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絲綢文化的歷史價值

絲綢文化的歷史價值

有着2500多年曆史的蘇州,不僅是一座文化古城,而且也是一座絲綢古城。早在唐宋時期,蘇州就是全國的絲綢中心;明清時,皇家高級絲綢織品也大多出自蘇州織工之手。為了弘揚我國的絲綢文化,向國內外遊人宣傳我國絲綢工業發展的歷史、現狀,中國第一座絲綢專業博物館———蘇州絲綢博物館於1991年9月竣工落成。它坐落於蘇州市中心的北寺塔風景區內,佔地9410平方米,其建築風格典雅別緻,將古老文明與現代風格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絲綢文化的歷史價值

絲綢博物館的整體色彩以白色為主,以反映絲綢的本色。站在大門入口,就可以看到一條象徵“絲綢之路”的東西通道,與貫穿主樓南北的全封閉現代化白色牆面相交。牆面在入口處的自然曲折,象徵着絲綢的柔軟、飄逸,牆頂直立一排變體桑樹,中間圓形鏤空,又宛如絲綢之路上一段綿延的古城牆,在極濃烈的現代氣息中,讓人明顯感到傳統的吸引力。牆前分別裝飾着採桑女、浣紗女和織綢女3尊漢白玉雕像,賦予博物館以動態美。主樓頂部塔式蓋頂建築,讓人聯想起歷史上的絲綢之路異域風情。博物館的內部裝飾,也極為清新雅緻。分佈於各展室的各類雕塑,均出自我國著名的雕塑家之手。館內設有序廳、古代館、蠶桑居、織造坊、錦繡苑、中廳、絲路花雨廳、明清綢莊、科研室和複製工場等。

步入序廳,絲綢古國的輝煌歷史,形象生動地展現在眼前。中央石壁上刻着“蠶、桑、絲、帛”4個甲骨文,簡潔地概括了蘇州絲綢博物館的全部內容。左側的巨幅石刻壁畫,生動地再現了我國古代絲綢發展的沿革過程及其科技成就。靠近壁畫,有一尊端莊美麗的古裝婦女雕像,手裏捧着蠶繭,眼神似在思考,她就是歷史傳説中第一位養蠶的“蠶神”———黃帝的妻子嫘祖。沿“絲路”右側,一組沙漠駝隊的浮雕,形象生動,古樸渾厚,與半牆有機結合,顯示了漢唐以來絲綢之路的風光特色。

古代館的絲綢陳列,以其珍貴的絲綢文物及模型、圖片,展示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絲綢的起源,直到明清時期絲綢生產的沿革,它是一部濃縮了的中國古代絲綢史。“蠶桑居”是根據近代農家養蠶栽桑的真實情景復原的。跨進“織造坊”,又是另一番景象,在這裏可以看到各種類型的古代織機和傳統工藝的手工操作表演,猶如身臨明清時期蘇州絲綢業的“東北半城,萬户機聲”的繁榮境地。在這裏還可以看到織女們的現場表演。漳緞織機、雲錦織機、緙絲機、腳踏繅絲機、絡絲機都在進行運轉操作,古代雲錦、彩經絨及漢唐織錦等著名絲綢品種的織造過程,在這裏都得到了充分演示。

穿過一個象徵性的古絲路城關———“峪陽關”,進入了中廳,鄭和下西洋時的船隻模型與序廳中的駝羣遙相呼應,將古國文明帶向世界。

近代館坐落在一條仿古街上,展示了蘇州絲綢的精湛工藝、服飾變異及蘇州絲綢業發展的歷程、蘇州絲綢的國際地位、絲路延伸等。

絲綢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徵,中國古老的絲綢業為中華民族文化織繡了光輝的篇章,對促進世界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開館至今,該館已接待海內外參觀者百萬餘人,這不僅展示了中國歷史文化,也為東西方的現代文明提供了交流平台。

蜀繡蜀錦:絲綢王國兩朵奇葩

中國有四大名繡,蜀繡為其中之一,號稱“蜀中之寶”,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中國還有四大名錦,蜀錦為其中之一,古人稱錦,金也,其價如金。蜀錦興於漢,盛於唐。近日,記者來到蜀錦、蜀繡的家鄉四川成都,一睹了蜀繡、蜀錦的芳容。

