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鄉下人家評課稿

鄉下人家評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評課稿,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下人家評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下人家評課稿

鄉下人家評課稿1

《鄉下人家》是新課標人教版四下的一篇課文。全文語言樸素而清新,以優美的筆觸描繪了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風景,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在教學中,向老師以閲讀為主要教學手段,從指導閲讀方法入手,引導學生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整堂課就像是在欣賞一部優美的散文,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回想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大亮點:

一、導入貼切,激發自然。

教學初始,向老師和學生親切交談:“你去過鄉下嗎?鄉下有哪些美好的景象迷住了你?”學生聽聞此言,紛紛舉手發言,精彩紛呈,彷彿打開了一扇芬香之門。通過挖掘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充分激發學生對鄉下生活的美好回憶和嚮往之情,為導入課文打下了情感和語言的雙基石。

二、主線分明,把握主幹。

學生初讀課文後,向老師引領孩子們初步概括文中描繪的場景,有感情地讀一讀句段,在頭腦中想一想作者描繪的畫面,然後交流品味。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景物的情感,做到“情景交融、文與人通”—— “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隨後,向老師始終圍繞這一條主線,來進行教學。這樣就使整個教學結構清晰。

三、典型引路,由扶到放。

憑藉典型段的教學,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其他段落。在指導學生學完第二自然段中“雨後春筍”圖後,歸納總結學習方法——“同學們,一段文字,讀着讀着,我們就把它想象成了一幅畫,讀着讀着,我們又把這幅畫濃縮成了這樣適宜的名字。”指導學生通過讀一讀,劃一劃,想一想,最後悟一悟,學習同類型的第1、2自然段的“門前鮮花”和“瓜藤滿架”。做到教學有層次、有取捨、有詳略、有扶放,緊緊抓住文本語言,讀出情,品出味,習得法,激活思。

四、多樣品讀,感悟文字。

新課標強調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薰陶。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鄉村生活的詩情畫意,向老師加強了朗讀的指導,安排了多層次的朗讀。如在教學“雨後竹林”片段時,向老師首先進行開放式提問“這道風景什麼地方最吸引你?”學生説“探”字,好像讓我們看到了竹筍從土裏鑽出來的情景。教師引導學生帶着活力讀;教師出示圖片再問“走到這裏,你會看見什麼?”“你最想做什麼?”讓學生帶着自己的理解和嚮往讀,分男女生讀、把句子改成詩歌配樂讀,讀出美感,讀出活力,這片靜靜的竹林頓時熱鬧起來了,顯得虎虎有生機!加深了學生對鄉下人家那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的理解,讓學生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

五、多種理解,啟迪思維。

四年級下冊課標中有一個學習要求,即初步學會理解課文的幾種方法,如:抓住重點句段、重點詞語理解,聯繫上下文理解,聯繫生活實際理解等等。縱觀向老師的課堂,無論是課堂的構架,還是片段的賞析;無論是過渡語言的運用還是評價語言的激勵,自始至終都滲透着科學的引領,幫助學生打開智慧的大門,暢遊美麗的鄉下人家。

然,雖美,有不足。不才,略言,不當之處還請指正。

其一、重點略顯含糊。畢竟這是第一課時,學生剛接觸課文,應多加強整體的感知與誦讀、字詞的認識與理解。過多過細的分析只會導致“揠苗助長”的結果,學生在對文本的理解上可能還欠火候,達不到教師期望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課堂的`晦澀或生硬。由此可見,課前的預習、學情的掌握也非常重要。

其二、細處略顯雜散。比如在初讀課文時,教師想引導學生把握全文內容,提問一二:我們隨着鄉下人家最先到了哪兒啊?你還在屋前看到了什麼?母雞、小雞、雄雞用一個詞叫什麼?問題的引導作用不大,時間倒花了不少。還比如在引導賞析“屋前鮮花“時,請學生無序的看了很多圖片,問:你們可以用什麼詞語形容這些花?那就通過你的朗讀把大家帶到花園裏去!雖説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訓練了語言,指導了朗讀,但是卻避開了“樸素”與“華麗”這一對關鍵詞的啟迪,也錯過了順勢教學“依着時令,順序開放的”的契機。

南宋人陳善曾説“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讀書的“出”與“入”就是對文本品味、解讀、昇華和創造的過程。“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灑脱,此是出書法。”在文本解讀過程中,向老師以廣博寬厚的視野、多元開放的過程,在對文本的充分的“入”與“出”中,引領學生在語言實踐中,人文得以薰陶、語言得以涵泳,展現了迷人、獨特的教學風采,我對向老師深感敬佩。

鄉下人家評課稿2

《鄉下人家》是一篇很美的寫景散文,通過描繪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黃主任在教學這篇文章時,充分引導學生體會到了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這節課,給我的總體感覺是:神清氣爽。

