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國學 >

《國學經典》讀後感15篇

《國學經典》讀後感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經典》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國學經典》讀後感15篇

《國學經典》讀後感1

我很小的時候,爺爺就開始教我讀《國學啟蒙經典》了,《三字經》、《弟子規》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長,淨化着我的心靈,啟蒙着我的每一步。

爸媽常年在外打工,記得有一次去爸媽那玩,我做錯了事,媽媽批評我。我不服氣,打電話向爺爺告狀,爺爺讓我背《弟子規》中有關章節,使我感悟到"父母教,須敬聽,------德有傷,飴親羞"的含義,心也就平靜了。

爺爺是個農民,沒讀多少書,可自打我上學開始,他不管白天干活多苦多累,每到晚飯後,除特殊事情出門外,他總是陪着我讀書,輔導我做作業,當我遇到難題時,他總是及時地和我共同探討、解決,特別是在寫作上,是爺爺手把手地把我帶到今天。從多少個日日夜夜中讓我感悟到“昔孟母,擇鄰處”的良苦用心。

通過讀國學經典,我從小養成了喜歡認字的習慣,每當上街看到有不認得的字時,總會問爺爺,並追問這個字的意思。“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我們正值年少,是人生學知識的最佳時期,不求懸樑刺股,但求“而小生,尚勤學”。

讀一本好書,抱一腔志向,我要從“掃一屋”做起,將來能成為祖國作出貢獻的有用之才。

《國學經典》讀後感2

寒假,我讀了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水滸傳》。

《水滸傳》這本書是一部描寫和歌頌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從聚義梁山,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

我讀了這本書,就被書裏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英雄人物展現在我的眼前一樣,有拔刀相助、路見不平的武松,有個性剛烈的黑旋風李逵、莽撞的花和尚魯智深、神機妙算的智多星、武藝高強的玉麒麟盧俊義、槍法出眾的豹子林沖……

我最喜歡梁山好漢中的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他不僅能騰雲駕霧,而且能呼風喚雨,精通法術。

可是最後,有許許多多的梁山好漢被奸人和戰爭給害死,雖然《水滸傳》中有一些腥血在場面在裏面,但它絕對是一本有價值的讀物。

《國學經典》讀後感3

自從上國小起,我就個性愛看書。所以,我讀的書十分多,書架也擺滿了我的課外書。但是,有一本書讓我看了以後久久不能忘記,它就是老舍的《經典賞讀本》。

它是一本由二十幾所名校引領國小生的精讀大師名篇,還是一本能提高現代文閲讀潛力,有積累美詞美句的名書。裏面積累了老舍寫的20篇名作,有《養花》、《小麻雀》、《落花生》、《貓》……

本書中有一篇散文我令很喜愛,名字叫做《養花》。

愛花,所以也愛養花。我可還沒成為養花專家,因為沒有工夫去作研究與試驗。我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滿是花草,小貓兒們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沒有它們的運動場……

這篇散文寫的是老舍先生一生愛花,視花如友,《養花》便是老舍先生於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

這本書真是使我一生受用!

《國學經典》讀後感4

這本書分行節儉、強自信、講智慧這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經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這本書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國小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聖人之訓用在實處.

讀了這本書,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範,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中.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約,不要奢侈浪費.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該自立自強.

《國學經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閲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國學經典》讀後感5

讀詩詞能淨化人的心靈,記古文能教人怎樣做一個品格優良的人。因此我們學校也要求我們讀記《國學經典誦讀》,不但能夠淨化我們的心靈,而且還可以增長我們的閲讀量,這難道不是一舉兩得嗎?

讀了這麼長時間的《國學經典誦讀》,我最喜歡的一句《論語》是: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意思是:有一天,司馬牛憂愁地説:"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説:"我聽説過:‘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你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禮貌,那麼,不論誰都是自己的兄弟。你為什麼要煩惱自己沒有兄弟呢?"我也是這樣想的,如果自己表現的十分謙卑恭敬有禮貌,大家一定都會接納你的;但是自己如果擺出一副驕傲自大,對別人不屑一顧的樣子,肯定沒有人會理睬自己,更別説是接納,甚至會討厭自己。

朋友之間就應該互相幫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而不是在旁邊落井下石,一味的冷嘲熱諷。這樣的人誰會接納你?誰會欣賞你?反而對人寬厚熱忱的人總會得到別人的欣賞。

看了《國學經典誦讀》,我從中學會了許多:人與人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尊重,你尊重別人一分,別人就會還敬你十分,只要你寬厚仁慈就能得到民心,只要你真心實意就會得到別人的重用,勤勞機敏就會取得工作上的成就。所以,我以後還要讀更多的《國學誦讀經典》,看更深奧的古文詩詞,讓自己的知識更加充盈。

既然看《國學經典誦讀》有這麼多好處,我們為什麼不多看幾遍,多學點知識,你們説對嗎?

