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關於雷鋒的故事名字

關於雷鋒的故事名字

關於雷鋒的故事:

關於雷鋒的故事名字

雷鋒名字的由來

雷鋒的原名叫雷正興,入團的時候他説:“雷正興這個名字伴隨着我走過了那段孤兒的歲月,現在,我有組織的關懷,書記的愛護,早已不是孤兒了,想改一個名字。”於是,就去徵求張書記的意見。

張書記為此事很是動了一番腦筋,開始的時候選擇了“峯”,因為他認為山峯的“峯”很符合雷鋒不斷追求向上的性格,體現了他高遠的志向。張書記跟他商量的時候,他也欣然接受了,但是在去鞍鋼的報名表上卻是赫然兩個字“雷鋒”。他説:“此刻面臨着一場工業化的戰鬥,我心中所想的只有衝鋒!”

雷鋒那些以苦為樂的日子

雷鋒在弓長嶺礦山搞基建工作時,化工總廠職工俱樂部每週舉行一兩次舞會。楊華最先學會了跳舞,接着把張月棋和易秀珍也教會了。之後,他們幾次想把雷鋒叫上,但是雷鋒總説學習跳舞不難,等等再學也來得及。

工廠文化活動場所集中在俱樂部,舞廳緊挨着圖書館。而雷鋒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他的業餘時間大多是在圖書館裏度過的。

週末,楊華和女伴們又去俱樂部跳舞,出門的'時候遇見了雷鋒。她們再三邀請雷鋒去學跳舞,雷鋒在路上時明明答應了,可一進了俱樂部的大門,就一頭扎進了圖書館。楊華和易秀珍商量好,等音樂一起,就跑過去把雷鋒直接拉到舞廳了。

“你的生活裏就只有看書!”楊華説:“今天我們要改造改造你這個‘書蟲子’。”

雷鋒説:“大家工作很累,工作之餘,娛樂休息一下是應該的,可是把看書改造成跳舞,有必要嗎?”

“沒什麼必要不必要的,咱們包教包會。”楊華説着就要拉着雷鋒下舞池。

雷鋒抬起一隻腳讓楊華看鞋底,“你看我這鞋。”原來雷鋒的鞋子前後都掌了不少鞋釘,他又指着舞廳牆上張貼的注意事項説:“這裏有規定,不準穿帶釘子的鞋入常”雷鋒又跑回圖書館看書去了。三個姑娘跳完舞回宿舍,都嗔怪雷鋒不夠意思。楊華説道:“跳個舞還推三阻四的,讓人掃興。”三個人越想越生氣,就想等雷鋒回來問問他。

這邊,雷鋒剛回來,就被她們叫到房間裏來,開始話裏話外地質問他。雷鋒漸漸地明白了她們的意思,説她們多心了,解釋説自己並沒有反對跳舞。

張月棋追問:“那為什麼一叫你學跳舞,你就往圖書館裏鑽?”

楊華也説:“説好了要學又説鞋底有釘子,為什麼不早準備好?”

易秀珍也説:“就算是鞋子不行,也可以回來換埃”“學跳舞時路上説好的,穿帶釘子的鞋不準入場是到了之後才知道的。”雷鋒誠懇地解釋道,“回來換了再去吧,也行。可是時間就白白地浪費在路上了,與其這樣,不如下次準備好再跟你們學,你們説對不對?”

三個姑娘都覺得雷鋒言之有理,於是趁機説:“那我們約定下次跳舞的時間,不許反悔。”雷鋒被姑娘們的活潑逗笑了。這以後姑娘們跟着雷鋒去讀書,雷鋒有時也跟着姑娘們去跳舞,他天性聰明,很快就學得有模有樣了。

職工俱樂部舉行聯歡晚會,

楊華她們約了雷鋒一起參加。這天來跳舞的青年人個個衣着光鮮,只有雷鋒穿着他那已經褪色的藍色夾克,褲子的膝蓋上還有一塊補叮他的這身裝扮在紅男綠女的舞會上顯得很不協調,尤其是和喜歡打扮的楊華搭檔跳舞,反差更是鮮明。

易秀珍在旁邊坐着看他們跳舞,看着看着就笑起來了,後來,她實在忍不住,就和張月棋一起商量説:“張姐,你看雷鋒那身衣服,哪像是來跳舞的。”

