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集錦15篇)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集錦15篇)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1

來到我們學校最幸運的是遇到了許多講課很棒的教師,每次聽公開課都如沐春風,受到了文化的洗禮。前短時間有幸聽了四年級語文公開課,這已經是第三次聽王老師的課,感觸很深。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集錦15篇)

這次聽的是《卡羅納》,王老師採用的教學模式是洋思模式。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首先王老師講解了本節課的詞語。講詞語的方式很多樣化,給出詞語讓學生試着解讀漢語意思或者給出漢語意思,讓學生猜測詞語。這樣的先學後教模式啟發學生的思維,有助於學生的理解。然後出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大聲朗讀本節課學習目標。

其次,出示自學指導一:認真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4分鐘後比一比看誰講得最完整。學生認真讀課文,之後提問學生。以同樣的方式出示自學指導二:卡羅納失去了母親,心情是怎樣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得出來,默讀課文,用直線畫出來。三分鐘後説一説,誰找得最準確。在規定的時間內,鍛鍊學生快速閲讀的能力,提問的學生基本能找出來。

自學指導三:面對遭遇到不行的卡羅納。他的老師、同學和我的媽媽都非常地關心他。他們分別是怎麼做的。快速瀏覽課文,在文中找一找,用波浪線畫出來。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王老師的.指導下,分別用不同的方式言語表達了對卡羅納的關心。伴隨着感人的音樂,整節課生動,形象。

最後呈現了本節課作業,必做題:為卡羅納寫一封信;選做題:課外閲讀《愛的教育》。最後在温暖的音樂中,本節課結束了。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2

聽《閲讀與演講》,總的感覺是老師用語文的規律和特點教語文,體現了真語文的特點。一是教師把語文知識融入到具體教學過程中。如問學生有的人説一堆話也不行,有人説一句話就讓人記住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又如一個人演講大家分析等等。二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歸納,讓學生自己歸納自己的.學習方法。三是最可貴的老師將語文的思想教育功能和人文色彩的內容自覺融入到教學中。比如,一個同學答的並不好,但全班同學都舉手讓他留在台上示範,教師問大家這是什麼原因呢?老師説:“某某同學平常特別愛幫助人,所以他的人緣就好,大家都愛幫助他!”這樣不經意的點評有潤物無聲的效果。

這堂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課堂教學目標不明確,學生一課一得的理念體現不明顯,尤其是對學生活動還不能很好駕馭,把握不夠得當。

講課者辛苦,評課者真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便是最好的回報了。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3

《科利亞的木匣》是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對於三上年級的學生來説篇幅較長。蘇青青老師具有極強的處理教材的能力,研讀科利亞“埋木匣、挖木匣”的三個重點句子,使學生明白了“時間一天天過去,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的道理。

一、有效的詞語教學。

在詞語教學中,蘇老師引領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讀,如領讀、指名讀、開火車讀、同桌互讀、齊讀等,實現生字新詞的多次再現。特別是教學“玩意兒”這個詞,要求學生讀出兒化音。這對於平時極少接觸,而且又生活在南方的孩子來説,有極大的難度。蘇老師就指導學生:“看,咱們的舌頭就像手指的指尖。”接着,邊讀邊示範,利用手勢教給學生髮音的方法,易懂易學,很容易地就攻破了兒化音難讀這一難關。然後,老師又問學生:“科利亞的木匣裏有哪些他心愛的小玩意兒呢?”理解了課文中的玩意兒。後來在文本學習時又問學生:“科利亞那麼珍愛他的木匣,你猜猜除了書上的,可能還會有什麼?”孩子們盡情説出自己衷愛的玩具,踴躍發言,接着在具體的情境中感情朗讀,使詞語的教學更加飽滿,讓學生感受到每一個詞都是有色彩的、充滿活力的。

二、真實的情感體驗。

教學中,蘇老師引導學生把自己當成文中的人物,設身處地的來體會科利亞當時沒有挖到木匣的心清,比如:“如果你是科利亞,你沒有找到心愛的`木匣心情怎麼樣?”“你是科利亞的朋友嗎?誰是科利亞的朋友?”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和文中的人物進行角色換位,真切體會到了科利亞當時的心情,這對學習語言是很有幫助的。

三、對話中明白道理

新課標提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文內容的教學中,蘇老師引導學生進入文本,問:“我不禁想問問我們班的科利亞:你的算術不管用了嗎?法西斯把木匣挖走了嗎?難道你挖得方向有錯?到文中找找原因吧。”

