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教育的隨筆(通用15篇)

教育的隨筆(通用15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敍事或評論。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的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的隨筆(通用15篇)

教育的隨筆1

“快來看一看,便宜大甩賣了。”“買一送一了。”我循着吆喝聲,走近一看,原來是孩子們在玩“地攤”遊戲。只見孩子們把桌布鋪在地上,上面放着幾件小衣服,熱情的“老闆”正在努力遊説娃娃家的“媽媽”給寶寶買一件。“媽媽”們有的在討價還價,有的在試穿衣服,不亦樂乎。有一位來觀摩的教師提出疑問,認為讓孩子在地上玩遊戲,既不乾淨,也顯得檔次不高。於是,該班教師進行調整,將“地攤”變成了精美的“貝貝童裝店”,店裏掛着各式漂亮的紙製童裝,站在門口吆喝的還是那位熱情的“老闆”。可不知為何“客人”少了很多,即使有少許娃娃家的“媽媽”進了童裝店,也只是買了衣服就走,與“老闆”的互動明顯減少。“老闆”見客人很少,一會兒在這兒跑跑,一會兒到那兒跑跑,顯得有些無聊。

從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發現,遊戲環境並不是越高檔越吸引幼兒,遊戲材料也不是越精緻越受幼兒歡迎。遊戲是兒童生活經驗的反映,在兒童經歷過的事情中,只要是他們體驗深刻、感興趣的內容,就會在他們的遊戲中反映出來。我園地處城鄉交接處,孩子們對於去時尚童裝店買衣服的經驗很少。而對“地攤”比較熟悉,因為我區商業街就有一個大型的地攤夜市。不僅如此,“地攤”買賣形式相對簡單,便於幼兒遊戲,因而“地攤”遊戲更受幼兒歡迎。

角色遊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再現,幼兒的相關生活經驗越豐富,遊戲的內容也就越充實,孩子對遊戲也就越感興趣,越投入。因此,很多時候我們要重視幼兒自發生成的遊戲,觀察他們的經驗和需要,儘量順應幼兒的遊戲情節,而不是轉移。在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遊戲中,無需高檔的遊戲環境,無需精緻的材料,孩子就能自主、自由地表達已有經驗和建構新的經驗;而在遠離幼兒生活經驗的遊戲中,幼兒只能在教師主導下被動活動。我想,教師需要做的是,尊重幼兒的遊戲,善於觀察並能適時介入,以推動幼兒遊戲的發展。

每個幼兒園都有那麼幾個特別調皮的孩子,他們總讓老師們頭疼不已。前些天,在園裏看到老師正在批評那幾個調皮的孩子,不由得想到,我們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每天面對三四十個孩子,上半天課下來,再遇上幾個調皮搗蛋的孩子,難免會生氣、會動怒,經常口乾舌燥。老師的嘴巴一停下,他們就不約而同的吵起來了,很難安靜下來。他們不是與老師過不去,而是因為孩子的年齡特點,身心特點,自制力差,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言語。而且現在的教育,安全放在第一位,就像一條高壓線,誰也碰不得,特別幼兒園孩子年齡小,更易發生意外。因此我們更要小心謹慎,不能有半點馬虎。

很多人都覺得當一名幼兒教師是很輕鬆、很快樂的事情,不過,其實在教學活動中,既有快樂,又有很多的無奈。但我要説的是,既然我們選擇了幼師這個職業,我們就要調整心態做一個快樂的、稱職的、孩子喜歡的幼兒園老師。

沒錯,同樣是幼兒老師,有的就每天都是笑呵呵的,有的卻整天愁眉苦臉,怒目而視,但這都是取決於心態的。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如果有足夠的愛心,就能做到熱愛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工作。我們不妨以輕鬆的態度對待工作,用自己喜歡的教學風格進行教學,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去研究,寫真實情感的教育隨筆,享受孩子的純真,享受家長的信任,享受領導的期望,在忙碌的工作中體驗快樂。

我常常想,有的時候,向孩子一樣,保持一份好奇心,對什麼事情都有一份探索精神,這會促使我們更主動、自覺地吸收新信息;會使學習成為源自內心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強求;會使我們保持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教育的隨筆2

欣欣是我們班有名的“小淘氣”活動課上不光自我有好多小動作,還總是去打擾別的小朋友,孩子們常告他的狀,我多次對他進行嚴厲地批評教育,但都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這個孩子令我頭疼,但一向沒找到好的辦法令他改變。

有一天,我看見電風扇上很髒,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夠得着,我爬上去站在那裏心裏怦怦直跳,生怕摔下來,心裏這樣想就更緊張了雙腿也顫抖起來,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頭一看是欣欣兩隻小手使勁的扶着椅子,那股認真勁真讓人感動,我想想平時對他那麼兇,可孩子呢?我眼睛濕潤了。

我下來,向他豎起了大拇指説:“欣欣,你真懂事,教師多謝你了”,並在他臉上親了一下。

也許以前從沒這樣誇過他,他臉騰地一下紅了,轉身走了。

從那以後,奇蹟出現了,上課欣欣聽話了,偶爾也犯小錯誤,但一觸到我讚許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動時,他也異常喜歡和我在一齊,邀請我做遊戲,從他那帶着稚氣的臉上我看得出他的內心充滿了激動和自信。

教師不經意的表揚,對孩子來説太珍貴了,也許會改變孩子的一生,真是奇蹟!