《國學經典》讀後感6

讀了《大學》這本書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大學》原屬《禮記》中的一篇,在唐宋時期開始受到重視。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註釋,稱為《四書》,並把《大學》排在了“四書”的首位。

我最喜歡《大學》中“止於至善”的一段話:“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就是説,作為君主,應當廣施仁政;作為臣民,應當敬事君王;作為子女,應當孝敬父母;作為父母,應當慈愛子女;與人交往,應當堅守誠信。

讀了這段話,讓我想起了南宋時期愛國將領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在1126年,金兵攻打中原,岳飛要抗擊金兵,精忠報國。岳飛的母親十分高興,就把“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刺在岳飛的背上,教導兒子要精忠報國。岳飛投軍後,打了很多勝仗,無數金兵聞風而逃……。但後來昏庸的皇帝卻聽信小人的話把岳飛殺害了,但岳飛的美名卻流傳於世。我特別敬佩岳飛,不只是他的勇敢和武功,而是他有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岳飛為什麼能做到精忠報國呢?就是因為岳飛孝敬母親,聽從母親的話。岳飛在國難當頭之際,不僅做到了“為人臣,止於敬”,也做到了“為人子,止於孝”。

讀了《大學》讓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我們從小就要認真聽父母的教誨,不能跟父母頂嘴。對兄長要敬重,看到長輩和老師要敬禮。對人要有仁有義,不能騙別人,也不能把我所知道的別人的祕密告訴他人。在學校要認真聽講,上課不説悄悄話。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完成作業,學習上遇到困難不退縮!一定要把學習成績搞上去。

《大學》這本書講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只要我們從孝敬父母開始,努力盡到做兒子的責任,盡到做學生的責任,從一點一滴做起,長大後,就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

《國學經典》讀後感7

《國學經典》是一本傳揚我們中國經典文化的書籍,是我們祖先讓我們從其中的知識和故事中學到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在經典要義這一章有這樣一些話讓我記憶猶新,比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告訴我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如實回答,所以我們不知道的就是要説不知道,好請教老師和同學。“萬物之生意,最可觀。”這句話告訴我們:萬物的生長情況是最值得觀賞的,我們應當多去觀賞一下各種動植物的生長情況。“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話告訴我們:水石靈動的,代表了變通,比喻聰明的人;山是沉穩的,代表了沉靜,比喻仁德的人。在故事這一章裏,許多的故事都帶着一些道理。如《曾子殺豬》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要誠實守信,不要去欺騙別人,小朋友千萬不要從小養成欺騙別人的壞習慣。《網開三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寬容別人,如果我寬容了別人,以後別人也會幫助我們。《子罕睦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謙讓,因為謙讓了別人,別人就會尊重你。看,《國學經典》豐富多彩吧,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誦讀它吧!讓我們從優秀的國學經典中懂得知識與道理,讓它伴隨着我們健康成長。

《國學經典》讀後感8

這幾天,村團支部給我佈置了一個任務,叫我寫一點關於學習國學方面的內容,遂想起年前買有《國學經典》一書,時常也隨手翻看,這不正好切合“國學”主題嗎?故草草寫就幾句讀後感吧。此書中有比較好的名言,多背多思,能讓這些名言永遠做我們的生活導航。通過多讀、多背,也漸漸的瞭解了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這一句吧,就可以以字面上的意思來解釋這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誠丹心,照汗青就是要為光照史冊留下最精彩的一頁。連起來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要為光照史冊留下一片赤誠丹心。這句話告訴我們,人沒有一個能長命百歲長生不老,所以活着要做一個能犧牲,有意氣的人。我們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樣的愛國。

還有一些能琅琅上口而又意味深長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張百歲”、“志小則易足,易則無由進”……一些能啟迪人心靈的諺語、名言都能讓人濫記於心。這才是讀詩、讀詞的最高境界—讀名言。其實《國學經典》裏面每一頁名言上都有詳細的註解,再此我也希望大家多讀、多思。