孩子們馬上從旁觀者成為了當事者,從閲讀課文為變為經歷生活,孩子們學習起來也興趣盎然,也構築了蘇老師獨具特色的充滿生命力的課堂。在課堂上,蘇老師還使用了flash,演示了科利亞分別在五歲和九歲時邁出十步後的距離,讓學生形象而又直觀地感受到科利亞找不到木匣的原因,並從中明白了道理,輕而易舉地就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明理後深化主題

學生明白了“時間一天天過去,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的道理後,老師抓住這個重點句子問:“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在孩子們深入列舉之後讀句子。“孩子們,我們的周圍又在發生什麼變化?”學生從人的變化,生活中的變化説到了自然界的變化,之後再讀句子。“別看老師那麼高,以前也和你一般大呀!”再一次讀句子。入情入境,讓學生在讀中步步深入地體驗情感,讀得有感情,上升到讀出滋味,其間,與學生一起在情與情、心與心的相互交融中享受着讀書的幸福。

從這節課,可以看出蘇老師對語文的深刻理解,語文該怎麼學?要悟、要品!蘇老師抓住了這個真諦,語文教學得心應手。整節課,蘇老師緊扣文本,圍繞教學目標,抓住三個重點的句子環環深入展開教學,創設了各種情境讓學生反覆朗讀,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充分關注學生的主體性發揮,讓學生自己去悟,自己來表達,在師生、生生、生本各種形式對話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細細揣摩文字背後的含義,使學生在讀中悟文,讀中悟情,讀中悟理,實現了三維目標的整合。這節課,極具親和力的蘇老師用心觸摸心、用情引領情,和學生共同走進了科利亞的內心世界,共同享受學習的樂趣,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帶給我們一節美麗的課堂。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4

一、課前導入,乾淨利索,直入主題;談話質疑激發興趣。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7課:(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發現?你想了解什麼?(人類的老師是誰?它們為什麼是人類的老師?)

生:回答。

評價:

1、課題就是中心,直入主題,乾淨利索。

2、啟發學生質疑,一方面激發了學生閲讀、探究的興趣,另一方面篩選出了中心問題,為後面的探究學習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從而提高了探究性學習的實效。

二、在教學中注重於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的培養。

在初讀課文時,老師提出了自學要求,讓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把學習的空間完全留給了學生。在彙報交流的時候,老師儘量的讓學生互相交流,放手學生,讓學生自己理解字詞。在檢查課文朗讀時,也是讓學生自讀自評。

三、注重評價。

在教學中,教師非常注意對學生的評價。不論是讀課文,還是回答問題,老師都會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評價,而且注重學生間的互評。

建議:

一、再次讀課文後,老師讓學生找出課文中講到人類的老師有哪些,他們教給人類什麼,並讓學生先同桌交流,再集體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讓一名學生上台板演,其他學生一邊看,一邊對照自己畫的。

評價:對這個環節的設計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集體交流,就應該指名讓學生彙報,其他學生可以補充。這樣既避免了一個學生在上面寫,其他同學在下面乾等,造成的冷場局面,又可以讓學生經歷傾聽和參與表達的過程。如果這樣,不但使課堂氣氛推向高潮,還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最後,老師用大屏幕出示人類的老師教給人類什麼?邊放課件邊板書,忙了個不亦樂乎。

評價:這個環節,我認為還是先讓學生彙報,老師可以點撥。最後讓彙報的幾名學生一起上台板書。這才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還給了學生。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5

本堂課的教學返璞歸真,是一堂真正的語文課,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一、簡簡單單

課堂上沒有繁瑣的目標,龐雜的內容,零碎的講解,新奇的形式,熱鬧的活動,有的只是簡明的目標,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簡要的講述、點撥、激勵。

二、實實在在

實實在在的讀,實實在在的説。堅持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實實在在的指導,教師不厭其煩的指導學生學習概括,有要求,有點撥,有引導,有激勵,有示範……讓學生用通順流暢、規範的語言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無不耐心細緻。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這是一篇説明文,文章條理清楚,材料確鑿,數據詳實,字裏行間包含着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環保意識,教學重難點是瞭解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今天,聽了嚴老師所教的這一課,讓我感受較深的是:

教學設計體現了新理念、自主探索、互動學習的觀念,且能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突出教材的特點。如上課伊始,教師以歌詞導入新課,能激發愛好,調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情趣。其次、圍繞閲讀提示,抓住重點,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便讀邊思考問題,在書上圈點勾畫,劃出與問題有關的內容,互相交流,互相評價,老師再作小結。這一教學環節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師生合作的新理念。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最後的課外延伸拓展,讓學生設計一則保護黃河的宣傳語。這樣,突出了文章主題,增強了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縱觀整個教學的過程,大部分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問題,在書上圈點勾畫,進行交流,主動地進行學習,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但這節課的教學仍然存在着一些問題:課堂結構安排上不夠合理,呈前鬆後緊的局面。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的積極性不夠高;在讀書練習中,雖然也進行了指導,但學生讀得不夠到位,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讀書的練習與指導。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6

各位領導、同行們,大家早上好!

