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1

《沉默的大多數》是一篇雜文隨筆集,作者王小波。書中內容涉及甚為廣泛:從思想文化方面到社會道德倫理,乃至對小説藝術的看法,都有作者的獨到的見解和剖析。給人一種“另闢蹊徑”的看待問題的視角。

讀者利用各種在路上的時間去拜讀《沉默的大多數》,這是讀者完整閲讀過的第一本王小波的作品。

思路跟着作者才一起走過半程,就與作者的觀點產生了諸多的共鳴,內心感覺無比的酸爽,慷慨激昂之情不吐不快。譬如書中評張愛玲時文學不應當帶給讀者煩惱,談孔孟程朱宗師大家説哲學不入俗流,論文理科學藝術哲學的通融與層次……文風辛辣但不乏幽默,批判鞭辟入裏又不致晦澀難懂。果然,理科思維背景文人很犀利!

王小波是在用幽默的方式在講道理。比如談到”人類愚蠢”,他心平氣和地告訴人類要學會思考、運用智慧。他從來不罵人,也看不到他的憤怒。即使是他怒髮衝冠滿腹怨氣時,有的只是對當下社會恨鐵不成鋼的無奈。他不屑使用謾罵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情感,他的文章中透露出一股怒不可竭的矜持,和化粗暴的.批判轉為哲學式幽默的魔力。作者儼然像個飽經風霜而又耐心的老人為孩子們講道理。這是一本值得大家閲讀的書,強力推薦。

閲讀此書過程中,再次被作者寫作的功力和鮮明特點所吸引,待看清單上又果斷增加一本他的《黃金時代》,或許也是因為之前就被裏頭高亮的話語吸引了。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2

《沉默的大多數》這本雜文集比作者的小説更令我喜歡,20多年前的文字,如今讀來依舊有醍醐灌頂的感覺。沒有找到中國青年出版社的版本,現存市面上的都是縮水了一大半的新版本,不知何故,另一本雜文集《我的精神家園》裏收錄的文章和這本並不重複,我猜或許現在一拆為二出版了。

儘管在大學時對王小波就已經有所耳聞,但直到畢業後3年才開始閲讀他的文字,有些相見恨晚的感覺。大學時候的.我有着更多的激情和叛逆的衝動,對他文字裏描述的那愚蠢的十年部分應該會有更多的共鳴。但現在畢業三年多,對他文字裏的理性和幽默更為欣賞。

儘管他經歷了那段特殊的時期,為此被浪費了大段年華,但文字中沒有怨恨,也沒有推卸,有的只是對讀者平靜、樂觀地懇求,超脱了一般人的境界。希望中國的知識分子多一點像王小波這樣的人,不要再拿道德説教和價值批判説事,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數。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以此自勉。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3

曾經有這樣一個結論説:平均每個人每天大概説7000個字。我算了一下,差不多花費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言語虛張聲勢而只佔了我們生命的二十四分之一。我們大部分人還確實是名副其實的“沉默的大多數”。

而由於先入為主的觀念,我剛看到“沉默的大多數”這樣的題目,以為這是幾頁抨擊冷漠羣眾的長篇大論。不由帶入憤青身份心情澎湃激昂。但是在王小波的筆下,連同他自己在內的沉默的大多數,竟是個卑微卻始終保留獨立立場的弱勢羣體。

説沉默者卑微,因為默默無聞。他們不願意為了一點點成績而四處邀功,一點點優越而到處炫耀,一點點挫折而大哭大鬧。他們隱藏起了自己的存在,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故事。

沉默者是堅守着清醒的人,像礁石穩駐在大海的波濤洶湧中,像古樹屹立在狂風怒號中。沉默給他們綿長的時間和空闊的環境去思考,帶給他們前所未有的睿智。

沉默和話語總是對立而統一地存在。既然大多數人都佔着沉默的領地。為了平衡,少數的話語者難免變得聒噪吵鬧。積極分子在高談闊論爭奪“話語權”。學校廣播裏某些見縫插針試的領導講話、通知、公告。想盡一切辦法攪亂沉默,掀起怒濤來吸引聚焦和鄙視。就像“記憶”裏的`高音喇叭,沒黑沒夜地亂嚷嚷。無論是“話語即權利”還是“權利即話語”,沉默者都悄悄地淪為弱勢羣體。

但沉默者不是真的虛弱,他們不願意反駁這樣的稱號,只是在沉默的保護下悄悄構建自己的強大,堅守自己的立場。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4

就像他自己説的那樣:“自從我輩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着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

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着,哪裏有我們説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説話,以前説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

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愚蠢都含有假裝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社會需要什麼樣的話語,

我們能表達出什麼?

