金錢,而我並不覺得思嘉很俗,因為有了金錢,思嘉便能有能力保護深愛的家園。這個曾經揮霍無度的大小姐,為了錢,拋頭露面,變成了一個精明能幹的女商人。在思嘉的心中,錢是萬能的,有了錢,就有了一切,錢能讓思嘉過上好日子,能讓她不再受別人的欺凌,讓她不再為生活所困,讓她不再為衣食所憂。思嘉是真實的,連年的戰火和折磨讓她事事從實際情況來考慮問題。少年時雖然一帆風順,但接連到來的厄運使思嘉變得很缺乏安全感,她不敢也不再去奢望那些美好得不切實際的東西,她只想讓生活變得美好一點現實一點真實一點,這讓我對她有着深深的憐惜。

思嘉是不幸的,卻也是幸運的。在最後一段婚姻中,思嘉的丈夫白瑞德對思嘉痴心一片,思嘉也是愛白瑞德的,可卻沒有及時意識到,兩人經過了喪女之痛,關係生疏,白瑞德終於離開,而思嘉明白他的的心意太晚,最終無法挽回。但思嘉不會放棄,她決心要追回白瑞德,找回屬於自己的幸福。

《飄》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讓我受益匪淺,思嘉那堅強的精神會永遠刻在我的腦子裏。

因為,思嘉告訴我——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飄》讀後感2

在困境之中,人類必須找到精神支柱。在我這剛滿13年的人生中,文字帶給我的力量,是巨大的。在那段時間,那段心靈狠狠被霸凌的時間,我開始尋找生活的意義,尋找着生命的理由,尋找着能撫觸我心的事物。很幸運地,我找到了一本屬於我愛的經典,這本來自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著作——《飄》。

從小就對這本書印象頗深。在我還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喜歡鑽到在讀書的媽媽的懷裏。那時候,媽媽很鍾愛的一本書就是《飄》。在她讀英文原著的時候,我就在一邊靜靜地聽着——雖然我當時是聽不懂英文原著的,但是還是很喜歡裏邊的抑揚頓挫、重複出現的主角的名字,在媽不在的時候,我就偷偷地打開書櫃去碰觸那本好看的封皮。

後來我長大了一點,母親在一個年夜,把一本中文譯本送給我。厚厚的泛黃紙張摞在一起,是20多年前——1997年媽媽的朋友送給她的生日禮物。打開那本書,我安安靜靜地開始讀起來。這本80多萬字的,相當於3本《傲慢與偏見》的鉅著,就這樣被幼小的我揭開了面紗。

初開始讀的時候,我被原作者瑪格麗特的文筆深深折服,傅東華老先生的譯作惟妙惟肖,我很快就被帶入了故事情節。當時的我就像戰火還未波及的塔拉莊園——是一個篤信“人間皆美”的小女孩。放學後的傍晚我總會在腦海中認真構思18世紀美國南部的模樣——一片一片的棉花田,小姑娘穿着彈簧箍撐起的長裙,遍地是棗紅色的駿馬……很美好吧?我兀自想着。

很快北方的戰火點燃了起來,我的人生軌跡也像苟延殘喘的戰爭一樣急速下落。那些從學校歸家後以淚洗面的日子,麻木地讓我停止反抗,沉默不語。不甘和憤怒被我強壓,我開始懷疑自己——我是不是真的是值得被這樣對待?我開始習慣獨來獨往的生活,開始在廁所泣不成聲,開始捧着書本麻痺自己——書中的郝思嘉也是這樣……戰爭讓她失去了親人、失去了摯愛,失去了家園。那些日子,我呆坐在沙發上,一頁一頁地翻着書,眼淚簌簌落下——我和主人公一起同樣脆弱同樣悲傷,但是我突然發現:

郝思嘉沒有被這些困難打倒,因為她從來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心。

從一個富庶農莊的千金小姐,到一個為了家園開始操起黑奴職務的千金小姐,她開始頂着太陽收割棉花,開始負傷卻仍舊堅強地騎馬跑長途,開始拿起槍桿決絕地直面掃蕩的北方軍人,開始為了整個家庭的責任拼命賺錢……她從一個嬌滴滴的十六歲不諳世事的小姑娘變為了一個堅強勇敢的獨立女性,戰爭結束,繼續熱愛着自己的南方……

她沒有讓我失望。她像是有一雙翅膀。

我知道,我也需要改變。我也想擁有一雙翅膀。

我開始學着和自己和解,學着剋制自己的脾氣,學着努力接近排擠我的同學,學着放下以前和老師的恩怨,努力打破老師對我的原本成見。我是為了我自己活着,Imust。

晚歸回家之後,我仍舊繼續讀《飄》,儘管已經看了幾十遍,那些優美的文字,熟悉的情節,已經深深印在我的腦海,我甚至可以從隨機翻開的那一頁開始看,然後一直一直地讀下去,讀到整本結束。很快“我”就歸來了——可能連班主任老師都沒想到,在競選禮儀少年的時候,我的票數超過了當年的班長,半數多的同學選擇開始支持我,我從人生的底谷爬了出來。我的生活成功地、又灑進了陽光,我找到了我的那雙翅膀。

毫無疑問,我是幸運的,在我遇到人生旅途的一個小挫折的時候,我翻開了一本世界名著,汲取了重新站起來的力量,找到了自己前進的方向。回首看往事,那本《飄》告訴我,要有一雙堅強的翅膀。

《飄》讀後感3

這是一個漫長的故事,陸陸續續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才看完它。

都説:十年修得柯景騰,百年修得王小賤,千年修得李大仁,萬年修得陸勵成,億年修得何以琛。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億年修得白瑞德也不為過。

白瑞德身上其實擁有着吸引女性的全部優點:帥氣多金、懂女人、聰明不安分、慷慨大方、有點小壞還專情……他對思嘉一見鍾情,用一顆有力的熾熱的心深愛着這個驕縱、任性、堅忍、美麗、自私的姑娘。

他的愛高於其他人還在於思嘉的一整顆心全然撲在的是另一個男人(衞希禮)身上。他知道思嘉不愛他,卻義無反顧地用他寬厚的臂膀為思嘉遮風擋雨,在思嘉人生最灰暗最艱辛時帶她走過泥濘的暴風雪。

他教她在這個血雨腥風的社會上如何生存下去,雖然語言尖酸刻薄,但道出的卻全是真諦。他將那份愛意掩埋在譏誚不屑的表情與放蕩的身影中。

他極盡所能地寵愛着這個愛爾蘭姑娘,將一個男人所能給予女人的最深情最誠摯的愛無條件地付出,那麼純粹,那麼悲傷,那麼隱忍,那麼堅定,那麼讓人動容。聰明的思嘉在這份愛裏,糊糊塗塗,像個弱智。