教育的隨筆3

珍惜孩子們的愛心,星期三下午大掃除,當我擦窗户最上面的玻璃時,由於太高,務必放上兩張桌子再放上小椅子才能擦得到,我心裏很害怕,消息翼翼地站在小椅子上,心裏直髮怵。

“老師,您留意點!”忽然一個孩子輕聲地説,之後全班幼兒一齊説:“老師,您留意點呀!”並有幾個小朋友跑過來給我扶着下面的桌子:“老師,您不要怕,我們給您扶着。”我心裏一陣激動,而且心裏也一下子塌實多了。

這些孩子們,心靈多麼純真啊!我必須珍惜他們的感情,用十倍、百倍的愛心去呵護他們,使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教師要有耐心、能容忍,“老師,趙國坤又拿我的彩筆了!”“老師,趙國坤拽我的衣服了!”“老師,趙國坤打我了!”。前一段時間我經常聽到小朋友們這樣的“小報告”,而對於趙國坤小朋友,我已不止一次地對他所犯的這類小錯誤進行了批評教育,他當時也都很容易地理解了“老師,我不拿他的彩筆了。”“老師,我不和她打架了。”……但不久他又會犯一些小錯誤。對這孩子屢犯屢教、屢教屢犯的行為,我真是傷透了腦筋。

靜下心細細想來,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用得不恰當呢?幼兒年齡小,自我控制潛力差,動作、行為往往比較衝動,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看到什麼就説什麼。大多數狀況下孩子們都不是有意犯錯的。另外,我們在兒童心理學課上學過,幼兒的長時記憶尚處在發展中。如果我們所講的道理超出了孩子的理解潛力,他就可能根本聽不懂老師的話,記不住那麼多的道理。再説,他也不必須能夠把一個情境中學到的概念用到另外一個情境之中,所以才會出現“屢教屢犯”的現象。

之後我便換了一種用心的教育方法,不再對他進行批評,而是儘量用簡潔、明瞭的語言,耐心地告訴他哪裏做得不適宜了,就應怎樣做才對,並注意在不同的情境中反覆強化。

慢慢地,趙國坤小朋友的行為有了很大的變化,他所犯錯誤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小朋友們都願意跟他一齊玩了。

有時候,老師的耐心和容忍反而是激勵幼兒上進的動力呢!

教育的隨筆4

古人云:“家有黃金用斗量,不如孩子本領強”。孩子是父母的寶貝,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所作為。

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佔大多數。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往往寄予過高的期望,一次,我去拜訪一位好友,發現她在訓斥女兒,原來她花很高的代價送女兒上了一所知名的鋼琴班,在最近的比賽中只得到第四名,遠不如獲獎同學的風光無限,比照下來,頓感臉上無光。我説孩子怎麼也得了名次,在台上順利演完了節目,獲得了掌聲。對家長的這種心情我們是能夠理解的,孩子能得第一自然可喜可賀,可第一隻有一個,不可能人人享有,況且學鋼琴並非是你和孩子的最終目標,你的目的是為了將鋼琴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一種鋪墊,為孩子將來成長提供便利,既如此,為什麼就不能從中少點排位意識,而從鋼琴本身獲得點什麼呢?

朋友不解的看着我。

“你看,孩子在彈琴過程中得到了艱苦的鍛鍊,撒下了辛勤的.汗水,留下了辛酸的眼淚,從中體會到了成功與失敗,同時在比賽中掌握了協作與美感,記憶力,應變力,觀察力,承受力鬥得到了提高,這些才是孩子的最大收穫呀!怎會以為一無所獲呢?”我認為送孩子參加各種興趣愛好,不能急功近利,關鍵是要從中鍛鍊孩子的意志,在於培養孩子的毅力與戰勝困難的勇氣,讓他們的心靈得到淨化與昇華,其心理素質和其它綜合素質都得到磨練與提高,這些才是孩子成長的必需,在擁有這些良好意志與品質面前,一個第一名又顯得多重要呢?我們作家長的,就應該儘量給孩子鼓勵和信心,並用心分析成敗的原因,讓孩子從中獲得比成功更多更有意義的東西。要意識到教育孩子學會競爭的首要任務是教會孩子適應我們這個社會,使他們明白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和生命的真正價值。