《國學經典》讀後感9

我國文學博大精深,在歷史長河中有許多的名著,可謂是國之瑰寶。而我們學校為了引導我們從國學經典中領悟國學精髓,就安排了我們去讀《大學》這本書。

人類文明發展到了現代,當物質極度豐富的時候,人們更容易喪失了自己的本性,"心被物轉",越來越關注物質的重要性。技術文明愈發達,精神文明愈墮落,有如一把秤的兩頭,要做到比重平衡,非常不易。對於儒家孔孟學説"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的先賢明見,在我們現在的社會環境中,的確有重新認識、深思的必要。

古語説,"知人先知己",就是説人應該認識自我,知道自己是幹什麼的,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該前則前,該後則後,前後不能顛倒。安份守己,按層次、級別盡職盡責,不越軌,不越級,不犯上作亂,把個人的道德修養應用於工作、生活當中,就會安定團結,興旺發達。

智中出禮,用禮來約束自己,做到克己復禮,誠於中,形於外。禮中出義(勇),義中生仁。仁、義、禮、智總歸一信(五德)。學以致用,使自己不斷提高,敢於攀登。一生無怨無悔,不半途而費,好好的做下去,做到至忠至孝,天人合一,就是真正的得道成聖。

仁、義、禮、智、信是人之根本,人以德為本。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天下太平,人民真正幸福!!!

《大學》這本書我們知道了對國家要盡忠,對朋友要義氣,對長輩要盡孝,對身邊的人仁慈。還了解了許多古代的名人故事,使我大飽眼福。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令我終身難忘

《國學經典》讀後感10

誦讀經典能夠讓我們積累名言名句,還能教我們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因此,學校也要求我們誦讀經典,增長知識,弘揚傳統文化,提高思想境界,做一個有用的人。

讀了這麼久的經典,我最喜歡的是孔子的弟子司馬牛及子夏之間的一段對話。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乎?”意思是説,司馬牛憂愁地説:“別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沒有。”子夏説:“我聽説過,生死有命運主宰,富貴在於天意。君子只要認真謹慎而沒有過失,待人謙恭有禮,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沒有兄弟?”

如果你表現很謙虛,恭敬,非常有禮貌,大家肯定都會喜歡你,但是如果你表現出一副自高自大,看不起別人的樣子的話,那就沒人會理睬你,更沒人會喜歡你。記得有一次,我在數學考試會考了全班第一,我便在班級裏不停地炫耀,還對他們説:“看,我厲害吧!”結果所有的同學都不理我了。我真是自討沒趣,只好灰頭土臉地回到了座位。我默默地想,以後不能驕傲自大了,要謙虛待人。

朋友之間也應該互相幫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能在朋友有難之時坐視不管,甚至嘲笑別人。記得有一次,我在樓梯邊摔了一跤,腿上的皮破了,還流出了血。我的同學看見了,立刻走過來,把我扶了起來,又扶我進教室,再拿出乾淨的紙巾,小心地幫我擦拭傷口。我的內心不由地湧起一股暖流,傷痛彷彿也減輕了許多。

自從讀了經典後,我從中懂得了許多道理。只要我們誠心對待別人,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只要我們經常幫助別人,就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同學們,讓我們讀更多的經典吧,讓我們變得更充實,更聰明,更有用。

《國學經典》讀後感11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共二十篇,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為後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子貢問他的老師説:“有什麼話是可以終身奉行的嗎?”孔子回答説:“那應該是“寬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孔子主張“以寬恕之心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成了千百年來流傳的佳句,表明了孔子儒家之道“仁”的學説的一個方面,也是談思想品德修養,強調“修己”。

同學們,要知道有一顆感恩的心,一顆懂得去“寬恕”的心是多麼重要,這樣博大的胸懷,自然也會給其本身帶來幸福。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設身處地為對方想想,易地而處之,自己想想,看看對方對待自己,自己又不怎麼對待別人的,總可以找到自己不足之處,而這些不足之處還必須改正。很多事,看開了,自然就不會去怨天尤人了。

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説。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此書在中國古代社會所發揮的作用與影響之大。

孔子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他的精神時刻都在激勵着我和我們要不斷的進步,做一個不同於平凡的人,為實現這一目的,發奮圖強,自強不息。

《國學經典》讀後感12

讀了《孔子學琴》後讓我明白了孔子做任何事情都非常用心、堅持,而且特別嚴格要求自己,而我學任何東西都不用心、半途而廢。

文章中有幾處讓我非常感動,如:孔子學琴一連三天,足不出户,手不離琴,師傅備下的酒菜他都顧不上吃,只是匆匆的吞了幾口,便又開始學琴了。看了這句話我感到很慚愧,因為我平時練琴時,很不專心,屁股動來動去,人坐着練琴,可心不知飄到那裏。

還有一個地方我也很感動,就是老師要求給孔子教新課,可孔子卻説自己只會彈彈而已,拍子還不準,不能學新曲子,又過了幾天,老師表揚他拍子很準,可以學新曲子了,可孔子説沒有把握曲子的`思想感情,還得練幾天。我看了更難過了,因為我平時做事情老時沒學好就説學好了,彈琴明明過不出的,我説過得出,一點都不嚴格要求自己,所以最後沒把琴學好,還半途而廢呢!

