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燦爛千陽讀後感15篇

燦爛千陽讀後感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燦爛千陽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燦爛千陽讀後感15篇

燦爛千陽讀後感1

繼續追讀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二本暢銷小説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這是一部反映阿富汗婦女生活的苦難史。阿富汗對於我來説僅僅是在地理位置上知道的一個陌生的國度,讀完這兩本書後,對這個國家有了一個粗淺的瞭解。這些故事都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至21世紀初期,不可想像就在我們周圍還有這麼多可憐人生活在戰爭、內亂的.霸權之下。瑪利雅姆是個私生女,在充滿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下去投靠父親,被父親拒之門外,害死了母親,又被幾個繼母一起算計嫁給遠在650km外的鰥夫,一位粗暴的鞋匠。因為不能生育每日生活在家暴中,殘酷的戰爭,周圍人不斷的喪生慢慢丟失了生存的希望。可在丈夫娶了小她18歲的萊拉後,尤其是阿茲莎的出現,她們對她的依賴讓她重又燃起希望的火苗,為了她們她殺死了施暴的丈夫並坦然接受了死刑。她為萊拉,塔裏克和孩子們創造了新生。作者用他那細膩感性的手法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人性的光輝。

人們數不清她的屋頂上有多少輪皎潔的明月

也數不清她的牆壁之後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

我們的生活是自由的,感恩

燦爛千陽讀後感2

記得很清楚,這本書是任哥推薦的,用了差不多兩週的時間看完。感觸頗多…

首先是瑪麗雅姆,一個哈拉米,從她和娜娜幸福簡單的生活和對扎裏勒的期盼到對他的絕望與痛心,再到她嫁給拉希德之後被毒打以及自己的隱忍,之後為了萊拉的新生活,她最終殺死了自己的丈夫。

對於萊拉,作者描述了她童年的美好時光,尤其是有個開明的父親以及她的玩伴塔裏克,再到戰爭爆發,父母被炸死,還有拉希德找人騙她説塔裏克已經死亡,在得知自己已懷有塔裏克的孩子時,她無奈嫁給拉希德,這期間經歷了很多殘暴與磨難。幸運的是,萊拉最終得到了幸福,她和塔裏克以及孩子們終於在一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不得不説,這種幸福是瑪麗雅姆帶來的,在生命的最後幾年,瑪麗雅姆從萊拉和孩子們那兒才得到一些温暖,一些愛,最後她幫助了她們,她認為那是值得的。

這本書最讓我痛恨的是扎裏勒留給瑪麗雅姆的那封信,表達了他多年的內疚與懺悔。如果不是他礙於自己的'顏面與名譽,我想,瑪麗雅姆也不會遭受那麼多的痛苦。

這本書是對阿富汗女性的讚揚,讚揚她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雖然瑪麗雅姆最終死亡,但是她保護了萊拉和她的女兒,面對拉希德的死亡,她很淡然,她第一次維護了自己的權利,反抗男權,所以,她也是偉大的。還有就是萊拉,有父親的教育,從小就知道維護自己的權利,即使面對拉希德的毒打,她也從不退縮,堅持維護自己的權利。

燦爛千陽讀後感3

“人們數不清她的屋頂上有多少輪皎潔的明月;也數不清她的牆壁之後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

這句堪稱本書靈魂所在的詩句,在我看來,明月是歷史和文化,太陽是女性的美德,主人公的國家女子苦難中隱忍而不改善良的本性,追求自由平等的勇敢和不忘初心的付出,就像瑪麗雅姆和萊拉。以往的認知裏,全身上下從頭到腳只看得到眼睛的穆斯林女子總讓我感覺神祕而有些微的畏懼,是瑪麗雅姆和萊拉讓我看見了,她們其實也是我們童年的玩伴,鄰居家的姐姐,舅舅新娶的`妻子,有兩個孩子的女同事,電梯裏遇見的送孫子上幼兒園的奶奶……不同的是,在我們國家,一千個燦爛的太陽是掛在天上的,而在主人公的國家,它們被隱藏在牆壁之後。

我們永遠不會支持戰爭、歌頌戰爭,但是如果落後、腐朽的思想已經給人們帶來太多痛苦,如果它已經讓一個國家由內而外的潰爛,被欺辱而毫無還手之力,如果戰爭已經無可避免,那麼,就面對它,讓這戰火燒起來,燒掉的不只是房子,還有不公、婦女的屈辱和眼淚、種族歧視、盲目自大……然後讓所有人懂得,唯有自強才能抵禦外辱,唯有尊重每一個個體人格的平等,才能團結,唯有團結才能撐起一個國家的脊樑,而唯有愛和善良能讓人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幸福。

