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數學評課稿15篇

數學評課稿15篇

數學評課稿1

這節課講的是自行車裏的數學,齊老師的引入簡潔明瞭,直接告訴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是數學,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自行車裏的數學,然後緊接着出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非常簡潔,這正好符合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可能有的課題需要激起學生興趣的情景設置,可就這節課來説,學生的興趣已經很高了,而且教師也準備了實物教具,所以我認為直接引入會給學生更多的時間來研究本節課的重難點問題。不過後來高老師説我們可以插入一個小情境,先讓學生開放性的找找自行車裏的數學知識,然後老師再給予適當的引導,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自行車蹬一圈走多遠?這樣可能對於本屆的重難點並沒有多少幫助,甚至會佔用一些寶貴的時間,但是這樣的思考可以培養學生的質疑特質。猶太人堪稱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了,他們教育孩子每天都要質疑,父母每天必須問孩子的一個問題就是:今天你提問了嗎?所以,孩子的智慧來自於提問,這遠比讓孩子掌握一些簡單的知識要珍貴的多。

數學評課稿15篇

齊老師對於“自行車蹬一圈走多遠”這個問題,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放在了自行車的工作原理,這是很不錯的。學生回答也很好,教師直接板書了自行車的工作原理:腳蹬——鏈條——後齒輪(個人認為應該在最後加上一個“後車輪”,根據國中孩子的思維發展規律,抽象性還是有些欠缺的,可能由後齒輪轉動直接聯繫到自行車的滾動還是有一定困難的,開始的模糊就會給學生後來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壓力。下課後,聽見後面幾個孩子在議論説聽了一節課也沒聽懂,大概原因就在這裏),也就是説,可能自行車的工作原理學生還了解的不夠。 可能是由於有個孩子思維稍微靈活一些,把問題直接引入到了前後齒輪之間的關係。這時候學生可能還不明白自行車走多遠跟齒輪比有什麼關係,齊老師已經帶領大家在研究前齒輪轉動一圈後齒輪轉動幾圈了。其實我覺得可以帶領孩子們走這樣一個思路:

首先要用最通俗的語言告訴學生自行車的工作原理,腳蹬一圈,帶動前齒輪轉動一圈。由於前後齒輪用鏈條連接,前邊過一個齒數,後面也跟着過一個齒數,這樣前齒輪的轉動帶動了後齒輪的.轉動,後齒輪是和後車輪連在一起的,也就是後齒輪轉動一圈帶動後車輪也轉動了一圈,後車輪的轉動驅動了前車輪的轉動,這樣自行車就工作起來了。

學生在充分了解了自行車的工作原理後,剩下的工作就只剩下前齒輪轉動一圈後齒輪轉動幾圈(後齒輪轉動的圈數也就是後車輪轉動的圈數),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要充分相信我們的學生, 大膽交給學生去完成就可以了。

如果知識是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那麼原理也自然會了解的很透徹,後面的變式題也會深入本質的去理解和變通。練習部分的【學以致用】的題目,如果讓學生理解前後齒輪的齒輪數之比就等於周長之比,也就等於半徑之比或者直徑之比,那麼這個題目就不會出現學生簡單模仿公式形式的問題了。

另外,數學其實是一門很抽象的學科,它來源於生活,卻遠遠高於生活。數學知識的應用可能會有一定的滯後性,也許數學研究出來的結論會在幾萬年後才能用上,這完全得益於高度概括後的昇華。齊老師就是特別注重知識的總結和昇華。發現學生的問題後,敏鋭的捕捉並加以總結和提升。就像在【學以致用】題目中,學生容易將前後順序比錯,於是齊老師迅速的捕捉到學生的這個困惑點,然後加以總結,並提升成為一條規律。

數學評課稿2

今天聽了高老師的《射線、直線和線段》這一課,真是受益匪淺。我從中得到啟發,對這個內容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射線、直線和線段》這一課是學生已經認識了線段的基礎上,重點認識射線和直線,並掌握它們的'特徵。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端無限延伸;直線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複習線段有兩個端點,不可以延伸。看似很簡單的知識,可讓學生能掌握,並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老師卻做到了。

一、思路清晰,過度自然。

這一概念。接着讓學生觀察一些圖形,找出不同。然後依次出示直線、線段、射線。再對比。對比法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這樣學生很快的掌握這個知識,通過對比學生很容易看出它們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從而突破本節的重難點。