蜀繡將中國的刺繡工藝推上了巔峯。特別是蜀繡經典技法“異色異型雙面繡”,在薄如蟬翼的尼龍紗正反兩面繡上不同圖案的刺繡作品,而且針腳藏而不露,可謂鬼斧神工。記者在成都文書坊街採訪了蜀繡大師孟德芝,她曾是成都蜀繡廠的一名普通繡工。2006年,蜀繡廠改制,下崗的孟德芝成立了成都夢苑蜀繡工藝品有限公司。當地政府對蜀繡的扶植,使孟德芝在成都文書坊文化一條街有了自己的門臉,併成立了蜀繡研究院,她培了多名養蜀繡技工、學生,並吸納街道下崗再就業人員,帶領下崗的姐妹們為傳承發揚蜀繡古老技藝忘我的創業工作。

記者瞭解到,目前能掌握“異色異型雙面繡”的蜀繡藝人屈指可數。孟德芝是其一,她憑着天賦和對蜀繡的酷愛,在蜀繡領域成為了鼎鼎有名的大師,並多次代表國家赴瑞士、美國、韓國等國展示蜀繡技藝。記者有幸現場觀看了孟德芝製作蜀繡精品“九子·熊貓”的過程。只見她用一根細細的繡花針,在薄薄的尼龍紗(厚度僅0.2mm)的正反兩面繡着不同的圖案。一面為九童學習圖,一面為國寶大熊貓。此項技藝的絕活在於正面的針腳不能下穿過反面,同時又要照顧到作品的整體性,兩幅圖案巧妙的天衣無縫的結合在一起。據説“九子·熊貓”是孟德芝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曾被香港一對夫婦求購了3年。但孟德芝一直捨不得轉讓。直到“5·12”汶川地震後,這對香港夫婦又一次來到四川慰問災民,被感動的孟德芝才將“九子·熊貓”蜀繡作品贈送給他們。

蜀錦因產於四川而得名,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各國和我國近鄰日本。蜀錦與蜀繡雖同屬絲綢類產品,但兩者還是存在很大區別。蜀錦是織出來的,屬於紡織品範疇,用經線和緯線在大花樓織機上生產。產品主要用做服裝、服飾等實用品的材料;而蜀繡是靠手工一針一線繡出來的,屬於工藝品範疇,用專用的繃子和繡花針、蠶絲線完成,產品大都做成裝飾工藝品。

蜀錦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主要靠口傳心授進行手工織造錦,其織造技藝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成都建有蜀錦織繡博物館(“蜀江錦院”),坐落在杜甫草堂附近。記者採訪了該博物館行政辦公室王主任。她介紹説,“蜀江錦院”是全國唯一擁有全套手工蜀錦製作工藝和蜀錦歷史文化展示的'專業場館,2009年對外開放。內設大型蜀錦織造工場,陳列了歷代錦繡紋樣藝術品和清代花樓木織機複製品。2006年,蜀錦織造技藝被國務院命名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記者瞭解到,織錦的大花樓織機長6米、寬1.5米、高5米,由拽花工和織手兩人配合,拽花工坐在花樓上提升經線,織手在機下負責穿緯線,兩人配合稱為“挑花結本”。提一次經,打一次緯,循環往復,方可織出美麗的蜀錦。蜀錦產品有坎肩、旗袍、馬褂、馬面裙等,反映了明清服飾面貌和民間刺繡的精華藝術水平。現代蜀錦用於服飾和工藝品。王主任介紹説,“蜀江錦院”屬於民營股份制,國家不撥款,經營狀況直接影響公司的運行效益。目前來參觀併購買蜀錦產品的多數是旅遊團隊、散客不多。記者發現,參觀者中有學生、國外客人,但當場購買蜀錦產品的參觀者寥寥無幾,主要原因是價格較高。

我國蜀繡、蜀錦是中華民族的美麗瑰寶,但傳人不多,工藝、技法由於一批老藝人相繼去世而失傳。搶救、繼承蜀錦、蜀繡針法、技藝刻不容緩。如蜀繡雙面異型繡彙集了蜀繡的主要針法,但精通此針法的藝人屈指可數。蜀錦的挑花結本靠口耳相傳,缺乏記錄手段,一定程度阻礙了它的健康發展。這些問題有待重視和解決,否則,若干年後,我們將再也見不到蜀地正宗的絲綢錦繡產品。