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談一談怎樣幫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使其健康發展,與大家一起交流與共勉:

一、告訴孩子不要輕視自己

首先要告訴孩子怎樣做人,然後是怎樣做事。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有許多事情做得不好,家長要善於幫助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不要訓斥、怒罵,使其喪失自信心、自輕自賤。

二、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長處

父母應該是孩子最重要的朋友。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應當鼓勵孩子,並教會孩子應付困難。任何人都有長處和短處,知道自己有短處並不可怕,但知道自己有短處而不知道自己有長處卻對孩子極其不利。所以父母必須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長處,找出孩子的長處,以此培養、鼓勵、督促孩子向他的長處發展。

三、教育孩子學會競爭

父母有責任教會孩子適應我們這個社會,使他們明白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和生命的真正價值。

四、不要隨意懲罰孩子

打罵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家長不能把怒氣發泄在孩子身上,更不能當着他人面打罵、嘲笑和挖苦孩子,父母應該知道自己是孩子眼中公正和秩序的化身。

五、表揚孩子要及時而有度,不能為表揚而表揚。

有的家長,在孩子面前無限度地流露自己的"愛",或者當着孩子的面在客人面前無休止地讚揚自己的孩子,甚至誇大其辭。他們不懂溺愛並不是真正愛孩子,而往往是害了孩子。把“你真棒!” “你真聰明!”時時掛在嘴邊,這種誇張而空洞的表揚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盲目自大,或對你的讚許的真誠度不信任。表揚應具體而有針對性,非但能強化孩子的優點,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時更加強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感。

“最成功的教育應該是一種最不露痕跡的教育,而不是一種標語化的教條的教育。“

父母的生活就是孩子進入社會前的一本讀物。父母的生活成功,就是這一本優良的讀物,否則的話,孩子的心靈就會遭受到挫折,會產生一種雙重標準的矛盾。

我認為作為家長有時可能忽略自己身上應有的必備的心理素質。

家長的心理健康對子女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然而,在我國,人們的心理問題還遠未受到全社會的重視。家長心理的不健康因素正直接影響着家庭教育的質量,甚至給家庭教育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家長提高心理素質,在家庭日常生活與子女的頻繁接觸中,在家庭教育中保持健康的心理,至關重要。那麼,一個合格的家長應該具備怎樣的心理素質呢?也就是説,家長良好的心理素質應包括哪些內容呢?從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家長的心理素質應包括以下內容。

教育的隨筆5

九月二日是我們幼兒園新生入園的第一天,儘管我們幼兒園作了充分的準備工作:讓家長帶孩子們早一天熟悉環境,和老師們交流情感;增派教師到小班照顧孩子,可還是無法完全打消孩子們那家入園的焦慮情緒。

這天我到小班幫忙,孩子們由父母陪伴相繼入園,有的孩子在父母離開時用大聲哭鬧來表示__;有的孩子看到新玩具、玩的比較投入,父母離開時反映並不大。

有一名叫瑩瑩的小姑娘在媽媽離開時,主動和媽媽説再見,並高興的玩了一個上午。下午剛起牀的瑩瑩態度卻來了個大轉彎,大聲哭嚷着找媽媽。無論老師用什麼樣的玩具來吸引她,對她來説都是無濟於事,上午的高興勁已蕩然無存。瑩瑩哭着,拉着我的手:“我要媽媽,我要媽媽……”

我所有的好話在一個哭鬧的孩子的面前是那麼無力。拉着瑩瑩的手走到“娃娃家”。我蹲下身子:“這布娃娃像奇奇一樣漂亮,我們來做遊戲好嗎?”對我的話瑩瑩並沒有反映,照樣哭嚷着找媽媽,身體卻靠近了我,我拉過一把小椅子坐下來,瑩瑩也就勢坐在了我的腿上,我用手臂把哭鬧得她攬了起來。漸漸的瑩瑩的哭嚷聲小了,頭靠在我的懷裏,不一會兒便止住哭聲。

再之後,我走到什麼地方,瑩瑩就跟我到什麼地方……三歲的孩子剛離開家,離開父母走進幼兒園,應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物在好奇和興奮過後總會有些不安和失落感。為了讓孩子早一天適應幼兒園生活,我們要讓孩子感覺到愛與安全,給需要的孩子一個温暖的空間。

教育的隨筆6

這個學期的課程已經結束了,我回想這一年來的教學效果,不僅孩子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我也在孩子們身上讀懂、學會了很多。

