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活法讀後感(6篇)

活法讀後感(6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活法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法讀後感(6篇)

活法讀後感 篇1

在崑山周市項目工地重讀《活法》,愈發覺得稻盛和夫的哲學與生態原則和生態方法論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二者都是從最自然最本真的東西出發,去探尋在當今社會最有利於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發展的理念與模式,都用最質樸最簡單的語言和形式,去描繪最偉大最美妙的人生和事業。稻盛哲學集大成的《活法》,加上Geller主席帶來的生態原則和4D方法論,東西方兩大不同領域的巨擘,卻在相同的生活與發展的法則上達成共識。冥冥之中,人性的光輝偉大與自然生態的壯闊奇妙相呼應,共同為在生態工程事業道路上奔跑的我們帶來信心,帶來熱情,帶來最質樸的感動。

1.1 “精進”與螺旋上升的4D方法論

稻盛先生的人生哲學,一個基礎出發點就是在死亡來臨之時,自己的心靈經過了磨鍊,比出生時純淨美好的心靈好一點點就可以,並且在一生中時刻提醒自己要磨鍊心靈。這裏提到的磨鍊,其實就是螺旋上升。生而為人,只有不貪婪,不急躁,才是真正實現目標、提升自己的唯一的道路。目標可以很遠大,但是選擇的道路絕對不會是扶搖直上的,真正的精進之路是一步一個腳印,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去完善,每一個點都堅持的做好,做完整,不斷精進,這樣才能一層一層積累,螺旋上升。從這個角度來説,稻盛先生的精進哲學,與螺旋上升的4D方法論是一致的。每一次4D的過程,絕不是要一次性就解決全部問題,而是要按照步驟,一步一步的向前推進,每一步的推進都是一次積累,都是繼續向上的一級台階。最終,堅持這樣的方法論,才能踏踏實實的螺旋上升,並最終實現目標。

二者的相同之處,就在於他們的根本原則都是要踏實的一步一步向前。這句話説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而且一旦做到了,離成功也就不遠了。即使沒有實現目標,之前的每一步的積累都是有價值的,都是對自己心靈的一次磨鍊,一次提升。偉大的事情,往往都藴含在簡單的真理與原則之中。一切事情的出發點,都應該是這樣的簡單的、純粹的,從一開始就不急不躁踏踏實實,這樣,即使只是邁出了一小步,就像稻盛先生説的心靈好一點點,也是偉大的,也是有收穫的。也正因為如此,每一次的4D過程,都是有始有終,為下一次4D鋪墊的,不留遺憾。

1.2 與4個D的對應關係

(1) 現場有神明與Discover(發現)

現場有神明,現場有靈感,現場是工作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場所,也是一切其他內容的來源。對現場是否熟悉,決定了能否獲得解決問題的靈感,能否獲得最基本的信息和向上發展的基礎。正如Geller主席説過的,I am here,在現場,是所有的起點,也是能量的最直接的來源。最需要解決問題的地方是現場,而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法也幾乎都來自於現場。由此,在現場,與4D中的Discover “發現”相對應。Discover,發現,絕不是坐在家裏憑空想象出來的,都是基於在現場對現實的分析。對現場不瞭解,不在現場仔細觀察,就不可能做到Discover。在現場,是Discover的必要條件,在現場越長時間,越仔細觀察,就越能分析出對自己有利的條件,以及必須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從而為後面的4D打下基礎。

(2) 想到才能做到與Dream(願景)

內心中不斷描繪自己所期望的那個場景,並且持續努力,就一定會實現。這樣的一種願景會像心中的燈塔一樣指引道路,而且畫面描述的越清楚,燈塔的燈光就越明亮,更能指引前行的道路。有人問正在砌牆的三個工人他們在幹什麼,第一個人説,“在砌牆啊”,第二個人説,“在建一座大樓”,而第三個人説,“我在建設一座城市!”。多年之後,第三個人成為了前兩個人的老闆,成為了著名建築師。心中想象的願景與格局,影響着自己前行的道路,這樣的願景,讓自己在之後遇到困難,遇到坎坷,遇到孤獨與寂寞時能夠不忘初心,聊以慰藉,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最終達到目的地。這也是4D中的Dream起到的作用:大膽的去設想與想象最想要達成的那個美好的願景,並且在這個願景的指導下前進。每走一步都要問問自己是不是想要的那副畫面,這樣才能不偏航,才能給自己更高的格局,更大的動力,一點一滴的去構建,去完成這一美妙的願景。

(3) 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全身心投入與Design(設計)

在現場並不只是人在現場,而是要心也在現場。人在現場,心卻不在現場,反而是負的時間總和,不僅自己一無所獲,反而會像一個黑洞一樣吸收周圍在現場的人的正能量。這是方向問題,是態度問題,負能量的態度,就算能力再大,再努力,也是負的結果,甚至會拖累別人的努力。因此,只有心在現場,去感受,去體會,才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去發現現場每分每秒的變化,去發現一步一步構建的成就感,去發現自己為現場帶來的不同與提升,去發現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和諧關係。只有心在現場,現場才會給你帶來喜悦與樂趣,才能與現場不斷的產生正能量的互動,讓自己和現場一起上升與進步。只有做到了這一步,才能夠在Discover和Dream的基礎上進行設計,把這種設計的過程當成自我提升、與現場良性互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會一點一點的向上提升,每一點的提升,都是帶給自己喜悦與感動的來源,也是前往下一次提升的動力。工作帶來的喜悦,會讓自己充滿正能量,這種正能量與現場的神明相互響應,共同激發美妙靈感的產生。

(4) 堅持正道,堅持走下去與Destiny(路徑)