在這初冬時節,我們歡聚清茶飄香、人傑地靈的大寨,共同參與、見證雲縣教育局舉辦的三優活動,更感榮幸的是我能代表國小語文評委組向大家彙報國小語文組的競賽情況。

下面,我將通過四個方面向各位領導與同行彙報我們組的評課情況。

一、感受

1、活動組織嚴密。縣教育局高度重視此次活動,十月份就發文要求各鄉鎮精心準備,這是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保障。

2、各鄉鎮對活動高度重視,選派的選手年輕、優秀,能代表各鄉鎮的最好課堂教學水平,並能引領全縣的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3、大寨鎮黨委政府、教辦、學校全力支持,使活動得以成功進行。

4、大寨完小教師熱情、周到的服務使我們感受到了温暖,而孩子們真誠樸實的笑臉和一聲聲禮貌的稱呼、問候以及好學的精神也深深感動了我們。

二、課賽的亮點

本次課賽是對我縣一學期以來的課堂教學改革情況的檢閲,所以意義深遠,它既是對我縣課改工作的一個小結,也將對我縣今後的課改工作指明方向。

此次參加國小語文組競賽的共有來自12個鄉鎮及雲縣愛華完小的13位教師,課賽內容涵蓋了國小一到六年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參賽教師年輕化,最小的教師雖僅有21歲,但他們給我們展示了新時代教師積極向上的風采與陽光健康的精神風貌,而且難能可貴的是十三位教師的整體素質都較高,他們精心準備,風采各異,為我們提供了十三節精彩紛呈的優質課。

1、授課教師有語文意識,能把握住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來教學。有依據課標要求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意識和理念,設計課時從教材解讀、學情分析、教法學法的選擇、目標設定及環節安排上皆有所思考,教學內容的把握基本能按學段目標突出教學特點;教學呈現方式上注重文段選點鋪設,注重朗讀理解感悟,基本杜絕了肢解文本來學習語文的做法,努力在點與面上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起來。

2、教師角色定位準確,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教師的組織、主導作用明顯,面向全體學生,從一個“請”的手勢、點頭、微笑或翹大拇指等動作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平等相待;師生參與、互動交流氛圍濃郁,如幸福鎮的李仕玲老師執教的《老人與海鷗》就是通過教師不斷的引導使學生深入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感悟、掌握文章的主旨。

3、教師的基本功紮實,知識底藴豐富,課堂目標定位準確,教學設計能力高,環節設計合理,能體現以學定教的理念;有的教學設計新穎,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認知慾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如愛華鎮的沈嗣瑜老師的《月光曲》的小組合作部分的設計就較為新穎,利於學生參與、合作探究;有的教師語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有親和力,便於與學生平等相處;有的教師板書工整,設計既能體現文章脈絡,又較美觀。

4、注重情感教育,充分體現情感目標。各位教師利用創設情景、多讀感悟、重點詞句理解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情感,引領學生走進所創設的情景之中,引起共鳴,從而感受人間真情,並抒發自己的情感,例如大寨的王仙老師、湧寶楊永晶老師執教的《假如》就是在讓學生充分閲讀、感悟的基礎上引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抓住詩歌的`補白點續編詩句:假如我有神筆,我會……有的學生説要給盲人帶來光明,有的學生説要給農民畫出糧食,還有學生説要給自己的外婆畫一個會煮飯的機器人等等,學生稚嫩的語言讓人感受到童真的可愛與美好。

5、課堂教學評價不再單一,出現了多元評價的現象。如慄樹的王祖偉老師執教的《七律·長征》和大寨王仙老師執教的《假如》就出現了學生對教師的朗讀評價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這應該是一個可喜的轉變,表明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有了具體的轉變。

6、現代教育技術成功引進課堂。雖然我縣各個鄉鎮條件不一,但是大家都將多媒體用於輔助教學,而且大部分多媒體課件設計精美,把文字、圖片、視屏、動畫、音樂等各種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這是教學資源的主動擴充,也是教師教育觀念進一步轉變的體現。特別是偏遠的慄樹、後箐等鄉鎮的老師努力打破了條件限制,大膽嘗試運用,尤其年輕教師的多媒體課件製作效果和使用熟練程度都較好。