首先,我想説的是:我學會了傾聽。過去,面對吵吵鬧鬧的孩子,以及孩子們沒完沒了的告狀,我總是簡單地説:“我知道了。”直到有一次,角色互換了,我才領悟到我的不恰當,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不耐心。有一節課,導入部分是猜謎,謎面部分還沒説完,一位小朋友就得意洋洋地説:“我早就知道了。”雖然他表現了自己的聰明,但他的不禮貌,不尊重別人,卻讓我心裏不好受。

由此及彼,我檢討了自己,試着改變,學會傾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小朋友編故事、講故事時,我總要説:“後來呢?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後來怎麼樣啦?”在我的啟發下,孩子們表現的非常出色,逐步樹立了對自己語言表達能力的信心。

我想,每一個孩子都像一顆小草,每棵小草上都有露珠,在太陽底下,每顆露珠都會發光。

小班教育隨筆3

每次畫畫的時候,總有幾個孩子不喜歡畫畫。有一次,我剛一走進活動室,就聽到一羣孩子圍在一齊大聲地説:“哇塞!好漂亮呀!”“對呀,真好看!”。何事讓他們如此興奮,我有些納悶。走到跟前一看,原先他們正忙着往小桌子上貼圖呢!

我蹲下來,仔細瞧,小桌子上花花綠綠的,到底貼上了什麼?我還沒來得及問孩子,幾個孩子就爭先恐後地告訴我:“教師,這是用紙剪的花,它可漂亮了,這是我畫的小兔子……。”他們的知識還真豐富。

孩子就是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沒想到孩子們如此喜歡貼圖,看來,孩子們所喜歡玩的東西,必須有它的理由和道理。今節活動正好是美術課,隨機教育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何不抓住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讓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呢!

於是我大膽設想,對孩子們説:“你們覺得貼圖這麼好玩,都很喜歡它,那我們來比賽好嗎?看誰想出的花樣最多,就獎勵他小紅花,教師期待你們更好的表現。”孩子們一聽,更來勁了。

我發現最不愛畫畫的玲玲也快速的粘貼起來。我不僅僅讓孩子們把紙粘貼在紙上,並且我還準備了雞蛋皮、飲料瓶、糖紙等廢舊材料。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才料,來用塗好的紙片在上頭粘。不一會粘完畫的幼兒快速的來到我的身邊讓我欣賞他的作品。輕輕高興地説:“教師,快看我的蘋果花”,真的,我仔細一看,還真像。我趕緊表揚他:“輕輕,你真棒!”這時玲玲跑來説:“快看我用雞蛋皮做的小孩臉”,小靜嚷嚷着看他用飲料瓶做的大樹,婷婷讓我看他的蝴蝶花,並且孩子們一個個的比着,孩子們看到自我獨出心裁的作品,心裏那股自豪勁甭提了。

與此同時,我沒忘記提醒他們:小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惜它、保護它,要堅持它的乾淨、整潔,此刻活動室裏成了美的樂園、想象的海洋。

教育的隨筆7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一個學期即將過去,大班的小朋友們都長大了,不管在知識上,還是在生活習慣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進步。看着孩子們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老師心裏是非常開心的。大班的孩子,語言發展比較成熟,平時入園或者離園都禮貌地跟老師打招呼,但是最近發現有些小朋友在禮貌和行為習慣方面的習慣不好。

記得有一次,是準備進餐的時間,這個時候,老師請所有的小朋友抱臂休息,進入餐前的準備時間。這個時候,陳哲宇小朋友不停地跟旁邊的小朋友講話,時不時地發出聲響,這個時候陶老師走過去説:“陳哲宇,現在是餐前準備時間,不允許講話,還有就是要抱臂坐好”。説着就讓陳哲宇坐好,但是這個時候陳哲宇小朋友很不情願地把手往外擺了一下,還悄悄地跟旁邊小朋友説:“看,我就是喜歡打老師。”其實孩子説這個話的時候是無心的,或者是想向大夥炫耀一下,自己還敢打老師,其實陶老師都沒有覺察到什麼異常。這個時候,站在旁邊的我看到了,很生氣。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大聲地説這樣對老師是不對的,孩子可能會比較牴觸,而且也不能意識到自己到底是哪不對。這個時候我把陳哲宇小朋友叫到一邊,問他為什麼那樣對老師。他好像是意識到自己不對了,低着頭沉默不語。然後我對他説:“我們都是你的老師,如果下次還這樣對老師,是很不禮貌的,而且老師也會很生氣。其實不僅僅是對老師,對其他的人也要有禮貌,這樣別人才會覺得這孩子懂禮貌,才會樂意和你一起玩。

其實有時候孩子沒有禮貌的行為是無心的或者只是覺得好玩,這個時候,要我們作為家長或者老師給小朋友一些提示,教他們平時應該怎麼做,平時看到熟人要打招呼,看見叔叔阿姨要有禮貌地喊叔叔阿姨,去朋友家沒有別人的允許不能亂翻東西。只要在平時生活中多教,多説,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有禮貌的!

