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技術評課稿15篇

技術評課稿15篇

技術評課稿1

一、對獨目網捕鳥案例的處理:在開始時用這一案例引入,以學生沒有能説出所要的分析結果的情況下,將這一案例先放下,最後再對案例進行分析,體現了丁老師靈活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各種情況的能力。

技術評課稿15篇

二、筷子的小實驗設計很有意思,即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將所要講的內容表現的清清楚楚。一個好的案例選擇對教學的'助益是非常大的。

三、丁老師將很大一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系統整體性的講解上,這一性質是我們學習這一節及至這一單元最核心的內容,如何讓學生很好的理解整體性並建立整體性的思想是我們學習這一節所要解決的要本問題。丁老師很好的把握了這一點,並很好的實現了這一教學目標。

二、朱老師在教學中舉了很多現在我們科技領域最前沿的案例,如:北斗導航系統、反導系統等,這對提高同學們的技術素養很有好處,而技術素養的的培養是我們通用技術學科教學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目標。

三、在引入案例中朱老師用到了一個美國夢之隊輸球的例子,這個例子學生非常感興趣,通過對這個案例的分析很順暢的引出了系統整體性的知識,這樣不但可以很好的解決課程式的過渡問題而有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

教學建議

本節課教材中建議安排三個課時,要想用一節課完成是很有難度的,因此兩位老師教學中都有一此急,這造成一些問題沒有深入分析,稍有遺憾。

技術評課稿2

今天我評的是國小信息技術三下第13課《宣傳海報》,本課執教老師通過讓學生製作環保宣傳海報,既讓學生掌握了本課的知識要點,達到了教學目的;又在情感上深化了學生環保的意識。我認為本節課有以下幾個亮麗之處:

一、教學目的輕鬆實現,重點較為突出,難點精彩突破。按照教參上的三個教學目的:一是認識‘畫圖’中的文字工具的使用。二是學會運用‘畫圖’中的文字工具。三是進一步熟練漢字輸入法。這幾個教學目的在本節課中都是學生操作過程中通過出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中逐步實現和讓學生掌握的。按照教參上本節課的重點是畫圖軟件中文字工具的使用,本節課執教都是通過讓學生看圖片想環保宣傳語然後用‘畫圖’裏的文字工具輸入,既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做事習慣:先思考後行動;又着重讓學生練習了本課的重點技能。本課的難點是合理的評價自己製作好的宣傳海報,在這部分執教老師花了好多時間和心思,先利用普通化的`點評,然後在通過利用網絡上傳海報的方式,提高了評價的水平和麪,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使評價更有高度。

二、教學方式來看,執教老師採用了師生共同參與互動的教學方法。導入部分利用了學生一年級學過的課文《烏鴉喝水》的故事,對過師生互動一問一答的方式,逐漸把學生帶入到本課情景中來,使學生很快就進入學習狀態。在講授海報組成部分時,執教老師還是利用問答方式,先讓學生思考回答,然後再總結歸納,出示一份完整海報要包含的內容。在海報製作部分,執教老師通過學生遇到的問題,用一起想辦法解決的方法,既自然的解決了出現的問題,又教授了本課的技能目標,還使部分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展示,通過這種師生一起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們感覺老師把他們當成了朋友,接近了師生關係,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執教老師也很會捕捉和利用課堂中的小細節,比如在強調打字姿式和指法時,他不是刻意拿出時間來指導,而是在學生不經意的時候,通過誇獎個別學生起到讓全體都注意的效果。還有當因為電腦故障,給學生換座位的時候,看見有一位學生把座位放好這一細小的跟課堂教學內容無關的舉動,他確並沒有忽視掉,他提高嗓門向全體同學表揚了這位學生。我想老師的這個表揚對學生來説肯定會印象很深刻,他這種好習慣也會繼續保持下去的。執教老師這種以小見大、細緻入微的教學方法很是讓人欣賞。最後的拓展部分算是本課點睛之處,通過把宣傳海報上傳,然後瀏覽評介,使課堂評價上升到另一個境界,既讓學生認識了網絡的魅力,又使學生能更全面、完整的欣賞到其他同學的作品。

三、從教學效果看,執教老師非常注重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也非常注重學生的探究式學習,通過這種形式既能關注到全體學生,又保證了課堂的教學效果。本課結束後,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出符合主題、美觀完整有質量的作品。從學生的課堂表現看,他們的技能知識掌握得都很紮實,本堂課的內容對他們來説基本上就是對技能的再次鞏固和有所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應該也算是本課能大放光彩的硬件基礎之一吧。