7、多種資源、多種教學方法並用,豐富語文課堂。文本、課件、卡片、頭飾、簡筆畫和講授、朗讀、遊戲、角色扮演、小組合作等穿插課堂,生動了課堂,並且真正輔助了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其中愛華完小的潘紅梅老師巧妙地運用優美的體態語言幫助學生學習,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不但生動傳情,而且活躍了課堂,引起了學生的強烈情感共鳴。

8、注重創設課堂教學情境。老師們重視課前遊戲,輕鬆活潑的遊戲能使學生放鬆心情,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與學習慾望,使他們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再者,無論是導入還是課堂學習與交流展示各環節之間的銜接,教師們均注重入情入境的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用生動的語言、故事、音樂或課件創設出生動的情景和互動的氛圍,幫助學生儘快進入學習情景,儘快感悟文本所藴含的情感,如漫灣的字文香老師的導入就是通過自己的現場演唱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順利進入教學環節。

9、教師重視對學生的激勵,激勵語言和激勵方式豐富多彩,有的激勵為學生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如潘紅梅老師的“這個小組開始學習了”或“這個小組真會合作”等,促使別的孩子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而不是生硬地要求學生;忙懷的周文俊老師跟讀書讀得好的學生握手等等。

10、重視了雙基的教學與鞏固,低年級教學突出了識字教學;大部分課堂重視朗讀訓練,通過教師激情範讀、配樂朗讀、聽錄音和學生多種形式的讀幫助學生理清文本內容,體會文本情感,並在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礎上內化為自我認識,使自我情感得到進一步昇華。

11、大部分教師注重教學拓展,既重視利用教材教學,又不僅僅侷限於教材內容,而是根據學生實際大膽拓展學生的思維。如字文香老師執教的《伯牙絕弦》就不侷限於高山與流水,還引導學生感悟明月與清風,從而使學生更能理解知音的含義。

12、注重學法指導,例如李仕玲老師的給文章批註,潘紅梅老師的學法歸納、引導。

三、有待改進之處

可以説,即使一節成功的課也會存在或多或少的敗筆之處,正視不足能讓我們更快成長。縱觀十三節語文課,亮點多多,但不足也不容我們忽視。

1、目標設定上把握還欠妥,有些課設定的目標過大,過全,導致課堂容量太多,難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些課目標設定上有偏向,沒有將三維目標有機結合起來,過於偏向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2、問題設計不夠精煉,瑣碎問題過多,有些課通篇都是問題,而效率不高。

3、選點之後的分析過多,強化閲讀感受的時間安排過少,而且部分教師包辦了學生能歸納總結的地方和內容,對學生信任不夠,導致教師不敢放手,致使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更好發展,個性得不到張揚,心靈得不到放飛。

4、教師們的評價語言及與學生交流後臨時生成的語言呈現方式有待提高,有的評價語言過於單一和無意義,不能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和導向作用。

5、多媒體的運用輔助了教學,但有的教師忽視了它的輔助作用,過多依賴媒體,該板書的不板書,該示範的不示範,有的甚至過多脱離課本而用課件代替,失去了媒體的輔助作用;有的教師不能熟練操作計算機,課件上的錯誤不能當場糾正,甚至連音樂播放的聲音都不會自行調整,這些都在提醒我們掌握適應現代教育的教學手段刻不容緩。

6、大部分教師採用了小組合作形式,但大都沒有取得很好的實效,自主、合作、探究、討論、交流學習的效果不是很好,有的教師所設計的合作探究問題過於淺顯,沒有探究的價值,學生不需要合作就能完成,既浪費了時間,又不能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有的小組合作只有形式,沒有內容。

7、對學生的激勵做到了適時適度,但忽略了對學生的表揚既要有肯定,也應該有委婉的指導和引導,不能只説“你真好”或“你真棒”,而應明確好在什麼地方或棒在哪,有的教師甚至濫用激勵語,讀個課題也表揚説真聰明,難道這不是一種明顯和無意義的語言賄賂嗎?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沒有絲毫的好處。

8、教師要進一步學習,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與水平,努力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規範普通話發音和板書的正確示範,儘量杜絕口語化和隨意性較強的現象。

9、有的教師對課堂上臨時生成的問題視而不見,缺乏一定的教學機智,只顧按着設定的教學計劃進行教學,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感覺把學生當成了協助自己表演的道具,有的甚至對學生的錯誤回答置之不理,有的教師面對學生的唱讀不加以指導。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7

彭老師講授的《風娃娃》非常精彩,聽後使我受益匪淺。彭老師整個教學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彭老師想辦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思考、感悟。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課堂亮點紛呈,特別是以下幾方面給我感受最深。