教育的隨筆8

大一班的音樂活動開始了,我正帶領小朋友一齊學唱歌曲。這時,有兩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時,在人羣堆裏你推我打。待這個活動單元結束後,我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教育。剛才小朋友在唱歌時你們為何打鬧我們沒有打鬧。他倆竟然不承認。我問全班小朋友有沒有看到他倆打鬧,大家都説看到了,並大聲喊:教師,罰他倆站到前面去!不給上音樂!不許吃飯!等等。看他們的神情個個歡呼雀躍,異常興奮。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我想這和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發生了偏差有關。由於教師平時在教育活動中有意或無意地有過這種批評幼兒的行為,如孩子打鬧得出格時,教師有時會沉不住氣,表現出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這就給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歡順應教師的心理,於是在發生同類現象時,孩子為了討好教師就會説出這樣的話。被指責的孩子在班裏會覺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壓抑,從而不喜歡上幼兒園乃至影響孩子的個性健康發展。而指責別人的孩子,剛開始,並不懂得幸災樂禍,但長期這樣,也會發展成為一種習慣心理,成為一個自私、狹隘的人。

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平時要注意自我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其次當孩子犯錯時,要有正確的態度和藝術的方式,耐心引導,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換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錯原因,從而提高孩子的評價本事。問題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實還是要追溯到教師的教育,從孩子的行為看教師的觀念這話很有道理。

晨間活動在進行户外遊戲時,大家都玩得十分開心。這時,我突然聽到哇的一聲大哭,原先是特特把順之給撞倒了。特特不以為然地説了一句對不起就要離開。看到這一情景,我明白特特並沒有意識到自我的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後果。他認為自我説聲對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沒關係了。所以,應當引導他用行動來道歉。於是我趕忙叫住了他,並伸手將順之小朋友輕輕扶起,一邊哄着一邊問:你為什麼哭呀順之説:疼。特特跟你説對不起了,你還疼嗎我故意奇怪地問。疼。順之不解地答道。

聽了順之的話,我問特特:你摔過跤嗎他點點頭。你摔跤時有什麼感覺特特低頭説:疼。那你疼時期望別人怎樣樣呢我又問。揉揉。他想了想,小聲説道。然後蹲下去伸出他的小手給順之揉一揉,還把她身上拍打幹淨,嘴裏還説着真對不起,還疼不疼我給你吹吹。他這樣一來還真見效。剛才哭得很厲害的順之,竟然不哭了,嘴裏還説着:沒關係,我不疼了。看見特特認真地在做這件事,我摸着他的頭對他説:你看,光説聲對不起,順之還在哭,説明她還疼、還委屈呢。你幫她拍拍土,揉一揉,這樣關心她,她的疼痛就減輕了。她也很快地原諒你了。所以,以後不細心碰了小朋友除了説對不起,還能夠幫他減輕傷痛。這樣,小朋友就會原諒你的。他點點頭。

看着他倆跑走的背影,我想,教師在處理孩子之間的一些偶發的不愉快的事情時,光教育孩子説對不起是不夠的,還應當利用這個時機對他進行移情教育,讓他看到自我的行為給同伴造成的影響,使他們能夠站到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達歉意。

教育的隨筆9

昨天是我們班遊戲觀摩的日子,遊戲前有這樣一幕使我的心感覺暖暖的。“請玩娃娃家的小朋友端好你們的小椅子去娃娃家吧。”話音剛落,孩子們就起身端着小椅子向娃娃家走去,當孩子們沒走幾步我看他們都停下了腳步,我一看,原來是門沒拉開,剛要走過去幫助他們,這時站在孩子們身後的客人老師已經迅速的拉開了門,這時,我們班的孩子笑嘻嘻的對客人老師們説:“謝謝客人老師。”是啊,聽上去是很普通也很簡單的一句話,有些人卻不懂得説,但是孩子們你們做到了,我在心裏由衷的為你們感到高興。

今天是我們“美食嘉年華”的活動,寶貝們都從家裏帶來了和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合作製成的美食,當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放在桌子上時,我聽到了孩子們一陣陣“哇~~”的聲音,還瞥見有的孩子在咽口水,呵呵~~

看來美食的誘惑難擋啊!在經過一系列的介紹之後,終於輪到分享的時間了,看着孩子們望眼欲穿的盯着美食準備發起“進攻”,我們趕緊幫孩子們把食物分好後就請他們入座,這時耳邊又響起了“老師,你們辛苦了”“老師,謝謝你”等等,看看,現在的你們越來越有禮貌了。

