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燦爛千陽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1

用兩天的時間,看完了《燦爛千陽》。依舊如讀《追風箏的人》一樣,開始是一種對異域截然不同命運的窺探,最後卻是無比的震撼和慨歎。不過,兩者應該還是有區別的。我個人認為《追》是一個故事,《燦》則是一個社會。故事可以很精彩,很動人;社會只能是真實,真實得殘忍。

“燦爛千陽”這個名字,很不錯。來自於四百年前的一位叫做主的詩人的詩句:“喀布爾每條街道都令人目不轉睛,埃及來的商旅穿行過座座市場。人們數不清她的屋頂上有多少輪皎潔的月亮,也數不清她的牆壁之後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一千個燦爛的太陽,本是詩人最慷慨的盛譽,可它怎能敵得過時間的變遷,敵得過人的慾望呢?戰爭,爆炸,襲擊衝突,政權更迭,難民營,對婦女的壓迫制度,飢餓,顛沛流離。書中的種種,讓誰都相信,“縱然有一千個燦爛的太陽也不足以再用它金煜的光芒去照亮它陰影憧憧的洞穴,用它稠濃的温暖去掂量它罪惡砭骨的淒涼。”是的,美好的歷史,在現實面前,只能是遙不可及的神話,這點,我堅信。

兩個主人公,都是極其不幸的,但相較而言,我更同情瑪麗雅姆。萊拉有過幸福少年時代,尤其是與父親和情人塔裏克的相處,更是留下了永遠的.甜美回憶。萊拉也有依靠,或是等待,無論是她和塔裏克的私生女,還是她和拉希德的兒子,都是她生活的依靠,抑或希冀。萊拉更有幸運的結局,和自己相愛的人相守,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以完成父親的遺志。這一切,瑪麗雅姆都沒有。作為私生女,瑪麗雅姆從一出生,就失去了一切,沒有幸福,沒有未來。

如果她能遵循母親那番“幸福不可得”的教誨,也許悲慘會來得晚一些。可是她幻想了,幻想着家庭,幻想着幸福。結果呢,母親自殺,父親匆匆把她嫁人,或者説是丟棄於人更為恰當!當然,如果能生個孩子,哪怕是女孩,命運還是會有轉機,可是偏偏又是習慣性流產。至此,悲慘命運徹底沉入了地獄深淵,永無天日。

萊拉的遭遇,讓我冷冷的悲歎,可瑪麗雅姆的一生,卻讓我靜靜地生疼,無論是她和父親的關係,還是她最後做出的選擇。説實話,對於他父親扎裏勒,我很難理解。一邊,將女兒棄養在泥屋裏,絕情而殘忍;一邊,又是每週四準時探望,小禮物,講故事,釣魚,那麼温馨,那麼美好。一邊絕決地將女兒棄之於人,一邊又在生命的最後,跑到女兒家門口,苦苦地等待。扎裏勒最後的那封信,讓我差點掉眼淚,也讓我突然明白了,扎裏勒之前,其實是始終懷有贖罪的心的,可是贖罪求的是心安,它不能等同於共同生活,更何況,那將對現有的身份、地位、家庭帶來怎樣的衝擊。

瑪麗雅姆最後勇敢的選擇,沖垮了我所有的堅持。為了挽救萊拉,她會用鐵杴結束了拉希德的生命;為了成全萊拉和塔裏克的幸福生活,她會去法院自首;而走向生命的最後,面對砍頭,書中如是寫道:“當她即將離開世界的時候,她是一個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的女人。她以朋友、同伴、監護人的身份離開這個世界。以母親的身份。她終究成了別人眼中的重要人物。”這到底該是怎樣的一種蜕變呢?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2