一、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激發學生的'內心體驗,培養學生的感情朗讀,引導學生很快地走近文本,其中很好的一種教學策略就是使用創設情境法。在彭老師的這節課上,可以看到老師設計精心。在課堂教學中,貼出了風娃娃的圖片,風娃娃有着圓圓的臉、胖乎乎的手,十分可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接着出示一封風娃娃的求助信,讓學生帶着要幫助風娃娃的想法進入到課文學習。再如:動作演示法,老師講到風娃娃吹動風車一段,教師問:“風娃娃是怎樣做的?動作“深深地吸氣,使勁吹”,在體驗到風娃娃的動作給人們帶來快樂後,引導學生再來讀一讀這段話。

二、注意多種形式朗讀,培養學生朗讀能力

在本課中,彭老師注意指導學生通過小組賽讀、男女生互讀、自由讀、默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加深對內容的理解。還通過創設各種情境,如:“如果你是小秧苗,你會對風娃娃説什麼?縴夫們笑了,會對風娃娃説什麼?”引導學生進行説話訓練,這樣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有助於理解課文內容,還能夠讓學生在此基礎上悟出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風娃娃做了哪些事情。生能概括出:吹風車、吹帆船、吹風箏、吹衣服、吹小樹着幾件事。接着彭老師引導學生學習關於風娃娃為什麼吹風車?怎麼吹?結果怎樣?的段落,接着讓學生運用這樣的方法學習接下來的段落。學生在理解課文上就有目的、有方向,對重點內容能夠自己找,自己總結、自己感悟。

四、善於運用表揚,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對好習慣的養成。

在課堂上,總能聽到彭老師對學生的表揚,。“我欣賞你!”、“讀得真不錯!”、“今天進步真大,老師真為你高興!”、“你們真的太棒了!”、“表現那麼好,我真的很感動!”每一次的表揚都是那麼那麼自然,那麼自如、那麼真切,讓學生更願意投入到學習中。彭老師還不忘記引導學生好習慣養成,如“不動筆墨不讀書”、當老師在板書時學生空手跟着寫、班裏學生鼓掌表揚進步的學生後,學生會説“謝謝!”、學生自由讀課文有快有慢,彭老師引導學生要學會等待、要有耐心等,每一句話語都滲透着彭老師的教學技巧和魅力。

這次聽課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在以後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8

一、本次活動的特點:

第一,充分展示了“四維立體四段式”教學模式的優越性,有些老師的課很精彩,顯示了豐厚的教學功底和較高超的教學藝術,青年教師年輕有朝氣,知識底藴豐厚,容易與學生溝通,且虛心好學,在課堂上展示了青年教師的風采。

第二,顯示了各備課組的凝聚力和團結精神。為了上好公開課,各備課組認真組織備課、聽課、評課,有些老師寧願調課也要參加聽課,一是為了汲取他人長處,二是為自己的教學提供借鑑,同時也通過評課給授課教師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第三,全員參與。三級語文老師共12名統一安排,並將課調在下午上,目的是讓更多的教師能夠聽上課。公開課的順序是先八年級,再九年級,最後七年級。

第四,展示了老師的反思水平。有人説過,沒有反思的教學是難以提高的。我組青年教師劉萍、關小榮在評課之後,主動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抓住亮點,發現問題,反思失誤,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第五,顯示了我組教師積極進取的精神。桑豔麗、宋俊芳、陳改花老師在評完課後,除了主動反思之外,虛心的聽取了老師的建議,這種精神是非常可貴的,也是一位優秀教師快速成長的促進劑。

第六,聽評課積極性高,參與聽課人數多。聽課人數共107人。其中聽11節的教師:趙國榮李斌陳改花桑豔麗馮全福馮清潔;聽10節的教師:宋俊芳關小榮;聽9節的教師:劉萍;聽6節的教師:郭新定;聽3節的教師:張強民秦彥軍。

二、公開課的優點:

1、堅持運用“四維立體四段式”教學模式授課。

十二名語文教師都能嚴格按照新課改的標準上好課,環節齊全,備課認真,基本功紮實,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展示精彩!