當瑞德説,“我和你結婚,是要把你當作一件心愛的東西留在身邊,我的寶貝。”這話使斯嘉麗大為惱火。她選擇嫁給瑞德的原因,不僅僅因為錢,也是因為在和瑞德的相處中感受到了尊重和平等,“在我見過的許多男人之中,只有你能夠讓女人説真話,你不把我當傻瓜,不要我説瞎話。”

當白瑞德決定離開思嘉時,天崩地裂,我已深知這是到了無法挽回的境地。白瑞德説:我喜歡把邦妮看成你,又成了個小女孩,戰爭和貧窮還沒有給你造成痛苦以前的那個小女孩。她太像你,那麼執拗任性,那麼勇敢無畏,那麼高興快樂,渾身充滿活力和生氣。我可以把她當寶貝,寵着她——就像我想把你當寶貝寵着你那樣。可她又不像你——她愛我。我可以把你不想要的愛給她,這真是件幸事……她走的'時候,也帶走了一切。

一股心酸流向心頭,他至始至終都覺得思嘉是不愛他的,而他依然無怨無悔地愛了她十二年。思嘉親手撕毀了這份真愛,在那一刻我是恨思嘉的。如果可以重來該多好,可是世上沒有後悔藥。

白瑞德説:思嘉,我從來不是那樣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片碎片,把它們湊合在一起,然後對自己説這個修補好了的東西跟新的完全一樣。一樣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寧願記住它最好時的模樣,而不想把它修補好,然後終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但,瑞德説,無論什麼樣的愛,都會有乾涸的一天。然後,你還敢愛嗎?小時候,我不明白為什麼那麼相愛的兩個人會分開,我不相信愛着愛着就會不愛了,然後,我就帶着這個問題,一直成長着。

直到今天,那時候不明白與不相信的依舊,但,我卻可以接受這個結果了。因為,拼了命愛過以後,你會忽然發現,結果,其實沒有那麼重要了。會愛的人,有一種讓愛再生的能力,因為,他的血液裏有愛的種子,所以,我相信,瑞德依舊還會愛上,時間,會安撫過往的一切,但,那個人是不是還會是思嘉,我就不知道了。

最後截取了書裏的一句話——愛你的人如果沒有按你所希望的方式來愛你,那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全心全意地愛你。

《飄》讀後感4

《飄》,是我最喜愛的書。喜歡斯佳麗的勇敢堅強,喜歡瑞特的機智果斷,喜歡玫蘭妮的外柔內剛。

對於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瞭解的。如果她瞭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瞭解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尋着自己夢中的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己愛的特點認為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後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

對於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她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是她的母親。他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能幹、温柔的典型貴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親為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另一個,是她十幾年來最愛的人——阿希禮。她能在逆境中站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禮。她對阿希禮是異常執着的。還有一個,就是玫蘭妮。在一起奮鬥的十幾年裏,玫蘭妮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我覺得斯佳麗就像個小孩子一樣,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異常執着,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屑一顧。一面在拼命讓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斷地把幸福推離,把愛人推向深淵。

斯佳麗愛的'是阿希禮,可是,阿希禮卻不要她。就像瑞特説的,阿希禮是個君子,只是生在了一個和他格格不入的時代。他還是用舊世界的遊戲規則生活,只會撞得一鼻子灰。斯佳麗不瞭解阿希禮,所以她愛他,想盡一切辦法得到他,而當她認清他時,她再也不愛他了。

斯佳麗是個矛盾體,可又有誰不是矛盾體呢?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來,當她面對困難時,她選擇迎接,當她面對責任時,她選擇擔負,可當她面對愛的抉擇是,起初,他選擇矇蔽自己,當她終於認清,要面對時,卻已為時已晚。而她,在無能為力時,就會告訴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會好了。她在整個故事中,都是個充滿生氣、充滿鬥志的人。我最欣賞的,便是她的這種永遠充滿了希望,充滿鬥志,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絕望。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學習。

整部書中,我最為喜歡的人物就是瑞特。他勇敢、執着,他能那麼深地愛着斯佳麗十幾年不變。他想保護斯佳麗,寵愛斯佳麗,照料斯佳麗,讓她事事稱心,而斯佳麗卻拒絕了。他説過,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而他的愛,是被斯佳麗,被阿希禮,被斯佳麗愚蠢的固執磨光的。他的心,死了。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再也回不來了。他説過,他從來沒有那個耐心把剪碎的褲子縫好,再告訴自己這就和新的一樣,自欺欺人罷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縫,再也不是原來那條了。

瑞特是個複雜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卻仍和舊時代格格不入,他有鋭利的眼睛,可以在亂世找到自己的處身之道,他對國家有熱情,即使他明知必敗無疑,卻仍在最後關頭入了軍。他愛斯佳麗,但他更瞭解斯佳麗,所以他從不説,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斯佳麗卻從來不想去了解他。最後,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他累了。

《飄》絕對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書,文字優美,情節跌蕩起伏、扣人心絃,雖然其中由於作者的主觀因素,對於美國南北戰爭的評價並不客觀和全面,但以文學角度來説,這絕對是一部絕世佳作,值得一看。

《飄》讀後感5

斷斷續續地看了不知道有多久的書了。最初聽説《飄》這本書,是大學一個同學一直嘮叨嘮叨的,後來也便一直想看,只是各種拖延症的原因,以至於大學畢業都快五年了,才將這本書給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

其實不得不説,在美國南北戰爭開始之前,處於養尊處優的郝思嘉得天獨厚,那麼一個整天只想得將自己沉醉於花草叢中的女人,居然可以為了報復嫁給自己不愛的男人,可以為了生活不斷地磨礪自己,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在戰爭年代養活塔拉一家子人。

看完整本書,説實話,現在自己對整個書發生的事情也就是有個大概的印象,不能全篇地將它訴之。

印象深刻的是,南北戰爭那些個年代,一步步戰敗的南方是怎麼活過來的。有個中午,我看了半個小時才睡的午覺,我做了一個夢,夢到戰爭的血腥場面,醒來後頓時覺得自己身處如此和平的年代真是萬幸。

瘧疾、病痛、寒冷、捱餓等等這些夾雜在戰爭中,戰爭的人殘酷,活着的人辛苦。斷水、斷電,甚至於不知道末日何時會到來,有可能是下一秒,有可能是明天,也有可能是後天。

全書貫徹的主要是郝思嘉,以郝思嘉的角度來寫她經歷的種種。

年少時的她迷戀從來都得不到的希禮,一時賭氣嫁給查理並生下一個兒子,隨後查理從軍病亡,她和希禮的妻子媚蘭生活在亞特蘭大,經歷了戰爭前後的風雲,日夜為士兵包紮,為媚蘭接生小孩,一點一滴地把自己的心堅強起來。

為了塔拉得以生存下去,她不惜嫁給自己不愛的弗蘭克,開創先河女性創辦鋸木廠。

嘗試過飢餓寒冷的她,豁出去一切拼了命地賺錢,只為不想再嘗試那種心酸的日子。

白瑞德,一個從一開始就看穿郝思嘉本性的人,不斷地戳穿揭開郝思嘉的面具,卻又一步步地沉淪,最後在弗蘭克死後以結婚的形式將郝思嘉綁在了自己的身邊,給予她物質上所需要的一切,隨她任意揮霍。

