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歷史上風箏的來歷

歷史上風箏的來歷

  風箏竟然是用在軍事上的!揭祕歷史上風箏的來歷

歷史上風箏的來歷

世界各國都有春夏之際放風箏的習俗,但是你知道嗎,放風箏這一習俗最早起源於我國,而且是用在軍事用途上的哦。

  風箏,古稱紙鳶、紙鷂、鷂子。

據古書記載,風箏的出現,最初是由於生產和軍事的需要,相傳春秋時代的公輸般就曾“削竹為鷂,成而飛之”,以偵察宋城。

直到北宋以後風箏也已開始由軍事偵察、通信聯絡、救生、求援,向體育、娛樂和遊戲等方面發展。然而,風箏大盛於朝野上下,清代高鼎也賦詩曰:“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山東濰坊素有“風箏城”之稱,早在明代風箏就已進入興盛時期。自清代中後期,每到清明節前後就成為有名的風箏市場。濰坊風箏中一類出自文人之手,彩繪雅緻,另一類出自民間藝人,他們吸收楊家木版年畫的特點,構圖飽滿,色彩鮮豔。

如今,濰坊的國際風箏節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國外風箏高手和遊人,風箏已成為開展國際經貿交流的媒介。

  風箏博物館

天文學家曾把温度計系在風箏上,測量高空温度;科學家富蘭克林在雷雨天放風箏,證實雲中帶電,進而發明了避雷針;意大利無線電發明家馬克尼用風箏引線代替無線電天線,使橫跨大西洋的無線電報實驗成功;美國萊特兄弟用風箏研究飛行,終於製成第一架使用內燃機的飛機等等。難怪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把風箏列為中華民族的一項重大科學發明。

被列為世界第一流的風箏博物館,坐落在山東濰坊白浪河畔。這座外形像一個巨大的龍頭蜈蚣、佔地13000平方米的博物館,設10個展廳、4個分館,收藏着來自世界各地的數以千計的'風箏珍品。

風箏的起源是什麼 風箏的由來及其傳播故事

風箏的起源:説起風箏的起源,有些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故去的親友,所以在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時,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託在風箏上,傳送給死去的親友。

據説,唐代晚期,因為有人在風箏上加入了琴絃,風一吹,就發出像古箏那樣的聲音,於是就有了 “風箏”的叫法。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大多數的人認為風箏起源於中國,而後廣傳於全世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實際上,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戰國時,東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昇天空……”。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淄博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是説墨子研究試製了三年,終於用木板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隻“木鷂”(或“木鳶”)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公元前約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東漢期間,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年以上歷史了。

墨子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稱魯班),《墨子'魯問篇》中説,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

最初風箏常被利用為軍事工具,用於三角測量信號、天空風向測查和通訊的手段。比如《鴻書》上説:“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的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向(一説張良用風箏系人吹簫)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在正史中也有關於風箏的記載,南朝的“侯景之亂”時,梁武帝被侯景圍困,曾放風箏向外求援。據南史卷八十“侯景傳”中所述,在梁武帝蕭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時,侯景作亂,叛軍將武帝圍困於樑都建鄴(即今南京),內外斷絕,有人獻計製作紙鴉,把皇帝詔令系在其中,太子簡文在太極殿外,乘西北風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軍發覺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樑朝從此也衰微滅亡。

相傳在公元前五世紀時,希臘的阿爾克達斯就發明了風箏,可惜後來失傳。直到公元十三世紀,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歐洲後,風箏才開始在西方傳播開來。

又從其它考據證實,約第十世紀傳至韓國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紀才傳至歐洲。

標籤: 風箏 來歷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nvgvr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