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關於教育議案

關於教育議案

關於教育議案1

一、留守兒童現狀

關於教育議案

兒童是國家之未來,民族之希望。一個人成長的速度有多快跟成長的家庭環境和教育環境有關。留守兒童在近年已經引起了社會較多的注意,尤其是留守中國小生,對留守學齡前兒童的關注還比較少。僅以建甌市為例目前全市留守兒童的規模已經達到3849人,其中80%以上居住在農村。“三歲看大,七歲至老”,學前教育是孩子重要的成長階段,是開發幼兒智力的關鍵時期。孩子們受教育機會不均等,原本智力水平相當的孩子,還沒有進入義務教育階段就形成接受能力上的落差,這些兒童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他們大多內向、封閉、有一種強烈的自卑心理。由於缺少正常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生活失助、學習失教、心理失衡、道德失範、安全失保等問題。

他們主要存在的三個問題:

一是親子之間的溝通問題;

二是這些孩子在與人的交往上出現一些心理障礙;

三是在學習上出現了一些困難。”

一個從小失去關愛的人將來很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事實證明,兒童生活環境差、就學機會差,導致了將來就業機會也差,只能從事一些較低級的、社會認可程度和報酬較低的工作,甚至由於沒有穩定生活來源而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在這樣的背景下,留守學齡前兒童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可以説,留守幼兒的良好教育問題不只是教育安全問題,而應超越教育的問題,是孩子本身的需要,更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

二、農村留守學齡前兒童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

按照國家的現行政策,學前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國家的財政支持並沒有延伸到這一階段,而是鼓勵社會力量辦學。據教育廳數據,目前全省公立幼兒園約佔有量30%,私利幼兒園佔70%。由於在城市缺少住房,城市幼兒園收費高,總量不夠等原因,從農村的調研情況來看,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絕大部分選擇把孩子留在老家。農村各地出現了一些鄉村一級的民辦幼兒園和僅有的一所鄉鎮級的公辦幼兒園。然而,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依然面臨家庭關愛、家庭教育的缺失、學前教育滯後、社會關注不足的嚴重問題。

(1)家庭教育的缺失。首先表現為監護人觀念的落後。學齡前留守兒童一般是由祖輩監護,由於文化層次低,絕大多數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送去幼兒園的目的也就是找個人把孩子看着,不出事就行。絕大部分的監護人都嚴重忽視了孩子的智力開發。少數監護人有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的意識,但由於自身文化素質有限,無法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學前教育。調研中,我們明顯感受到大部分留守學齡前兒童在語言表達能力、對安全的認知、問題反應速度、肢體活躍程度方面,與其他兒童均有比較明顯的`差距。

(2)家庭關愛的缺乏。由於長期與父母分離,兒童從小缺乏愛撫和親子間的情感交流,這影響了留守幼兒情感和社會性的發展。親子互動的缺失、撫養人模糊的職責意識,造成留守兒童缺乏對信任的感受和體驗,孩子容易產生焦慮感和對別人的不信任,常常會表現出情緒、行為發展的異常,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有些孩子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容易退縮、感情淡漠,患上“愛的麻痺症”;有的則過度活躍、過分在意別人的關注,表現出一種“愛的飢渴症”。缺少對愛的感受和體驗極有可能造成這些孩子將來缺少“愛”的能力。

(3)學前教育的缺優。首先表現為幼兒園硬件設施的不足。農村一般一個鄉設立一個幼兒園,其服務半徑不足,且多為私立,辦學條件較差。教室多為普通民房改建,室內、室外的活動場所都很有少,沒有較為衞生的學生食堂和廁所,幼兒教育所需的配套設施也很缺乏,例如教輔資料、兒童玩具等。另外,農村幼兒園的師資力量相當薄弱。從事幼兒教育的老師多為本地居民,文化素質較低,未經過任何幼兒教育的相關培訓,基本不具備幼兒教育的相關專業知識。有的地方還存在師資數量少且年齡偏老的情況。

(4)社會關注的缺少。各級政府對中國小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的入學問題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針對學齡前留守兒童、流動兒童的學前教育還在思考階段。沒有真正拿出可行的措施或方案予以落實。

三、對策建議

透視我國留守兒童現狀,很顯然,幼兒教育只靠學校頭熱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國家、政府着力扶助。現就我市留守兒童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審時度勢,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建議將幼兒教育納入政府的公共服務體系。加大幼兒教育的財政投入力度,使得幼兒教育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市場為輔的局面。對已有的農村幼兒園增加財政補貼,並建議把農村留守幼兒教育工作納入新農村建設、農民工工作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置於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之中,實現幼兒教育的均等化。

