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薦)方程的意義評課稿

(薦)方程的意義評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評課稿,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那要怎麼寫好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程的意義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薦)方程的意義評課稿

《方程的意義》評課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我被執教老師精心設計的教學設計和拋磚引玉的回答所震撼,不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老師得不出自己預想的答案,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説,要想上岸,你必須有一個碼頭。老師的引導是至關重要的。聽完這節課,我深切的感受了一句話,“可能你的孩子沒有給你出想象的答案,但是請你不要輕易的否定他”。那麼下面淺談一下自己聽課之後的體會和感想。

第一、教學設計

“循序漸進,環環相扣”,體現課改新思想從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上來看,執教老師的課充分的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思想,教學目標體現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他改變了書上傳統的教法,從天平的平和與不平和引出等式,而是通過教師的引導,根據老師提供的天平教具,按照天平的平衡情況,寫出相應的式子,然後再讓學生根據寫出的算式通過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找到分類的標準。整個學習過程符合兒童的認知發展的一般規律,學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想到用式子來辨識,引出等式中含有未知數,不含未知數的兩種形式。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探尋式子的特點,再把這些式子進行兩次分類,在分類中得出方程的意義和構成方程的兩個條件,第一含有未知數,第二是等式。

第二、由淺入深,小組合作探究,瞭解方程的意義

執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了方程是一種數學模型。通過讓學生觀察天平的相等關係,感受方程與日常生活的聯繫,體會方程用數學符號抽象地表達了等量關係,對方程的認識由淺入深,逐步深入。並在分類比較中認識方程的主要特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式子,然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把寫出的式子進行分類。討論分類的標準,然後操作交流分類的結果。經過探索和交流,進一步的認識方程的特徵,歸納出方程的意義。

第三、練習設計靈活多樣,重細節

數學家華羅庚先生曾經説過“學數學而不練,猶如如寶庫而空返”,而如今在增效減負的要求在,練習的設計更應該符合學生的認知,由簡到難,做到靈活多樣,這位老師就是遵循了這樣的原則,從找一找那些是方程作為切入口,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探索,交流發現新的知識,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不是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接下來根據學生的回答,提醒學生注意,列方程的時,我們一般不把未知數單獨放在等式的一邊,這位老師充分的利用了課堂的再生資源,引出思考,未知數的只能是一個嗎?一個式子中同時出現幾個行不行?從而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未知數的個數是不限的。我們都知道“數學來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結合具體的情景,讓學生根據數量關係寫方程,充分的體現了這一點,讓學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學習,獲得知識。

以引導為主,從學生的答案中提出疑問,解決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第四、我的幾點建議

在揭示了方程的意義後,在找一找那些式子是方程之後,如果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方程的理解,“寫出幾個自己心目中的方程”,並且分析、評判每一個方程的合理性,這樣會不會更好一些,因為不僅可以檢驗學生對方程概念的理解,更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思考空間。此外,學生不僅展示了學習的結果,感知了方程的多樣性。同時在對自己所列方程的一一判斷中。加深了對方程意義本質的理解。成功的教學離不開精彩的細節。執教老師的不論是對課題的導入、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課堂提問的設計,還是對學生的回答因勢利導作出鼓勵性的評價和點撥,都體現了教師善於關注課堂細節,使課堂教學煥發出更大的生命活力。教學環節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流暢,體現新課程的合作與分享的教學方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953jr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