燦爛千陽讀後感4

《燦爛千陽》是我最近閲讀過的一本書,由於這本書的作者是阿富汗籍美國人,因此他描寫了在阿富汗發生的故事,以兩個婦女為主角揭示在戰爭和社會矛盾的背景下,阿富汗人民生活的艱難,而當全球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安定和諧的國度裏時,誰又會在意阿富汗人民的生活?作為一個有愛國主義情懷的作家,胡賽尼為了展示了阿富汗的社會面貌和國家現狀,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兩個少女的童年經歷了戰爭的陰影,因此也沒有機會去上學,即便她們都非常渴望獲得知識,但這對她們來説實在太奢侈了。在15歲那年,母親的自殺可謂雪上加霜,讓少女瑪麗雅姆不得不選擇嫁人求得生計,而另一個萊拉也因為戰爭失去了家人和戀人,被迫嫁人。

兩個少女屬於不同時代的人,但她們都經歷了戰亂帶來的苦難,家庭面臨着生計問題,到處都遭受着壓迫,她們的悲痛經歷讓全世界的讀者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貴。而讓她們得以生存下來的力量就是忍耐,國家因為強國的武裝力量打擊而妥協和忍耐,人民為了苟延殘喘的生存而忍耐。

這本書一經上市就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讚賞和喜愛,看似僅僅描寫了兩個少女的童年記憶,但實際上是通過她們來回憶兩個時代的'阿富汗社會面貌,國家個人民遭受的創傷,老百姓為了生計苦苦的煎熬,這些慘痛的回憶更加讓我們珍惜和平,為了正義而站出來,變得更加勇敢。

燦爛千陽不僅僅是對阿富汗人民遭受的一切感到同情和憐憫,更是引起我們對“珍愛和平”四個字的思考!

燦爛千陽讀後感5

最近,我讀了一本好書,它叫《燦爛千陽》。《燦爛千陽》由美籍阿富汗人卡勒德。胡賽尼繼他的第一本小説《追風箏的人》之後創作的。

《燦爛千陽》主要講了私生女瑪利亞姆的童年生活在她十五歲生日時一去不復返。生日時因定期探訪的.父親沒有來接她,她便乘出租車來到她父親家前,誰知父親卻不給她開門,無奈之下,瑪利亞姆只好再坐車回家。沒想到她媽媽娜娜在自家門前—— 一座破破爛爛的小泥屋前的大樹旁上吊自殺,靈魂歸天。

安葬好她母親之後,她就被她父親接到他的宅邸住下。沒過幾天,她就被迫嫁給喀布爾市中年鞋匠拉希德。以後數年瑪利亞姆一共懷了6,7胎,但每次都以流產告終。與此同時,瑪利亞姆受到的待遇日益俱下,越來越多的家庭暴力在她的生活中出現。

十八年後,生活在動盪年代的少女萊拉失去了父母和戀人,因形勢所迫她亦被迫嫁給了拉希德。

兩名阿富汗女性帶着各自不同時代的悲慘回憶,一起經受着戰亂的侵蝕,貧困和嚴重的家庭暴力的重壓。心底的悲痛與忍耐交織,曾經讓她們相處得水火不容。後來又因為幾件事讓她們互相感動,重歸於好,又讓她們締結情誼,如母女相濡以泣。隱藏多年的騙局終於被揭穿,她們將做出如何的選擇?她們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他們又將歸宿何方?

《燦爛千陽》關於不可寬恕的時代,不可能的友誼以及不可毀滅的愛。它,讓我感動。

燦爛千陽讀後感6

“哈拉米”的身份讓她從小在泥屋裏過着與世隔絕、單純一無所知,對母親娜娜的指責與抱怨產生懷疑,而無比期待一週一次來探望她的父愛…

離開家去找父親真正的家,感受到大家庭的虛偽和拒絕,又回到泥屋,但是母親自縊身亡…

又回到那個虛偽的大家庭…母親去世的自責還沒有消退…一門荒唐的親事上門,與其説徵得願意不如説逼迫她接受,最重要的'是,父親當時未曾考慮考慮過她的感受和未來…

新家的陌生與丈夫對她剛開始時的假面客氣,因為她還有用…多次流產後(7次?)他對她的憎惡與家暴的真面目顯露無疑!任何事情她都是出氣筒,無論做的對與否,包括後面萊拉剛開始犯錯都是由她承擔…一切都是默默忍受,或者説談不上忍受,剛開始的她沒有反抗意思…直到萊拉的女兒讓她感受到了濃濃的愛意,心中有了要守護的東西和萊拉和解共同扶持與默默反抗…