這節課我認為也存在些許不足,以下是我對這堂課的一點看法:

一、本堂課小組合作學習體現的不明顯。學生們只知道自己獨立操作,同伴間缺少一種合作交流。

二、缺少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看書。在製作宣傳海報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打開課本自己看課本學習,雖然本課操作技能比較簡單,但看書學習不僅是讓學生學會技能,更是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

我認為這堂課儘管存在着某些不足,但無論從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方法手段上以及環節的把握和學生興趣的調動上來講都不失為一節精彩的課。

技術評課稿3

一堂優質課,無論從教學設計、教學過程的實施、教學語言、教學機智等各個方面來講,都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即便是再優秀的課還是有它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談談自己對這堂課的不同想法:

1、過於強化自己課堂的完整性,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朱老師的教學設計可謂完美,每一句話、每一個環節的時間都做了嚴格的預設,相信他在課堂教學的執行中也嚴格地按照設計來開展的。但是正因為如些,學生們的課堂主體性才被他忽視了。如欣賞作品環節,老師明明指出了作品的問題,也讓學生呆會兒修改,可是真的欣賞完成後,朱老師沒有再留絲毫時間讓學生去修改,而是根據自己的設計流程,先保存了作品,而後問了學生:“海報做完了,是不是就完成了?”自然過渡到發佈作品環節,再老師演示了發佈方法後,佈置了學生“保存、上傳並評價”作品的環節。沒有在學生再一次操作時提到讓學生適當修改自己的作品,略顯遺憾。

2、本節課的'設計堪稱完美,可是對於三年級的學生,這樣一堂課下來,掌握畫圖中文字輸入的方法及要點這一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有多高?我們透過華麗的外表,來看看學生們的操作,其實有部分學生也許這一堂課中關於這項技能沒有學到多少,因為學生較多,操作過程中有問題的一定也不少,可是朱老師僅採取教師個別指導顯然是不夠的,是不是在操作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採取“動口不動手”的幫助原則進行助呢?也許,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一些。另外在評價環節,這種網上評價的方式很好,但是三年級的學生評價還不夠客觀,圖顯不公平。是不是可以思索一下采用多元的評價方式,如教師評、小組評等,讓評價更為客觀。

3、一瓶水,是否有作秀的嫌疑?最後朱老師拿出了一瓶水,問怎麼分,當有學生説到“把它捐成災區”時響起了鼓掌聲,這裏是不是有作秀的嫌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個人覺得有點過了,結尾平淡點,與前面有個呼應,稍微升華一下就夠了。

技術評課稿4

車文娟(三亞四中)《結構與功能》通用技術課點評:

車文娟老師這節課教學思路清晰,靈活處理教材,通過“廚房刨磨器”實物,讓學生感受不同刀片結構達到不同功能的效果,實物演示,簡單易懂;設計“塑料瓶大變身”的自主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達到對本課教學重點的突出和突破,教學效果十分明顯。只是對課堂時間把握不夠好,有些超時,在“結構與功能的關係”知識點總結不足,較為倉促。

王堂輝(白沙)《控制系統的干擾》通用技術課點評:

從王老師的本節課中可以看出他對這節課是下了一定的功夫,做了精心的準備,在教學各環節中,設置了能夠讓學生參與和體驗的內容,來形象地理解和分析“控制系統的干擾”的知識,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注重學生的合作探究,整堂課教學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高,教學效果明顯。只是教師的教學語言組織不夠簡潔精練,對知識的總結提升方面也不夠深入。

黃世昌(嘉積)《常見結構的認識》通用技術課點評:

黃老師能通過一些典型的案例,讓學生對常見結構進行認識,案例講解簡潔易懂,還設置自主探究環節,讓學生在動手體驗中瞭解構件的受力形式,符合課程理念。教態自然大方,語言通暢富有激情,展示了良好的教學基本功。“比薩斜塔、雜技演員踩雞蛋、不倒翁”圖片案例引入恰當,但通過學習,沒有回過來對它們進行總結分析,加以昇華,顯得頭尾不接;基於教材,在知識拓展方面也略顯不足。

吳培雲(文昌)《設計的'一般原則》通用技術課點評:

吳老師課堂上教態親切、自然,語言簡潔、流暢,展示了良好的個人素質,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年青教師。對課的設計也很有自己的想法,設計動手實踐環節,讓學生在設計製作的實踐中,理解和掌握設計的美觀和實用原則,很好地體現了“做,在學中做”的教學理念。只是對課堂結構把握得不是很好,實踐環節較為倉促,展示、評價蜻蜓點水,總結得不到很好的昇華,稍顯遺憾。

