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出國留學 >

面對英國OFFER季來臨時留學生如何選擇

面對英國OFFER季來臨時留學生如何選擇

首先,大部分同學都只會看什麼英國泰晤士報、衞報的排名,而國內的中介更是隻會拿幾份報紙去忽悠大家付錢或者選擇和他們有金錢關係的院校,一步不慎的選擇很有可能導致童鞋們毀掉前程。

面對英國OFFER季來臨時留學生如何選擇

畢竟幾十萬的留學費用不是小數目,若被中介的三言兩語高價誘騙去讀了冷門學校或專業,該會有多虧!

關於出國留學,大家首先要把自己的目的和邏輯理清。大致上各位出國留學的目的就是要在畢業後找份好的工作,或者説去鍍金,讓自己的社會地位能在未來有進一步的提高。而要達到這個層次,畢業院校是各位必不可少的硬件。

特別是當代社會,無論是歐美還是中國新加坡,在商業世界裏,兩個陌生人第一次互相問好的時候,總會問及你是什麼大學畢業這個問題,並據此判斷你的底氣如何以及是否還有進一步接觸下去的必要。

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位畢業後的去留決定。為什麼?如果各位有幸拿到英國Group 5(牛津、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的OFFER,各位可以毫不猶豫地接受,因為該五大名校無論從校友的規模和質量都比Group 5外的大學都要好,不論英國本土還是回到中國。

但是,絕大部分人都只是拿到Group 5以外的院校的OFFER,這樣的情況,選校難度就加大了。

原因很簡單:Group 5以外的前30大學,只要是那些什麼羅素集團或者什麼數字集團,對大家求職的敲門磚硬度差別不大。但硬是要區分的話,我也找了幾個參數:

1、英國人心目中的評分;

2、中國人校友的規模;

3、業界的關係;

4、學術領域的貢獻(有個別大學在某些學術領域領先傳統Group 5一大截的)。

下面具體分析:

1、有幾所大學在英國人心目中是比較好的,例如杜倫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布里斯托大學、愛丁堡大學。

因為這些大學在英國的歷史比較悠久,你所投公司的CEO或者年紀比較老的高層就很可能從這些老名校出來,他們的畢業時間可能是上世紀60到70年代,他們一畢業的時候就已經很受英國企業青睞。

而很多近幾十年才創辦的大學那時候根本還是些技術大專,如果你不是老名校畢業,怎麼能拼過現在老名校的畢業生?

那些老校友CEO更情願把機會給自己的小師弟和小師妹。但這隻適合那些想在英國企業求職的同學,因為一旦回國的話,國內的世界又變回看那幾份報紙的排名和國內校友的規模。

2、如果各位有決心一畢業就回國工作的話,因為國內注重報紙上的大學排名,前30的大學畢業生要進國內的外資是小菜一碟。

若再有家人的關係,進入在英國壓根兒不敢想的牛企,在中國也可能是件輕而易舉的事。

但是,從長遠來説,各位應該看看那些院校的中國校友規模如何。因為回國後,在職場裏,校友的connection往往成為生意成敗的關鍵。

而中國人比較多的英國大學,諸如曼徹斯特大學、諾丁漢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南安普頓大學等,現在國內的校友關係可能還不十分明顯,但幾年後情況就會漸漸突顯了。

除了上説的兩個主要因素外,第三個因素就是你學校和產業的聯繫,因為,各位畢業的目的也是想找份好工作嘛。

牛津、劍橋我就不説了,那兩個學校基本是什麼產業都通吃的,校友遍佈各行各業。

那麼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經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呢?先説説倫敦的金融業吧,我個人覺得(通過和不同銀行的同行打交道和透過不少專業渠道瞭解後),帝國理工和倫敦大學學院佔領了倫敦的金融業和諮詢業大機構的'關係網。

