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地鐵接軌夢想“天泰杯”徵文700字

地鐵接軌夢想“天泰杯”徵文700字

地鐵接軌夢想“天泰杯”徵文700字一:

今天,3號線在這座城市的地下奔行。它串連起的不止是從青島站到青島北站這22個站點,它駛向的,其實是這座城市嶄新的未來。

地鐵接軌夢想“天泰杯”徵文700字

地鐵,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如今,堵在路上幾乎是所有都市人的宿命。人們歎息——“擁堵的交通,阻礙了我所有的夢想”。而安全、快捷、高效的地鐵,無疑是解決交通擁堵最有力的一劑猛藥。配合公交、出租車等其他公共交通,相信會有很多人放下私車,選擇地鐵出行。

3號線北段通車以來,日均客流達2.8萬人次, 而全線通車之後,它的交通效應才會真正釋放,有專家預計,3號線常態運營日客流量將在20萬人次左右。20萬人出行方式的改變,一定會對青島的交通格局帶來積極的影響。

地鐵,重塑城市的空間格局。從青島火車站到青島北站,3號線正好是從南到北連通着青島的老城區。熟悉青島發展歷史的人都清楚,由於建置之初形成的“南宿北工”的功能區隔,城市資源過度向沿海一線配置,讓南北差距、區域發展不平衡成為了困擾青島發展的“痼疾”。

作為推動城市有機發展、輸送經濟活力的大動脈,3號線無疑為資源的重新配置提供着新的可能。地鐵列車開到哪裏,就會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流、人氣和活力,依託這條極具生命力的軸線,青島沿海一線的功能壓力有了疏解的通道,北部老城區的品質升級也將迎來新的“動力”。

地鐵,定義新的商業邏輯。因為地鐵,土地等要素的價值將重新評定。商業的運行也將擁有新的可能。1995年建成的益羣地下城,因為地鐵未開發,商業價值也遲遲沒有得到發揮。而現在,益羣地下城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育宏則頗為樂觀地説,隨着地鐵3號線開通,益羣必將煥發出新活力、迎來新商機。

“未來的軌道交通將對多層次、多樣化的商業物業帶來很好的拉動作用。這種拉動作用不僅侷限在地下的商業,還包括在地鐵上蓋的物業,以及地鐵沿線的商鋪,它也會使得青島原來的商業中心不再那麼稀有化和緊缺化。”地鐵3號線商業顧問和招商代理單位——仲量聯行零售地產部山東區域負責人曲巖萍也同樣樂觀。

當然,地鐵改變的遠不止這些。這片城市中新闢的地下空間,不止是交通的廊道,它更是一個重要的公共空間。它可以是舞台,可以是畫廊,也可以是閲讀的驛站……人們在這裏相逢,在這裏交流,演繹出諸多屬於都市的新故事。

地鐵接軌夢想“天泰杯”徵文700字二:

來到北京,最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就是地鐵了,四通八達的地鐵線路在北京的地下織成了一張網,連接起每一個站點。

去動物園,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快捷,我們住在天壇東門附近的七天快捷酒店,一出門就是公交站牌,正好坐上685路可以直達動物園,但是路上一會兒一個站點,一會一個紅綠燈,再加上堵車,我們耗費了一個半小時才來到動物園。回來時我們吸取了來時的教訓,直接坐地鐵,只用了四十分鐘,看來地鐵比公交要快得多。而且每個地鐵站都清清楚楚地標着線路圖,到哪裏換乘幾號地鐵,開往哪個方向,在哪邊上車都一清二楚,還有不怕坐錯站,一票在手,只要不出站,想坐多久坐多久。這次在北京遊玩,都是我們帶的路呢。

地鐵裏的自動售票機也很有趣,把錢塞進去,輸入購買幾張票,它就自動吐出票來,還會找零錢呢!看着它“譁”地吐出一堆亮閃閃的一元鋼蹦,竟然沒有絲毫錯誤,真神奇!於是買票的任務就成了我們三個小孩爭搶的遊戲了。但是,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自動售票機總是“罷工”。每次走進地鐵站,總能看見五六台自動售票機一字排開,但其中一台前排着長龍,其他幾台前卻空空如也,為什麼呢?都“暫停服務”了唄,如果每台都能正常工作,那能節省人們多少時間呀!