二、語言豐富,課堂調控自如。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真羨慕射線,你們都把它記住了!”“直線它好傷心呀,你們都把他忘了!”“同學真會學習”,“她懂得用小手告訴老師”??高老師總能把話説到點上,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不難看出老師的基本功比較紮實的,對教材也做了深入的研究。

數學評課稿3

六年級X老我們展現的是一節樸實無華但具有一定教學效果的課。陳老師給我的教學啟示是;

1、教學重難點拿捏準確。一開始複習圓的面積公式為整節課設下鋪墊,因為圓環的面積也就是大圓的面積減去小圓的面積,重點複習圓的面積計算為一些中下生起到很好的喚醒作用。接着馬上就接入新授課內容,圓環形狀的花圃並導出本課課題,讓學生在情境中進入新課學習,圍繞圓環面積進行一系列教學活動。使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知識解決問題,整個教學重點凸顯而出,教學目的非常明確。

2、在教學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讓學生剪圓環,親身體驗圓環的行程過程,直觀的操作降低了中下生對圓環知識的理解難度,也使全體學生對概念理解、公式推導起了很大作用。看似簡單的知識,陳老師還是使學生在探索中學習,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六年級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產生動力,這樣學習上才能積極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克服各種困難。

3、練習設計圍繞重點展開,雖然題目不多,但每道題都有不同特點,各有代表性,第一題是緊靠例題直接給出兩個半徑,第二個圖形是給出兩個直接,求圓環面積,與第一題相比有了一點轉折。第二題是知識運用,通過要求學生認真讀題,然後畫圖理解題意,這個教學環節很值得借鑑,高年級學生對應用題如果真的認真審題,能根據題意畫圖,其實已經解決了一半,好的學習方法能幫助學生解決困難,減少困惑,很值得學習。

自己一點與本節課關係不大的看法,平時黑板板書以及學生作業要求最好能更細心,更規範,黑板上學生的'版演結果的單位都沒小括號,展示學生作業本時發現學生也沒有。細微地方不知道考試是否扣分,但嚴謹的細節也是數學科所要求的。

在此我們感謝X老師的辛勤付出,為大家提供這麼好的優秀評課稿,此評課稿僅供參考。

數學評課稿4

這節課的內容是國小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中的例4,“對策問題”是數學綜合實踐與應用領域的內容。本節課的學習從同學們熟悉的故事入手,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發現數學知識不僅從生活中處處可見,在比賽中還有很大的學問。本節課教師在學生興趣正濃時,藉助合作、探討、找規律。在興趣一猶未盡之時,通過遊戲,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本節課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1、教學設計新穎別緻。

開課伊始,教師充分抓住學生好玩、愛玩的天性,設計了玩撲克牌的`遊戲,然後教師設疑引入新課。方法巧妙,課堂氣氛活躍,無疑教師對本環節的設計是成功的。

2、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通過動態的故事情境,讓學生感受田忌賽馬中的對策問題,引出探究的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體現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流程生動、流暢、層次感強,活動紮實有效。通過活動將知識賦予其中,突出了學生解決問題這一新的理念,教學流程科學合理,合作學習紮實有效,交流評價充分到位,給學生充分交流和研討的時間和空間,而且教師也參加到了學生小組活動之中,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積極思考的主動權也完全掌握在學生手中。在師生、生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活動交往中,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教師能引導學生嘗試着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促進了知識的互補互聯,,使學生學會傾聽,學會了異位思考,學會了在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會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滋生優化意識。

4、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教學理念。整個教學內容的編排,生活氣息濃,都是學生身邊熟悉的

事物,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遇事要善於思考,講究策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幾點見議:

一、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能否多舉些實例。

二、在遊戲時,任務要明確要求。

數學評課稿5

各位老師:

早上好,接下來由我來對我的搭檔莊老師的這堂課進行點評,與其説是來參加比賽的,不如説是我們幾個井底之蛙來學習、來取長補短的,若評價不到位,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教。 莊老師執教的《搭配問題》主要以直觀的內容為主,充分利用了教材資源。選取學生熟悉的穿衣、吃飯、上學路線、石頭剪刀布作為學習素材串聯起來認識生活中的搭配問題,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等待着我們去發現。接下來我就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一些看法。