讀完《追風箏的人》《羣山回唱》之後,有點欲罷不能,希望讀完所有胡賽尼的作品,以瞭解阿富汗以及生活在這個國家的人民。起初讀這本書之時,有點害怕,害怕故事裏的女主人公得不到救贖,得不到幸福,害怕故事的結局依然如開始這般的不幸,畏懼而不敢前行。可是,我最終還是鼓足勇氣,帶着期望去閲讀接下來發生在阿富汗女性身上的人生故事。阿姆麗亞和來拉來自不同民族,地位,身份,生活環境的兩個女人因戰爭,因同一個男人相依為命,彼此帶給對方安慰,希望,彼此都是對方牆壁外能照射自己的燦爛太陽。阿姆麗亞一個擁有貴族血統和卑微奴婢血統的女人,因為出身的卑微,因為父親的懦弱和虛偽而遭受了被欺騙,拋棄,一直生活在違背母親意願至母親自殺的自責之中。原本善良天真的她以為嫁給另外一個男人之後會有所改變,以為自己會獲得她母親得不到的'幸福,然而這個男人不僅自私,自負,還無恥,使她得不到一個妻子應當得到的身份,得不到丈夫給予的關懷,每日都生活在擔驚受怕之中,每日都面臨着隨時被責罵毆打。

萊拉,一個備受關注,寵愛的女孩,一個原本會擁有美好未來的現代知識女性,一個可以追逐幸福的自由人,因為戰爭被迫變成一個受盡折磨,忍氣吞聲的阿富汗傳統女性。原本兩個不相干女人的命運因為戰爭,國家政治變動而相連,阿瑪麗亞因來拉而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重要性,來拉因阿瑪麗亞獲得了重生。通過兩個女性的人生經歷和視野讓我們看到了阿富汗傳統文化對女性的壓迫,看到了阿富汗的政治,經濟,文化因戰爭屢遭更迭和重創。看到小説的結局,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暖暖的未來,期待和平的日子和燦爛的千陽早日來到阿富汗。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3

去年寒假在家裏讀了《追風箏的人》,現在讀了《燦爛的千陽》,覺得兩個故事都給我很震撼,讓人深思。

也許我們在各種電影的影響下對英雄充滿了欽佩和嚮往。然而,與那些真正面對戰爭的人相比,電影的描述不夠真實。

人們的貪婪和野心總是助長戰爭的火焰。在閲讀《燦爛的千陽》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意識到人類的本性會在災難面前得到充分的展現,求生的本能會讓人做出瘋狂的事情。

世界變得越來越動盪不安,大國強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建立在他國人民生活上。從戰爭的角度,進一步探索人性,發現血腥的`自然法與人類道德共存。

弱肉強食的同時也有幫助弱者的力量。沒有這種力量,人與野獸之間的距離就就沒那麼明顯。這種力量的根源是一種愛,我們可以稱之為“博愛”。

我們可以問自己是否有一顆博愛的心。讀完這兩本書後,我首先想到了戰爭,然後想到了戰爭帶來的災難。從災難中,我想到了人性,作者也在兩本書中展現了人性。

思考人性,並進一步思考人類前進的道路。其理念是如何將人類從自我毀滅中拯救出來,因為國家無論多麼強,都有起有伏。人類的自我認識也有起有落。這取決於整個人類,而不僅僅是幾個智者。

因此,我很想了解人類自身與戰爭之間的關係,以及人類自身與人類將遭受的毀滅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説,人類的毀滅與自我行為密切相關。

然而,人類仍然具有其他生物所沒有的特徵。他們可以反思,糾正,學習,並聰明地思考。我相信人的好品質和惡性一樣強大,是讓人生存的力量。

人們的不良行為確實日益增多,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使人產生矛盾。我認為找出這些事情的根源需要很長時間,畢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

在這個時代,書籍的作用並沒有被削弱,越來越多的其他形式的事物出現,這增強了人們的認知和理解。我們需要靈感的火花。交流越多,進步越大,這可以提高人們的思維,獲得更多的智慧。

批評和寬容,讓我們更應該瞭解彼此。和諧是一種共存,但絕不是解決人類自身問題的好辦法。和諧可以解決生物之間的問題,緩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但不能真正完成指導人的使命。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4