下面我就這節課,代表我們四年級組,進行一個簡單的評析,不到之處,還請黃老師和大家多多指正。

我們認為,黃老師根據本文所體現的人和自然的和諧出發開展教學,以學生語言的積累與運用,感情的薰陶、感染、昇華,思維的撞擊為目的的,使本課教學成為了全方位、多層次、主動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情感溝通、心靈對話的過程。黃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很注重通過“品析”,加上及時的朗讀指導來實現對學生情感的關注,真正營造了一個“情感的課堂”、“感悟的課堂”、“對話的課堂”,把語文課上得有情有趣。大家一致認為黃主任這節課努力做到了“五實”:教學功底紮實、課堂知識充實、情感體驗豐實、課堂語言平實和教學效果真實。

1、黃老師十分重視了語言積累和訓練,在讓學生給每一幅畫取一下小標題,不做甩手掌櫃,泛泛而談,而是傳授給學生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法,讓學生用“地點+動詞+景物”的格式來為每一幅畫取個小標題。這樣十分便於學生上手操作。在單位時間內的,黃老師畝產豐收,獲取了比別人更大教學效益,凸顯質校創優的先進理念,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向課堂要效益的生動實踐。也體現了一個老教師紮實的教學功底。

2、在教學過程中黃老師至始至終都十分關注我們大勘學生基礎薄弱的學情,因此十分注意教學的層次性,儘量做到由淺入深,循循善誘。比如在指導學生自學自己喜歡的畫面時,他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方法就很有層次性:先讓學生讀一讀然後劃一劃圈一圈想一想。

3、黃老師善於用平實的課堂語言智慧,來營造和諧的氛圍、美的意境,誘導學生跟老師一道參與文本對話,進行豐實的情感體驗。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鬆、和諧的環境地裏,思維才能表現得最活躍。在黃老師的課堂上,沒有喝斥、沒有譏諷、有的只是老師那始終帶着微笑的臉,以及鼓勵、讚賞、期待的眼神。如黃老師的“同一個句子,你也可以有不同的感受”一句話,一下子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學生因為有了信心,有了勇氣而變得想説,敢説、願説,消除了學生的緊張心理,如此一來,學生不會因為怕出錯而產生畏縮,正是由於黃老師的.鼓勵,在後面幾幅畫的自學過程中,學生們也是個個興趣盎然,收效很好。

在本課教學中,黃老師在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方面也做得非常巧妙、老到、不露聲色。他沒有直要求學生“興奮”起來,虛假地熱烈起來,也沒有藉助小紅花之類的物質誘惑;而是迴歸文本,藉助文本對話的過程,有效地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來感受文中描繪的美好意境,誘導學生跟老師一道來發現美,欣賞美,感悟鄉村人家獨特迷人之處,從而不知不覺的讓學生慢慢興奮起來,受到美的薰陶。所以我們認為他的教學效果,教學效果是真實的,沒有公開課那種譁眾取寵的鰲頭。

4、在教學過程中,黃老師沒有越俎代庖,而是十分尊重學生主體性,師生之間始終是平等的對話,充分的言語交際。在指導自學剩下的幾幅畫面時,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放手讓學生自學自己喜歡的畫面,並加以恰當的指導,大大激發了學習主體學習熱情。在本節課的40分鐘內,學生對學習始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老師和學生在這節課中以談話式的語言,進行了一次師生無拘無束、平等的對話,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段設置優美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在老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樂於交流、懂得傾聽,勇於發表自己的閲讀體會。老師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去發現鄉村的美麗,去感受鄉村人家獨特迷人之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後我們來檢閲黃老師的教學收成,我們都可以看到,無論是品析好詞佳句也好,還是為畫面取小標題方面,同學都做得很到位,表現完全不比其他優質學校差,充分展示了翻身做學習小主人的驚人的創造力。

鄉下人家評課稿3

好像很久沒有出去聽課了,今天有幸去實小聽了兩節語文課,張老師和蘇老師同課異教《鄉下人家》一課,收穫真的很多。

張老師大氣沉穩,蘇老師活潑靈秀。聽課的時候,我也用兩個詞概括了一下兩位老師的課給我的印象:XX師的課細緻,蘇老師的課緊湊。

張老師對課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十分細緻,光讀就有基本的默讀、指讀、默讀體味優美的語言、有滋有味地讀、分組讀等等多種形式,每一遍讀都會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體會。XX老師在教學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指導了學生如何概括小標題,如何發現作者的寫作順序,如何體味重點字詞的作用,比如説對別有風趣的體味……這些指導都為學生後面的自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讓學生有法可依。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XX老師的課堂就是自然和諧。