一、評教學理念

從這節課中,我看到了莊老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正如課標中所説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這一理念在課堂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1、學習材料的選擇上,充分使用了教材中的穿衣、吃飯、上學路線這些情境,除此之外,在拓展提高環節莊老師巧妙地選取了學生最熟悉的石頭剪刀布這一遊戲,把數學知識應用到遊戲中,將遊戲和搭配問題緊密結合起來,同時滲透了等可能性這一知識。這一環節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課堂達到了一個高潮。2、學習方式上,採取了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反饋交流等方式。在探究新知環節讓孩子們自己想辦法怎樣才能不重複也不遺漏的將所有的方案表示出來,比一比誰最快,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來,真正體現了課堂以學生為主。3、在反饋交流時,莊老師都是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讓學生去説,用“你怎麼想的”、“誰聽懂了”引導學生大膽説出自己的想法,看得出莊老師有對學生的發言只做評價,不做知識解釋的意識。避免了直接將知識點灌輸給孩子。

二、評教材解讀

組合和排列知識不僅是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在二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接觸了一點排列組合的知識,學生通過觀察、猜測以及實驗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本課的內容比二年級更系統、更全面。莊老師執教這節課的增長點(重點)在於使學生感受和體驗有序搭配的過程,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莊老師通過讓學生寫一寫、畫一畫、連一連、算一算等方式,很好的落實了這一重點。另外教材裏僅僅給出兩種連線方法:一種是每件上裝跟不同的下裝搭配起來,這樣就有兩個連線圖,另一種是將第一種連線中的兩個圖合併起來的綜合連線。並沒有出現2×3這樣的乘法算式,而今天的課堂中出現了,我認為這是合理的,

因為三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直觀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在經過前面一系列的討論交流後,學生能意識到有序搭配,在這個前提下,算式的得出是水到渠成的,幾輪磨課下來發現大部分同學對這個乘法算式還是能能夠理解的,優生更傾向於這種方法來解決問題。在探究新知環節提出也可以通過算一算來解決這個問題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雖然我們提出了乘法算式,但計算組合數並不是我們這節課的重點,本節課的`重點從始至終都是讓學生學生體驗和感悟有序搭配的過程,這一點莊老師把握得比較好。比如在搭配衣服時可以先看上衣,也可以先看下衣。在搭配早餐時可是先選飲料,也可以先選點心等,其用意都是使學生感受“有序”兩字。

三、課堂評價

整個教學過程很清晰,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也很自然,如“穿好衣服後吃早餐啦”“吃完早餐該上學啦”等。

本節課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莊老師較好地調動了課堂氣氛,良好的課堂氣氛是上好一節課的首要條件,特別是這樣借班上課中尤為重要,莊老師通過課前的握手活動,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緊接着的腦筋急轉彎,還有拓展部分的石頭剪刀布遊戲更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評教學質量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能較好地完成有序的搭配,部分優生能用算式直接計算組合數,學生在學到一些數學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解決生活中的搭配問題。課堂當中,學生始終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思維也比較活躍。

教學永遠是門遺憾的藝術,更何況是教齡僅四年的莊老師了,在課堂中教師雖有對學生的發言只做評價,不做知識解釋的意識,但是莊老師對學生還是扶得太多,不敢放開。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關注情感與評價激勵。

縱觀整堂課,莊老師注重把數學與生活溝通,使數學教學貼近生活,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課上得紮實、有效。

數學評課稿6

聽了李老師《平均數》一課,現結合本次教研活動主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應用意識”談自己幾點體會:

1、選材豐富多樣

平均數並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數,而是一個虛擬的數,學生不易理解,教師為了使學生真正理解生活中平均數的廣泛應用,掌握平均數的含義。教師課前蒐集了很多資料:本班學生考試成績、平均身高、平均氣温、平均年齡等等,選取了這些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豐富了學生的活動體驗,更能體會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繫。

2、方法引導準確

出示了表格後,讓學生觀察,説説你能從中知道哪些信息?通過學生髮言,知道了可以比出誰收集的水瓶最多、誰最少。教師還鼓勵學生説:用比較的方法獲得了新信息。學生的表達得到了讚許,思考更加積極了。在此基礎上,又讓學生提一個關於平均數的問題,將學生引導了本節課的知識上,學生通過自學,獨立解決。在交流彙報中,從而引出什麼叫平均數,以及求平均數的方法,總數除以份數或移多補少,並且以動畫的形式,讓學生從感官上真正接受,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好奇心,讓學生由被動學習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