李寶玉(陵水)《知識產權及其保護》通用技術課點評:

李老師在知識產權及其保護這一課中,對案例的挖掘和拓展方面做得很好。除了蒐集國內外的一些豐富、典型案例外,還充分挖掘本地的案例資源,講解細緻,透徹,學生興趣高。只是對課題的選擇造成在省級評比中難以取得較好的成績。

曾天(澄邁)《設計中的人機關係》通用技術課點評:

教師能夠運用“學校教學區域佈局圖”“電梯樓層按鍵”等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案例,引導學生對如何實現合理的人機關係等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符合學生的認識實際,學生容易參與對知識點的分析和討論,師生互動性好。只是案例、圖片過多,信息量過大,容易引起視覺疲勞,對某些知識點的分析顯得不夠深入。

關永亮(農墾實驗)《發現問題》通用技術課點評:

故事引入生動,符合題意,容易吸收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案例豐富、新穎,教師對案例的分析十分細緻、到位,學生很容易理解;教師的語速平和,語言準確、流暢,體現了良好的基本功。只是以講授為主,學生分析、思考方面稍顯不足。

高喜光(樂東)《認識流程》通用技術課點評:

這節課在把握學生認知,引導學生體驗方面做得很好。運用神六飛船發射動畫恰當地引入課題,通過講解其發射過程讓學生認識流程,並設置動手體驗三色筆的拆裝過程來理解時序、環節的特點。只是感覺這堂課預設過多,生成太少,顯得整堂課學生跟着老師走,不夠放。

技術評課稿5

看完了劉俊榮老師的《圖像合成-----水果表情》這節課的錄像,本人認為這節課設計比較新穎,創意獨特,通過水果表情這條主線來貫穿圖象合成這節課的教學,主題比較集中,總體上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思考本節課的教學,本人認為這節課有如下一些優點:

1、教學目標明確,有針對性。

教者能夠緊扣教學大綱、結合學生心理特點。教學中通過一組水果表情的動畫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並以這條主線貫穿這節課的教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2、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段。

教者通過投影片演示來類比不同圖層的操作。這樣為什麼摳圖、合成圖像需要經過哪些步驟這些知識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教學中教者還能結合課件進行教學,把合成圖像的每一個步驟用醒目的字體在投影上展示出來,加深學生的印象。

3、採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

劉老師的這節課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採用任務教學法,老師提出任務,給出樣板,學生分析任務,提出問題,教師解決問題,學生完成任務。第二階段作品的設計階段,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及老師提出的要求完成作品。整個這節課教學結構環環相扣,過渡自然。

4、語言精煉,有啟發性。

教者在佈置一個新的教學任務之前首先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積極進行思考,然後再進行下面的教學,培養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的習慣。教學中教師能夠使用普通話教學,教態比較自然。

5、發揮“小助手”的作用。

在教學中教者能夠發揮優等生的作用,讓已經完成任務的.同學去幫助未完成任務的同學,通過“兵教兵”這種方法幫助這些需要個別輔導或適當點撥的學生,提高了學習效果。

6、合理使用學案。

教者為了提高教學效果編制了相應的學案,教學過程中教師能結合學案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也能通過學案獲得一定的幫助。

7、師生關係融洽。

教學中教師創設了寬鬆的、xx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在這個氛圍中能夠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當然,本節課的教學也存在如下不足之處:

教學時間安排不是很合理。在時間安排上後面時間略有些緊,有些學習任務學生沒有時間去完成。老師在學生完成第一個教學任務後檢查教學效果,請做完的學生舉手,在錄像顯示的部分人中只有少部分人完全做完了在舉手,其他同學都沒有舉手。而教師為了完成事先的教學進度,讓學生放下目前的學習任務,重新去完成下一個學習任務,這一環節存在一定的問題。

技術評課稿6

內容:漂亮的底紋

在引入過程中,教者先採用了提供了一系列圖片,讓學生感覺體會有底紋和沒底紋的區別,認識有底紋可以讓畫面更美觀,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就接着創設有效合理的問題情境,問學生是不是想學習這種製作的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探究興趣。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學會新建,選色,上色,使用濾鏡

在進入教學過程中,新建畫紙中,教者沒有進行完全的講授法,而是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思考提出問題,然後一同解決問題。充分考慮了學生的主動性,但化費時間稍長,

