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分析新課標版大學聯考化學的常見錯誤

分析新課標版大學聯考化學的常見錯誤

典例歸錯1:基礎不紮實

分析新課標版大學聯考化學的常見錯誤

例:右圖是元素週期表的另一種畫法——三角形元素週期表的一部分,圖上標有第ⅦA族和碳、鉀兩種元素的位置,化學大學聯考閲卷教師談新課標大學聯考複習(二)。試回答下列問題:

⑴請在右圖中將過渡元素所在的位置塗黑。

⑵工業上冶煉M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⑶M和R組成化合物MR的超細粉末被廣泛應用於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等領域。其製取原理是用M的氧化物、R的單質與碳單質在高温下反應,已知反應中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中_____________作氧化劑。

⑷圖中A、B兩元素形成的離子B2A82-中,B元素呈現最高價,B原子位於由A原子組成的四面體的中心,且所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均滿足8電子結構。該離子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是_________,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的重點是元素週期表的結構和元素單質、化合物性質及其轉化。原子結構和元素週期表有關推斷題需要豐富而紮實的基礎知識。本題儘管以元素週期表的另一種新的畫法——三角形元素週期表為題境來呈現,但考查知識與能力的落點都是化學學科中的最基礎的部分。過渡元素的位置在三角形元素週期表的不難圈定。第ⅦA族和碳、鉀兩種元素的位置的給出進一步明確了其它元素的位置,根據我們熟知的元素週期表中“位——構——性”的關係,以及元素化合物性質判定和物質轉化的基本知識就可以順利解決A、B、R、M等元素單質化合物的相關問題。

歸錯:基礎知識不紮實是本題解答出現錯誤的主要原因,它導致思維方法混亂、類比遷移不足。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基礎知識不牢。如:錯塗過渡元素的位置;A、B、R、M元素種類判定錯誤。這些都源於不熟悉元素週期表的基本結構;不明確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是以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按元素原子結構的電子層數和最外層電子數的變化規律來排列的;不理解長式週期表是以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週期性變化為根本的,在結構上以週期和族的方式來呈現,也可認為以(橫)行和(縱)列的形式來呈現。再如:在已知B元素呈現最高價,B原子位於由A原子組成的四面體的'中心,且所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均滿足8電子結構的情況下,還是不能判斷出A、B(O、S兩元素)兩元素形成的離子B2A82-中氧元素不可能都呈-2價,必然有部分氧元素呈-1價,所以B2A82-具有氧化性。這説明基本的價鍵知識,以及氧元素的性質與化合價的關係問題還是不明確。

②本質認識欠缺。如:在圖上已經標有ⅦA族和碳、鉀兩種元素的位置的情況下,仍然不能夠判斷出M;或者推斷出了M,但不能寫出其冶煉方法。這體現出不理解元素週期表是元素週期律的具體表現形式,而這種表現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且無論以什麼形式把元素進行週期性編排都應該在本質上體現元素性質的週期性變化的特點;不能夠通過基本知識的類比和遷移解答有關元素週期表結構和元素的判定與性質;認識不到元素週期表中“位——構——性”的關係,不能判斷(推斷)週期表中特定位置元素的單質或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質及其變化;不能認識到Al與Na、Mg等活潑金屬一樣往往通過電解的方法來進行冶煉,因為它們的陽離子很難得電子被還原成單質,於是採用電解這種最強有力的氧化還原手段來實現由高價陽離子向零價單質的轉化。

③書寫表達有誤。如:已知化合物MR是用M的氧化物、R的單質與碳單質按物質的量之比為1∶1∶3在高温下反應而製取,但該反應原理的化學方程式依然不能準確規範表達。有的錯在各反應物化學計量數的比值上,有的沒有註明反應條件,有的不能正確寫出生成物CO,還有的未能正確寫出化合物MR和M的氧化物的化學式。有關物質的組成、結構以及反應、變化的化學用語的使用和表達是基本的化學學科素養,也是化學學科測試的最重要的核心內容之一。化學式和方程式等化學用語,在書寫上的不規範或錯誤是化學基礎知識薄弱、基本技能欠缺的突出表現。

典例歸錯2:思路不明晰

例:某温度下,將3molA、1molB氣體通入容積2L的密閉容器中(容積不變),發生反應:

3A(g)+B(g) xC(g),2min達到平衡,此時剩餘0.8molB,測得C的濃度為0.4mol/L。

⑴x=,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C的反應速率為;

⑵若向原平衡體系中充入amol氣體C,在相同條件下達到新平衡,此時B的物質的量是mol;

⑶設原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a%,若起始投入3molA和3molB氣體,其它條件不變,此時達到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b%,a%b%(填“大於”、“小於”或“等於”),2011大學聯考信息《化學大學聯考閲卷教師談新課標大學聯考複習(二)》。

⑷若保持温度、容積不變,將原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質的量作調整,可使平衡向右移動的是()

①均減半②均加倍③均增加0.4mol④均減少0.4mol

歸錯:問題解答出現的錯誤主要歸咎於解題思路不對。而思路錯誤導致方法有問題,解答結果不正確。主要表現為:

①解答過程重複。如:⑴求算x的值和C的反應速率時,對兩者分別求解,各行其道,重複思考,重複計算。解題過程可先求算C的反應速率為0.2mol/(L·min),然後根據速率的比值關係確定x=4。也可通過消耗B與生成C的量化關係,得x=4,然後根據化學計量數之比與速率數值之比的關係求出C的反應速率為0.2mol/(L·min)。

②問題定位不準。如:⑵一定温度下,2L的密閉容器通入3molA、1molB氣體反應,平衡後再充入amol氣體C,求達到新平衡時B的物質的量。忽略⑴的結論,只是就題論題,該問題不容易解決。實際這是恆温恆容條件下無氣體體積差的可逆體系的等效平衡問題——“極限法一邊倒”後對應組分成比例。

③不當選擇方法。如:⑷對原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質的量作調整,從而使平衡向右移動。

看上去這是通過改變反應物的用量而引起化學平衡移動的問題,如果按這個思路根據各物質量的變化逐一分析,問題最終會獲得解決,但過程變得很複雜。如果採用等效平衡的思想來解決這個不等效問題,平衡是否移動以及移動的方向則很容易得到解決——恆温恆容條件下無氣體體積差的可逆體系只要不同起始加入量滿足對應組分成比例就建立等效平衡,則均減半和均加倍均與原平衡等效,而均增加0.4mol或均減少0.4mol不等效。

④不善使用規律。如:⑶反應物平衡轉化率大小的比較問題,一般地,對於平衡體系:mA(g)+nB(g)pC(g)+qD(g)當提高反應物A的加入量會使平衡正向移動,此時,反應物B的平衡轉化率增大,而A得平衡轉化率減小。按照平衡體系反應物轉化率變化的這種規律,與原平衡相比,反應物B的起始加入量增大,則反應物A的轉化率要增大。

典例歸錯3:審題不仔細

例:置換反應的通式可表示為:單質(1)+化合物(2)= 化合物(1)+單質(2)。請寫出滿足以下要求的3個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數都小於20;②6種單質分屬於6個不同的主族。

歸錯:本題出現的大量錯解主要歸咎於審題不仔細。寫出的不符合要求的化學方程式表現為:

①不是置換反應,如:3Mg + 8HNO3 =3Mg(NO3)2 + 2NO↑+ 4H2O、CO + CuOCO2 +Cu。上述幾個反應都是單質與化合物作反應物或單質與化合物作為生成物的反應,但都不是單質、化合物反應生成新的單質和化合物的置換反應。

②涉及20號以外元素組成的物質,如:Fe + CuSO4 = FeSO4 + Cu、Zn + H2SO4 = ZnSO4 +H2↑ 、2Al + Fe2O3Al2O3 + 2Fe、3Fe + 4H2OFe3O4 + 4H2、H2 + CuO =H2O + Cu。反應方程式中涉及的元素有Fe 、Cu 、Zn等20號以外的元素,且為非主族元素。

③所涉及的單質屬於同主族元素,如:2Na + 2H2O = 2NaOH +H2↑、2C + SiO2 2CO↑+ Si 、O2 +2H2S = 2H2O + 2S。反應方程式中涉及的Na和H、C 和Si、O和S分別屬於同主族(ⅠA族、ⅣA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k7n34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