3、練習完善知識

練習中又將生活與平均數聯繫了起來,又一次將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連。第一題明確了平均數的範圍,第二題小結出了平均數的意義,代表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第三題平均數還可以用來進行不同組數量的比較,等等,練習內容豐富,對教學重點內容是一步步昇華,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平均數。

4、注重習慣養成

教師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學習方法的引導。

建議:教師提的問題可以精煉些,更好的體現提問的有效性。

數學評課稿7

本節課,老師能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出發,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設計教學。教學中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我覺得老師對新課程理念的領會是深刻的,教學方法把握得當,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教學思路清晰,教學設計有層次。

這是一節( )的課,其中既有結論的推導,也有結論的應用。整節課,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學思路,注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的訓練,每個操作環節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動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突出重點難點的內容,整個教學詳略得當,重,難點把握準確。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2、尊重學生的知識體驗,找準學生新知的“最近發展區”。

( )對於學生來説是全新的,如何將這一全新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學生從“實際發展水平”向“潛在發展水平”的橋樑,學生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領域。數學學習是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的一種自主建構過程。教學時,老師注重從學生的這一數學現實出發,從學生熟悉的“ ”入手,明確 ( ) ,從而引入用一個新的( )。創設具體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知識體驗,促進他們有效地開展建構活動。

3、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課程資源。

新課程實施的一個突出變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學的唯一依據,不再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而是提倡教師依據自己所追求的,想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組合、再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體現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於教材。如老師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車標誌”、“國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圖片等搬入( )的課堂,可以説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細枝末節”,放置在紛繁複雜的社會場景中簡直不值得一提,但我們驚喜地發現,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為學生應用數學知識、感悟數學價值的有效載體。學生從這些生活畫面中,不僅聯想到了“ ”“ ”,更重要的是結合具體表象辯證地體會到了其中的數學算理。這樣的設計更貼近生活,而且將知識化靜為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與“數學”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經典的課堂。

4、注重開展自主學習,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間。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三位老師摒棄了“師生問答”的傳統教學模式,組織、引導、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折一折,畫一畫,説一説,並讓學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學生的意見,發揚了學生的個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實現了由單一被動式接受學習向自主探究式學習的轉變,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羣體的積極性。

5、 注重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學要求,在教學中沈老師特別注重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同伴互助的教學模式,發揮羣體的積極功能,使不同學力的學生都能自主地,自發地參加學習和交流,提高個體學習的動力和能力,並達成團體目標。學生都主動投入,學生的全面互動,在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感性認識。在小組探討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有着突出而到位的表現,她對小組裏交流的要求説得明確而簡要,我們可以明確地觀察到,這對學生的操作,對整節課的展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小組討論流於形式的現象。

6、教師能夠恰當的運用教具

儀器、電教設施使比較難理解的抽象思維變得直觀、形象、生動,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7、教師在複習

引入、新課、練習設計中能夠關注全體學生,尤其關注差生,給足練習時間,教學效果很好,達到了目標的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發展。

8、 教態自然親切,師生關係融洽。

新課程,給我們更大的啟示,要關注學生,給學生一個寬鬆的氛圍,給一個合理的,恰當的,鼓勵的評價。老師很好的注意到了這一點。整堂課,老師始終面帶燦爛的微笑,對於學生漂亮的發言,總是,給予學生掌聲和讚揚聲,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對於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學生,老師總是耐心的加以啟示,引導,點撥。讓學生感受到回答不出或是回答錯了也不要緊,讓學生處處,時時感受到老師的温暖,班級大家庭的融洽,和諧。。

當然,每一節多多少少會留下一些遺憾。我有幾個人觀點,純屬“一家之言”,現提出來與各位共同商榷。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些粗淺看法,還請各位同仁指正批評

探求新知重過程與方法。

我覺得這節課充分地體現了新的數學課程理念。在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推導

過程中,讓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去理解數學知識,獲取學習方法。老師課堂中始終圍繞着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新課程理念,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教學效果。整節課從動手探究→方法歸納→方法的應用上環環相扣,通 過自己動手移一移,擺一擺,算一算的方法來探討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了對公式的理解。教師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 逐步推出計算公式,再推廣到身邊的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為今後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應用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數學評課稿8