只是,郝思嘉在錢和世俗的眼光下愈走愈遠,拋棄了那些年共患難過的親戚朋友,平日裏苟同的是投機取巧的外來者。

白瑞德漠然地承認着這一切,在郝思嘉愈走愈遠的路上,將對郝思嘉的愛傾注在了他們的女兒邦尼上。

只是,歷史不斷地在重複,郝思嘉的父親死於引以為傲的騎馬跨欄上,邦尼亦然。

這給白瑞德傾注的愛情打上了句號,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被愛的總是恣意妄為,郝思嘉直到媚蘭離開的那一刻,她深刻地明白她是多麼離不開媚蘭,媚蘭是多麼地愛她。

在所有人都要與她斷絕關係的時候,就只有她,為她留着她和舊有親戚朋友的`聯繫;在所有人都懷疑她和希禮的時候,就只有她,堅定不移地站在她的身旁為她輦去那些流言蜚語。

媚蘭的離去,她才幡然醒悟自己原來一直追逐的只是被自己帶上了光環的希禮,而非現實中的希禮,只是她想去征服任何一個未追求過她的男性。

她是喜歡白瑞德的,何時候開始的呢,她也不知道。當她清楚的時候,白瑞德的心卻已經灰白。

故事的結尾是郝思嘉先睡一覺,回到塔拉聚集力量,把事情留給明天再想,她就可以重新擁有回白瑞德的心。

人的一生那麼漫長,誰能保證誰在哪一步不行差踏錯呢。我們站在後來者的位置上來看全篇的故事,當然會理所當然地想郝思嘉怎麼怎麼地。

可是,設身處地地想,我們真的能夠做到像郝思嘉那麼勇敢嗎?

從那麼美好的歲月,跌入戰爭的谷底,為了飽腹不惜一切的代價,嚐遍這世間所有的痛苦。

感情該珍惜的時候就該好好相待,不要想着破碎後再去重拾。好好待一人,從容完一生。

《飄》讀後感6

讀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讀了《飄》這本書,的確令我醍醐灌頂、受益匪淺。全書不論是華美流暢的語言描寫,還是個性鮮活的人物塑造,都達到的登峯造極的地步。真不愧是世界文學的瑰寶。

《飄》是一部有關戰爭的小説,但作者米切爾沒有把着眼點放在戰場上。除了亞特蘭大失陷前五角場上躺滿傷病員那悲壯的一幕外,其他戰爭場景並沒有花費作者過多的筆墨。作為第一部從南方女性角度來敍述美國內戰的小説,米切爾着重描寫了留在後方家裏的婦女飽受戰亂之苦的體驗和感受,從戰爭伊始對戰爭懷有崇敬心理、對戰爭全然的支持,到因戰爭而帶來的失去親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於失敗的命運以及戰後立志重建家園的艱辛歷程。戰爭失敗了,有的人因此而意志消沉,失去了原有的鬥志,無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面對戰後支離破碎的生活。反之,另外一些人則克服了失敗的心理,凜然面對嚴酷的現實,成了生活中不畏困難、重新前進在生活旅途上的強者。

《飄》的主人翁斯佳麗就是這樣的強者,她勇敢堅強,樂觀向上,對生活頑強抗爭,從不屈服。她處事雷厲風行,精明能幹。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她對愛情的執着。她所擁有天使般的臉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飾中國古代美女的話那就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在那種戰爭爆發的動亂的社會,她一個女子卻要獨自承擔起養活包括自己情人和情敵在內的一大家人的重擔,那是多麼繁重的擔子啊!況且,在亞特蘭大,作為一個婦女,平時出門就也許會遭到別人的非議。可她,為了擔負起此重擔,不得不與黑人做生意。懷孕期間,為了木材廠,不分白天黑夜的操勞着。

這本書我讀了兩遍,一遍是讀中師時,也許是生活閲歷不夠吧!我怎麼也讀不懂作者的寫作意圖,也特別的討厭斯嘉麗。討厭她的唯利是圖,討厭的虛偽,討厭她的不擇手段。所以讀了一半就丟走一遍了。

今天再拿起來讀書,以當年的感覺大相徑庭,我不但不討厭斯嘉麗,反而被她堅韌的性格,執着追求的精神深深的吸引了。

曾經有人説:時代造就英雄,經歷磨練意志。二十多年前,我們還是一些涉世未深的“毛孩子”,雖然我們這一代人並不像現在的獨生子女一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我們始終沒有挑起生活的.重擔,沒有承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不知道在生活的道路上,有多少崎嶇,有多少坎坷在等着我。小時候常常聽父親説:一分錢難死一個英雄漢。我當時根本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如今我已經過了而立之年。既是兒女的母親,又是父母的依靠,還是社會的半邊天。有多少次我問自己:你可以嗎?這時的我們早已失去了説“不”的權利,我們只有毅然決然的挑起這個擔子,步履艱難的走着。如今的我們雖然沒有斯嘉麗面臨的困難大,多多少少都能感受到斯嘉麗的壓力之大。

最令我敬佩的是她對愛情的態度。她大膽的追求阿希禮,當阿希禮選擇別人時,她痛不欲生,一氣之下嫁了別人。當她知道阿希禮不愛他時,淡然處之。或許是因為她面對失敗時的不言敗,那種傲氣使得她在面對自己的真愛時不敢去承認,還是一路苦苦的尋找,卻是一次次的錯過。但是當自己心愛的人離開時,她也只是堅強地安慰自己: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她對明天永遠是充滿希望,充滿鬥志,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絕望。她的堅強讓人為之動容,為之震撼!這種精神難道不正是現在的我們所缺乏的嗎?

《飄》讀後感7

《飄》,一個甚是貼切的書名,一字中的,洞穿了故事的結局,讓人由衷地佩服中文譯者對於原著的理解和文字的把握。“飄”,亦如白瑞德對斯佳麗的愛情,隨風而逝,他多少年想守護的東西最終如指間沙滑落無痕,他們終於還是塵歸塵,土歸土,成了兩個毫不不相干的陌路人。

