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通用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通用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評課稿,評課的類型很多,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鑑定或評判的評課等。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評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通用,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通用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通用1

品德與社會評課稿老師執教的《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不亂扔垃圾》;《遠離危險》幾節課。下面我就説一下觀看這幾節課後的一些小感想。首先,《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這一節課,這一節教師準備充分,形式多樣。學生學有所得,受益匪淺,既提高了認識,又學會了技能。整個教學設計很有特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創造性地得用教師本身,效地開發和利用社會教育資源,提高了教學效益。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啟發引導到位,課堂十分活躍,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學得輕鬆愉快,真正做到感情真、體驗深、目標明。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為基礎、以科學為依據、以活動為主線的教學特徵,突出了新課程的理念,讓人耳目一新。

活動目標在整個活動中體現得很好,全部活動都圍繞着目標在開展,每個小活動的目標都清楚、明確,且相互銜接得十分流暢,力圖讓學生去感受、理解眼睛的重要性和科學的用眼方法,糾正不良的用眼習慣等;在活動過程中,開放性地利用教材,並有針對性地將之與有關資料結合,擴展了教學內容。如將教材與反映全國、全省和東營市的中國小生視力情況的數據結合,與班上視力不良學生的人數結合,有利於拉近視力問題和學生的距離,加深教學內容的.現實感、緊迫感;注意歸納學生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能夠掌握要領。如在和學生談論了預防近視的話題後,用一首朗朗上口、容易記憶的兒歌巧妙地把要點加以總結;重視實際地提高學生必要的技能,而不是停留於口頭議論。如別開生面地和學生共同動現場面對面地指導,讓學生明確了做眼保健操的程序和動作要求;注意把課上課下連接起來,而不是認為上完課就是活動的終結。

其次,《不亂扔垃圾》一些想法。聽了張老師的這節課真是讓我受益匪淺,整堂課給人的感覺就是乾淨、利落、有趣。首先在導入上張老師利用自己的家鄉榮成的美麗風光帶給大家一種精神享受,然後又利用被污染後的畫面讓大家通過對比的方法來感受垃圾帶來的危害;繼而讓學生思考應怎樣處理垃圾/處理垃圾的方式可分為三種: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隨後在生活廷伸這一環節中,張老師讓學生把生活中的垃圾分類,送回各自的家,調動了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在活動中對於有些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及時點撥,讓學生輕鬆學會了新知.在談論了以上話題後張老師

也用一首兒歌把重點加以總結;讓學生更容易讓住亂扔垃圾的危害和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本節課李老師通過新的授課方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後,自己研究自主交流,教師適時點撥的新型教學理念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遇到危險時應怎樣遠離如果在避免不了時應如何自救,這節課合理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通用2

聽了顧志剛老師所上的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九課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一課,我認為亮點較多。顧老師首先從上節課學習的知識點——法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入手,讓學生用一個詞或一個句子説出自己對法律的感受,從而導入新課。接着以一副十字路口交通混亂圖片開始了對法律特徵的探究。整堂課以時政背景材料為載體,以問題探究為龍頭,以思維訓練為主線,給人的感覺是環環相扣,有條不紊。從整體上説不失為一堂成功的常規課。該課之所以説是一節好課,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得出的結論。

  一、任務目標定位準確。

理論聯繫實際是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原則。但選用什麼樣的時政材料,這同樣體現了一位教師的選材能力。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而且必須要有對“時政的敏感度”,哪些時政將會成為考試關注的熱點,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沒有這種敏感度,就不是個合格的道德與法治教師。這節課主要圍繞着法律的三大特徵為主線貫穿本堂課。

  二、情境材料的選用精。

道德與法治教師也要學會如何把時政熱點轉換成課堂,並把時政材料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提出正確的問題。老師們可以看到:對一段同樣的時政材料,有的'教師所出的題精要,有的教師出的題很表面。因此,我們必須研究材料,呈現給學生的也必須是教師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材料和問題。這節課顧老師所選用的材料,比較“精要”。在導入中主要運用圖片:法律制定機關、國家強制力、高官落馬等不僅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自覺遵守法律的意識。時代性、時效性強,針對性強。