生活情境是數學內容的載體,是情感的誘因,是數學活動的平台。今天我聽了一年級數學教師魏霞老師的課,感觸頗深。魏霞老師在《認識人民幣》一課中較好地詮釋了這一標準,創設出一個和諧、互動的生活課堂。

一、童話故事的創設,和諧的課堂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而教師的任務就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堂課中老師首先從課前板演一個簡筆畫——課堂儲蓄罐入手,生動有趣,而且為後面課堂教學打下伏筆,接着通過猜謎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並引入課堂,這樣的交流促使學生從無意注意走向有意注意,為創設和諧課堂建立了一個基調,課中老師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使課堂一環緊扣一環,學生不自覺的在學習着新知,其中又穿插購物活動,頒獎嘉賓等,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從機械學習變成意義學習。師生之間,整個課堂充滿着和諧的氛圍。

二、師生共同參與,互動的課堂

課堂需要合作。本課帶領學生步入情境後,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相互介紹一下“你認識了哪些人民幣?”在課中教師與學生互扮角色進行購物演示,在活動環節中更讓學生直接購物,互動的過程是有效的,有利於學生的發展。當講到到分的單位時,更播放《一分錢》的兒童歌曲,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對學生的健康發展作了一次教育,不失為一舉兩得。

三、學習生活數學,生活的課堂

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是現代教育的要求。該老師根據教材很好地設計了內容。例如在認識一元時問:你是怎樣知道的?從而明確應由數字和單位組成的,現由人民幣上面的國徽闡述了愛護人民幣的原因和方法,抵制了生活中的不良現象。再如生活中購物的場景,朱老師移入了課堂,如何購物,要找對錢,要文明購物等等,這些生活經驗的培養正是對學數學、用數學的最好標註。生活是現實的,課堂中的生活情景也應尊重事實,一本本子多少錢請學生猜一猜,再給出條件估一估,最後揭示“5角”,與學生生活的吻合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由此説明生活課堂的創設是成功的。

此外課堂中不斷獎勵學生各種五角星:智慧的、傾聽的、合作的...並説明這將是一生的財富,即要教書也要育人。項老師充分利用了教材與課堂給了我們完美的.解釋,但課中我覺得也有幾處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此提出供大家討論:

1、課堂中項老師的課件中讓小豬買一個棒棒糖,讓學生例舉了5角錢怎麼拿?有四種方法,其實生活中學生已經瞭解,不如把思路放寬一點,讓更多的學生得到拓展與提高,即設置疑問:一個棒棒糖8角,小豬怎麼付?這樣的提

問思維含量就大了,不但可以幾角加幾角的拿法,還可以付多少錢,找回多少錢的付法,這樣應該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2、課堂結尾,由於時間關係,故事的結尾沒有“呈現”有些可惜。其實這兒也隱藏着品德教育。一元錢開不了店,也就是説故事講述的還不是十分詳密,有點牽強,不如趁此機會教育學生節約用錢,不要像小豬那樣吃光用光,應積少成多,最終走上富裕的道路。良好行為習慣、社會風尚的完善正是要從孩子抓起。

3、魏老師出示各種一元信封,驗證一元有不同的方法組成,由老師一人演示,一人驗證似乎太過於單調,其實這個環節的設計思路還是很好的,但可以先讓學生説説一元除了由10個1角組成,還可以怎樣組成,如有學生能利用已有經驗説出2個伍角、5個貳角等,這時教師組織學生再加以驗證,更能使課堂變得豐富起來。

4、隨着社會的發展,人民幣的真假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教師適當加以介紹,如人民幣中的水印、盲文、金屬線以及新版人民幣的介紹也是有必要的,畢竟新版人民幣在生活中大量存在並使用着。

數學評課稿9

本節課教材通過一幅旅遊窗口購票圖,讓學生在數購票人次序的過程中感知自然數的另一個含義——序數。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能準確表達幾和第幾的意思。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早已有了“第幾”這個概念,在學校無論是站隊,還是自己的學號,以及在課表中學生們都會接觸到“第幾”這個知識。但是對於“幾和第幾”學生們並沒有認真區分過,本節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在深刻理解第幾的基礎上明白“幾和第幾”的區別。

1、本堂課一開始就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先請學生找找同桌身上能用數字1—5表示的東西,從中發現問題,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自己所見,所想,從而順利地引出新課。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旁,激發學生從生活中找數學的濃厚興趣,也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教學中,應根據實際情況改進教材資源,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實踐的機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過程。