信息技術教學有其學習的特殊性,不得不依靠講授法進行教學,講授中教者以學生為主,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有機的將教學難點分散,突出重點。教者在合理運用講授法時沒有進行滿堂灌,而是有他獨特的教學魅力,語言親切、自然,術語規範、正確,演示時正確、熟練,不拖沓,舉止穩重,給學生以信賴。

在進入取色,上色學習過程中,教師從小處入手,注意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不停的提出問題難度,讓學生找到取色上色方法,並付諸實踐。

學習濾鏡過過程,教者採取了和學生共同發現的過程,教者通過簡單的講授後,讓學生髮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實踐,讓他們在自由的想象天空中學習。

作業評講時,尊重學生,讓學生説,評,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不以教師的作為唯一的標準答案,此時課堂氣氛達到交流的高潮。

在進行教學後,教師並沒有僅僅將本課教學作為終點,而是將本課教學放入全PS學習體系中,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為下節課的學習留下伏筆。

整個教學過程遵循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理論聯繫實際原則、直觀性原則、鞏固性原則等教學原則。尤其是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使用得恰到好處

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圍繞教學目標開展各種有效的`學生學習活動方式。課堂教學結構完整,過渡自然流暢。以發展互動的多方交流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評價。

當然在教學中的引入環節讓學生認識象素、分辨率以及RGB是否要讓學生學習,在此我並不完全贊同,如果真為了認識象素點,分辨率以及RGB,勢必要加入新的知識點,學生在短短一節課中是無法理解的,這樣有可能偏離本課學習目標,而且這些知識點在簡單學習PS是不會用到的,它需要較強的信息技術知識為基礎來學習,而作為教師教的目的,更重要的不是為了讓學生學會一個軟件而學習,而是為了學會學習方法而學習。再考慮學生年齡特點,儘管是五年級的學生,但個人認為這種抽象理論性強的知識還是不要提前灌輸為好。

技術評課稿7

國小四年級下冊《玩轉普陀》是20xx年浙江省國小信息技術優質課評比中的獲獎課,這是一節複習課。

眾所周知,上好複習課,對學生系統學好知識,發展思維能力,是極為重要的。同時對教師彌補教學中的缺欠,提高教學質量也是不可缺少的環節。真正上好複習課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如果不認真安排,不精心設計,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尤其針對於信息技術課,知識點的難度較低,如果按照一般教學的順次複習,重複舊課,既是對時間的浪費,又會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無法引起學習的興趣,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在這節課中教師巧妙的利用了課前的時間,跟學生進行簡短的對話,增進了師生之間的親近感,讓教師對本來不熟悉的學生增加了瞭解,也使學生緩解了緊張的情緒,當正式開始上課的時候,學生已然很好的進入了學習狀態。

與傳統的複習課不同,教師採取了遊戲和競賽的方式,四年級的`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參與性,遊戲能夠讓學生保持較高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而競賽的形式能夠活躍氣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每一個小組是一個團隊,一個小組提問之前所學過的知識,另一小組進行回答,這樣的遊戲和競賽教師制定了嚴格的遊戲規則和評分標準,讓學生慢慢變得認真起來,一個團隊之間想方設法去找問題找答案,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也真正將所學進行了鞏固。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課,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時刻注意讓學生練習,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鼓勵學生上前邊演示邊講解,給予多餘的分數獎勵,我們可以看到,在遊戲的開始,學生是比較羞澀靦腆的,越往後在教師大聲的鼓勵和分數的獎勵下,越來越多的學生熱衷於舉手回答問題演示操作,變得越來越有自信了。

新課標要求教師教學時不能滿堂灌,要有方法,要寓教於樂,複習課往往是讓教師最撓頭的,而浙江省這節優質課無疑給了我們新的方向,即複習課也可以很有意思,也可以讓學生保持着高度的興趣參與進來,歸根結底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瞭解學生的想法,對什麼有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好的課堂教學,達到預設的教學目的。

技術評課稿8

《花香滿園》是浙教版國小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第九課的內容。本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是掌握“複製”,“粘貼”。學會選區的變化,能清除選定的區域。過程和方法目標是通過將圖形複製、粘貼和變形,初步掌握對圖“對象”進行“處理”的一般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是體驗電腦繪畫的神奇,感受電腦技術的應用,培養對信息技術創作的興趣。

下面就來談談我對這節課的幾點看法:

一、情景創設真奇妙

在引入環節,宋老師通過播放《小貓種魚》視頻創設情境,這個既貼近學生生活又富有童話色彩的情境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出知識點“複製和粘貼”,可以説是“一箭三雕“啊。