稻盛先生認為,基本的道德原則、最質樸的品質十分重要,而堅持這些原則品質、堅持走正道更為重要。每一步的前進道路都是不容易的,特別是要在每一步都堅持自己的原則,堅持質樸的本性,這是對心靈的打磨,也是對活法的`堅持。只有帶着對之前打下的每一步的基礎的堅信,才能讓這每一步都真正的發揮價值。車輛如果尚未開到目的地,即使在只剩最後幾百米的時候拋錨了也是失敗,不堅持到最後,就愧對之前踏實走出的每一步。在這一點上,4D中的Destiny與之相對應。儘管並沒有達到最終的目標,但之前的Discover,Dream和Design都是一步一步堅持着走下來的,如果不能最終形成閉環,那麼反而是浪費時間,不如不開始。一旦形成了這種方法論,就要堅持的走下去,形成閉合,把之前的成果順勢帶到下一次的4D上,才能形成穩定的螺旋上升。再簡單的事情,再質樸的原則,如果不堅持,就是空談。反之,再小的事情,如果是對的,符合正確的方向和原則的,只要堅持去做,就是偉大的,就是值得我們為之感動,為之歡呼的。

1.3 利他之心與利益體的協調

生態工程中,最難的部分之一是對各相關利益方的協調。這裏基於的前提是,不同的人對生態和環境抱有不同的認知,這種認知上的差異性導致了交叉的部分無法以軟的方式進行分配並和諧共處,反而會發生硬性的矛盾。而對生態原則理解最深入的那部分人,更加需要以一種利他之心,去協調並將相互關係向着和諧共生的方向去引導。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生態原則體現的其實是自然與生態的大包容。存在即合理,每個生命體都擁有其特定的位置,都在整體的大系統裏和諧共生,這一理念在生態學中叫做niche,即生態位。每一個生命體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與位置,這與各生命體之間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交往與互動並不矛盾,只是更多時候,人們往往只注意到了這些交叉的部分,看到了其中不同個體之間的矛盾,而忽視了從大的格局與系統上講,所有個體都在最基本原則的支配下向着和諧共生的穩定狀態去發展,去逐漸向下一個最適合向前的模式去慢慢的調整。但是,短視與自私可以看做是每個生命體的本能,其最關注的,反而是眼前這些暫時的“失利”與“矛盾”。這種時候,一種利他之心,一種可以從大的格局來審視小的交叉的生態的視角,可以發現並去調和這種微小的交叉之苦。利他之心是起點,給自己以勇氣和動力去協調;而生態原則是路徑,從模擬生態位的角度,將各利益體向着最穩定的生態系統去引導。久而久之,各利益體也會產生利他之心,也會逐漸的理解生態系統中的和諧之道,共同走向和諧共生的生態道路。

寥寥幾字,道不清稻盛哲學與生態原則方法論的全部理念與觀點,但是可以看到,二者擁有相同的起源,也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不謀而合,互相呼應,互為補充。活法,讓個人能夠認清自己,走好自己腳下的道路;而生態原則與方法論,讓自己與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斷前進。新時代,發展與如何發展成為了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如何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抓住不變的本質,如何在繁雜紛亂的信息流中掌握最穩定的通路,是要在活法與生態原則的協奏曲中不停的思考與摸索。時間是有限的,機會也是有限的,保持清醒的頭腦、熱忱的內心,帶着美好的願景,堅持正確的道路,號角已經吹響,自信的向前奔跑吧!

活法讀後感 篇2

我粗略的將稻盛和夫的《活法》讀了一遍,感覺受益良多。該書主要從三個方面闡述了一般哲學規律:即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管人。該書的核心思想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我覺的這句話較為貼切,即“做自己想做且能做的事情”。下面我將此書中的重要句子提煉出來,但附上了我的些許感想,夠請批評指正。

一、稻盛説:“人生的意義在於修煉靈魂。”

感想:我覺的修煉靈魂的先決條件在於讀書讀到一定量,必須要有一定的科學修養和知識水平,否則,“修煉”一詞免談。我很難想像那些在燒烤攤大吃大喝的人會考慮到修煉靈魂。其次,我覺的修煉靈魂好像有一種苦行僧式的味道,困難的事情是難以堅持的,人們總喜歡安逸的生活。現在有許多人的人生意義在於享受生活。

二、稻盛説:“生命只有一次,萬萬不可浪費,要“竭盡全力”、真摯、認真地或者_繼續這種看似樸質的生活,平凡的人不久也將舊貌換新顏,變成非凡的人。”

感想:要想成為非凡的人,就必須節約利用時間。要想節約利用時間,就必須要有強大的自制力。要想有強大的自制力,必須能抵擋住各種誘惑。誘惑有很多,我想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1、金錢的誘惑。2、權力和名聲的誘惑。3、紅燈區的誘惑。4、遊戲和娛樂的誘惑。對金錢,想一想那些進監獄的腐官們。對權力和名聲,想一想那些退下來之後,走在大街上無人認識的老領導們。對紅燈區,想一想性病艾滋病。對遊戲和娛樂,想一想除了空虛,在遊戲和娛樂之後我們還能得到什麼?

三、稻盛説:“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所謂能力,是指才能、智力,更多是指先天方面的資質。所謂熱情,是指從事本職工作的激情或努力的態度。所謂思維方式是精神應有的狀態或對待人生的態度。人生活工作的結果是由這三個要素用“乘法”算出的乘積,絕不是“加法”。”

感想:稻盛先生用乘法而不是加法,我覺的至少可以看出稻盛先生的兩個特點。一是看重精神作用。二是心態樂觀。關於能力,我想我們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特長,如果沒有,那是你沒有發現和培養。關於熱情,現在大部分人的態度是得過且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應付態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個人在一個工作崗位上乾的時間長了,就會形成惰性,如果適當的調換崗位,熱情是可以提高的,個人看法。關於思維方式,説一千,道一萬,我覺的用兩個字表達就夠了,即“負責”。

四、稻盛説:“對於世間萬物都懷抱“凡事往好的方面着想”的利他之心,有愛心、不懈努力、順應宇宙潮流就能度過一個美好的人生。與此相對,憎恨、仇視他人,只顧利己之人,其人生將會變得越來越糟糕。”