3、學生親身體驗生活中事物的數量順序,體會學數學的樂趣,在深化對“第幾”的認識時,老師可組織相關活動,豐富學生對“幾個”和“第幾”的感性認識,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身邊,看得見、摸得着、用得上。實現了數學教學生活化,不但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理解、運用了所學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服務意思。

對於這節課我也有一點不成熟的看法。在講述排隊問題時,能否滲透一些思想教育呢?首先請學生看各種排隊圖片,形象直觀地感受到排隊是文明的行為,然後請學生説説為什麼要排隊,總結得出:如果不排隊,大家擠來擠去會很亂,容易出危險。使學生明白:我們要遵守公共秩序,自覺排隊。這樣水到渠成地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最後揭示學習主題:排隊中的數學知識“幾和第幾”,這樣就順利地進入了新課。

數學評課稿10

本節課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在創設問題情景、學生活動、意義建構、數學應用等環節有創意。

1、《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有理數加法是國小算術加法運算的拓展,所以本節課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已有認知,在對教材精心整合的前提下,設置感知環節,以問題為紐帶,讓學生先列有理數加法算式並猜測答案來感知有理數加法算理,通過有效合理的問題情景的營造,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2、理解環節,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舉實例驗證答案來理解有理數加法算理,這樣做不但突出主題,而且把抽象的數學算式放到豐富多彩的實際背景中去理解,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所舉的例子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容易接受.

3、歸納總結環節,通過兩組練習來幫助學生將有理數的`加法進行分類並逐類總結法則,教師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多角度、多層次的設計問題,學生通過對一個個問題解決的過程類比得出法則,從而體會數學發現、發展過程。

總之,整個課堂起始於感知,發展於理解,進一步歸納總結,最後達到應用,四個環節步步深入,使學生在原有的認識基礎上自我挖掘,自我提升,最後達到了對新知識的全面理解和靈活應用

數學評課稿11

本節課老師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問題,層層進入,經歷應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到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有效模型,體現了實際問題數學化。並用奧運情境引入,激發學生濃厚學習興趣,老師甜美語言成為課堂教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列方程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數學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中老師採用了圖形分析法與文字語言相互交換。因此本節課是很成功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課標”就是要改變以往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陳舊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決問題。這一堂課,學生自始至終地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決問題,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教師的作用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例如本節課重點是列1一元一次解應用題的步驟完全由學生自主探索得到,又如例2的等量關係,學生先找出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3倍,老師沒有否定她,而是問她為什麼?結果這個學生自己發現這個例題精彩之處,乙的速度=甲的速度×3,這一發現為列方程及找數量關係都大大簡便,學生終於自行解決這道難點問題。而在這一學習過程中,老師只作積極組織者和理智的引導者,從課堂的學習氛圍可以看出,學生的自主探索,確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總之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但課無完課,下面提幾點不同意見,引入時,問題1沒有必要,還有前面問題2,要求學生先用算術法計算也是沒有必要。這樣時間浪廢以致後面有些拖課。

數學評課稿12

第一次聽吳老師的課,用六個字總結,那就是沉穩、紮實、高效。下面我就對這節課亮點與不足,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到之處,還請見諒!

亮點:

1、習慣養成有成效。

也許是出於一個班主任的敏感,從孩子們一進到階梯教室,我就開始觀察他們,雖然剛剛深入三年級,但孩子們安靜、有序。坐到座位上後,整理好自己的學具。然後開始進行成語接龍,經瞭解,這是雙港國小的特色,讓我耳目一新,孩子們在積累成語的同時,也為語文學習添磚加瓦。

在學生單獨完成小卷的時候,老師不忘提醒一句寫字姿勢,全班的姿勢很標準,我想這應該是平時訓練的結果,靠一時的裝是裝不來的。孩子們回答問題聲音洪亮,充滿自信,可見,吳老師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是很用心的。

2、學生有一定的數學素養

上課伊始,老師針對粉花和黃花提問:你們觀察到了哪些數學信息?你能説出它們有什麼數量關係嗎?學生的回答有:粉花比黃花少2朵;黃花比粉花多兩朵;粉花和黃花一共有6朵;黃花的朵數是粉花的2倍。學生能用數學的`思維來思考問題,能用完成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路,可見老師在平時一定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這也是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的。