麻煩事還有呢!上車後,人挨人,人擠人,最多時,根本沒有立足之地,我們只好等下趟車。好容易上了車,每到一站,似乎只有上車的,下車的寥寥無幾,好不容易熬到一箇中轉站,車門一開,人們一湧下,這時候才有機會找個座位坐下來放鬆放鬆。一次,我們去科技館,到奧林匹克公園時,所有的人像約好了似的,全體下車,我們便理所當然地享受了一次專列的待遇,整節車廂,就我們五個人,翻跟頭都綽綽有餘,這感覺真是太爽了!可惜下一站就是終點站,我們都要下車了。

地鐵上的人多,魚龍混雜,可要當心扒手呀!一次,我們就發現了小偷。那次在地鐵上,馬上我們就要下車了,車剛停穩,我們還沒來得及下,人就擠了上來,其中,有一個個子較高,胳膊上還有紋身的青年,他的眼神飄移不定,好像在找什麼東西,不一會便盯住了前面一個人的揹包,那樣子彷彿趁人不注意就要下手了,這時媽媽拽着我下車了,不然我一定抓他個現行。

北京的地鐵給人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帶來一絲煩惱,我希望那些缺點快快改進,讓每一位來北京的人都能更方便、快捷、舒適、愉快地領略這個國際大都市的魅力。

地鐵接軌夢想“天泰杯”徵文700字三:

青島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城市中籌劃地鐵的“先行者”。1987年,當地鐵進入青島發展視野的時候,全國擁有地鐵的城市只有北京,6年之後的1993年,全國第二條地鐵在上海建成通車。

已經退休的張文是青島地下鐵道工程籌備處第一任負責人。“那幾年間,青島地鐵籌建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啟動了‘四線一環’軌道交通第一版線路規劃;二是建設了地鐵1號線火車站車站;三是開挖了青紡醫院到水清溝的一段試驗段。”時至今日,回憶起那段為地鐵四處奔走的難忘歲月,張文依然十分自豪:“雖然地鐵籌建處只存在了短短4年,卻為青島地鐵的建設打下了基礎。”

按部就班的推進,在1995年遇到波折。面對國內陡然之間高漲的地鐵建設熱潮,國家決定暫停審批快速軌道交通項目。青島地鐵項目因此停滯,陷入徘徊。

現在回過頭來看,20年的“徘徊期”絕不是青島地鐵的“空白期”。它更像是一個“儲備期”或者“磨礪期”。在這段時間裏,緊跟城市快速發展的腳步,青島不斷深入思考着地鐵和城市的關係,不斷優化着地鐵線路的佈局,不斷地從每一個細節優化着設計方案。社會各界也在全力推動,2008年1月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將“關於加快推進發展軌道交通的議案”確定為大會議案,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先後多次調研、視察地鐵規劃建設情況。

因此,當2010年底,3號線的建設全面展開的時候,這座城市的決策層已經在用全新的戰略思維運籌青島地鐵。不是孤立地運籌一條線,而是運籌一張網。在城市發展戰略的指導下,青島着眼於連通東、西、北三個環灣主城,輻射周邊組團,運籌構建的是一張支撐國際化灣區都市建設的動力先導軸。

“讓青島地鐵早日成網運營,更好地造福島城人民。”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羣強調,青島的地鐵要打好經濟、社會、文化等綜合“效益牌”,以經濟效益彰顯城市“實力”,用社會效益彰顯城市“活力”,用文化效益彰顯城市“魅力”,以點帶面,盤活全局,凸顯城市特色,用地鐵這張“新名片”推介一個“新青島”。

正是在這一超前的戰略運籌和功能定位的指引之下,青島地鐵3號線從設計開始就將標尺與國際一流牢牢綁定。“在青島地鐵的視野中,要建就建百年地鐵!”市地鐵辦主任、青島地鐵集團董事長賈福寧説。

每一個細節的雕琢,都精益求精。出入口是地鐵的“第一張臉”。為了給乘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將“這張臉”打造得既實用又美觀輕盈,青島地鐵一遍遍推倒重來,設計方案數易其稿。以至一個有着多個城市地鐵設計經驗的設計師都慨歎,做了這麼多設計,沒碰到一個像青島這麼較真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l3n7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