在接下來的環節中,宋老師借用“小貓的車子翻了,請幫幫小魚”和“請你設計一個美麗的魚塘”這些問題自然地順着情境把學生引入“旋轉/翻轉”“拉伸/扭曲”知識點的學習。當學生通過操作變出各種姿態魚時,他們感受到了電腦繪畫的神奇和成功的喜悦。

整堂課,宋老師利用魚這一個情境貫穿始終,巧妙地把教學知識點串聯起來,環環相扣,一節課聽下來給人行雲流水般的暢爽感覺。而知識點又融入到任務中,每個任務地設置循序漸進。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地獲得成就感,這對鄭國小生信息技術信息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這節課情境的合理設計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是這節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半成品加工”策略的合理應用

正如我在網絡博客中發表的第一次磨課感想中提到,鄭小和我們練川國小的學生上信息技術課時有一個共同的尷尬——學生兩級差異非常明顯。按正常的教學計劃和課時上課時,往往能完成和幾乎不能完成教學目標的學生差不多是一半一半,因此在教學時,如何緩解這種差異決定着一節課的成敗。

對面參差不齊的學生基礎,“半成品”的提供為教與學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宋老師直接讓學生利用已提供的小魚進行復制粘貼時非常明智的。這個半成品的提供能幫學生的知識點操作爭取更多的時間,如果小魚圖像能可愛的話還可以成功吸引了學生更多的注意力。

從始至終,宋老師都利用這一個半成品進行操作,我覺得這也非常好,但是這個半成品的設計還可以更加美觀些。就這樣一隻魚,感覺略顯單調。

三、學生的生成很精彩

在第一個環節,宋老師提到: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有的同學在種小魚的過程中,只複製了半條魚,有什麼好的辦法嗎?宋老師的目的是利用這個問題引入“清楚選定內容的教學”,而有一個學生提到“因為沒有選定好,可以選定好一些”我覺得這個學生的想法非常好。對於剛接觸選定操作的學生來説,這個操作時有難度的'。老師可以利用這裏契機把這個難點攻克一下,正好早上的課因為停電這裏教學事故由了充分的時間。

在設計美麗魚塘的環節,有一個學生利用旋轉設計出了花瓣形狀的魚羣,有的學生給魚塘添加了美麗的色彩。這些想法很精彩,教師在這裏都可以利用展示稍作評價,給與肯定。

四、教師的講解可以有收有放

新課程模式下,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學習新知時,可以適當讓學生自己去體驗探索的樂趣。而且,本節課在學習“旋轉/翻轉”中,學生對詳細操作非常有興趣,有些學生甚至都叫出生來。説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在學習“拉伸/扭曲”時,教師可以不用像上面講解時那麼詳細,利用這裏環節讓學生自己去嘗試,這樣的收穫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整堂課思路清晰,突顯了男信息技術老師的理性味兒,但講解又不失細膩,知識點的落實很到位。可以説這節課上得非常成功,而且為研究“半成品加工”策略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機會。

技術評課稿9

就顧老師這節課,我從以下七個方面來評:

一、評課前準備

從整節課所用到的教學資料來分析,顧老師對這節課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如:教學內容的選取,演示課件的製作,FLASH相關素材的落實以及源文件的製作,並且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顧老師對教學內容也做了非常深入的學習,對相關的教學理論的落實和知識點的突破也做了相應的準備。

二、評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的明確,重難點突出,從本課的教學目標來看,我覺得顧老師很好的兼顧了以下四個方面:

(1)認知

(2)技能

(3)情感

(4)拓展

從認知目標來看,顧老師讓學生理解了按鈕的相關概念及特點,從技能目標來看通過教學顧老師讓學生掌握了按鈕的創建及簡單的運用,從情感目標來看,通過本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精神及知識探索能力,從拓展目標來看顧老師通過讓學生探究按鈕的更多創建制作方法,達到了知識拓展的目的,本課顧老師把按鈕的創建制作以及使用方法做位教學重點,把庫,公用庫的概念及區別,按鈕4楨的概念,尤其是對點擊楨的理解,以及自主設計按鈕作為教學難點,並通過課堂教學一步步加以突破和落實。

三、評教學思想

教學思想也叫教學觀念,是指教師認識和教學主張,它指導着教師的`教學行為,從顧老師這堂課來看,他所採用的教學思想還是比較新穎的,在學生的三性中有如下的體現:

(1)主體性: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的體現了學生的中心地位,如在新課的引入方面通過出示FLASH按鈕動畫,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本課奠定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按鈕的創建制作以及使用方法的教學過程中能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交流評價。

(2)主動性:利用演示課件,FLASH相關素材讓學生利用自己已經掌握的FLASH知識去找尋結果,並且還利用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進行教學環境的調整,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全面性:在新授和練習的完成方面也充分體現了全體學生全面參與。

四、評教法、學法

這節課主要採用了任務驅動法,小組討論法和探究法等,是計算機教學在用的幾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非常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都有積極的作用,這節課所採用的學法有學習指導法,探究法和小組討論法。

五、評教學過程

本課顧老師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導入部分,通過教師演示,請學生觀察一個FLASH按鈕文件,激發了學生對本堂課的學習興趣,

(二)新授部分,主要分五個環節:

1、使用標準按鈕(公用庫—按鈕)

2、自制基礎按鈕一(臉部變化按鈕)

3、自制基礎按鈕二(腦筋急轉彎,隱藏按鈕)

4、自制基礎按鈕三(帶有文字,點擊楨設置)

5、自主設計按鈕(鞏固基礎,點燃創意),各環節之間由易到難,環環相扣,每個環節都能很好地落實相關的學習目標,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並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好的起到了引導,示範作用,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總結與展示部分,教師通過總結回顧並展示學生喜歡的FLASH作品以及出示更多神奇FLASH按鈕,繼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併為下一課時留下更多懸念。

六、教學效果

從本課教學效果來看,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出自己喜歡的按鈕,而且本課對學生的啟發不僅僅是製作按鈕方面,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信心去嘗試挑戰FLASH中新建元件中的其他內容,這有利於提高學生FLASH的自學能力,並且能為以後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七、存在不足及自己對本課的感想

沒有什麼課是完美無暇的,如果説本課有什麼瑕疵的話,我覺得可能這些方面值得去注意:如今天的開場導入,似乎老師心急了些,並且在開始的操作沒有利用多媒體控制系統,後座學生幾乎看不清投影的操作,並且在課中講述操作過程時,似乎學生沒有喘氣的機會,應該讓學生中途過程中,一步步來達到教學成果,還有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對於不同能力的學生的分層教學方面有待加強。

技術評課稿10

曹**老師的這堂信息技術理論課,結構合理,層次清楚,重點突出,講解透徹,教態自然,教學效果良好。

亮點:

1、巧設教學情境。以配置一台學習型電腦為切入點,貼近生活,注重知識的'挖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注重師生互動。《計算機系統的組成》這堂課是理論課,曹老師能科學引導,前置問題指向性明確,在一問一答中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課堂氣氛融洽。

3、做到首尾呼應。讓學生了解了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後,設置了配置電腦的實踐操作,解決情境創設中遇到的問題,做到學以致用。

不足:

1、由於借班上課,沒有安排計算機硬件實物展示,讓學生有個直觀印象。

2、對個別學生的回答不能給予及時地、恰當地評價。

3、課堂小結環節,沒有很好地利用板書進行總結。

技術評課稿11

我聽得是四年級的信息技術課。四位老師教學的都是《“畫筆”的祕密》這一課。

這課主要介紹的是“畫筆”模塊的相關命令,屬於基礎模塊學習。角色運動會留下一定的.痕跡,這些痕跡的保留,需要“畫筆”指令的支持。老師們在教學中,將畫筆的設置與小貓的運動結合起來,將枯燥的命令趣味化,讓學生在歡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知識。

導入教學時,老師結合了之前學過的內容,利用一個個趣味小程序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新授時,老師先讓學生認識“畫筆”模塊,在此基礎上學習畫筆指令的設置,重點圍繞“提筆”、“落筆”、“將畫筆大小設定為”、“將畫筆顏色設定為”等命令展開介紹。對於“圖章”的使用,老師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使用單獨一個“圖章”命令,舞台角色會發生什麼變化?使用“重複執行”與“圖章”結合,舞台角色又會發生什麼變化?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感知循環的作用。作為一個信息教學的新手,這次的聽課是一次非常好的學習機會,以上就是我本次聽課的收穫。

技術評課稿12

各位參加本次教研活動的老師,下午好,首先我代表 向 老師和鼓樓區信息技術學科中心組的全體成員歡迎大家來到虹橋國小參加本次活動。受 向 老師和中心組老師的委託,我很榮幸地隨 向 老師一起參加了 屈敏潔 老師的教學設計活動。為了順利完成本次開課任務, 屈 老師很早就做了充分的準備,我也一同參與了 屈 老師的從試教到正式上課的全過程,下面,我就本節課的情況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有意義的啟發。