讀了《孔子學琴》後讓我深深地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堅持、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國學經典》讀後感13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18課—— 《三字經》(節選)。當我讀到“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的時候,我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以前的一件事。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我還沒有開始上學,媽媽買回來一個大西瓜。切開它時,裏面紅壤黑籽,水靈靈的,顏色鮮豔,看着就食慾大增。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沒等爸爸媽媽,也沒給他們留,就直接的拿起勺子挖着吃。當我吃得所剩無幾時,有人從背後輕輕拍了我一下,嚇了我一跳,我一轉頭,原來是爸爸下班回來了。爸爸指着西瓜對我説:“兒子,你就這樣一個人吃了?怎麼不想想媽媽和我呢?媽媽工作了一天,很辛苦了,還在為咱們做飯,你不心疼嗎?你這樣做對嗎?” 我聽了之後,面紅耳赤,愧疚得一句話都説不出來。

後來,爸爸又給我講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從小特別懂事,尊老愛幼,利益面前先人後己,四歲時就知道把大梨讓給哥哥和弟弟吃,自己吃小的梨。也是從那時起,爸爸決定讓我背《三字經》,而且給我講述其中的很多典故。今天回憶起來,9歲的我竟然還沒有四歲的孔融懂事呢,真是不應該啊!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我永遠記住這些名言佳句,讓它們隨時隨地鞭策我,讓那些不光彩的事情不再發生。

《國學經典》讀後感14

國學經典是祖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人類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誦讀經典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還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它像絲雨一樣滋潤着我們的心靈,促進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的道德品質,同時它也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學生對經典的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的過程。在反覆誦讀過程中,誦讀水平步步提高,學生的理解體會也會層層加深,也夯實了學生的朗讀水平,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對語言的感知理解能力大大提高,其次知識面也在擴大。我們看出孩子在一天天進步。例如《弟子規》中的經典故事講述了許多社會倫理、道德規範、人生哲理。久讀經典,學生會以古人為榜樣,學習聖賢的品質,進而使他們形成良好得行為習慣。

中華經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深信孩子們在誦讀的同時,必將自覺承擔起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精神的重任。

《國學經典》讀後感15

中華民族文化有着上千年燦爛的歷史,《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裏就融匯着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我們國小生閲讀,每首古詩都有註釋,文章還配有插圖,使繁宂的得文句變得淺顯易懂,並且生動趣味。

剛開始讀《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時比較累,但堅持下來發覺並沒有那麼難理解。讀多了,讀書的速度就變快了,讀完一本書後我感到十分有成就感,讓我更加喜歡經典了。

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第五單元“四時田園”這一部分,它用許多古詩來教育我們:做人要勤勤懇懇,不能懶惰。以前我無論做什麼事都很懶惰,什麼事都讓別人幫我做。值日時,我是組長,我就讓那八個組員打掃,我則坐在凳子上悠閒地唱着歌。最終,由於組員不合作,沒打掃乾淨,教師批評了我一頓,我心裏像打翻五味瓶:酸、甜、苦、辣、麻,一齊湧上心頭。哎,都怪我!讀了這一部分,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從今以後,我漸漸變得勤勞了。就説去年吧,學校有縣裏領導來檢查衞生,我們組由我負責打掃衞生,在我的牽頭下,我們把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為此,還受到縣領導的表揚呢。當然,這得歸功於經典誦讀!

經典誦讀中,孔子關於學習態度的言論也讓我們值得去學習和借鑑。在《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則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天都要接觸很多人,而每個人都有必須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又可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雖然我成績很一般,但每次考完試驕傲情緒不斷滋長。對於身邊學習比我差的同學總是不理不睬,家長、教師説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是收效欠佳。當我讀了孔子的話時,又反省了自我,覺得很慚愧。連知識淵博的孔子都那麼謙虛,何況一個小小的我呢?從此以後,我變得很謙虛,經常向我身邊一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百萬綠絲中的小苗吸收營養的成分。

《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讀之如沐浴春風,我會讓它永遠伴我前行……

標籤: 讀後感 國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oxue/veed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