到後面拉希德家暴到極點想要掐死萊拉時,幾十年來不知反抗的她打死了拉希德…並主動承擔罪名,讓萊拉帶着倆孩子與塔裏克遠走高飛………

瑪利雅姆與萊拉兩位同位舊時代風俗禮節所約束並且受着拉希德殘忍家暴!和阿富汗戰爭時期的女性在後期共同扶持共同反抗相互信任的友情讓人敬佩。當每次讀到一個情節的時候,頭腦中浮現出很多畫面…真實感受到了處於戰爭中苦難民眾…

燦爛千陽讀後感7

《燦爛千陽》讓人有一種永遠讀不完的感覺。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代並不久遠,萊拉生於70年代末,故事講述延續至20xx年,可是總是讓人恍惚的產生距離感,生存在同樣的世界,彷彿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戰爭,爆炸,襲擊衝突,政權更迭,難民營,對婦女的壓迫制度,飢餓,顛沛流離。這些讓人想到抗戰時期的充滿歷史創傷感的字眼,怎麼會頻繁出現在我們現處時代的某一個地方。在這個各國爭相發展的'蓬勃時代為何還有那麼多人時刻受到毀滅的威脅,那麼多女人困於古老落後的制度。這讓我驚愕,在閲讀中感受到從電視新聞裏遠遠體會不到的真實的殘酷。

當我們談論阿富汗的時候一般會談論什麼…政權的更迭只是讓悲劇無限循環,暴力就象一個無底洞,根本無法想象那裏的家庭、孩子、婦女他們究竟在經歷什麼,古老的阿富汗早已在無數新聞裏幻化成一個有關恐怖主義和戰爭的符號,你無法想像那裏生活着有心、有思想、有感情的真實的人!小説就讓你看到了這些人,而苦痛與折磨那樣延綿不絕,血淚斑駁,你如鯁在喉,無法下嚥。但她們渴望的真情和追求的自由同樣如此真實,她們迸發的最後的光芒一如燦爛千陽,令人無法直視。

今天偶然看新聞,又是阿富汗某處遭恐怖襲擊的鏡頭,傷者奄奄於病牀,哀傷的神情,一千個太陽的燦爛何時才能灑落到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

燦爛千陽讀後感8

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國家,這樣蔑視女性的存在,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屬物,是可以交換,可以出賣的東西。看到男主毆打兩個妻子時,細節處讓人心驚。如此重男輕女的地域,女性在那裏生活會有多艱難。

書中總是提到,她們老了,可是她們十幾歲生孩子,孩子十歲時也不過二十幾歲而已,這應該是很美麗的`年華,竟然和老字相關聯,也許是因為遭遇太多傷痛,承受太多苦楚,讓每一分的時光都被切割放大成兩倍。瑪麗用自己的犧牲成全了萊西,我沒想到也慶幸萊西和愛人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們之前隔着孩子,婚姻與多年不見的風霜,最後還能在一起,除了期望獲得平凡的幸福,還有對對方深沉的愛。

我不覺得男主很惡,可能因為書中描繪的男性的形象就是這樣,他只是代表那個時代那個國家的縮影。除了教育,沒有別的方法能打破這種情景,而教育內容,又是統治者決定。

極少打五星的書,打分理由除了小説情節之外,還有悲天憫人之感,作者把世界的另一面寫下來,讓人感到不公的無力,還有想改變這現狀的想法。

燦爛千陽讀後感9

“哈拉米”的身份讓她從小在泥屋裏過着與世隔絕、單純一無所知,對母親娜娜的指責與抱怨產生懷疑,而無比期待一週一次來探望她的父愛…

離開家去找父親真正的家,感受到大家庭的虛偽和拒絕,又回到泥屋,但是母親自縊身亡…又回到那個虛偽的大家庭…母親去世的自責還沒有消退…一門荒唐的親事上門,與其説徵得願意不如説逼迫她接受,最重要的是,父親當時未曾考慮考慮過她的感受和未來…

新家的陌生與丈夫對她剛開始時的假面客氣,因為她還有用…多次流產後(7次?)他對她的憎惡與家暴的真面目顯露無疑!任何事情她都是出氣筒,無論做的.對與否,包括後面萊拉剛開始犯錯都是由她承擔…一切都是默默忍受,或者説談不上忍受,剛開始的她沒有反抗意思…直到萊拉的女兒讓她感受到了濃濃的愛意,心中有了要守護的東西和萊拉和解共同扶持與默默反抗…到後面拉希德家暴到極點想要掐死萊拉時,幾十年來不知反抗的她打死了拉希德…並主動承擔罪名,讓萊拉帶着倆孩子與塔裏克遠走高飛………