(2)有的放矢,開展貧困家庭幼兒教育的補助/救助活動。可制定“優先教育區”政策,針對經濟條件差的家庭,以對地理位置和社會環境不利的兒童給予更大的重視和幫助。尤其通過對貧困家庭的幼兒進行早期補償教育,使這些家庭走出代代貧窮的惡性循環圈。政府在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方面,優先考慮地理位置和社會環境不利的兒童,採取特別扶持的政策提高那裏兒童的入園、入學率,力求趕上國家規定的水平。此外,在取得辦園合格證的前提下,還通過多種途徑發展多樣化的幼教機構,特別是適應各種文化背景的、適應貧困、單親家庭和各種“社會處境不利”兒童的幼教機構,以“補償”這些兒童因家庭照顧和教育不足而帶來的發展缺失。

(3)強化培訓,努力提高幼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規範開辦幼兒園資格審批。通過政府投入專項經費招聘合格師資和管理者,定向委託學校培訓等多種形式,為幼兒園配備一定比例的公辦教師,確保幼兒園師資隊伍的專業化和穩定性。在農村,建議召集當地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如高中畢業生、返鄉尋求就業機會的大中專畢業生等進行幼師教育培訓,對於開設幼兒園的業主對其進行資格認證,提高該行業從業人員素質。

(4)拓寬渠道,引導全民樹立正確的“早教”觀念。藉助一些社會團體開展義務培訓活動,引導全民樹立正確的“早教”觀念,樹立科學育兒觀,特別是在農村,對留守幼兒的監護人進行觀念轉變的引導以及相關早教技能的培訓。如,今年暑期,針對暑假期間留守兒童沒人照看情況,順昌縣雙溪街道計生協會出台的一項幫扶舉措,將12個行政村的“農家書屋”全部免費向留守兒童開放,讓書香四溢的“農家書屋”成為留守兒童暑假期間的好去處,在炎炎夏日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知識的綠蔭。此外,創設各種平台,以政府行為的方式讓出版專門的簡易幼兒教育書籍,在報刊雜誌上創立相關的專題,電視廣播節目中設立專門欄目版塊。

(5) 提供條件,將“留守兒童”轉變為“流動兒童”

有條件的地方,使留守兒童儘可能與父母一起生活,就近入園。一方面通過提供廉租房,方便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把孩子帶在身邊,將“留守兒童”逐步轉變為“流動兒童”,另一方面,為這些進城的流動兒童提供“教育券”,享受平等的入園政策,使其能夠在住所就近的幼兒園入讀,真正實現教育公平。

(6)借雞生蛋,通過立法保障和政府鼓勵社會力量幫扶。借力發力,使社會上的企業、個人、非營利組織等有合法便捷的渠道對留守幼兒的教育進行愛心扶助。動員社會力量來幫助這些孩子,建立聯動的機制,政府、教育部門、公益組織、志願者等多位一體,齊抓共管,來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如鼓勵志願者下鄉為農村幼兒園做義工,為上晚班、週末班的家長看孩子,為農村幼兒園捐贈圖書、玩具等等。政府應該加強管理,規範辦園行為,嚴格審批制度,並逐步推進幼兒教育均衡發展。對幼兒園的管理做到堵疏結合,在大規模新建、改建、規範幼兒園的同時,依法加大對非法和不規範辦園行為的整治力度,取締無證辦園。建議政府要把農村學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作來抓,這是一件很接地氣的大事實事。將留守兒童工作納入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指標,教育資源更加註重向農村和欠發達地區傾斜,為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提供專門的項目支持和政策制度保障。在現有城鄉教育資源調配比較困難的情況下,政府要制定相應政策,鼓勵社會教育機構到農村進行教育服務,政府層面,“埋單”的方式為廣大農村兒童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資源;學校教育層面,轉變教育教學方式,注重心理疏導,建立《留守兒童成長檔案》,建立《教師結對幫扶制度》等。

“留守兒童就像外出打工父母的“後院”,一定要重視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尤其是學齡前留守兒童問題,不能“後院”起火,讓留守兒童不要成為外出農民工心中的痛。”留守兒童關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關乎經濟社會建設發展大局,更關乎一個民族的希望與未來。”是時代發展的內在需求,務必引起政府及社會的廣泛的重視與關注。

關於教育議案2

理由: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我國繁榮昌盛的希望和保障,但一些地方和學校在青少年教育上片面地追求分數教育,忽視了思想教育,甚至有“維分數”論的趨勢,導致了一些青少年形成了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問題少年,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據統計我縣xx年查處涉嫌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1xx人,其中涉嫌犯罪的23人;xx年查處涉嫌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36人,其中涉嫌犯罪的19人;xx年查處涉嫌犯罪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43人,其中涉嫌犯罪的22人,已經危害到我縣的社會穩定。因此,切實加強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從小培養青少年良好的`行為準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就顯得至關重要,需要引起各部門、各單位的高度重視。

辦法:

1、發揮學校思想教育陣地作用,通過定期開展主題鮮明的團隊活動,如:開展唱紅歌、青年志願者服務、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引導學生形成愛國、愛家、遵紀守法、無私奉獻思想,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

2、將青少年思想教育納入到學校、各鄉鎮的考核體系中,把青少年思想教育和考試成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臵。

標籤: 議案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omp37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