  三、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這節課,立足於“學生的發展”,這種發展不只是簡單的教材知識的羅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識的重組和整合,並不斷地引導學生去分析現實問題。在掌握基礎知識之後,提升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顧老師的課一直在努力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同時,整節課始終體現着“互動、合作與探究”的課堂教學氛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本互動的課堂探究意識濃。同桌討論和小議次數較多。

  四、教學的預設與生成相得益彰。

教學設計實質是一種教學的預案。它不同於房屋設計圖,可以在教學進程中不斷地加以修改、補充、調整。在預設中生成知識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斷調整預設,形成一種“創生”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本來就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正是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不斷互動,創設一種和諧的教學環境,從而創生出一節優秀的課。在這過程中,學生受益了,教師也在教學相長中獲益。而這也就是“教學的魅力”所在。顧老師對學生的回答及時點撥,不僅使學生能得到“答案”也能得到“途徑”。

下面我提幾點建議:

課堂上教學氛圍、師生關係很融洽,如果教師教學能進行適度的學科滲透,教學效果將會更好。其次,在分析問題時,讓學生不僅動腦,而且結合題目動動手動動筆,我想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課堂結束前教師應作全面深入課堂小結。本堂課此環節較為薄弱。

以上評課僅是我個人的粗淺看法,不妥之處,請同行批評指正。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通用3

聽了張老師的《學習伴我成長》這一課,收穫很多。下面談談一些淺薄看法。

教師通過評價學生兩年來學會的本領,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制定新的目標,從而鼓勵學生攀登新的高峯,將自信心遷移到新的學習中去。

三年級的國小生經過兩年的學校生活,已經積累了一些學習經驗,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初步形成了一些好的學習習慣,這為進一步提升學習能力奠定了基礎。但是,升入三年級後,隨着課程內容的加深、學習任務不斷加重、學習難度逐漸加大,學生面臨的學習煩惱和學習困難也會越來越多,這對剛進入中年段的'學生來説面臨着新的挑戰。近代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指出,這一階段的國小生處於具體運算階段。這是思維發展中

最艱難的一個階段,孩子們剛剛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發展的程度也不平衡。這一時期若不注意引導,有的孩子可能會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甚至厭學,這就是為什麼此階段學生的學習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對於很多三年級學生而言,他們沒有認真思考過為什麼要學習,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對於“學習”的概念還只侷限於學校課堂、書本知識的學習;不知道什麼是終身學習,更不明白人為什麼需要終身學習。

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和周圍大人們的學習情況,明確學習將伴隨人的一生,時時可以學習,處處可以學習,從而在學習中不斷進步,在進步中獲得成長。

因此,本課重在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懂得學習是人成長的需要,並且需要終身學習;引導學生理清學習的概念,理解並樹立新的學習觀,懂得學習的空間、途徑、內容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生活處處皆學習。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通用4

品德與社會評課稿老師執教的《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不亂扔垃圾》;《遠離危險》幾節課。下面我就説一下觀看這幾節課後的一些小感想。首先,《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這一節課,這一節教師準備充分,形式多樣。學生學有所得,受益匪淺,既提高了認識,又學會了技能。整個教學設計很有特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創造性地得用教師本身,效地開發和利用社會教育資源,提高了教學效益。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啟發引導到位,課堂十分活躍,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學得輕鬆愉快,真正做到感情真、體驗深、目標明。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為基礎、以科學為依據、以活動為主線的教學特徵,突出了新課程的理念,讓人耳目一新。