感想:對於任何事情,首先要繼承事實。然後在此基礎上認真分析,對人生目標進行科學規劃。現實是殘酷的,要做好承受各種打擊的準備。打擊多大,那麼他增強的能力就有多大。從戰爭中走出來的老毛,見到百萬雄兵,精神煥發。在温室裏長大的有些人,出席個閲兵式,就嚇的一晚沒睡好覺,萎靡不振了。目標規劃好之後,就要堅忍不拔的貫徹執行,不能半途而廢。在待人處事上,稻盛先生重點強調了“害人之心不可有”,我覺的可以再加一句“妨人之心不可無”。

五、稻盛説:“要課以自己比他人更為艱苦的人生,並不斷嚴格要求自己,這是必不可缺的。”

感想:艱苦是相對的,比如説,在鄉鎮所要比在縣局艱苦些,主要表現在:1、來回路上行程。2、村裏、户裏、地裏勤跑。3、兩週休息一天,等等。但這種艱苦與其它單位或企業工人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眾所周知,縣直機關部門是好單位,從根本上來説,機關工作者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

六、稻盛説:“棋手,每走一步都要慎重推敲,感想上萬種棋步,一次又一次地在大腦中模擬演習達到目的的過程,不達目的棋步就從棋譜裏消去。”

感想:我覺的下象棋要想戰勝對方,不僅要戰略對頭,戰術也要對頭。在戰略方面,有三種選擇。1、進攻。2、防守。3、攻守兼備。對縣級棋手,選擇攻守兼備為宜。對市級棋手,選擇防守為宜。在戰術方面,以控制棋局、積小勝成大勝為主,不搞棄子搶攻,不搞局面複雜的亂戰。

七、稻盛説:“成功的兩大因素:縝密計劃和前期準備。一旦到從計劃轉入落實階段,則再次基於樂觀論,堅定不移地開始行動。”

感想:稻盛先生説的“縝密計劃和前期準備”與我之前説的“繼承事實、科學規劃、貫徹實施”是異工同曲。這其中,科學規劃我覺的非常重要,就國土工作來説,(一位朋友的工作單位,這本書也是他借給我讀的。在與他談話中,他講到了基層國土工作的部分內容。)下列幾項是常遇到的。1、量地。2、辦手續。3、執法。4、檔案。5、辦公自動化。對量地:經緯儀的操作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事項,主要應用於遠距離精確方位的測量。須多看説明書併到實地進行操作。皮尺與鋼尺的混用也是一門科學,應注意將中距離皮尺測量的方便性與短距離鋼尺測量的精確性結合起來。對辦手續:不宜過快,因為快容易使自己出錯,而且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還需進一考察核實。也不宜慢,因為拖拉的工作作風有損國土形象。不快不慢加上認真仔細。對執法:於個人來講,首先要懂法,但當你看到那比半本《新華字典》還厚的《土地法律法規彙編》時,就有了一種坐車忘吃暈車藥的感覺。因此,學習與工作最密切相關的.土地法律法規和懂得執法程序便成了當務之急,重中之重。對檔案:相對來講簡單一些,需要責任心。對辦公自動化:在用拼音每分鐘錄入30字的基礎上,應研究如何更好的排版;如何用CAD製圖;如何使Word文件更好的保存,不致於丟失;如何用Excel處理複雜的數字計算;如何優化安裝Windows,以使系統更加穩定、安全。以上5項的簡單規劃,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很不容易。這是一項考驗自制力的行為,也是一項如稻盛先生所説的修煉靈魂的行為。

八、稻盛説:“人生有盛衰榮辱,即使認為自己的命運是用自己的雙手開拓的人,其人生低谷與高峯、幸福與不幸也是由自己的心相呼喚而至的。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是由自己播下的種子。”

感想:以前,我在電視上看到曹臻奪得乒乓球世界冠軍時喜悦的淚水,看到祁維華、初某、李某等領導到曹臻家裏表示祝賀慰問時,心裏也替她感到高興。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她的成功是因為她付出了常人想象不到的艱苦努力,終於成功,值的欣慰。然而有一個問題卻需要我們用一顆勇敢的心面對,即“付出努力不一定會成功”,為什麼?我想這是因為“我們付出的努力還不夠”。

九、稻盛説:“靈魂取決於“人生態度”,它有可能磨練,也有可能產生污點。由於人生的度過方式不同,我們的精神既可能變得高尚也可能變得卑鄙。”

感想:人生態度如果消極,就會產生“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思想,以為任何人都欠自己的,都是別人不對。這是危險的,如果不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採取積極豁達的態度,那麼最終吃虧的是自己。人生態度如果積極,那麼就應當保持這樣的心態,“一切只是過程,困難是暫時的,風雨之後會有彩虹。”

十、稻盛説:“明知吃虧也要遵守的哲學,明知有苦也要承受的覺悟,我們是否存心有這些?這才是是否能夠度過真正充實完滿的人生,是否能夠收穫果實的分水嶺。”

感想:有句俗話叫“吃虧是福”,這句話的意思是講吃小虧、賺大便宜。比如有一個例子,我不知是否屬實:錢政缺錢,向陳某要,陳説沒有多餘的錢。向另一人要,另一人説這裏也不富,但要多少給多少。以後的結果地球人都知道,另一人升官了。陳進去了,成了階下囚。當然,給不給錢只是眾多原因之一,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對待非原則性的問題,與上級硬頂以達到不吃虧的目的是愚蠢的行為,雖然當時能彰顯出自己所謂的個性與勇氣,但到頭來吃虧的終究是自己。實際上,以不吃虧或佔便宜的心態來與任何人打交道都是行不通的。對上級:堅持不吃虧,結果為吃虧,剛才已説。對平級:堅持不吃虧,雖得一時之利,但在博興這麼小個地方,低頭不見抬頭見,你能保證一輩子用不着人家,再也不和人家打交道?對下級:堅持不吃虧,斤斤計較,那麼誰給你幹活?須知道,家裏做好飯,坡裏不用看的道理。在此,我覺的稻盛先生的吃虧哲學,其指導思想是“樹友不樹敵”,其辯證關係是“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牆”。

十一、稻盛説:“領導的“德”要高於“才”。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這三個資質,換言之就是“人格、勇氣、能力”。人格第一、勇氣第二、能力第三。”

感想:對稻盛先生所説的人格第一深表贊同。對勇氣第二有些不太明白,關於勇氣,我又翻閲了一下《活法》一書,沒有更加詳細的解釋。我的理解,勇氣就是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非工作魄力。對稻盛先生所説的能力第三我也贊同。

活法讀後感 篇3

近日,品讀了日本作家稻盛和夫作品《活法》。讀書時刻,心裏猶如春風拂過,清水潺潺,對靈魂是一次潛心的修煉,對生活是一次真切的回答,對未來是一次完美的冀望!