可是話説到這裏卻又不得不提,最近總有孩子跟我告狀:“老師XX小朋友説髒話罵我。”我想,聽到這會有很多家長都不相信吧,你們會在想:這麼小的孩子怎麼可能會説髒話呢,但是這是事實。一般來説,在孩子兩三歲時,正是口語迅速發展的時期,他們不僅喜歡聽別人説話,講故事,也喜歡自己講給別人聽,這個時期的孩子最大特點就是模仿性強,凡是接觸的東西他們都會去模仿。要知道此時的孩子並沒有樹立明確的是非觀念,他們不懂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有時大人一句不經意的髒話,孩子聽見了,他們覺得好玩,就開始模仿。而有的大人發現自己的孩子有罵人,侮辱人的無禮行為後,聽之任之,認為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必認真對待。而又有的家長卻為此大動肝火,破口大罵,甚至打孩子,覺得這樣就算嚴格要求了。其實,用這種打罵的方法所進行的“嚴教”,結果只能事與願違,不僅不能幫助孩子改正罵髒話的缺點,而且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和感情。

講髒話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每一位做家長的都要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教育。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藝術”,我們需要掌握孩子的心理和特點,要有耐心,講究方法,粗暴的打罵孩子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而放任自流更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做家長的不尊重孩子,任意打罵孩子,怎麼能教育孩子去尊重別人呢?用不文明的辦法,要想培養有禮貌的孩子是難以想象的。

教育孩子不講髒活,培養孩子從小養成文明習慣,最好是在孩子第一次講髒話時,就能嚴格要求,及時教育。

首先,家長不要一聽孩子講髒話,就暴跳如雷,闢頭蓋臉地一頓訓斥。家長應該向孩子説明這種行為不好,明確地表示自己的態度:“爸爸媽媽不喜歡説髒話的孩子,小朋友也不願意跟這樣的孩子玩。”從正面教育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有一個孩子,三歲時第一次罵人,家長及時抓住這“第一次”進行教育。並陪他向被罵人去道歉。從此,這個孩子再也不罵人了。這種作法,能夠使孩子加強對自己行為的認識,使他知道,講髒話是不對的,大家都不喜歡,在以後的生活中,他就會有意識地管住自己的行為。

有些家長在孩子第一次講髒話時,覺得好玩,哈哈大笑,不加制止。孩子會覺得大人是在欣賞他的表演,他就會更加起勁地重複。結果養成罵人的習慣。不論什麼場合,都會寫出一連串的髒話,家長再想管,已經晚了。

怎樣使孩子改掉講髒話的不良習慣呢?這和教育孩子改正其它缺點一樣,要嚴格要求,耐心教育,注意方法。

有一位家長,在啟發孩子改正罵人的缺點時,引導孩子設身處地為被罵人想想。她問孩子:“你愛媽媽嗎?”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愛!”“要是有人罵我,你怎麼辦?”“我去罵他”。“那你經常罵別人的媽媽,別人就該罵我了。”孩子被問住了,她又對孩子説:“罵別人的母親就等於罵自己的媽媽,你以後多想着別讓我捱罵,就不會隨口講髒話了。”孩子聽了這番教導,逐步改掉了罵人的缺點。

如果父母耐心説服後,孩子還有些不滿情緒,還故意講髒話,那麼全家人可以採取一致行動,即有意地疏遠,不理睬他一會兒。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受到冷遇後,會感到自己的行為讓人失望、反感,會逐漸收斂。

最根本的還是家長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這方面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平時在家裏,家庭成員之間講話都要文明禮貌,不帶髒字,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語言環境。如果孩子的髒話是在外面學會的,家長就要關心孩子常和什麼樣的人玩耍。

俗話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個文明禮貌的環境中,孩子就會減少一些學習粗言穢語的機會。“講文明,懂禮貌”,親愛的孩子們,你們還可以做的更好!

教育的隨筆10

“啦啦啦,我愛洗手,啦啦啦。”“泡泡飛,手心搓搓,泡泡飛。”“泡泡飛,手背搓搓,泡泡飛。”“洗洗手,身體健康,洗洗手。”走過小一班,總能聽到那熟悉的兒歌聲,看着寶貝們養成愛洗手的好習慣,我心裏美滋滋的,因為這首好聽的兒歌是我教給他們的。

記得剛開學時,我們班好多孩子都沒有餐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到盥洗室洗手時也會弄濕袖子,有的甚至把褲子都弄濕了,更頭痛的是孩子們把廁所弄得到處都是水,還在廁所裏玩水,打起了水仗。

洗手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重要環節,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孩子們好好洗手呢?