白瑞德和斯佳麗,如此相似的兩個人。他們一樣只聽從於內心的召喚,一樣敢於直面和挑戰世俗的規範,他們身上最能吸引和打動讀者的地方就是他們性格和處事的真實與鮮活。正因為他們骨子裏是一類人,所以白瑞德對斯佳麗是那麼的瞭解,他直入她的內心深處,看透了她的好:她熱情、不做作;她從來就不知道害怕,從不逃避殘酷的現實;她勇敢、堅強,在美國南北戰爭給普通人帶來的生活變故面前奮力承擔起了維持全家生計的.責任。但是,他也看透了她的壞:她任性、自私、冷酷,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顧任何人的感受,她可以為了報復阿希禮搶朋友的未婚夫,也可以為了生計搶妹妹的未婚夫;她糊塗又固執地守護着不現實的、無望的愛情,做着她的春秋大夢,從不醒悟,在現實中卻又依仗着白瑞德的愛度過一次次的關口。而白瑞德,他表面看似玩世不恭、花天酒地,卻有着一個深不可測的、強大而堅硬的內心。他在現實生活事務的處理上游刃有餘;他對寬容、謙和、善良的玫拉尼心存敬佩,並儘自己所能給予幫助;他多少年在內心等待和期盼着斯佳麗的愛,卻眼看着她結了兩次婚,直至自己心累了,人倦了,才收拾起了那份飄忽不定沒有結果的情感,毅然決然地離開了。白瑞德和斯佳麗是兩個太複雜的人,讓人不知道該説好還是説壞。或許,這才是真正真實的人,人性本來就是如此,善惡美醜相互糾纏,難以截然割裂開來。

人活着,總喜歡遙望遠方的幸福,總認為幸福在別處,對於身邊的幸福卻忽於把握。所以,多少年過去了,當斯佳麗在玫拉尼死後,突然地頓悟了白瑞德對自己在感情和生活上的意義,也才明白,其實這麼多年來自己是依靠和憑藉了白瑞德對自己不離不棄的鼎力相助和寬容呵護走過來的。然而,就如白瑞德對她所説的一樣:“夢?你總在夢想,從沒清醒過!”斯佳麗從少女時代就愛着阿希禮,此人貌似高尚、正直,實則虛偽、懦弱。他既在精神上背叛着妻子,喜歡斯佳麗的熱情、勇敢,卻又沒有勇氣在現實中離開妻子玫拉尼,接受叛逆的斯佳麗,在生活的變故面前又是那麼地無力應對,無法撐起一個男人該有的擔當。但斯佳麗醒悟的太遲了,雖然愛一個人沒有錯,但她愛得太糊塗,她根本就不瞭解自己的內心,亦如她從未了解過她的第一任、第二任丈夫以及那麼愛她的白瑞德一樣。她不瞭解自己該去愛誰,誰對自己用情至深,她終於把一顆愛她的心狠狠地傷透,遠遠地推開了。當她終於明白,哭泣着向白瑞德表明心跡時,卻再也抓不住那份曾經屬於她的情感,和此生的最愛自己的人擦肩而過,只留下了永失真愛的心痛和遺憾!

愛,是需要用心細細體會的,誰才是你人世輪迴中的相伴,需要睜大眼睛,用心感悟,方能和真愛攜手人生,才不至落得一個擦身而過,最終相忘於江湖的結局。

這是一位亂世佳人在美國南北戰爭中的一段傳奇人生;是一個錯失真愛的讓人心痛的愛情故事;是一幅美國南北戰爭中社會、政治、經濟及普通人生活變遷的側面長卷;是一部經得起時間檢驗,讀者挑剔的偉大著作。

《飄》讀後感8

第一次接觸《飄》,應該是看的由它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三個小時將整個六十多章的故事有了一個概貌。正因為少了一些文字的細述,也或許也因為我的理解力差,看完只瞭解它故事整體內容,而真正人物的性格、特點卻知之甚少。所以除了思嘉因最終變得孤苦而博得我不少眼淚外,別的感悟幾乎沒有。最近,看了《飄》的文字之後在這方面就有了深層次的認識。

女主角思嘉刻畫得雖不是完全高貴卻十分真實,讀懂了她,似乎看到了另一個有那麼多不同的自己。她漂亮,有眾多的情人敗在她的石榴裙下;她自私,戰爭都是男人們的事,她只關心艾希禮是否愛她;她自負傲慢,除了眉蘭,其餘女人都極度地討厭她;她做事(像我一樣)衝動,不顧後果,嫁了她不愛的人。

但她對感情是那麼的專一,我也不知道這一點是否好。或許對對的人專一,可以讓你幸福一輩子;而對錯的人專一,則會讓你痛苦一輩子。在我看來她對艾希禮就是錯誤的,艾希禮根本就不愛她,她在對艾希裏的感情裏早已沒有了自己最寶貴的尊嚴——她甚至於祈求艾希裏去愛她,即使只當他的情人:因為她以為他是愛自己的。這種以為,以至於她失去了自己真正的幸福——瑞德?巴勒特,一個真心把思嘉疼到骨子裏去的男人。

但我還是認為思嘉是一個有愛情信仰的人,她沒有把婚姻當一回事,但是愛情一直是她不變的信仰。我認為她的婚姻都不過是為了用來滋養在她心裏那份抹之不去的愛情, 思嘉對愛情的執着是她一生堅不可摧的信仰。為了實現對希禮的承諾,她在亞特蘭大成為一片火海之時,堅持照顧她的情敵—希禮的妻子媚蘭,一個即將臨產的孕婦。那份信仰支撐着她跨過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思嘉的生命被她演繹得足夠絢爛,而愛情卻在如秋樹般靜靜地死去。

在十二橡樹的她,是那麼地讓人厭惡:自私自利,心胸狹窄,軟弱無能,貪圖玩樂……而經歷亞特蘭大之災後的.她,卻是讓我刮目相看:顧全大局,沉着冷靜,堅強勇敢,永不言敗……困難一波波地出現,儘管她是那麼害怕、無助,但為了養活媚蘭、她父親和黑奴等人,她勇敢面對現實,頑強支撐到最後。這一點深深把我折服,因為自己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總是將困難放大,讓自己痛苦,讓自己逃避……這就是我與她的很大不同之處,自己只是只紙老虎,色蒞內荏的人。

另外一個女主人公媚蘭,在我看來她真的算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人了。媚蘭嬌小的身體總給人一種柔弱的感覺,再加上她那一臉的文靜更增加逆來順受的柔順。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她會是那麼的勇敢堅強,絲毫不亞於思嘉。我覺得媚蘭是完美的,不僅在對思嘉抱有一種自始至終的信任與寬容,同時她的身上具備了她們那個時代那個地方一個好女人應當具備的所有品質,嫻靜、善良、温柔、賢惠……

她的度量很大,不管多壞的事和人,她都會換一個好的角度去看待。這讓我覺得自己也應該有一個好的心態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對待生活。想起曾經的我,生活給我的是一滴水的困難,我卻覺得就像是整個海洋的水都潑向了自己,不停抱怨,不懂得換個角度去看待。現在覺得之前的自己是那麼浮躁,消極,懦弱,幼稚,天真……

始終覺得自己現在還有很多不足,但我相信自己努力去學習書中人物和身邊朋友的好,一定會達到自己想要的境界與高度。用積極的態度對待生活,就像思嘉絕不向北方佬妥協那樣……

媚蘭生如綠葉,去如秋葉,都是那般靜美;思嘉生如夏花,去時又會如誰?