活動目標在整個活動中體現得很好,全部活動都圍繞着目標在開展,每個小活動的目標都清楚、明確,且相互銜接得十分流暢,力圖讓學生去感受、理解眼睛的重要性和科學的用眼方法,糾正不良的用眼習慣等;在活動過程中,開放性地利用教材,並有針對性地將之與有關資料結合,擴展了教學內容。如將教材與反映全國、全省和東營市的中國小生視力情況的數據結合,與班上視力不良學生的`人數結合,有利於拉近視力問題和學生的距離,加深教學內容的現實感、緊迫感;注意歸納學生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能夠掌握要領。如在和學生談論了預防近視的話題後,用一首朗朗上口、容易記憶的兒歌巧妙地把要點加以總結;重視實際地提高學生必要的技能,而不是停留於口

頭議論。如別開生面地和學生共同動現場面對面地指導,讓學生明確了做眼保健操的程序和動作要求;注意把課上課下連接起來,而不是認為上完課就是活動的終結。

其次,《不亂扔垃圾》一些想法。聽了張老師的這節課真是讓我受益匪淺,整堂課給人的感覺就是乾淨、利落、有趣。首先在導入上張老師利用自己的家鄉榮成的美麗風光帶給大家一種精神享受,然後又利用被污染後的畫面讓大家通過對比的方法來感受垃圾帶來的危害;繼而讓學生思考應怎樣處理垃圾/處理垃圾的方式可分為三種: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隨後在生活廷伸這一環節中,張老師讓學生把生活中的垃圾分類,送回各自的家,調動了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在活動中對於有些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及時點撥,讓學生輕鬆學會了新知.在談論了以上話題後張老師

也用一首兒歌把重點加以總結;讓學生更容易讓住亂扔垃圾的危害和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本節課李老師通過新的授課方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後,自己研究自主交流,教師適時點撥的新型教學理念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遇到危險時應怎樣遠離如果在避免不了時應如何自救,這節課合理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通用5

聽了-老師所上的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九課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一課,我認為亮點較多。顧老師首先從上節課學習的知識點——法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入手,讓學生用一個詞或一個句子説出自己對法律的感受,從而導入新課。接着以一副十字路口交通混亂圖片開始了對法律特徵的探究。整堂課以時政背景材料為載體,以問題探究為龍頭,以思維訓練為主線,給人的感覺是環環相扣,有條不紊。從整體上説不失為一堂成功的常規課。該課之所以説是一節好課,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得出的結論。

  一、任務目標定位準確。

理論聯繫實際是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原則。但選用什麼樣的時政材料,這同樣體現了一位教師的選材能力。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而且必須要有對“時政的敏感度”,哪些時政將會成為考試關注的熱點,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沒有這種敏感度,就不是個合格的.道德與法治教師。這節課主要圍繞着法律的三大特徵為主線貫穿本堂課。

  二、情境材料的選用精。

道德與法治教師也要學會如何把時政熱點轉換成課堂,並把時政材料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提出正確的問題。老師們可以看到:對一段同樣的時政材料,有的教師所出的題精要,有的教師出的題很表面。因此,我們必須研究材料,呈現給學生的也必須是教師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材料和問題。這節課顧老師所選用的材料,比較“精要”。在導入中主要運用圖片:法律制定機關、國家強制力、高官落馬等不僅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自覺遵守法律的意識。時代性、時效性強,針對性強。

  三、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這節課,立足於“學生的發展”,這種發展不只是簡單的教材知識的羅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識的重組和整合,並不斷地引導學生去分析現實問題。在掌握基礎知識之後,提升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顧老師的課一直在努力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同時,整節課始終體現着“互動、合作與探究”的課堂教學氛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本互動的課堂探究意識濃。同桌討論和小議次數較多。

  四、教學的預設與生成相得益彰。

實質是一種教學的預案。它不同於房屋設計圖,可以在教學進程中不斷地加以修改、補充、調整。在預設中生成知識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斷調整預設,形成一種“創生”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本來就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正是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不斷互動,創設一種和諧的教學環境,從而創生出一節優秀的課。在這過程中,學生受益了,教師也在教學相長中獲益。而這也就是“教學的魅力”所在。顧老師對學生的回答及時點撥,不僅使學生能得到“答案”也能得到“途徑”。下面我提幾點建議:

課堂上教學氛圍、師生關係很融洽,如果教師教學能進行適度的學科滲透,教學效果將會更好。

其次,在分析問題時,讓學生不僅動腦,而且結合題目動動手動動筆,我想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課堂結束前教師應作全面深入課堂小結。本堂課此環節較為薄弱。

以上評課僅是我個人的粗淺看法,不妥之處,請同行批評指正。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通用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選手、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在這綠樹成蔭、你追我趕的火紅季節,酉陽縣第三屆國小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優質課競賽活動,經過三天緊張精彩的角逐,即將在這裏落下帷幕。藉此機會,我代表本次賽課的評委,對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平台和為本次活動提供優質服務的甘溪教管中心,甘溪國小的領導、老師和同學們,向參與本次活動的其他所有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老師們,本次品生、品社優質課競賽活動是又一次成功的、影響廣泛、意義深遠的賽課活動。這次賽課活動旨在“轉變教學行為,促進內涵發展,打造卓越高效課堂。”三天來,我們有幸見證了13位教師在講台上的教學風采。雖然每一節課只是品生、品社課堂教學浩瀚天空中的一顆星星。但是,由於凝聚了太多的呵護,太多的心血,太多的關注。因此,有許多風起雲湧的景色可以回味,也有許多精彩紛呈的課堂給我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受教科所領導的安排和評委會的委託,根據本次賽課的思想,下面我對這次品生、品社賽課活動從“總的感受”、“課堂中的亮點”和“存在的不足”及“教學建議”四個方面做如下發言。我發言的題目是:轉變教學行為,打造卓越高效課堂,成就師生精彩。

一、總的感受

1.課程標準深入教師之心。

從這十三節課中,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教師注重孩子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的養成,更好地落實以德樹人的育人目標。教學流程由單一的學習到多維的轉化,通過情境創設、獨立探究和思考、小組合作、拓展延伸等多種形式展開教學。

2.課程意識深入教師之心。

教師們已經確立了生成、整合、實踐的課程觀,在孩子認知的基礎上促進經驗的提升。課堂上貫穿了“一條主線”,或“三條主線”。品社以“學生的生活發展”為主線。品生以“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為主線。3.信息價值深入教師之心。

課堂上大量信息技術的運用,極大地豐富了課程資源,彌補了教材的侷限性、滯後性。

二、課堂中的亮點

1.緊扣課程性質,突出學科特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應給予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比如桃花源國小-老師的“議一議”教學環節,五福國小-老師的“現場採訪”環節,龍潭希望國小-老師設計的“合作交流,解決困難”這一教學環節,還有-校-老師設計的小組討論“老爺爺和老奶奶的心情為何不一樣?”這一教學環節,-國小-老師設計的“討論表演”這一教學環節,-國小-老師的整節課,教師們都把學生推向前台,讓學生充分交流與展示,很好地體現了主體性原則。

2.關注生活體驗,突出學科意識。

品社課的學習與孩子的生活是緊緊相連的。課標中明確指出,突出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培養道德認知。比如-老師的課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道德意識。-老師、-老師的課,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懂得了“做人要誠實”的道理。-老師的課,讓學生親身體驗了愉快生活每一天。3.關注教學策略,突出創新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敢於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取捨,將自主開發的課程資源與教材內容優化整合。比如可大國小-老師的“過橋米線”的故事延伸,-老師的“現場採訪”,-老師的“怎樣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老師的整節課等等,都很好地將自主開發課程與教材內容進行了有機的整合,使得課堂教學內容豐富,突出創新新意識。

4.關注學習方式,突出人文意識。

“體驗學習”關注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的真實感受,這種內心體驗是形成認識、轉化行為能力的原動力。比如:-老師的課,整節課都讓學生在活動中愉悦的學習,體現了品生課“活動性”這一基本特徵,在活動中讓學生真實的感受道:做人要誠實。而“小組學習”則是調動所有學生參與學習,培養合作交流能力和民主意識的途徑。比如:白賢彪老師的“自然災害的種類”和“土地沙漠化的原因”都很好地利用了小組學習模式。