瑪利雅姆與萊拉兩位同位舊時代風俗禮節所約束並且受着拉希德殘忍家暴!和阿富汗戰爭時期的女性在後期共同扶持共同反抗相互信任的友情讓人敬佩。當每次讀到一個情節的時候,頭腦中浮現出很多畫面…真實感受到了處於戰爭中苦難民眾…

燦爛千陽讀後感10

就像《追風箏的人》中,作者最後讓苦難的索拉博活下來,這本書裏,作者讓萊拉回到了瑪麗雅姆的泥屋,這個章節,真的充滿了人性的柔情與温暖。

可憐的娜娜在瑪麗雅姆離家去找扎裏勒後上吊自殺,掀開了瑪麗雅姆的悲劇人生。相比之後的生活,她十五歲之前簡單就是公主一般,每週還有扎裏勒的探望。

戰爭的殘酷,讓萊拉在失去二個哥哥後,失去了父母,在拉希徳的陰謀和謊言中她還失去了塔裏克十年。

在拉希徳皮帶的抽打中,二個女人最終和解,並母女般地深情起來,尤其是阿茲沙和瑪麗雅姆的`感情。在照顧阿茲沙成長的短短時光中,是瑪利雅姆唯一感受過的生活的甜蜜。因為這安寧甜蜜她心甘情願地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要讓萊拉她們母女活下來。

萊拉最終離開穆裏回到喀布爾,在恤孤院當上老師,也算是成全了她爸爸對她的希望吧。

阿富汗,卡勒徳,胡賽尼的家鄉,這個戰火紛飛的國家,"人們數不清她的屋頂上有多少輪皎潔的明月,也數不清她的牆壁之後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願他們從此安寧吧。

燦爛千陽讀後感11

為之深深感動、深切的體會到我們現在身處的是多麼幸福的環境…

作者用平緩的敍述串聯了兩位女性的人生、萊拉是不幸的、經受戰爭失去了父母和哥哥、被炸傷的時候偏偏遇到的是罪惡的拉希德、差點被拉希德置於死地、而她又是幸福的、她有自己的兒女、有愛她的塔克裏和和諧温暖的父母、她在黑暗中遇到了瑪麗雅姆、一個願意為她付出生命的人;相比之下瑪利亞姆就沒有那麼幸運、作為一個一個身份低危的私生女、熱切渴望着父親的疼愛、而因為父親礙於面子沒有給予過她應有的疼愛、後來嫁給拉希德更是苦難的加重、多次流產、動不動的毆打、為了解救萊拉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最後也沒能夠看到父親遲到的懺悔。

正如哪句話所言、人們數不清他的屋頂上有多少輪皎潔的月亮、正如人們數不清她的隔壁有一千個太陽。對於萊拉來説、瑪麗雅姆就是她的太陽、今日温暖平靜如月光撫照樣的`生活、是瑪麗雅姆用自己的光芒奮力燃燒帶給她的'。那燦爛千陽就是美麗的瑪麗雅姆、就是她留給她的希望。

她和塔克裏新孕育的生命代表了希望、她會有一個如陽光般温暖的名字:瑪麗雅姆。

燦爛千陽讀後感12

自《追風箏的人》之後,一直沒有勇氣再讀胡賽尼的作品,太殘酷太絕望太虐心。果不其然,《燦爛千陽》,苦痛與折磨繼續延綿不絕,讓我數度哽咽。

阿富汗幾十年的揪心歷史裏,國家命運關乎個人生存,戰爭、飢餓、生離、死別、私生女、虐待、家暴、冷漠、謊言、男權相互交織,政權的更迭讓悲劇無限循環,暴力就象一個無底洞,根本無法想象那裏的家庭、孩子、婦女他們究竟在經歷什麼,而古老的阿富汗早已在無數新聞裏幻化成一個有關恐怖主義和戰爭的`符號,讓每一個人的故事都充滿了迷惘、失去和不可想象的悲哀,這是一個不可寬恕的時代,卻有不可能的友誼和不可毀滅的愛,那裏生活着有心跳、有思想、有感情的真實的人!她們渴望的真情和追求的自由同樣如此真實,她們迸發的最後的光芒一如燦爛千陽,令人無法直視。

胡賽尼的敍事手法更加精妙了,語言也更加純熟優美了。而對書裏涉及到的政治歷史事件,不是很瞭解,影響了讀書的酣暢,得補補了。繼續讀他的《羣山回唱》,繼續感受這片土地裏的動人心魄的故事。[難過]