大部分的傻子,都是故作傻態以掩真面,因為在我們身邊,自由主義理念的`傳播還任重而道遠,那些不被接受的話語,便只能沉默。而我們,

就是沉默的大多數,之中一員。

羅素先生説,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言語是人的表達方式,也是權力被宣泄的方式。

我們聽到畝產可以達到三十萬斤,聽到土平爐可以鍊鋼,即使那像牛屎一樣的鐵塊就是鋼鐵,卻也依舊填不飽我們飢餓的肚腸。

於是我們就對周圍的言語產生了懷疑,越是聲色俱厲,越是嗓門高亢,越是不值得相信。和任何話語相比,貧窮都是更大的真理。

所以成熟的人,明辨是非的人,學會了沉默,因為他們懂得了對自己的言語負責。這現象好嗎?説不好。

王小波的語言就像一束強光,刺穿時間的阻隔,讓人們看清時代的變革。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5

作者説西方學者的觀點,認為人趨利而避害,趨樂而避苦,這是倫理學的基礎。而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大不相同,認為禮高於利,義又高於生,他認為前一種想法更對。

這篇文章中,作者以電線杆或木頭掉進河裏,要不要跳下去撈回來,甚至不惜生命為例,解釋了那個特殊時代裏,禮,利,義,生的關係。

要逆轉人性,必須有兩個因素:無價值的勞動和暴力的威脅。還有第三個因素,那就是人性的脆弱。

弗洛伊德對受虐狂有如下解釋:假如人生活在一種無力改變的痛苦之中,就會轉而愛上這種痛苦,把它視為一種快樂,以便使自己好過些。對這個道理稍加推廣,就會想道:人是一種會自己騙自己是動物。我們吃了很多無益的苦,虛擲了不少年華,所以有人就想説,這種經歷是崇高的`。

在生活中,以及各種新聞和影視作品裏,我們見慣了人性的脆弱。人都是脆弱,自私的,我們害怕傷害,逃避痛苦,在不如意的現實面前,我們選擇自我安慰,自欺欺人。這些脆弱和自私似乎比較容易被諒解!

但也有些意志特別堅定的人,他們不願意自欺欺人,不願意逃避,不願意屈服,而是直面真相,正視痛苦,這些都是值得敬佩的人。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6

《沉默的大多數》是作家王小波的一部作品,通過這本書,作家想告訴我們要學會獨立思考,要有自己的思想。

不可否認的是,現實中大多數人不敢於表達自己正確的觀點,選擇了沉默,但我們每個人又心知肚明:如果人人一味地沉默,不道明真實,卻矇蔽真相,那麼社會就會陷入可怕的`黑暗。所幸仍然有人選擇站出來,陳述事實,為民請命,就拿這次新冠肺炎的抗擊戰來説吧,你看鐘南山院士站了出來,他首先宣告新冠病毒會人傳人,拉響國人心中的警鈴;李蘭娟院士站了出來,她提出“封城武漢”,事實證明這是整場戰疫中多麼關鍵的一步;李文亮等八名醫生站了出來,他們最先請示要警覺新發現的病毒,説其對人生命的威脅恐怕不亞於SARS病毒……你看如果這些人選擇了沉默,我們的國家現在會將面臨更大的難題,魯迅先生説過“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們應該為自己發聲,為身邊人發聲,為社會發聲,不再選擇沉默,勇敢地説出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7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小波先生便是這單調的、乏味的、壓抑的社會裏令人眼前一亮的有趣的靈魂。

兒時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四書五經,只被告訴這些都是金科玉律,篤行之而不思辯箇中奧義,現在想來後悔不迭,倘若早些時候多點思考,也不至在很多時候即使心懷疑問,而不得不隨波逐流了。對任何既定的事物公理進行批判性的思考才能形成相對完整的價值體系,事物皆有兩面性,多思多悟不盲從才能夠形成獨立的人格。

每個人都想活成自己,但時光流逝,卻往往看到自己變成了曾經最討厭的哪一類人,或圓滑或虛偽,或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中的.一員。可是,我相信也是我以為小波先生相信的是,這沉默的大多數人裏是有沒有吶喊出來的聲音,這聲音藴含着獨特的個性,藴含着至高無上的品德,藴含着利他的善意,只是因為不確定,因為懼怕權威和愚昧無知的惡意而被蒙上了一層灰罷了。

這本書,與其説是一本自述式的雜文,不如説是為那些彷徨着的,想要發聲的那羣人在吶喊,解決那些懸而不決的疑問,告訴他們,權威未必對,墨守成規的道義法則反而會戕害一個人的成長。扇醒了盲聽盲信者,啟迪了困惑下出入社會的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也重新給予我機會讓我再去審視那些非人生經歷以外塑造個人價值觀的文字,相信時光推移,更多的人能以此書獲得啟迪,敢於發聲勤于思辨,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標籤: 讀後感 沉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y903g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