每一個人都潛藏着偉大的力量,能否把自身潛在的潛力挖掘出來,是人與人活的精彩與否的差異所在。如何實現呢?我認為關鍵在於改變自我,改變自我首先在於改變自己的心態,建立一種用心、正確的心態必須會為你的人生之路助力許多。

好心態,好未來。稻盛和夫曾説“總是用心向前,有一顆感恩的心,樂觀的理解,充滿善意,有理想,不惜努力……”。用心的心態是非凡人生成功的起點,在我未進入xx之前,我時而彷徨,時而迷茫,找不準人生的航向,不明白該幹什麼行業,高不成低不就。入職以後在公司領導的指導和鼓勵下,在同事的幫忙和激勵下,漸漸地我發現自己的目標越發地清晰了起來,隨之胸襟也開闊了,心態也變得陽光了,凡是總往好的方面想,用用心的心態去迎接每日的朝陽,潛移默化中我的性格也變得大氣而開朗,隨之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家庭也愈加和睦而温馨。作為一名合格的企業員工,我認為還就應具備五種心態:

一是感恩的心態

感恩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感謝公司、同事和家人。我們相聚到xx,不僅僅僅是選取的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更是一個展現自我潛力、實現自我價值的平台。要感謝公司、包括公司的領導、同事,因為是由於他們對自己的認可才來到了公司,我的入職年齡比較小,缺乏經驗,感謝公司和領導給予我的機會,讓我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同事們在工作中給予的指導、幫忙和協助,讓我更好的適應工作和公司,讓我得到成長,更要感謝我的家人給予我理解和支持。

二是簡單的心態

有一句話叫做“活在當下”,理解了這句話,你會活得更健康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力爭做到:靜下心、沉住氣、耐住寂寞,把工作做的盡善盡美。

當讀到年輕的稻盛和夫在瀕臨倒閉的京瓷製造出在剛剛才在美國的大企業研發出的新材料時,我第一個反應是這老兄真了不起,水平真高。但是我很快想到,稻盛和夫僅僅是水平高嗎?僅僅是技術好嗎?試問,在他試製這種新材料時,真的有人要求他必須要造出來嗎?我想除了他自己以外,誰要是提這樣的要求都是過分的。指望一個瀕臨倒閉的小作坊造出美國大公司投入巨資才研發出的材料,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只有稻盛和夫自己才清楚能不能做,怎樣才能做出來,真正的動力與壓力其實來自稻盛和夫自己,即使他當時做不出這種新材料,也沒有任何人能夠指責他。

由此,我悟到了:對員工個人來説,真正對自己起作用的動力與壓力來自自身,不要指望公司領導像小時候的父母和老師那樣對自己提各種各樣的要求,指明自己前進的方向。如果自己採取懶散的工作態度,在xx這樣的企業雖然不必須會被裁撤,但這樣的帶來的也就是個人發展與前途的渺茫,這樣的一種局面是我絕對不想應對的。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除開努力踏實的工作以後,還就應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如何在工作中提高效率,是我要用心努力想辦法的,同時也要加強建造師的學習和考試,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用心的應對目前的工作狀態,做好有效的應對措施。

三是敬業

要相信天道酬勤,努力就會有回報,暫時的失敗和不成功,是還沒有努力到老天爺感動的程度。

像xx這樣的國有企業,領導對員工不會提太多的要求,這並不是説員工的工作能夠隨心所欲,其實公司領導是想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員工自己鍛鍊自己,自己透過個人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畢竟,領導不能代替員工去思考,只有充分的發揮廣大員工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保證企業的活力。而恰恰是這樣一種寬鬆的環境帶來了員工工作態度上的巨大差別,有的人勤奮認真,有的人自由散漫。但是無論身邊有怎樣自由散漫的人,他們都不是我能夠懈怠的理由,畢竟為我負責的人只有我自己,看看此刻大到老總,小到主管,無不是當年工作勤奮認真,在自己的崗位上幹出一番業績的人,他們是我的榜樣,而那些不努力的則是反面教材,絕不是能夠懈怠的理由。

平時對自己要求嚴格,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當我們的客户提出較高任務要求的時候,就容易適應。稻盛和夫能滿足IBM提出的在其他公司看來難以理解的苛刻要求,其實是基於其平時他和他的團隊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平時對自己要求高,在應對難題的時候就不會心虛,別人不敢做的高難度工作自己敢做,對於我來説,當工作完成的時候,我收穫的僅僅是公司的一句表揚嗎?其實,我此刻才發現,在工作中,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我收穫了良好的工作習慣,認識到了認真嚴格工作必要性,這兩點都是對我今後工作極有幫忙的。

四是空己

做個有職業精神的員工,工作時間內要放空自己,一切以做好工作為依歸,工作上不夾雜個人感情色彩。如此,才能成為一名合格高效的員工。

工作為了什麼:掙錢養家餬口。我想這是不少人的答案,也是最樸實最實際的答案。如果境界在高一些,也是為了體現人生價值。但是在《活法》中,工作還有更高尚的.目的,那就是修煉,在工作的修煉中提高人的靈魂。工作不僅僅僅是為了獲得物質上的獎勵,其實也是對人類精神生活的提升,人在工作的時候,工作也在改變人。