5.關注課堂評價,突出育人意識。

品社課評價的核心是“幫助”。而品生課評價的目的是激勵每個兒童的發展,促進每個兒童的品德發展和生活能力提升。本次賽課中,教師評價的方式多樣。比如:有描述性評價、達成水平評價、作品評價、師生互評等多種形式。總之,評價必須恰如其分,以激勵為主。

三、存在的不足

課堂教學是一種缺憾的“藝術”。即便是一堂十分精彩、令人稱羨的優質課,也仍然存在可以考慮或需改進之處。本次參賽的課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問題。

1.對課標的研讀和教材的解讀不夠,教學目標定位不夠準確。

研讀課標和解讀教材是備課的基礎。不認真研讀課標,不仔細解讀教材,又怎麼準確地確定教學目標呢?本次13篇課時計劃中,有把品生、品社的課程目標與語數的三維目標混為一談的。而品社課標中明確指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不必面面俱到,應簡潔、清晰、具體,注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2.對教材的挖掘不夠深入,教學設計不夠精細。

一堂好課一定是優質高效的,必須經過複雜、細膩、系統的準備。只有做好了設計才能成功地駕馭課堂。而教材的挖掘又是至關重要的。挖掘教材,就要仔細解讀教材,體會編者的意圖,挖掘文本中隱藏的信息和所滲透的.思想、情感等。若只停留在文本表面所設置的內容,那一定不是一節優質案例,其組織的教學活動也一定不是一節優質課。

3.活動的實效性研究不夠,仍有語文課的味道。

課堂上不少教師都設計了學生活動環節,但有些課,學生的活動根本就沒有動起來,也不知道怎麼活動。因為學生連活動要求就不清楚,教師就讓學生進行活動。還有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什麼問題,應如何安排,這些都是教師需要考慮的。有的課,由於對課標研讀不夠,有時像品生課,有時有語文化趨勢。

4.問題設置不夠準確,造成學生無從着答。

有的課,教師提問語言不言簡意賅,問題似是而非、模稜兩可,使得學生無從着答。有的教師的提問,連我們聽課老師也感覺不好回答,學生就更無從下手了。其實,只要我們教師換一種説法,或改變一下提問方式,學生就明白了,也好回答了。

5.教學語言不簡潔、精煉,造成課堂效率不夠高效。

有的教師就是喜歡重複學生的回答,好像學生不聽到老師的回答,就不是正確答案一樣。其實,這是我們教師長期以來一種不良習慣的積澱。

四、教學建議:

比賽落下了帷幕,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次活動、一個結果,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對品生、品社課堂教學有了更多的思索。

1.合理取捨教材。發現不當的地方要敢於做出自己的決定。

2.板書不可過於簡單,更不能沒有板書,因為板書是教師回顧文本內容的線索。

3.要注意相關知識的連貫性。既要有小結和過渡,也要有回顧與總結。

4.關注課堂生成問題,展現課堂紛呈亮點。

老師們:國小教育是我們一身為之奮鬥的事業,儘管課堂教學任重而道遠,但新課程背景下的品生、品社課堂教學是多元的、開放的,給老師們的創造性教學構建着極大的自主空間,老師們完全可以在自己的課堂教學這個大舞台上上演出自己最精彩的教學大劇、人生大劇。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孩子們一生的發展奠定豐厚的品德根基!“轉變教學行為,促進內涵發展,打造卓越高效課堂”是我們酉陽品生、品社課堂教學恆久的理想和美麗的期待。這需要我們至誠的投入,需要我們真誠的參與,更需要我們畢生去追求。

讓我們攜起手來,扛起酉陽品生、品社課堂教學這份沉甸甸的責任!

以上發言,集中了評委的集體意見,也有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和看法。由於視角不同、觀念不同,難免見仁見智,也難免掛一漏萬。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感謝13位老師的辛勞付出,感謝其餘評委的智慧奉獻!感謝在座老師們的真心傾聽!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25go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