其實,理工科味道很重,而現代金融業是非常鍾情於招聘數理背景及邏輯較強的人。現在倫敦金融和諮詢業的中層基本是由這兩所大學佔主導。

IC的畢業生一般是投行最喜歡的,邏輯好、能吃苦、勤奮的IC學生因為對金融業的薪酬嚮往再加上只有工科背景,對於金融業,很多剛開始都是沒有什麼背景的學生,他們很多像一塊海綿,吸收新知識的速度非常快,甚至有很多向往投行職業生涯的IC學生,還沒有畢業懂的東西比一個G5外讀金融專業的學生懂的還要多,特別是對資本市場的瞭解。

但這也是因為地緣優勢,每天都有不同投行的招聘演講,那個頻率甚至比牛劍還高,但很遺憾,歐美的投行中高層來自IC人數會大幅減少,原因很多:厭倦銀行業,自己創業或者跳去亞洲當中高層了。

至於倫敦大學學院,情況和IC大致相同,但感覺UCL的畢業生在處理人際關係上比IC的畢業生好很多,所以,UCL的校友是我見過除牛劍外,歐美金融業底層、中層和高層都分佈平均的學校,總會有幾個在身邊。

而LSE相對前兩個學校比較偏文科(LSE的Financial Mathematics專業招生數量相當於中國的熊貓數量),但由於主要是研究社會科學,名字在金融業和諮詢業也比較響亮,無奈學校招的學生人數並不多,所以,中層從LSE畢業的比前兩所的相對少一點,但因為LSE的名字十分被美國企業青睞,很早以前就有很多老美來英國留學,除了牛劍外首選便是LSE,而這批老美回自己國家後,也相當於我們國家十幾年前對留學生十分渴求的原因(二戰後很長一段時間,美國視歐洲為新興市場),且英國向來都有嚴謹學風的美譽,他們很容易在美國找到金融業的工作(。加上二戰時,一大批歐洲難民逃難到美國後成為金融大鱷(索羅斯就是LSE其中一枚名校友)發展至今,LSE老美校友規模在美系銀行中高層是很常見的。)

又因為現在越來越多老美銀行收購歐系銀行,甚至在歐洲主場逼得一些老掉牙的投行市場急劇萎縮,所以,LSE畢業老美外派倫敦的銀行高層也很常見。當然LSE與政界的底藴是IC和UCL比不上的。

再來説説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這樣説吧,KCL有很好的導師,也有很好的社會資源,但由於KCL的校友實在太少,每個產業會有幾個很出名的,但是平均值是比不上前三所的,但不少KCL的本科生如果想衝進金融業,一般都會申請前三所的碩士讀,然後很容易被錄取,可能因為是同為倫敦大學的學院吧。

而且KCL的名字一般在London Based的企業的校友網也很龐大的,KCL的畢業生在倫敦找工作絕對比其他非倫敦學校畢業的同學容易(當然牛劍除外)。

但不得不提的是,KCL的法律專業不比LSE和UCL差,可以説在倫敦大學的法律專業都不相伯仲,硬要分的話,就可能僅僅因為學校本身的名聲(這還包括Queen Mary,Berkbeck還有SOAS的法律專業)),我提到法律專業因為如果你是修商法的話,進金融業的機會非常大。

最後,再簡單地説説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和皇家霍洛威大學:SOAS是非常出名的研究亞洲和非洲領域的大學,如果你想進匯豐、南非標準銀行,你會很容易被他們的HR選中去面試,甚至如果你申請一些銀行專門負責亞洲和非洲業務的部門職位,也非常受到青睞。

SOAS在亞非的政界關係和LSE可以比一下。Queen Mary,從金融業就業的角度來看,選IT和商法是最快的捷徑。最後是Royal Holloway,這個學院出名的是富二代聚集的地方,別以為富二代就一定是頹廢的象徵,我很多富二代朋友其實也很努力,而且他們很多都拿到倫敦投行的面試,因為銀行業壓根就是一個靠關係吃飯的行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uxue/7w5l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