僅僅將工作視為獲利手段的人,在職場上容易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我反思自己,感覺自己或多或少也有這樣的缺點,僅僅只滿足公司對我們的要求,無論自己做的怎樣樣,只要公司透過就心安理得是我在前期工作中表現出來的缺點。但是,我想如果將工作視為修行,視為通向靈魂更高層次的階梯,那這些缺點就變得容易克服了。《活法》一書為迷茫的我打開了一扇窗,窗開了,照亮了房間,但是路是要自己走出來的,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活法》更多的是帶給一個很好的思路,以後的成績還是要透過自己的努力與修行才能換來的。

五是利他

所謂利他精神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聰明的人就應能注意到,奉獻於他人並不僅僅僅只是對他人有利,終究還將有利於自己。

慾望不能只停留在利己的範圍內,同時也要有利於他人的“欲壑”並謀求公共利益。因為利他精神終究也將有利於自己,而且,該利還將繼續擴大。這樣,就能從渺小的自我擴大到更大視野,就能關注到周圍各種各樣的事物。這樣,就能客觀地做出正確決定,同時也能規避失敗。現今,大部分的工作需要團隊協作才能完成,良好的合作氛圍需要利他精神的支撐。經常能夠換位思考,提高自己的情商,摒棄狹隘,決定你自己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狀態。給予別人理解和支持,即是給予自己的幫忙。

一是本書意境悠遠博大精深,以我僅僅24年的人生閲歷只能理解其中一小部分,二是在閲讀時,我反省我對工作的態度實在是與書中提出的要求相距甚遠,我為此感到十分的慚愧。

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並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鍊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正是人生的好處!

活法讀後感 篇4

近日,品讀了日本作家稻盛和夫作品《活法》。讀書時刻,心裏猶如春風拂過,清水潺潺,對靈魂是一次潛心的修煉,對生活是一次真切的回答,對未來是一次美好的冀望!

每一個人都潛藏着偉大的力量,能否把自身潛在的能力挖掘出來,是人與人活的精彩與否的差異所在。如何實現呢?我認為關鍵在於改變自我,改變自我首先在於改變自己的心態,建立一種積極、正確的心態一定會為你的人生之路助力許多。

好心態,好未來。稻盛和夫曾説“總是積極向前,有一顆感恩的心,樂觀的接受,充滿善意,有理想,不惜努力……”。積極的心態是非凡人生成功的起點,在我未進入中建五局之前,我時而彷徨,時而迷茫,找不準人生的航向,不知道該幹什麼行業,高不成低不就。入職以後在公司領導的指導和鼓勵下,在同事的幫助和激勵下,漸漸地我發現自己的目標越發地清晰了起來,隨之胸襟也開闊了,心態也變得陽光了,凡是總往好的方面想,用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每日的朝陽,潛移默化中我的性格也變得大氣而開朗,隨之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家庭也愈加和睦而温馨。作為一名合格的企業員工,我認為還應該具備五種心態:

一是感恩的心態

感恩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感謝公司、同事和家人。我們相聚到中建五局,不僅僅是選擇的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更是一個展現自我能力、實現自我價值的平台。要感謝公司、包括公司的領導、同事,因為是由於他們對自己的認可才來到了公司,我的入職年齡比較小,缺乏經驗,感謝公司和領導給予我的機會,讓我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同事們在工作中給予的指導、幫助和協助,讓我更好的適應工作和公司,讓我得到成長,更要感謝我的家人給予我理解和支持。

二是簡單的心態

有一句話叫做“活在當下”,理解了這句話,你會活得更健康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力爭做到:靜下心、沉住氣、耐住寂寞,把工作做的盡善盡美。

當讀到年輕的稻盛和夫在瀕臨倒閉的京瓷製造出在剛剛才在美國的大企業研發出的新材料時,我第一個反應是這老兄真了不起,水平真高。不過我很快想到,稻盛和夫僅僅是水平高嗎?僅僅是技術好嗎?試問,在他試製這種新材料時,真的有人要求他一定要造出來嗎?我想除了他自己以外,誰要是提這樣的要求都是過分的。指望一個瀕臨倒閉的小作坊造出美國大公司投入巨資才研發出的材料,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只有稻盛和夫自己才清楚能不能做,怎樣才能做出來,真正的動力與壓力其實來自稻盛和夫自己,即使他當時做不出這種新材料,也沒有任何人可以指責他。由此,我悟到了:對員工個人來説,真正對自己起作用的動力與壓力來自自身,不要指望公司領導像小時候的父母和老師那樣對自己提各種各樣的要求,指明自己前進的方向。如果自己採取懶散的工作態度,在中建五局這樣的企業雖然不一定會被裁撤,但這樣的帶來的也就是個人發展與前途的渺茫,這樣的一種局面是我絕對不想面對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除開努力踏實的工作以後,還應該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如何在工作中提高效率,是我要積極努力想辦法的,同時也要加強建造師的學習和考試,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積極的面對目前的工作狀態,做好有效的應對措施。

三是敬業

要相信天道酬勤,努力就會有回報,暫時的失敗和不成功,是還沒有努力到老天爺感動的程度。

像五局這樣的國有企業,領導對員工不會提太多的要求,這並不是説員工的工作可以隨心所欲,其實公司領導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員工自己鍛鍊自己,自己通過個人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畢竟,領導不能代替員工去思考,只有充分的發揮廣大員工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保證企業的活力。而恰恰是這樣一種寬鬆的環境帶來了員工工作態度上的巨大差別,有的人勤奮認真,有的人自由散漫。但是無論身邊有怎樣自由散漫的人,他們都不是我可以懈怠的理由,畢竟為我負責的人只有我自己,看看現在大到老總,小到主管,無不是當年工作勤奮認真,在自己的崗位上幹出一番業績的人,他們是我的榜樣,而那些不努力的則是反面教材,絕不是可以懈怠的理由。