《飄》讀後感9

人生一世,如草木一秋;浮生似夢,如悲劇一場。讀《飄》後所思。 ——題記

戰爭乃生命之摧殘,但又似催化劑一般改變了黑暗籠罩下的人們。所謂的愛情,在戰爭面前又是多麼渺小。

“不管怎樣,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這是本書結尾時女主人公思嘉説的話,也是我銘記在心的一句話。在南方的奴隸社會,思嘉養尊處優,一雙纖纖玉手可謂是俘獲男人芳心的殺器。只可惜北方軍隊奪走了她的家產、她的黑奴、她賭氣結婚的丈夫。繁華的亞特蘭大城被攻破,在男人們都走完的緊急關頭,她褪去華麗的服裝,帶着虛弱的媚蘭回到老家——十二橡樹。她用嬌嫩的臂膀扛起一袋袋棉花,扛起整個家庭,她用那吹彈即破的雙手播下一粒粒希望的種子,撥開黑暗去尋找光明的未來。

戰爭讓在榮華富貴中長大的思嘉更成熟了,更堅強了,但卻變得更自私,更勢利了。

起初,她為了不失去家園用美人計去白瑞德那裏騙錢,在即將成功的那一刻,她那生滿老繭的雙手出賣了她。白瑞德識破了她的騙錢計劃,導致了她騙錢失敗。不甘失敗的思嘉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園、保護家人,又一次放下尊嚴,甚至違背了道德觀念,從自己妹妹手中搶來了自己並不喜歡、但手頭有錢的`弗蘭克。她犧牲自己的感情,換回了家園與家人的安定,這種愛,愛得深沉,愛得真摯,是女主人公思嘉身上的閃光點。但成長有時是人類成熟的潰爛之路。後來的思嘉用固執的品行辦起一個個鋸木廠,為了賺更多的錢,她又打破規矩,迎着別人的咒罵與詆譭,不擇手段地將錢收入囊中,其中支撐着她信念的,是她想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形成的自私。

韓寒説過:“總是不明白人類為何把安全感寄託在錢財這些更不安全的身外之物上。”但在亂世之下,或許也只有金錢能超越愛情,超越其他幾乎所有事物。飽經風霜的思嘉發現她的真愛並非艾希禮,而是臭名昭著的白瑞德。是金錢矇蔽了她的內心,還是打開了她的心扉,估計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了。有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若是她沒有那三百元税金,如何守護自己的塔拉和自己的親人?

繁華落盡後的南方社會只剩下嗆人的塵埃。比起思嘉,我更為書中另一位女性媚蘭悲傷。她的病逝,使我萬分痛心。

媚蘭是一個善良、天真、美麗的女孩,她待人真誠,總是相信世界的美好,加之我的個人情感,她着實讓我心動。

“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是她的閃光點,她從不擺高姿態,從不招蜂引蝶,更不爭風吃醋。面對自己的愛人艾希禮與思嘉擁抱相吻的傳言,她選擇不相信,儘管這是事實。她卻還想為思嘉洗清別人的詆譭。説出自己懷孕時,暗戀艾希禮的思嘉衝動地説了一些打斷她的話,她不僅沒有責怪思嘉,而且還向傷心的思嘉道歉。她無條件地支持思嘉,她發自內心地對別人好,她以真情回報艾希禮的愛,讓我萬分欽佩、仰慕:她不像思嘉那樣為得到心愛的人喜歡賣弄風情,更沒有思嘉那樣想和別人對象私奔的自私念頭。媚蘭,無條件地善待世間萬物。

愛情與戰火相纏繞,人生在動亂之風中飄搖。誰都知道氣候會變,更別説謊言。本性的堅強在命運前是否變得不堪一擊,還要看你的能力。讀完《飄》,我為思嘉的改變悲傷過,也為媚蘭的死流淚過。戰爭使原本燦爛的人生變為悲劇,人們的命運在亂世中浮沉、飄搖。

莎士比亞説過:“人們,有選擇自己命運的權力,若我們受制於人,那錯不在命運,而在我們自己。”面對逆境,是隨風飄搖,還是乘風破浪,還要看你有沒有“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覺悟和勇氣了。

《飄》讀後感10

郝思嘉,任性如小孩,夢幻如女孩,堅韌如女人。她的存在,是偶然的湊巧、宿命的必然。

作為《飄》中當仁不讓的女主,她的身上不單有普遍女主有的閃閃發光的優點,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還拋棄了那些僅有虐死人不償命的女主光環,致力於“一生只做一件事”,使得郝思嘉性格更加矛盾多面,也使我漸漸對她轉恨為愛、轉惡為憐。

16歲以前的她,是一個出生於南方種植主家庭的所謂“富家女”,生活似乎從來沒有對不起過她,捧於眾人掌心中,萬眾矚目,於是傲嬌甚至任性。她認為漂亮的衣裙和清秀的面孔是征服命運的武器,而她擁有了這一切,便註定常駐於成功,直到得知自我的夢中情人衞希禮要與他的表妹媚蘭結婚的消息,她第一次嚐到受挫的滋味,在遭到他的'拒絕、逃婚後,賭氣地嫁給了媚蘭的弟弟查理。然而,美國的南北戰爭間接導致了查理的死,但這並沒有給她帶來多大的傷悲,唯一遺憾的是她有了遺腹子並且有了寡婦的稱號,而之後又因貧窮勾引了妹妹的未婚夫並間接導致他的死,之後又嫁給了一向默默愛着她的白瑞德。

郝思嘉毫無疑問是一個與當時的時代格格不入的人,她沒有理所應當地成為大家閨秀,甚至對南方上流社會的條條框框嗤之以鼻,她的一系列離經叛道的行為帶來了止不住的流言蜚語,而她卻並不對此十分在意。她是社會的反叛者,又是自我的犧牲品。她虛榮自私,為了自我的目的,在三段婚姻中,葬送了別人的幸福,卻不為此深感抱歉,戰亂後一切都面目全非時,卻能夠因為金錢使一些卑劣的狡詐伎倆,無情地間接害死了好幾個人。

然而,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全然的壞人,郝思嘉也並非沒有可敬之處。歷來為人稱道的是她在戰爭中體現出的堅韌。她一向信守着當初對衞希禮的承諾,冒死保護媚蘭母子,熱了回憶,卻不讓承諾變冷。回到塔拉後,發現精神支柱沒有了——媽媽去世,爸爸之後也瘋了,兩個妹妹大病初癒,家裏還有兩個聲稱只幹家務不幹農活的黑人,她還要撫養韋德、媚蘭母子,全家的重擔全壓在了郝思嘉肩上,然而她卻沒有棄大家於不顧,並努力保住父親口中唯一永恆的東西——土地。