最近,我讀了一本好書,它叫《燦爛千陽》。《燦爛千陽》由美籍阿富汗人卡勒德。胡賽尼繼他的第一本小説《追風箏的人》之後創作的。

《燦爛千陽》主要講了私生女瑪利亞姆的童年生活在她十五歲生日時一去不復返。生日時因定期探訪的父親沒有來接她,她便乘出租車來到她父親家前,誰知父親卻不給她開門,無奈之下,瑪利亞姆只好再坐車回家。沒想到她媽媽娜娜在自家門前——一座破破爛爛的小泥屋前的大樹旁上吊自殺,靈魂歸天。

安葬好她母親之後,她就被她父親接到他的宅邸住下。沒過幾天,她就被迫嫁給喀布爾市中年鞋匠拉希德。以後數年瑪利亞姆一共懷了6,7胎,但每次都以流產告終。與此同時,瑪利亞姆受到的待遇日益俱下,越來越多的家庭暴力在她的生活中出現。

十八年後,生活在動盪年代的少女萊拉失去了父母和戀人,因形勢所迫她亦被迫嫁給了拉希德。

兩名阿富汗女性帶着各自不同時代的悲慘回憶,一起經受着戰亂的侵蝕,貧困和嚴重的家庭暴力的'重壓。心底的悲痛與忍耐交織,曾經讓她們相處得水火不容。後來又因為幾件事讓她們互相感動,重歸於好,又讓她們締結情誼,如母女相濡以泣。隱藏多年的騙局終於被揭穿,她們將做出如何的選擇?她們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他們又將歸宿何方?

《燦爛千陽》關於不可寬恕的時代,不可能的友誼以及不可毀滅的愛。它,讓我感動。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5

《燦爛千陽》的閲讀純屬偶然,第一本卡勒德·胡賽尼的書是《追風箏的人》,在地鐵報上斷斷續續的讀了後買來讀的,讀完後也向朋友力薦,覺得這本書真正寫的是好,感動,從頭到尾的感動。看完後,也私下很有負罪感的感到幸福,因為自我生活在和平盛世因為自我自小被家人的愛環繞。當看到《燦爛千陽》的作者與《追風箏的人》同為一人的時候,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這本書我不要看,我怕我揹負不起書中沉重的感覺。

前些日子在噹噹買了一堆書,書送到家裏,才突然憶起,這本書,是説不要看的。但既然買了,總沒有不看的道理,況且作者以前的作品也是我極盡溢美之辭讚揚的。這本書看完的感覺,一是震撼二是心酸,書中以一個不幸女人的一生為線索(此刻覺得,這個國度的女人,大概離幸福的距離比任何地方的都要遠點)從她的視角寫出國家的動盪對國民的影響。這話太籠統,可總結來,就是這感覺。裏面有很多家暴的情節,並沒有描述到多麼詳細,但聊聊數語卻帶給人無數的想象空間,看的我每每忍不住自心底寒戰起來。也對瑪麗雅姆生出敬佩,這樣的環境下,她依然肯用她的愛心温暖另個與她同樣不幸的人。書中有個細節描述到萊拉的`父親帶他們兄妹去卡米揚大佛遊玩,寫到周圍景觀的閒散適宜,農人在田間勞作,農作物在微風中俯仰。我的思緒也彷彿被帶到那個孕育温馨、神祕與期盼的下午,數章後一筆帶過大佛被毀,伴隨同時的還有戀人的失散和親人的過世,雖然沒有過多的描述,卻有種心酸的感覺讓我無法繼續讀下去。卡米揚大佛的被毀以前在新聞裏看到過,只有看到書裏帶過,才真正相信,它真的被毀了,一向都不相信,這樣一件民族瑰寶,怎樣就會被毀了,怎樣會下得了手。結尾有點點大團圓性的,萊拉和她的愛人踏上了回鄉的路程,尋找身心的最終歸宿。這個,我有點點懷疑,當一個人,做為人的基本權利被徹底否決,徹底踐踏後,他仍然會將否決與踐踏他的地方作為歸宿麼?當然,生活在幸福中的我們是無法體會他們的悲涼與無奈的。

阿富汗,一個多麼遙遠而讓人費解的地方。

標籤: 千陽 燦爛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m53d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