平時對自己要求嚴格,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當我們的客户提出較高任務要求的時候,就容易適應。稻盛和夫能滿足IBM提出的在其他公司看來難以接受的苛刻要求,其實是基於其平時他和他的團隊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平時對自己要求高,在面對難題的時候就不會心虛,別人不敢做的高難度工作自己敢做,對於我來説,當工作完成的時候,我收穫的僅僅是公司的一句表揚嗎?其實,我現在才發現,在工作中,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我收穫了良好的工作習慣,認識到了認真嚴格工作必要性,這兩點都是對我今後工作極有幫助的。

四是空己

做個有職業精神的'員工,工作時間內要放空自己,一切以做好工作為依歸,工作上不夾雜個人感情色彩。如此,才能成為一名合格高效的員工。

工作為了什麼:掙錢養家餬口。我想這是不少人的答案,也是最樸實最實際的答案。如果境界在高一些,也是為了體現人生價值。不過在《活法》中,工作還有更高尚的目的,那就是修煉,在工作的修煉中提高人的靈魂。工作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物質上的獎勵,其實也是對人類精神生活的提升,人在工作的時候,工作也在改變人。

僅僅將工作視為獲利手段的人,在職場上容易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我反思自己,感覺自己或多或少也有這樣的缺點,僅僅只滿足公司對我們的要求,無論自己做的怎麼樣,只要公司通過就心安理得是我在前期工作中表現出來的缺點。但是,我想如果將工作視為修行,視為通向靈魂更高層次的階梯,那這些缺點就變得容易克服了。《活法》一書為迷茫的我打開了一扇窗,窗開了,照亮了房間,但是路是要自己走出來的,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活法》更多的是提供一個很好的思路,以後的成績還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與修行才能換來的。

五是利他

所謂利他精神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聰明的人應該能注意到,奉獻於他人並不僅僅只是對他人有利,終究還將有利於自己。

慾望不能只停留在利己的範圍內,同時也要有利於他人的“欲壑”並謀求公共利益。因為利他精神終究也將有利於自己,而且,該利還將繼續擴大。這樣,就能從渺小的自我擴大到更大視野,就能關注到周圍各種各樣的事物。這樣,就能客觀地做出正確判斷,同時也能規避失敗。現今,大部分的工作需要團隊協作才能完成,良好的合作氛圍需要利他精神的支撐。經常能夠換位思考,提高自己的情商,摒棄狹隘,決定你自己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狀態。給予別人理解和支持,即是給予自己的幫助。

一是本書意境悠遠博大精深,以我僅僅24年的人生閲歷只能理解其中一小部分,二是在閲讀時,我反省我對工作的態度實在是與書中提出的要求相距甚遠,我為此感到非常的慚愧。

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並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鍊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正是人生的意義!

活法讀後感 篇5

當收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第一眼就被白色封面上,那5句大大的綠顏色的句子吸引。“讓無數人在迷茫的時代找到活着的意義;瞬間激發自身潛在的偉大力量;讓無數獨生子女找到組織的關愛;讓每個人價值最大化;高效團隊的基本原則” 以及那大大的黑色句子:“通讀三遍,人生從此不寂寞”起先還是不信,但是隨着自己讀着,讀着,漸漸地領略到了此書的巨大價值,以及作者被稱為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的人格魅力,可以感受到,稻盛先生是一個在生命的實踐中努力貫徹佛教智慧的模範。由此可知,佛教不是消極的避世,而是要精進創造“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事業。稻盛創立、壯大企業的過程,就是他秉承孜孜完善人格的宗旨,在為人的基礎上做事、在人生的每一刻體驗佛教智慧的歷程。

在開篇,稻盛和夫就提出了,錢財都只是身外之物,人一生活着只是為了修煉自己的靈魂。所以對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目的又是什麼?對於這個極其基本的問題,他直截了當的説:“在於提升心性,鍛鍊靈魂。”或許當你看到靈魂這一詞的時候,你會和我一樣覺得這個有點懸,但是隨着我的理解,我漸漸地感覺到靈魂不一定就是玄幻小説裏面那種所謂的靈魂。靈魂,還可以指的是一個人的境界,人生在於提升自己的境界,到達不同的境界才能領略不同的風光。所謂站得高,看得遠,當一個人的心真正的如君般笑傲天下,那麼即使他沒有很多錢,沒有很多權,那就何妨呢。而一般往往一個人的境界更高的時候,身外之物就會漸漸地找到你。所以修煉自己的本心,修煉人生的境界才是一個人活着的中心。當你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後,伴隨着自己的不懈的努力,使自己的領悟和勞動結合,在勞動中悟道。

大道至簡,看似簡單的道理,往往都是藴含着大意的哲理。稻盛和夫説我們應該把“人的是非判斷能力”當做我們的人生哲學,這句話,我們從小耳熟能詳;但是我們卻從來沒有將它真正的重視起來,其實人的判斷力,可以引申為選擇力,在世界著名的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的文章和課程中,他告訴我們選擇力是一個人最偉大,也是最有力量的神聖力量。的確,什麼事情都是需要自己選擇的,比如説考試前,你是選擇努力複習呢,還是選擇玩遊戲看小説呢。所謂前世因,今生果。按照佛家的理論來講,是存在一個輪迴的,講究因果報應;所以種什麼因結什麼果。你選擇複習那麼你的考試自然而然有個好結果,那倘若你選擇玩遊戲那麼最後肯定會有一個壞果子讓自己填補。選擇是需要以判斷為前提的。由此可見判斷力的重要性。判斷力在於心,心性多高,判斷的精準就多高。所以這有到了前面提到的修煉心性,提升境界。看那些得道高僧,每日粗茶淡飯,心的修為之高,實在是讓後人敬仰佩服。不慕名利,心靜如止水,對於這個世界的存在又看得那麼徹底。這樣當你離去時,就會搞到清清楚楚那麼還有什麼好後悔的呢。