在我看來,她的可貴之處還在於她的獨立,當時社會要求女孩做個“柔軟無助、依靠性強,有着小鹿般眼睛的可人兒”,但她卻自我經營鋸木廠,公然與這個“男人的世界”反抗。

書中還有兩條為人矚目的感情線——她與衞希禮、她與白瑞德的感情糾葛。她一向以為自我愛的是衞希禮,而正如瑞德所説“她愛他只是因為她得不到他而已”,而她的本性根本無法容忍一個男人愛上別的女人而不是她自我,她的這份愛,就像一個小孩子要東西吃,要馬騎,要一張柔軟的牀一樣,既簡單明瞭,又不可理喻,而她卻不瞭解他,否則不會愛他。同樣她也不瞭解白瑞德,不然就不會失去他。相比衞希禮,白瑞德不是那種公認的紳士,他嘲笑甚至欺辱郝思嘉,但這卻是因為他愛她,甚至瞭解她,他説他們是同一類人,郝思嘉是他所認識的女人中唯一一個用實用眼光看問題的機會主義者,然而,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最終他心灰意冷,選擇離開……

小説的最終一句“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引人遐思,“所有隨風而逝的都屬於昨日,所有歷經風雨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是郝思嘉,教會了我們堅韌,更教會了我們要珍惜當下,希冀未來。

《飄》讀後感11

十六歲是淺嘗愛情的一年,眼裏只容得下情花轟轟烈烈在綻放。那年裏第一次不知不覺中鍾情,第一次悄無聲息地失戀……,也是第一次讀到了《飄》。花季明媚而簡單,我像小蜜蜂,無視生活花蕊的奇巧造物,只顧淺淺採集甜或不甜的愛情花蜜。好比那時讀《飄》,真正讀到心裏去的只有斯佳麗苦澀而豐盛的愛情,如同我熟知它《亂世佳人》的中文譯名一樣媚惑,在暗淡紛亂的時代背景中,帶着濃厚亮色飄在十六歲姑娘所能看到的最顯眼處,讓人感歎又目眩神迷。二十八歲是解讀生活的年齡,愛情早已潛移默化地和生活長在一起。連日來,在平淡的日子裏操作簡單的愛情,那一段把個體命運和情感發揮到極致的故事冷不防在閒暇處冒了頭。所以,在想讀《飄》的時候適時重新捧起了它。“斯佳麗.奧哈拉長得並不美……”,故事從老地方開始,而今當生活授我以體恤,婚姻授我以頭腦,孩子授我以母性的時候,我的心靈不斷在瑪格麗特優美的文字中發生新的碰撞,繼而滋生出許多細小瑣碎的思想碎片來。

-磨難-

塔拉的春天是極美的,漂亮的公子哥兒和小姐坐在蔭涼的走廊下説笑,獵犬和馬匹安靜耐心地卧在紅土上等待它們的主人。屋裏是主婦温柔的話語和黑人們從田裏歸來的歡聲笑語,屋外飄來泥土和植物的芬芳,文字間瀰漫着春天懶洋洋的散淡和生機,如果這能是永恆,斯佳麗將是這種生活中最明媚的點綴品,直到她容顏老去。然而,戰爭來了。

作者筆下的南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殘酷血腥的重要構成,是中學歷史課本上枯燥乏味的'必背章節,也是十六歲時翻書的手不耐多停留的文字。可是真正帶着對個體命運的關注,走進這場女性筆下的戰爭,才發現這是些多麼生動的場面!五角場大撤離,四輜重軍車、救護車、堆滿行李的馬車充斥街道。黑人和白人小孩無人看管,前者滿街亂跑,後者大哭大叫。軍隊開倉放糧,老小瘋狂搶運,成百上千的傷員曝曬在毒日下面,等着被抬走或者死亡……;穿越火場的描述更仿如世界末日的來臨。建築物上空咆哮的燭天火光把黑夜照成斯佳麗,斯佳麗將是這種生活中最明媚的點綴品,直到她容顏老去。然而,戰爭來了。

白晝,南軍中衣衫襤褸的少年無聲地倒下,平日裏風度翩翩的瑞特狠抽着馬背駕馭馬車在煉域般的火隧中飛奔。戰爭再怎麼緊迫現實,到了後人的眼光中也就帶着藝術油畫般的壯美了,就好像作者給斯佳麗的磨難,總是在無奈悲哀中透出攝人魂魄的美。她獨自驅車帶着病弱稚殘的一車人通過封瑣線,她抬起接受舞伴的臂向闖進塔拉的北軍強盜射出了致命的一槍以求自衞和復仇,她用她挑選衣裙的手在地裏尋找一塊蘿蔔以求為全家人裹腹,她竭力在一貧如洗的家裏拼湊出一套行頭以求討瑞特的歡心,又不得已使出她全身的愛情招數誘惑一個討厭的老男人以求保全塔拉……,每一個細節折射出斯佳麗身上的韌性,她那些不被和平認可的任性強悍主見和沒心沒肺,在磨難的調色下全都綻放出了別樣的魅力。

“以後再去想吧,等我能經受得住的時候再去想過去的傷心事。”斯佳麗這句口頭禪把她以及同類的人從一味懷舊固守的人羣中絕決地提煉出來,打磨打磨,直至她們最終成為重建時期美國精神的重要構成。至此,磨難把斯佳麗由一道美麗的風景升級成真正主宰生活的主人。

《飄》讀後感12

今年暑假,媽媽向我推薦了一部勵志小説——《飄》,這部小説使我懂得了堅強,怎樣與困難作鬥爭。

小説開篇是這樣來描述主人公的:她是一位融合她母親——沿海一位法蘭西血統貴族和她的父親——愛爾蘭後裔的一個女孩。尖尖的下巴,方形的下顎,雙眼則呈淡綠色,黑黑的睫毛圈在眼睛周圍,尾部還微微有點翹,帶着點歡快俏皮的模樣。她和所有愛美的美國南方太太小姐們一樣,總是戴着帽子,圍着面紗,戴着露指長手套,小心呵護着自己的皮膚,以免讓佐治亞洲炎熱的太陽曬黑。這個美麗的女孩就是郝思嘉。

再從小説內容上來説,一八六一年四月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郝思嘉和一對孿生兄弟——塔爾頓兄弟倆出現。我進一步瞭解到郝思嘉不僅是一個美麗、漂亮而且聰明伶俐,又任信的女孩,她的家庭在當地是很富有聲望的,因為她的父親是一個種植園主。

雖然出生種植園主的郝思嘉年輕漂亮、個性鮮明,然而,不幸的是,在她尚屬青春年少的十六歲花季時,郝思嘉就遭遇了情場失意的痛苦。她愛上了風度翩翩的鄰居衞希札,可衞希札卻娶了善解人意的表妹媚蘭。使郝思嘉更加不幸的'是,戰亂接踵而至,整個南方社會不得不投身戰爭歲月。在殘酷的戰爭和艱辛的生活這雙重壓力下,歷經磨難的郝思嘉成了一位二十八歲的成熟女性。

小説着重描寫了後方家裏的婦女飽受戰亂的體驗和感受,從戰爭伊始對戰爭懷有崇敬心理,對戰爭全然的支持,到因戰爭而帶來的失去親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於失敗命運以及戰後立志重建家園的艱辛歷程。戰爭失敗了,有的人因此而意志消沉,失去了原有的鬥志,無法調好的心態面對戰後支離破碎的生活。反之,另外一些人則克服了失敗的心理,凜然面對嚴酷的現實,成了生活中不畏困難,重新前進在生活旅途上的強者。郝思嘉就是在生活的磨鍊中錘鍊成了一個生活的強者。