後來,在三個姑娘的攛掇下,雷鋒走進鞍山青年商店,猶豫再三,終於買了一件棕褐色的皮夾克,一條深藍色的褲子,還有一雙黑皮鞋。回去一穿,眾人都誇説:“真帥!”這麼一弄,他反而有點不好意思,當即脱下新裝,裝進了箱子,以後都很少再穿。

雷鋒在鞍鋼的那段時間,給人留下的突出印象就是省吃儉用:吃粗糧,穿舊衣,襪子補了又補,“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其實大家不知道,他對同志是相當慷慨和大方。青工劉大興來自湖南農村,生活貧困拮据,正巧母親又生病了,來信要50元的醫療費,他當時手頭只有20元。雷鋒知道後,立即拿出自己積攢的30元,並陪他一起去郵局寄給了母親。

煉焦工人王大修不小心將一個月的工資、糧票、飯票全都弄丟了。開飯的時候,雷鋒把他拉到食堂,發動大家湊份子給他買飯吃,並且捐出了自己的10元錢和8斤糧票。

青工鄒(zōu)本國感冒發燒,兩天沒上班,雷鋒連夜揹他到鐵東醫院住院治療。住院七天,雷鋒連續去探望,每次都自己花錢給病人帶點好吃的。

同鄉夥伴張建文回鄉探親,囊中羞澀,雷鋒送他20元錢讓他帶上,讓他給家裏的老人買些糕點和點心。

……

雷鋒的工資也不多,然而這些錢都是他從微薄的工資中一分一毛地積攢起來的。然而雷鋒對工人們的幫助,遠不止於金錢方面。

楊華、易秀珍和張月棋三位姑娘和雷鋒一樣都來自南方,她們從小吃的是大米,但到了鞍鋼之後,一日三餐至少有一半是吃玉米麪窩頭,有時實在咽不下去,乾脆就餓着,等到趕上吃大米飯的時候,就多打一些回來,下次吃窩頭的時候和着吃。

有一次午飯吃窩頭,三個姑娘實在吃不下去,就把吃了一半的窩頭放在桌上走了。雷鋒看見了,悄悄地找來一張報紙,把她們丟在桌上的剩窩頭包好拿走了,然後又到食堂買了一飯盒大米飯,悄悄地送到姑娘們的宿舍,還留下一張不署名的字條: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鍛鍊自己,請不吃窩頭的人吃下這盒飯”。

姑娘們當然馬上就猜到了是雷鋒乾的。易秀珍繃(bēnɡ)着臉説:“這是什麼意思?”

“這不是明擺着,今天的晚飯,雷鋒吃了咱們中午丟下的窩頭,把自己買的這盒飯給我們送過來了。寫條子是提醒我們不要再浪費糧食!”楊華分析説。

“可是吃不下怎麼辦?”張月棋接道。

“你瞧這句,”楊華指着紙條説:“‘要鍛鍊自己!’”姑娘們在慚愧之餘,也有些不服氣。第二天找到雷鋒,共同定了一個“公約”,今後她們保證好好吃窩頭,但不許雷鋒再給她們打飯打菜。

不許打飯打菜,就得堅持吃窩頭。以小見大,這個公約實質上是培養人適應環境的能力和不畏艱苦的骨氣。這對青年人尤其重要。

不過,後來雷鋒“違”了一次約,那時因為楊華和易秀珍兩個人在同一天弄傷了手。

等兩個傷員包紮完了,回到宿舍休息。前腳剛到,後腳雷鋒就推門進來了,他一隻手裏拿着一瓶敷傷的藥水,另一隻手裏用毛巾拎着一瓷盆大米飯和切好的香腸。

“這是怎麼回事?”曾經不愛吃窩頭的楊華堅持自己的原則,不依不饒地説:“不是説好不許再往宿舍打飯打菜嗎?”

一向帶頭吃窩頭的雷鋒急忙解釋説,今天是特殊情況:一方面,食堂剩下了不少米飯和香腸,炊事員鼓勵大家多買;另一方面是因為她們不小心傷了手,沒有別的可以慰勞,只好吃頓大米飯了。

真摯的友誼給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和快樂,使得鞍鋼那段生活成為他們生命中美好的回憶。易秀珍後來回憶他們這段真摯的友情時,對雷鋒的為人曾經做過這樣的評價——“你渴了,他就是一滴水;你餓了,他就是一粒糧;你心裏暗了,冷了,他就是一團火,一線陽光……他很平凡,但他把自己僅有的一點光和熱,全部獻給了人民,獻給了黨。”

標籤: 雷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9epm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