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不識車軛的歷史典故

不識車軛的歷史典故

不識車軛的意思是善於學習,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善於學習,不可一世,蠻橫無 禮,愚蠢可笑。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不識車軛的歷史典故,歡迎閲讀

不識車軛的歷史典故

原文:

鄭縣人有得車軛者②,而不知其名,問人曰:“此何種也③?”對曰:“此 車軛也。”俄,又復得一,問人曰:“此是何種也?”對曰:“此車軛也。”問者大怒,曰 :“曩者曰車軛④,今又曰車軛,是何眾也?此女欺我也⑤!”遂與之鬥。

【註釋】

①選自《韓非子·外儲説左上》。②鄭:古地名,在今陝西省渭南縣境。軛:讀è餓。套在 牲畜頸部,以便牽引的器具,形狀略似人字形。③何種:何種物體。④曩:讀nǎng囊。先前。⑤女:同“汝”,你。

車軛是駕車時套在牲口脖頸上的一種木製駕具,略微彎曲有點像個“人”字形。

一天,一個鄭國人走在路上撿到一個車軛。因為他從未套過牲口駕車,所以不認識這是個什麼東西。回家後,他拿着車軛去問鄰居説:“這是個什麼東西?”

鄰居告訴他説:“這是車軛。”

雖然這個鄭國人知道了自己手裏拿的這根彎木棒叫作“車軛”,但畢竟印象不深,他並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第二天,這個人又在路上撿到一個車軛,他又拿去問鄰居,鄰居回答説:“這是車軛。”

誰知這個鄭國人聽了以後,竟大怒。他説道:“先前那個東西,你説是車軛,現在這一個,你又説是車軛,路上哪來這麼多的`車軛呢?我看這分明是你在騙我,你不是個好東西。”他説着、罵着,竟然抓起鄰居的衣領同他打起架來。

一個人遇到了疑難事情,往往要請教別人。可是這個鄭國人,既想請教別人,又不虛心,還要懷疑別人。他不知道自己的愚昧無知,卻懷疑別人在欺騙自己。如此自以為是而又蠻橫無理的人,真是愚蠢可笑。

標籤: 不識車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6komw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