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羅馬人的故事》讀後感

《羅馬人的故事》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羅馬人的故事》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羅馬人的故事》讀後感

《羅馬人的故事》讀後感1

作為“讀書少經常被人騙”的工科男,我從9年前第一次聽到這本書,到3—4年前麥高樓下書店刷飯卡買下一套,再到今天很有儀式感地終於看完了鹽野七生這套大部頭鉅作。

回想斷斷續續讀這套書的經歷,着實為亞歷山大、漢尼拔、大西庇阿、蘇拉、龐培、愷撒、圖拉真、哈德良等名將的赫赫戰功心潮澎湃,也為其惜敗或被暗殺而無限惋惜。描繪戰爭的場景固然酣暢淋漓,但還是有很多其他零星感受,讓我忍不住要記錄一下,權當對自己的提醒和勉勵:

1、胸懷和正直比才智更重要。羅馬帝國擴張期採取的善待和同化敗者策略,以及羅馬公民守信、責任、務實等品質,都是羅馬文明走向輝煌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而帝國的衰亡也正是因為與這些背道而馳。

2、只有權謀並不足以支撐一個政權的穩定,磊落謙遜的治理風格也很重要,所謂“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個人的為人處事何嘗不是如此,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真正的自信不會追求陰謀。

3、不容異己的極端信仰,自己思想已無法轉變,他人的思想也改變不了,那就只有高舉正義大旗,肉體毀滅之。

4、樹立權威固然可以提高效率,但必須尊重人性規律——任何組織或個人坐擁權威都會變得剛愎自用——因此權威必然抬升了錯誤決策的糾正成本,最終的出路就是有識之士或欲取而代之的野心家不惜代價顛覆權威,或者權威在時間長河中自我毀滅。也許,犧牲一些效率,弱化人治力量的制度安排是唯一解,但在正確的'時間偉大的羣體做出正確的制度安排,這真是個運氣事件。

總之,鹽野七生在書中所包涵的題材非常豐富,從戰爭到政治再到建築,甚至專門用一本描寫道路和橋樑,良心之作,有機會得連貫着再通讀一遍。

《羅馬人的故事》讀後感2

結局始於哲人王馬可·奧勒留時代。這位五賢帝中最負盛名的皇帝很不幸執政於亂世。日耳曼蠻族攻勢凌厲,民族大遷徙的序曲已經奏響。但當天災人禍接踵而至時,馬可從未放棄拼盡全力,最終在維也納鞠躬盡瘁,也成為了第一位逝於前線的皇帝。這位悲情皇帝的著作《沉思錄》今後有機會要好好拜讀。一直認為哲學家當不了政治家,也許他是唯一的例外。馬可唯一的兒子康茂德無才無能,但他又幸運地在任12年未發生大規模動亂,有趣的巧合是至此羅馬少年登基的皇帝們無一例外死於非命。這位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皇帝被暗殺之後羅馬不可避免地開始內戰。而在這個用拳頭説話不論出身的亂世中北非出身的塞維魯笑到了最後。

然而這位軍人皇帝頗有暴發户的氣質,史無前例為家鄉大興土木,重用親故,窮兵黷武,缺乏政治遠見地征討奄奄一息的帕提亞,客觀上培養了東方正在崛起的真正的敵人——薩珊帝國。最終為實現征服蘇格蘭的野心逝於英格蘭北部的寒風之中。長子卡拉卡拉繼位後當着母親面殺死弟弟,皇族骨肉相殘再度上演……巧合的是這段時期羅馬的衰敗與東漢桓靈二帝昏庸統治及之後的黃巾起義羣眾割據時期相吻合。東西方曾經鼎盛的兩個帝國同樣面臨着危機,是否冥冥中有些共因?物極必,盛極而衰。時代在不斷變化,只有真正有遠見能把握時代命脈的偉人才能力挽狂瀾。接下來的“三世紀危機”羅馬又將怎樣面對?期待下一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p99n2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