於是我就編了朗朗上口的《快樂洗手歌》,邊念兒歌邊示範洗手的動作。孩子們看見我的動作很有趣,也開始模仿:手心搓手心,手心搓手背,手指輕輕抓手心,五指張開洗乾淨……我還將洗手步驟拍成照片,做成直觀的洗手流程圖,貼在洗手池邊。同時,又設計了“洗手好寶寶”家庭記錄表,請家長和孩子共同用標記(★、☆、△)記錄、評價從週一至週日孩子在家的洗手情況,週一收集入園。經過整理、統計,我及時表揚有進步的孩子,抓住教育時機,激發孩子積極向上的願望,鼓勵孩子的點滴進步。

漸漸地,孩子們學會了洗手,知道洗手的時候不能浪費水,還學會了每次洗完手後在水池裏把手甩幹,不讓水滴在地上。

許多良好品質和智慧的獲得均在生命的早期,教師和家長必須密切關注,把握機會,創設良好環境,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們在寬鬆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健康愉快地發展。

教育的隨筆11

我覺得,對幼兒進行“幼兒園禮儀教育”,不僅是教他們讀過幾句禮儀的話語,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學會運用禮儀、逐漸養成習慣,所以,禮儀教育應用於幼兒一日生活中,否則光説不練是沒用的。

我是這樣做的:先教幼兒誦唸《幼兒園禮儀教育》書中的白話三字經,然後經常結合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實景引導幼兒練習。例如幼兒學過“來園禮儀”的“三字經”後,我在晨間接待時就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如果他未與父母説“再見”,我就用“三字經”的有關句子提醒道“X X小朋友,‘別父母,勿忘掉’呵!”若不是父母送來園的,我就改説:“別家人,勿忘掉。”幼兒上廁時遇到小小班弟弟妹妹在裏面,我就引導幼兒複習誦唸“如廁禮儀”,於是幼兒就知道“有人在,須等待”了。幼兒要到户外活動,我就説“人離開,椅收起”(椅子的禮儀);午睡時我説:“不矇頭,不趴睡,”發現個別幼兒玩席子、被子,我提醒他“小手空”。這些都是午睡禮儀中的語句……如此這般將幼兒誦唸過的禮儀三字經與幼兒在園的生活情景結合起來,才能幫助幼兒記憶、理解學過的禮儀內容,瞭解什麼場合用什麼禮儀。幼兒經常説、經常練,久而久之才能逐漸養成習慣,才能達到禮儀教育的目的。

什麼是禮儀?簡單地説,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着文明禮儀的光輝。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説”;“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髒話”;“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巴巴,連臉也沒洗乾淨”等等。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

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有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總能見到一些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麪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操場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等不良現象的發生。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衞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的國小生。那麼首先,注意培養自己美好高尚的心靈。從表面上看,文明禮貌是外在的,而實際上外在的形式下藴含着內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靈的人,美好的語言來自於美好的心靈,這就是人們常説的“言為心聲”、“形為內現”。其次,要在實踐中用文明禮貌的道德標準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貌,重在表現。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説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麼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我們每播下一個動作,學生將收穫一個習慣;我們播下一個習慣,學生將收穫一個品格,讓我們把文明禮儀放在心上,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用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

教育的隨筆12

又到吃點的時候了,孩子們津津有味地吃着香甜的點心。孩子們已養成了吃點的好習慣,不打鬧、不説話;吃完點的孩子陸續取杯喝水。突然有個孩子過來對我説:“老師,垃圾桶裏有一塊餅乾,不知道是誰偷偷扔掉的。”我一看,垃圾桶裏果然有塊餅乾。我撿起這塊只咬了一小口的餅乾大聲問:“這是誰扔的?”孩子們瞪着眼睛看着我,教室裏頓時鴉雀無聲。孩子們害怕的眼神使我一下子感到自己的行為好像嚇到孩子們了,我立刻語氣緩和的説:“大家想想誰扔的這塊餅乾?”孩子們還是沒有作聲的,誰也不敢承認。放學的時間到了,孩子們陸續被家長接走了,但今天吃點時發生的一幕還是令我難以釋懷。我想,既然是偷偷扔的,説明孩子有顧慮,這件事應當從正面積極引導,當場教育孩子們知道這種浪費行為是不對的,並且要在全體孩子面前解決,因為當時解決才是實最佳時

第二天,我準備了一些有關餅乾製作的圖片,讓孩子們看怎樣製作餅乾。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及圖片瞭解餅乾的製作過程,感知工人們的辛苦。然後我用橡皮泥教孩子們一起製作餅乾,孩子們在活動中興奮不已,製作出了形狀不同的餅乾。我表揚了鑫蕊和小娜,過去吃餅乾時非常慢還剩下,現在吃得又快又多,身體壯了,個子也高了。孩子們笑着看着她們倆,我又問:“為什麼她們現在比過去吃得多了?”孩子們紛紛説:“她們愛活動啦,從前不愛活動,所以不想吃東西。”藉此機會我對孩子們説:“對了,所以大家以後要積極參與各項遊戲活動,因為人的飯量會隨着活動量大小而增多或減少。”這時梓新順着我的話説:“我就是這樣,昨天我活動量太少了,覺得有點飽,吃點時我就吃不下餅乾了。”我説:“對呀,梓新和老師説的一樣,以後我們要是吃不下點時應該告訴老師,千萬不能丟到垃圾桶裏去浪費了多可惜呀!”這時梓新小朋友瞪着一雙大大的眼睛,看看這個,聽聽那個,臉上的表情讓我明白了,垃圾桶裏的那塊餅乾是她扔的。我及時説,“像昨天不知誰不小心把餅乾掉垃圾桶裏了。”梓新説:“老師,是我扔的,我錯了。”我在全體小朋友面前表揚了梓新,知錯就改是個好孩子。