原來教美術的時候就認識蘇老師,那時候她在美術教學方面就獲得過很多榮譽,在區裏小有名氣了。今年有幸聽了蘇老師的語文課,覺得她的語文教學更加的`優秀。她的這節課各個環節十分緊湊,容量很大,讓學生整節課都能保持集中注意力,收穫很多。期中蘇晗老師對“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一句話中逗號的用法的教學讓我印象最為深刻,蘇晗老師對課文的挖掘的深入讓人十分的佩服。

兩位老師有太多值得我去學習的地方了,漂亮的板書,富有詩意的教學語言,或沉穩或靈秀的教態,還有對課文的深入地挖掘。,這次聽課真的是向兩位老師學到了很多很多,學以致用,兩位老師的一些教學方法我已經開始運用在我的教學中了。

鄉下人家評課稿4

《鄉間人家》是人教版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六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一組的專題是墟落生存。隨着課文的形貌,像踏在彎彎曲曲的鄉間巷子上,那些儉樸的農舍前,掛滿瓜架的是青、紅的瓜,質樸而美麗的是各色的花,屋後或是一片青葱的竹林,母雞帶着小雞們在林中悠然地覓食,雨後清新的地面上又被印上了快樂的小竹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曼妙畫面就裊裊地從屋前流淌着的小河中來到你的`眼前目今文章語言清新,富有生存情趣,容易使門生孕育發生情緒上的共鳴。

荀老師執教的《鄉下人家》一課,在講課過程中,注重抓住重點詞語進行理解文本,比如,老師在指導學生理解“探”字時,荀老師用換詞的方法加以理解,學生有的説可以換成“冒、鑽、伸”等詞語,緊接着,老師學生讓説一説“你覺得哪個詞好?”學生説用“探”更能把小竹筍的頑皮、可愛寫出來。看來,用換詞語的方法更能促進學生對作者用詞準確性的理解。老師在理解鮮花輪放時,荀老師出示依着時令,順序開放,分男女生比賽讀,讀出獨特。老師還引導學生回憶課文《花鐘》,引導學生理解科學家的發現,也是來源於生活,這裏能夠聯繫舊知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但是,在老師總結引導的時候,建議這裏應引導寫法,在生活中要善於觀察,才能發現美,並用文字表達美。對於學生在回答問題方面,建議針對一個問題多找幾位同學,有利於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能促進學生思維火花的碰撞,有助於課堂問題的生成,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鄉下人家評課稿5

《鄉下人家》是一篇很美的寫景散文,通過描繪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周在教學這篇文章時,充分引導學生體會到了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這節課,給我的總體感覺是:神清氣爽。

下面我就這節課,代表我們四年級組,進行一個簡單的評析,不到之處,還請老師和大家多多指正。

我們認為,周老師根據本文所體現的人和自然的和諧出發開展教學,以學生語言的積累與運用,感情的薰陶、感染、昇華,思維的撞擊為目的的,使本課教學成為了全方位、多層次、主動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情感溝通、心靈對話的過程。黃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很注重通過“品析”,加上及時的'朗讀指導來實現對學生情感的關注,真正營造了一個“情感的課堂”、“感悟的課堂”、“對話的課堂”,把語文課上得有情有趣。大家一致認為黃主任這節課努力做到了“五實”:教學功底紮實、課堂知識充實、情感體驗豐實、課堂語言平實和教學效果真實。

的距離。學生因為有了信心,有了勇氣而變得想説,敢説、願説,消除了學生的緊張心理,如此一來,學生不會因為怕出錯而產生畏縮,正是由於周老師的鼓勵,在後面幾幅畫的自學過程中,學生們也是個個興趣盎然,收效很好…

鄉下人家評課稿6

《鄉下人家》是本組第一篇精讀課文,它用質樸而生動的文字向讀者呈現出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課文通過描繪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荀老師和魏老師同時執教了這一課。兩個人從不同的角度設計教學,各有千秋。

一、抓主線,通脈絡。

教學中,魏老師抓住一條主線:“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展開教學。概括出文章從“植物、動物、人們”三方面介紹鄉下風景。讓學生初讀課文就理清了課文的.脈絡,把握住了文章結構,對閲讀和寫作都有幫助。

二、講學法,重感悟。

針對文章兩處植物,兩處動物,兩處人們生活的描寫,魏老師以第一自然段為例,採取扶放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總結出“讀、想、畫、寫”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交流句子,想象畫面,談感受。使學生在自主中學習,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解決問題。

三、不足之處:

這節課魏老師大約延時5分鐘。總觀這節課的教學,並沒有囉嗦費時的地方,主要是課堂教學內容安排較多,哪個方面都想兼顧,不捨得取捨,這樣反而使課堂教學顯得沉重綿長,畫蛇添足。這也是好多老師的通病。

標籤: 課稿 家評 鄉下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l7e95e.html