3、在設計上考慮到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對於誰是誰的幾倍,不是一個難理解的知識,但是學生在實際運動的時候就會找不準一倍數和幾倍數,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採取“引導”的方式,指名回答,幫忙指正,學生一個比一個説的好,再通過同桌互練,直到大家都能掌握。

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當學生都能準確地説出兩個量的倍數關係時,老師再帶領學生總結方法,吸取精髓。

4、練習層層遞進有層次。

這堂課中的練習很多,充分體現出了精講多練,並且從基礎到提高,顧忌到了每個層次的學生。不足:

老師的教態得體大方,但是我感覺這堂課缺乏激情,雖然我們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不像語文那樣富有感情,不像英語那樣富有激情,但是對於剛剛進入三年級的孩子來説,課堂氣氛的活躍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增加一些爬山式或闖關式再或者競賽式的方式到練習環節中,對於學生的評價的方式再多樣一些,那麼這堂課就更加完美了。

數學評課稿13

XX日,在XX二中參加了xxxx年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觀摩評比會,一天下來聽了8節課。總體感受如下:

一、同課異構,彰顯教師魅力。

所聽8節課中有3節是二年級數學《認識幾分之一》,其中印象最好的是XX學校XX老師的課。X老師在課堂上藉助多媒體動畫展示和讓學生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平均分的含義,知道了分數產生的實際意義,很好地認識了分數,並會正確的找出幾分之一。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彰顯了教師良好的數學素養。而來自欒川實驗國小的XX老師也是通過分一分、折一折、畫一畫等方式讓學生深入的體驗了分數的產生過程、認識了分數的意義。

二、貫穿德育,不吝表揚鼓勵。

在每節課中,教師都毫不吝嗇表揚的語言,發現學生的優點就及時讚揚,提高了學習的'自信心,促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有幾位老師還特別用心,能將德育教育融入課堂,體現了育人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如XX老師讓同桌分學具袋中的學具,當她看到學生都把其中僅有的一個圓放在課桌中間時,激動地説:“同學們都把這個圓放在桌子中間,説明你們都是懂得分享、有團結精神的孩子,你們真棒!”我想當孩子們聽到這句話時,學習的勁頭一定會倍增的,孩子們的團結意識和分享意識也會持久的保存心間。

三、小組有合作,無探究。

雖然有幾節課也安排了小組合作,但明顯是按老師事先安排好的,按老師想法在走,沒有看到學生的思想在裏邊,沒有真正的探究。如在《玩三角形》這節課中,老師安排小組合作用三角板畫角,每個組的學生在短短的兩三分鐘內就畫出了15°、30°、45°、60°、75°、105°、135°、165°…的角,其中15°、165°角的畫法是個難點,很難想象學生是如何做到的,在展示答案之後,也沒安排學生展示畫的方法。XX國小的老師執教的《四邊形》一課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四、講多活動少,課改有差異。

雖然都是從各縣區選拔的優秀教師作的課改觀摩課,我和同事卻一致認為所展示的幾節觀摩課都是教師不放手,學生被動聽,課堂氣氛不夠活躍。與我們所倡導的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的課堂模式截然不同。相比之下,我們還是認為我們XX區的課改方向是正確的,課改理念是具有前瞻性的,因此,更加堅定了我對課改的信心和決心,相信今後我們會在課改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數學評課稿14

用字母表示數看似簡單淺顯的內容,但從孩子的認知水平去理解又是很難。用具體的數過渡到用字母表示的代數式是一個抽象化的過程,是國小數學學習的轉折,是一次認識的飛躍。

莫老師設計的教學過程一開始就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導入課題——用字母表示數。接着出示例1及字母所表示的一個特定的數,接着教學例2用字母表達乘法交換律中兩個數的關係,再接着看書自學通過判斷辨析講解簡寫的規則,最後通過練習鞏固等環節。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語言簡潔,層次分明,紮實有效,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節好課。其中本人也提兩點不成熟的想法,根據書中編者的'意圖,例1是為學習新知打下遷移的作用,而既然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導入課題那麼把例1中的符號換成字母是否更有正遷移的作用。其二當討論到簡寫的規則時有學生提出如果數與字母相乘怎樣簡寫,是否給予引導討論給予正面講解,不必把這一問題拋給下節課呢。