[擁抱]願世界沒有戰爭,只有和平,只有平等,當然,還有那美麗的姑娘[擁抱][擁抱]

燦爛千陽讀後感13

“人們數不清她的屋頂上有多少輪皎潔的明月,也數不清她的牆壁之後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

有一次看艾瑪·沃森採訪馬拉拉的一個訪談節目裏,她問馬拉拉,最近在看什麼書。馬拉拉説《燦爛千陽》。然後我才知道這本書是《追風箏的人》的'作者寫的,才知道這本書如此暢銷,反響很大。再然後,我終於把這本書一口氣看完了。其實,本書故事太悲慘,是通過兩名所嫁非人的女性,揭示代際之間的諒解,以及母愛的力量如何完成兩位女角的自我救贖。真的沒有一絲陽光的愉悦,燦爛千陽只是不幸的人們對於自由、幸福的一種深深的渴望!

然而最令人驚訝的,還是她們對待層出不窮的苦難的態度。當苦難達到無法容忍的時候,宗教在她們內心所顯示的力量。

故事最後,萊拉毅然決然回到故鄉教書育人。也許只有經歷過戰亂,經歷過背井離鄉的人,才能理解那對千瘡百孔的故土的深情厚意。

最最最後,還是願世界和平沒有戰亂,願面紗下的塵埃也是光,願苦難中永遠伴隨着希望,願信仰讓前路充滿陽光,願你我都可以共享這千陽。

燦爛千陽讀後感14

我的心裏縈繞着淡淡的憂傷。

我知道這是看了《燦爛千陽》後的影響。

很久沒有這麼迫不及待看書的感覺了。在書店看到簡單的書評和介紹我就買了卡勒德·胡賽尼的這兩本《追風箏的人》和《燦爛千陽》。我很想了解阿富汗或者説伊拉克也行他們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女人們,那些可憐的女人。

昨晚早早洗了澡就坐在牀上看了。我只看了兩章。在剛看來兩頁時我就深深地牽掛着那個叫瑪利亞姆的小女孩的命運,看到她小時候和父親一起時的天真、單純和極度的幸福,我在想象那童話般的場景時心裏卻是隱隱地痛,為她將來可能的悲慘命運。

果然,她的美麗的肥皂泡破裂了,她最最最崇敬的父親是個膽小鬼、偽君子,她自己並不是父親心裏的小寶貝而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她勇敢地獨自尋找父親的行為導致視她為唯一支柱的母親的'自殺身亡;她在父親家裏短短地寄人籬下的生活沒多久就被父親和他的妻子們許配給了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當妻子們張羅着説服她答應婚事時她還那麼抱着一線希望,希望她偉大的父親會挺身而出保護她反對婚事,可是坐在旁邊的父親除了痛苦的沉默沒有任何表示,甚至最後面對眼淚汪汪的女兒的祈求,他只説了一句“你別逼我,親愛的瑪利亞姆”,高大的泰山轟然倒下,美麗的肥皂泡徹底破裂。

我捨不得往下看,就像擁有一件珍貴的寶貝一樣想慢慢地欣賞;又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結果,忍不住往後翻了兩頁後又趕緊回來,生怕知道了結果會影響自己看書的情緒。

燦爛千陽讀後感15

原以為是一個上一輩人的故事,但讀下去才發現基本就是我這代人的故事。又一次真切地體會到同一個時間的另一個時空,有的人正在承受着這樣的不幸,很複雜很奇妙的感覺,有些難過,雖然知道這種感情對他們來説很廉價又毫無意義。

他們恐懼着痛苦着忍受着精神和肉體的折磨,但是他們又是頑強的,珍惜點滴的小幸福,也許平時看起來很麻木,但其實心中仍懷抱愛和希望。

瑪麗婭姆,遭受那麼多不幸後,仍保有那份真善美,用盡全力張開自己瘦弱的雙臂保護了萊拉,在那個環境下是多麼的不可思議和難能可貴。像一千個燦爛的太陽一樣,給人帶來光明温暖希望。燦爛千陽,我喜歡這個有温度讓人不禁欣喜的名字。

人類何時才能剋制自己的私慾,不妄用手中的'武器和權力去傷害別人?什麼時候才能沒有紛爭和戰火?

可惜我又天然地知道資源稀缺下爭奪的不可避免,人性的缺陷,也許,這也是人類這個種族必須經歷的物競天擇吧。最後會走向進化還是毀滅,只有交給長長的時間洪流去見證了。

標籤: 讀後感 千陽 燦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n5p1k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