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讓孩子有個伴教育心得

讓孩子有個伴教育心得

經常有家長反映:孩子學習沒有積極性,幹什麼事都堅持不了多久,對課堂的紀律和老師的要求常常置若罔聞。

讓孩子有個伴教育心得

對此,我對這些孩子進行了分析和調查,結果發現這些孩子的共性問題是:缺少同伴,不適應學校生活和羣體要求。原因:21世紀是高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多地依賴於現代化的通訊工具,打個電話,發個E-mail,讓人們之間似乎少一些親近感。所以在這個時代生活的孩子們,也缺少了相互之間的遊戲,讓更好的孩子沒有朋友,生活感到孤獨。作為家長,我們太多時候看到,孩子自己在家裏一天,不下樓,不出門,獨自看書、玩電腦、看電視……作為教師,也是常常發現學生們做遊戲時找不到合作的夥伴。

這種同伴的交往是促進兒童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與同伴的交往經歷決不是由某些兒童享有而不被另一些兒童享有的一種表面的奢侈品,同伴關係對於健康的認知和社會性發展是絕對必需的。大量研究文獻表明,同伴關係有利於兒童社會價值的獲得、社會能力的培養以及認知和健康人格的發展。看看起作用:

首先,同伴可以滿足兒童歸屬和愛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馬斯因為歸屬和愛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人類基本需要的一部分。兒童在同伴集體中被同伴接納並建立友誼,同時在集體中佔有一定地位,受到同伴的讚許和尊重而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滿足,這有益於兒童的發展。

再者,同伴交往為兒童提供了學習他人反應的機會。兒童在與同伴交往中學習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保持友誼和解決衝突,怎樣對待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怎樣對待敵意和專橫,怎樣對待競爭與合作,怎樣處理個人與小團體的關係等等。

如果由於缺乏與同齡同伴交往交流的經歷,不能融合於同伴羣體的孩子,則會出現種種適應的問題。,他們由於適應不了羣體的要求,所以被排斥在羣體之外,因而不能獲得很多心理需求的滿足,如被接納、被尊重、被讚賞、被幫助、被信任等等。他們沒有相應的榮譽感、合作意識,他們也學不到很多羣體生活的規則和人際交往的技巧。羣體帶給他們的不是嚮往,而是恐懼。因此他們要遠離羣體,逃避羣體,他們也就不知道也不在意羣體的要求,就顯現出諸多我行我素,肆意妄為等完全自我中心的行為,他們不想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才能在羣體中有地位、有榮譽、有價值。

所以我給這些家長的建議:一定要經常帶孩子出去和小夥伴玩。讓孩子主動交朋友。

讓孩子主動和別人交朋友,比如,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可以鼓勵孩子主動和別人打招呼,看見鄰居家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讓孩子主動問好。在街上看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孕婦或者小朋友,以及其他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如果孩子力所能及,就讓孩子主動去幫助他們,使孩子體會助人為樂的感受,知道幫助人可以得到別人的好感和謝意。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要鼓勵孩子主動尋找玩的夥伴,比如,帶孩子去娛樂場或孩子集中的地方,讓孩子主動和周圍的小朋友合作,一起遊戲,結伴參加活動。孩子上幼兒園或上國小的第一天,都要鼓勵他,告訴他:“媽媽希望你認識一些新的朋友,我們很願意看見你的新朋友。或者經常問:有沒有新的朋友?可以帶他們來家裏玩。等等……有意為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

有些孩子天生內向不願與人交往,家長要為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使他懂得怎樣與人相處,使他擁有朋友。可以讓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和鄰居家的小朋友一起玩,讓孩子邀請幼兒園的小朋友來家裏玩,讓上國小的孩子把同學帶到家裏一起做功課。在孩子過生日的時候,邀請他的一些小夥伴或好朋友到家裏一起吃生日蛋糕。週末,可以帶着孩子到他的小夥伴家裏做客,或者邀請幾位家長帶着各自的孩子去公園玩。鄰居家有事外出,如果帶着孩子不方便,可以主動幫他們帶孩子,讓自己的孩子對這個小朋友表示歡迎。

經驗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很喜歡和同學夥伴在一起往,每當出去玩時只要有其他孩子,孩子就會感到很開心,如果單獨帶孩子出去,最後是家長不輕鬆,孩子不開心。

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為孩子做個榜樣,主動跟別的家長打招呼。帶着孩子出了家門在小區裏玩,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家長走近,家長不妨主動跟別的家長打招呼,並表示歡迎小朋友一起玩。無意中也影響着孩子,也為孩子們創造了一起玩耍機會。

孩子們一起玩耍的次數越多,交情就會越深。他們也會在交流中建立羣體關係,從而培養團體合作意識。

孩子在活動過程中學會了分享,學會了謙讓,克服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從而主動與同伴交往,團結友愛,養成孩子一個積極開朗、樂於交往良好情感,為孩子今後面向社會作出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不要再把孩子關到家裏,把“圈養”緩一緩,改改“放養”,讓孩子有機會去接觸同伴,和同伴一起交往,在交往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這樣更容易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協作能力、交往能力。最好的同伴就是朋友。孩子終究會長大,會獨自走向社會,他們能否獨立生存,能否生活得快樂,能否取的成功,主要看他們能否與人和諧相處。

所以不要蔑視孩子結交的小朋友,不要有意無意地封閉孩子的同齡小社會,父母要儘可能關照和製造機會,幫助孩子獲得一個完整的童年,也為孩子的未來建立一個智慧與情思的和諧世界。

標籤: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qvmn7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