上面所講都是大境界,都需要我一個人慢慢的在人生路上探索和實踐,不能夠這樣空想就能得到。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所以在追求那些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的時候,我們同時也要好好注意腳下走過的路。無論多大的成功都需要一片片小匹薩片似的小成功凝聚而成的。所以首先要做好當先的事;完成當先所需才是成功的基礎。稻盛和夫所講人生就是每一個“今天”的積累。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也是過去的延續,在不斷吸收過去的經驗和教訓後,今天是嶄新的,也是迷人的。當然這種嶄新是需要昨天的努力和打拼換來的。這也告訴了我明日的輝煌是需要自己今日的努力來換取的。當別人還在遊戲人間的時候,自己心中堅定信念,努力學習,實踐朝着夢想不斷地前進,不斷地努力。那麼自己就能領先別人一大步,短命的天才是靠天生的智商得到的,而長久的天才永遠離不開務實的勞動體驗。只有自己不斷地去探索,不斷地去努力才能夠真正成長。

關於成功,稻盛和夫在書中告訴我們成功的兩大要素是:“大膽思考,小心準備”。每個人都可以成功,但每個人成功的方式和成功的軌跡都是不同的,雖然我們不能照抄別人的成功模式,但是我們拿來借鑑。大膽思考告訴我們,在想idea的時候不要太過於理性,不要只考慮那些成功率高達八九成甚至更高的事情,有時候還可以考慮一些有創意,但是成功率不是很高的方案,也有就是説這個階段不要太過於理性化,理性雖好但是過於理性就會變成機器人了,永遠只能根據已知數據通過簡單的邏輯判斷做出最客觀準確的回答。但是卻缺少了人的一種情感的變通。有的人或許會這麼説:“難道,一直只做準確的事情,難道不好嗎?”好,當然好。如果你只想這麼平淡地如機器人班這麼隨意的過完自己的一生。那麼當然可以選擇一個趨於平緩的、失敗率極低的方式來生活。我想假如真這樣的話,那麼年老之時就會覺得這一生過得迷迷糊糊,沒有一點精彩。而對於整個人生而感到後悔莫及。當然人生是自己的,沒有對錯。而我覺得這一生能在這世上瀟灑走一回才能不枉此生。所以呢,要懂得合理大膽的思考,提出一些貌似不可能但是卻自己非常想去實現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制定計劃。計劃的制定決定一個人的走向。所以稻盛和夫又説了:“小心準備”。這就告訴我們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不能想剛才那樣的感性化了。而是要學會變成機器人了一樣感性,好好思考和分析下當下的具體條件資源,以及自己實現該目標所需要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以及成本投入,風險等等一切可能影響自己成功率的因素,都要好好的把握,好好的討論。這個關鍵不步驟不能草草了事,要經過一定時間的調研和考察,通過分析數據來得到具體較為精準的反饋。在分析了這些之後就可以制定方案了。

在plan出來後,就要懷着一定能實現目標的必勝信念,並且時刻銘記自己所要達成的目標,並且按照plan上具體寫着的內容來好好的實現它。

當一個個small peace實現之後,巨大的成功也會隨之而降臨了。所以準備好吧,準備迎接,準備擁抱成功吧。

讀稻盛和夫的書如同讀安東尼羅賓的書一樣,讓人激動萬分。裏面講的大多數都是他個人的親身經歷。他讓我們看到了成長為一代經營之神的捷徑。也讓我們充實了自己的精神境界,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閲歷。通過讀書聯想自己的人生,我覺得我的簡單人生有價值活法應該在於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生活心態,在於充滿激情、拼搏奉獻的工作態度,在於經過歷經磨練、提升心智的成長感悟。引用書中的語句就是“勞動有苦澀的根,甘甜的果實。喜悦是從艱辛和痛苦中一點一滴滲透出來的。工作的快樂就隱藏在跨越痛苦的另一端。全心全意拼命去工作,度過艱辛與痛苦之後,完成任務時的成就感,是無可取代的喜悦。”

而看過書之後我們不能只是簡簡單單地將自己所認知的事情停留在腦海裏面,還要將理論付諸與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呢,從今天起,好好利用自己從書中所學到的知識,好好的去運用,爭取在大學中為自己將來的輝煌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和埋下一個surprise.加油吧,我的大學,加油吧!我的人生。

活法讀後感 篇6

單純的原理原則就是不可動搖的人生指針

稻盛和夫的思想就是“將作為人應該做的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下去”以及“追求做人的正確的準則”,倘如工作中,我們能夠有共同的是非觀念,大家溝通起來就會非常順暢。而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我所總結出來的就是三個“有利於”,當你遇到一件新增業務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時,就要捫心自問,如果是有利於公司的就可以做,如果是有利於部門的可以去做,如果是有利於科室的可以去做。在三個“有利於”的指引下,部門間的協作、科室間的協力、員工間的協同將更為順暢,本質上企業與個人是命運共同體,大家都有了共同的使命。

人生真理在勤奮工作中領會

怎樣才能提升人格?修身養性具體該怎麼做?要居深山,擊瀑布進行特殊的專門修煉嗎?不必。在這奮進的社會裏,天天勤奮勞作就是了。稻盛和夫直接給出了人格提升的方法。“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至。”古代大賢格物而求真理,現今社會只要一直勤奮工作,就能夠獲得真理。聚精會神、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每一天的工作,這就是最尊貴的“修行”,就能磨練靈魂,提升思想境界。而這,我所歸納的就是一個人的從業素養。擁有高尚從業素養的人,無一不是在拼命工作中、在汗水中產生。當年輕的你在悠哉中度過時,不要沾沾自喜,你浪費了自己的光陰。而當你的工作變得充實,特別是承擔了新的工作任務後,恭喜你獲得了新的磨練時機。我時刻記在心裏的是劉忠儉總助理時常講過的一句話:“在船上工作,如果你不是個好機工,那麼你也成不了一個好老軌”。其實,無論從事哪個崗位,你都應該竭盡全力,爭取做的更優秀,而這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就是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與汗水。