今天對孩子們吃東西要節約和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教育雖然補上了,但我還是覺得沒有昨天吃點時的教育效果好,今後工作中對孩子們的教育一定要抓緊教育時機,因為最適時的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的隨筆13

每次我上早班,我都滿臉笑容地迎接每一位幼兒的到來。

記得一天早上,我在教室門口遠遠地看到我們班的李溢龍來了,可到了教室門口,他卻不願進教室了,嘴裏嘟囔着,説肚子不舒服,肚子很疼,他的媽媽看到我來了,就把我拉到一邊説:“林老師,我們阿龍今天裝肚子疼,不肯到幼兒園來上學。因為昨天身體不好,拉肚子,在家休息,今天好了,可是他還不想來,就裝肚子疼。老師你的幫我想想辦法吧。”我説:“你先回家去吧,這裏交給我了。”説完,李溢龍的媽媽走了。我走向他,牽着他的手進了教室,可是他還是往後縮。我蹲下來説:“李溢龍,媽媽剛才和林老師説好的,今天你如果在幼兒園裏肚子疼得很厲害,就打電話給她,她帶你到醫院裏去,現在你的肚子不痛,就要跟老師學本領。”我又説:“李溢龍,如果你的肚子真的很痛就要和老師説,老師會通知你媽媽帶你到醫院去看醫生的,醫生給你打針,明白嗎?”我特意把醫生給你打針説得重一些,果然,一直到放學他動沒有説一聲肚子痛。

李溢龍真的肚子痛嗎?不是。他是有時侯厭惡上幼兒園,是因為他享受着另一個愉快的刺激。李溢龍的刺激就是在家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寵愛,平時習慣了講髒話,習慣了上幼兒園就得用買零食做替換條件,久而久之,若家長不順從,他便會想出各種理由拒絕上幼兒園。

所以家長在家不能過分地寵愛孩子,更不能以買零食或玩具來換取自己孩子上幼兒園的條件。

教育的隨筆14

在幼兒園中,我們以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為主線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入園、閲讀、傾聽、排隊、盥洗、進餐、睡眠與起牀、户外活動、離園、學習基本的儀容儀態,以及開關門、敲門、就餐、尊敬長輩的禮儀,我們可以隨機抓住並細化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例如,早晨教室的門口是每個孩子每天早上必經之地,每天早上我們兩位老師帶着一位幼兒站在班級門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來,一聲聲甜甜的:“小朋友,早上好”的問候,一個個彬彬有禮的:“您好,再見”的禮貌動作,構成了一幅幅傳播文明禮儀的美麗圖畫,感染着家長,影響着孩子,現在每天每位幼兒來園、離園都能做到主動向老師、家長、小朋友問好,並知道了與人交往要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小朋友相互間的“小摩擦”,還是相互間的友情幫助,幼兒都能運用自如地交往,班集體中傳播着文明禮儀的氣息,在潛移默化中使幼兒初步形成了文明禮儀的良好行為習慣。

實踐證明,只在有限的上課時間裏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幼兒的日常生活中藴藏着豐富的教育契機,只要教師善於觀察,捕捉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對幼兒隨機進行教育,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育的隨筆15

我班xx洋小朋友是一個異常調皮的孩子,上課不專心,下課打架,一想到他我的頭都感到大。

今日我帶他們去廁所,佳惠小朋友不細心摔倒了,哭了起來。這時我看到xx洋走了過去,把她扶了起來,還細心的幫她擦掉眼淚,拍掉身上的土,用手領着她一齊去廁所。回到活動室之後,首先我表揚了xx洋對佳惠小朋友的關心,讓大家向他學習幫忙關心別的小朋友,同時告訴他在別的方面也要做一個讓大家學習的好榜樣。談話之後,xx洋有了很大的改變,活動進取,也能較好的團結小朋友,在小朋友的心目中漸漸的樹立起了自我的威信。

過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每個孩子都有他們的閃光點,這需要我們這些當教師的去挖掘和開採,並加以調式,這樣才能讓每個孩子都放出自我的光采,成為有用之才。

標籤: 隨筆 通用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9ewv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