江南絲綢是一種文化

中國的桑蠶文化延綿數千年,歷朝歷代都有不少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在桑蠶文化上留下不朽的佳作。桑蠶文化承載了中華文化中孔、孟“至善至誠”的思想精髓。在桑蠶成長的一個多月裏,養蠶人和蠶之間建立了濃厚的感情。在由芝麻粒大小的一粒蠶卵長成碩大的一條蠶的過程中,養蠶人先是顧其柔弱體小,後是愛其體胖憨態。不知要有多少不眠之夜,不知要流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才能把蠶養得肥肥胖胖、順利成繭。如果蠶成長不順或飼養失敗,不少養蠶者會傷心落淚。養蠶的過程傳遞的是一種真摯、仁愛的情感。在我國南方蠶區,不少地方有在蠶汛前給菩薩燒香為蠶祈福的習俗,養蠶人對蠶的呵護猶如母親對襁褓中的嬰兒般細膩和熱情。其中所藴涵的精神實質,成為文學、美術作品盡力挖掘的創作題材,矛盾先生的《春蠶》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桑蠶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內涵,也應該貫穿在絲綢的整個消費之中,體現出絲綢與人的深層關係。

如今,絲綢服裝已經成為人類高雅服裝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倡導返樸歸真、綠色環保的今天,身穿對皮膚具有保健功能的絲綢服裝,是消費者成熟消費的表現,也是消費者健康意識的體現。在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上,禮儀小姐的風采征服了全球的賓客,她們出場所穿的禮儀服裝,就是用絲綢製作而成的。

新安江之水流進千島湖,經由新安江水電站瀉下,下游就叫富春江了。富春江流域美麗富饒,江山如畫。歷史著名的“富春山水圖”描繪的就是這裏的情景。千島湖是富春江及下游城市包括杭州的飲用水源,政府對於它採取的環保措施嚴格而科學,因此這裏有江南最為優良的生態環境。最近幾年,當地政府把常年散居在高山裏的農户請進了集中建設的新居,據説這樣可以避免農作和人的生活對水源、土質和地表生態的破壞。出色的環境保護措施也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回報。這裏出產許多著名的綠色保健品、中藥材和食品。例如“國珍松花粉”的松花粉就採於千島湖周邊的松林,而“農夫山泉”則是取用了千島湖的深層水。在人類生產活動與自然生態如此和諧發展的地區,發展蠶絲生產確實是得天獨厚,這裏所產的蠶絲真正具有了“綠色環保”產品的特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説,這裏綠色的自然環境,已經為這裏的絲綢製品貼上了天然的“綠色”標籤。

富春江流域是蠶絲氨綸抱合絲生產基地。其延伸產品為各種彈力真絲綢、彈力真絲交織綢。這類產品風格獨特,具有較好的防縮抗皺性能、染色性能和印花特性,其工藝技術已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這裏的“蠶絲氨綸抱合絲”制絲生產技術是世界僅有的。利用這一技術,通過高科技制絲手段,把世界上最好的繭做成蠶絲氨綸抱合絲,再用蠶絲氨綸抱合絲作緯線織造出帶有彈力的絲綢面料。彈力絲綢面料是隨着紡織科技發展應運而生的高檔新型面料,內含5%~8%的彈力纖維氨綸絲。加入氨綸後,面料具有了更好的表面張力和彈性恢復力,從材料學的角度彌補了絲綢面料洗滌後易於變形起皺以及強度較弱的缺陷。這種彈力絲綢除保留了純真絲面料的感觀風格外,與傳統的包覆絲織彈力面料相比,表面更加緊實細膩,染色印花後色澤更加豔麗明快,使絲綢的高貴典雅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長期以來,這裏所生產的彈力絲綢面料通過不同的渠道幾乎全部用於外貿出口,產品供不應求。2008年奧運會以後,用這些面料加以印花或手繪工藝製作出的精美的睡衣、睡袍、內衣等產品,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消費者的積極迴應。

標籤: 絲綢 價值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2v55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