“思維方式”決定人生方向

人生和工作的成果是由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三要素相乘得來,其中思維方式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是有正負的,這個相信不難理解。如果思維方式是“扭曲的”,那麼一個人職位越高,帶來的災難就越重,危害就越大。其次,我也非常認同稻盛和夫提出的“熱情”一詞,工作熱情,我認為就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就好比一個擁有積極心態的患者能夠克服病症,從而延壽或康復,而一種具有消極、悲觀心態的病人會加劇病情一樣。在我身邊就不乏有這樣的`同事,不同崗位上,不計報酬,承擔着繁重的工作任務,日復一日,有不少設計人員在崗默默的加班奉獻。隨着售後業務量的增加,售後技術支持人員,時常為解決船舶故障,即便是休息時間也要隨時保持在線支持,因為全球時差問題經常是要熬夜到凌晨,遇到不被家人理解之時,心中必定充滿委屈,但是他們仍然憑藉着自己對工作的熱情,一如既往的無私奉獻。而他們的熱情也在影響並帶動周圍的同事。當然,在實際工作當中也是存在一些作業能力優良,但是最終卻沒有獲得大家認可的同事,大多是因為缺乏對工作的熱情,只把自己從事的工作當作了獲取報酬、謀生的手段,區分了有報酬的上班時間與無報酬的下班時間。

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才可能到手

“心不喚物,物不止”,這一點對於技術人員最貼合,技術工作是創造性工作,不能滿足現狀,要具有追求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思想,而且應該主動的、強烈的、持續的追尋渴望,才有可能創造新產品,取得新突破,獲得新產品,才能夠保持產品的競爭力。如果我們認為產品已經獲得了最嚴苛的認證,產品已經定型了,不需要再優化升級了,那麼我們的產品就可能逐步的喪失了競爭力,應該更清楚真實看到存在的問題,要有勇氣、有決心、有毅力專注問題的解決。歸納起來,我認為無論是從事哪個崗位,都應該擁有一顆迫切想改善現狀的心。這也是書中松下先生講到的“水庫式經營”,儘管方法不知道,但是必須要建水庫,你必須得這麼想。這不僅僅是經營層面,技術層面也是一樣。我常常給大家講的一句話就是,你時刻要掂量一下自己手裏還有多少牌可以打,如果手中沒有底牌,那麼註定不會是贏家。

睡也想、醒也想,持續強烈的願望最重要

從個人體會來看,從無到有做成一件事,如果沒有持續強烈的願望是肯定不成的,如果沒有體會到睡也想、醒也想,這就説明還不夠用心,那麼事情完成的肯定是不夠完美。當一個問題出現後,你只有反覆推敲,不斷思考,尋求各種資源,耗盡最大努力,才有可能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最終答案。現在手機已經成為必備可少的工具,有問題可以隨時查詢,有時突然有了好的想法,也要及時記錄下來。

成功需要縝密的計劃或精心的準備

縝密的工作計劃對於項目的推進作用毋庸置疑,對於研發技術工作來講,要制訂出真實、可行的計劃,難度也是非常大,因為不同於定時定工項目,會有很多未知的問題擺在面前,這些未知問題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也為未可知。怎麼才能制訂出合理的計劃,首先計劃的制訂需要整個團隊骨幹參與進來,在自己分工領域中儘可能進行詳細的分解、評估,然後依據項目的推進情況對標計劃的落實情況,並提前預判總體計劃的完成情況。當然在項目推進中遇到的每一個突發問題,都是應該作為一個需要挑戰的困難,要想盡辦法、調動資源儘快的去克服,推進項目的執行。

不在現場流汗什麼也學不到

生產設計如果缺少了對產能的瞭解、對工藝的瞭解、對應用環境的瞭解,沒有結合生產實際,我認為是不會有好的產品產生。所以設計人員應該爭取一切機會多走入生產現場,無論是生產車間、製造供應商,還是船舶一線都應該沉浸其中,有可能一次兩次未必有發現或收穫,但是隻要堅持下去,肯定會有所收穫。當前出現一種情況就是我們的設計人員對產品的瞭解程度還不及設備的使用者,仍然存在一些想當然的思想。其實,很多的優化思想都是來源於生產一線的同事,作為設計者本身,更是不能僅僅聽説,然後根據提案者的思路去整改,而是要像老中醫一樣“望聞問切”,找出病灶,同時要關注驗證結果,確認是否“藥到病除”。

結合解決濾器實際過濾能力達不到額定處理效果的問題,技術服務人員與設計人員反覆跟船測試,不斷的研討驗證,付出汗水與努力,最終推倒了許多“不可能”,找到了問題根源,倘若脱離船舶一線是根本不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

以德為本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緩

這一章節提出了塑造“正確的職業觀”,如果整個團隊都有正確的職業觀,那麼這個團隊應該是非常有力量。我也非常認同,並認為我們缺少正確職業觀的灌輸。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並不是所有員工都有正確的職業觀。所以,技術部對技術從業人員提出了員工從業素養:“熱愛企業,忠誠企業;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嚴謹務實,追求卓越;勇於進言,善於納諫;順暢溝通,良性互動;坦誠積極,團結協作;敬畏規則,公正誠信;平等尊重,責任擔當;志同道合,風清氣正。”也希望不能僅僅成為口號、成為形式主義,而是大家都能夠理解每個詞語其中的含義,當作一面鏡子經常審視自己的不足之處。

不完美不要緊,貴在持續“精進”

對於標題的總結,從我的認識來看,任何事情想要做的完美,必須要下苦功夫。即便是下了功夫,最終的答卷也未必能夠完美。特別是當整個事情結束後,重新來審視時,你可能會發現或多或少不完美的存在。但這都不影響你要有一顆追求完美的心,也就是在做一件事時,你要非常認真的對待,要總結前面的經驗教訓,全力以赴的去做,爭取事情能夠完美的解決。特別是在產品優化升級這條道路上,並不是要求從一樓直接邁上二樓,而是通過一階一階的台階,不斷的攀升。同時,也要注意每一步要走踏實,找準方向,避免走彎路。

結語

如同曹岫雲先生做的推薦序言,《活法》是一本罕見的、非常實用的人生教科書。只有細讀《活法》這本書,才能理解稻盛哲學的精髓,在人生不同的階段給予不一般的啟迪。

標籤: 讀後感 活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pee9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