一 清晰的教學過程

本節課是屬於國小信息技術第二冊的內容,該課的特點是操作環節多 素材要求大 ,對老師的系統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屈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從複雜的內容中整理出了清晰的教學思路,一條貫串始終的主線將整個課文連為一體,並且主要內容層層遞進,亦步亦趨,表現出了較強的邏輯上的嚴密性,使課堂呈現出了既輕鬆活潑,卻又掌控得當的局面。我做了一些觀察,在我附近的孩子她們在自己操作時興趣盎然,不時的露出勝利的笑容,但一旦 屈 老 師開始 教授下一個環節時,孩子們立刻將視線轉 向了 老師,眼睛裏充滿了強烈的求知慾,不用老師任何的催促,學生們已經進入了"我想學"的心理狀態。顯然,這樣的課堂效果是歸功於縝密的教學設計。這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二。訓練有素的學習過程

《新課標》表現出了對創新能力的極大關注,要求我們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教會學生怎麼樣學習,要從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向建構主義的現代化課堂轉變。在我們的信息技術課中,怎樣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也是目前面臨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向 老師曾經一再強調過,我們要學會利用好我們的課本,讓孩子真正學會看書。

在 屈 老師的'課堂上,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屈 老師的學生們不但會看書,而且看得很好很認真。有的孩子還動手在書上做了各種各樣得標記,以記下自己得心得體會。這種良好得看書習慣決非一日之功,從孩子們自然得看書習慣中,我們能夠發現不但是這節課孩子們在看書,以前得課上她們也會看,這是 屈 老師長期訓練得結果,也成為課堂上得一個亮點。

三 富有情趣的組織結構

在本節課上, 屈 老師將時尚的 DIY 引入了課堂,讓孩子們有了探究的需要。這樣的任務驅動在本課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們圍繞 DIY 的主題,在不斷的探究,不但促進了孩子們對於未知事務的探索情感,也與生活實際較為緊密的聯繫起來。這樣的俞教於樂的形式,會給孩子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的。

四 活躍的課堂氛圍

在這節課上,我們作為聽課的老師,都能很明顯的感受到愉快的課堂氣氛:孩子們的歡笑聲不絕於耳,並且在欣賞自己作品的同時也肯定了別人。作為幾歲的孩子,能在一個輕鬆的氛圍裏學習,是最好不過的了,在這裏, 屈 老師做了有意義的嘗試。

五 準確的教師定位

在整節課中,我們的教師都不是在做個説教者,沒有刻意的去進行任何知識的講授,而是借用書本和孩子的探索來進行知識的傳授。可以説, 屈 老師在本節課中不再是一名導演,而是劇中的一個組織者,帶着孩子一起來學習,很好的發揮了教師引導的作用。

技術評課稿13

一、導入:

打開記事本解決三個問題:

1、打入新浪網網址

2、打入網易免費郵箱地址

3、打入

二、課題:電子郵件

(1)電子郵件探祕——學生自己看課本內容

(2)電子郵件地址

三部分構成説明,特別強調@的意思。

三、親身體驗:

1、有郵箱的學生自己給自己發一個郵件並收郵件。

2、沒有郵箱的看老師示範。教師示範2個不同郵箱的申請:163和sina

3、看網頁《一分鐘破案的推理故事》,然後把答案發給老師。

四、課堂小結

王老師的這節課,上得比較實,能根據教學目標要求找準切入點。一開始就給學生動手操練的機會——讓學生解決三個問題:打入新浪網網址、網易免費郵箱地址,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老師也能從中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電子郵件地址的講解可謂是通俗易懂,教師運用打比方的方法來解釋電子郵件地址。特別解釋了@的含義,即“在”的意思。

王思潔老師設計的親身體驗環節,非常具有趣味性,讓學生瀏覽網頁《一分鐘破案的推理故事》然後把答案發給老師,這種巧妙的課堂設計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致。而且,在教學中能顧及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要求,體現分類教學的教育思想。同時,在教學中還能注重知識的拓展。

由於教師比較巧妙的教學設計,整堂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是:在教學中,雖顧及到了不同層次的學生,但後進生的教學任務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教學時間較倉促,最好能講講電子郵件的網絡道德。

1、用寫3個問題導入課題,給了學生一個懸念,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2、用“誰住在哪裏”來比喻電子郵箱地址很通俗易懂。

