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國中下冊歷史工作計劃

國中下冊歷史工作計劃

作為國中歷史教師該如何制定學期工作計劃?下面我們來看看國中下冊歷史工作計劃,歡迎閲讀借鑑。

國中下冊歷史工作計劃

  國中下冊歷史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加強素質教育,推進新課程改革,努力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歷史課的教學着眼於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對世界有更深刻的瞭解,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歷史學科的學習,培養學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比較中國與其它各國的差異,以此來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三、教材分析

結合歷年會考要求,重點為近代史以後的內容。每課的內容多,知識點多,且容易混淆,要記憶的圖形也多,教師要教會學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本學期講授的《世界歷史》下冊餘下內容。

1945年9月“二戰”結束至今,是世界的兩極格局向多極化過渡時期。這一時期:兩極格局形成—演變—解體,隨之向多極化過渡。世界經濟快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增強。

四五十年代時開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極大地推動社會生產力和世界經濟的發展。也促使世界經濟的區域集團化和全球化趨勢加強。這給各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和平和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

四、教學措施

1、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歷史教學環境。

2、指導學生閲讀教材,理解分析回答問題,倡導學生參與教學,積極探索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通過各種課堂訓練,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3、製作歷史課件,輔助歷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歷史教學活動。

5、認真搞好會考歷史複習,確保學生取得較為理想的成績。

6、加強課外輔導和晚自習指導,協調班級發展,以便每個學生順利畢業、升學。

  國中下冊歷史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為更好的抓好七年級的教學工作任務,本期歷史除傳授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之外,還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維護祖國統一,增進民族團結教育、優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以及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同時要把環境教育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學生情況分析

所任教的學生上課時的情況有所不同:女同學比較聽話,上課時的整體紀律較好,但學生的思維不夠靈活,課堂氣氛有點沉悶。從總體上觀察,大部分學生的.情緒比較穩定,對這門課程較感興趣,特別是將有關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講出來的時候,學生聽得特別認真;有一小部分學生的情緒不太穩定,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往往看一時的心情或喜好來決定是不是認真聽課,所以在課堂上表現差異較大,還不具備自我約束能力,自覺性較差。通過上個學期的觀察,學生對於“堂堂清”這種教學模式比較適應了。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七年級歷史第二冊是政治思想性很強的一門課程,思想性、科學性、可讀性強,圖文並茂,趣味性較強。

2.教材內容

《中國歷史》第二冊的內容是從我國隋唐時期至明末清初的歷史,主要講述了各個朝代的興衰過程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情況,共22課。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於與歷史發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難點在於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

四、主要措施與教學目標

針對以上幾點,本學期仍採用“平時分積分制度”,制定了一套較為完整、詳細的積分制度。從課堂上答題、作業完成情況和上課紀律幾個方面來實行積分獎懲。首先,課堂上的提問分為“複習提問”和“新課提問”,在“複習提問”這個環節採取答錯扣分,自願回答加分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而在“新課提問”這一環節中,為了激發學生髮散思維,使學生敢於踴躍回答問題,答錯不扣分,對於回答有創新意識的多加分等。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了,提問有難有易,對於比較容易的問題儘量要求成績處於下游的學生回答,增加其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對於有進步的學生,給予表揚和獎勵。其次作業完成情況和上課紀律的積分主要是為了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對於作業完成情況的扣分主要是為了督促學生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作業;對於上課違紀情況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不同的扣分,對於表現有明顯進步的同學給予加分鼓勵。每個月公佈一次積分,使學生能及時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

五、教學進度

新教材七年級歷史第二冊總共有22課,從隋唐時期講到明末清初的文化教育,大部分課的內容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對比較難理解的內容分為二課時來上。教材主要全面貫徹基礎知識、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三項教育目標,以歷史發展的線索、重大事件和人物、經濟、文化的重要史實為重點。本學期共二十一週,第十一週進行期會考試,第十九與二十週複習和考試,第二十一週進行期末試卷評卷、統計、分析,除去考試周與放假周,一共有三十二個課時左右,其中新授課佔二十二個課時,單元複習佔四個課時,期中複習佔兩個課時,期末總複習佔四個課時。

  國中下冊歷史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歷史學科教學質量為中心,堅持教育創新。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着眼於學生的發展。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期繼續任教七年級歷史,七年級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也不紮實。學生對歷史雖有一定的興趣,但學習的自覺性較差,學習上還存在以下問題

①部分學生對歷史學科認識不夠,學習態度不端正。

②部分學生求知慾強,思維靈活,但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目的不明確。

③有些學生有偏科現象。

④缺乏分析歸納能力,學習主動性有待加強。

⑤綜合分述史實的能力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學目標

1、要在上冊歷史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時期的基本特徵以及發展趨勢,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基本規律。

2、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解讀、判斷和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教育學生繼承傳統美德,初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全的人格,養成具有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意識和人文素養。

4、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不良習慣

5、從嚴治教,提高成績。

四、教材分析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敍述了從隋朝建立到清朝前期的歷史,也是中國古代史部分。教科書由單元和課組成。每一個單元為一個學習主題,每一個學習主題下分若干課。本冊共三個單元,共二十四課。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每課課文由提示、正文、閲讀課文、圖、表、資料、註釋、以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課程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其餘內容,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1、教學重點: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宋元經濟重心南移。

2、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理解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宋元時期經經濟重心南移,民族關係的發展,到明清時期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的歷史鉅變。

五、本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課程標準認真備課,耐心輔導.。

2、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突出每一節課的重難點,以增強直觀感

3、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4、通過課上小測驗、提問,檢查背誦等多種方式進行知識的反饋和鞏固

5、繼續實行少講多練當堂掌握的這種教學形式啟發學生動手和動口的能力,對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進行重點講解

6、每講完一單元后把本單元的內容進行歸納綜合比較,讓學生系統掌握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想一想、議一議等,增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課上講到、練到,課下輔導到、檢查到不丟掉一個環節以提高成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mknlg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