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杜甫唐詩三首賞析

杜甫唐詩三首賞析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漢族,河南鞏縣(今鞏義市)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杜甫唐詩三首賞析

盛唐大詩人,世稱“詩聖”,現實主義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

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

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500多首,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詩聖”。

《春望》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作品賞析

【註解】:

1、國破:指國都長安被叛軍佔領。

2、感時句:因感歎時事,見到花也會流淚。

3、渾:簡直。

4、不勝簪:因頭髮短少,連簪子也插不上。

【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

頭髮脱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

【評析】: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

詩人目睹淪陷後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

詩的一、二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歎;三、四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着藴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應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平直,情景兼備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

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

《八陣圖》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分類標籤:哲理詩 唐詩三百首

作品賞析

【註解】:

1、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

2、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

3、石不轉: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

4、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

【韻譯】: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勛最為卓著,

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衝擊,石頭卻依然如故,

千年遺恨,在於劉備失策想吞吳。

【評析】:

這是一首詠懷詩。作者讚頌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

三、四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統一中國的宏圖大業,表示惋惜。

末句照應開頭,三句照應二句;在內容上,既是懷古,又是抒懷,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絕句中別樹一格。

《客至》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羣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作品賞析

原注:喜崔明府相過。

【註解】:

1、盤飧:泛指菜餚。

2、舊醅:隔年的陳酒。

3、取:助詞。

【簡析】:

詩人久經離亂,草堂剛成,心中十分高興,有客來訪,更是情不自勝。

題下原有自注:“喜崔明府相過”。明府即縣令,意為邀請他先徵求了他的同意。

這是一首洋溢着濃郁生活氣息的紀事詩,表現詩人誠樸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過”,簡要説明了題意。

標籤: 詩三首 賞析 杜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epwl0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