3、讓有郵箱的學生自己給自己發一個郵件並收郵件,體驗了收和發郵件。然後教師對申請郵箱作了較詳細的示範,這顧及了不同層次的學生,體現了面向全體,分類教學的教育思想。在示範中,老師講了2個不同郵箱的申請,也提到了qq郵箱,擴展了學生知識面。

4、在課堂任務設計中先讓學生自己給自己收發郵件,然後給老師發郵件,給了學生較多的實踐機會。

5、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有獨到的方法,整節課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直到最後向老師報告破案的結果使這種積極性達到高潮。

總之,本課設計精到,圓滿地完成教學目標,使各類學生均有所獲。

技術評課稿14

一、説教材

本節是華師大編的高中《信息技術》第一冊的第二章的第三節《文件管理》。本節的學習內容是文件與文件夾的基本概念和操作系統管理文件的實現方法。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統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掌握信息處理技術的必要基礎,這一節在整個教材中處於基礎地位。本節的教學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講文件與文件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第二課時講文件與文件夾的查找以及快捷方式的建立。現在我針對第一課時來説課。

二、説學情

授課對象是高一學生,他們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和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在這節課之前已掌握了操作系統基本的窗口操作和用户界面的有關知識。並且學生對網頁製作的興趣較高、感覺很新鮮。

三、教學目標

根據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及教材分析和學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文件和文件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和自主探索、協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對文件分類整理的習慣。通過小組協作學習,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加深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瞭解,培養他們熱愛生活、熱愛校園情感。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文件夾的'新建、文件與文件夾的複製、移動、重命名和刪除操作。 教學難點是對文件、文件夾的理解。

五、説教法

採用任務驅動,學習者通過自主探索和協作學習積極主動地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而教師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針對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我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包括講解演示法、任務驅動法、討論法。

六、説學法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學生在真實情景中,由具有感染力的真實問題,圍繞為製作多彩的高中生活網站準備的素材分類,帶着一個個任務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協作,掌握操作系統的文件管理功能。

七、説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緊緊圍繞“課題導入,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小組協作,評價總結”這一主線展開。

技術評課稿15

今天我們學習了林老師的《創建數據表》一課,使我收穫頗多,下面我就這節課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教學目標與內容

本節課教學目標明確,一、通過創建數據表,瞭解電子表格軟件的主要功能,二、瞭解向電子表格輸入數據的方法。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林老師沒有盲從課本,而是創造性地處理教材,以學生普遍關注的“個人身高”問題為契機,引出了個人身高與食物中鈣攝入及日常食物中的鈣含量相關數據,進而對這些數據學生依據個人實際進行處理加工,由於這些數據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也是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這樣精心設計的教學範例更符合學生實際,更能引起學生的關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的教學

林老師在教學的開始用 “人的身高與每日鈣的攝入關係” “食物中鈣含量的數據表”的問題,引入課堂,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又自然而然的把學生往數據處理這方面上來引導。課堂的引入可以説非常成功,緊接着林老師又拋出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請同學們根據這份材料,給自己一天的鈣攝入量做個統計”。以任務驅動學生學習。後續的.一系列教與學的互動都是圍繞這一任務而展開,教師在完成這個任務地同時也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落實到位。

對本節課教學難點:自動填充的操作方法與技巧。Excel界面的認識。林老師處理也非常的有藝術性,她並沒有花過多的時間來消化難點,僅僅採用簡單的演示教學再結合事先準備好的學生自主學習幫助文檔和幫助視頻直觀的演示效果就把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消於無形,難點變得不難了。Excel界面的相關知識點的難點。林老師處理也很適當,她利用了Flash遊戲——“找茬遊戲”來完成從Word到Excel和知識遷移。然後再通過一個互動小遊戲Excel界面知多少,讓學生初步感知了Excel界面的各部分名稱。僅僅通兩個小遊戲林老師很輕鬆的就把這個小難點給攻了下來。最後林老師還預留了一道探究形的彈性開放題:單元格中自動填充的數據,不僅限於數字,還可以是公式、日期、年份等,同學可以多找些具有內置序列的數據進行自動填充練習,你能從中發現什麼技巧和方法。讓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更多的探究空間。既讓大部分學生能學好,又能讓一部分優生能吃飽。

總之整節課下來林老師的教學思路非常清晰,符合教學內容實際,有很強的獨創性,學生新鮮感強,課堂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教學時間緊湊,分配合理,學生活動也比較充分的。

標籤: 評課 技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kd7r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