2、目的明確、胸懷全局。

一節課要完成什麼教學任務、學生從這節課掌握什麼知識、本節課的知識難易程度如何、那些是本節課的重點要反覆強調、哪些是本節課的難點學生難以掌握、哪些知識點學生自己讀書就可以掌握;課堂上要預設什麼樣的問題才能調動起學生的思維,什麼樣的例子可以舉一反三,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這節課的內容學生課上能掌握多少,課下需要多長的時間來複習鞏固。授課老師對這些應該心中有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這方面做的最好的要數劉萍、郭新定、李斌、趙國榮四位教師。

3、課堂設計精、結構巧

做文章切忌平鋪直敍,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儘管我們運用統一的“四維立體四段式”教學模式授課,但課堂生動的導語、巧妙的點撥、對學生智慧的啟迪、富有節奏感的設計、層次分明的環節、引人入勝的問題設置,會引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的減少學生的課上疲勞,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李斌老師的課,環環相扣,節奏緊湊,張弛有度,學生的興奮點被充分的調動起來,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在輕鬆愉悦的`氣氛中掌握了相對枯燥的語文知識。這樣的課讓學生緊張而快樂,“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潛能,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成了課堂的主宰者,張揚了學生的個性,極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方法靈活。

在我校的“四維立體四段式”教學模式的課堂上,所説的課堂氣氛活躍,不是指外在的形式,而是指學生思維的活躍。好的課堂總是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思維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在探索中去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氣氛活躍還指課堂氣氛的和諧,師生之間有平等的交流和對話,老師不是凌駕於學生之上的權威,老師不能對學生隨意呼來喝去,對學生的反應能正確引導和評價,尊重學生的學習願望,尊重學生由不知到知之的過程,允許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允許學生出現的思維錯誤,允許學生從錯誤裏爬出來。只有以尊重學生為前提,才能達到課堂氣氛的和諧。

教學方法的靈活,指老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也指老師面對課上突變問題的靈活反應,還指老師課堂上的授課技巧。把課堂教學當作一種藝術對待,我們在“模式”的大框架下,對教學方法方面的探索就會更上一層樓。

5、課堂教學充滿趣味,課堂語言親切。

成功的課不會是知識的乾巴巴的羅列,總是力求以學生的生活為背景。因為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尚處於發展中,理性思維往往需要感性的材料做支撐。比如馮全福、張強民授課時舉身邊的例子,挖掘身邊的課程資源,讓課堂充滿了趣味。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9

前段時間,我們學校舉行了陽光課堂觀摩,我有幸聆聽了我校幾位語文老師的課,聽後收穫頗多。周老師執教的四年級的《巨人的花園》,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老師在這節課上,努力創設了一種和諧、融洽的人文氛圍,讓整節課成為了學生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和塑造個性的舞台,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課堂上,周老師讓朗讀成為學生閲讀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説,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這篇意藴深刻的童話,讓每一位學生的心靈都為之一顫,為他們點燃心中的一盞明燈,讓他們學有所獲。通過多層次的多形式的反覆品讀、體會巨人的心理變化。教學時,周老師先讓學生找出巨人的言行,反覆品讀,引導學生想象,體會巨人性格的變化,通過自由朗讀、指名朗讀、範讀等感悟,揣摩巨人的心理,體會巨人任性、自私、冷酷的心。因為描寫巨人冷酷無情的語氣是文章朗讀評論的重點。這個地方理解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後面重點句子“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這句話的理解。這一部分,周老師指導得非常到位,學生在她的指導下,已經完全進入到課文設置的情景中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也被調動了起來。課堂氣氛也變得活躍起來。

課文裏有許多想象的空間,比如巨人趕孩子們的時候是怎麼想的,會有什麼樣的'表情,小男孩會説話的眼睛凝視着巨人,他想告訴巨人什麼呢。又比如當巨人看到小男孩這種眼神後,他心裏火辣辣的,為什麼火辣辣的,他感覺到了什麼?……周老師就指導學生進行想象、揣摩、練説,最終讓學生明白了“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懂得了“美好的東西應與別人同享”。這樣既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

雖然這節課結束了,但卻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10

上午,伍明鎮中心國小請到了合肥海棠國小青年教師xxx為全鎮四、五、六年級教師上了一節公開課《少年王勃》,感觸匪淺。《少年王勃》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閣赴宴時寫下千古名文《藤王閣序》的事,顯示了王勃非凡的才華。王老師從引導學生複習古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出發,初步介紹了少年王勃是個怎樣的人?帶着這開放式的問題讓學生去研讀文章,再引導學生通過抓重點詞句來理解、閲讀、思考、感悟。學生通過主動的學習探究懂得文章要表達的深刻主題。整個學習的過程讓不同起點的學生都能有自己的收穫,在縱向和橫向都有自己發展的空間。大部分學生能用書中詞語揭示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在享受學習的過程中實現了學習的目的!