郝思嘉敢愛敢恨,認定自己的目標,並勇往直前,不擇手段。儘管她也恨想做一個像她媽媽那樣,有大家閨秀的淑女,但骨子裏又有背叛媽媽的道德框框的反骨,而在她為生存而奮鬥的過程中,她性格中為人稱道的一面也就凸顯出來了。

郝思嘉的反叛行為最集中的描述就是她慫恿衞希札和她私奔以及婚後自己經營鋸木場這兩件事情上,在她向衞希札説出自己要和他私奔遭遇到拒絕後,郝思嘉不猶豫地給他一巴掌。而後,為了報復,她不假思索地嫁給了衞希札未婚妻的哥哥,郝思嘉在這個問題上表現了她敢愛敢恨的個性。在她看來,哪怕是有一絲希望,也應該爭取得到自己的幸福。

思嘉的性格中最能給人鼓舞的一點還是她面對現實,不畏困難的精神。綜觀郝思嘉的一生,從故事面對現實這一點支撐着她,她早就被挫、困難打倒了。十六歲的思嘉經歷了失戀的痛苦,緊挨着就是喪夫的傷痛。年僅十七歲的她就已經成

了有一個兒子的寡婦。如果説這一切都還只是個人生活上的不幸的話,那席捲整個南方的戰亂給她帶來的痛苦就是人所共知的了。回到家的郝思嘉愕然發現,媽媽在前一天剛剛去世,父親已經傻了,而這種植園留給她的卻幾乎一無所有。但是她沒有絕望,沒有氣餒;她下決心要讓塔拉存在下去。她親自下地接棉花;拎着籃子在烈日下到鄰居廢棄的果園裏挖剩下的菜蔬;騎着唯一的一匹孱弱的小馬,到鄰居家借種子,瞭解外界的情況;甚至殺了一個前來偷盜的北方士兵……

她想盡辦法克服困難的勇氣着實令人欽佩。

讀完這篇不朽的之著,我深受感觸。在生活中,我要像郝思嘉一樣有不畏困難、面對現實的精神和勇氣!

《飄》讀後感13

“《飄》是一本偉大的小説”,這句話從小到大不知道聽多少身邊的人跟我説過了。其實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在我國中的時候,那時候讀書,也無非是看個熱鬧,必然也體會不到一本書的味道在哪。時隔多年,我又重新讀起這本,感悟良多,我相信在以後的每一年,反覆的去讀這本書,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國中的時候讀《飄》,覺得梅蘭簡直是女人中的極品,以那時候的觀念來看,梅蘭就是我以後最想成為的一種女人,儘自己的努力最大限度的對整個世界温柔,善良,活得成熟,知書達理,懂事,完美無暇。同時在小説裏,她有一個真心相待的愛人,按部就班,互相陪伴共渡一生,對於很多女人來説,這也算是人生的一種完美了吧。但是小説總不免片面,過於完美的人物形象在現實生活中當然不存在,一個越成熟懂事的女孩子,心裏越是苦累。或許由於作者的偏愛,小説從來沒有剖析過她的陰暗面,但是想要當梅蘭,可是相當不易的。若説千年修得巴得勒,那女人想要修得梅蘭,想必要有億年了。首先你要忍受的是世界的惡意,你要學會一個人接納一切,陌陌忍受一切苦難,然後把它們化作一顆糖,送給別人;然後,你要拋棄自己的很大一部分,從小我,變到無私,時時刻刻為別人設身處地的着想,愛他人;其次,你要有一顆平靜如水的內心,不卑不亢。單説做到第一點的女孩子又有多少呢?從小到大,我們有無數的受傷的可能,感情上,生活上,事業上,多少人能保持一個人不吭一聲的'消化掉所有的惡意,然後以一顆勇敢的心微笑的面對未來呢。身邊太多的人,都是在感情中受傷以後黑化,無所謂的活着,養備胎,傷害別人。這樣來講,斯嘉麗的影子在生活中反而常見一些。

整本小説我沒有絕對喜歡的人物形象,因為小説裏的人物難免極致化,但是要説讓我覺得最鮮活的,那一定是斯嘉麗了。看完書,我最大的想法就是,斯嘉麗一定和我一樣是獅子座吧,哈哈。這幾天讀着讀着,我總覺得,自己跟她真的很像,或者説,她是我的升級版。衝動,自我,任性,堅韌,好強,自由,自信,虛榮。這樣説來也很奇怪,一個從國中開始就羨慕梅蘭的女孩,怎麼越活越像斯嘉麗了呢?事業上人們對我的評價總是,精明,聰明,總是能把事情做到極致,但是在愛情上,我和她一樣奮不顧身,我和她一樣永遠在乎自己得不到的,看不透的。我喜歡一個人,就會直接的,大膽的告訴他,我會勾引他,吸引他,然後睡了他。同樣的,我和她有一樣悲慘的命運,就是永遠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就算得到再多人的青睞,也還是得不到“艾希禮”的心。可是我這樣的女生,甚至有時候連我自己都覺得不知道我的自信從何而來,但是總是莫名的充滿對明天的信心。

在之前遇到一個“男神”,我喜歡他,他失戀了,我安慰他,陪伴他,我追求他,直接大膽,他也不拒絕,就這樣很久,我們在一起了,在一起以後很久,突然有一天,我才明白,他從來沒有愛過我,他愛的不過是我身上他前任的影子,而我沒有辦法為了他去變成另外一個人。在和他相處的過程中,我才開始懂得,所謂心目中“男神”,不過是穿了一層華麗的衣服,當然這衣服也是我自己的虛構,然後給他硬是套在了身上,於是我就看不清他真實的模樣,其實我愛的一直是他的衣服,而不是他這個人。有一次過後,我們躺在牀上聊天,他説我是個自我的人,我沒有辦法否認。可是愛情裏面的每一個人又何嘗不是呢,歸根結底,在戀愛中,我們愛的還是愛情中的自己。

《飄》讀後感14

《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歷時十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説。它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嬌生慣養的莊園小姐,經歷了戰爭之後,蜕變為一個堅強的,自食其力的女商人的故事。或者説,這是一個讚揚勇敢的故事。

任性的少女

郝思佳是個不會向任何事妥協的人,簡單的説,她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只要是她認為可以做的事就一定會幫。但當事實並不如她所願時,她便毫不留情地予以報復。當她向阿希禮表明愛意卻遭到拒絕後,她馬上利用了愛慕者查爾斯,迅速嫁為人婦,以此作為對阿希禮的報復,同時也維護自己的“自尊”。正是這種不理智的行為讓她早早失去了少女應有的快活時光。這也體現了人後種通病,即遇到挫折時頭腦不夠冷靜,一味地想越過這個坎兒,結果卻丟失了自己以前的某種東西。郝思佳是虛榮的、現實的,她對生活永遠充滿好奇和熱情,戰爭和丈夫的死亡都不能讓她稍微收斂一下個性。她也會有一點點的矯揉造作,總體上卻是率真的,簡單的,並且是勇敢的,為了能夠跳上一場過癮的舞蹈,她甚至可以完全不顧整個亞特蘭大上流社會的眼光和議論。這就是郝思佳,一個野性、自私又不失可愛的小女人。