數學評課稿15

《11-20各數的認識》是在學生學習了10以內各數的認識,10以內數的加減法基礎上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2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通過教學,學生直觀理解11~20各數的意義,能認、讀11~20各數,知道20以內數的順序。20以內的數絕大多數孩子在入學前已初步會數,但對於數的概念卻未必都清楚。我覺得這堂課有以下特點:

1、重視通過操作和直觀,引導學生認識“十”,促進學生思維達到深刻的程度。

認識“十”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十”的概念是抽象的,學生不易理解。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的設計,有利於學生理解“10個一是1個十”的含義,正確建立“十”的表象。教學中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課一開始,通過紅花榜的紅花,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要求學生數一數、捆一捆,聯繫直觀體會什麼是“10個一”、什麼是“1個十”。然後讓學生説“10個一是1個十”,把動手、思考和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引導學生利用操作、觀察獲得的操作過程和結果建立表象,並用語言進行抽象、概括,自然形成“10個一是1個十”的概念,逐漸建立起“十”的概念。這樣安排,不僅可以深刻理解概念,還可以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學習變得具體生動,易於學生接受。

2、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讓學生自己數數,呈現12根小棒的擺法,從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十幾都是1個“十”和幾個“一”合成的數。為了讓學生逐步認識十幾的組成,老師先提出“怎樣擺12根小棒,要一眼看得很清楚”這個挑戰性的問題。老師直接告訴學生“其實可以把10根捆成一捆。”接着老師讓學生數出10根小棒,並示範捆成一捆。在這過程中老師讓學生1根1根地數,得出一個結論:10根就是10個一,捆成1捆後就是1個十,從而解決了本課的難點:10個一就是1個十。有了這樣的鋪墊,擺12根就很容易了。接着學生擺11根小棒,有2種擺法,讓生比較得出擺1捆和2根的方法簡便,可以體會到這樣擺的特點和好處,感受了十幾的數的意義。這裏,老師只是提出問題,主要通過學生自身的思考,利用已經知道的知識完成12根小棒的數數和“看得很清楚”的擺法,有利於學生的獨立思考習慣的培養。

3、重視對學生的數感培養。重視通過數數、交流建立11-20各數的`概念,培養學生具體實踐、相互交流的學習習慣。

練習時教師注意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數感的意識十分強烈:讀直尺上的數,按順序數數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感受數的大小關係。在觀察數軸上數的變化過程中,使數的順序變得更加清晰。估計物品的數量,加深對數的多少的體驗;通過畫圈數物體個數,可以進一步建構“十”的模型,加深對“十”的認識,強化數的組成的表象。類似這樣的活動,無一不對數感的培養起到促進作用。

4、除了以上特點之外,課堂常規的訓練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小棒擺放的位置,何時拿小棒,何時收好小棒,都做了統一的要求,這是一種良好的習慣的培養。

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1、我覺得可以讓學生自由擺12根小棒,有了前面紅花榜的滲透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學生可能會有1根1根地擺和1捆再帶2根的擺法,甚至還有其他的擺法,這時老師可以在投影上展示這幾種擺法,讓學生觀察比較,得出1捆再帶2根的擺法一眼能看出是12根,很簡便。然後對這種擺法重點研究,得出10個1是1個十的結論。也讓學生加強了10根捆成1捆的認識,擺之後的13、15、19根就會很迅速了。

2、教師在一處的數學語言欠妥。在“14怎麼寫?”這一環節,老師説:“先

寫一個1,再寫1個4。”混淆了數的寫法和數的組成,其實只要説“先寫1,再寫4”就可以了。

3、我認為老師放手的不夠。

在數草莓的環節,倪老師直接説“數10個,為了不漏數,可以數一個劃一個。”我認為處理的不夠好,可以問學生:“這裏的草莓排列得比較混亂,有什麼辦法不數錯呢。”也可以這樣處理,先讓學生數,再讓學生説數的結果,交流小朋友有什麼好辦法數得又對又快,這樣自然讓學生對數一個劃一個有深刻的印象。

4、估計環節處理得不是太好的。先估一估,再數出是多少。傘圖這題的要求是:先估一估是多少,再數出來。如果圖一直出現,孩子往往只數,而不估。為了幫助孩子培養估算的意識,可以讓傘圖出現一次後閃一下,展現朦朧的影像。第二幅是洋傘圖,可以讓孩子們説説感覺是比草莓多還是比草莓少,猜一猜有多少顆,最後反饋。

標籤: 評課 數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1eel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