教學中,王老師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朗讀體會,課堂上重現了朗朗的讀書聲。文中有很多詞語含義深刻,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王老師又採用動作表演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到了“筆走如飛”、“拍案叫絕”、“胸有成竹”等詞語的意思,避免了枯燥的詞義講解,使課堂氣氛興趣盎然,從而揭示文章中心:閣都督誇王勃“奇才,真是奇才”。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係:“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積累”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在讀的過程中,將書本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王老師在指導學生背誦第三小節時,先引導他們體會秋景之美,激發他們記憶的興趣,使他們活記樂背。在體會秋景之美時,又安排了多媒體的輔助教學課件,所以學生理解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與長天一色”時水到渠成。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11

聽《圓明園的毀滅》:總的感覺是老師用語文的規律和特點教語文,體現了真語文的特點。一是抓住語文點訓練學生,用語文的辦法解決語文的問題。比如老師説副題,讓學生補充主題,體現了語文知識訓練,也拓展了學生思維。二是在講課中抓住聽説讀寫四個環節整體推進。比如學生寫了一黑板字,老師問同學,哪一個字最漂亮,大家一致認為可恥的“恥”字,引導學生工整書寫,再比如朗讀,老師經常提醒學生,你應當用眼光與同學交流,有效指導學生有聲語言與輔助語言的綜合運用。三是老師引導學生在課堂進行討論,完成讓學生充分表達的功能。這是一堂展示性的課,也就是説通過這堂課,我們可以看到老師長期以來對學生聽説讀寫的訓練成果,如無平時的訓練,這樣類型的課是很難上下來的`。

這堂課存在問題主要是:課堂應體現出教師解惑的過程。試想,如果學生什麼都會了,這堂課還有上下去的必要嗎?課堂上教師的引導和解惑作用一定要體現出來,這是真語文之真應有的含義。還有,學生説了那麼多主題,吶喊、阿Q精神、仇恨等,其中一個學生的主題是《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如果老師能抓住這個點深問一句,點撥一下,對啟發學生思考會更有幫助。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12

今天上午聆聽了賈老師的一節公開課,心裏感觸頗多。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老師來説,能不温不火地、且頗有條理地完成這堂課非常得不容易。相比較她剛來時課堂上的青澀與生疏,現在的她已經慢慢地走上了正軌。這與她一學期以來孜孜不倦地學習與腳踏實地地工作密不可分,當然,她的師傅更是功不可沒!

縱觀這堂課,教師的設計比較合理,知識的儲備含量也比較符合三年級學生在第一課時的掌握情況。教學伊始,老師以有趣的謎語導入,能夠迅速地抓住學生的'眼球,接下來的自由提問更是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有效地將全文的核心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孩子面前,為接下來的提煉文章內容埋下伏筆。教師的板書設計也很有趣,巧妙地概括了故事的核心內容,更能學以致用,讓學生結合板書再次地複述課文內容,而不是單純地僅僅為了板書而板書。這些優點可圈可點,值得保留,值得堅持。

對於這節課,我也有一些個人的看法。開頭的謎語導入很有吸引力,但一開始的“向日葵”謎語和本課關係沒有必然的聯繫,完全可以去之。在生字詞教學時,老師請孩子們説出自己的“記字”方法,但很明顯,孩子們的方法都怪怪的,或者説不能稱之為“記字”的方法,這還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加以引導。作為三年級的教學,一些重點詞語的理解必不可少,像“氣勢洶洶”、“一擁而上”等詞語,完全可以在第一課時進行一些詞意的滲透。在接下來的範寫環節中,老師比較含蓄,一帶而過。其實,在範寫生字時,老師應該放慢速度,關鍵部位更要邊寫邊滲透,這樣才能真正地起到指導寫字的作用。另外,由於田字格較小,範寫的生字顯得不夠清晰。複述課文內容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建議老師可以將“分自然段讀課文”放在“結合問題寫板書”之前,這樣學生對於課文內容會更加熟悉,無論是答疑、還是複述都會更加得得心應手。展示學生的作業,是一個很好的環節,但僅僅是“描紅”,效果不明顯,如果讓學生動手“寫一寫”生字,會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

老師是一堂課的靈魂所在,親切自然的教態非常重要,也許因為比較緊張,她整個人顯得比較拘謹,情緒也不夠高。但聽了賈老師的課,我還是很激動,因為課堂的些許不成熟掩飾不了賈娟老師良好的自身素質,我相信,假以時日,這顆星星一定會更加閃亮!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13

聽《和時間賽跑》:總的感覺是老師用語文的規律和特點教語文,體現了真語文的`特點。一是夯實語文基礎知識,比如寫字詞讓學生分析比劃筆順,找出段落詞語,分析課文,從原因、怎麼、意義和幾個寫法角度分析,這都是語文的基本內容。二是這個班的學生謙詞敬語使用得特別好,不僅問候老師,每次答完題都説,我這樣答對嗎或可以嗎等等。三是這個班的學生説話的衝動特別強,足見老師平時對他們的訓練和鼓勵。