女性的力量

或許是由於出於女性作者之手,小説中女性形象顯然比男性更為豐滿動人,郝思佳和玫蘭妮分別成為戰爭前後艱難歲月裏的經濟支柱與精神源泉,也成為小説中最具震撼力量的兩個人物。玫蘭妮雖然外表瘦弱,但她的內心卻善良、堅強、有主見。當所有人都非議白瑞德的時候,她能夠挺身而出,仗義執言。這需要很大的勇氣,也體現了她不為上層社會的思想束縛,有自己特人外事的方法。而她的丈夫,那個郝思佳時時刻刻在意着的阿希禮,卻在戰爭中越發變得懦弱與不合時宜。他就如同已經過去的舊時代,被時代的潮流留在了沙難上,無法再次振興。

故事的女主人公郝思佳,無疑在戰後重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為了生存,她不惜用自己纖嫩的雙手來耕種、收割。她被迫肩負起整個塔拉莊園的生計,為了全家能夠吃飽穿暖而斤斤計較,努力勞作。可喜的是,她憑藉堅強的意志和在商業上的才能積極適應新的`生活方式,成為了一個令其他男性商人難望其項背的女商人。郝思佳的性格具有自私、貪婪、堅定、敢愛敢恨等多重特點,複雜而且矛盾。但人性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她的勇氣就會有奇蹟,就不會被毀滅,這也是她最終蜕變為一個堅強,自食其力的女強人的原因。

戰爭、故鄉、遠方

除了愛情,《飄》的另一條主線就是戰爭。美國南北戰爭,又稱美國內戰,是在美國本土進行的制止南部分裂、維護聯邦統一的國內戰爭。這場戰爭讓郝思佳變堅強,讓阿希禮變得懦弱,也讓我們看到了白瑞德內心對家鄉,對南方的依戀與尊敬。這場內戰以解放黑奴為標誌,但我們可以從黑人在亞特蘭大城的生活狀態以及北方人對他們的態度中看出,這場戰爭遠遠沒有真正解決黑奴的問題。

塔拉莊園在小説中是郝思佳生命和力量的源泉,只要回到塔拉,她就能重新從這片紅土地汲取繼續生活下去的能量,開始新一輪的衝刺。土地和人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土地是永恆的,只要保有了永恆的土地,就保留了永恆的力量。這片紅土地養育了郝思佳,也維繫了她的堅強和生命力。“明天,是全新的一天!”這是《飄》中最激勵人心的一句話。郝思佳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她還會成為那個任性、固執、執着的郝思佳。很難説《飄》是一部悲劇,畢竟小説的最後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有希望就有遠方!

《飄》讀後感15

正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見”,這幾個月我讀了《飄》,心裏不禁泛起漣漪。這樣一本著名的小説,是多麼細膩,多麼迷人啊!簡直美得像散文一樣。

斯佳麗真是使人矛盾呀!對於她,我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重。我佩服她的堅強和勇敢,融入現代女性的剛毅和執着。她能在那種情況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能拋開社會上的冷眼開創自己的事業,最終由一位俏皮、叛逆的大家閨秀成長為成功的、自立的女商人,這難道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嗎?

曾經有多少讀者折服於斯佳麗,謳歌斯佳麗。的確,今天的我們缺少她的堅忍不拔,處事不驚,俏皮機智。可誰能否認她的驕傲、貪婪和虛榮呢?從一定角度來看,若不是她的虛榮,也許就不會有她悲慘的感情生活了吧。

我還是個十幾歲的不成熟的人,對生活的經歷、對命運的看法尚很幼稚,但我依舊相信,就像斯佳麗自己説的,如果她現在還在上層社會中有生活的保障,她也會像她母親那樣對苦難的人伸出美麗的雙手去幫助他們。

這是我認為最體現斯佳麗“性本善”的理由。當我快對她的冷酷作為感到氣憤時,這句話成了黑暗裏的星光,心中久久緊扣的弦終於奏出了優美的琴聲,看來我們的.女主角不是完全麻木了的。這給我以全新的感覺,好像自己飄蕩在白雲之間,飛旋與叢林之中。因為我充分了解到,僅僅一絲善意也會在現實中扭轉一個人的性格,也會讓世界多一些温暖。

不過説到善良,我倒想起一個讓我不得不説的南方善良婦女——玖蘭妮。如此一個堅強的女性,卻又是如此的温柔、善解人意。她堅定地相信着斯佳麗和阿希禮,即使有人親眼看見他們摟在一起,也相信着。她明知道自己的身體不能承受生育的痛楚,卻堅持為阿希禮生個孩子,最終離開了她愛了一輩子的親人們。

真是太偉大了,看着玖蘭妮,使我想起許許多多中國古代女性,她們也是如此善良,相夫教子,然後默默死去。與斯佳麗的性格形成鮮明對比,更讓我確定了,在一個黑色的、青色的、白色的世界中,女性一定要堅強!

笛杜將各個角色都寫活了,人生不如人們想的絢麗美妙,我們要面對的是人,是勇敢無畏的去征服命運,挑戰災難的有思想的人。

看來笛杜掌握了人生,也掌握了描寫這一幅人生之畫的技術。這本小説發展有層次,意境深遠。但我讀時不免有一分擔心,讀者會怎樣評價我們的主角?如何評價斯佳麗“飄”的命運?不能否定,很多讀者都希望作者把主角寫的善良些,不是個唯利是圖的人。但希望歸希望,如果主角真的變成像玖蘭妮一樣,那麼,恐怕也不具有戰亂的特色了吧!可能今天,我們不再找得到配得上“亂世佳人”這個成語的小説人物了吧。更有甚者,也許《飄》也就沒有創作的意義了!

《飄》還意味着什麼?意味着複雜的大千世界,意味着生活,硝煙瀰漫的戰亂中的生活。一個女人,一個弱者,一縷柔情,如果不堅強,不到外面的世界闖闖,不與一切災難、一切阻礙幸福生活的駭浪搏一搏,而是貪生怕死,是不能自力更生的,是一輩子也不會對自己滿意的一笑的!

《飄》儘管寫的是美國南北戰爭時一個女子的命運,但它發人深思,並且給人勇氣和力量,也讓讀者對人生有了新的思量。

很慶幸自己在高中時代讀了這本小説,它讓我懂得了人生要勇於挑戰千難萬險,也讓我懂得遠離虛榮和自私。你看,現在我正大步邁向未來呢!

標籤: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jjjr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