這堂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師還可以更“語文”些,也就是説,更加自覺地用語文的辦法解決語文的問題。比如,如果把這篇散文的哲理性再深刻分析透,特別是為什麼要和時間賽跑,對啟發思維和分析作者深意都會有幫助。還有,為什麼不從這篇課文的課題入手,説:我們平時都是和同學賽跑或和其他動物賽跑,你想過和時間賽跑嗎?如此提問引入話題,一方面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另一方面還可以告訴學生修辭知識。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14

《荷葉圓圓》是一篇培養學生朗讀及想象能力的散文詩。這篇文章語句優美,輕快活潑,字裏行間讓人感受到充滿童趣的夏天,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快樂的心情。聽了胡名珠老師執教的《荷葉圓圓》一課,我感觸頗多,受益匪淺,在此我記錄一下的一點感觸。

首先,我認為胡老師教態自然、親切,聲音甜美,語言充滿童趣,很適合低年級教學。胡老師在上課前,作了精心的'準備,通過創設情境讓孩子們進入了一個荷葉的世界,在展示荷葉的圖片中,讓孩子們領略到了荷葉的美,充分激起了孩子們的興趣。

識記生字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大重點。胡老師在生字教學中,通過學生自由讀生字、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等形式,有效地鞏固了對生字的識記。

其次,注重朗讀的訓練與指導。聽了胡老師的課,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全班小朋友的朗讀非常投入,大部分小朋友聲情並茂,相信這和胡老師平時的引導和課堂朗讀環節的設計有關。在本節課中,胡老師採用了自由讀、範讀、男女生讀等朗讀方式,其中讓學生扮演“小魚兒”來表演讀,讓學生體會小魚兒的歡快,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總體上來説,我認為胡老師的整節課的教學環節設置得較飽滿,重難點突出,教學流程、思路很順,是一堂很不錯的課,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學習。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15

一年級學生進入校園,在教室中學習才兩個多月,但一堂課下來,幾乎沒有發現一個孩子隨意説話、隨意搞鬧,從頭至尾,每一個孩子都以非常高昂的激情投入於學習之中,是什麼牢牢地拴住了每一位孩子的心?我想,是陳老師課堂上表現出來的那投入的狀態,是一步一個腳印的毫無浮華粉飾的紮實的教學過程,是“趣”字貫穿了整個課堂始終,才使得孩子們學得如此投入。下面,我從這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收穫。

一、激發興趣,感受樂趣。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閲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低年級閲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閲讀興趣開始。在教學《影子》這一課時,陳老師首先通過猜謎語吸引孩子學習的興趣,引發學生主動參與到課文中來,激發她們喜歡影子的情感。然後老師通過範讀故事,感受影子的有趣,讓她們更快的走進課文情境中去。

二、抓住重點,趣味識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課堂教學的重點,然而識字過程又是十分枯燥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決定了我們必須讓課堂變得更活潑,更有趣,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在教學時,陳老師採用了各種方法調動孩子們的識字興趣。

1、對字形的描述形象化。比如,認識“影”的時候,她是通過編故事的:一輪紅日照着京京,旁邊就有一片影子;認識“黑”的時候,陳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説説誰有辦法記住。學生則描述:“黑”的四點底就像黑色的墨水,裏就像瓶子。這樣趣味性的描述,將字形和字意有機地結合起來,識字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一個生動有趣的過程,孩子們興趣盎然,學得愉快,學得有趣。

2、以遊戲形式識字。學習“跟着”時,陳老師請學生當她的影子來演一演。讓學生在寬鬆和諧的氣氛中,學會了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

3、歸類識字。當學習反犬旁和足字旁的字時,陳老師還讓學生説一説這一類字的特點,並舉一些這類的字。

三、以“趣”學文,提綱挈領。

一篇優秀的文章,總有一個或幾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點”,教師應根據“課情”、“學情”因勢利導找準切入點,提出有啟發性的思考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充滿生機。陳老師在教課文時,以“影子有趣在哪?”這個主問題做為切入口,以“趣”字引領學生學習文句,將“趣”字貫穿對文本的感悟、文本的感情朗讀。陳老師的這種提綱挈領的教學,讓孩子們的思維有了連貫性、整體性,這樣更有利於他們對文本的感悟、理解。

如果説這節課還有遺憾的話,那就是課堂的時間分配。那麼最後的寫字環節學生會學得更加紮實一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9rj2o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